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BIM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及作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0前言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簡稱,全稱是建筑信息模型。是主要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和數據進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它具有可視化的特點,同時兼具協調性以及模擬性和可以出圖的特點,是目前為止比較具有先進性的三維數字化的設計。
1BIM產生的背景
現代的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在建筑產品的投入上也越來越大。在建筑產品上,具有投資的額度大以及對造型的要求是比較獨特的。對于在建筑上的要求變得日趨嚴格化。例如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是目前上海市最大的地下工程,它的總體建筑面積是150萬m2,集航空、公路、高鐵、城市輕軌為一體,是比較現代化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建設。除此之外,人民日報社報刊綜合業務樓建筑的造型也是以圓形為母體,根據場地的條件變形升級而成的,塔樓的建筑高度為180m。廣州市新圖書館的設計更是增加了建筑的特色,它高50m,一共10層,在傾斜度上為19°[1]。BIM具有嚴格的工期和造價的控制和頻繁的錯漏碰缺及設計變更的能力,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是我們在加強技術與管理水平上取得進步的先決性條件,BIM在一些大體量以及高難度的項目不斷增加的前提條件上順應時代的發展而生,是技術與管理的效益所推動的發展新模式。
2.1BIM的應用,改變了工程造價的方式
在傳統的造價方式上,我們主要是采用手工對量進行計算,查定額和對工料的分析也主要是采用手工,除此之外,對取費計價等都是采取手工的方式。在整個計價的過程中不僅是耗費的時間長而且效率低下而且質量還不高。在進行土建鋼筋的計算量比較繁重,手工進行計算要求造價人員對圖紙以及圖集進行精準的把握。如,1棟18層的住宅樓,在進行鋼筋計算的時候,手工計算量就需要7天左右的時間。計價軟件的出現使工程造價的定額和工料分析擺脫了繁重的手工作業。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也就是BIM的出現之后,給工程造價的計算方式帶來了變革,BIM通過三維模型的仿真模擬實際工程的構件以及材料等信息,在通過對工程量的計算規則的結合,快速地完成對工程量的計算。相比于傳統的手工進行計算,BIM在時間上大幅度地節省,為建筑工程節省了時間[2]。
2.2BIM提高了工程造價的準確度與效率
工程造價的核心是計算工程量,通過對工程量的計算的準確度與精確度上來說,如果計算存在精確度上的失誤以及誤差,那么就直接會影響到工程造價的準確度。在進行手工計算的時候,我們主要存在著對工程量的少算、忘記計算以及對工程量的重復計算上。而BIM通過對專業軟件的利用,如對廣聯達以及魯班等的利用,這些軟件在計算的時候植入了國家的計算規則與標準,通過對其進行三維模型的建立,軟件可以自動地對重復計算的工程量進行自動地扣減,大大的提高了工程量計算的準確度。同時,它還可以完成套價和工料分析以及對分析的結果進行打印,實現信息的共享,廣聯達以及魯班與BIM相比較而言,BIM對于工程造價來說,可以極大地提高了工程造價的效率。
2.3BIM減少了對設計的變更,節約了投資
BIM的可視化的特點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在設計的階段,我們對設計的性能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對日照的分析以及對低碳的分析,對能耗、采光、機電等進行分析。由于BIM的可視化的特點,在進行上述設計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對其進行可視化的直觀觀看,對在設計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地分析與探討,這樣就可以在某一個設計的環節出現問題的時候,對其進行及時地修改,減少后續的對于整體的設計的修改,相比較于傳統的設計方面,BIM的應用對于工程造價來說為工程造價節省了成本,為開發商節約了投資,同時也減少了對設計的反復變更,影響到整個工程的進度[3]。
2.4BIM在實施的階段更加節省了成本
在應用了BIM進行建立模型之后,方便了引入虛擬化的技術,實現虛擬化的漫游。在傳統的圖紙方面因為其不具有一定的直觀性和可視性,通過在對BIM實施的階段往往發現不了一些具有細節化的問題,例如一面墻、一根管道甚至是一個門窗的位置問題,在平面化的圖紙上,這些問題的發生很容易被忽視。利用了BIM對工程進行建立模型之后,可以及時對一些細節的問題進行優化處理和深化加工。可以這樣說,BIM在運用到施工的階段可以模擬施工的實際場景,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對在工程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或者施工前發現問題,盡量減少或避免返工,從而縮短工期的同時節約工程造價的成本。
2.5BIM的發展有利于實現全壽命周期的造價管理
我國工程造價的工程管理主要是采用多階段的以及多主體進行管理,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利益的最大化,節約工程造價的成本。采用BIM的發展模式,可以實現集中統一的可視化管理,進而實現對工程造價的全壽命周期的造價管理。
3BIM對工程造價的價值分析
在管理層面上的價值,BIM技術對于建筑業的發展意義是毋庸置疑的,與此同時,對于工程造價的管理上也同樣具有價值。對于現階段我國的工程造價多數采用的是階段性的造價管理而不是連續性的造價管理。在應用BIM的技術上,我們對造價工程進行全過程的造價管理,提供涵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統一的信息化模型,進行協同共享和集約化的管理,為工程造價提供可靠的基礎和依據[5]。在數據積累方面的價值,對項目的整個階段來說,每個階段都會產生BIM的模型,就是以模型為載體,然后每個階段都會產生附加的信息和數據。在這些數據和模型之中,我們有了數據模型這個載體,對于BIM在數據模型上的價值就是可以進行大量的數據積累,為以后項目的進行提供依據,促進工程項目的數據積累。在推動行業工業化的發展上,因為IBM可以連接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數據,因此,在促進工業化的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意義,IBM技術可以支持各種各樣的數據分析,在推動工業化的發展上可以對各階段的數據進行流通,實現多方的協同工作,為實現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造價管理提供了基礎[6]。
4結束語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價值,BIM對于促進我國的工程造價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工程造價中,通過對BIM的模型進行建立,對于減少手工上的失誤以及促進我國工程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意義。在信息的共享上,BIM采用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共享,這可以提供一個信息的可持續發展。傳統的信息在保存上由于只是采用電腦的硬件存儲和紙質版的文件進行存儲,工程造價的信息不容易被保存,經常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發生相關的資料消失的現象,不利于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對BIM進行建立模型,可以及時的通過大數據對工程造價的信息進行保存,在日后的查閱以及信息的保存具有可持續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朱芳琳.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D].成都:西華大學,2015.
[2]孫盼.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及效益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4(34):79-80.
[3]蘆磊.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及效益分析[J].工程技術2017,9(3):72.
[4]張逢宇.大數據時代BIM對工程造價行業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23(6):123-124.
[5]康承虹.探究大數據時代BIM對工程造價行業的影響與對策[J].四川水泥,2017,39(11):203.
[6]郭勇.BIM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影響和價值[J].住宅與房地產,2015,21(25):131-132.
作者:陳峰梅 單位:福建昌禹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