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水電勘測設計論文大全11篇

      時間:2023-03-16 15:52:0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水電勘測設計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水電勘測設計論文

      篇(1)

      工具的進步引起了社會的變革,技術的革新推動了效率的飛躍。在信息社會,我們要積極有效地運用各種信息化工具,服務我們的工作。結合水利勘測工作,各種勘測手段的應用,促進了勘測工作由定性分析向定量計算方向發展。定性與定量的緊密結合,對于促進我國水電水利工程發展有重大意義。

      1.CAD技術在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中的應用

      CAD(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產生于二十世紀50年代后期,它伴隨著計算機硬件軟件技術的發展而迅速普及。二十世紀80年代CAD技術開始引入我國。90年代,CAD技術和系統在我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有了飛速的發展,CAD的應用迅速普及。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開始逐步加大對大江大河的整治力度。對水庫和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投資巨大。與之相應的勘測設計工作量也急劇增大。傳統的手工繪圖、計算不能滿足其任務要求,利用CAD技術,則極大地改善了勘測設計條件。在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實現了計算繪圖與測量的一體化,從數據錄入到輸出都是在自動化軟件的管理下進行,在計算機之間或計算機與設備之間以數據流的形式交流,實現了無紙化辦公,自動化計算,不但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還避免了人為的錯誤。可能以前手工計算要三個工日的工作量,不到一分鐘就計算完成了。

      CAD技術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面對日益復雜與苛刻的勘測設計工程,CAD技術發揮的作用也將會也來越大。它的發展已經和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可以說,這兩項是相互促進的。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未來是要求朝著標準化、協同化、精細化方向發展。那么以計算機智能管理操作為基礎的CAD將為實現這一方向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的CAD技術應用今后應重點放在三維設計、協同設計、智能化設計方面,使CAD工具不僅僅當繪圖工具,還要當計算工具、儲存工具和測量工具。

      2.GPS定位技術在測量工程中的應用

      GPS是指全球定位系統。是世界上第一種大規模商業及民用應用的衛星導航,測繪測距系統。作者需要指出的是,單純的GPS系統不會在我國有更加深入的應用了,因為我國已經有了類似于GPS的北斗系統。同時,歐洲有了自己的伽利略系統,俄羅斯也有了格洛納斯系統。本文所指的GPS,代表以上所說的所有系統,并不是僅指美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近年來,GPS高精度的定位技術在工程測量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的突出優點有以下幾點:

      GPS設備操作簡便,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它重量輕,體積小,所帶來的后勤壓力也小,減少了測繪人員的勞動強度。

      觀測站選址靈活,不需要通視,減少了觀測站的數量,也就減少了測量工作的經費和時間。

      幾乎不需要人工計算,定位精度高,減少了計算失誤率。在小于50km的基線上,其相對精度可以達到1ppm~2ppm,隨著基線的加長,其定位相對精度就越高,這是人工觀測不能比擬的。

      觀測效果豐富。GPS觀測成果同時提供了三維坐標。在測量經緯度的同時,也測量了所處地的高度。這就為研究大地水準面的形狀和地面點的高程開辟了新途徑。

      對于手工校正要求低,觀測時間短。目前,利用經典的靜態定位方法,完成一條基線的相對定位所需要的觀測時間,一般為1h~3h。為了進一步縮短觀測時間,提高作業速度,近年來發展的短基線(不超過20km)快速相對定位法,其觀測時間僅需數分鐘。

      GPS觀測設備能全天候作業,一般不受天氣條件限制。突破了光學觀測的局限。

      3.遙感技術在水利水電勘測中的應用

      根據遙感的平臺分類,可以將遙感技術分為航天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遙感共三大類。遙感技術由于視域廣闊、信息豐富、具立體感、衛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現以及獲取資料快速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工程中有關地質問題及相關的環境等問題的調查與研究。

      A.遙感技術在區域構造穩定性研究

      遙感圖像能提供大量宏觀的線性構造信息,較為全面的反映區域地質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態,所以遙感圖像成為研究區域構造格架,確定斷裂體系及活動性以及評價工程及其周緣地區的構造穩定性所必不可缺的參考資料。

      B.遙感技術對于危險地帶的監視

      在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庫區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積體等易出現問題的地帶進行監測與調查中,有一些工程應用遙感技術利用航衛片或彩紅外片進行地質解譯,結合野外的現場觀察,可以方便快捷的判定該地區的地質活動強度與穩定性。

