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噪音污染對人的危害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中圖分類號:U491.91;X5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9-0234-01
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人們的現代化生活節奏及生活質量也在提升,物質文化及精神文化得到極大的滿足,但同時,來自各方面的城市建設及設施的豐富和交通的便利,都無疑帶來了新的問題,就是城市的噪音污染在逐漸嚴重化。噪音污染,一般是指所有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工作、生活和學習的現象,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脅。因此,為了防治城市噪音污染,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城市噪音污染的來源,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才能確保人們長期的身心健康。
一、城市噪聲的主要來源
1.社會生活噪音
社會生活噪音主要來自于娛樂場所的嘈雜聲、商家叫賣和促銷、集會高音喇叭、家庭音響、房屋裝修等。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這些噪音的影響,但無法擺脫它們的影響。
2.交通噪音
交通噪音主要是指機動車輛在城市中行駛時所產生的噪音,交通噪音是城市噪音的主要來源之一。由于機動車輛的數量急劇增加,機動車輛發動機、喇叭以及輪胎摩擦路面所產生的噪音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此外,交通運輸也是噪音污染的一種。[1]。
3.建筑施工噪音
建筑行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不但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改善了城市的環境和狀況,但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噪音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尤其是夜間施工時發出的噪音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休息。
4.工業生產噪音
工業生產噪音主要來自機器運轉時發出的噪音,如柴油機、機床、沖床、打磨機、切割機等設備在運轉時發出的聲音往往波動幅度較大或者頻率較高,直接影響工人的工作環境和身心健康。
二、城市噪音的危害
城市噪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污染物質,不僅干擾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也會造成很大危害,尤其對人的耳朵,會造成很大的危害。主要危害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很容易就造成人的注意力分散,降低效率,影響身心健康。
如果噪聲出現在學?;蛘呒瘯浇蜁稚⑷说淖⒁饬?,影響到正常聽課或會議的進行。如果人們長期處于噪聲污染環境中,不僅減弱人的聽力,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影響身心健康,進而影響工作效率,嚴重時,還可能會患上心理疾病。
2. 嚴重影響嬰幼兒發育成長
噪音污染對女性身體和生理的影響較大,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女性生理機能紊亂、月經失調和流產[2]。如果懷孕期間的女性經常處在噪音中,就會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嚴重時還能導致女性流產。噪音污染對剛出生的嬰幼兒的危害比較明顯,如果嬰幼兒長期處在噪音污染環境中,不僅聽力會受到影響,其質量發育也會受到損害。
3. 導致病情加重
醫院的病人需要在安靜的場所休息養病,如果病人長期處在噪音污染環境中,會直接影響病情的痊愈。另外,噪聲可能會損害病人的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特別是在夜間處于高噪音環境中,患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機會就會增加。
三、城市噪音的防治對策
(一)完善我國城市污染防治制度
不斷完善我國的噪音防治,結合城市發展現況,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完善,對噪音進行細項分類政治,加大監督制裁措施。另外,發揮網絡技術的作用,建立全國城市噪音污染防治網絡,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實現全國城市在這一問題解決上的合作[3]。此外,噪音污染防治制度必須從制度強力有效的執行角度,進行相關執行的制度建設。要讓環境執法人員真正做到敢管、會管。這是我國解決城市噪音污染問題必須要關注的方面。
(二)具體治理對策
1.社會生活噪音的治理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增強,因此,社會生活噪音是客觀存在并且無法消除的,對社會生活噪音的治理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影響他人的家庭娛樂活動鄰居以及物管部門都可以對當事人進行友善提醒;房屋裝修應當盡量避免在節假日或者夜間等他人休息的時間進行;對商業促銷和集會現場的高音喇叭發出的噪音,由公安和城管等執法部門進行教育或處罰。
2.交通噪音的治理
政府方面,應出資對穿越居民區的道路設置隔音屏障,為臨近道路的房屋安裝隔音玻璃窗,最大程度地減少交通噪音對居民的影響。加強執法力度,切實落實市區內機動車禁鳴制度,制定車輛消聲檢測標準,并對過往車輛進行抽檢;機動車的數量和流量是產生交通噪音的主要來源,所以合理控制機動車的數量和流量并且積極推進城市公交事業的發展是降低城市交通噪聲的重要途徑;修建多孔隙瀝青路面,降低交通噪音;加快地鐵等底下交通的建設,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噪音、廢氣污染都較小[4]。因此應當加快地下交通的建設,加強宣傳,鼓勵民眾盡可能乘坐地鐵出行。
3. 建筑施工噪音的治理
加強對建筑工地的建筑施工管理,建筑企業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應該盡可能選用噪音小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盡可能選用鉆孔樁和靜壓預制樁等噪音較小的施工方法和機械;夜間工作應該全面禁止,如有特殊,應提前申報。執法部門設置 24小時投訴電話,及時處理群眾舉報情況。
4. 工業生產噪音的治理
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將居民生活區與商業區或工業生產區分隔開來。將居民區內的小作坊遷移出去;對老舊、落后的生產設備進行淘汰和升級,完善消音、隔音設備,降低噪音,使其符合標準。對噪音排放超標準而又屢禁不止的企業采取關閉、勒令停產等強制措施。
5.綠化降噪
植物可以吸收一部分聲波還可以反射很大一部分聲波,因此綠化可以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采用綠化進行降噪的時候可以采用低矮的常綠灌木和高大的常綠喬本相互搭配以實現立體式綠化降噪。
綜上所述,噪音污染已經是危害人們生活及身心健康的一大隱形殺手,因此,對于城市的噪音污染,一定要加大整治的力度。根據城市的發展情況,全面建設我國的整治和監督制度,不斷完善我國的法律法規,加強人們意識,從根本上改善人們的生活生產環境。
參考文獻
[1]李維,魏艷. 我國城市噪音污染及預防[J]. 北方環境,2012,03:175-176.
