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礦山邊坡治理工程大全11篇

      時間:2023-07-31 16:52:08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礦山邊坡治理工程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礦山邊坡治理工程

      篇(1)

      露天礦山開采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事故類型為露天采場邊坡坍塌、滑坡,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因此,露天礦山邊坡的穩定對礦山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邊坡管理的好與否,與露天開采的安全有著直接的關系。邊坡安全管理的好,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就有了保障;反之,必將給作業人員生命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給礦山的正常生產帶來極大的影響。

      1、影響露天礦邊坡穩定性的因素

      影響邊坡穩定性的因素可分為自然因素和工程因素兩類

      (1)自然因素即巖體本身及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包括:1)巖層的地質斷裂;2)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沖刷,其為邊坡破壞的誘導因素;3)構造應力;4)巖體物理力學性質等。

      (2)工程因素是指邊坡所處的礦山采掘工程技術及管理條件,包括1)露天礦山的開采深度、服務年限、采場幾何形態等;2)爆破震動和其他載荷影響;3)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邊坡巖體的自重應力也遞增,邊坡穩定性也越差;4)風化作用,長時間風化作用使巖體自身強度降低,對邊坡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2、露天礦山邊坡管理的基本任務

      1)開展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工作,查明影響邊坡穩定的各種地質條件及其他因素。

      2)為露天礦山采剝工程設計可靠的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每年對已經出現的邊坡滑落和變形預報提出整治方案,并做好施工中的管理工作。

      3)不斷總結露天礦山邊坡管理經驗,做好露天礦山邊坡管理工作。

      3、露天礦山邊坡事故預防措施

      1)要結合礦山的實際情況,強化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規范員工的作業行為。經常提醒作業過程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及時糾正員工的不安全行為。作業人員應按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遵守本崗位(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嚴禁任何人員在邊幫底部休息及停留,以防止邊幫的突然下滑而導致人員的傷亡事故。

      2)排除邊坡范圍內積水和地下水,是防治滑坡重要而有效的措施之一。其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用排水溝截排地表水。二是用鉆孔疏干降低邊坡中地下水的水位等。這些方法,可避免對邊坡巖體的有害作用,提高邊坡的穩定性。

      3)精心組織爆破,盡可能的減小爆破對邊坡的損壞,使邊坡保持較好的穩定狀態。嚴格控制藥量和爆破方向,且爆破作業完畢后,當班作業人員必須及時從上到下的清理浮石,未清理完成之前下方嚴禁任何作業。

      4)對巖層中的節理、裂隙等容易引發坍塌或滑坡的地質構造進行加固,有效的保證露天礦山邊坡的穩定性。其方法有:設置抗滑擋墻、抗滑樁、邊坡注漿、安裝瞄桿、噴射混凝土等。

      5)對邊坡巖體變形和移動情況進行監測,預防滑坡。

      6)經常對邊坡進行清理和修整,清理邊坡上的堆積物,修整已經變形或坍塌的邊坡。

      7)加強雨季邊幫、采場的安全工作,每逢刮風下雨必須立即停止作業;下大雨或大爆破后會對邊坡的穩定造成嚴重的危害。

      4、加強露天礦山邊坡安全科研工作

      1)邊坡科研室露天礦科研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礦山每年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研工作。

      篇(2)

      一、概況

      神寶能源公司露天煤礦位于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中部,距呼倫貝爾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海拉爾區22km,行政區域隸屬陳巴爾虎旗,距陳旗政府所在地巴彥庫仁鎮20km,距神寶能源公司12.5km。礦區風景優美、交通便利,瀕臨301國道,海拉黑公路由礦區西側通過,并有專用鐵路線與濱洲線在海拉爾東站接軌。

      礦區煤田成煤于中生代晚期.地層由下至上發育有侏羅系上統興安嶺群和扎賚諾爾群南屯組,大磨拐河組;新生系的更新統和全新統。本區含有1、2、3三個煤層群,12煤層全區發育而穩定,厚度大,是露天礦主要開采層,煤層最大可采厚度28.00m,最小可采厚度7.21m,平均可采厚度22.16m,煤層傾角小于6°,地質儲量15.8億噸。該煤層與其它煤產區煤質相比,具有灰份低、發熱量高、水份低、揮發份高、特低硫、低磷、有害成份低等特點。

      從1999年開采至今,隨著采場的不斷推進,內排土場的不斷增高,在首采區及二采區過渡的南端幫及排土場邊坡的穩定性逐漸變差,且此處煤層為順傾煤層。由于降雨降雪及地下水徑流,采場地下水得到一定的補給,常年的反復凍融,使得第四系土層的力學強度急劇下降。

      據2012年10月上旬滑動跡象區域,南端幫有兩條較大裂縫,同時由于端幫應力的增加煤層弱層出現了滑動的跡象,見(圖2-1-1,圖2-1-2)。現按照露天礦生產計劃,需要削幫進行煤炭開采,由于煤層順傾,且南幫上部有重要的生產設施如破碎站、鐵路、篩分棧橋等,因此需要做一定的邊坡防治措施,在進行煤炭生產的同時保證南幫的穩定。

