<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端午節的問候語大全11篇

      時間:2022-11-10 08:33:14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端午節的問候語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篇(1)

      2) 劃龍舟,掛菖蒲,前途事業不用愁;喝黃酒,貼五毒,年年歲歲都有福;系百索,戴荷包,一生一世避邪毒;過端午,吃粽子,中華傳統永長久。

      3) 龍舟一盞,乘八方幸福之風,破四海好運之浪,龍粽一串,連四季幸福滋味,裹一年健康希望。端午節到了,祝您粽是快樂,粽是幸福,粽是愜意,粽是平安!

      4) 用千嬌百媚的芭蕉葉把你輕輕包裹,在清香怡人的氣息中點綴快樂好運成功和健康,再用思念的線牢牢系上:一顆幸福大粽子就此誕生。端午節快樂!

      5) 粽子香,愿經常鍛練身體健康;粽子咸,愿生活幸福常有余錢;粽子甜,愿工作順利忙中有閑;粽子黏,愿朋友四海時時掛念!祝端午節快樂,合家幸福!

      6) 端午到,送您一個香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為葉,以寬厚和包容為米,以溫柔的叮嚀做餡,再用友情的絲線纏繞,愿您品味出人生的美好,祝端午節快樂!

      7) 端午到了,祝領導財源滾滾,發得象肥虎,身體壯的象頭虎,愛情甜的象奶虎,好運多的象虎毛,事業蒸蒸象大虎!

      8) 萬水千山“粽”是情,少了粽子真不行。棗泥豆沙鳳梨餡,甜甜蜜蜜好滋味。蛋黃肉松肉兒餡,幸福快樂一生伴。祝你端午快樂!

      9) 端午節到了,千言萬語化成了這一條短信的祝福,我按鍵敲下了我一行行的祝福,親愛的朋友,端午節祝你幸福快樂!

      10) 端午到,掛香包;吃粽子,放鞭炮;家家戶戶真熱鬧;艾蒿高高門前舞,驅邪氣,防五毒;高高興興過端午。祝您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問候語【精選篇】1) 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好朋友簡簡單單,越久越真;好緣份久久長長,地老天荒。真誠的友誼叫人終身難忘。祝端午節快樂

      2) 龍舟頭,永不止步的奔頭,獅子頭,奮勇向前的勁頭,端午節,祝福語,頭頭是道,香米粒,真心誠意的威力,甜棗粒,全心全意的實力,我親愛的朋友,端午節,祝福你,粒粒有利,端午節,祝福你,粒粒給力。

      3) 喝上一杯雄黃酒,好運必定能長久,吃上一粒香粽子,快樂伴你一輩子,戴上一個小香囊,幸福生活萬年長,再來一個賽龍舟,今年又是大豐收,端午節愿你吉祥如意,開心永伴。

      4) 端著夏日的清涼,端著錦繡的心情,端著真誠的祝福,我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提前為你“端”上祝福:祝你幸福安康,萬事如意!

      5) 你是我生命中最要的人,要珍惜你;你是我端午節的貴客,要熱情招待;請你吃粽子,喝雄黃酒,看賽龍舟,就是要你端午節過的快樂無比!

      6) 如火如荼五月艷陽天,又是一年粽子飄香時。粽葉片片把真情包裹,糯米粒粒把幸福粘連,紅棗顆顆把甜蜜點綴,紅線條條把吉祥系牢。端午時節愿你快樂綿綿。

      7) 端午到了,我送你一個愛心粽子,第一層,體貼!第二層,關懷!第三層,浪漫!第四層,溫馨!中間夾層,甜蜜!祝你夢中有我,天天都有一個好心情!端午快樂!

      8) 美酒一杯,溢出來喜氣,喝進去福氣;粽子一個,飄出來香氣,吃進去和氣;短信一條,收進來人氣,送出去義氣!福氣生運氣,和氣生財氣,祝端午節快樂!

      9) 秘訣:將手機用粽葉包好,放在鍋里煮分鐘,手機電池續電能力將延長兩倍,信號增強,并且打電話時能聞到粽子香味。

      10) 端午到,掛香包,吃粽子,家家戶戶真熱鬧!

      11) 送個香囊帶個荷包,自制幾斤粽子,托人到山里采了艾葉,街頭買了瓶雄黃酒,加上內心深處的幾許關懷,作為禮物送給你,祝端午節快樂!

      12)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祝福親愛的朋友端午節快樂!

      13) 萬水千山“粽”是情,千秋猶憐屈子心,詩人仰天出門去,世間難覓離騷人!

      14) 你要保重自己的身體,聽你說身體如此不好,真叫人操心。有時間要參加鍛煉,少打麻將,祝你天天健康!

      15) 一顆心遷掛著你,一份愛祝福著你,一份真感情在等待著你的回應。祝端午節快樂!

      16) 端午節來了,我送你一枚粽子,友情是外皮,里面第一層是祝福,第二層是幸福,第三層是心想事成,對了,第四層當然就是你寫的欠條,快還錢給我!

      17) 知道我想啥嗎?想你!知道為啥想你嗎?因為喜歡你!知道為啥喜歡你嗎?因為你有味道!知道為啥有味道嗎?因為你是粽子。祝你端午節快樂喲!

      18)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19) 五月五,端午至,正是粽味飄香時;米粘米,好日子,吃完粽子好運至;葉疊葉,鈔票結,片片都招財神爺;繩綁繩,雙喜臨,祝你天天好心情。端午節快樂!

      20) 端午節到了,我送你一座后花園,園子里栽的是智慧樹,流的是忘憂泉,開的是自在花,搭的是幸運橋,祝愿好運好心情,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問候語【熱門篇】1) 端午節快到,我用幸運米*開心果*美麗豆*愛心棗*美滿仁*如意蜜*健康糖*無憂水*造一個粽子送給你,愿你的生活就像它的味道一樣豐富甜美!祝你端午節快樂!

      2)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祝您端午節快樂!

      3) 雖然你身體很好,但屈原說:多鍛練身體,少打麻將,才能多吃粽子,天天健康。

      4) 艾蒿高高門前舞,驅邪氣,防五毒,高高興興過端午。

      5) 有句話藏在我心中很久,真的好想對你說,可是我怕說了會連普通朋友都做不成。直到今晚,我終于鼓起勇氣對你說:我,我想吃你包的粽子!要加愛心喔!

      6) 端午是夕陽中遠山的剪影,你還停在我的畫布中;只是我怕,今天疾駛而過,明天飛奔地來,而所有昨天的細節,早已支離破碎……

      7) 端午好,端午妙,端午時節粽葉飄飄香圍繞;端午好,端午妙,端午時節龍舟競越水中舞蹈;端午好,端午妙,端午時節幸福陽光縷縷照耀;端午好,端午妙,端午時節一家團聚開心微笑。親愛的朋友,愿你端午快樂。

      8) 端午節,吉祥到,吃粽子,龍舟鬧。開心笑,生活好。給你祝福不能少。愿你端午有好運,愿你年輕永不老。日子過得總甜蜜,家庭事業步步高。

      9) 端午即到,提醒奮斗在工作第一線的朋友們,工作抓緊干,以免節日來加班;三餐拼命減,粽子咱好多吃點;祝福朋友要提前,蹭飯掌握主動權。記得請我喲!

      10) 買了一斗得意米,弄了二兩順心棗,加上三片開心葉,如意粽子為你包,愛心水里泡一泡,幸福鍋里煮三遭,愿你嘗了直叫妙,撐得嗷嗷叫!端午快樂哦!

      11) 聞您重擔在肩,夙夜匪懈,謹愿百忙之中,起居有節,身心長健,事事常順…端午節快樂…

      12) 生日的時候,我會送你個蛋糕;中秋的時候,我會送你盒月餅,端午節來了,我送你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種下去,用心呵護,等待收獲我的祝福吧。

      13) 粽子該是投入大海的,因為你的胸懷像大海樣的寬廣,別忘了給自己投個粽子!祝端午節快樂!

      14) 月初端午節;雄黃燒酒菖蒲劍;角棕子裹糯米,各色香袋掛胸前。端午節快樂。

      15) 我是真的好想你,就是不能見到你,幸好還有短信息,端陽時節問候你。

      16) 嘿,朋友,端午節快到了,別忘了吃粽子啊!

      17) 關掉你的手機,慢慢的閉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粽子,你會發現我和粽子樣可愛。

      篇(2)

      【端午節祝福語2】 端午節到了,粽子祝福大放送。祝你:身體像粽子一樣壯實,愛情像糯米一樣粘稠,工作像粽葉一樣輕松,生活像粽餡一樣豐富!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3】 端午節短信,每個字都有香味,盛開你的笑容,滋潤你的嘴唇,甜透你的腑肺。問我愛你有多深,粽子代表我的心!我的短信,每轉發一次都使咱倆感情加深!

      【端午節祝福語4】 端午節還未到,我的祝福先來到:愿健康平安對你關照,吉祥如意和你擁抱,幸福快樂對你微笑,煩惱憂愁統統跑掉。祝端午樂淘淘,天天樂逍遙!

      【端午節祝福語5】 端午節快到了,忍不住想翻翻你的照,忍不住想看看你的笑,忍不住想撥撥你的號,忍不住想夸夸你的妙,忍不住想花花你的票,晚上請我吃飯好不好?

      【端午節祝福語6】 端午節快到了,我按鍵敲下了我一行行的祝福,千言萬語化成了這一條短信的祝福:親愛的朋友,端午節祝你幸福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7】 端午節快到了,愿你:夢想“午”動人生,幸運“午”處不在,快樂“午”時無刻。精彩“午”限,幸福“午”比。提前預祝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8】 看著那蜜蜂花叢間盤旋,看著那蝴蝶樹林間跳躍,孤單的我對你倍加思念,發條短信傳遞我的思念,順帶問句:端午快到了,粽子啥時候給我快遞過來?