噪聲的產生是物理性質的,由于機械運動振動和氣體流動力、磁力不平衡等原因形成的,既有機械運動振動聲源,也有氣體流動力聲源?!对肼曃廴痉乐无k法》第二條中規定了噪聲的定義: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和其它社會活動中所產生的影響周圍環境質量的聲音。
一、噪聲的危害按照由輕到重,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噪聲對人的睡眠干擾
眾所周知睡眠是人們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維持健康的必要條件。而噪聲使人不得安寧,難以休息和入睡。當人輾轉不能入睡時,便會心態緊張,呼吸急促,脈搏跳動加劇,大腦興奮不止,第二天就會感到疲倦,或四肢無力。從而影響到工作和學習,久而久之,就會得神經衰弱癥,表現為失眠、耳鳴、疲勞。噪聲會分散人的注意力,導致反應遲鈍,工作效率下降,差錯率上升。噪聲還會掩蔽安全信號,如報警信號和車輛行駛信號等,以致造成事故。
2.噪聲對人的聽力損傷
噪聲最直接的危害是對人的聽力損傷。當人們進入強噪聲環境時,只要暴露一段時間,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適,如耳鳴、耳痛、聽力損傷,甚至會出現頭痛等感覺。離開噪聲環境到安靜的場所休息一段時間,聽力就會逐漸恢復正常。但是,如果人們長期在強噪聲環境下工作,聽覺疲勞不能得到及時恢復,且內耳器官會發生器質性病變即形成永久性聽閾偏移,又稱噪聲性耳聾。若人突然暴露于極其強烈的噪聲環境中,聽覺器官會發生急劇外傷,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從基底膜急性剝離,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聽力,即出現暴震性耳聾。
3.噪聲對人體的其它影響
3.1對人體生理的影響
噪聲影響人體的神經系統,容易出現頭痛、睡眠障礙等神經衰弱癥狀,導致血壓不穩,心率加快、腸胃功能紊亂,食欲下降,甲狀腺機能亢進,代謝失調。
3.2對人體心理的影響
在噪聲環境里,人們常常會感到煩惱、恐慌,容易激動、憤怒,失去理智。在工作中,導致精力不集中,容易發生事故。環境噪聲里成長的兒童智力比安靜環境里的兒童低20%,嚴重的還可以導致兒童智力障礙。
3.3誘發心血管疾病
噪聲是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子之一,噪聲會加速心臟衰老,增加心肌梗塞發病率。實驗證明:長期暴露于噪聲環境下,可使人體內的腎上腺分泌增加,從而使血壓上升,在平均70分貝的噪聲中長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發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別是夜間噪音會使發病率更高。調查發現,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
3.4增加老年人中風的危險
據國外媒體報道:《歐洲心臟雜志》刊登一項研究發現,長期暴漏于交通噪音環境,會增加65歲以上老人的中風危險。對普通人而言,路面噪音每增加10分貝,中風危險增加14%。但是。對老人而言。噪音起點60分貝,之后每增加10分貝,老年人中風風險就會增加27%。
二、噪音的控制可以采用以下的幾種方法
1.吸聲降噪
吸聲降噪是一種在傳播途經上控制噪聲強度的方法。物體的吸聲作用是普遍存在的,吸聲的效果不僅與吸聲材料有關,還與所選的吸聲結構有關。這種技術主要用于室內空間。
2.消聲降噪
消聲器是一種既能使氣流通過又能有效地降低噪聲的設備。通常可用消聲器降低各種空氣動力設備的進出口或沿管道傳遞的噪聲。不同消聲器的降噪原理不同。常用的消聲技術有阻性消聲、抗性消聲、損耗型消聲、擴散消聲等。
3.隔聲降噪
把產生噪聲的機器設備封閉在一個小的空間,使它與周圍環境隔開,以減少噪聲對環境的影響,這種做法叫做隔聲。隔聲屏障和隔聲罩是主要的兩種設計,其他隔聲結構還有:隔聲室、隔聲墻、隔聲幕、隔聲門等。
參考文獻
[1]何艷. 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制度建構之路――基于環境保護制度建構視角的分析[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05期.
[2]楊峰,孫世群. 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定量評判及實例分析[J].環境科學與管理. 2010(08).
[3]鄭麗杰,何偉. 促進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策略[J].北方環境. 2011(09).
一、家庭噪音
家庭噪音的來源主要由電視機、收音機、擴音機、洗衣機等電器產生。隨著每個家庭電器的數量不斷增多,其中,噪音污染也不可忽視。跟據科學家測定,電視機、組合音響等所產生的噪音,可達60至80分貝;洗衣機為42至70分貝.而國家的有關標準規定,居民區的環境噪音,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夜間則應該低于40分貝。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就會對人體構成危害,特別我們兒童,更要提防噪音的干擾,如果長時間受噪音的干擾,就會形成耳聾。
二、外界噪音
1.知道樂音和噪聲的區別.
2.知道噪聲的危害和減弱噪聲的途徑.
能力目標:
將課堂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分析,鍛煉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情感目標:
從環境保護出發,突出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聯系實際,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包括三部分內容:(1)噪聲和它的形成;(2)噪聲的等級和危害;(3)怎樣減弱噪聲.
教材首先指出,噪音污染與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等都是當代社會的四大公害,點明了本節課教學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保護意識.隨后教材從物理學角度出發闡明了噪聲的形成,再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說明了什么聲音屬于噪聲;緊接著指出聲音的強弱可以用分貝來表示后,文中列出表格,通過大量數據及各種分貝聲音下人的生理或心理反映作依據,闡明了噪聲對人的危害,同時也說明了減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教材針對聽到聲音的條件,提出了減弱噪聲的三條途徑.教材最后的“想想議議”,目的是引導學生把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改造自己的環境.