      二、邊坡穩定性影響因素

      影響邊坡穩定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地質構造因素

      該區地質構造條件簡單,僅有1條斷層,不連續結構面存在較多,在斷裂面上的抗剪強度是影響邊坡穩定程度的主要因素。斷裂構造的存在,破壞了巖體的完整性,斷裂面的抗剪強度遠低于巖體其它部位的抗剪強度,斷裂構造降低了巖體的強度及穩定性。斷裂面是極不穩定的滑移面。本區不連續面對邊坡穩定影響大,該區穩定性差,需邊坡加固。 不連續面抗剪強度是指沿不連續面和軟弱夾層面方向的抗剪強度,對邊坡的穩定有重要影響。

      (二)水文地質因素

      礦區屬于冬寒長久、夏季短暫、降水集中地區,在降水集中的雨雪季節,易形成瞬時地表逕流及大量積雪。大量降水滲入地下,直接降低邊坡的穩定性。

      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為中等類型,第四系孔隙潛水發育,并存在弱承壓水,承壓水頭約3m,不利于松散巖層的邊坡穩定性。9煤、10煤組煤系地層裂隙承壓水,屬于富水性含水巖組,承壓水頭約120m,單位涌水量中等。隔水層頂板較厚發育比較穩定,礦坑疏干排水比較容易。斷裂帶含水而不導水,但煤層的疏干過程易使斷裂構造帶成為地下水運動的良好通道,使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化,不利于邊坡的穩定。

      (三)凍融作用

      夏季降水滲入礦坑邊坡,使巖層的含水量增加,由于冬季長久,氣溫低,易形成季節性凍土,而翌年3月份之后,季節性凍土融化,易出現巖石凍膨及崩解現象,使邊坡的穩定性降低。

      (四)邊坡軟弱層的影響

      邊坡軟弱層的存在,對邊坡的穩定性影響較大。根據對軟弱層力學指標的劃分原則,第四系砂類土的自然休止角平均值為33°,最小值為30°。粘性土Φ為18~23°,C為17~25Kpa。

      (五)人類工程活動

      隨著采坑的不斷降深,邊坡的臨空面增大,對邊坡穩定性極為不利。另外,隨著排土工作的進行,邊坡上部荷載進一步增大,也增加了邊坡變形破壞的風險。再者,重型設備在坡體上的運動,對坡體產生一定的擾動,也直接影響了坡體的穩定性。

      三、滑坡治理方案分析及確定

      (一)機理分析

      根據礦區地質條件、開采現狀以及現場邊坡滑動跡象情況,可基本定性認為該滑坡主要是由煤層頂板或土巖接觸面間弱層引起的圓弧——直線型滑坡。

      該礦含水層主要為第四系孔隙含水層和煤層含水層,兩含水層含水量較大,對邊坡穩定影響較大。第四系和煤層水都得到有效地疏干,只有殘余水頭對巖體滲透浸入,但其降低了巖體強度,導致位于煤層頂板泥巖、炭質泥巖軟化形成軟弱層, 隨著礦山的不斷的開采,采場形成臨空界面及應力釋放等因素,使坡體沿著軟弱層開始滑移,非工作幫地表產生較大張拉裂縫,初步斷定煤層頂板臺階滑動裂縫和地表張拉裂縫貫通,形成一個完整的滑面。

      目前,由于滑坡體體積較小,為了使其不影響到礦山未來的安全正常生產,徹底清除滑坡隱患,采用將滑坡體完全剝離回填壓幫的治理方案。

      (二)邊坡整理工程

      邊坡整理工程主要是為下一步的邊坡治理進行準備,邊坡整理工作主要包括邊坡監測、邊坡清理、邊坡防排水以及邊坡穩定性分析。

      1.邊坡監測

      目前露天礦邊坡監測工作主要以地表位移監測及邊幫應力的監測為主,為了防止滑體在施工過程中再次發生失穩,對滑體的應力變化及位移進行了實時監測。目前,露天礦共設計坡監應力測點15個,同時對監測點進行了定期監測應力變化的監測和統計計算。

      2013年露天煤礦計劃增加邊坡監測預警系統,能夠對我礦的邊坡提供連續、全面的監測。可對礦山邊坡等發生的微小位移進行遠程監測,精確測量每部分的位移變化量,分析變形機理和變形特征,并且能做出災害早期預報。

      2.清理工作(保持現狀的基礎上)

      在保持治理區現狀的基礎上——內排排土場不在增高推進,對治理區地表的風氧化煤、臺階坡面上的水溝及積水進行清理和排除,為后續的治理工作提供有利條件。

      3.邊坡防排水工作

      邊坡防排水工作是治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響到滑坡治理工作能否正常進行。

      (三)邊坡治理工程

      1.施工方式

      邊坡整理工作完成以后,就要對滑坡體進行治理,滑坡治理工作主要分為三步:

      (1)南幫地表至650水平剝離工作

      該階段的剝離工作主要使滑體上部減重,為回采邊幫煤炭工作服務。該水平剝離方式為東西剝離。

      剝離初始階段,為了減少滑體的上面荷載,工作面必須且只能進入一臺車和一臺鏟進行剝離工作,等該水平整體剝離一半以后,在安全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剝離工作的車和鏟的數量。

      (2)617-595水平條帶式開采跟蹤內排

      地表至617水平剝離完后,就要對606、595兩個水平進行剝離。為了保證剝離工作的安全穩步進行,不會因為剝離而導致滑坡體的進一步變形破壞,該兩個水平剝離工作必須采用條帶式開采跟蹤內排。

