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新生兒臍部護理大全11篇

      時間:2023-02-28 15:46:3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新生兒臍部護理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新生兒臍部護理

      篇(1)

      【關鍵詞】臍帶;新生兒護理

      Progress in neonatal umbilical care

      He Jian-meiFang Lan-ying

      【Abstract】Commonproblem has omphalorrhagia,omphalitis, grave person may combine the whole body infection in newborn navel nursing. Be to ensure that newborn health,improve nursing quality,cut off the navel,close observe,correct the daily nursing,keeping navel drying,the different periods to the umbilical cord have adopted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

      【Keywords】 Umbilical cord;Neonate;Nursing 圍產兒臍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門戶。當胎兒娩出母體的那一刻,臍帶就成為一個廢棄物。新生兒抵抗力差,臍部護理不當極易發生局部感染, 有資料表明感染易發生于產后前3天,感染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占57.14%,其次為大腸埃希氏菌和枯草桿菌,各占12.93%[1]。臍部發生感染后還容易引起新生兒敗血癥,在新生兒敗血癥中,臍部感染者占66%~87%,一旦發生嚴重感染將危及生命,死亡率達18.06%[2-3]。綜合諸多相關資料,現將新生兒臍部護理進展報告如下:

      1斷臍的護理

      1.1正確斷臍:出生時正確斷臍,能預防臍帶出血。新生兒娩出后待臍帶搏動消失,用5%碘伏溶液消毒臍根部及周圍[4],將氣門芯套于殘余臍帶根部,使氣門芯下緣緊貼臍輪皮膚。24h后即不需要包扎,以減少臍帶的感染率和出血率,縮短臍帶創面的愈合時間[5]。

      1.2斷臍的目的: 多數專家認為,殘留的臍帶一般在1w左右脫落,創面在10~14天才完全愈合[6]。而出生后48h左右剪掉殘留臍帶,不等其自然脫落,目的是使去除壞死組織,避免其成為細菌培養基,從而減少臍炎發生的可能性。

      2剪臍的方法和技巧

      正確掌握剪臍的方法和技巧,將更有利于避免臍部感染,從而預防新生兒感染。嚴把結扎關,結扎位置和結扎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剪臍的成功。剪臍的時間必須根據臍帶干枯程度來選擇,臍帶粗大干枯慢需,推遲1~2天剪臍,否則剪臍后創面易出血。剪臍應徹底,避免殘端遺留而使華通膠物質變質,局部滲出潮濕,從而有利于病菌生長繁殖,發生局部感染。如果結扎下方有血腫,剪臍應連同血腫剪掉,將血塊清除干凈。

      3臍帶日常護理

      3.1臍帶脫落前的護理 :臍帶切斷后形成一個創面,這就成為細菌侵入新生兒體內的一個重要門戶,輕者造成臍炎,重者可導致敗血癥和死亡,因此臍帶的消毒護理尤為重要。臍帶未脫落前,需保持局部清潔干燥,特別是尿布不能覆蓋到臍部或以上,以免排尿后濕到臍部創面。常檢查包扎的紗布表面有無滲血,如出現滲血,則需要重新結扎止血,若無滲血,只需每天用5%的碘伏棉簽輕拭臍帶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脫落。

      3.2護理操作時:新生兒臍部感染與醫護人員的操作及環境密切相關[8]。因此,在進行臍部護理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對手常規清潔消毒,正確的洗手可以減少手部99%以上的細菌[7],防止帶菌的手污染臍部;加強病室空間及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患兒入院后使用的衣服包被實行高壓滅菌;盡可能在各個環節上做好臍部感染的預防工作,避免或減少臍部并發癥的發生。

      3.3新生兒出生時,臍殘端通常用無菌敷料覆蓋包扎臍部,其目的是為了保持臍部清潔,避免臍部感染。相關資料指出,當臍炎發生后,暴露法臍部護理,讓臍部暴露于空氣中,臍部可保持干燥,避免包扎覆蓋臍部的敷料對臍部的摩擦刺激增加創傷及出血,也避免包扎覆蓋導致局部通氣不良、潮濕,利于細菌生長而發生感染。同時便于觀察臍部,能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

      4臍帶脫落的護理

      4.1 注意臍部出血:臍帶有一條臍靜脈、兩條臍動脈,臍帶脫落后有時可見血管殘端,當臍血管內部尚未完全收縮愈合時,極易出血感染,少量滲血可用5%碘伏消毒,無菌明膠海綿折疊后外加無菌紗布加壓包扎[8],如出血較多壓迫止血無效時,應結扎血管止血。

      4.2 臍肉芽腫:多因臍帶脫落過晚發生臍炎未及時治療所致,表現為臍窩內有粉紅色滲出的易碎包塊,臍窩內潮濕有滲出,易出血及感染,可并發臍周皮炎。為保持臍部干燥,可用10%硝酸銀燒灼,小肉芽腫可在碘伏消毒后用無菌鑷子夾除后加壓包扎,之后每天換藥2次,可很快痊愈。

      5家庭護理

      不少家庭對剛出生的小寶寶關愛備至,然而卻忽視了孩子的臍部護理,使寶寶肚臍發炎。還有的家長認為臍炎是小毛病,不及時就醫,最終導致病情加重而禍及生命和健康,應加強家長對臍帶護理健康知識的宣傳與培訓。

      參考文獻

      [1]趙芝音.171例新生兒臍部細菌培養結果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1996 ,8(2):36

      [2]楊秀菊,謝景玫,蘇春勤.新生兒臍部消毒前后的細菌學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4):392

      [3]嚴洲平,翟軍青,周巖.新生兒臍炎病原菌分離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3,36(4):215-216

      [4]謝曉鵬,陳淑蓮.碘伏處理新生兒臍部感染效果觀察[J].華夏醫學,1999,13(3):317-318

      [5]苗英,郜平.新生兒臍帶結扎部位的選擇[J].中原醫刊,2005,32(3):9

      篇(2)

      臍部護理是新生兒護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新生兒臍帶殘端為一開放傷口,如護理不當可引起感染。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常見問題有臍出血、臍炎、臍肉芽腫,嚴重者可合并全身感染發展為敗血癥。臨床工作中發現出生時正確斷臍,加強日常護理及產婦的健康宣教,嚴格的質量管理是預防新生兒感染的有效措施。

