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chuàng)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qū)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chuàng)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來稿請另紙注明作者簡介和聯(lián)系方式。
(二)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釋義性注釋是對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引用文獻的原文摘錄,要詳細注明節(jié)略原文。
(三)在參考文獻中,請作者一律用中、英文對照著錄。原文有英文信息項的,必須按原文的英文信息項著錄,不允許作者自行翻譯;原文沒有英文信息項的,作者可按中文信息項翻譯。
(四)關鍵詞,3-6個,中間用分號相隔。
(五)在線投稿過程中,文稿請勿包含姓名、單位、地址、郵編及作者簡介、資助項目等個人信息,如果含有個人信息,會導致初審直接退稿的可能。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是一本在交通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4年創(chuàng)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長安大學主辦,為月刊,國內統(tǒng)一刊號為CN:61-1119/U,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0-033X。
該刊設置了設計與試驗、施工技術與應用、質量檢測與控制等欄目,覆蓋交通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交通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
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發(fā)表范例
-
盾構隧道壁后注漿試驗的研究現狀與發(fā)展
作者:韓鑫; 葉飛; 何彪; 趙猛; 應凱臣
-
道路基層地聚物砂漿結石體的強度
作者:狄升貫; 余功新; 王朝輝; 張磊
-
中國公路機械網簡介
作者:--
-
Ⅱ型主梁斷面顫振導數的神經網絡預測
作者:文鋒; 熊川; 李翊銘
-
反應型橡膠改性瀝青的溫度敏感性及路用性能
作者:高榕; 趙樂
-
復合澆注式鋼橋面瀝青鋪裝的路用性能
作者:潘友強; 張志祥; 徐肖龍
-
Midas/civil在現澆支架受力計算中的應用
作者:尹麗麗
-
ATB-25廠拌熱再生混合料在路面大修工程中的應用
作者:郭浩; 賈秦龍; 薛洪華; 蔣松利
-
合璧津高速公路危巖落石綜合處理設計
作者:王春
-
瀝青路面離析處治材料及其處治效果
作者:朱宏斌; 白鑫; 蔣應軍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