      C.遙感技術對于非地表資料的判讀

      利用遙感影像,特別是彩紅外影像進行巖溶及巖溶水文地質調查有其特殊的優勢,像片解譯不僅能很好地判讀各種巖溶地貌現象,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質紅外光譜的差異,判斷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

      D.代替人工進行中小比例尺地質測繪填圖

      在保持必須的野外考察和成圖現場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質圖可以用遙感成圖取代常規地質測繪。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區大比例尺工程地質圖優先考慮遙感成圖。這樣可以節約測繪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4.地理信息系統在水利水電勘測中的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即GIS技術,它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與計算機系統,傳感器系統,數據庫系統緊密相連。這些技術又是在不斷發展的,每項技術的進步都給GIS帶來了深刻的變化。所以GIS在水利勘測設計行業的應用和發展,不僅僅取決于GIS技術自身的發展,更取決于整個行業的數字化的進程。

      GIS技術可以有效的管理具有空間屬性的各種資源環境信息。它自身集成了信息采集(需要傳感器支持)、存儲、判別、計算與處理、多樣化專業性輸出等功能。是計算機技術在資源管理行業利用的代表。GIS技術的發展有以下2種趨勢:

      網絡GIS。是指GIS技術與互聯網密切結合并深度拓展的一種產物。網絡是實現資源共享和遠程遙控的基礎技術,從互聯網的任意一個節點,網絡用戶可以瀏覽GIS站點中的空間數據、制作專題圖,以及進行各種空間檢索和空間分析。千里之外的數據猶如在眼前一樣,可以直接操作。它可用于除了一般數據外的特殊數據類型,尤其是矢量數據的處理。以網絡瀏覽器為應用工作平臺,在客戶端可以實現對矢量數據的操作,全國各個測繪點和數據庫連為一個整體,并可通過網絡遠程調用和各類數據、圖形、圖像。

      “3S”組合集成技術。“3S”是一種更加深入化的組合系統技術,它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系統(RS)的深度組合,也就是說,通過計算機硬件的基礎加上軟件的分析能力,統一的接受由其他接口傳來的各種信息,并作出判斷。在這個大系統中,每一部分進行分工,猶如大腦控制軀干,GPS主要被用于實時、快速地提供目標的空間位置;RS用于實時或準實時提供目標及其環境的語義或語義信息,發現地球表面的各種變化;GIS則對多源時空數據進行綜合處理、時時編譯、動態存取,系統組合的功效可以更全面的反應多種情況,表達更多的信息。

      5.結語

      面對快速發展的水利水電建設事業,我們要積極地學習利用新的技術和工具來為我們服務。本文介紹的以CAD電腦輔助繪圖技術,遙感技術,GPS全球定位技術,GIS技術為代表的智能化技術,極大地提升了水利水電行業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工作負擔,并且能提升準確率。我們在發揚艱苦奮斗工作精神的同時,也要主動學習掌握這些新的工具,新的技術,這樣才能滿足新時期水利水電勘測事業的工作需要。

      篇(2)

      中圖分類號:G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b)-0249-01

      在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水電科技信息數字檔案館在發展生產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水電科技信息數字檔案圖書館作為新時期文獻信息工作改革與創新的一種新模式,如何使之適應市場經濟和網絡環境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更好地為水電工程建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可靠的文獻信息保障。下面就水電科技信息數字檔案圖書館設想講幾點意見。

      1 水電科技信息數字檔案圖書館的資源和基礎

      一般單位建立水電科技信息數字檔案圖書館,可用的現有資源有很多:首先是各單位檔案信息化產生的電子文檔,不斷新增的CAD圖紙和設計成果電子版,以及有目的采購的電子圖書,是科技信息數字檔案圖書館的主要內容。

      其次,《水電技術標準全文檢索系統》,該數據庫是由部技術監督委員會監制、水電規劃設計總院負責組織與制作的,是為廣大科技人員運用當前計算機及相關的高新技術,實現對技術標準的全文檢索,提高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應用水平而開發的,該軟件已在水電系統推廣應用,效果很好,還有就是網上各類標準論壇提供的掃描版PDF格式的標準文本和標準設計圖集,也可以大大豐富數字檔案圖書館的館藏。另外一個就是《水電勘測設計技術文件范本》,該數據庫是在水電規劃設計總院的指導與支持下,由水電勘測設計標準化信息網組織編寫和出版的,內含170多個設計文件范本,可以作為技術文檔制作格式的依據,提高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工作效率。其他網絡上共享資料,如圖紙庫:給排水圖紙庫、暖通圖紙庫、電氣圖紙庫、結構圖紙庫、建筑圖紙庫、園林圖紙庫等,雖然其出處不詳,也可供參考使用。