      1 臨床資料

      新生兒470例,男258例,女212例,順產108例,剖宮產362例,孕周均在37W―42W之間,無窒息及感染。

      2 體會

      2.1 正確斷臍 新生兒在出生后立即清理呼吸道,待大聲啼哭后可處理臍帶,我院采用在距離臍帶根部0.5CM處用氣門芯結扎,然后在結扎部位上方剪短臍帶,擠除殘余血液,用碘酊消毒臍帶斷面,藥液不可接觸新生兒皮膚,以免發生皮膚灼傷,待斷面干后覆蓋無菌紗布,再用無菌護臍帶包扎。若是臍帶根部含有較多的華通膠時,用氣門芯結扎易斷裂,改用無菌粗絲線在距臍帶根部0.5CM處結扎第一道,再在結扎線外0.5CM處結扎第二道。處理臍帶時切忌過短,24小時內注意觀察臍帶有無滲血,有滲血者再次結扎。

      2.2 加強護理 臍帶脫落前的護理,新生兒出生后每日沐浴一次,沐浴后用干棉簽擦干臍部,再用碘伏棉簽消毒臍帶斷端及臍輪后,用無菌護臍帶包扎,保持干燥:若有滲血,應重新消毒結扎,若殘端過長,可嚴密消毒后適當修剪,以促進創面愈合。

      2.3 加強健康宣教 新生兒臍部恢復情況是產婦及家屬最擔心的問題,因現在臍部護理方法與過去的不一樣,所以做好宣傳很重要。新生兒在出生后告知現在臍帶的情況,教會產婦觀察臍帶,耐心解釋護理要點,告知產婦保持臍帶干燥,及時更換尿布,教會產婦更換護臍帶。

      篇(3)

      結果:使用不干預護理新生兒臍帶,臍帶自然脫落的時間比傳統法平均縮短35天,新生兒臍部滲血、臍炎及臍部肉芽腫明顯減少。

      結論:實施不干預法護理新生兒臍部能促進臍帶斷端自然脫落,減少臍炎發生,方法簡單、易行、省時、省力,對提高新生兒護理質量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不干預新生兒臍部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24-02

      新生兒臍部護理是新生兒期護理的重點,新生兒臍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極易發生局部感染[1]。2006年以前我院采取的新生兒臍部處理方法是在新生兒出生后48~72小時進行二次斷臍。2007年元月以后,我們對新生兒臍部在出生后24小時進行沐浴,取下包裹的無菌紗布,消毒處理臍部,暴露臍部,保持其通透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收集2008~2009年10月在我院產科剖宮產出生的新生兒1442例為觀察組。選擇2005年~2006年在我院剖宮產出生應用傳統干預法護理新生兒臍帶1378例為對照組。兩組新生兒均選取胎齡在37W~40W,體重在2500~4500g,出生后1~5分鐘新生兒Apgar評分8~10分的新生兒,住院天數5~9天,平均7天,排除高危因素。

      1.2方法。

      1.2.1氣門芯斷臍法。兩組均采用,新生兒出生后,將套有帶線的氣門芯的止血鉗距臍輪0.5cm處夾緊臍帶,在止血鉗上方0.5~1cm處剪斷臍帶,將氣門芯沿止血鉗套扎在臍輪根部,放開止血鉗,用10%碘酊消毒燒灼臍斷端,并以無菌紗布包裹[2]。

      1.2.2臍帶護理。觀察組采取不干預法護理新生兒臍部。①出生后24小時進行新生兒沐浴,讓氣門芯始終保持結扎狀態,并連同臍帶斷端結痂一起自然脫落。②新生兒每日沐浴后,消毒臍部一次即可[3]。對照組采取傳統方法:①在新生兒24小時取下包裹的紗布及氣門芯,沐浴后消毒臍部。②48~72小時臍帶殘端干燥結痂后,消毒臍部后用無菌剪剪掉結痂,用10%碘酊消毒并給予止血海綿加壓包扎。③除每日常規消毒臍部外,二次斷臍后每日增加消毒次數1~2次[4]。

      1.3效果。

      1.3.1觀察兩組臍帶完全修復期間,臍帶完全修復指從斷臍后,臍帶殘端經濕潤、干燥、結痂脫落,最后臍窩形成。

      1.3.2比較兩組臍出血、臍炎、臍部肉芽腫的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兩組資料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結果

      兩組新生兒臍部殘端修復時間比較和并發癥發生率比例詳見表1和表2。

      3討論

      3.1二次斷臍人為造成臍部新的創傷,使臍帶再次經歷濕潤、干燥、結痂,形成二次臍帶修復過程,因此,完全修復到臍窩形成所需的時間延長,臍部刺激過于頻繁,更容易造成臍部肉芽腫。

      3.2二次斷臍人為造成臍部的創傷,使關閉的臍動脈、臍靜脈又可能被打開引起出血,甚至失血。而且二次斷臍的時機和方法不易掌握,易使臍周皮膚受傷,從而增加感染的機會。

      3.3不干預法完全順應了臍帶自然脫落的過程。通過持續的氣門心結扎,致使臍動脈、臍靜脈等管道始終處于閉塞狀態,臍帶膠質阻斷,血供更徹底,從而促使臍帶脫落的整個過程時間縮短。

      3.4由表2可見,新生兒不干預法使臍部暴露,每日用碘伏消毒臍根至臍輪周圍皮膚,大大降低了臍部感染機會。

      3.5不干預法方法簡單、省時、省力、節約人力和護理成本。

      分娩是人類繁衍的生理過程,新生兒臍帶自然脫落也是個自然的法則,同時不干預法也是遵循了人類誕生的自然法則。

      參考文獻

      [1]葉彩眉,駱梅.新生兒臍部護理效果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8):631

      篇(4)

      新生兒臍部比較容易受感染,而且新生兒免疫機制發育不完善,集體防御能力較差,特別容易引發臍部感染,影響新生兒健康[1]。為了降低新生兒臍部感染率的發生概率,必須對新生兒臍部進行有效的護理,抓住護理要點實施針對性保護措施,防止病原菌的侵入,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2]。本研究以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新生兒臍部護理的方法及要點。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兒科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間收治的300例新生兒,男嬰174例例,女嬰126例,出生體重2500-4000g。均為單胎,所有患兒均無宮內感染,Apger評分在8分以上。

      1.2 方法

      日常護理:(1)保持臍部干爽:新生兒沐浴后及日常被水浸濕或被尿液污染后,需使用干棉球或干凈的紗布擦干,并使用絡合碘面前進行消毒,消毒時未脫落的臍帶從根部向上消毒,脫落后的臍帶從臍窩中心向四周消毒,消毒過程中給予患兒2-63根棉簽輔助處理,一根棉簽用于臍帶根部、一根用于臍帶周圍,另一根用于吸取臍帶周圍多余消毒劑。(2)避免感染:為保護臍部,新生兒臍帶結扎后12~24h往往會使用無菌紗布包扎臍部,而由于紗布容易被剛剛結扎的臍帶傷口分泌物及寶寶的大小便污染,給細菌在臍部生長繁殖創造條件,因此臍帶結扎12~24h后,需及時去除蓋住臍部皮膚的紗布,并每天用絡合碘毒臍帶2~3次,直至臍帶干燥脫落;(3)避免摩擦:由于已干燥但尚未脫落的臍帶殘端很堅硬,經常碰觸摩擦,易導致根部出血,因此護理中需注意避免對臍部的刺激,選擇柔軟的紙尿褲和純棉內衣,消毒臍部時,手法要輕柔,避免對臍部造成擦傷。