      【端午節祝福語9】 端午來臨百花香,粽子清香飄四方;東方送你搖錢樹,南方送你貴人扶;西方送你工作好,北方送你沒煩惱;方方好運方方行,信息傳達粽子情!祝端午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10】 端午節,吃粽子,生活“粽”是那么甜蜜,身體“粽”是那么健康,心里“粽”是那么晴朗,幸福“粽”是那么滿溢,成功“粽”是那么耀眼,好運“粽”是那么準時,短信“粽”是那么達意,祝福“粽”是那么深厚,祝愿你度過一個歡樂匯“粽”的端午節日!

      【端午節祝福語11】 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香,龍舟舞。香飄萬里,舞動祝福。祝你:生活美好,五彩繽紛;事業收獲,五谷豐登!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12】 端午已至,奉上粽子。配料:五顆快樂棗,一把關心米,三錢友情水,用幽默捆扎,由手機送達。保質期:五月初五前。保存法:請按存儲鍵。

      【端午節祝福語13】 端午吃粽情意長,龍舟比賽意激昂,艾葉相伴思念長,淡淡之味仍飄香,今天心情格外舒暢,送來祝福愿你心情樂洋洋,端午節的新郎,永遠你最棒!

      【端午節祝福語14】 又是一端午,滿滿的祝福,粽子吃了一肚,滿足的像在漂浮,滾滾財富往里入,開心一點不唐突,好運連連你最酷,端午節的祝福,平安健康幸福路!

      【端午節祝福語15】 端來一盤粽子,香香的餡料,美美的滋味;端來一份愜意,陣陣的舒適,種種的開懷;端來一個祝福,深深的情誼,大大的關心。端午來到,祝今天開心,永遠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16】 香香的粽子是思念,青青的粽葉表惦念,粘粘的糯米是掛念,紅紅的大棗表想念,端午節到了,朋友你還好嗎,愿你一切如意,萬事順利,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17】 端陽喜,福祿吉祥交相纏。交相纏,艾草平安,菖蒲祈愿。雄黃美酒杯杯暖,龍舟競渡有情牽。有情牽,短信祝福,情意綿綿:預祝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18】 吃粽子,吃出生活的甜甜蜜蜜。賽龍舟,賽出事業的紅紅火火。掛菖蒲,掛出家庭的平平安安。喝黃酒,喝出節日的快快樂樂。端午節,祝你節日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19】 艾草兩葉吉祥曲,雄黃一斛天下雨,靜靜看流光飛舞,輕輕搖龍舟碧湖。端午節到了,祝你們“粽”是喜笑顏開,“粽”是好遠常來,“粽”是動力澎湃,“粽”是幸福康泰!

      【端午節祝福語20】 端午節小長假休閑指導:以自己快樂為中心,以大家快樂為基本點,堅持吃好睡好玩好的基本路線,充分運用手機這個平臺,務必與好友保持聯系,最后,要多吃粽子,少吃粽葉,節約環保。順祝端午節愉快!

      端午節祝福問候語【端午節祝福語1】 一粒米就是一個愿望,一個祝福,我把愿望和祝福統統都包了起來,在端午節的那一天送給你,愿你的日子像五彩線一樣五彩斑斕,事業像龍舟一樣永爭上游。

      【端午節祝福語2】 端午節來了,送你一個幸福大香粽,你要慢慢撥開,會發現:第一層是對你深深思念;第二層是對你關懷倍切;第三層是想你快樂;第四層是愿你健康;第五層是祝你成功。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3】 眾人皆濁我獨醒,不甘逐流投汨羅,和諧文明今盛世,君魂寬慰心應寧。端午節,重溫古老故事,品味民族精神,享受幸福生活!

      【端午節祝福語4】 汨羅江訴說著神奇的故事,葦葉糯米融入無限的敬意,龍舟載著古老的傳說,端午節日蘊含民族的品格。端午節到了,祝你節日快樂!生活甜蜜!

      【端午節祝福語5】 糯米價格堅挺,端午節粽子走高。朋友短信送粽子,欲與天公試比高。祝你眼光有點高,手段高上高。身體不長高,事業步步高。血壓不升高,快樂高樂高!

      【端午節祝福語6】 端午到了,我送你一個愛心粽子,第一層,體貼!第二層,關懷!第三層,浪漫!第四層,溫馨!中間夾層,甜蜜!祝你天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端午節祝福語7】 端午節,賽龍舟,爭先恐后,好熱鬧!一齊來過個開心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祝福語8】 生活,平淡也有幸福;親人,血脈總會相通;愛情,真誠換來長久;朋友,牽掛總在心中。不趕在端午節問候你,只為在節后告訴你:每一天我都在祝福你。

      【端午節祝福語9】 最好的問候,“粽”是離不開你!端午節了,愿你煩惱消失得無影無“粽”,事業“粽”是成功,生活“粽”是美滿,家庭“粽”是幸福,事事“粽”是如意!

      【端午節祝福語10】 生命中總有一些讓人難以忘懷的朋友,生活中總有些讓人無法忘記的日子,有緣相識,從陌生到熟悉!雖然沒有時刻問候,卻一刻未曾忘記!預祝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11】 端起輕松的酒杯,與美麗舉杯;端起如意的酒杯,與成功交杯;端起愜意的酒杯,與健康碰杯;端起幸福的酒杯,與快樂干杯。端午節到了,愿你端起人生美滿的酒杯,快樂相隨。

      【端午節祝福語12】 一千朵玫瑰給你,要你好好愛自己;一千只紙鶴給你,煩惱永遠離開你;一千顆幸運星給你,好運一直圍繞你!祝端午節愉快!

      【端午節祝福語13】 端午節到,健康要注意,休閑莫忘記:偶爾爬爬新加坡,沒事聽聽墨西歌,嘴饞嘗嘗俄羅絲,有空想想摩納哥,無聊晃晃牙買家,順便逗逗巴拉龜。

      【端午節祝福語14】 朋友不一定通情達理,但一定知心知意;不一定形影不離,但一定心心相惜;不一定經常聯絡,但一定放在心上;身為朋友的我,祝你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15】 祝福不斷連連的,真情實意綿綿的,包成粽子圓圓的,吃在嘴里黏黏的,味道總是咸咸的,化在心里甜甜的。祝甜甜的你,過個甜甜的端午!

      端午節朋友圈祝福說說【端午節祝福語1】 香囊高掛,好運綿綿引進房;龍舟競發,快樂滔滔滿大江;暢飲雄黃,健康天天陪身旁;粽子嘗嘗,幸福久久萬年長。端午節就要到了,我提前為你把祝福送上,愿平安陽光把你照耀,如意日子永遠吉祥!

      【端午節祝福語2】 粽子里面都是米,我的心里最想你;吃口粽子暖心底,想你時候最歡喜;借助端午祝福你,愿你好運好福氣;幸福永遠粘著你,平安永遠陪伴你!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3】 粽子,一層層的是問候,春夏冬秋;一粒粒的是祝福,快樂無數;一絲絲的是牽掛,愛是你家。祝你端午節豐收美滿,暴漲甜蜜,大賺如意。

      【端午節祝福語4】 人生無需驚天動地,快樂就好;友誼無需甜言蜜語,想著就好;金錢無需車載斗量,夠用就好;朋友無需遍及天下,有你就好,祝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5】 今天是端午節,送你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為葉,以寬厚的包容為米,以溫柔的叮嚀做餡,再用友情的絲線纏繞,愿你品嘗出人生的美好和這五月五的情懷!

      【端午節祝福語6】 你知道嗎?如果你的左邊鞋帶松了,代表你心里正在想著一個人,如果你右邊鞋帶松了,代表一個人正在想著你。今天是端午節,因為你,我只好換拖鞋穿了。

      【端午節祝福語7】 端午節送您五個五:祝您收獲多多,五谷豐登;收入多多,五花八門;朋友多多,五湖四海;快樂多多,五彩繽紛;幸福多多,五福臨門!

      【端午節祝福語8】 有一聲平安,給你別太在意,還有一句問候跟你,你別放心里,只是替別人轉發,完全不是我的心意,是不是懷疑我心中咱倆的關系,傻瓜,其實我是說端午

      【端午節祝福語9】 端午到,短信到,我的祝福將你繞;平安對你笑,幸福也來到,愿快樂永遠將你抱,煩惱見你就跑掉,健康對你特別關照;端午節祝福你,愿你一切都好!

      【端午節祝福語10】 粽子里都是米,我的心里最想你;吃口粽子暖心底,想你時候最歡喜;借助端午祝福你,愿你好運好福氣;幸福永遠粘著你,平安永遠陪伴你!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11】 有一個人總是想念,有一種習慣叫做紀念,有一種話語叫做無言,有一條短信發給了你。節日是團聚更是懷古,短信是感情更是祝愿。端午節,祝你快樂!

      【端午節祝福語12】 龍舟渡大江,艾草香滿堂,家家飲雄黃,戶戶俱安康。端午祝福揚,愿君永吉祥,事業步步高,薪水節節漲,愛情蜜如糖,好運伴身旁,幸福快樂綿綿長!

