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跨境電商發展現狀與對策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近年來,憑借國家跨境電商政策與自身的外貿優勢,浙江跨境電商發展速度非常迅速,杭州、寧波、義烏作為試點性城市順利開展跨境電商。目前浙江跨境電商發展規模居全國前列,2017年浙江省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居于全國第二,出口零售額與增長率排名第三。
一、浙江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
(一)浙江跨境電商總體規模顯著擴大
(1)跨境電商企業數量迅速增加。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發展迅速,傳統外貿企業開始借助跨境電商平臺以推動企業更好地發展。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浙江跨境電商企業數量迅速增加。目前,浙江省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主體數量有三萬多家,在各大知名跨境電商平臺上開設的店鋪已超30萬家,且跨境電商企業主體數量持續增長。2016年,浙江省賣家在WISH、敦煌網、速賣通、eBay跨境電商平臺的排名第二,在亞馬遜排名第三。
(2)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在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疊加效應下,浙江省跨境電商服務出口試點在杭州、金華地區開展,杭州下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在全國率先開展跨境出口業務,積極打造跨境電商眾創空間,吸引各類創客加入跨境電商創業大軍。在這樣的趨勢下,浙江形成了產業集群發展電商優勢,借助銷售平臺的多樣化,浙江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和消費市場不斷擴大。根據浙江省商務廳數據,2015年,浙江跨境電商出口達40億,位列全國第二位;2016年,浙江跨境網絡零售出口319.26億元,同比增長41.69%,在出口跨境賣家地域分布上排名第2。2017年3月設立浙江自貿區后,2017年1-9月浙江省在跨境電子商務上進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出口總額的增長速度分別到達19.50%,41.30%和13.90%,且1-9月的跨境電子商務成交額到達308億元,同比2016年增幅39.01%,可見,浙江跨境電商正處于迅速發展的階段。
(二)浙江跨境電商消費市場日益多元化
浙江跨境電商消費市場不斷擴大,越來越多元化。在“一帶一路”的優勢下,中國與沿線國家簽訂了超百份的政府間合作協議與國際組織間的內部合作協議,沿線國家泰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尼日利亞等消費市場巨大。印度是人口大國,目前印度很多人還未使用智能手機,所以智能手機的市場空間巨大;中泰鐵路及公路的建設,為兩國間貿易提供基礎保障;俄羅斯電子零售交易額超過1萬億盧布,來自中國電商的商品占近九成;羅馬尼亞戈爾日縣與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共同開展“圖片展”為兩國經貿合作搭建橋梁,“一帶一路”捷克站物流園項目正式啟動為跨境電商產業鏈提供綜合服務。這些不斷建設的基礎設施,為浙江跨境電商出口提供了更廣闊的消費市場。2016年浙江省以跨境電子商務形式自“一帶一路”國家進口2.7億元,零售出口10.4億元,分別增長78.5%和55.5%,高于同期全省跨境電子商務整體增速28.4個和15.6個百分點。
二、浙江發展跨境電商存在的問題
(一)跨境電商信息傳遞時效低
跨境電商信息傳遞時效低是指在建設有效的信息平臺時信息建設水平和應用型水平低,浙江跨境電商就存在信息傳遞時效低的問題。信息的傳遞包括海關、商檢、物流、金融、法律法規等部門,若這些部門獨立運行,則會影響跨境電商效率。加之涉及不同國家的法律,稅收易造成信息傳遞有誤,會降低雙方對信息的信任度,政策法規的變動性,稅收的變動會影響商品的價格,不能及時調整會損害雙方利益。具體體現在信息交互的不及時,如因自貿區的建立,海關處每日需要處理的通關物件多而雜,并且大多數的處理都是依靠人工分揀,此時若跨境電商買家想要查詢這筆訂單是否已經完成,像銀行收取貨款時會因為信息傳遞不及時而耽誤結算,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業務資質、支付安全上又缺乏專業水平,也不能做到向各自國家相關監管機構的監管和報備,結算業務也受影響。
(二)跨境電商物流發展不完善
一個完整的物流體系是將指定的物品從某地轉運至目的地的流動過程,它包括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一系列行為。由于跨境電商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運輸,需要較多時間來完成運輸,配送過程物品的遺失或因物品包裝的不嚴謹性造成物品損害往往會給買賣雙方造成損失。因此,跨境電商需要健全的物流體系來支撐,缺了某一環節便會導致接下來過程的延誤。浙江省跨境電商目前使用的物流主要有三種類型,屬于“行郵”形式,一是使用國際快遞、小包等以行郵方式派送,且需經過報關納入海關跨境電商出口品項下統計;二是采取一般貿易方式,通過國際大宗貨物運輸的方式運到海外倉,再由物流企業配送到買家手中;三是通過國際快遞、小包等國際行郵方式,直接投送到買家手中。總體看來,目前浙江省跨境電商物流還處于緩慢發展的階段。浙江的出口具有小批量、高頻度的特點,如浙江對俄羅斯出口小物件、小玩意兒,這些低價值物件占據了俄羅斯90%的市場,但是一個售價只有10元的中國手機殼,在2018年4月和6月低價平郵體系分別兩次漲價,價格幾乎翻番,導致大量小商品的物流成本倍增,通過跨境交易送到的俄羅斯,物流成本要占據賣價的8成,造成了出口企業的利潤的銳減。除了物流成本高,物流速度的緩慢,也導致很多買家不愿意等待,使得退款率增加。