本節的重點是從環保角度出發,突出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聯系實際,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法建議
1)教學大綱對本節知識點的要求較低,而這節教材的知識點雖少,但涉及到的是現今社會的敏感話題,是現實生活中正在面對的問題.所以,對于本節知識的講解決不能照本宣科,必須聯系實際.課前可讓學生調查和查找一些本地、本校周圍的環境、位置和當地政府的一些規定和采取的措施等.
2)本節的重點是使學生掌握減弱噪聲的幾個途徑.在這個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應與第一節教材中相應知識相連系.例如:在第一節中,我們講到人耳聽到聲音所經過的物理過程是:
聲源的振動介質(空氣)的振動鼓膜的振動引起神經反應聽到聲音
①②③
聯系這個物理過程,帶領學生總結出可以從三個途徑減弱噪音污染:聲源處、傳播過程中或人耳處.最后讓學生參與進來,舉出生活中不同的噪聲并自己提出減弱噪聲的方案.
3)根據本課內容,將本課作為閱讀、討論課比較適合.但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擬出閱讀提綱.
教學設計示例
示例1:
教學重點:知道噪聲的危害和減弱噪聲的途徑,提高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
教學難點:知道噪聲的危害和減弱噪聲的途徑
教具:錄音機、錄制好的磁帶
教法:學生閱讀討論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用錄音機放一首學生中流行的歌曲,在演唱進行一半的時候逐漸有了雜音,最后只有建筑工地的敲擊聲或用戶裝修房屋時的電鋸聲.
學生指明這是噪聲.
點明課題:我們這節課將學習有關噪聲的知識.
(二)新課教學
閱讀提綱:
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
2.優美的歌曲一定是樂音嗎?(舉例說明)
3.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
4.上課時間教室里和教室周圍有無噪聲?如果有噪聲,這些噪聲的來源?
5.你知道城市噪聲的來源主要有哪些?
6.噪聲的等級用什么計量?
7.你知道噪聲對人的身體有哪些危害?(除影響聽覺外的其它危害你還知道什么?)
8.你認為應怎樣減弱噪聲?
9.你知道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在控制噪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規定?
10.你對學校環境改善有哪些建議?
學生閱讀后,進行討論,討論中不限于課文中已提到的事例.
(三)小結
1.噪聲應從物理學和環境保護兩個角度來認識.
2.噪聲的等級劃分——分貝.
3.噪聲是當今社會的四大公害之一,有損人們的身心健康.
4.減弱噪聲的途徑
示例2:
(一)新課引入
教師提問引入:作為學生,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感受“當課堂紀律很好時,我們會對老師所講的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都較為深刻;但是當某一節課由于某種原因而導致課堂紀律較亂時,這節課的聽講效果也就特別差,好象對老師講過的知識沒有什么印象”這是為什么呢?
引出:安靜的環境容易使人注意力集中;吵鬧的環境(噪音)分散人的注意力,由學生的切身體會引入
(二)新課教學
一、噪聲
舉出不同事例
(1)工地機器的轟鳴聲、混凝土攪拌機的轟隆聲
(2)在音樂廳聽音樂
(3)入睡時有人放聲歌唱
問題:上述聲音是否是噪聲?噪聲如何界定?
指出:噪聲應從物理學和環境保護兩個角度來認識.
二、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指導學生讀表:書第40頁(或用投影儀打出)
一些聲音的分貝數和人的感覺
常聞聲
貝數(dB)
感覺
微風吹動樹葉沙沙聲
耳語
10
20
極靜
靜夜
室內一般說話聲
30
50
安靜
大聲說話
嘈雜的鬧市
70
90
較吵鬧
電鋸
110
很吵鬧
響雷
螺旋槳飛機起飛
120
130
鼓膜震痛
噴氣式飛機起飛
火箭、導彈發射
140
150
無法忍受
通過閱讀表格,讓學生感受到:噪聲是個我們人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回給人類造成很大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及社會公德意識的必要的教育,保護環境要從自身做起.
教師指出:在現代化都市中,噪聲污染與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等都是當代社會的重大公害,減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三、噪聲的控制
與第一節教材中相應知識相連系:
在第一節中,我們已經學習過關于人耳聽到聲音所經過的物理過程:
聲源的振動介質(空氣)的振動鼓膜的振動引起神經反應聽到聲音
①②③
聯系這個物理過程,教師指導學生分析:從聲源的振動發出聲音,到鼓膜的振動引起神經反應聽到聲音.
問題:針對上述人聽到聲音的過程,可以從幾個環節減弱噪聲?
總結出可以從三條途徑減弱噪音污染.并分別舉出事例:安裝消音器或隔音罩;植樹造林(重點講解其優越性);帶耳塞等.
學生參與:舉出生活中不同的噪聲并提出減弱噪聲的方案.
請同學提出環境保護的建議.
(四)總結、擴展
教師應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應鼓勵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社會調查,完成一份調查報告.
(五)布置作業:
閱讀課文,完成書后練習,提出環境保護的建議.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課題】噪聲污染對人體聽覺危害的調查
【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
【活動目的】
通過對不同作業環境下人群的健康調查,及查閱資料,寫出噪聲污染對人體聽覺危害的調查報告.
【活動流程】
制訂計劃;查閱和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寫出論文;與其他組交流.
【備注】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
2、和其他成員交流.
2)【課題】社區(或學校)噪聲污染調查
【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
【活動目的】
調查社區(或學校)中噪聲污染的情況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進一步防止噪聲的建議.