      特殊護理:(1)臍帶發紅:臍帶干燥脫落過程中,根部及周圍皮膚往往會有輕微發紅,屬于正常現象,可使用絡合碘消毒,并使用刺激性小的紅霉素軟膏外涂臍部;護理過程中若皮膚發紅嚴重,臍輪有腫脹,且發紅皮膚溫度較高,則可能為發生感染,需及時采取措施處理;(2)臍帶滲血:臍帶結扎不徹底,可造成臍帶滲血,多發生在結扎后12h內,若新生兒發生臍帶滲血,則需重新結扎止血;少數臍帶干燥后未脫落前,受牽拉、刺激等,可導致臍帶滲血,若發生此種情況,可使用云南白藥外涂;臍部出血量較少時可用碘伏消毒加壓包扎或用明膠海綿止血,如出血較多按壓止血無效時,應縫扎血管止血。(3)臍部分泌物:臍帶愈合過程中,殘端往往滲出清亮的或淡黃色黏稠的液體,屬于正常現象,新生兒臍部有分泌物滲出后,需及時清除,以避免分泌物干燥后,導致臍窩和臍帶根部發生粘連,引起感染;(4)臍帶脫落遲:新生兒臍帶一般3~7d內可自然脫落,若2周后仍未脫落,則需對臍帶情況進行仔細觀察,查看是否有紅腫、化膿、大量液體滲出等,若有臍炎發生癥狀,則需及時采取措施處理;若無以上現象,則可使用絡合碘進行消毒,并保持殘端干燥,以加快臍帶脫落;(5)臍肉芽腫:因臍帶脫落過晚發生臍炎未及時治療可導致臍肉芽腫,表現為臍窩內有粉紅色易碎有滲出的包塊,臍窩內潮濕有滲出,易出血及感染,可并發臍同皮炎。為保持臍部干燥,可用10%硝酸銀燒灼,小肉芽可在碘伏消毒后用無菌鑷子夾除后加壓包扎,每天2次換藥。此外,在新生兒出院前,還應做好臍部護理宣教,為產婦及家屬講解的臍部護理要點,教會產婦及家屬正確消毒新生兒臍部的方法,注意避免臍部潮濕、污染,若發生異常情況,需及時就醫。

      1.3 觀察指標

      在新生兒臍帶護理過程中,仔細觀察新生兒臍部變化情況,是否有粘液性分泌物,是否有潮濕、滲血情況出現,記錄新生兒臍炎、臍部感染及并發癥的發生率。采用科室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家屬滿意度進行評價,評分范圍0~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80~89分為滿意;70~79分為一般滿意,

      2 結果

      經護理后,本組300例新生兒無一例發生臍炎、臍部感染及并發癥。在家屬滿意度方面,非常滿意167例,滿意84例,一般滿意49例,無一例不滿意,家屬滿意率達到100%。

      3 討論

      嬰兒臍帶周圍有著豐富的膠質樣組織,細菌非常容易再次繁殖、生長,特別是厭氧菌和病原微生物和細菌感染。一般情況下,新生兒臍帶在出生7天以后才會自然脫落,臍部創口需要2周才能完全愈合[3],這個階段新生兒的臍部護理與新生兒健康有著重要的關系,必須對新生兒實施正確、有效的護理,降低新生兒臍帶感染。由于臍部潮濕易滋生病菌引起局部感染,因此日常中需保持臍部的干爽,注意做好臍部保護及消毒,避免感染及摩擦,以防止臍炎及臍部擦傷。在做好日常護理的同時,還應加強臍帶發紅、臍帶滲血、臍部分泌物、臍帶脫落遲及臍肉芽腫等臍部特殊護理,從而減少臍部并發癥。從我院本次研究結果來看,經過精心的臍部護理,本組300例新生兒無一例發生臍炎,臍部感染及并發癥,表明了護理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篇(5)

      新生兒臍部護理是新生兒護理工作的重點,臍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門戶,若臍部處理不當,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和出血,嚴重者可導致新生兒敗血癥的發生,危及新生兒的生命[1]。目前主張臍帶根部結扎,可縮短脫臍時間,減少臍部感染和促進臍部愈合。如何能安全有效的促進臍帶脫落和臍部愈合,減少患兒的不良刺激,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我科采用了臍帶牽拉法的臍部護理方法,并與常規護理方法對照,對其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住院1周以上的新生兒580例,入院時臍帶未脫落,日齡≤1天。其中早產兒42例,足月兒368例;新生兒窒息30例,病理性黃疸85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55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臍帶牽拉組。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采用臍帶根部結扎,即在臍輪上方0.1 cm處用氣門芯或絲線結扎,然后在結扎部位上0.5 cm處剪斷臍帶,擠除殘血,再用2%碘伏消毒臍帶殘端,用無菌紗布包扎,臍繃帶固定[2]。

      對照組:每天按常規做臍部護理,75%酒精應用臍部護理效果較好。每天擦洗、清潔皮膚后做臍部護理(不能讓寶寶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拆除臍部的紗布、繃帶,用棉簽蘸75%的酒精,一只手輕輕提起臍帶的結扎線,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簽仔細在臍窩和臍帶根部細細擦拭,使臍帶不再與臍窩黏連。隨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簽從臍窩中心向外轉圈擦拭,保持肚臍干燥。清潔后把提過的結扎線、殘端也用酒精消毒,再用無菌敷料包扎固定。

      臍帶牽拉組:出生第2天起,每日臍部護理前,提起臍帶殘端,使臍根部突出臍輪,分別向腹部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牽拉后并旋轉2周,然后按常規做臍部護理,護理結束后不再用無菌敷料包扎,囑家屬保持臍部干燥,避免小便和水污染。

      2 結果

      臍部愈合標準為局部干燥,無紅腫,無異味,殘端為上皮覆蓋。兩組臍部護理方法臍部情況比較,臍帶牽拉組出血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臍部愈合天數:臍帶牽拉組為4~7天,比對照組(5~14天)均明顯縮短。臍部潮濕率牽拉組比對照組顯著降低。