      還有就是收集各類公開的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部部門的行政規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環境部門的標準在其網站免費提供下載,這樣,數字檔案圖書館的雛形就已經形成。

      另外,網絡鏈接加入《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該數據庫可為科技人員提供涵蓋了我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博碩士論文、報紙、圖書、會議論文等公共知識信息資源。

      高速的數字通信網絡是數字檔案圖書館的存在基礎,數字檔案圖書館依附于網絡而存在,其對內的業務組織和對外的服務都是以網絡為載體,得益于網絡也受制于網絡,只有利用網絡至極限,才能發揮數字檔案圖書館作用至極限.數字檔案圖書館內部本身由局域網構成,一般是高速主干聯接數臺服務器及工作站,外部通過數臺廣域網服務器面向浩瀚的INTERNET。數字檔案圖書館利用數字技術采集、存儲和保存信息并提供存取信息。數字檔案圖書館要求以新的方式執行傳統檔案圖書館的功能,包括新型信息資料,新館藏發展方向與方式(尤其是有更多的資源共享和電子訂購服務),新的存儲與保存方法,新的分類和標引方式、與用戶新的交互模式、對計算機網絡更多的依賴,以及檔案圖書館在人員智力構成、組織和經濟等方面的顯著變化。

      2 水電科技信息數字檔案圖書館基本結構

      不論計算機技術怎樣發展,網絡結構多么復雜,水電科技信息數字檔案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基本模型始終如一,這就是“信息源—檔案圖書館—讀者”構成的三角架構,檔案圖書館充當一個知識收集和整理的中間人的角色。計算機與網絡的出現使檔案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能夠更為全面、及時、準確、高效,數字檔案圖書館技術在各個環節上加固了這種模型,使信息社會中檔案圖書館得到的作用和效益發揮到極限。檔案圖書館服務器的作用是負責管理目錄數據的索引和查詢,對象服務器負責管理數字化數據,是信息源,可以由檔案圖書館設立,也可以由相關信息部門設立。它們與讀者構成三角形架構。讀者通過廣域網或檔案圖書館內部的局域網(電子閱覽室)發出查詢請求,經Web服務器處理后傳遞給檔案圖書館服務器(類似于查詢目錄卡片),檔案圖書館服務器將查詢結果通知對象服務器并有對象服務器取出最終結果送達讀者,這就實現了數字檔案圖書館對象數據的,當然,對部分設計成果要有條件按權限提供。

      3 數字檔案圖書館與藏書建設

      篇(3)

      【 abstract 】 becau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mak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task is complex and hard, and therefore, the author is at presen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 key words 】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中圖分類號:TV2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0.前言

      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的實踐中,質量問題仍然困擾著工程項目的如期交付并影響預期效益的實現。雖然近年來國家相繼制定了多部關于工程質量的法律法規,各級建設行政管理部門也加大了大型工程項目質量的行政監管力度,但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自身特點,使得水利水電工程質量控制任務既復雜又繁重。故此,本文就目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1.工程設計中存在問題

      1.1項目決策咨詢評估有待加強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評估是政府對項目決策的重要依據,只有咨詢評估的合理可行,才能避免項目的盲目性和決策失誤。但中小型水利工程很少組織可行性論證,工程建設常常不合理或不規范。國家或水利部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規范,但很多水利基層單位和夠人并沒有去實施。

      1.2工程前期勘測設計的深度不如大型工程,設計不規范

      某些個別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的項目規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文件,由前期工作經費不足,規劃只停留在己有資料的分析上,缺乏對環境、經濟、社會水源配置等方面的綜合分析,特別是缺乏較系統全面地滿足設計要求的地址勘測資致使方案比選不力,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嚴重滯后,整個前期工作做的夠扎實,直接影響到工程建設項目的評估、立項、進度和質量等。

