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食品工業科技》期刊投稿時,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一、了解審稿周期
首先,投稿前應仔細了解《食品工業科技》的審稿周期。根據公開發布的信息,該雜志的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因此投稿者需要合理安排時間,避免因審稿周期影響論文的發表計劃。
二、避開高峰期
避開高峰期:在節假日或學術假期期間,編輯和審稿人可能無法及時處理稿件。
熱點話題發表后:當某個工業熱點話題受到廣泛關注時,《食品工業科技》可能會收到大量與該話題相關的稿件。為了避免與熱門稿件競爭,可以選擇在熱點話題稍微平息后再投稿。
三、關注征稿信息
《食品工業科技》 期刊會定期發布征稿信息,明確說明當前或未來的重點收稿范圍、專題或欄目。投稿者可以密切關注這些信息,根據收稿需求來準備稿件,并在征稿截止日期前投稿。不僅可以提高稿件被錄用的機會,還能確保稿件與期刊的主題和內容定位相符。
重點欄目:未來食品、研究與探討、生物工程、工藝技術、包裝與機械、分析檢測、貯運保鮮、營養與保健、專題綜述等。
《食品工業科技》投稿須知
(一)發文領域包括:食品及其交叉領域的研究論文和前沿綜述。
(二)要求研究論文須有創新性,內容充實完整;前沿綜述有較強的前瞻性和指導性。歡迎實驗與理論相結合、創新性強、學術價值高、有足夠食品及生物內涵、能引起較為廣泛興趣的論文。
(三)強調研究內容與食品學科的相關度,應重視闡述現象背后機制。
(四)一稿多投及重復發表的論文不在我刊的考慮范圍內。
(五)全體著作權人須將文稿(各種語言版本)所享有的全部著作權在全世界范圍內轉讓給《食品工業科技》編輯部。本刊享有該文全部著作權。作者必須遵守學術規范和準則,切勿一稿多投,杜絕抄襲、剽竊等。
(六)論文投稿前,應保證所有作者都知情,同意署名及共同作者的署名排序,且所有署名作者均須對稿件的全部研究內容進行審查,確保結果準確可靠,杜絕學術不端行為。
(七)作者投稿時請于文中簡明扼要地說明文章主要的創新之處,以方便編輯和審稿人能對您的工作做出正確評判。
(八)題目應簡明、準確,不宜用縮略詞。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實驗結果、結論等。摘要不能是結論的簡單重復,盡量不要使用公式、參考文獻和縮略詞。本刊很重視英文摘要的寫作,要求比中文摘要更詳細具體,單詞量一般為200~300,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中、英文作者單位必須寫出全稱和郵政編碼。
(九)請注意選擇能反映文章主要內容特征的、準確的關鍵詞,這樣能夠使更多同行讀者檢索到并引用您的文章。中英文關鍵詞宜5~8個,列于中、英文摘要后,按其重要性順列。
(十)一個寫得好的引言可以幫助讀者快速了解文章的研究背景并引起讀者興趣。引言的寫作建議包括本研究領域背景的綜述、已有研究成果的描述、陳述為什么需要進行更多的或進一步的研究、闡述作者本項研究的目的和創新性等,最后一般需要給出文章的擬研究內容。
四、合理安排個人時間
投稿者還需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來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此外,還要考慮到自己的研究進度和稿件質量,確保在投稿前對稿件進行充分的修改和完善。
綜上所述,選擇合適的投稿時間需要綜合考慮審稿周期、高峰期、征稿信息以及個人時間安排等多個因素。通過合理安排投稿時間,可以提高稿件被錄用的機會,并確保研究成果能夠及時發表。
《食品工業科技》期刊創刊于1979年,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管,北京一輕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是國內公開發行的工業類學術期刊,國際刊號:1002-0306,國內刊號:11-1759/TS,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永定門外沙子口路70號,以反映工業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致力于為深化工業改革、繁榮工業科學服務。
該刊在學術界具有廣泛認可度,其影響力指標表現優異:
核心期刊地位:連續入選
- 北大核心期刊(2023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
-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
-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3-2014)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1-2012)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擴展(2017-2018)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擴展(2015-2016)
- Scopus數據庫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
- 開放獲取期刊指南
- 化學文摘(網絡版)
等。
食品工業科技數據統計
被引次數統計
影響因子統計
被引次數:指該刊被當參考文獻的引用次數,以及被下載次數。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