      (3)回填壓腳工作

      及時的回填壓腳工作主要是為了避免和減少剝離過程中滑體邊坡條件進一步惡化和重復滑動。回填壓腳工作開始于595水平第一條帶剝離工作的結束,595水平第二條帶剝離工作的開始,回填方向與推進方向一致,邊推進邊回填,為了避免回填后的物料再次產生弱層,在595水平底部建立透水層,邊坡體建立導水盲溝。然后再將剝離的土巖進行排棄,排棄巖石時要選擇適當比例進行混排,以提高排棄物的穩定性。

      透水層應回填巖性較好、透水性好的巖石物料(砂巖、礫巖、砂礫石等),以提高其抗剪強度,防止滑坡體沿該層滑移,經分析計算,該回填層厚度0.5米,物料為粒度30—50mm的砂礫石等;導水盲溝應按條帶建立,并做好防滲處理。

      2.剝離量及回收煤量

      由于南幫滑坡區域賦存可觀的煤炭資源,因此依據“邊治理邊出煤”的原則,在剝離同時對賦存的煤炭資源進行回收,經計算,此次滑坡治理工作共產生剝離量約212萬m3,回收煤炭約200萬t,回填量約150萬m3 。

      四、防排水

      在滑坡的變形破壞過程中,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無論采取何種治理措施,疏干排水工程首當其沖。地表水的下滲不僅增加邊坡體的自重,還會進一步弱化破碎帶的強度,有效地排除滑體上部的水體可以極大增加邊坡體的穩定性,對于沉陷變形所產生的地面或排土場裂縫,一經發現,應及時進行填埋、密實處理,防止雨水等地表水大量入滲,在臺階上留有水溝、截流槽等排水工程措施時應進行防滲處理。考慮到地下水的徑流方向和地層的傾向,以及可能的東部山體滲水,應該在排土場及南幫西南部設置地下水疏干攔擋措施,阻止地下水滲入治理區域,造成再次滑坡,可以采用盲溝、水平排水孔、集水井等措施。

      五、內排基地的處理

      內排土場的穩定主要是如下原因:

      1.地下水對基地泥巖和內排土場最下層砂巖浸潤,降低巖體強度;基底泥巖、薄煤層向南傾斜,傾角0~5°,泥巖厚度不均,構成內排土場發生順層滑坡基礎條件;

      2.內排荷載和排棄強度作用。可能造成的災害為威脅坑下排水系統安全、威脅內排作業安全和滑坡影響南幫壓煤回采作業,并造成部分煤炭不能回采。所以疏干煤層水和提高基底泥巖強度成為解決問題關鍵,

      3.內排土場與煤層底板所形成的滑坡面,由于煤層底板不可導流水,導致此滑坡面摩擦力變小容易滑坡。

      防治措施主要針對這三個重要因素:

      1.內排土場轉向東發展,由于基底泥巖層起伏變化,形成逆傾和順傾邊坡,邊坡順傾時穩定性較差,存在較大滑坡隱患,建議采用到導流暗渠疏干排水保證邊坡穩定;

      2.采場向東發展,南北幫形成順傾邊坡,而且南幫受井工采空區影響,穩定性進一步惡化,建議對內排土場和采煤工程發展銜接關系進行進一步研究。

      基于以上幾點,根據我礦多年的經驗實踐,通過內排基底安全處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內排土場滑坡,

      六、建議

      (一)礦山在以后的生產過程中高度重視露天礦邊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邊坡安全管理機構制度,剝采生產應嚴格按照設計給出的邊坡角、平臺進行留設,嚴禁越采超挖。

      篇(3)

      Abstract: the landslide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pile position plays a be a life-and-death matter's role in this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of anti-slide pile position which, choose the right, can make the slope is stable, reaches the preset goal of management, if the pile position selection is not correct, not only make the project ended in collapse, and even the existence of security risks. Therefore, in landslide anti-slide pile location accuracy analysis becomes important.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each are not identical, some specific construction issues also each are not identical, this paper take Yunnan railway, highway as an example,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technology of anti-slide pile and pile deformation and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of slip.

      Keywords: landslide; anti-slide pile; pile;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P64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抗滑樁是滑坡治理的關鍵與核心,長期以來,抗滑樁作為一種支擋抗滑結構物而廣泛應用于滑坡及邊坡的穩定性治理中,它涉及多個學科范疇。以往對抗滑樁樁位的計算方法以及滑坡施工控制技術,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實踐的要求,因此,亟需一種新的抗滑樁樁位的計算方法及施工控制技術來迎合這種滑坡治理工程的需要。這涉及到抗滑樁的類型,以及成孔質量保證、鋼筋籠不變形及不下沉、如何將樁點定位,不發生位移與偏離等諸方面的要素,只有這些要素都符合科學的計算,精準的定位,才能使滑坡治理的綜合系統工程更加圓滿。

      二、抗滑樁的類型

      抗滑樁按施工方法可分為:打人樁、鉆孔樁和挖孔樁;按材料可分為:木樁、鋼樁和鋼筋混凝土樁;按樁的截面形狀可分為圓形樁,管形樁和矩形樁等;按樁與周圍巖土的相對剛度分為剛性樁和彈性樁;按結構型式可分為排式單樁、承臺式樁和排架樁。抗滑樁的抗滑作用主要是利用穩定地層的錨固作用和被動抗力來平衡滑坡推力。與其它抗滑工程如抗滑擋墻、錨桿等相比,其具有抗滑能力強、適用條件廣泛、不易惡化滑坡狀態、施工安全簡便,并能進一步核實地質條件等突出優點。由于抗滑樁在治理滑坡及維護邊坡穩定上的突出優點,使抗滑樁廣泛應用于礦山邊坡、鐵路、公路滑坡、工業與民用建筑基坑支護、港口等邊坡工程中。且抗滑樁的單樁截面已達3.5 * 7.0 m,單樁的長度已超過50 m。在滑坡治理及邊坡工程中,針對不同工程地質條件.采用不同類型的抗滑樁進行邊坡加固與滑坡治理取得了大量成功的經驗,隨著國民經濟建設速度的加快.其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