      篇(3)

      2、正文部分

      首先應當以問候語開頭,就如同熟人打招呼一般,問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節日將近,“新年快樂,端午節快樂”等等,或者簡單的一句“您好”也是一句問候。問候語過后,應當注意有幾句承上啟下的句子。“近來家人可好”、“父母身體可好”等等,都能夠表示下關心。然后就可以寫正文部分了,就所想表達的意思,將主旨闡明即可。最好能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

      3、結尾部分加敬語

      結尾部分敬語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祝健康”“祝平安”“祝安康”都能夠表達寫信人的良好祝愿。

      篇(4)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7-0110-02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表述的內容,兩者密不可分。《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要“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下面,筆者談一談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西方文化教育的幾種有效方法。

      一 通過英漢兩種文化的對比,滲透西方文化的教育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定:“為了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采用英語同母語對比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采取比較的方法把英語教材中涉及的內容分為兩類:(1)衣、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購物、食品、交通、學校、家庭等;(2)日常交流方面的,包括問候、稱呼、道別、致謝、建議和打電話等。如在新目標七年級(上)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Section A中,學生見面互相問候說:Good morning!Hi或Hello!在中國,人們見面怎么說:“你吃過了嗎?”(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或“你要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除了問候語不同外,中西方在體態語問候上也是不同的。如新目標九年級Unit12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Section A部分就通過聽力對話練習,介紹了日韓人的鞠躬禮,歐美人的擁抱、親吻及握手禮等。這些不同體態問候方式充分體現了不同的文化特征,通過這些介紹使學生認識到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性。

      再如,在語法上,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英文的語言表達方式也就不同。如在漢語中“我”往往位于句首,如“我和湯姆”。但在英語中,應該譯成“Tom and I”。因為在英美文化中,把自己放在他人之后似乎更為尊重他人。又如“歡迎你到北京來”(Welcome to Beijing!),很多中國學生一看到這個句子就直接譯成:Welcome you to Beijing!這是中西方兩種不同思維習慣產生的文化差異。

      現行新目標教材中有許多涉及文化差異的日常交際用語和習慣表達方式,教師都可以將它們和文化背景及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聯系在一起講,這樣學生掌握的就不是中國式的英語(Chinglish),而是比較地道的英美英語。

      二 在詞匯教學時注重介紹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

      英語詞匯在長期的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意義,所以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的介紹,以防學生單純從詞匯本身做主觀評價。而現行新目標教材中就有很多與文化有關的詞匯可以挖掘,如name,dog,old,Thanksgiving Day,look out,breakfast,fast food,sports,Christmas以及表示顏色的詞等。對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義的詞匯,在課堂上除了講清其概念意義外,還要介紹它們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識。如以教學dog一詞為例,在語言意義上,中國的“狗”與英美國家的“狗”沒有區別,但“狗”的文化意義卻相差甚遠。“狗”一詞在中國人看來大多是貶義的。但西方人對“狗”卻情有獨鐘,他們認為“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忠誠可靠。所以dog在英語中往往含有褒義,如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2008年安徽省中考閱讀理解題);a lucky dog(幸運兒)。

      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義的詞匯,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人,隨時在課堂上給予介紹,使學生在日后的使用、交流中不會產生障礙,從而達到真正掌握英語的目的。

      三 從課文中尋求有關西方文化背景的信息,滲透西方文化知識

      由于目前初中還沒有開設西方文化知識方面的專門課程,所以英語教師只能充分利用、挖掘教材,幫助學生從中獲取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和信息,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如在講授新目標九年級英語Unit 13 Reading:Receiving money makes me uncomfortable 時,我就根據文章中的句子:In some culture,however,receiving money can make people uncomfortable.“When someone give me money,it just makes me think they are being lazy,”says John Wilson,“In England,we have a saying: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重點介紹了在饋贈和接受禮物上中西方人的不同習慣和價值觀。

      此外,禁忌語也是西方語言文化特色之一。在中國,人們見面閑聊,詢問體重、年齡、收入、婚姻等似乎是常事。但在英美等西方國家,這些“privacy”都是要盡力回避的,他們通常會聊些當前重大新聞、娛樂新聞或天氣。

      四 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網絡等多媒體教學手段,滲入西方文化知識

      課堂教學時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多媒體課件,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語言文化學習的環境。例如新目標八年級(下)Unit 3 Reading: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一文中講到:Dr Martin Luther King was killed in the city of Memphis in America on April 14,1968.教學時,我就通過多媒體課件介紹了美國黑人運動的過程及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文章:I Have A Dream,使學生對美國的民族運動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假日到來之際,鼓勵學生上網搜集中西節日材料,像西方的Easter(復活節)、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Christmas(圣誕節)和中國傳統的the Spring Festival(春節)、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節)、Mid-Autumn Festival(中秋節),相互對照,這樣就使學生對中西方文化都有了詳細的了解。

      總之,筆者認為僅僅學好語言知識是絕對不夠的,缺乏足夠的文化背景知識就不能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際。新課標對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思想,全面教育學生,以適應時代對英語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篇(5)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45

      [本刊網址] http://hbxb.net

      引言

      隨著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的影響力越來越重要,漢語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關注,漢語學習人群不斷擴大。如今在國內很多高校都開設了對外漢語教學課程,在國外,有孔子學院。總之,對外漢語教學,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時期,吸引了眾多學習者。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幫助漢語學習者掌握漢語的交流方法,能夠讀懂中國字,說清中國話。語言本身作為文化的一種載體,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除了要教授基本的漢語知識之外,還需要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通過采用有效的傳播策略,讓更多的漢語學習者,了解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一、常用的傳播策略方法

      (一)課堂滲透法

      對外漢語作為一門課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有限的課堂時間,合理的運用策略,巧妙地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在課堂上,教師要適當的“見縫插針”地導入中國傳統文化。

      例如,授課中出現的“你好”日常問候語句時,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深入的闡述講解:與同齡人、平輩份的人打招呼、問候是用你好即可,但是,在遇到老年人、長輩等,打招呼問候時,就要用“您好”這一詞語。在這其中,教師可以接著向學生們講述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長幼尊卑,以及敬老愛老的儒家思想。

      又如,講授“帽子”這一詞匯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們說明,中國人不喜歡戴綠顏色的帽子,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綠帽子”是一種非常不好的代稱,可以告訴學生們關于“綠帽子”背后的故事。這種方式,既能夠讓學生們學習到地道的漢語知識,也能了解中國的文化,同時,還可以活躍課程氛圍。

      再如,教師在運用PPT授課,展示婚禮中的祝福語、紅包等,漢語知識時,學生們會說出自己對新人的結婚祝福賀詞,“祝你們幸福!”。在展示的中國式婚禮中,新娘都用蓋頭蓋著,這種情況,會引起學生們好奇心,所以,教師可以摻入一些關于中國婚禮的傳統文化習俗,例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結婚之前新郎新娘不見面等,雖然是一種舊式的文化,在今天已經不流行了,但是,其中一些合理的成分,還是可以和學生們講述一下的。

      (二)文化專題展示方法

      對外漢語教學,語言知識的教授,不是單調的進行。在不影響整體課程教學進度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教材內容接近的文化進行專題展示。集成一些傳統文化資料,巧妙合理的嵌入到漢語教學中去。

      例如,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材中出現的一些詩歌,教師可以專門收集一些代表性強的詩歌作品,來給學生們進行講解分析,并調動學生們對詩歌背后的文化思考。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中華傳統詩歌文化的深厚底蘊。從先秦的詩經、禮樂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及近現代詩歌等。每一時期的經典代表作品、時代背景等,教師要有選擇性的向學生們進行介紹。這種專題性的傳統文化傳播教育方法,會大大加深學生們學習印象,從而逐漸了解我國豐富多彩的古代詩詞歌賦。

      (三)課外活動實踐傳播法

      有條件的學校,在開展對外漢語教學時,除了要利用好課堂時間外,還可以通過設計一些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們主動研究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例如,學校可以利用某些文化性較強的傳統節日,開展相應的活動。對于在我國北方地區的學校,在端午節期間,鼓勵學生們到食堂觀看包粽子,學生們在觀看并品嘗粽子的同時,一定會思考,這種做法特別的事食物,到底是怎么來的。在這時,教師可以為同學們講解清楚,粽子的故事。北方人,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種經典的歷史故事,會大大增強學生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

      又如,在重陽節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去登山。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九九重陽,登高望?h。重陽節亦稱“登高節”,秋高氣爽、遍地黃花時節,登山游覽,欣賞深秋美景,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受,重陽節登高,除了避禍消災之外,還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高”又有高壽含義,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學生們在登山過程中,可以加寄托自己的思鄉之情,還可以抒懷胸臆。教師通過對學生們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們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二、傳播策略

      (一)在傳播內容方面,要專注異同,循序漸進。

      對外漢語教學,教師在傳授漢語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由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十分復雜龐雜。對于一般的外國學生,如果不加選擇的進行傳播教育,不僅會給學生們造成較大的學習壓力,還會引起學生們抵觸心理。從這個角度分析,在傳播傳統文化上,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在內容層面,要專注異同,遵循循序漸進的順序。例如,在學生所在國家與我國歷史背景方面的相似,這就是一個較好的文化傳播切入點。這種準確的切入,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在接觸新文化時產生的抵觸心理。在基于相同的文化基礎上進行介紹講解后,教師就可以把我恰當的時機,講述一些我國特色的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們對中華特色傳統文化的興趣。一般來說,教師要按照先物質文化,再抽象文化的順序進行介紹。因為,物質類的文化,具有可感可知,具有實物形態,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接觸和掌握,而抽象文化,大多是一些人文精神,需要學生們在掌握一定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之上,才能理解。教師在選擇講述一些物質類文化時,還需要注意,要盡量回避一些比較敏感的政治、軍事話題,這樣有利于集中學生們注意力,能夠讓學生們在學習漢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去用心思考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物質類的文化,如飲食、武術、剪紙等,這些具體的東西,本身也承載著一定的精神類文化,教師要善于引導并進行合理的解釋。讓學生們在理解物質文化背后的人文故事后,可以向學生們講解一些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等。通過這些深刻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在傳播方式上,要多元展開,零距接觸。

