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山東交通科技》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引言:是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背景,不宜過多介紹研究成果,字數要求200~250字。
(二)參考文獻:(1)正文格式:作者,發表年(多版次文獻請同時提供第 1 版的發表時間),頁碼,外加圓括號。(2)文末格式:中、外文獻分開,各按音序排列。
(三)摘要的長度應在300字以內,直接明了地闡述論文的創新之處或主要觀點,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摘要不分段。
(四)來稿須附所有作者的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E-mail、聯系電話。
(五)屬于課題或基金項目的論文,請詳細注明類別、名稱及編號等內容。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山東交通科技》是一本在交通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79年創刊,由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主管,山東公路學會;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山東省交通科技情報站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37-1276/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3-8942。
該刊設置了路橋工程、軟科學研究、港口船舶、交通環保、交通工程、車輛工程、工程管理等欄目,覆蓋交通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交通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山東交通科技發表范例
-
貝克曼梁法測回彈彎沉相關問題分析
作者:李大勇; 代金國; 李英勇
-
SBS改性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藝研究
作者:李振興; 羅云玲; 胡濱; 梁養輝; 谷建平
-
多點激勵下安裝阻尼器對大跨度斜拉橋減震效果分析
作者:賈少敏
-
高速公路分離式隧道地表沉降和結構受力分析
作者:何信
-
水泥乳化瀝青混凝土強度形成機理分析及工程應用
作者:亢麗敏
-
沉管隧道縱向內力計算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作者:張愛茹; 張國棟; 劉昌
-
納米二氧化鈦與SBR復合改性瀝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作者:李增金; 張珊珊
-
彎梁橋平衡穩定結構體系研究
作者:馬兆云
-
薄壁開口U型梁大曲率孔道摩阻試驗研究
作者:呂長榮; 衣振華
-
瀝青混合料中消石灰含量的測定方法研究
作者:程小栓; 李鑫; 黃慧君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