      三、抗滑樁施工控制技術

      1.成孔質量保證措施

      抗滑樁要嚴格按設計圖施工。同時,將施工的開挖過程視為對滑坡進行再勘察過程對待,及時地質編錄,及時信息反饋,以利于調整和優化施工設計。抗滑樁施工前,須平整清除井口及周圍的分散堆積物,做好施工區的地表截、排水及防滲工作,嚴禁井口積水。孔樁開挖深度和斷面不允許欠挖,不得有尖角,開挖斷面不得小于樁身設計斷面與砼護壁厚度之和,護壁后的樁井凈斷面不小于樁身設計斷面尺寸。樁井垂直度誤差應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在地下水集中滲漏處,井壁支護前應采用引水管將水引出,澆筑時扎、堵管口,并埋入混凝土中。護壁砼強度應按設計強度等級配制,同時保證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以便于進料灌注和振搗密實。

      2.防止鋼筋籠變形措施

      焊接抗滑樁的鋼筋籠時,應焊牢箍筋、加勁筋與主筋,而且要求主筋必須調直。對于鋼筋籠對接應當確保同一鉛垂線上。鋼筋籠的安放應首先對準孔位,然后避免碰撞孔壁,通過確保定位準確后立即固定。

      3.防止鋼筋籠上浮、下沉的技術措施

      抗滑樁所采用的混凝土應確保攪拌符合配合比施工要求,同時應保證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適宜控制在20±2cm范圍之間。采用導管法蘭則應焊接導向斜面,以避免拔導管時造成導管掛籠。另外應采取迅速澆灌以及縮短澆灌時間,防止混凝土初凝形成硬塊,另外采用扶籠器把鋼筋籠固定起來,并壓在井門下,限制鋼筋籠活動。

      4.防止樁位偏移,保證樁點定位的措施

      通過采取精心測量,反復校驗。對樁位點逐個打灰樁,在樁點開挖前做十字定位控制。每施工一根樁,用極坐標法對樁點再進行一次復檢。鋼筋籠必須居中,以免偏移,鋼筋籠應加設鋼筋籠定位卡。

      四、抗滑樁變形及內力分析

      1.滑動面以上抗滑樁的位移及內力分析

      對于滑動面以上抗滑樁的位移及內力分析主要作為懸臂梁求解。當其分別受均布荷載及線性荷載時,由變形微分方程式

      ,

      并考慮在滑動面處其轉角及位移邊界條件分別為øA 及xA。可求得均布荷載下抗滑樁滑面以上部分的位移及轉角方程為

      線性分布荷載下抗滑樁滑面以上部分的轉角及位移為

      2.滑動面以下抗滑樁的內力及變形分析

      抗滑樁位于滑動面以下部分主要為地基梁,采用地基梁理論確定其變形及內力。當受均布荷載及線性荷載時分別討論如下:

      (一)當受均布荷載作用時(k法),樁頂受水平荷載時抗滑樁撓曲微分方程為

      其中:xKBp為地基作用于樁上的水平抗力,。引入變形系數,即,上式可寫為

      解上述微分方程,得到滑動面以下樁身任一截面的變位和內力的計算公式:

      其中:

      當樁底為自由端時,Mb=0,Qb=0,可得

      (二)當受線性分布荷載作用時(m法),樁的撓曲微分方程為 。

      結合邊界條件解該方程可得

      式中:、、、分別為錨固段樁身任一截面位移(m),轉角(弧度).彎矩(MN·m).剪力(MN);、、、分別為滑動面處樁的位移,轉角,彎矩(MN·m),剪力(MN);Aj、Bj、Cj、Dj分別為隨樁的換算深度而異的“m”法影響函數值;E為混凝土的彈性模量,MPa;I為樁的截面慣性矩.m4;為樁的變形系數,m-1。

      ,當j=0時,取

      ,當j=0時,取

      ,當j=0時,取

      ,當j=0時,取

      上述公式中規定:若K為正整數,則(-K)!=。為保證計算精度,各式中應取m為≥4的的正整數。

      當樁底為自由端時,有

      3.抗滑樁設計實例

      利用所編制的抗滑樁內力、變形分析與制圖程序,對延吉至圖們高速公路中里滑坡抗滑樁進行了設計。確定了該抗滑樁的變形、彎矩、剪力及樁與周圍巖土體間的壓力,如圖1所示。

      同時對該抗滑樁底部邊界條件變化時及不同地基彈性抗力系數時內力的變化進行了對比研究,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地基彈性抗力系數及樁底約束條件時樁內力的變化情況

      可以看出,當地基抗力系數及端部約束在所給范圍內變化時,其內力變化較小。底部為固定端時剪力變化較大。底部為固定端約束的情況應予以避免。

      4.抗滑樁結構設計及樁側應力復核

      由計算所得內力對抗滑樁結構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一89)進行結構設計。對于樁對周圍巖土體的作用進行樁側應力復核。按地層情況分以下兩種情況進行:

      (一)土、松散地層樁側應力復核樁身對土及松散地層的側壁壓應力應符合

      (二)較完整巖質、半巖質地層

      對于中里滑坡樁身對巖體的側壁壓應力應符合其中c為折減系數。根據巖體的風化程度、裂隙發育程度及軟化程度,通常取0.3~0.5,對滑坡凝灰質砂巖取0.3。K為巖層構造在水f方向換算系數,通常取l~0.5,對中里滑坡凝灰質砂巖取為凝灰質砂巖的抗壓強度。

      對抗滑樁的以上評價及滑坡推力等樁沒計前期分析編制了設計程序(APD),使抗滑樁的設汁簡捷、準確,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五、結束語:

      抗滑樁樁位的選擇及其治理不僅是一個技術挑戰,更是一個治理工程對技術人員的科學嚴謹態度的檢驗,因此它需要科學、精準,不能出現微小偏差。本文通過結合云南公路、鐵路潛在滑坡體治理工程項目,提出采取抗滑樁治理滑坡方案,對抗滑樁的施工進行詳細的探討,同時提出抗滑樁治理滑坡施工的關鍵控制技術,及其抗滑樁變形及內外力分析,可為滑坡治理工程提供技術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沈珠江.樁的抗滑阻力和抗滑樁的極限設汁[J].工程學報,2002,14(1):51—55.

      [2]林宗元. 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手冊[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719~1740.

      [3]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

      [4]吳坤銘,邊坡及其抗滑樁加固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學位論文]2011 - 合肥工業大學:工程力學

      篇(4)

      [中圖分類號] X141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4)-8-270-2

      我國是一個礦產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多種礦產資源的儲量居于世界前列,比如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煤、鉬、螢石、硅藻土、鍶、硅灰石等。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得我國礦山數量極多,而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廢棄礦山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廢棄礦山所帶來的環境地質災害也愈發嚴重。廢棄礦山引起的環境地質災害種類有很多,比如水資源污染嚴重、地面坍塌、泥石流等等。如果不對這些環境地質災害引起足夠的重視,就會帶給人類社會嚴重的損失。本文就專門對廢棄礦山引起的環境地質災害做了較為系統的分析,闡述了環境地質災害的類型以及如何防治廢棄礦山引起的環境地質災害。

      1廢棄礦山環境地質災害主要類型

      1.1水資源污染嚴重

      如果采礦工作在地下水系統或是地表水系統周圍進行,就必定會導致水系統、水文地質條件發生變化。采礦過程中出現的礦井水多數源于地下水,地下水儲于各個含水層中,它與地表水、大氣降水有著密切的聯系,并處于相對平衡狀態。采礦工作對地層的破壞會導致地下水與地表水、大氣降水的聯系更為密切。地表水與大氣降水可以透過采礦形成的裂縫對地下水直接進行補給,這就會導致礦井涌水加大。與此同時,當煤系巖層產生大量裂縫以后,含有各種礦物質成分的地下水與煤系巖層中的各種礦物質成分充分接觸、混合,會發生一系列化學作用、生物作用,從而改變了礦井水的水質,造成地下水污染。

      在礦井關閉以后,礦井的正常排水條件會發生變化,比如某些需人工操作的排水,在失去人工操作以后,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同時,人類所遺棄的、呈網絡狀分布的地下采礦空間,其特有的酸性環境,將成為地下水污染的潛在污染源。因采礦工作需要而串通的各個含水層,在被遺棄以后,被疏干的各個含水層以及采礦空間又會被地下水重新淹沒,再加上地下采礦空間獨特的水化學環境,就會對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

      1.2泥石流

      泥石流是礦山地區常見的一種突發性地質災害,泥石流的特點是攜帶大量泥沙、來勢洶涌、發生突然、歷時短、破壞力極強。之所以廢棄礦山易發生泥石流,其原因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如果不對露天開采和坑采剝離過程中出現的廢石、廢土以及選礦過程中產生的廢渣等進行合理的規劃處理,而將其隨意堆放在礦山上,久而久之,這些松散的固體物質就會越積越多。在礦山廢棄以后,也不對這些固體物質進行合理的處理。而這些松散的固體物正是泥石流的主要組成部分。

      (2)在礦山開采過程中,難免會對礦山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尤其是對植被的破壞,導致地表,地面結構發生巨變,調節雨水、徑流的能力變弱,匯流時間縮短,洪水量急劇增加,再加上失去植被的抓附能力,地面物質極易被地表徑流帶走、若遇特大暴雨長時間的沖刷,就會形成泥石流。另外,因為開礦工作串通了各個含水層,致使地表水、大氣降水能夠直接對地下水進行補充,導致地下水突涌,嚴重的破壞了土體結構,進而引發泥石流。很多廢棄礦山,因為失去了其原有的價值,礦山企業就不再對其進行處理和維護,導致礦山的生態環境得不到有效恢復,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難免會頻繁發生。

      1.3滑坡、崩塌

      滑坡和崩塌也是廢棄礦山極易發生的環境地質災害類型,因為很多礦山的采礦工作都是違反開采順序,濫采濫挖,比如采石場、露天煤礦、鐵礦等,這些現象會破壞礦山邊坡的應力場,致使邊坡失穩,再加上土體、巖體本身自重的影響,進而發生滑坡。崩塌是指在采礦過程中破壞了巖體結構,導致地質構造完整的巖體被分割成割裂體,割裂體在誘發因素下失穩形成崩塌。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出現往往十分突然,讓人猝不及防,會對礦山周圍居住的人類造成極大影響,輕則損失財產,重則致殘殞命。