      面對初次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外國學生,在傳播過程中一定要開展形式豐富的活動,將文化融入到零距離接觸活動中,這樣才能顯得的更加生動有趣。單靠教師在課堂上講述,不能真正影響學生們的內心,尤其是對于國外留學生,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較少,需要通過切身的體驗才能感受到。所以,對于教師來說,要在傳播方式上,?M行豐富和創新,開展面對面的交流活動,或者其他課外實踐活動,例如折紙文化,告訴學生們古代中國的剪窗花、皮影、戲曲等文化,其實是有一定聯系的,讓學生們在折紙游戲、玩耍皮影游戲過程中,領悟到這種文化的藝術魅力,通過學生們的切身體驗,才能真正明白傳統文化的價值。對外漢語教學背景下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應盡多可能的以文化活動展開,讓每一位漢語學習者都成為活動的參與者。例如:中國書畫、太極拳、剪紙的親身學習等;觀看中國電影,學唱中國戲劇等,讓學生置身于中華傳統文化,保持一種零距離的親近感。又如,在一節特別的文化課上,教師可以帶領外國留學生在學校教室里體驗中國茶文化。學生們和教師圍坐一起,學習中國茶道禮儀,品味親手泡好的香茗,直接地感受著中國文化的魅力。像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了解、喜愛中國文化,提升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這也是我在海外當漢語教師志愿者時所收獲的重要經驗。還有葡萄牙米尼奧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的“當中國茶邂逅葡萄酒”為主題的中葡文化交流活動,活動場地設在葡萄牙的一家著名酒莊內,現場很有歐洲風情,葡萄牙學生表演了古箏演奏和舞蹈,現場同時提供中國淡雅清香的茶葉和葡萄牙清爽獨特的葡萄酒,中外文化地融合在活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些精心設計的文化傳播活動,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值得我們深入的研究借鑒。

      三、外漢語教學中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的一些建議思考

      (一)提高對外漢語教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

      中華傳統文化在對外傳播過程中,作為對外漢語教學教師們來說,負有十分重要的責任。漢語文化知識內涵豐富,其中包含的優秀文化知識和精神價值,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傳播給學生。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水平,要能夠將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融入學生們的精神世界。同時,教師要注重將傳統優秀文化同當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比照,弘揚現代經典人文精神文化。作為新時期的對外漢語教學教師,除了應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素養外,還要具備深厚的中國文化知識,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文人師表,精神引導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閱讀經典文化著作,參加傳統文化研究班,聽取專家講座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知識素養。在工作中,邊學邊用,注重將中國的傳統文化知識,同對外漢語教學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有效結合,實現文化價值精神的有效弘揚傳播。

      (二)精選獨具中國特質的文化進行傳播,提高傳播的穿透力

      中華傳統文化系統非常龐大,在實際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對經典的傳統文化的進行有效篩選凝練,其傳播效果必然不會太理想。從這個角度來講,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出去,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凝練和篩選,在分門別類后精選一些領域影響力大的文化進行精準傳播,例如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其影響力非常大,幾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儒家文化的傳播者,對這種文化,要凝練其核心精神內涵,制作符合受教者的傳播內容,融合漢語教學的相關知識,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進行有針對性的傳播。像對方方言文化、中華美食文化、經典文學文化等,在每一個細分領域的代表作品,都是非常好的傳播素材,要運用這樣的傳播素材,提高傳統文化的輻射力和穿透力。

      (三)鼓勵和支持民間組織的文化傳播,深化立體的多層次的推廣和交流

      篇(6)

      “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國內外諸多科學研究都證明:幼兒期是一個人行為習慣和個性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時期。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典型的“4+1”家教模式下的獨生子女容易產生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的思想,同禮儀的核心思想———尊重、關愛他人、嚴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從小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有助于促進幼兒社會化進程,是幼兒完善自我形象的需要,對其今后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禮儀教育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讓幼兒受用一生的,一個幼兒養成愛動腦、愛思考、愛探究的習慣比學習到這種或那種知識更為重要。因此,通過禮儀教育,旨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禮儀情感,為幼兒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研究的過程及成效

      (一)禮儀環境———優化無聲的“語言”

      1)區域環境。在幼兒園各個班級區域中,我們將創設“每天禮儀小寶貝”“每周禮儀小明星”評選活動,開展“區域禮儀小格言”“每周禮儀演講臺”等區域活動,投放層次化操作材料,逐步形成了濃濃的班級日常禮儀氛圍。2)主題環境。在樓梯走廊環境中,我們根據禮儀主題活動,創設了禮儀特色板塊,結合階段禮儀重點,定期更換特色板塊內容:有禮儀兒歌,有禮儀故事,也有幼兒自己對禮儀進行詮釋的繪畫作品。

      (二)禮儀課堂———讓幼兒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禮儀課堂根據禮儀主題活動通過游戲、參觀、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貫穿,例如:中班主題《幫助我們的人》,根據主題目標和禮儀重點,午飯后參觀,到馬路上觀察交警叔叔的一日工作的辛苦,理解遵守交通規則禮儀的重要性,學唱禮儀歌曲:《勞動真光榮》,使禮儀教育活動經過一個主體內化的過程,充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禮儀活動———觸動幼兒純真心靈,震撼于體驗

      結合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組織幼兒社會實踐活動,如:世界地球日、愛眼日、消防日、氣象日、助殘日等,例如:我們組織的5.12愛心義賣活動:發動幼兒把自己家里的舊的玩具、圖書等帶來幼兒園貼上價格標簽,在大操場上舉行義賣,全園的家長帶著幼兒去挑選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圖書,我們把所得的款項都捐給紅十字會。又如:2011年12月3日是國際助殘日,我們組織大班年級組幼兒參觀天愛康復中心,并為天愛的智障幼兒帶去了衣物、食品、玩具等愛心禮物,孩子們還為智障幼兒表演了中英文節目。通過以上豐富的實踐活動滲透禮儀品德教育,培養幼兒愛護環境、尊重勞動人民,敬老愛老、奉獻愛心等良好的禮儀品質。

      (四)一日生活———處處是禮儀行為的實踐場所

      人園、進餐、午睡、升旗、活動、做操、游戲、外出實踐等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都蘊含著大量的禮儀教育契機。1)入園禮儀小明星。在幼兒園大門口各班禮儀明星輪流帶上紅色綬帶,微笑著接待全園幼兒和家長來園,大膽、大方的中英文問候語,標準的接待禮儀站姿和歡迎動作,讓本有些怯意的家長也能逐漸大方地和幼兒一起學習英文問候語,使整個園所的禮儀氛圍大大提升。2)升旗禮儀金話筒。每周一早上9:30是全園的升旗時間,幼兒到國旗下演講禮儀故事、頒發“禮儀金話筒”獎狀,為了讓幼兒能到國旗下演講禮儀故事,家長也積極參與其中,為幼兒刪選故事,創編動作,充分體現禮儀教育家園合力的成效。3)禮儀區域特色化。幼兒邊唱著禮儀歌進入禮儀區域,在區域游戲中與投放的層次化操作材料進行互動,主動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交流,同伴合作互助,共同營造了區域游戲的禮儀氛圍;大班幼兒重點創設了插花禮儀區、茶文化特色禮儀區、經典誦讀禮儀坊等;中班幼兒則側重于棋類文化的區域創設,在益智的同時更是滲透觀棋不語的禮儀要求;小班幼兒以生活化禮儀常規培養為主,孩子們在區域操作中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過設計禮儀區域評星榜,更是提升幼兒參與禮儀區域活動的興趣和成效。4)禮儀操節月展演。用輕松歡快的旋律配上簡單的動作、幫助幼兒牢記禮儀要求,將這些動作匯編成一套禮儀操,成為我們園所一個亮點和園所特色文化,同時幼兒對于這種形式也非常喜歡,在不知不覺中滲透禮儀的教育目標,幼兒在節奏鮮明的禮儀音樂聲中邊跳邊做禮儀操,動作整齊的禮儀操隊形、已成為我們禮儀園所一大特色,每天早操時間,家長們駐足圍觀,嘖嘖稱贊,久久不愿離去。

      (五)家庭社區———攜手共育的合作伙伴

      篇(7)

      一、在差異中對比,豐富語言知識

      人教版PEP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5是關于飲食文化的一個單元,其中Let’s Learn板塊的內容是有關餐桌禮儀:“Would you like...?”“Yes, please.”以及中西餐具“bowl, spoon, chopsticks, fork, knife”等,在執教本課時我們不能簡單地教會教材文本而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文化知識,堅持做中學的原則,在差異中對比文化,形成文化的相互理解,筆者在教學本課時采用如下環節:

      認識餐具:出示圖片,展現中西方人使用不同餐具的情境,突出餐具。Chinese often use the spoon and the chopsticks, while American and English often use fork and knife.

      餐具擺放禮儀:擺一擺、學一學。The fork is on the left,and the knife is on the right.