      3 討論

      臍帶自然脫落需1周左右,創口在10~14天才完全愈合,臍帶牽拉法是促使臍部壞死組織與正常組織分離,不易損傷血管及正常組織[3],比對照組讓其自然干燥脫落效果好。因此,在臨床工作中,不論是采用何種臍部護理方法,注意臍帶根部結扎及暴露殘端的清潔和干燥,是新生兒臍部護理的關鍵。

      參考文獻

      篇(6)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09年7-10月入住我科的180例足月新生兒作為觀察組,將2009年3-6月收住的169例足月新生兒作為對照組,兩組新生兒住院時間為10~12 d,新生兒出生評分均在8分以上,出生體重≥2500g,宮內感染及胎膜早破不能入圍。兩組新生兒在性別、體重、分娩方式和住院天數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改良法:新生兒沐浴后先用3%過氧化氫浸濕的棉簽擦拭臍窩、臍輪,然后用生理鹽水清洗,接著用消毒棉簽蘸0.5%碘伏輕抹臍孔及臍輪周圍,最后用無菌方紗覆蓋,膠布固定。對照組采用傳統的75%乙醇消毒臍部,兩組新生兒護理過程中均注意勿使紙尿褲超越臍部,避免尿糞污染臍部。

      1.3 評價指標 由固定責任護士進行臍部護理,觀察記錄兩組新生兒臍部感染情況。新生兒臍炎診斷標準,輕度:臍輪及臍周皮膚輕度紅腫,可伴有少量的漿液膿性分泌物。重度:臍部及臍周皮膚明顯紅腫發硬,膿性分泌物增多,常有臭味或伴有全身癥狀[2]。

      1.4 數據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臍部感染例數少于對照組,觀察組臍部輕度感染2例,感染率為1.11%,對照組臍部輕度感染13例,感染率為8.99%,經檢驗X2=9.178 , P =0.002 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臍部感染發生率比較

      3 討論

      在正常情況下,殘留的臍帶逐漸干枯僵化,于1周左右脫落,創口在10-14天完全愈合[3]。新生兒抵抗力差,做好臍部消毒,防止感染至關重要。引起新生兒臍部感染的細菌種類較多,但經細菌培養主要為葡萄球菌,新生兒由于缺乏抗細菌定植能力,免疫功能不全是葡萄球菌感染的重要因素,75%酒精雖然具有殺菌功效,但容易發揮,常規消毒處理時作用時間不長。3%過氧化氫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真菌的滅菌率高達90%,可使厭氧菌失去生存條件。另外,碘伏是碘與表面活性劑結合而成的不穩定結合物,碘與菌體蛋白質中氨基酸結合使其變性,可在治療創面形成極薄殺菌膜,緩慢持久地釋放有效碘,對各類細菌、芽胎、病毒、真菌、原蟲均有較強的殺菌作用,且性質溫和,無毒、無味、無致敏性,對粘膜無刺激性,還有清潔作用。臨床觀察中我們發現,采用碘伏進行臍部護理,可使創面滲出減少,創面收斂快,愈合快,并且對新生兒皮膚無刺激性、不著色、無不良反應,改良后的臍部護理方法較傳統的臍部護理方法臍炎發生率明顯降低,有效地預防了新生兒臍部感染的發生。值得注意的是護士在進行臍部護理時,還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對手常規清潔消毒,正確的洗手可以減少手部99%以上的細菌[4],防止帶菌的手污染臍部,護理人員應提高洗手的依從性。

      臨床實踐證明,使用3%過氧化氫+生理鹽水+0.5%碘伏消毒臍部,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新生兒臍部護理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新生兒臍帶護理質量,對降低圍產兒感染率及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值得在新生兒科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秀菊,謝景玫,蘇春勤。新生兒臍部消毒前后的細菌學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05,15(4):392.

      篇(7)

      對我院產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兒共2848例中的45例(1.58%)新生兒臍部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臍部感染與臍粗大、臍帶結扎位置太高、剪臍不凈、臍斷端處理及護理不當有關,又加之新生兒抵抗力低,缺乏抗細菌定植能力,個別護理人員對臍部處理重視不夠,使細菌經臍部殘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臍炎。結論正確掌握斷臍的方法和技巧,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加強臍部的觀察、護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并針對臍端不同臨床表現采用不同護理方法,這是避免臍部感染、預防新生兒感染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新生兒;臍部感染;原因;護理對策

      新生兒臍部殘端是一個開放性創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門戶,若護理不當可導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兒臍炎可導致新生兒臍源性腹膜炎、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1]。在新生兒敗血癥中存在臍部感染者占60%~70%,且臍部是厭氧菌感染的好發部位[2]。因此,新生兒臍部感染必須引起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本文對45例新生兒臍部感染發生的原因及護理對策進行了探討,現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經我院產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兒共2848例,均在母嬰同室區,均無宮內感染,Apgar評分在7分以上,體重大于2500g,經臨床統計有45例(1.58%)新生兒臍部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其感染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齡5~7d。

      2原因分析

      在正常情況下,殘留的臍端在血液供應停業后24~48h臍帶干枯后采用暴露療法或用消毒剪剪去殘端,使其脫落愈合,避免臍部感染。在2848例臨床觀察中發現臍部感染與臍帶本身的粗細(含華通膠物質多少)臍帶結扎高低、殘部的處理及護理有密切關系。臍部感染相關因發生率見表1。

      0.23合計2848451.582.1斷臍不當

      2.1.1結扎部位太高個別醫務人員結扎臍帶位置太高,致使臍帶殘端較長,容易受到新生兒尿液浸濕及尿布、尿褲的摩擦,影響殘端干枯而易感染。

      2.1.2結扎下方有血腫結扎臍帶時未擠盡殘端積血而在結扎下方形成血腫,是細菌繁殖的良好場所,導致臍帶殘端干枯時間延長而致感染。

      2.2剪臍不凈

      2.2.1剪臍后創面較大臍粗大者剪臍后創面較大,愈合相對慢一些,脫落時間延長,也是臍部感染的好發因素。

      2.2.2剪臍后仍看見臍動脈和臍靜脈斷端說明臍部血管未完全收縮,容易引起出血感染,多見于剪臍太早。

      2.2.3創面潮濕有分泌物剪臍后1~2d內創面稍潮濕是正常現象,因新鮮創面有一個愈合過程,但此過程時間長及分泌物多容易發生感染。

      2.3臍部用物消毒不嚴臍部感染與斷臍用物消毒不嚴(如剪刀、氣門芯、紗布等)、臍部斷端消毒不嚴或燒灼不徹底有關,個別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違反操作規程,洗手不規范也是引起新生兒臍部感染的重要原因。