      而設計單位普存在資質低、設計水平低、施工圖不規范、圖紙錯誤較多、結構不符合實際,設變更隨意性大等問題。設計人員施工經驗差,未考慮施工工藝和施工能力,考慮計規范較多,考慮施工現實條件較少,造成設計與施工的銜接有一定困難。水利水電工程一般是采用國家撥款與地方籌集資金相結合的方式,而地方集資金是占很重要的部分。有些地方由于財政困難常難以墊付足夠的前期勘測設費,待立項后有了資金又急于上馬,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足夠的經費進行前期勘測作,導致水利水電工程的前期勘測設計深度不夠。有的項目更是由于政府的行干預匆忙上馬,根本沒有進行勘測設計等。

      2.工程施工材料管理中存在問題

      2.1原材料的質量問題

      混凝土工程使用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劑等屬廠家生產產品,其砂石骨料通常使用壩址附近河床開采的砂石料或開采塊石料加工制成品料。目前,有的廠家出廠的產品未達到國家標準,是偽劣產品,有的工程砂石骨料質量也存在一些問題,但因工程施工急需,只得“湊合”使用,造成混凝土質量不穩定。水利水電工程使用的鋼筋、鋼材及止水材料等也發現一些偽劣產品,原材料存在的質量問題將給工程運行安全留下隱患。

      2.2施工中的問題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從建筑物基礎開挖、基巖灌漿處理到混凝土澆筑(土石壩體填筑),金屬結構及機電設備安裝,有的工程施工過程中未能按照水利部、電力部部頒有關施工技術規范,嚴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的質量,出現的問題較多。例如,建筑物基礎開挖施工中,有的承包單位為搶施工進度,不按技術要求進行控制爆破,造成基巖面爆破裂隙較多,起伏差較大,增加了基巖面整修工作量和混凝土回填工作量;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未按混凝土施工技術規范嚴格施工工藝,出現入倉混凝土骨料分離,振搗不密實、漏振,致使層面結合不好,有蜂窩、架空現象。低溫季節澆筑混凝土,未按設計要求進行保溫,高溫季節澆筑混凝土,未按設計要求采取溫控措施,致使混凝土裂縫較多,增加了補救處理工作量。土石填筑施工質量存在填料不合要求的未能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分層碾壓等間題。

      2.3承包單位偷工減料引起的質量問題

      有的工程施工單位層層轉包,由于轉包單價偏低,承包單位就搞偷工減料,為欺騙監理單位,就不擇手段造假資料蒙混過關。例如某工程基礎帷幕灌漿施工中,就發現有的承包單位改變水泥漿配比,降低壓力灌漿,偽造灌漿施工記錄資料。這種現象在隱蔽工程施工中較為普遍,嚴重影響了建筑物基巖固結灌漿和防滲帷幕灌漿質量,將給工程安全運行留下隱患。 轉

      2.4金屬結構及機電設備的問題

      有的工程金屬結構加工制造工藝粗糙、焊接質量不良,安裝誤差較大等質量問題,造成閘門漏水嚴重,金屬結構構件不能使用,需進行返工處理,影響了工程建設工期。機電設備存在著偽劣產品,不能正常使用,經常需要更換,給工程造成損失。

      3.質量控制中存在問題

      3.1水利水電項目專業多、項目多、而單項工程量多

      這從建設管理的角度來看,具有另一種難度。若使用先進的大型設備,由專業隊伍進行施工,工程成本不能保證,若改用簡化的辦法,非專業隊伍來施工,其質量就難以控制保證。

      3.2水利水電工程一旦發現早期失控,為彌補損失而趕工,將嚴重地影響質量控制工作

      在一些工程招投標中,壓低臨時建設費、不可預見費等,致使施工單位在經濟上十分被動。這點也是水利水電工程出現許多分包,甚至“隱性轉包”的重要原因。包工隊以更低單價拿到工程之后,經常挖空心思偷工減料、弄虛作假,給工程質量造成隱患。

      3.3施工單位現場管理力度不力,質保體系不健全,掛靠資質現象嚴重,施工水平低

      項目部管理模式多是公司管理層加包工頭,施工隊伍設備投入少、技術水平低。施工主要技術工人及工程師配置不足,施工的主要核心管理網絡不完善,缺少專業的相對固定的施工班組,造成施工組織的雜亂無章、低級錯誤不斷。