      1.4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廢棄礦山最常見的一種環境地質災害現象。長期的采礦工作,導致地下礦藏被采掘一空,巖層之間出現極大的空隙。若礦山尚在使用中,礦山企業會對采空區的支撐結構以及應力情況時刻進行檢查和維護,以保證礦山的安全。而一旦礦山資源告罄,礦山被廢棄,就不會再有人對采空區進行維護,采空區的頂板巖層在自重的影響下以及其覆蓋層的重力作用下,會向下彎曲和移動,如果再有外力影響,就會發生地面塌陷。或者,因為地下水、地表水的影響,導致支撐結構漸漸腐壞,不能再承受頂板重量,導致采礦區塌陷,形成盆地,危及地表的農田、水利、建筑等各項設施以及生活在廢棄礦山周圍人們的生命安全。

      2如何做好廢棄礦山環境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

      采用何種方式對廢棄礦山的環境地質災害進行防治,這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必須要根據當地的環境地質條件,災害發育程度以及技術經濟水平而定。

      2.1水資源污染的防治工作

      對于廢棄礦山水資源污染的治理工作來說,其措施可分兩大類:主動性措施和預防性措施,比如在礦井內填充凈化材料,采用注水井構筑“水力壩”以防止污染擴散、利用水平孔預排老空污水等。在處理廢棄礦山的水污染時,首先要對可能造成水污染的具體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系統的收集相關資料,比如含水層的水力特征,廢棄礦井的空間形態、植被、降水等情況;其次,要根據所獲得的資料對危險因素進行識別,比如人工采礦活動留棄的各種危險因素以及一些客觀的危險因素。另外,還可以采用截斷污水與潔凈水之間聯系的方法,以防污水污染礦山周圍的水資源。

      2.2泥石流的防治工作

      泥石流的防治主要有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兩種:首先,生物措施是指在廢棄礦山上重新種植植被,恢復礦山的生態環境,恢復礦山環境的自我調節能力,這種措施的生效時間較長;其次,工程措施是指利用工程手段控制泥石流的發生或是減少泥石流的發生頻次,降低泥石流的影響程度。一般都是建立攔擋、排導以及支護結構,對河谷上游的松散固體物進行攔擋。亦或是修筑攔擋壩以及谷坊,疏通溝道,加速泥石流的排導等。

      2.3滑坡、坍塌等災害的防治工作

      滑坡、坍塌等災害的防治主要有以下一些手段,比如削石降坡、削坡降壓、整坡與清坡等。削石降坡是指采用挖方、填方、設置安全平臺等措施,控制廢棄礦山的邊坡高度以及坡度,使邊坡達到自穩狀態,控制邊坡出現滑移或是崩塌現象。清坡是指對廢棄礦山坡面上的危巖進行清理,削除局部陡崖,回填坡面凹陷處,修整坡頂棱角等,以此保證坡面的平整度。另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工程措施來防止坡體滑移,保證礦山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2.4地面塌陷的防治手段

      對廢棄礦山地面塌陷的治理來說,常采用充填復墾手段。這種方式是指利用礦區周圍的粉煤灰、剝離物、煤矸石等物質作為充填料,對采空區塌陷區進行回填。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對開礦過程中產生的煤矸石、粉煤灰等污染物進行綜合利用,保護礦山環境,同時還可以對采空塌陷區進行有效的治理,可謂一舉兩得,既解決了塌陷治理問題,又解決了礦山固體廢棄物問題。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廢棄礦山是我國環境治理和保護的重要工作之一,切不可棄之不顧。現今我國對廢棄礦山環境地質災害的治理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技術投入、財力投入方面還欠缺,制度方面的力度還不強,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進行解決,方能處理好廢棄礦山的環境地質災害。

      參考文獻

      [1] 陳昌彥,,王維理等.廢棄礦山植被恢復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關鍵問題分析[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11,22(2):76-81.

      [2] 唐朝暉,柴波,羅超等.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設計思路探討--以廣西鳳山縣石灰巖礦山為例[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3,40(2):123-128.

      [3] 袁修錦.廢棄露采礦山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2,(3):156-158.

      [4] 王維理,陳昌彥.廢棄礦山植被恢復工程中棄渣邊坡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13,24(3):17-20.

      篇(5)

      邊坡是某些工程項目建設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受到雨水侵襲的部分,所以這部分區域往往是水土流失的重災區。在工程項目的建設中,進行邊坡水土保持考慮已經成為了項目建設的重要內容,但是盡管如此,部分工程的邊坡受侵襲程度依然較為嚴重。藤本植物在生活中比較常見,這種植物的根系發達,生長期較快,而且枝葉綿密,有著非常好的覆蓋效果。另外,此類植物對于水分的吸收和保持也較為突出,所以在邊坡水土保持中,積極地利用此類植物,必然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1 邊坡特點

      1.1 受損程度高

      邊坡的受損程度高是其顯著的特點。從目前的邊坡類型來看,主要有自然邊坡和人工邊坡兩種,自然邊坡受環境的影響比較大,一般較強的外力因素便會造成損壞。而人工邊坡由于是后續的人為行為,所以缺少了自然的整體性,在壓力或者是荷載力的情況下也會產生損壞。從目前表現出來的情況看,人造邊坡主要會出現裂縫、坍塌等問題,而自然邊坡則比較容易出現斷裂等問題。總之,無論是自然邊坡還是人為邊坡,都具有較高的受損度。