      2.4護理方法不當在日常護理中往往發現產婦及家屬采取一些不當的護理方法,是導致局部細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潛在因素。如把嬰兒內衣置在尿不濕里面,這樣內衣被尿液浸透,臍窩就處于潮濕的環境中;男嬰換尿布時未把向下按,尿液向上沖,浸濕了臍部;有的家屬把尿不濕外面向里面卷進,由于尿不濕外層不透氣,故不利于臍帶干枯;也有的家屬把爽身粉等異物灑在臍窩部。

      3護理對策

      3.1嚴把臍端結扎關選擇正確的斷臍方法并掌握好結扎位置是預防臍部感染的關鍵。新生兒出生后1~2min用0.5%的碘伏消毒臍輪及臍輪上5cm的臍帶,臍周皮膚5cm,在距臍根0.5cm處用氣門芯結扎,在結扎部位上0.5cm處斷臍,擠凈斷端的殘血,臍帶斷端用20%的高錳酸鉀或10%的碘酒燒灼,用無菌小紗布覆蓋,用壓脈帶剪成2mm寬的橡皮圈捆扎紗布并將臍帶往腹部上方壓倒、臍帶根部予以暴露[3]。

      3.2加強臍部護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操作中手、器械、敷料等必須無菌,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的任何用物均不可觸及臍帶殘端。臍帶干枯后予以暴露,用碘伏或75%的酒精消毒臍殘端、臍根部及臍周圍皮膚,Bid,一般情況讓其自然脫落,盡量避免剪臍,因剪臍后為防止出血常需加壓包扎,影響新生兒的腹式呼吸導致不適哭鬧而影響臍帶的收縮[3],又加之臍帶布繞腹捆扎易被尿液浸濕,如不及時更換,尿液刺激臍端引起分泌物增加,誘發局部感染。嚴密觀察臍部有無滲血滲液,若臍孔潮濕或有膿性分泌物時,可用雙氧水清洗后消毒包扎,必要時取臍部分泌物做細菌培養或藥敏試驗,根據醫囑局部或全身用藥,注意保持臍部干燥,可有效預防臍部感染。

      3.3加強宣教教育醫務人員加強工作責任心,尤其是年輕工作者,加強對產婦及家屬的宣教工作,指導產婦及家屬正確掌握臍部的護理方法以及保持臍部清潔干燥是預防新生兒臍部感染的一項重要措施。

      我們在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間,對3078例母嬰同室足月新生兒,采用以上臍部護理對策后,臍部感染率為0.56%,臍帶在7~10天內愈合。大大提高了新生兒臍帶護理質量,對降低圍產兒感染及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床位周轉及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2-0091-02

      The Effect of the Ligation Again for Neonatal Umbilical in Neonatal Umbilical Care/LUO Yun-hong,XIE Shu-ling,LI Xiao-li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2):91-9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ligation again for neonatal umbilical in the neonatal umbilical care.Method:536 cases of newborn were selected in two years in our hospital.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two groups,and each group was 268 cases.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umbilical cord after delivery of the traditional handling of ligation.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ut off the umbilical cord and given the ligation again after newborn borned 24-38 h.Result:The umbilical cord stump bleeding ag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Umbilical cord stump; Newborn; Care; Valve core lig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Dongguan Dongkeng Hospital,Dongguan 523451,China

      胎兒與母體的營養和氧氣交換過程中,臍帶發揮了關鍵作用。胎兒娩出后需做斷臍處理,如處理不當,可引起臍帶出血、殘臍血腫、臍帶脫落時間延長或臍部感染等[1]。臨床研究發現,新生兒敗血癥中有60%以上是由于臍部感染所導致[2]。以往常用氣門芯進行新生兒臍帶結扎,但由于該方法是讓臍帶自行脫落,正是此原因導致殘端感染可能性增高。現在對其方法進行改良,在傳統的氣門芯結扎法基礎上,在首次結扎后1~2 d基礎上再次結扎,發現臍部脫落時間縮短,而且并發癥也明顯減少,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院生產的新生兒共有53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每組268例。觀察組小兒體重為(2750±500)g,順產97例,剖宮產171例,Apgar評分(8.6±0.9)分;對照組小兒體重(2800±450)g,順產121例,剖宮產147例,Apgar評分(8.5±1.1)分。兩組新生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常規消毒后,在臍根上0.5 cm氣門芯結扎,結扎處上0.5 cm處用棉線粗繩結扎,后用紗布包裹殘臍[3]。每天由護理人員給新生兒沐浴后殘臍消毒。觀察組則是在上述處理基礎上,一般待24~38 h后移除氣門芯,在原氣門芯結扎處再次進行棉線細繩結扎,結扎部位盡量靠近臍根,然后消毒包扎,護理方法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

      觀察臍帶結扎后是否有出血,臍周皮膚是否紅腫、流液等,有無殘端血腫等不良反應,并做好記錄,及時發現不良情況,并作出相應處理。殘臍干燥的標準是臍殘端干燥、質硬,為黃褐色或淺棕褐色[4]。殘臍血腫是在斷臍后1~2 d臍根部出現暗紅色、直徑0.2~0.5 cm的血腫[5]。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新生兒臍帶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臍殘端出血率比對照組低(P

      表1 兩組新生兒臍帶情況比較 例(%)

      組別 出血 干燥時間

      觀察組(n=268) 2(0.75) 160(59.70) 256(95.52)

      對照組(n=268) 9(3.36) 82(30.60) 157(58.58)

      字2值 4.37 17.50 13.55

      P值

      2.2 臍帶結扎后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的比較

      觀察組臍部感染以及血腫的發生率均比對照組少(P0.05)。見表2。

      表2 臍帶結扎后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比較 例(%)

      組別 臍部感染 臍帶血腫 肉芽腫形成

      觀察組(n=268) 1(0.37) 3(1.12) 0

      對照組(n=268) 15(5.60) 31(11.57) 2(0.75)

      字2值 11.90 21.74 0.49

      P值

      3 討論

      新生兒臍部是細菌容易入侵的特殊部位,處理不及時或不當易導致臍部出血和臍部感染[6]。而由于新生兒抵抗力弱,一旦感染,不能很快激活免疫系統,容易導致嚴重后果,威脅新生兒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對新生兒的臍部護理是很重要的,在預防感染中起著關鍵作用。臍帶結扎是產科中的一個常規操作,其目的是避免上述后果的出現。新生兒臍帶結扎方法較多,現常用棉線結扎臍帶法、氣門芯結扎法和臍帶夾結扎法等[7]。氣門芯結扎法斷臍效果優于傳統式粗棉線打結法,操作簡單方便、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8]。但氣門芯方法對臍帶結扎后只給予消毒等基本處理,不干預其脫落過程,是等待其自行壞死、脫落。而二次剪臍法,認為無需等待臍帶殘端自然脫落[9]。有研究表明,二次斷臍后臍帶出血的發生率降低[10],出血減少,使得細菌感染的危險性減少。二次剪臍的最佳時間為生后28~38 h[11]。并非所有新生兒均能單純以時間作為二次剪臍的唯一標準[12]。具體到每個新生兒,時間的選擇不僅需要醫生結合小兒自身情況,還有自己的臨床經驗具體確定,一般是臍周皮膚局部干燥時可以再次結扎。在這次研究中,對選定的268例新生兒,在氣門芯結扎臍帶后,還進行再次結扎,結果發現該組新生兒的臍殘端出血比率比對照組低:觀察組臍帶干燥