【活動流程】
制訂計劃;查閱和收集相關的材料;社會調查;綜合分析材料;寫出調查報告;與其他組交流.
【備注】
職業環境與人體的健康有密切關系,供應室的工作環境對供應室護士的健康有重要的影響。按醫防感染管理規范規定,用過的醫療物品,應先去污染,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滅菌。但消毒因素大多是對人體有害的,供應室人員在工作中常暴露于多種職業損傷的危害因素中,如病人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污染的器械等。針對供應室人員職業損傷的主要危險因素做好自身防護十分重要。醫護人員自我防護意識薄弱,是我國目前存在的普遍現象,據統計我國現階段護理人員自我防護意識未達標率為72.8%,為了將各種危害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健康,需加強防護措施,以達到減少危害保護健康的目的。
1 常見危害因素
1.1物理因素
1.1.1銳利器械的損傷護士在處理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裝或傳遞剪刀、針、鉗等過程中易損傷自己和他人造成意外傷害。有資料顯示,自源性傳染是通過針刺傷傳染。其中最常見的是乙肝和艾滋病,供應室人員在清洗、整理、包裝穿刺針、縫合針、剪刀等銳利器械過程中極易造成損傷,乙肝及艾滋病毒感染幾率高。
1.1.2高溫、潮濕的工作環境洗滌是供應室工作程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冬季工作人員易患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夏季高溫高壓蒸汽滅菌工作時散發熱量,室內溫度明顯增高,護理人員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中對健康造成影響,使用高溫煮沸,烘干機時易造成燙傷。
1.1.3噪音危害噪音來源于烘干機、超聲機、高壓蒸汽滅菌器等,工作中噪音強度在90~98 db,長期在噪音下工作會引起疲勞、煩躁、頭痛、頭昏、聽力下降等。
1.1.4粉塵供應室護士在制作各種敷料、棉球時,粉塵棉絮到處飛揚,易吸入呼吸道,損害呼吸系統功能。
1.2化學因素
化學消毒劑,配制含氯消毒劑時其化學成分有強烈氯味和腐蝕性,濃度較高時對皮膚和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接觸時間較長,常能引起呼吸道深部病變,配制生物酶清潔液攪拌時液體濺入眼內等部位,可造成傷害。
1.3生物性因素
隨著細菌病毒的種類越來越多,直接威脅供應室人員健康。醫院高危器材如所有外科器械、針頭、各種穿刺包、換藥包等,臨床上用后處理不當,只進行初步水清洗,仍有相當多的病原微生物附著在器械上,這些因素不僅是造成醫院感染的因素,也是危害供應室人員的健康因素之一。
1.4生理心理因素
供應室工作量大,工作任務重,勞動強度大,造成護士心理壓力大,易產生焦慮和神經衰弱,長期處于應激狀態中超負荷運轉容易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勞,易出現情緒不穩定。
2 保護措施
2.1噪音的防護
科室機器應定人管理、定期維護和保養,必要時要更新設備,工作時不要大聲喧嘩,操作時輕拿輕放,盡量減少噪音的產生。
2.2高溫潮濕
高壓滅菌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防止意外,滅菌完畢取放物品時應帶手套防止燙傷,在各工作間要安裝空氣消毒設備和通風降溫設備,保持室內空氣潔凈新鮮,正確積極應用防護用品,如帽子、手套、口罩等。采用科學合理的操作方法,妥善處理各類回收物品,防止環境污染,降低傳染風險。
2.3化學消毒滅菌的危害與防護
供應室工作人員在配制化學消毒滅菌劑時,應注意防護,防止消毒液濺到身上。配制前詳細閱讀說明,了解配制方法,毒性及其注意事項,按操作規程進行,準確掌握配制濃度,避免過高或過低。取放物品完畢后及時加蓋,避免氣體揮發出來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此外,要加強對EO的管理,設專人保管,遠離明火,防止燃爆。各工作間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空氣消毒時間,在人少無操作時進行,事后注意通風,防止有毒氣體對人體的傷害。
2.4生物因素防護與對策
嚴格遵守消毒程序和作業規程,凡接觸感染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械應先消毒,用1∶50的84消毒液浸泡20 min,對接觸傳染性較強的患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的敷料、導管、手套等一次性物品進行焚燒處理。嚴格洗手,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嚴格洗手時間,洗手完畢,自動供干。
3 加強護士職業安全防護知識教育
每個人的操作習慣是造成銳器刺傷的決定因素,因而要改變不正確的個人操作習慣,保證在任何時間進行操作時都能采用符合規定的安全技術和預防措施及正確的操作規范。同時通過學習操作規程,加強護士的職業教育,提高護士的自身素質、規范護理行為,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加強責任心,以減少不安全隱患的發生。
總之,供應室護士因其職業的特殊性,引起感染的機會很多,應加強自我防護意識,規范操作規程,嚴格落實規章制度,樹立職業安全防護意識,在現有條件下采取適當保護措施,維護自身健康,減少職業危害。
[參考文獻]
[1]劉靜,彭濤.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4,21(2):163.