      餐桌對話禮儀:學習餐桌上的詢問、感謝、請求等語言,了解相關理解。

      視頻欣賞:播放西方感恩節就餐視頻,中國春節年夜飯就餐視頻,學生在對比欣賞中感悟體驗中西方不同的就餐文化及禮儀,培養文化意識。

      由于小學生詞匯量少,對文化理解淺,因此通過直觀、生動、易解的方式,如學一學、做一做、比一比等方式,在差異對比中,由淺入深,邊體會邊學習。同樣,在學習打招呼、問候語、告別語時,通過肢體、語言等方式的對比體現差異。比如西方人初次見面和熟人見面問候是不同的,而中國人常用“你吃飯了嗎”來見面寒暄;常常用“你多大啦”來表示關心,而在西方國家,人們不輕易問成年人特別是女士年齡,以免侵犯隱私;生活中,中西方電話交流時也有不同的禮節。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生活對比、模擬練習等方式加深學生的文化禮節,培養文化意識,豐富語言知識。

      二、在浸潤中理解,拓展學生語用能力

      上海版牛津小學英語5B Module4 Unit 2 Western Holidays一課,是西方文化主題板塊,介紹萬圣節。整堂課執教老師注重文化的情感浸潤、情境的體會理解,整體感知節日氛圍。利用本土節日文化的視頻、音樂、圖片、語言,展示一個充滿節日氛圍的萬圣節文化環境,讓學生從視覺、聽覺、感覺上感受節日,沉浸其中。在此基礎上閱讀教材文本,學習關鍵詞、了解關鍵句,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感知文化,并逐步從文本領域拓展到生活領域,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建立生活與節日的聯系。最后讓學生動手實踐,制作南瓜燈,邊制作邊用英語介紹,創設節日情境,角色扮演,感受節日文化,培養文化意識,拓展語言空間。

      人教PEP版教材中也有很多介紹中西方節日文化的內容,如圣誕節Christmas,愚人節April Fool’s Day,復活節Easter,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如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節Mid-Autumn Festival。除了節日以外,也常會涉及中西方交通規則、交通工具選擇、地域服飾文化等內容。

      三、在文本中挖掘,激發語言情感

      人教PEP版四年級上冊Unit 5 Read and write一課,是食物主題“Dinner’s ready!”單元中關于就餐的對話式讀寫課,其中最后一幅圖對話內容是“Can I have a knife and fork,please?”“Yes,John,but try chopsticks for noodles .”粗看我們覺得十分簡單,無非是晚餐中的餐具使用,許多老師可能會將文本單純解讀為食物與餐具的使用和搭配,如果這樣解讀,那么在設計閱讀任務時就會感覺到這篇文本的可讀性太弱了。筆者在教學時研讀教材文本,準確把握教材的設計意圖,教學時重點引導學生體會John和Mum在用餐中的不同情緒,感受中西方用餐文化的差異。首先通過讀圖引導:“Is John happy?”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同時讓學生做使用筷子的動作,想象:如果你是John,會怎樣使用筷子?真正讓學生感受體驗,體驗文字語言背后的意義,其實是引導學生真正進行文化差異的學習,也是對文本背景內涵的理解與挖掘,所以通過增加兩個人物的語言氣泡,追加兩個“because...”將媽媽與John的內心獨白的語言補充出來,幫助學生體驗人物對話心理,真正理解文本,他們的朗讀與角色扮演才能入情入境。

      這樣,通過文本的深入解讀與挖掘,以讀文、讀圖方式引導學生“在文本中學習文化背景”,通過飲食文化視頻讓學生“在視頻欣賞中體驗文化差異”;通過任務布置完成note書寫引導學生在“自主選擇文化餐中感受文化差異”三大塊,巧妙地將文化內涵自然地以學生喜愛又不生硬的方式融入課堂,基于學生的學情與興趣點,挖掘文化內涵,真正滲透文化知識,激發語言情感。

      四、在拓展中延伸,促進語言思維

      人教PEP版五年級下冊Unit1 Part A Let’s Talk是Zhang Peng 和來自西班牙的新同學Pedro的關于作息的一段對話,重點的交際語言為“When do you finish class/...?”“I finish class at 1 o’clock/....”以Pedro的Spain 作息為對話交流主題,生活方式的信息差“Classes finish at 1 o’clock in the morning,classes start at 3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eat dinner at 9:30 or 10 o’clock...”Pedro這樣的作息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的求知欲望被激起。在此基礎上,筆者通過上網查閱資料,讓學生看關于西班牙人們的生活方式等相關視頻與圖片,同時拓展文本,補充閱讀材料。

      It’s 10 p.m. And George is having his dinner. He turns on the TV. His favourite football game is just going to start.

      You can always see this in Spain. When it’s time for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to go to bed, it’s time for the Spanish to enjoy their evening life.

      In Spain people usually begin their work at 10 a.m. and stop for lunch at 1 p.m. The lunch time is long. Many people have a nap and start work at 4 p.m. and stop late in the evening.

      篇(8)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技校生、中西方文化知識教育

      一、滲透文化知識教育的必要性

      1、文化知識教育是實現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關鍵

      英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之一,隨便對外交往次數的迅增,英語知識的不足卻會鬧出笑話,所以英語教學必須面向世界。發展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語言能力是交際能力的基礎,然爾具備了語言能力并不意味著具備了交際能力,因此應在此基礎上加上社會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交際的能力),在我們的教學中往往比較重視語言的外在形式和語法結構,而忽略了語言的社會環境,特別是語言的文化差異,致使學生難以知道什么場合應該說什么話,忽視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二、中技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生源的不同,英語基礎底子參差不齊。技校的英語專業性很強,如機械、汽修、化

      工、計算機、電工電子英語等,學生基本知識不扎實,學得很吃力,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信心受挫,學習積極性自然下降。另外,學生缺乏學習語言的氛圍,學習沒有樂趣可言。目前我們英語組編寫的《Tourism English》校本教材在各個專業部的輔助教學中很適用,特別是在旅游專業部的教學中。專業英語和基礎英語相結合,大大在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三、文化知識教育的方法及內容

      一)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提高學生對于學習

      英語文化知識的敏感性,培養文化意識,能夠讓也們主動地、自覺地吸收并融入到學習新的文化環境中。

      1、加強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方文化在稱呼、打招呼、感謝、介紹、隱私、諺語、節日、表示關心、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然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2、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多媒體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使用耳濡目染,以增加對英語文化知識的了解;組織英語角,英語口語演講比賽,英語書法等等,創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加深對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在本校去年底舉行的“首屆英語口語風采大賽”中采用自我介紹和才藝展示,景點抽簽介紹和評委問答三個環節進行,讓學生真真正正過了一把“Oral English”的癮。舉辦此類活動對豐富校園文化、濃厚學校學習英語文化的氛圍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并勉勵同學們大膽地聽英語、說英語、唱英語、秀英語,營造了濃厚的校園英語學習氛圍。

      3、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中,也采用加強“交流-互動”環節;例如:

      1)、音樂渲染,創設情境。在課前3-5分鐘播放優美動聽的英文經典歌曲,使學生安靜下來,對學生的心理起到放松的作用,從而導入新課。

      2)、激發思維,增進想象。讓學生上講臺做簡單的duty report,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3)、巧設懸念,激發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一旦對英語產生了興趣,就會自覺地參與各種英語學習活動,并從中獲得樂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切實改進教學方法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誘發好奇心,激起求知、探究、操練等學習意愿,要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注意深淺得當。

      4、視聽示范,培養語感。課堂上播放一些標準朗讀錄音對學生的朗讀技巧和聽力訓練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知識教育的內容

      在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文化知識教育的體現;

      1.Greetings(問候)

      如在西方國家,要是碰到的熟人或是朋友之間的問候語,不能向我們中國人一樣說“Have you have you lunch?”(你吃了嗎?),在我們中國僅僅只是一句很普通的問候語罷了,而在西方,那是別人誤認為你會請客吃飯什么的。說英語國家的人們打招呼通常都是以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而展開的。再比如說“comrade”(同志)這個詞,是我們國家特有的稱呼,在英語國家里都常用Sir和Madam稱呼,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男士),Miss.(未婚女士的稱呼),Mrs.(已婚女士的稱呼),Mz.(不知結婚已否的女士的稱呼)。

      2.Thanks&replies(感謝和答謝)

      一般而言,在中國人的家庭成員之間很少用“謝謝”這個詞語,如果用了,聽起來有點怪異和相互之間的關系上有了一定的距離。而“Thank you.”這一句話在英語國家幾乎用于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準備一桌美餐,請客看電影或是生日送上禮物,對方都會說一聲“Thank you.”,在公共場合,不管別人幫你什么忙,您都要道一聲“Thank you.”,這是最起碼的禮節問題。當別人問及要吃點什么或喝點什么時(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在中國都習慣客氣地回答:“不用了”,“別麻煩了”等等。根據英語國家的習慣,想,就說聲“Yes,please.”或“Ok,thank you”,若不需要,就說“No,thanks.”就可以了。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含蓄、謙虛和英語國家人坦蕩直率的不同風格。

      3.Introduction(介紹)

      “What’s your name?”這句話出現的頻率頗高,但對于在何種情況下使用卻有不同的說法。在英語國家的人在談話時一般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如“I am…/My name is …”,自然會說出自己的姓名。即便在面談、填寫表格等場合需要問及姓名時,一般也只說“Your name,please?”或“May I have have/know your name,please?”,如使用“What’s your name?”,將會給人一種被審問的感覺。

      4.Privacy(隱私)

      中國人初次見面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在說英語的國家人們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此都涉及到個人隱私。看此組對話:A:How old are you?,Miss Anna? B:Well, it’s a secret!。為什么Miss Anna不愿說出自己的年齡呢?因為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的眼中顯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駐,對自己的實際年齡不愿告知,女士們更是如此。

      5.Proverbs(諺語)

      在課堂中,結合中國文化,開展諺語的Guess and Translation環節,讓學生進行分組竟猜。

      6.Holiday(節日)