      綜上,該操作不僅促進了臍帶脫落,還明顯減少了臍部感染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對于新生兒裨益很大,安全而且可行。

      參考文獻

      [1]馬翠英,黃昌英.氣門芯臍帶根部結扎法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護理雜志,2013,12(1):29-31.

      [2]劉春利,賀艷麗,楊榮.自制臍帶帽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9):3523-3525.

      [3]潘金華.兩種新生兒臍帶結扎方法的比較[J].四川醫學,2004,25(1):49-50.

      [4]陸照娣.新生兒臍帶殘端結扎修剪方法的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7):879.

      [5]王長芹,徐桂霞,李松.改良式新生兒臍帶結扎方法的臨床應用及效果評價[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1):23-25.

      [6]唐學敏.二次斷臍護理在新生兒臍炎護理中應用的效果[J].臨床醫藥實踐,2012,21(12):940-942.

      [7]馬秀春.新生兒臍部護理的研究進展綜述[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3,28(8):124-126.

      [8]胡新瑞,梁素惠.應用氣門芯套扎法斷臍的臨床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3):307-309.

      [9]沈惠琴,馬桂芹,齊玲.新生兒二次剪臍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7,26(5):512-513.

      [10]張宏玉,蒙莉萍,謝春麗,等.臨床臍帶護理方式現狀綜述[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3):275-277.

      篇(9)

      臍帶是母體連接新生兒的重要通道,其向胎兒運輸氧氣、營養,促進胎兒成長發育[1]。當新生兒娩出后,臍帶仍連接著胎盤,醫護人員采用專業的手法剪斷臍帶,而殘余部分會裸露在外,若護理不當,就會造成感染,甚至引發破傷風、敗血癥等嚴重病癥[2-3],故加強新生兒臍部護理至關重要。本次抽取120例新生兒展開研究,旨在比較臍部常規護理、優質護理的干預效果,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120例具有完整資料的新生兒為研究對象,以所用臍部護理模式進行分組:對照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胎齡38~42周,平均(39.8±1.9)周,體質量2.6~4.2kg,平均(3.2±0.8)kg;試驗組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胎齡37~42周,平均(39.4±2.1)周,體質量2.7~4.1kg,平均(3.1±0.7)kg。兩組基線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納入標準:1)足月分娩;2)新生兒Apgar評分[4]超過8分;3)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存在先天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2)存在重癥肺炎、重癥病理性黃疸等疾病;3)有宮內感染征象;4)出生時體質量過低;5)家屬不愿意配合。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臍部護理,即新生兒出生后立刻用5%聚維酮碘溶液對臍部及周圍皮膚進行消毒,用雙道氣門芯于臍部根上0.1cm處行結扎處理,再往上0.5cm處將臍帶剪斷,殘血擠凈后,依次涂抹2%碘酊、75%酒精,加壓包扎臍帶斷端。新生兒洗浴后,用5%碘伏對其臍部常規消毒,每日消毒2次。試驗組:行優質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斷臍護理:常規斷臍,出生24h內不僅要做好消毒工作,同時應注意觀察新生兒臍部情況,若出現臍帶過粗脆性大,或臍帶過短致臍帶夾脫落而引發滲血[5],應立刻采用止血鉗,若滲血量過多,需重新消毒后再次進行結扎。新生兒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臍部,48h后行二次斷臍,即常規消毒后上提牽引線,松開氣門芯,使臍帶與腹壁呈30°角,沿順時針方向剪掉臍帶殘端,常規消毒,在肚臍上貼上臍貼,24h后去除臍貼,消毒,清理血痂,充分顯露臍部。2)臍帶脫落前護理:臍帶結扎間斷后會逐漸變硬變黑,一般于新生兒出生3~7天內脫落[6]。在臍帶脫落前,護理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①臍部時刻保持干燥:為避免細菌生長,護理人員需每天消毒包扎臍部,在為新生兒洗澡時,應采用防水貼保護,洗完澡后及時用無菌棉簽將多余水分吸收,再消毒包扎。②盡可能減少臍部刺激:臍帶斷端經包扎后能迅速結痂,避免細菌定植于創面,但需注意的是,換尿布時操作不當,會過度刺激臍部,導致創面出現發紅、出血情況,甚至引發感染[7]。因此,護理人員應提醒家屬為新生兒準備透氣、舒適的紙尿褲或純棉尿布,排尿、排便后應及時清洗局部皮膚,在為男性嬰兒換尿布時,注意將向下蓋住,避免新生兒尿尿時尿液上沖浸濕臍帶。③保持臍部透氣:良好的透氣對臍帶斷端修復具有重要作用,部分家屬認知水平有限,擅自用油類或乳液涂抹新生兒臍部,導致局部悶熱,延長創面修復時間,故護理人員應提前告知家屬相關注意事項,叮囑家屬注意觀察臍部情況,若出現臍輪發紅、臍窩滲液、臍部周圍皮膚糜爛等情況,及時告知醫護人員,用3%雙氧水將分泌物清洗干凈后,用蘸有75%酒精的棉簽沿順時針方向對局部進行消毒,顯露臍部,使局部保持干燥。3)臍帶脫落后護理:臍帶脫落后會直接顯露新鮮肉芽組織[8],護理人員應定時為肉芽組織進行消毒,每日2次,消毒后用無菌紗布覆蓋,避免衣物、尿不濕等刺激肉芽,引發感染。因肉芽未長好,局部會滲出少量分泌物,護理人員應告知家屬這是正常現象,肉芽結痂后癥狀會自然消失,并及時用無菌棉簽清除滲液,用0.5%聚乙烯醇醚絡碘消毒,直至脫落面全部長出皮膚。臍帶上存在2條動脈、1條靜脈,部分新生兒在臍帶脫落后可見血管殘端并有少量滲血,這主要是因為臍帶血管內部未完全愈合,注意用酒精消毒,加壓包扎,若出血量過多,常規按壓無效,則行血管縫扎術。4)出院指導:新生兒出院時,醫護人員應告知家屬具體注意事宜,特別是部分臍帶尚未脫落的新生兒,護理人員應做好宣教工作,指導家屬掌握新生兒臍部護理技巧,提醒家屬在為寶寶護理臍帶前,注意洗干凈雙手,告知其如何正確為臍部消毒,保持新生兒臍部干燥,強調已污染的棉簽禁止二次使用,以免造成創面感染。若2周后新生兒臍帶仍未脫落,注意觀察局部情況,若結扎末端完全變硬,且未出現紅腫、破潰、滲液等情況出現,無需特殊處理,仍保持原來護理操作,若出現感染征象,應立刻入院就醫。

