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應有創新;立論科學,主題明確,推理嚴謹;詞語準確,句子精練,使用標準簡化字;遵從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數字用法、標點符號及其他標準。
(二)稿件正文中不得出現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個人信息。
(三)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在正文后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四)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
(五)注釋:解釋題名、作者及某些內容,均可使用注釋。能在文章內用括號注釋的,盡量不單獨列出;不隨文列出的注釋,標注符號應注在需要注釋的詞、詞組或語句的右上角,用①,②,③……表示,并于文后依次列出。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一本在教育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5年創刊,由青海民族大學主管,青海民族大學主辦,為季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63-1071/C,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4-9227。
該刊設置了特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特欄·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管理學研究、社會學研究、文化人類學研究等等欄目,覆蓋教育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范例
-
1929-1938年拉達克與中國新疆、西藏的貿易
作者:朱衛
-
淺析唃廝啰政權基本國策對青唐城的影響
作者:丁柏峰
-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青海地區醫療衛生建設述論
作者:牛桂曉
-
客家喊魂習俗研究
作者:周建新; 鐘慶祿
-
“西北大曠原”與“木素爾冰川道”
作者:任乃宏
-
山崇拜與神山文化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貢獻——以青海省藏區神山為例
作者:趙海鳳; 張嘉馨; 色音; 趙芬; 李仁強; 徐明
-
從河湟漢墓看“河西初開”時的多元族群融合
作者:張啟珍; 李冀源
-
我國烏孜別克族人名調查及其文化探究
作者:阿達來提; 吐魯洪
-
納木錯的苯教巖畫:藏北原始宗教掠影
作者:John; Vincent; Bellezza; 永保藏
-
了解象雄語:最基本的途徑
作者:Dan; Martin; 巴德群珠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