      每個國家都有其特有的節日,隨著文化的融合,中國節日特別是傳統節日倍受外國朋友的青睞,如:The Spring Festival(春節),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節),中秋節(Mid-autumn Day)。同樣,學習英語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英語國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節),April Fool’s Day(愚人節),Thanks Giving Day(感恩節)和Charistmas Day(圣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Jesus Christ誕生的日子,進爾了解眾多相關的詞匯圣誕前夕(Christmas Eve),圣誕老人(Santa Clause),圣誕樹(Christmas Tree),圣誕大餐(Christmas Dinner)中的火雞(turkey)、布丁(puddings)等等,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西方節日的知識。

      篇(9)

      當代美國語言學家拉姆斯基(Kramsky.J)說“語言教學就是文化教學”。“文化教學”是指對學生進行跨文化的教學,引導學生獲得豐富的跨文化知識,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際、理解、傳播的能力。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語言的本質差異就是文化差異。學習英語的過程就是對英語國家文化知識了解和掌握的過程,對英語國家文化知識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英語使用能力。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而文化意識則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所以學習英語知識、掌握英語技能、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都和熟悉英語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重視這一點,才能真正掌握英語,實現語言的交際功能。

      1. 為什么要進行文化教育

      1.1跨文化交流的障礙是文化差異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交際日益頻繁,西方社會的人和事物越來越多地走進了我們中國人的視野。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經濟和社會交往將會與日俱增,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與西方人接觸和交往的機會,這對于加深我們的西方社會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來自陌生的文化和國家,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與我們迥然不同的人,在與之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文化沖突的現象,嚴重影響了交往的順利進行。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層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培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避免文化沖突。

      1.2實現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關鍵是文化教育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發展交際能力。然而,我們的英語教學往往只重視語言形式的正確性,忽視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忽視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忽視語言在實際場合的運用;注重培養學生的一般性的語言能力,而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這種教學導致學生在實際的跨文化交際中,往往機械地搬用或模仿,不顧及場合、時間、交際對象及其他文化因素,一開口常常是“漢族的思想+英語的形式”,不免要犯“文化錯誤”。因此,英語教學應將語言教學置于跨文化交際環境之中,抓住文化障礙、誤解和沖突的焦點,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正確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才能真正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1.3文化教育是課程標準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言與文化有密切的聯系,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教師應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努力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特別是英語國家文化,幫助他們提高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不斷拓寬視野,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發展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因此,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僅要教授基本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合適地使用語言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進行跨文化教育。

      2. 文化教育的內容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文化差異及其對學生的干擾主要表現在以下十個方面:

      2.1稱呼語

      講英語的人常常用名字稱呼別人,不僅年齡相近的人之間這樣稱呼,年齡懸殊的人之間也這樣稱呼,沒有不尊重對方的意思,這當然與中國的習慣完全相反。中國孩子對長輩或年齡懸殊的人若直呼其名,成年人的反應是可想而知的。孩子會挨一頓罵,甚至會挨幾巴掌。用英語稱呼時,不論對男人還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

      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漢語有尊師的傳統,“教師”不僅僅是一種職業,還是對人的尊稱。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簡單理解為:李老師=Teacher Li。而且還習慣把漢語中稱呼的“王秘書”、“張護士”稱為Secretary Wang, Nurse Zhang。英語國家的人聽起來會感覺很別扭。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2.2客套語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美德,這是一種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在別人贊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當他們受到贊揚時,總會很高興地說一聲“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于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2.3姓名

      英語人名與漢語人名不同。在英語中,名)first name/given name / forename)在前,姓(last name / family name / surname)在后,和漢語名字的順序正好相反。有的英語名字還有中間名(middle name),如Jim Allan Green中的 Allan,但在很多場合中間名往往略去不寫。last name 和first name合起來叫full name(全名)。

      2.4隱私

      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認為個人要歸屬于集體,在一起講究團結友愛、互相關心,故而中國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對方也愿意坦誠相告。中國人初次見面喜歡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人非常注重個人隱私,講究個人空間,會對此比較反感,不愿意向別人過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讓別人干預。因此在隱私問題上中西雙方經常發生沖突。

      2.5介紹

      英語國家的人在談話時一般會先介紹自己的名字,比如“I am...”對方自然會馬上說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寫表格、面談等場合需要問及對方姓名時,一般也只說“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have your name?”如使用“What’s your name?”,他們將會有一種被審問的感覺。

      2.6打招呼

      中國人之間彼此較為熟悉的人見面問候時,一般采用下列用語:“上哪去?”、“吃過了嗎?”,如果把這些問候的話直接譯成英語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英美人可能會茫然、困惑,有時也可能引起誤解。不了解漢文化習俗的外國人并不會認為這是一種起交際作用的問候語。比如:問對方“Have you eaten yet?”對方可能認為這不是單純的見面問候的話,而會誤認為你可能發出對他(她)的邀請。

      2.7節日

      在節日方面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表現也有顯著差異。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日(New Year’s Day)外,雙方還各有自己獨特的節日,中國有the Spring Festival(春節),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節), Mid-Autumn Day(中秋節)等;英語國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節), Easter(復活節), April Fool’s Day(愚人節),Mother’s Day(母親節), Thanks Giving Day(感恩節)和Christmas Day(圣誕節)等。中西方節日的風俗習慣也很不相同,這在教科書中有充分地體現,如課文Mid-Autumn Day和Merry Christmas!在節日里,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也表現出不同的態度。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表現得很不好意思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會當著朋友的面打開。如果當面打開后并表現出喜形于色,可能讓人覺得有“貪財”的嫌疑。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朋友送的禮品,一般都要當面打開并稱贊一番,欣然道謝。

      2.8詞匯的文化內涵

      在中文里,“狗”大多被人們看作是貶義之意,如:狗急跳墻、落水狗等。英語詞匯在長期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義不同。例如:You are indeed a lucky dog.在英語中這句話是說:你是個幸運兒。“狗”在這兒用來指認不但不是罵人的意思,而且還表示一種親昵的關系。人們認為它往往含有褒情善意。

      又如“龍(dragon)”在中國是我們的精神圖騰,吉祥和權力的象征,人們也以作為龍的傳人而倍感自豪,而在西方人眼里,對“龍”就沒有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將“龍”理解為一種張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

      2.9習語、諺語和格言

      習語、諺語和格言是一個社會的語言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語言不僅難于理解,而且更難于運用得當。例如:“愛屋及烏” 、“對牛彈琴”譯成英文分別就是“Love me, love my dog”和“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如果用者不了解其文化涵義,則亂譯為:“愛我就愛我的狗”和“把珍珠丟到豬面前”,肯定會引發笑話。

      2.10餐飲習俗

      中華民族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人常常互相敬煙敬酒。中國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擺滿一桌,主人也總習慣講幾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話,主人有時會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吃飯的時候,絕不會硬往你碗里夾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們也不會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喝酒,不會非要你喝醉了為止。

      3. 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元化的,教師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以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使他們更能主動地、自覺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環境中。

      3.1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文化素養

      在我國目前的教學體系中,英語教學多半只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如果教師只把重點放在語法和詞匯教學上,學生就不可能學會語言的實際運用,也無法獲得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因此,授課的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切實認識到文化沖突的危害性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3.2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將西方的價值觀、人生觀和生活方式滲透到教學工作中

      可以收集語國家的各種物品和圖片,從而讓學生了解外到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推薦閱讀體現外國文化的簡易讀本, 以增加對外國文化的了解;邀請中外“英語通”作中外文化差異方面的專題報告;組織英語角、晚會等,創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以加深淡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

      4. 結束語

      英語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英語文化教學,并注意總結歸納,培養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進而發展學生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總之,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還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其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1] 李正栓, 張敬彩. 英語語音簡明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2(09).

      [2] 林桂敏. 英語語音簡明教程[M]. 上海: 復旦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1(06).

      篇(10)

      作者簡介:韓玉潔(1985-),女,山東莒南人,金華廣播電視大學,助理講師。(浙江 金華 321000)

      中圖分類號:G6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17-0008-02

      一、研究目的

      1.韓國文化教育的現狀

      自1992年中韓建交開始,中韓兩國經濟、文化、政治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通曉韓國語的人才需求旺盛,韓國語專業便在中國迅速建立并發展。據統計,截至2012年,擁有韓國語專業的中國大學(包括專科院校)現已達四五百所,每年的畢業生達數萬人。隨著中韓兩國交流日益增多,韓國文化教育在整個韓國語教育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一門語言的熟練掌握與應用自如必須以知曉對方國家的文化習俗為基礎。韓國語專業畢業生在交流中能否使用得體的語言、行為舉止能否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是他們走向社會、能否適應崗位、關系到工作成敗得失的一個重要條件。金炳運指出,韓語專業畢業生在一般的日常交際中表現尚可,但是在很多正式的場合里(諸如會議、談判等),翻譯水平卻常常捉襟見肘,錯誤頻出。究其原因,除了語言知識以外,最大的障礙來自對韓國文化的不了解、不熟悉。因此,通過韓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文化能力,借此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非常必要和有意義的。[1]