1日常教學中提升安全意識
1)高度中的安全意識.近年發生在中小學的學生墜樓事件經常見諸報端,且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高空墜物也成為威脅人們,尤其是中小學生安全的一大隱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結合日常生活來講解重力加速度,讓學生充分了解高空墜物的速度及其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從而培養學生在關注自身安全的同時注意維護公共安全.2)高速中的安全意識.我國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超速導致的交通事故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貨車載貨多、質量大、速度快,遇到緊急情況剎車不及往往釀成慘?。ㄟ^結合日常交通方式講解慣性,讓學生直觀感受在行車過程中慣性的危害,從而培養學生在乘車出行系好安全帶的同時,放慢行車速度、保持前后車安全距離等良好的交通習慣.3)碰撞中的安全意識.鳥撞飛機是威脅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質量很小的鳥在遇到高速飛行的飛機或者高鐵時,往往會導致飛機或高鐵嚴重損傷.而近年來,無人機的不規范使用也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機場因無人機擾航導致航班備降的事故頻發.通過真實的事故講解動量守恒定律,既幫助學生充分了解了力和速度變化相對復雜的碰撞過程,更能夠提醒學生關注飛行安全.4)流速中的安全意識.在外出旅行時,許多人喜歡在鐵軌上拍照留念,一旦未能及時發現駛來的火車,離開鐵軌不及,由于在快速行駛的火車和人體之間流速大壓強小,人可能被推向火車釀成慘?。诘罔F站和火車站候車時,都會有一條安全線,提醒乘客一定要在線外候車.通過結合日常生活普及流體壓強的知識點,使學生意識到遵守線外候車規則的重要性,并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遠離行駛車輛的安全意識.
2課堂教學中普及自救方法
1)杠桿原理知識點相關自救方法.首先學會將身體的四肢看作杠桿,在運動過程中如果失去平衡可迅速反應使四肢撐地保持平衡.例如走路時失去平衡應向前跨步,用腿撐地.在乘坐私家車時若發生意外,可將前排座椅靠背頭枕拔下,用頭枕鋼柱敲破車窗逃生等.2)浮力知識點相關自救方法.由于人體的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而人體上半身在吸入空氣后密度相對減小,在放松狀態下可以浮出水面,但一旦開始掙扎身體肌肉收縮,密度增加,人體便很難保持平衡使頭部露出水面.因此要教會學生在溺水時首先要保持鎮定,放松肌肉,采用仰浮的姿勢,使頭部露出水面,從而爭取寶貴的救援時間.
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城鄉建設步伐加快,建設工業也得到迅速發展。但是,由于建設行業環境保護工作起步較晚,造成施工噪音普遍超過國家施工場界噪音限值,污染周圍環境,干擾居民的正常生活,已成為社會公害。為了使人們有良好的生活環境,保護人體健康,必須加強建設施工噪音污染防治措施,使目前噪音環境污染有較大的改善。
1杭州西湖景區介紹
自古以來,“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以西湖為中的的西湖景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全國首批十大文明風景旅游區和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她三面云山,中涵碧水,面積約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211年6月西湖景區申遺成功后,杭州人民對景區的建設尤為關注;因此,筆者就當前西湖景區噪聲的環境影響因素及施工噪音防治措施發表一些粗淺的看法及建議。
2杭州西湖景區建設項目施工噪音環境影響因素
建設項目施工對噪音環境的影響因子包括交通車輛噪音和施工機械噪音。
①交通運輸噪音。主要以交通工具噪音為主。交通工具是由許多零部件或機械總成裝備而成的。在運行過程中,除了內燃機和機械傳動機發出的噪音外,所有的零部件都會產生振動和噪音,因此,交通噪音大致可分為燃燒噪音、進氣和排氣噪音、風扇運轉噪音、機械噪音、車身噪音。汽車在公路上行駛時,還有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噪音。列車在鐵軌上行駛時,還會產生軌道的振動噪音。噪音大小還與車速、載重量、車況(新舊狀況及保養狀況)、路況(路面性能、粗糙度及平整度)、路面縱坡等因素有關。
②施工機械噪音。在建設項目施工期間,各種作業機械和運輸車輛產生施工噪音,對聲環境產生一定影響。由于施工機械不單是噪音源,同時也是振動源,因此下面對噪音源的論述同時適用于振動源。
在建設項目施工現場,隨著工程進度的不同階段,會采用不同的機械設備,如在路基施工階段采用的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鑿巖機、平地機、壓路機等;在路面階段采用的水泥混凝土拌合設備、瀝青混凝土拌合設備、砂漿攪拌機、混凝土切縫機、起重機、瀝青攤鋪機等;在橋梁和互通立交橋施工中采用的鉆孔灌注樁機等;此外,柴油發電機(施工人員辦公生活區供電設旌的各用電源)、空壓機、軸流風機、破碎機、大噸位載重汽車(整個施工過程)、爆破作業(開山段)等都是強噪音源[1]。
3杭州西湖景區建設項目施工噪音的控制
3.1提高施工單位環保的意識
聲音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的環境因素。和諧悅耳的聲音,對人體健康有益。凡是不需要的,使人厭煩并干擾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的聲音統稱為噪音。聲音的分貝是聲壓級單位(記為dB),用于表示聲音的大小。聲級在30dB~40dB是比較安靜的;超過50dB會影響睡眠和休息;70dB以上干擾人們的談話,使人心煩,而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環境中會嚴重影響聽力和導致其他疾病發生。長期處在噪音污染的環境中,不僅掩蓋了自然之聲,而且強迫人類去接受它的傷害。
噪音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音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音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日常生活中的噪音強度雖然不會致人或動物于死地,卻能危害人的健康。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噪音問題,把噪音污染列為主要的環境污染公害之一。噪音主要來源于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設施工和日常生活等。交通運輸噪音已經成為城市的主要噪音源。
