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科技》作為一本科技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創刊于1987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的科技類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10-1017/N及國際刊號:ISSN 2095-2333。旨在成為科技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科技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科技規律,助力科技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科技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中國高校科技》 期刊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RCCSE學術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榮譽。主要欄目:戰略研究、“雙一流”建設、科研管理、評價與發展、科研育人、產學研用、知識產權、轉化與服務、書評·廣告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科技工作者、科技研究者、科技政策制定者以及對科技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提供作者簡介: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工作單位(寫到二級學院)、職稱或職務、主要研究方向或學科特長或從事何種專業技術工作、郵政編碼、電子郵箱地址、聯系電話。
(二)來稿請切勿一稿多投,切勿抄襲,文責自負。
(三)題名應易于認讀,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縮略詞、其他語言、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等。
(四)文中出現的次序號,在引文末右上角方括號內注明,參考文獻著錄書寫格式、間隔符號必須按照本刊規定。
(五)正文前應有20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簡述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項內容。摘要下另起一行標注3~8個關鍵詞。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中國高校科技》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3個月,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中國高校科技》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中國高校科技發表范例
-
地方高校科研:外部評價體系重構與內部激勵機制改革
作者:盧立玨; 薛偉
-
構建“因業施教”應用型人才培養生態
作者:史國君
-
新時代推進大學依法治校研究——基于大學章程實施現狀調查
作者:徐銘勛
-
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政策體系與保障機制——基于“中國制造2025”的思考
作者:洪林; 夏宏奎; 汪福俊; 葉美蘭
-
校企合作何以可能——以福州大學“紫金模式”為例
作者:鐘明春; 劉名遠; 林永新
-
比較中美大學科技成果處置權與收益權
作者:田國華; 張勝
-
新型大學推廣模式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選擇
作者:于德; 王華斌
-
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創新創業管理機制——基于典型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的案例分析
作者:沈皆希; 倪杰; 曹鎮
-
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國內外研究進展
作者:王秀芝; 劉志強; 吳祝武
-
基于素質教育導向的高等數學教學方法探析——評《數學教育的智慧與境界》
作者:余航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