      1.2 整體性較差

      邊坡的整體性較差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就自然邊坡而言,因為其是公路建設過程中通過道路開挖而形成的坡面,所以其整體性遭到了破壞。由于整體性被破壞,所以一體化的結構被打破,穩定性也就出現了下降。對于人造邊坡而言,整體性差主要是因為受技術因素的制約,整個公路的施工做不到完全的統一,由此形成了邊坡外部造型和內結構的差異。

      2 藤本植物的優勢

      2.1 生長期短,覆蓋性高

      藤本植物的顯著優勢是生長期較短,而且覆蓋性較高。無論是草藤植物還是木藤植物,其都具有較強的生長性。而且由于藤本植物必須要有所倚靠才能直立生長,所以在沒有直立倚靠的邊坡環境中,藤本植物智能伏地生長。通過不斷的生長和繁殖,枝葉的密度嚴重增加,從而會形成對邊坡的天然保護屏障。簡單言之,生長期較短,但是具有高覆蓋性的藤本植物對于邊坡而言意義重大。

      2.2 保持水土優勢明顯

      藤本植物的另一個優勢便是保持水土的優勢明顯。植物保持水土主要靠兩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利用枝葉進行雨水遮擋,從而減少雨水對地表的沖刷。第二是利用根系進行水分的吸收,從而達到涵養水源,減少地表水的目的。藤本植物枝繁葉茂,具有較強的覆蓋性,所以對雨水沖刷的阻攔作用明顯。另外,藤本植物在伏地生長的過程中會因觸地而產生較多根須,這些根須能夠實現吸收水分的作用,所以說藤本植物保持水土的優勢明顯。

      2.3 造價成本低

      藤本植物的另一個突出優勢是其造價成本非常的低。藤本植物生長較快,而且在伏地生長的過程中,由于藤蔓觸地會產生新的根系,所以繁殖的速度也相當的快。換言之,在邊坡進行藤本植物的栽種時,僅需要做好計算,然后按照區域來進行種植便可,在較短的時間內,整個邊坡便會被藤本植物覆蓋。所以說其造價相當低。

      3 藤本植物在邊坡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3.1 在邊坡抗損中的利用

      藤本植物在邊坡抗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從實踐情況來看,邊坡的損壞程度越高,其發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要想保持水土就必須強化邊坡抗損能力。藤本植物的根系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接觸地面的部分會自然的生長出須根來加強自身和地面的貼合度,利用藤本植物的這個特點,整個邊坡都處在了藤本植物的根系保護中,由于植物根系具有一定的收縮力,所以通過這種力的作用,邊坡的抗損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抗損能力提升,水土保持的能力也得到了強化。

      3.2 在邊坡完整性上的應用

      藤本植物在邊坡完整性方面也有著突出的應用。在人造邊坡中,由于技術因素往往會產生邊坡一致性較差的問題,而一致性較差,邊坡的穩定性便會下降。利用藤本植物的根系作用,可以有效的將邊坡進行固結,然后利用枝葉良好的覆蓋性,邊坡的綠化工作可以得到實現。這樣,無論是從內在結構上看還是從外在形象上看,邊坡的整體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整體性的強化,水土保持能力也有了提升。

      3.3 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應用

      藤本植物在邊坡中最重要的應用便是水土保持。就藤本植物對邊坡水土保持的作用而言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是藤本植物發達的根系可以進行對水分的吸收,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減少地表水對邊坡的作用。第二是藤本植物枝葉繁密,對邊坡表面具有保護作用,一方面緩解了雨水對邊坡的沖刷,另一方減少了雨水與邊坡的接觸。由于接觸作用減弱,沖刷力度和強度減小,所以邊坡的抗水土流失能力大大強化。

      4 結語

      藤本植物是生活中常見的植物,此種植物生長快,綠化效果突出,而且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所以在公路邊坡水土保持的措施利用中,積極的進行藤本植物的栽種。不僅能夠使得邊坡的水土保持得到強化,還可以提升邊坡的抗損能力以及完整性。

      參考文獻:

      [1]宋滿珍,虞志軍,李立,蔣波.廬山野生木質藤本植物資源特征及開發利用[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14,01:41-45.

      [2]楊興玉.山地高校生境中的藤本植物芻論[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2:98-106.

      篇(6)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實施《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按照“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進一步建立健全群測群防體系,加大宣傳培訓、調查巡查、監測預警力度,嚴格執行危險性評估制度,努力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加快推進勘查治理、應急排險和避讓搬遷工作,及時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地質災害現狀

      我縣地處浙南中低山區,地勢西高東低,山勢陡峻,峽谷深切,殘積物多。境內火山巖、花崗巖廣布,斷裂發育,風化作用強烈,且全年降雨量充沛,季節性降雨明顯,在《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中屬“浙南中低山地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近年來,隨著極端氣候的影響和人類工程建設活動的加劇,全縣地質災害隱患呈逐年增加之勢,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截止2011年底,全縣共查明地質災害點隱患點154處(包括灘坑庫區新增點),涉及31個鄉鎮(包括油竹管委會)112個行政村,影響人口6000多人。需防治管理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有59處,其中A類點有2處、B類點有9處、C類點有38處,灘坑庫區隱患點10處。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4大類型。