噪音污染對人體健康會造成重大而持續的危害。在噪音環境中,常會感到煩惱、難受、耳鳴,少數人還出現暈眩、惡心、嘔吐等癥狀。多次接觸噪音,逐漸出現聽覺疲勞,如兩耳轟鳴、聽覺失靈,進而發展為噪音性耳聾。極強噪音能使人的聽覺器官發生急性外傷,如耳膜破裂出血、雙耳變聾、語言紊亂、神志不清、腦震蕩和休克,甚至死亡[2]。
3.2鼓勵施工單位加強管理,控制噪音污染
施工企業是產生施工噪音的源泉,因此,施工單位在平時施工中加強管理,積極自制對于控制噪音污染有著強有力的作用。當前,部分建設施工單位對施工噪音污染的危害認識不夠,防治意識差,認為夜間連續施工只是短暫行為,對附近居民沒有多大影響。主觀上缺乏噪音污染防治的意識,使噪音污染的治理嚴重滯后。有些建設施工單位甚至野蠻施工,將環保部門同意施工的批復作為回復群眾抗議的擋箭牌,不自我反省。環境監察部門應積極同施工單位溝通、聯系,以“先教育后處罰”方式,從施工單位的主觀上加強其環保意識。
3.3狠抓建設項目的“三同時”管理
建設項目一般分為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和驗收階段,建設項目的環境監察管理也應納入這一基本建設程序,將“三同時”管理制度與其相結合。目前,“三同時”管理是建設項目環境監察管理的薄弱環節,重審批輕監管現象普遍存在。首先,環境監察部門要加強對建設施工單位施工作業的審批管理,特別是對夜間作業的申請,環保監察部門必須實地考察,從嚴把關,綜合分析,從經濟與環境雙贏的角度出發,規范審批程序。其次,要狠抓對于施工單位的監管。通過加大對建設單位施工噪音污染超標排污費的征收力度,增強建設單位治理噪音污染的力度,減少夜間施工的頻次。對于違反夜間施工作業規定,未經過環保部門批準的施工單位的違法行為,環境監察部門應該嚴厲打擊。
結論
綜上所述杭州西湖景區建設施工噪音這一擾民問題,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并加以恰當地解決。隨著環保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隨著行政管理措施的不斷完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隨著公眾的參與和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施工噪音與居民需要的安靜生活這對矛盾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中圖分類號: X2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 (2010) 03-120-01
噪音是一類引起人煩躁、或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從物理學觀點看,是不同頻率和不同強度的聲音的無規律的雜亂組合。從生理學觀點講,凡是使人們討厭的、煩躁的和不需要的聲音都叫噪聲。噪聲的來源主要有四種,它們是交通噪聲、工業噪聲、生活噪聲和商業活動噪聲。噪音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工作、生活和學習的現象。根據發生噪聲的性質可以分為交通噪聲、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生活噪聲等。其中建筑施工產生的噪音對市民的影響比較大。噪聲對環境是一種污染,必須加以控制。
1噪音污染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危害
1.1損害聽力
據有關檢測表明,噪聲損傷人類聽覺,人短期處于噪聲環境時,即使離開噪聲環境,耳朵也會造成短期的聽力下降,但當回到安靜環境時,經過較短的時間即可以恢復,這種現象叫聽覺適應。當人連續聽摩托車聲,8小時以后聽力就會受損;若是在搖滾音樂廳,半小時后,人的聽力就會受損。噪聲對語言交流也產生干擾 ,噪聲對語言交流的影響,來自噪聲對聽力的影響。這種影響,輕則降低交流效率,重則損傷人們的語言聽力。
1.2引起多種疾病
噪聲除了損傷聽力以外,還會引起其他人身損害。噪聲可引起多種疾病,我國對城市噪音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在強聲下,高血壓的人會不斷增多。某一地區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貝,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噪聲還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噪聲可以引起心緒不寧、心情緊張、心跳加快和血壓增高。噪聲還會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從而易患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一些工業噪聲調查結果指出,勞動在高噪聲條件下的鋼鐵工人和機械車間工人比安靜條件下的個人循環系統發病率高。
1.3影響睡眠,造成疲倦
噪聲會對睡眠產生嚴重的干擾 ,人類有近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人類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維持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但較強的環境噪聲會使人不能安眠或被驚醒,在這一方面,老人和病人會對噪聲干擾更為敏感。當睡眠不足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1.4影響人的情緒
身處噪音污染嚴重的環境中,會影響人的神經系統,使人急躁、易怒和不安。長期生活在噪聲超標的環境中,人會煩躁不安,精神緊張,影響人的情緒,嚴重時還會危害人體健康。
隨著我國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噪聲污染正在成為城市環境的主要污染之一。同其它污染一樣不但影響一個地方的幸福指數,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和休息,產生各種相關疾病,噪聲的存在還會影響一個城市地方的對外形象,會對這個地方的投資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必須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2治理噪音污染的措施
2.1強化宣傳
通過網站、宣傳欄、橫幅和傳單等宣傳手段,加強了對環保法律法規、《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的宣傳教育,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教育,不得喧嘩和大喊大叫,環保部門應派人員深入工地、歌廳等噪聲污染源宣傳環保知識,宣傳噪聲污染處罰條例等環保法律法規,倡導商家文明經商習慣,有效提高企事業單位法人、員工和學生及市民等的環保意識。