      2.韓國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韓國語教學中為什么必須涉及韓國文化教育?第一,語言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是文化的最重要載體;反過來,文化對語言的習得有制約作用。傳播學家Porter認為,語言是文化的產物,對語言的理解受到特定文化經驗的制約。為了使韓國語學習者理解韓國文化,需要進行專門的文化教育。也就是說,學生通過學習韓國語了解到韓國文化,反過來韓國語的熟練掌握與應用必須建立在理解和通曉韓國文化的基礎之上。因此,通過韓國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韓國語能力。第二,學習韓國文化有利于學習者順利與韓國人進行溝通交流。韓語專業畢業生在工作中不可避免會與韓國人交流,此時如果不懂韓國文化或對韓國文化理解有偏頗,便會鬧出笑話,妨礙溝通甚至導致溝通失敗,影響工作。第三,韓國文化教育也是排除對韓國文化的誤解和偏見的需要。[2]日常生活中韓國語學習者了解搭配的韓國文化和現實會有一定偏差。如網上熱議的“端午節”與“端午祭”,這兩個詞是有所區別的概念,但若不了解深層次的韓國文化,便會大傷中韓兩國人民的友誼。這種實例還有很多。為了防止這種偏差和誤解,在韓國語教育的同時也需要進行韓國文化教育。

      二、韓國文化教學中“示正”與“糾誤”的實際應用

      在中外語言教學實踐中,示正與糾誤相結合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徑。在韓國文化教育中這一教學方法也同樣適用。首先,對韓國文化生疏或一知半解的學生,教師首先應做的是示正。“教給他們知道什么是正確的”,就是這里所說的“示正”。[3]這要求教師首先應對韓國文化有較深入的了解,并通過嚴謹和有效的語言或肢體語言進行表達、演示方能在韓國文化教學中正確使用“示正”這一方法。糾正學生韓國文化學習中的錯誤,應該從正面講解和示范入手,多講解如何正確地理解,告訴學生多理解、多練習錯誤自然會慢慢地減少。[4]第二,在這里所謂的“糾誤”簡言之就是糾正學生在韓國文化學習和實踐中的錯誤或理解偏差。一般而言,教師在語言教學中均比較重視“糾誤”法的運用。因為從反面入手進行教學,優勢在于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敏感度,增強規范意識。“糾誤”是韓國文化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使用時一定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度。因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不但量多而且式樣多,一味“糾誤”不一定能夠完全奏效。因此除了改正他們已犯的錯誤以外,比較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們知道什么是正確的。[5]因此在韓國文化教學中教師必須正確處理示正與糾誤的關系,將兩者有機結合并靈活運用,雙管齊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通過列舉韓國文化教學實踐中學生常出現的教學實例分析示正與糾誤法的運用。

      1.示正

      首先,身體語言(???)的使用。這一部分是韓語初學者首先學到并在工作與實踐中一定會用到的韓國文化知識。比如在學習“打招呼”時,老師首先應講解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者。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與此同時,教師應作出示范,鞠躬并同時復習“?????”這一句問候語。這就是韓國文化教學中的示正。首先教學生什么是正確的才是防止錯誤出現的第一道防線。再比如向學生講授韓國的“酒桌禮儀”時,因其與中國酒桌禮儀差別較大,也應首先由教師“示正”。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辭,最后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飲酒時敬酒者稍稍轉身,敬完酒后再鞠個躬才能離開。教師示范后可由學生上臺分角色表演示范,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其次,韓國特有文化的學習與解讀。這一類的韓國文化知識很多,在這里僅舉幾例。在學習泡菜(??)的時候,可能很多學生都有了解,但對泡菜的由來、泡菜的制作方法以及蘊含在泡菜里的韓國人的情感可能一知半解。教師可運用示正教學法,通過韓國人為什么要制作泡菜、泡菜的種類、泡菜的制作過程(可現場演示或者視頻展示)以及與泡菜有關的俗語等多個維度為學生講解。再如學習《春香傳》()時,可能學生對于這個故事的內容不了解,首先由教師講解這個故事的背景、內容以及在韓國文學史中的地位,為學生的深入學習做好鋪墊,對整篇故事有一個全面且深刻的把握,避免大多數韓語專業學生對韓國文化均是一知半解的尷尬局面。像這樣的實例還有很多,比如跆拳道(???)、??? ??、???? ??—??、???等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或與中國文化交集不大的文化類知識都可以使用“示正”法進行教學。在教師運用“示正”教學法時,必須要注意的是教師本身首先應對其講授的韓國文化知識作全面、深入、辯證的理解和掌握,不可一知半解或講解時帶有個人好惡或感彩,應客觀、實際、全面地將韓國文化知識呈現給學生。

      2.糾誤

      (1)俗語的講授與應用。在日常教學以及韓國與能力考試試題講解中,教師對于俗語這一類極具韓國傳統文化色彩的短語的教學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中國俗語的影響和混淆作用,學生對這一類短語的學習始終是一個難點。如“?? ???”、“??? ???”這兩個短語,學生在初次學習時可能只知表意,不知內涵,所以經常出現使用上的錯誤,此時教師可使用“糾誤”法糾正學生對這兩個短語理解上的錯誤,并與具有相似意思的漢語俗語進行比較(“小菜一碟”),加深學生對這個短語的印象。這類經常出現理解錯誤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 ??? ??”、“???? ???? ??? ?? ??”、“? ? ?????”等與同樣意思的漢語俗語表達方式不同的一類俗語。

      (2)“?”、“?”等與漢語意思相近卻用法不同的常用語的應用。“?(嗯)”與“?(敬語,‘嗯’或者‘是的’)”使用不當是初學者較易犯的錯誤之一。錯誤的原因是韓漢表達方式的不同。漢語中不論對長輩還是平輩,如要表達認同對方意見都可使用“嗯”。但在韓語中對長輩表達此意時必須用“?”。所以很多學生在交流時常常受漢語表達方式的影響,產生漢語式韓語的說法,對需要尊敬的人使用了“?(嗯)”。雖是無心之失,但對聽者來講是極為不尊敬的表達方式,極易產生誤會。因此在學生使用錯誤時,教師必須及時加以糾正,防止學生形成錯誤的表達習慣,在工作或交流中犯下無心之失。對于此類韓漢用法相近卻不同的語句還很多,比如“??”、“????”、“??? ?????”等,教師都可用“糾誤”法對學生的錯誤及時加以糾正,才能達到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敏感度,增強學生的規范意識。

      三、結論

      如何增強學生對韓國語文化的學習興趣、提高韓國語專業韓國文化課程的教學效果是一個復雜的綜合問題。它涉及語言、文化、習俗、社會等幾個方面的因素,既需要學生自身的反復體會、練習與實踐,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適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將知識呈現給學生。在韓國文化教學中,教師可將糾誤與示正兩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靈活應用,在“示正”中明確指示學生什么是正確的,在“糾誤”中提醒學生什么是不正確的,并結合其他教學方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體驗式教學等,才能使學生學到更多準確和有用的韓國文化知識,學以致用。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對韓國文化的理解力。但是,如何上好韓國文化課程、怎樣提升韓語專業學生的“文化軟實力”還存在很多未解決的難題,相信在之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并總結經驗必能形成一套適合韓國文化教學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樸春燕.韓語專業學生對韓國文化認識與學習需求分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篇(11)

      但促銷之路卻越走越顯得力不從心、步履蹣跚

      消費者對促銷冷漠,什么都促銷,價格胡亂搞

      企業面對促銷困惑,不促銷痛心,上促銷傷心

      形式趨于同質、費用越來越高、效果越來越差

      ……

      促銷作為營銷系統中的重要一環,主要是面向消費者傳遞產品、服務、品牌信息,使消費者對企業的產品(服務)產生興趣、好感與信任,實現溝通互動,促進購買與消費,并對品牌形成滿意忠誠,但基于目前“渠道制勝、決勝終端”的營銷趨勢、基于產品多元化與同質化的激烈競爭,促銷之風愈演愈烈,形式與內容越來越難推陳出新,效果越來越差強人意,促銷步入困局、風光不再。

      筆者認為,無論是從現代的營銷理論來講,還是從一線的營銷實踐來看,促銷作為4P營銷理論的重要環節,作為企業、產品與消費者實現溝通互動的一個良好平臺,促銷必不可少,仍將是產品地面推廣的主要手段與競爭利器!目前只是基于終端促銷的加劇,平淡促銷容易被淹沒,走樣過多,沒有基于消費者的情感訴求制定有效溝通策略,更沒有從促銷環節點上去尋求創新亮點,單一價格戰讓消費者厭倦、銷售人員疲憊。要突圍,促銷必須升級為環節的創新(廣告、形象、形式、人員)與系統價值的整合之戰,使促銷產生藝術性互動銷售的良好效果!

