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駐馬店市花生產業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花生是河南省重要的油料作物,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駐馬店。駐馬店市位于河南省的南部,花生是其主要的經濟作物。駐馬店市花生在提高抗性、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加工增值、結構調整等方面都具有很大潛力,為駐馬店市花生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前提和依據。駐馬店花生種植區域相對集中,但仍存在品種多、亂、雜且嚴重退化等問題,且栽培技術落后、加工業不發達。因此,還需要引進良種,推廣先進的栽培技術,提高花生生產的綜合抗災能力和生產水平,理順產加銷體系,走市場化發展道路,促進優質花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近幾年,駐馬店花生產業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及駐馬店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在市場機制作用下發展愈來愈快,在促進農民脫貧致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但近2年來連續受災害性天氣影響,農民生產效益呈斷崖式下跌。本文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以確保花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花生生產現狀
隨著農村的不斷深化,花生種植面積也逐年擴大。多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力度,促進了花生的持續高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隨著花生種植面積的擴大和總產量的增加,其外貿出口及加工業也開始起步。
2存在的問題
2.1品種多、亂、雜
駐馬店市地處平原,土地資源豐富,花生種植面積較大。由于農民對花生種子重視度不夠,多年來未進行提純復壯,自發串換種子現象嚴重,致使花生品種多、亂、雜。由于土地比較分散,千家萬戶分散種植花生,品種沒有專用化,使得加工和出口企業均不能獲得大量高純度的優質花生,加工和出口花生品質差,花生價格逐年下降。
2.2質量意識差
由于土地比較分散,農戶種植花生也比較分散,且品種不一。有些種植戶自己加工,用小型脫殼機進行脫殼,造成不完善粒增多、加工破損率高。少數農戶為減少破損率在機械脫殼時加水,致花生仁含水量較高,運銷過程中易產生霉變,嚴重影響花生的質量。
2.3栽培技術落后
農戶受傳統種植習慣的影響,長期同一茬口種植,種植密度比較隨意,不注重學習新的栽培管理技術。在土壤翻耕前長期施用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機肥,花生生長期偏施氮肥,造成土壤中養分失衡,造成花生產量降低和品質下降。
3產業化發展對策
3.1提高優良品種種植比例
提高花生品質的關鍵在于科學選用品種。目前,駐馬店市種植的花生品種存在品質差、產量不高、混雜退化等問題。近年來,駐馬店市也零星推廣“豫花”“遠雜”“開農”等系列高油、高油酸花生新品種,這些新品種要加速繁育推廣。其中,適宜大果花生區種植的豫花9326是通過國家鑒定和河南省審定的優質油用型花生新品種,脂肪含量達56.67%;適宜小果花生區的豫花37號是利用分子標記技術培育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種,油酸含量達到77.5%。推廣區域化種植,以保證新品種的優良性狀。
3.2建立優質花生加工、出口基地
目前,駐馬店市花生種植品種混雜,大、小果花生均有種植。因此,要對花生種植區域進行布局,以形成規模化加工與出口的產業發展模式。近2年逐漸興起訂單農業,統一進行栽培技術指導,統一供種,采收時統一質量標準,企業和農民都有了保障。根據多年來農戶種植習慣,調動農戶種植花生積極性,在大果花生產區優先種植優質油用型高油、高油酸花生新品種,在小果花生產區優先種植優質食用、加工型高油、高油酸花生新品種,建立優質專用花生生產基地,發展花生規模化加工、出口基地。
3.3優化種植結構
按照提出的“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優化種植結構,協調優質與高產的關系,改變以往單一追求高產目標,推廣一年一熟春播花生種植,擴大優質花生的種植面積,由于上市時間不同,可大大提高種植者的效益。根據種植規模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可將麥套花生調整為麥后直播花生,提高花生單產和生產效率。同時,充分利用玉米、西瓜、林果等多種茬口,間作套種花生,推進標準化、規模化、機械化和可持續生產。
3.4加快高標準花生田建設,提高抗災能力
近2年,駐馬店市災害性天氣較多,造成農民損失慘重。駐馬店市不斷推進高標準花生田建設,提高了合作社等種植大戶的生產效率,為駐馬店市花生高產穩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近年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多在主干道、鎮村道路兩側等交通相對便利的區域,對于偏遠、交通不便的田塊尚未全面推進。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擴大投資面,加快推進高標準化農田建設,以適應現代花生產業發展的需要,提高駐馬店市花生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