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交通運輸工程學報》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400字以內,英文摘要250個實詞左右。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其后加列國名。
(二)正文中例句排列采用(1)(2)(3)……的形式(起三回一)。正文中涉及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計數等,均使用阿拉伯數字。
(三)來稿應立論嚴謹,邏輯清晰,材料翔實,語句精煉,具有原創性、科學性、理論性。
(四)文內標題:文內標題要簡潔、明確,標題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保留三級標題。
(五)文中引用文獻,首次列注時需標明全部出版信息,再次列注時方可簡化。注釋按照(作家,書名,出版社,出版年份,第幾頁)的形式進行標注。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是一本在交通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2001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長安大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61-1369/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1-1637。
該刊設置了道路與鐵道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綜述、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欄目,覆蓋交通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交通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發表范例
-
軌道車輛內部壓力與車體氣密性、外部壓力的關系
作者:王前選; 胡哲龍; 梁習鋒; 黃尊地
-
高速列車隨車移動點的脈動風速模擬
作者:李田; 秦登; 蔡華閩; 張繼業
-
葉頂間隙對噴水推進水力性能的影響
作者:彭云龍; 王永生; 易文彬; 劉承江
-
網絡行程時間可靠性評價方法與影響因素
作者:陳喜群; 劉教坤; 胡浩強; 崔爾佳; 張帥超
-
城市軌道交通應急接駁公交蓄車點選址
作者:鄧亞娟; 茹小磊; 梁國華; 周明妮
-
多點隨機需求的分布式預置儲備
作者:楊廷鴻; 姜大立; 方海洋; 方玲; 李斌
-
基于灰熵法的公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關聯因素分析
作者:趙懷鑫; 孫星星; 徐倩倩; 戶媛姣; 孫朝云; 李偉
-
基于AIS數據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參考圖
作者:何正偉; 楊帆; 劉力榮
-
基于辨識理論的船舶時域運動快速計算
作者:昝英飛; 馬悅生; 韓端鋒; 吳朝暉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