      1.3觀察指標

      1)不良事件觀察:統計兩組臍窩潮濕、臍部紅腫、臍部滲血、臍輪損傷等發生病例。2)家屬滿意程度觀察:翻閱資料,自制新生兒臍部護理質量評價量表,評價指標包括環境衛生、禮儀態度、業務技能、操作及時性、風險控制,共25個條目,各指標評分0~20分,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家屬越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19.0行統計學分析,不良事件發生率為正態計數資料,表現形式為(%),檢驗方法為χ2檢驗;家屬滿意度為正態計量資料,表現形式為(x-±s),檢驗方法為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為評估標準。

      2結果

      2.1兩組不良事件控制情況觀察

      對照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30.00%,試驗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為11.67%,組間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家屬滿意程度評估情況觀察

      對照組家屬滿意程度評價量表單項指標評分及總評分與試驗組比較,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臍部是細菌侵入的重要地方,新生兒出生后會剪斷臍帶,為細菌在臍部繁殖、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若護理不當,局部會出現化膿情況,據調查,約有30.2%新生兒會發生臍部感染[9]。加之,新生兒免疫功能尚未發育完善,細菌侵襲臍部后會經血管斷口進一步滲透至血液中,進而引發敗血癥、膿毒血癥,嚴重威脅新生兒生命健康[10]。優質護理將“以患者為中心”作為內涵,通過強化基礎護理、落實責任制度,提高整體護理水平,使患者保持身心舒適,提升社會滿意度[11]。我院應用優質護理理念,結合以往護理經驗,制定了詳細的臍部護理計劃。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家屬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這主要是因為:1)二次剪臍能縮短臍帶干燥時間,促進臍帶脫落,降低臍部感染風險[12];2)臍帶脫落前以臍帶殘余部分消毒為主,嚴格遵循干燥、透氣、少刺激三項原則,能有效避免感染情況的發生;3)臍帶完全脫落并不表示萬事大吉,若此期間掉以輕心,極容易導致臍窩滲液、滲血,故仍需加強管理,注意觀察,切實保證寶寶健康;4)許多家屬對新生兒護理知識了解不多,加強院前宣教,能提高家屬認知水平,確保其能正確、有效護理新生兒臍部;5)臍部優質護理不僅能使不良事件發生率降低,且能提高新生兒舒適度,減輕家屬焦慮、恐慌情緒,使其以輕松、愉悅的心態照料寶寶,故滿意度評分會增加。綜上,做好新生兒臍部優質護理服務對減少風險事件、改善家屬滿意度具有積極影響,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李靖云.優質護理服務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J].醫學信息,2015,30(43):209-210.

      [2]張國榮.探究優質護理應用到新生兒的臍部護理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5):350.

      [3]楊敏.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148-149.

      [4]羅正瓊.優質護理干預模式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醫藥前沿,2015,5(9):203-204.

      [5]吳琪.新生兒臍部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應用的效果評價[J].醫學信息,2016,29(3):212.

      [6]鐘玉蘭.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34):180-181.

      [7]端木艷艷,劉彥彥,洪黎,等.優質服務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40(4):297-298.

      [8]鐘偉紅.優質護理應用到新生兒的臍部護理的價值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3):129-130.

      [9]孫愛華.優質護理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20):2852-2853.

      篇(10)

      臨床研究證明,新生兒臍部的殘端由于自身較為特殊的解剖性質和組織特點,為病原微生物入侵最為重要的渠道,如果在護理過程中護理措施不恰當,很容易出現局部感染的現象,甚至可能直接誘發敗血癥[1]。本文探討了復合碘消毒液應用于新生兒臍部護理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兒52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將所選取的520例足月新生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60例。所選取的新生兒日齡全部為產后1 d到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之間。觀察組260例新生兒中,男性137例,女性123例,新生兒沒有宮內感染,Apagar評分均大于8分,新生兒體重2.6 kg~4.6 kg,平均體重為(3.2±0.5)kg。對照組260例新生兒中,男性136例,女性124例,新生兒沒有宮內感染,Apagar評分均大于8分,新生兒體重2.7 kg~4.5 kg,平均體重為(3.3±0.6)kg。觀察組與對照組新生兒在性別、日齡以及體重等方面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觀察組與對照組新生兒在接受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照組260例患兒同時使用復合碘醫用棉簽對新生兒臍部實施護理,2次/d。觀察組的260例新生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使用復合碘消毒液對臍部實施護理,每天兩次。所選取的新生兒臍部在接受消毒之后全部使用無菌紗布覆蓋進行包扎處理。

      1.3觀察指標 分析同時記錄觀察組與對照組新生兒臍部是否存在潮紅、分泌物異常以及殘端脫落、滲血等異常情況。新生兒在出院過程中,醫護工作者積極的指導家庭護理的方法,可以發給新生兒臍部相關護理聯系卡,實施電話隨訪,同時叮囑產后兩周進行必要的復查,安排與指導新生兒進行游泳或者相關撫觸活動。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觀察組與對照組新生兒臍部炎癥狀況對比分析 260例觀察組新生兒中,臍部潮紅的新生兒有6例,分泌物新生物為0例,滲血的新生兒有2例;觀察組臍部炎癥的出現率僅僅為3.08%;260例對照組新生兒中,臍部潮紅的新生兒有20例,分泌物新生物為8例,滲血的新生兒有14例,16.15%。^察組新生兒炎癥出現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觀察組與對照組臍帶端脫落時間對比分析 觀察組260例新生兒中,臍帶脫落3 d~5 d的有96例,6 d~7 d的有164例,8 d~30 d的有0例。對照組260例新生兒中,臍帶脫落3d~5 d的有22例,6 d~7 d的有220例,8 d~30 d的有18例。觀察組臍帶脫落時間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臨床中新生兒臍部疾病非常多,如果消毒措施不嚴,往往能夠直接誘發疾病。所謂的新生兒疾病實際上就是小兒出生后斷臍結扎護理不善,或先天性異常而發生的臍部病證[2]。其中臍部濕潤不干者稱為臍濕;臍部紅腫熱痛,流出膿水者稱為臍瘡,血從臍中溢出者稱為臍血,臍部突起者稱為臍突。臍濕、臍瘡西醫學泛指新生兒臍炎,臍血西醫學稱臍帶出血,臍突包括西醫學所稱臍疝、臍膨出[3]。