2.2加強管理
有關部門應嚴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加強了建設項目的督察管理,拆除噪聲源,對所有商業門店安置的音響或喇叭一律拆除。利用科技手段實現城市噪音進行檢測與監控;各工程項目要按規定到市環保部門辦理噪音審批手續,并按審批的噪音指標進行施工, 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將噪音較大的機械安排在非休息時間,從而減輕噪音擾民。砼振搗盡量采用小功率機械,樓層砼澆灌盡量減少在夜間施工。對施工現場的施工機械加強維修保養或安裝消聲裝置等減少機械噪音。加強對社會生活噪聲的污染防治,清除學校、醫院、辦公等敏感區域的噪聲污染源點,確保功能區噪聲達標。加強了。交通噪聲污染治理,劃定高噪聲車輛進入市區的時間和路線,最大限度地降低在城區主要路段的交通噪聲,設立禁鳴啦叭標志等。
2.3加強巡查
環保相關部門定期不定期對建筑工地進行檢查,發現超過施工噪音標準的單位均及時依法進行嚴格懲處并令其整改。相關部門應及時制定地方法律法規,完善執法依據,完善各項制度,明確管理職責,建立聯合執法機制。開展經常性的檢查,確保長期有效的治理效果。
所謂職業性損傷是指工作中某些職業危害因素導致工作人員身心健康受到傷害,包括職業性危害導致的損傷和與工作有關的疾病[1]。
職業危害
物理因素:①意外傷害:多為利器傷。②缺氧危害:長時間工作在密閉空間會引起頭暈、疲倦等缺氧癥狀。③噪音危害:手術室為噪音污染嚴重的科室,因其集中了現代化的監護、搶救設備及各種器械,噪音多>90分貝[2]。④放射線危害。⑤粉塵污染。
化學因素:①廢氣的傷害:術中CO2、異氟醚等品的殘余氣都可污染手術間內的空氣,長期吸入可造成肝損害、細胞突變、免疫力下[3]。②消毒制劑的傷害。③抗腫瘤藥物的傷害。
生物因素:病人的血液、尿液、分泌物等均含有各種致病微生物,術中的配合也會由于血管出血,處理臍帶等受到血液的污染,這其中以艾滋病、乙肝、丙肝的威脅最大。
生理因素:手術室護士工作負荷量明顯加大,很多人需要超負荷的工作。
防護措施
利器傷的預防:①加強護士職業培訓,增強自我防護意識;② 認識并改變危險行為。
血源性傳播疾病的緊急處理:①銳器傷后:戴手套者應脫去手套; 從近心向遠心端擠出血液,同時用清潔流水沖洗傷口。用0.5%碘伏、2%碘酊、75%酒精對傷口進行消毒。②HBV暴露后應盡早監測抗體,并依據免疫狀態及抗體水平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③HCV暴露后3~4周內進行抗體檢測,6~9個月復查以確定是否感染,如感染HCV,需查肝功能,為及早使用干擾素提供依據,以及早治療;④HIV感染后2周~3個月是窗口期,因此暴露當時、后1個月及6個月需進行連續監測以確定是否感染。
紫外線消毒防護:①增強自護意識,嚴格按操作要求執行;②開關應安裝在室外;③嚴禁消毒時進入消毒區;④進行照射及強度監測時,應戴防護鏡、帽子、口罩,避免皮膚黏膜直接暴露。
消毒劑消毒防護:①熟練掌握常規使用化學消毒劑的性能、功效及配制過程,嚴格掌握有效濃度和劑量,使其既能可達到消毒目的,又不造成更大的危害及浪費;②檢查和配制時,要戴口罩、帽子及手套;③消毒劑如不慎入眼,應立即用流動的水反復沖冼;④易揮發性消毒劑要密閉保存,消毒劑應放在陰涼通風處,以免造成污染。
化療藥物的防護:①增強自我防護意識;②配制化療藥物時,在配制區的臺上鋪設吸水紙,以吸附濺出的藥液,以免蒸發造成空氣污染;③配藥時應戴手套,割安瓿時,應將藥液彈下,打開時墊紗布,以防刺破手指,抽取藥液時不應超過注射器容積的3/4,配藥完畢,用清水擦拭臺面,脫去手套后用肥皂水及清潔流水徹底清洗雙手。④妥善處理用過的物品,例如針頭、棉球等,收集于專用的密閉垃圾桶內統一處理。
生理因素之運動功能性防護:①搬運病人時,注意科學用力,以免損傷身體;②適當改善站立的強制;③休息時抬高下肢。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3-0-01
一、道路環境污染的形成與危害
目前,城市道路污染主要有四種形式,氣體污染、噪音污染、光電污染和水土污染。
1.氣體污染
氣體污染是城市道路中主要的污染之一,這種污染無處不在,破壞性強,嚴重地損壞著人們身心健康。這種污染主要原因是因為車輛排放的尾氣造成的,這些尾氣是因為車輛燃燒不完全導致的。因為燃燒的不徹底,導致廢氣在道路上首先成為第一污染體。這種廢氣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碳、鉛以及各種微粒等。據統計,每消耗了100公升汽油,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而碳氫化合物是污染最為嚴重的,里面含有刺激人眼的醛類,還有強烈致癌的物質3,4—苯并蓖。這些都嚴重地影響著城市的道路上的空氣。
2.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是城市道路中又一大污染,這種污染主要是由于機動車的發動機、喇叭和排放氣體裝置等所致。這種聲音污染主要以分貝表示強度。一般40分貝以下,是比較安靜的自然環境,70分貝以上就容易造成心煩意亂,90分貝人們就難以承受。如果人們長期處于高分貝當中,人們就影響到聽力,甚至帶來其他的疾病。所以,城市道路上的噪音污染是不容忽視的。
3.光電污染
光電污染是城市道路污染中容易被人忽視的污染,該污染主要是由于城市道路上的路燈所致,路燈消耗電能。據統計,每消耗100度電,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而道路上的路燈和車輛的燈,不僅需要電能,更重要的光能能夠打亂人的生物鐘,嚴重的將給人類帶來疾病。
4.水土污染
水土污染是城市道路中一種間接污染,在城市里,因為其他的污染影響到水質和土壤,一些重金屬污染物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
以上這些污染主要是因為增加了碳的排放量,對人類生存的環境和人類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危害。因此,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來較少這些污染和危害。
二、構建改善城市道路污染的立體網絡
城市的環境污染需要切實可行的方案來做好防治,改善目前道路上的污染需要做到科學合理,切中要害。那么,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問題:
1.嚴格制定車輛生產出廠標準
車輛是一種交通工具,它的生產和加工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目前,國家在制定車輛準入市場標準方面,盡管出臺一些政策和標準,但是還與發達國家有差距。我們應該更加嚴格地限制車輛準入市場機制,如果車輛生產不能達到國家出廠標準,那么就不準這種車輛投放市場。
2.提高油氣使用標準
車輛使用的燃油,由于受到油氣指標的限制,汽油或者機油很多都燃燒不充分,燃燒剩余的尾氣就直接排到空中,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為此,只有提高油品的品質,并且安裝尾氣凈化裝置,才能有效降低空氣的污染,達到遏制的目的。
