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的優化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1引言
對智能變電站當中所涉及到的繼電保護技術進行科學的、合理的優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智能變電站的運營安全和提升智能變電站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智能變電站的長遠發展,由此可知,繼電保護技術是智能變電站當中非常重要的技術之一。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智能變電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與開發,為了更好的促進智能變電站的安全運營,必須進一步提升繼電保護技術,使其在智能變電站中得到良好的應用。
2智能變電站的特點分析
2.1一次設備的智能化分析
將智能傳感器以及智能組件嵌入到智能變電站的一次設備當中后可以使其在應用的時候以及控制的時候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而且在智能變電站一次設備運行過程當中與繼電保護裝置之間是通過光纜來傳輸相關的數據與控制指令的。由此可知,智能變電站一次設備在安裝智能傳感器以后就具有了智能化的優勢。
2.2通信規約的標準化分析
為了更好地使智能變電站安全運營,就必須制定一套科學、嚴格、符合實際情況的標準,這樣一來有助于智能變電站相關的設備進行信息模擬以及與通信接口的建立,有效的促進智能變電站當中各種設備之間的無縫銜接。除此之外,還應該根據相關的標準,將智能變電設備與變電通信網絡進行合理的鏈接,實現智能變電站當中相關信息的共享。
3智能變電站中繼電保護技術存在的問題分析
3.1智能化水平存在不足
現階段,由于我國一些部門并沒有充分的了解智能變電站,只是將其當作一種簡單的概念進行認識,這也就導致了我國在進行變電站智能化上面,大部分只是將傳統的變電站進行擴建和改造,然后以智能變電站模式投入使用。由于智能變電站對其所涉及到的各種各樣的設備要求比較高,特別是繼電保護裝置,因此,這種智能變電站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這樣一來也使得我國一部分的智能變電站的智能化水平不高。
3.2設備的接口連接線缺少規范性
與傳統的變電站相比智能變電站在其建設以及運營過程中都相對復雜的多,需要大量的設備配合運用,并且各種各樣的設備之間還需要通過合適的線路進行接口連接,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確保智能變電站當中各設備的正常運行。不過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為了實現各設備之間的相互連接需求,就必須使用大量的線路,同時還要求各設備必須預留足夠數量的接口,并且各種設備上的接口還存在著不同,這給智能變電站相關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3.3外部環境的影響
在建設智能變電站的時候,會使用到很多的電子式互感器作為其外部零件,但是這些外部零件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使其受到環境干擾比較嚴重。如果這些電子式互感器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很有可能造成其工作方面出現錯誤,給智能變電站提供錯誤的數據信息。由此可見,外部環境對電子式互感器的干擾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智能變電站的運行質量以及運行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智能變電站的運行負擔。
4.1加強智能化水平
為了使智能變電站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在對其傳統變電站改造與擴建的同時,還應該全面加強其繼電保護裝置的智能化。繼電保護裝置的智能化是提高智能變電站智能化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通過與現代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可以科學、有效的實現對智能變電站中信息的調動。當外部環境對智能變電站設備產生干擾的時候,計算機可以自動啟動相應的保護措施指令,對其進行合理的保護。在智能變電站當中所有的信息都是以電子信號的方式進行傳輸,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與繼電保護技術相結合,可以有效的縮短信息傳輸的時間,這樣一來可以進一步提高智能變電站整體的靈敏度,同時也可以實現更好的保護智能變電站。
4.2就近原則安裝繼電保護設備
為了更好的確保智能變電站的安全運營,在進行繼電保護相關的裝置安裝的時候應該遵循就近原則,在智能變電站有關的設備附近安裝繼電保護裝置。只有這樣就近安裝繼電保護裝置才能夠確保在智能變電站出現問題或者事故的時候,繼電保護裝置在第一時間內做出相應的保護動作,減少繼電保護裝置的反應時間,最大程度上降低智能變電站出現問題與故障所帶來的風險。
4.3優化智能變電站的設備
現階段,在我國的智能變電站當中所應用的一部分設備并不是我國自己生產的,而是由國外進口來的,雖然說這些設備在其性能指標上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有些并不是很符合我國的智能變電站需求;因此,在進行智能變電站相關設備采購的時候,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對智能變電站設備進行性能和結構分析;同時,對智能變電的設備進行優化,最大程度上降低智能變電站的設備的復雜程度,以便對設備進行相應的操作,更好的實現資源的利用。
5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智能電網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對智能變電站進行建設的時候,應該充分的對繼電保護技術進行完善與優化,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的確保智能變電站建設質量,全方位的提高智能變電站的運行安全,促進我國電網向智能化方向更進一步,推動我國電力系統的安全、高效運營。
參考文獻:
[1]鄧旭浩.關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優化措施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9).
[2]林捷.關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一些優化策略研究[J].通訊世界,2017(11).
[3]韓海山,王莉.關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優化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3).
[4]周超敏.智能化變電站技術及繼電保護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30).
作者:楊凌曦 單位: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宜昌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