      復合碘消毒液對新生兒臍部實施護理,在最大限度避免臍部出現潮紅以及滲血等局部嚴重方面存在很多優點。不同的消毒液如果碘含量不同,則所能達到的效果往往也有所區別[4]。復合碘醫用棉簽的主要成分是洗必泰碘,其含有效的碘為0.17%~0.23%,而錯酸氯已定位0.10%~0.12%;臨床研究發現復合碘消毒液的基本成分是聚乙烯吡咯酮碘,其含有效的碘為0.5%±0.05%[5]。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新生兒中,臍帶脫落3 d~5 d的有96例,6 d~7 d的有164例,8d~30 d的有0例。對照組260例新生兒中,臍帶脫落3 d~5 d的有22例,6 d~7 d的有220例,8 d~30 d的有18例。分析發現,出現如此大差別的主要因素是復合碘消毒液有著較高的碘含量,碘含量如果較高的話,則殺菌力往往也非常強,和皮膚或者粘膜接觸之后,能夠有效的殺滅細菌和病毒,同時在皮膚粘膜表面形成金黃色的保護膜,可以有效的促進臍帶殘端的干枯僵化面對臍帶殘端的脫落和創面的愈合有非常大的幫助。

      新生兒因為各方面的生理機能發育不成熟,機體的防御功能不全,缺乏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是醫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新生兒膠部殘端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如護理不當,較易發生局部感染,延遲臍帶殘端的脫落時間,易導致敗血癥。因此加強新生兒臍部護理是促進臍部愈合,預防感染的重要措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重視指導家庭護理的方法,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新生兒出院之后臍帶出現感染,部分新生兒的臍帶殘端為在出院之后的脫落,所以做好新生兒的出院工作。此次研究的最終結果表明,使用復合碘消毒液應用于新生兒臍部護理中,其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唐勤.不同方法新生兒臍部護理臨床效果比較[J].醫藥前沿,2013,30(24):55-56.

      [2]羅雪梅,鄒衛紅,徐鳳,等.愛爾碘皮膚消毒液對新生兒臍部消毒臨床應用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4):724.

      篇(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umbilical nursing methods for the prevention of neonatal omphalitis. Methods 80 neonat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second-severing of umbilical cor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nursing efficacy(the mean umbilical cord abscisic time, mean umbilical healing time, status of umbilical hemorrhage and incidence of omphalitis) and patients’ family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shorter mean umbilical cord abscisic time[(3.43±1.15)d vs (6.04±1.34)d], P

      [Key words] Umbilical nursing; Neonatal omphalitis; Prevention; Effect

      新生兒臍炎是圍產兒中比較多見的一種臍部炎性癥狀,是由于出生后臍帶處理不當或臍部在醫院內受到感染所致[1]。其中常見的病原菌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由于新生兒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抵抗力低下,病原菌很容易通過新生兒的臍部進入身體。新生兒臍炎臨床癥狀表現為臍部出現帶有臭味的粘液和膿性分泌物,常伴隨著臍窩周圍皮膚紅腫,癥狀較輕的新生兒并不會影響到食欲和體溫,而嚴重者則會有發熱癥狀,食欲低下,吃奶少[2]。新生兒臍炎患者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有引發新生兒敗血癥的風險,甚至危及生命。為了研究不同的臍部護理對于預防新生兒臍炎的效果,該院給予80例新生兒常規護理以及二次斷臍護理,對兩者進行了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該院收治的80例新生兒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兩組新生兒均無宮內感染。其中對照組中男18例,女22例;經剖宮產分娩29例,順產11例;足月兒30例,早產兒10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21例;經剖宮產分娩30例,順產10例;足月兒29例,早產兒11例。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方法,步驟如下:對照組新生兒出生后,對新生兒臍帶和臍部周圍皮膚進行消毒,消毒液采用5%的聚維酮碘,在臍帶根部處使用臍圈進行結扎,并于結扎部位距離約1.0 cm處剪斷臍帶,將殘留的血液擠干凈,再于新生兒的臍帶斷面處利用5%的碘伏進行嚴格消毒,擦拭臍帶根部、臍輪周圍皮膚和臍帶殘端,最后用無菌紗布覆蓋。24 h之后方可撤掉。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使用二次斷臍護理方法,具體操作如下:斷臍方法同對照組,在新生兒沐浴之后用75%乙醇對臍部皮膚進行消毒,24 h之后暴露臍部皮膚,48 h之后觀察新生兒臍帶的干燥程度,再進行二次斷臍。注意臍帶根部受壓部位應該遠離氣門芯,在操作過程中,將牽引線向上提拉,當其與腹壁大約呈30°角時,沿著順時針方向將臍帶殘端用無菌剪刀剪斷。然后消毒新生兒的臍部皮膚,并貼上臍貼,24 h之后完全暴露臍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在新生兒每日沐浴之后觀察新生兒的臍部情況,若愈臍帶外或袋芯部位有尿濕或者污染情況,應及時更換愈臍帶。在新生兒出院前,護理人員應囑咐家屬每隔2 d更換一次愈臍帶,直到臍部干燥脫落。護理人員還應加強新生兒家屬的健康宣教,讓家屬了解臍帶護理對于預防新生兒臍炎的重要性,囑咐家屬加強家庭護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新生兒的護理效果,包括臍帶平均脫落時間、臍部愈合時間、臍部出血情況、臍炎發生率,對新生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作出回訪調查。總滿意度=(十分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3]。

      2 結果

      2.1 臍帶平均脫落、臍部平均愈合時間

      觀察組新生兒的臍帶平均脫落時間和臍部平均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臍部出血、臍炎發生情況

      觀察組的臍部出血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為27.50%,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3 家屬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新生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為95.00%,對照組新生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為80.00%,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該次研究中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發現,采取二次斷臍護理措施的觀察組在臍帶平均脫落時間和臍部平均愈合時間上均比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要短;觀察組的臍部出血率為10.00%,臍炎發生率為2.50%,而對照組的臍部出血率為27.50%,臍炎發生率為17.5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91亚洲精品麻豆|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ppypp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四虎成人www国产精品|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麻豆国产高清精品国在线|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免费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8x福利精品第一导航|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 欧美亚洲成人精品|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亚洲曝欧美不卡精品|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99热都是精品久久久久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网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