      三、地質災害特征和誘發因素

      根據地質災害現狀及地質災害發生的基本規律,我縣地質災害多以中、小規模為主,有點多面廣、規模小、突發性強、危害性大等特征。其誘發的主要因素為降雨特別是強降雨,其次與礦山開采、水庫建設、修路建房等人類工程建設活動也有很大的關系。

      四、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我縣地質災害現狀、特征、誘發因素及今年氣象趨勢預測,結合歷年來我縣地質災害發生的時段、類型進行綜合分析,預測今年我縣地質災害易發時期集中在4月份至10月份,特別5月下旬至6月下旬的梅汛期和7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臺汛期,為地質災害易發和重點防范期。梅汛期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連續大雨3天以上、過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時段,臺汛期臺風影響發生強降雨時至臺風過后降雨停止后48小時時段,是地質災害易發和重點防范時段。該時段極易發生山區淺表層風化殘坡積土層和碎屑巖體滑坡及滑坡泥石流等類型的地質災害。由于礦山開采、水庫建設、修路建房等人類工程建設活動引發的山體崩塌、滑坡以及由強降雨造成的泥石流也有較高的發生率。

      五、地質災害防治重點

      根據地質災害隱患現狀、規模、穩定性、危害程度和趨勢預測,年我縣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如下(詳見附件):

      (一)A、B類地質災害隱患點。具體是鶴城鎮鶴東村山頭自然村、山口鎮大安村彭山自然村、鄉陳須村底吳山自然村、鄉雄溪村、鎮內馮村坑口自然村、鄉石平川村(橫坑)、鄉吳山村、嶺根鄉黃馱山村馬坳自然村、鶴城鎮陳山村沙降自然村、湯垟鄉西天村、仁莊鎮蓮頭村等11處。

      (二)C類地質災害隱患點。具體是小舟山鄉丁坑村、萬阜鄉白巖前村、巨浦鄉徐山村桐橋自然村、臘口鎮張莊村馬嶺頭自然村、船寮鎮雷石村牛埠自然村、大路村山后自然村、黃垟鄉底項村龍潭背自然村、石平川村中心小學門口等38處。

      (三)灘坑庫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目前已查明10處,主要分布于北山鎮、嶺根鄉等2個鄉鎮。分別是北山鎮馬嶺橋、格坑村、萬阜圩、上貴府、西斜、郎回源口、垟村、白巖村、嶺根鄉馱田坪、吳山埠等10處。

      (四)礦山邊坡及采空區。主要分布于黃垟鄉鉬礦區和山口鎮葉臘石礦區等開采礦山和廢棄礦山。

      六、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防治職責

      各鄉鎮政府和有關單位要在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職責,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做到責任、人員、投入和措施到位。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交通、水利、農業、林業、建設、教育、旅游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負責做好本管轄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各礦業法人和北海水力發電有限公司要負責做好本管轄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各鄉鎮政府按照與縣政府簽定的年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要求,進一步落實責任,完善措施,健全防災網絡,切實抓緊抓好地質災害防范工作。

      (二)制定方案,落實防治責任

      縣國土資源局應會同交通、水利、農業等部門依據縣地質災害防治“十二五”規劃,在總結上年度工作的基礎上,結合我縣地質災害現狀、類型、規模、危害性等實際情況,制定2012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應包括地質災害概況、趨勢預測、重點防范期、防治重點、監測和防災責任人等相關內容,要有明確防治任務、防治責任人和防治措施,并報縣政府批準后并公布實施,作為指導年全縣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三)加強排查,完善防災網絡

      各鄉鎮政府和有關單位要及時組織力量對已查明需監測和新發現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或區),在汛期前開展全面排查工作。分析其發展趨勢、確定危險程度,并根據實際編制各點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明確組織機構、預警信號、轉移路線、避災地點和聯系方式等相關內容,并報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同時,要落實防治監測人,簽訂責任書,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或區)設立警示牌,對群眾發放防災明白卡,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做到排查到位,責任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

      (四)落實制度,提高處置能力

      各鄉鎮政府和有關單位要充分利用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在梅汛、臺汛期地質災害高發、多發時段,認真落實好值班、巡查、監測、預警預報、應急避險等制度,將地質災害防范各項工作延伸到基層,把任務措施落實到每個地質災害隱患點(或區)。同時要保證群測群防網絡和預警預報系統正常運轉,有效確保影響區的群眾安全度汛。對經常或可能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重要地區,特別是灘坑庫區和礦山采空區,要嚴密巡查監測并及時預警。堅持把日常監測與重點監測相結合,重點防范期實行24小時監測制度。若臨災或發生災害時,要及時組織人員開展搶險救災工作。臨時避讓回遷工作應警惕雨后發生滑坡滯后活動的可能性,避免突發性、災害性天氣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五)加強宣傳,增強防治意識

      各鄉鎮政府和有關單位要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有關法律規定和科學知識納入宣傳教育計劃,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輿論宣傳和科普宣傳。要利用地球日、減災日、土地日等特殊節日,組織針對性強的宣傳教育活動和公益活動。農村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難點和重點,要繼續把宣傳教育的重點放在基層,通過分散或集中培訓的形式,或是在重要隱患點(區)開展實地演練工作,不斷提高全社會和全民防災減災意識,特別是不斷提高危險區群眾防災自救能力。

      (六)調查評估,把好災害源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老司机午夜网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拍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香蕉|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91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国产精品第1页|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小说| 国产99视频精品一区| 色婷婷噜噜久久国产精品12p|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一级毛片密呀|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欧美激情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青青青国产依人精品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