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科技》期刊提供以下投稿方式及注意事項:
一、在線投稿:通過期刊官網在線投稿,系統支持稿件上傳、進度查詢及審稿意見反饋,需注冊賬號后提交。
二、郵箱投稿:部分欄目接受郵箱投稿,《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35號1103室。
三、注意事項:在投稿前,務必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投稿須知:
(一)提供作者簡介: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工作單位(寫到二級學院)、職稱或職務、主要研究方向或學科特長或從事何種專業技術工作、郵政編碼、電子郵箱地址、聯系電話。
(二)來稿請切勿一稿多投,切勿抄襲,文責自負。
(三)題名應易于認讀,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縮略詞、其他語言、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等。
(四)文中出現的次序號,在引文末右上角方括號內注明,參考文獻著錄書寫格式、間隔符號必須按照本刊規定。
(五)正文前應有20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簡述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項內容。摘要下另起一行標注3~8個關鍵詞。
保持聯系暢通:在投稿后,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編輯部在審核過程中能夠及時與作者溝通。
耐心等待審核:由于編輯部工作量較大,審核過程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審稿時間為:1-3個月,作者應耐心等待審核結果,并避免頻繁催稿。
綜上所述,向《中國高校科技》期刊投稿可以選擇在線投稿或郵箱投稿兩種方式。在投稿過程中,作者應仔細閱讀投稿指南和要求,確保稿件內容、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并保持聯系方式暢通以便與編輯部溝通。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是一本在我國科技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它致力于為科技理論研究者和科技實踐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科技領域的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創刊于1987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國際刊號:2095-2333,國內刊號:10-1017/N。
中國高校科技發表范例
-
地方高校科研:外部評價體系重構與內部激勵機制改革
作者:盧立玨; 薛偉
-
構建“因業施教”應用型人才培養生態
作者:史國君
-
新時代推進大學依法治校研究——基于大學章程實施現狀調查
作者:徐銘勛
-
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政策體系與保障機制——基于“中國制造2025”的思考
作者:洪林; 夏宏奎; 汪福俊; 葉美蘭
-
校企合作何以可能——以福州大學“紫金模式”為例
作者:鐘明春; 劉名遠; 林永新
-
比較中美大學科技成果處置權與收益權
作者:田國華; 張勝
-
新型大學推廣模式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選擇
作者:于德; 王華斌
-
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創新創業管理機制——基于典型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的案例分析
作者:沈皆希; 倪杰; 曹鎮
-
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國內外研究進展
作者:王秀芝; 劉志強; 吳祝武
-
基于素質教育導向的高等數學教學方法探析——評《數學教育的智慧與境界》
作者:余航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