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教學與研究》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華文教學與研究》期刊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瘦狗嶺路377號。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稿件格式 按照本刊稿件格式成文。(1)首頁,載明:標題、關鍵詞、摘要、通訊地址(以上項目均附英譯)、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及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基金項目(項目來源、名稱、編號)。
(二)供審稿用的匿名全文,分別載有中英文題目、關鍵詞、摘要、正文、參考文獻,從頭到尾不出現作者姓名和通訊地址(包括題注、腳注)。首頁和匿名全文文件名前方一致,例如“印尼學習者‘把’字句習得偏誤分析首頁”“印尼學習者‘把’字句習得偏誤分析匿名全文”。格式模板請到網站“下載中心”下載。
(三)投稿方式 在線投稿。上傳首頁和匿名全文各一份。我刊已經啟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開發的“社科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SMLC),請務必保證文章的原創。有圖像、外文、國際音標的稿件請在WORD文檔之外提交一份同文件的PDF格式。所有來稿一律投向編輯部網站和郵箱,不得投給個人。
(四)解釋或補充性的注釋用腳注方式排于當頁腳下。具體操作如下:WORD插入-引用-腳注-頁面底端-編號格式1,注釋號以頁為單位編排,換頁重新編號。
(五)論文以8000字左右為宜,越精煉越好;選題較大的論文、實驗報告字數可以適當放寬。
(六)本刊實行雙向匿名評審制度,其中二審送兩位國內外同行專家評審;三審三校。編輯部有權對原稿進行修改,不愿接受修改的作者請事先聲明。
(七)對于所有來稿編輯部都會及時做出處理,請作者注意網上投審稿系統的處理進程;在未接到本刊編輯部正式退稿通知之前,不得轉投他刊,否則后果自負。一稿多投者一經發現,三年內不接受作者的投稿。
(八)來稿一經發表即付稿酬,并贈當期期刊2冊。本刊已被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超星數據庫等收錄,本刊文章的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入數據庫,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九)《華文教學與研究》版權歸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暨南大學華文教育研究院《華文教學與研究》編輯部所有。凡投稿者在做出投稿行為時,不言而喻即做出把著作版權轉讓給本編輯部的承諾。文章一旦發表,即當作者許可編輯部在全球范圍內使用該文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數字化復制權、數字化匯編權、發行權、翻譯權。若投稿人希望在文章發表后個人擁有版權,務請在投稿時明確作出書面聲明。
(十)正文中的圖或表分別按圖1、圖2、圖3、……或表1、表2、表3、……順序編排,圖的標題位于圖的下方,表的標題位于表的上方,并注明數據和資料來源。如有補充說明,應以“注:”的形式進行說明。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華文教學與研究》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華文教學與研究》期刊是一本在我國教育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教育理論研究者和教育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教育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2001年,是由暨南大學主管,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暨南大學華文教育研究所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1674-8174,國內刊號:44-1669/G4。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