(三)跨境電商人才比較缺乏
跨境電子商務所需的人才是綜合性能力強,并能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操作的人。又因為跨境電子商務是基于網絡發展起來的,不同于普通的商務模式,它要求的人才是高素質的人才,參與者不僅要熟練掌握網絡操作,同時也需要熟知國際貿易流程、進出口業務操作、了解國際貿易慣例、商品檢驗檢疫、物品的出入境、市場營銷等方方面面的復合型人才。但我國目前跨境電商人才出現了企業所需人才與高校培養的畢業生不符的矛盾。據統計,全國跨境電商領域人才缺口數達450萬,目前,在杭州的1.3萬家跨境電商企業中,80%處于缺人狀態。跨境電子商務是近幾年的新興產業,在人才市場中,雖求職者眾多,這些求職者不乏擁有技術,多年豐富管理經驗,卻很難找到符合的在電子商務平臺從事跨境貿易的應用復合型人才。畢業生或是求職者大多擁有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外語以及國際商務的學歷。這些選擇跨境電商行業的求職者專業背景似乎很豐富,數量也相當可觀,可是企業認為大部分畢業生存在解決問題能力不強、知識面窄、視野不夠寬等方面的缺點。同時,“互聯網+”的不斷推進,相應復合型人才缺口也會越來越大。如果只有發展前景,卻沒有相應的人才配備,對于引領電子商務的浙江來說,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將會遇到瓶頸。
三、發展浙江跨境電商的對策和建議
(一)建立信息傳遞平臺
建立信息傳遞平臺的基礎是收集所涉及的跨境電商主體的有效的信息,建立聯動的信息平臺共享,讓這些信息能與浙江海關、海關總署、電子商務等部門能共享通關信息,減少審核信息,報關等流程,同時也能及時獲取交易訂單的商品與運單信息,以便快速更新平臺的商品信息。因此,浙江應在現有的跨境電商模式上,貫通“關稅”“商檢”“物流”“融通”之間的關系鏈,借鑒河南省鄭州“E貿易”,創新“電子商務+航油監管+保稅中心”的通關監管模式,創新秒通過模式“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讓信息更加透明化,也讓進出口企業能夠及時查閱信息。
(二)優化倉儲物流配套
浙江應積極憑借自身優勢建立有力的物流體系。浙江港口資源豐富,寧波、舟山港沿海航道港口吞吐量大。浙江可以據此建立便捷、高效的水運體系,為浙江省跨境電商企業爭取更多利潤空間。還可以開辟專門貨運專線,如寧波的天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8年1-7月開辟的俄羅斯專線空運,不僅能提高時效,還能減少郵件丟失的問題。此外,浙江還能通過設立海外倉儲解決物流時效問題。2017年1-11月,浙江已經建立公共海外倉服務企業超過3000家,海關申報出口超過2億美元,帶動出口超過10億美元。除了自己建設海外倉,浙江企業還可以與國內電商巨頭達成合作,利用國內電商巨頭在海外建立的倉儲,開辟的物流專線,如菜鳥網絡開辟的超級經濟專線。總之,浙江還應繼續加大海外倉的建設,不斷探索適合浙江跨境電商發展特點的模式,及時評估海外倉的建設成效,真正發揮海外倉對浙江跨境電商的作用。最后,浙江還可以根據國際標準優化物流平臺建設。依據國際準則優化物流標準與流程,促進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為加快浙江省跨境電子商務做好平臺基礎。
(三)企業與高校合作培養跨境電商人才
跨境電商的發展需要跨境電商的專業人才。為了提高人才的專業技能,學校可以在外語學院、商學院等相關院系開設跨境電商平臺操作模擬類課程,讓學生真正體驗跨境電商的操作過程,培養出真正所需的人才。浙江企業可以與高校對接通共同培養跨境電商人才。如杭州的深圳通拓科技有限公司與浙江工業大學國際貿易系,阿里巴巴西北區域資深運營及北京博導前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共同為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內的五個院校進行“阿里巴巴跨境電商人才培育合作高校”授牌。浙江高校可積極借鑒這樣的校企合作方式,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跨境電商前沿動態,同時以實踐指導理論。比如給學生提供實習崗位,讓學生體驗跨境電商業務操作流程,讓學生將在校所學習的語言及外貿方面的基礎知識盡可能發揮到實際操作過程中。在開設相應的課堂時,也可以引入專業的教師或在該領域從事具有豐富經驗者進入課堂,這樣不僅能提高本校教師的專業素質,也為學生展示了實踐操作中真正具備的能力。
(四)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消費市場
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浙江省應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加強與當地本土跨境電商的合作。如Shopee東南亞的電商平臺,在2017年12月,Shopee公布的年GMV達18億美金,目前是以本地賣家為主,但它也來中國招商,浙江企業可以把握時機,通過和這些本土跨境電商的合作開拓沿線國家的消費市場。此外,浙江企業想要抓住“一帶一路”的發展先機,還應深入研究沿線國家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偏好,根據消費需求選擇適銷對路的跨境電商產品,令跨境電商成為浙江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根據eMarketer的調研,2016年,俄羅斯跨境網購中,中國占比52%,中國制造,電子商品、服裝深受俄羅斯人喜愛,那浙江跨境電商應瞄準俄羅斯人的消費需求,有針對性的推出出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