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民族教育研究》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年份中的前兩位數不可省略,如:‘'01年”應為“2001年”。
(二)參考文獻指所引用的論文或著作。參考文獻統一置于文末,采用“[1]、[2]、[3]……”符號排序。
(三)摘要是一篇論文最有意義的部分,是標題的放大和論文的濃縮,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四)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工作罩位、職稱或職務、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子信箱(E-mail)、電話號碼。
(五)對于受各類基金資助的項目,請注明基金來源、項目編號。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民族教育研究》是一本在教育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9年創刊,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中央民族大學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2688/G4,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1-7178。
該刊設置了民族教育理論與政策研究、民族基礎教育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教育人類學研究、國際中文教育研究、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研究、“十四五”專題: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邊境地區基礎教育研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研究等等欄目,覆蓋教育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民族教育研究發表范例
-
中國民族高等教育法治化水平最新測度——基于對國內14所民族大學的實證研究
作者:黃艷
-
“服務學習”理念及其在民族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中的應用
作者:楊慧; 王茹薪
-
民族傳統生態文化傳承視野下的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教育體系建構
作者:包蓉; 謝榮幸
-
基于文化認知的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策略研究
作者:楊麗萍; 覃月彎
-
哈薩克族諺語的共生觀及其教育理路
作者:楊瑞芬
-
語言熟練程度對蒙古族小學生抑制控制功能的影響
作者:余紅玉; 張積家; 王曉瑩
-
跨文化敏感性影響朝鮮族學生的文化適應策略:民族認同的中介作用
作者:汪新筱; 張積家
-
英國少數族裔教育政策的階段特征與核心價值
作者:陳志偉; 吳艷梅
-
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對國際漢語教學的啟示
作者:李雅
-
第六屆全國民族高等教育高峰論壇在內蒙古民族大學召開
作者:徐壽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