      一、 走出促銷誤區

      周六、周日各賣場門口一家一家的路演接踵而至,費用不低,但真正的目標受眾有多少?品牌、產品信息傳遞了多少?對現場銷售提升了多少?促銷推廣處于亂、散狀態,更多的促銷在效仿跟風,還有“脫衣露點”的嘩眾取寵,缺乏基于產品特性、銷售周期、營銷策略的連續科學性促銷,缺乏針對企業、品牌的獨特性創意促銷,使更多促銷資源浪費、效果不佳。

      促銷系統的整合創新應注重戰略指導與戰術分解的一提化跟進,而不是盲目的跟風促銷;應注重促銷系統的全面推進,而不是靈光一現的單點突破;應注重互相模仿中的亮點創新,而不是單純的“東施效顰”;將創新落實到促銷系統中的每個環節,發動所有營銷人員進行促銷創新,而不是策劃人員“閉門造車”;以全員促銷創新來研究競爭對手促銷策略、來捕捉消費者心理,以打破陳規推稱出新,推出更有創意的促銷活動;以實施差異化促銷來推進與消費者的溝通互動、營造氛圍,以標新立異的促銷形象將品牌置入消費者心智,方能在促銷海洋中彰顯企業產品、品牌的恒久魅力,走向促銷最高境界。

      二、 明確系統組成

      促銷不是指簡單的一場路演、擺上臺子戶外叫賣、搞搞特價抽獎,而是產品與消費者之間溝通互動的有效平臺,不僅要保證與消費者形成科學、連續的互動,更要針對消費者接觸點進行藝術化設計,最大化了解產品、提升品牌,使消費者產生興趣購買,掌握系統環節是策劃細分尋找創新點、組織成功促銷的基礎。

      明確需求:是針對新品上市推廣、是成熟市場淡季預熱,是大型節假日促銷提升、還是常規小型促銷、還是針對競爭對手的促銷回擊,明確需求有助于保證短期促銷于長期策略的一致吻合,使促銷方案目的與針對性更強;

      策劃方案:明確需求的基礎上了解競爭對手、關注消費者,確定獨特活動主題與主體思路,結合產品銷售現狀、庫存狀況確定主推產品、次推產品及捆綁贈品,制定針對性促銷方案(活動時間要搶占先機、活動渠道要確定重點、活動形式要新穎富有親和性、活動流程要層層引導、活動責任要明確到人、活動預算要精打細算、活動目標要制定分解);

      創意表現:充分掌握活動傳播載體形式(報媒、電臺、夾報、DM),產品終端陳列形式、可用資源,基于活動方案、終端資源進行創意表現、物料設計,對促銷終端進行形象沖擊與氛圍影響,如電器產品展臺出樣、戶外巨幅、展區吊旗、地貼、堆碼;快速消費品異形陳列、跳跳貼、海報、地堆、吊旗;

      有效執行:從與渠道成員、賣場終端的有效溝通,到載體傳播預熱、到終端物料裝點、到促銷贈品到位、到促銷人員開展,將活動流程細化到相關環節責任人,并對促銷現場進行及時指導調整,以保證促銷暢通與有效;

      三、 細分尋找創新

      1、主題創新:提煉吸引消費者的點睛之筆

      好的促銷主題可以給消費者一個購買理由,有效規避價格戰帶來的品牌損害,所以主題一定要與促銷需求相吻合,以簡潔、大氣、親和力強的語言來表達,在不偏離品牌形象的基礎上做到易傳播、易識別、時代感強、沖擊力強,而不是司空見慣的“買一送一、震撼熱賣、特價酬賓”字樣。

      懸念型:以懸念抓人,吸引消費者關注,以產品特性、活動內容形成懸念,適用于產品上市期或淡季驅動。如當年操作美齡月餅上市而推出的“美齡月餅,月月升”促銷主題,反常規在淡季促銷旺季提價,贏取消費者關注與參與。

      事件型:緊扣住品牌事件行銷、社會新聞焦點點、企業熱點,借勢在終端促銷提升,適用于淡季驅動與旺季提升。如蒙牛借助神州五號升天推出“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強壯中國人”促銷主題,使銷售借勢節節高。

      節日型:與節日文化內涵相融合,十一長假歡樂購物、仲秋節團圓相聚、元旦、春節送福送禮,用節日主調的詞語來創新。如某賣場推出的“千禧購物盛典”促銷主題,“千禧”點明時間性與特色性,“盛典”體現規模與沖擊性,整體氣勢強。

      區域型:結合促銷內容借助區域古名稱來扣主題親情,山東用齊魯、山西用三晉等字眼,用于區域市場成熟期刺激提升,如海爾河北市場“燕趙海爾情、溫暖千萬家”的家電促銷主題,親和力強。

      聯合型:用強強聯合、異業結盟形式,將雙方品牌或產品名稱有效嵌入,結合活動內容形成順口式或對偶式為佳,便于傳播記憶,如方正電腦“方正科技+伊利,精彩生活樂刮刮”促銷主題,突出聯合與刮刮卡促銷。

      2、內容創新:創造打動消費者的獨特形式

      促銷活動主要支撐點在于促銷內容設計,能不能引導消費者產生興趣,能不能蓋住競爭對手、能不能有效傳遞產品與品牌信息?獨特的內容形式,易于滿足消費者求新求異求實惠的心理需求,并產生情感共鳴,應從促銷工具、手段上來尋找創意空間,將買贈、套餐、抽獎等形式優化組合、推陳出新。

      納入區域特色:將當地文化特色,有效融入促銷推廣,為活動增加亮點,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形成良好互動。在某產品路演活動中,將流行歌與勁舞拋棄,推出膾炙人口的山東快書進行有效信息傳遞,取得了良好的人氣聚攏與銷量提升。

      利用產品屬性:利用產品特色來設計促銷活動,以獨特形式與促銷策略吸引消費者、并產生沖動購買。某粽子品牌在端午節期間以“免費品嘗、限時搶購”為內容,以品嘗來吸引人、以時間緊迫來督促購買,使消費者產生沖動購買。

      實施優化組合:將傳統買一送幾的套餐、抽獎、返券、積分等傳統促銷工具進行優化組合創新,讓傳統工具煥發新意,以新穎形式實現有效誘導購買,如將買一送一(低附加值贈品)換為買一加1元送××(高附加值贈品),實惠而樂意;將傳統的抽獎改為現場的飛標中獎或扎氣球中獎,吉利好運。

      自造節日促銷:根據產品特性來自行造節,通過節日規模氣勢來形成強勢品牌傳播與促銷,加深產品、品牌記憶點,如保暖內衣品牌暖倍兒推出的“暖倍兒溫暖節”、家電企業夏季推出的“制冷節”、“家電博覽會”。

      拓展異業結盟:將產品屬性具有相關性、品牌形象具有匹配性的異業產品捆綁進行產品推介、促銷,有助于提高品牌權威性、打擊對手。如海爾冰吧與新天地葡萄酒聯合進行的社區、酒店促銷推廣。

      選擇特色贈品:目前促銷贈品質量低、實用性不強,特色贈品將成為消費者追逐的熱點,一是要求奇、特,如腦白金里放置金磚的促銷,量雖少,但奇;二是要求相關、實用,酷兒產品上市促銷配增的“酷兒玩偶”無異是品牌相關性強,更符合兒童玩耍心理。

      3、物料創新:營造影響消費者的靚麗終端

      好的主題、好的方案,更要通過創意物料讓終端亮起來,讓產品借助物料在競品中脫穎而出、率先沖擊消費者的眼球,以營造良好氛圍來影響消費者購買,形成更多從眾購買,立體化的終端形象有助于提升促銷效果。

      視覺規范化:突破終端形象視覺的的隨意性與散亂性,在企業標準字、標準色的VI視覺統帥下,創意出促銷主題的視覺形象,要求整體沖擊力第一、美感第二,色調與季節、活動相協調,如今年金六福在促銷中推出的“回家的酒 金六福”視覺系統。

      陳列最大化:根據促銷活動內容形式及時進行賣場產品陳列調整出樣,將促銷主推產品按照產品陳列規則進行最大化展示,并爭取人流量大和便于拿取的位置陳列,借助彩條、鮮花、爆炸貼的小點綴營造歡樂氣氛,無形中推介影響。

      物料異形化:突破傳統物料的形狀單一,方形吊旗、堆頭、箭頭地貼……,同樣的促銷物料,形象很難跳出來,必須結合促銷主題、品牌形象來設計異形化物料區隔競爭品牌促銷,如在為海爾家電策劃時,我們將產品模型噴繪做成吊牌取代吊旗;伊利牛奶在賣場推出配置草原、奶牛系列的異形堆頭。

      4、人員創新:訓練感動消費者的促銷團隊

      優秀促銷人員是完成產品銷售、實現“臨門一腳,實效促銷”的最佳前鋒,也是促銷活動的最終落實者,應在對消費者心理、企業產品、競品的把握、了解的基礎上,從言語、行動、細節處來創新,來感動消費者。

      形象品牌化:在商場、企業服飾一致的基礎上,推出“金牌導購”評選,掛牌上崗,有效激勵促銷員的同時體現企業文化、品牌形象,在無形中增加促銷威力,便于消費者接受。

      用語差異化:將傳統一致的問候語、促銷語結合企業品牌、產品來進行創新,使語言更加親情化,有效區隔競品,以主動服務意識來接近消費者,給予消費者不同的購物感受。

      演示生動化:對于大型、功能的產品利用簡單實例來進行現場生動化演示,讓消費者更易于理解、有助于促銷成交率,如空調在出風處配置鮮艷的吹風條,讓消費者了解風力大小。

      人氣聚攏化:成功促銷必須借助人氣營造,促銷員應變被動執行為主動創造條件吸引人氣來提高促銷效果,在對手人氣旺時出擊攔截,如在情人節,某化妝品導購自己購買玫瑰花,實現免費贈送來聚人氣。

      四、 促銷關鍵細節

      促銷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在追求促銷環節進行創新時,更要注意促銷執行中的關鍵環節,以以保證促銷有效性與良好效果,追求表面創新而執行不到位的促銷只是繡花枕頭——好看不中用,促銷更要在創新的基礎上為銷量、盈利來服務。

      培訓到位:成功的促銷應針對促銷中的環節、流程進行重點培訓講解,使執行人員了解程序、流程,保證執行工作中不本末倒置,使創新的促銷落實到位。

      預熱到位:促銷開展前,必須借助資源(報紙媒體、電視字幕、DM單頁等)進行大范圍的活動提前傳播預熱,讓更多得消費者了解信息,采取有效折券、紀念品來吸引消費者參與,保證促銷效果。

      物資到位:根據活動安排流程,應在促銷活動開展前將物料落實到促銷地點,按照配贈比例或選購贈品提前送到活動點,以避免物料、贈品不到位而造成促銷損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日本加勒比久久精品|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Xx性欧美肥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 影视网欧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 |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欧美成人精品网站播放|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98视频精品全部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免费短视频软件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