3.節能環保路燈的有效使用
為有效緩解電能的污染,建議使用低消耗、高性能環保路燈,在汽車的車燈上也建議使用節能電池。
4.汽車喇叭音效的控制
作為車輛采用低分貝的喇叭是保證降低噪音的首要因素,作為國家或者汽車廠方在生產或者安裝喇叭時,最好控制在40分貝以下的車輛才能出廠,而且要求車輛駕駛員應該遵守城市道路規范,不要在喧鬧的城市上亂鳴笛,開喇叭。
5.道路新型材料的有效利用
道路是城市的血脈,這個血脈如果不能用很好的材料,那么這條血脈就不能保持長久,就能夠得病。為此,建議在人群集中的主要道路上,采用新型環保材料,而且能夠吸塵、降噪的材料。
一、城市環境和資源的壓力
城市規劃中的環境問題跟經濟活動和人口的密度成正比,因而,巨大的資源與環境壓力也接踵而來,加上日益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城市猛增的人口,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升級的消費,都帶給了緊張的城市環境和資源更重的壓力。
(一)大氣的污染和大氣污染物
大氣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約有100多種。主要由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災、火山爆發等)和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引發,后者更甚,特別是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死帶來的。城市中的空氣污染源大致來自于以下方面:1、工業:工業是導致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因為工業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性質復雜,種類繁多;2、交通運輸:尤其是城市汽車,數量多又集中性強,它所排放的污染物能對人呼吸器官直接造成很大的危害,嚴重污染城市空氣,是城市空氣的重要污染源;3、各種噴霧劑,新增了空氣中的有害成分,造成空氣污染(如各種空氣清新劑、殺蟲劑等)。城市化日漸加快,相伴相生的工業、交通運輸業也發展迅速,這些發展就導致了更多空氣污染。當污染物:大量的廢氣、粉塵、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臭氧等被排入大氣中后,空氣的質量就受到了嚴重的破環。
(二)廢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主要涉及如下三點:
1、工業廢水;2、生活污水。生活排放污水的數量正在逐漸增加,有資料顯示,有一半的廢水是生活排出的;3、農業中用的化肥、農藥,通過雨水進入到到河流中后,使地表水受到污染。據相關環境部門調查,我國城鎮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水中的污水每天至少有l億噸。全國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的河段水已受到污染,全國不適合魚類生存水占到1/3,不能用于灌溉的占到1/4,嚴重污染的已達到了90%,有一半的城鎮水源不符合飲用標準,40%的水已不適合飲用,甚至水體污染已經成為導致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60%—70%的罪魁禍首。
(三)固體廢物污染
固體廢物主要涉及到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三種。另外,也包括農業固體廢棄物和建筑廢物。固體廢物一定要妥善處理后才能丟棄,否則就會對大氣、水體和土壤帶來嚴重污染,危害人體健康。固體污棄物具有兩重性,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對于不同的人而言,被廢棄的某物品有可能是廢物,但如果轉換一定條件,廢棄物也能變為資源。防治固體廢物污染就是利用廢物的這個雙重性,使固體廢物減量、無害化,并且變成資源。對于不能利用和一定會產生污染的固體廢物,一定要妥善處理。
(四)噪聲污染
噪聲一般可分為高、低兩種。一般而言,低強度的噪聲對人體是無害的,而且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高強度的噪聲則會對人體有害,使人疲勞,情緒低落,甚至引發疾病。高強度噪聲,無論是對人的聽覺、視覺、智力還是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都有傷害。高強度噪聲主要來自工業機器、現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場、文體娛樂場所所帶來的喧鬧聲等。伴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噪音污染已發展為城市污染的嚴重災害之一。城市的噪聲污染主要來源于機動車數量的猛增。
二、防治污染的舉措
(一)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大氣污染的治理應當在維持現有城市的能源與交通狀況的前提下,找出危害廣,影響大的最嚴重污染物,以便能有針對性的有效治理。城市規劃的大氣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1、合理工業布局;2、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3、綠化造林
(二)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生活污水主要是有機物的污染,工業污水主要的污染物就沒那么簡單了。雖然每個城市水污染的程度各異,但仍可普遍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治:1、提倡節約用水,對廢水進行循環再利用。實在不能用的廢水經過處理后再排入水管道中;2、劃分區域用水,在污染嚴重區域開辦廢水處理基地,嘗試多種處理方法,采用新的科學方法凈化水,嚴格杜絕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倒入江河湖海中。
(三)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計劃
處理城市生活垃圾一般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填埋,另一種就是焚燒。雖說目前,我國填埋生活垃圾已經發展到穩步推進的階段,但實施填埋時一定要妥善處理土地資源,確保最大限度的減少填埋場的污染和浪費,變填埋氣體為資源。焚燒垃圾主要適用于可燃垃圾,東部沿海城市因其土地資源的寶貴性,就決定了焚燒處理會慢慢演變為這一地區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