      例如:某工程局以低價中標一小型水電項目,中標后,該工程局為節省施工成本,只派了幾十個施工管理人員進行施工現場,基本沒有大的施工設備進場,同時引入多家分包隊伍,施工過程中大多是以包代管,一個大約7000萬的工程,進行了層層分包,最多時竟達到四層分包,進入施工工地的分包隊伍多時達20家,工地上偷工減料的事不斷發生,施工過程雜亂無章、低級錯誤不斷,工程質量嚴重失控,同時工程進度也嚴重滯后。后來該工程局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要求與業主談判,變更部分工程單價,業主見工程失控,只得進行適當的妥協,在這種情況下,該工程局才加大了投入,重新整頓、清退部分分包隊伍,減少分包環節,才使工程建設得以進行下去。

      4.工程監督管理中存在問題

      4.1項目監督管理水平欠缺

      項目法人中的組織機構人員質量意識淡薄,重視工期,輕視質量。項目部人員素質不高,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項目管理科學化決策少,相關的技術支持比較少,隨意性較大。中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籌資,采用地方單價都較低,加上資金到位情況比較差,是工程往往不能夠按照計劃進行,而一些地方矛盾也由于領導的重視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工程的施工進度。業主對工程質量的重視不夠,在口頭上說質量第一,而在施工時當質量與進度發生矛盾時,就放棄了質量。

      4.2不能嚴格執行合同

      在招投標工作中過分的壓低工程造價,工程變更隨意性大,不能嚴格執行合同有關部門條款,不按程序辦事,長官意識嚴重,行政指揮較多。某些工程不能很好地執行合同,而是主觀的施工,造成了很嚴重的后果。

      4.3工程管理中的服務意識較差

      普遍存在工程前期手續不完備即開工,形成的地方矛盾較多,使施工方疲于處理各種地方矛盾,弱化了質量管理的精力。另外業主對設計及監理工作的過多干涉,對其工作的開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由于某些工程管理中的服務意識差導致了一些問題的產生。

      篇(4)

      1 前言

      自2003年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發起建立“全國工程地質專家庫”以來,得到全國各界工程地質(含巖土工程和地質工程相關專業)行業高科技人員的積極響應,已經收到420余份反饋回來的專家登記表,均已錄入數據庫。“全國工程地質專家庫”已初具規模,從針對服務的行業來說,包括水利電力、鐵路交通、礦山和工業民用建筑等;從專業領域來說,包括工程地質勘察、巖土工程施工、地質災害研究等;從遍及的單位來說,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部委直屬勘測設計院和公司等一百多家;從職稱分布來說,包括工程院院士、勘察大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副研究員等;從工作職務來說,包括院長、副院長、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經理、校長、系主任等。

      入庫的單位及其人數情況:北京國電華北電力工程有限公司14人;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工程學院11人;成都理工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12人;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43人;國家電力公司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15人;國家電力公司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39人;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11人;水利部天津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11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17人;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39人(這里只列出了10人以上的單位)。

      2 軟件功能

      2.1 基本功能

      ① 顯示工程地質(地質工程、巖土工程及相關專業)專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技術職稱、工作職務、工作單位、單位性質、聯系方式。 ② 顯示專家專業特長,工作領域。 ③ 打印專家表。 ④ 按照入庫序號、姓名和工作單位排序,方便檢索。 ⑤ 可隨時登記入庫。

      2.2 查詢

      按照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單位性質、技術職稱、專業特長、工作領域等單個字段查詢,查詢的結果可顯示專家基本信息、專業特長和工作領域,打印專家表。

      2.3 高級查詢

      多個字段的組合條件查詢,查詢結果可制作報表。

      2.4 數據庫維護

      數據庫管理員能夠輕松完成數據庫的日常維護工作,如添加、刪除、查詢等。

      專家庫可用于人事檔案管理、查找工程咨詢專家、聘請工程項目評審專家、查找稿件評閱人、聘任學位論文審閱人等。

      3 系統界面及功能模塊

      3.1 主界面

      全國工程地質專家庫系統主界面如圖1所示。界面包括菜單區、查詢區、信息管理區和信息顯示區。菜單包括記錄、查詢、管理員和幫助等項。查詢區包括單個字段的簡單查詢和高級查詢按鈕。信息管理區由基本資料、專業特長、工作領域、備注、全表瀏覽、打印、退出按鈕組成,點選不同的按鈕,信息顯示區將顯示不同的信息。

      3.2 高級查詢界面

      點擊主界面窗口中查詢區的高級查詢按鈕會彈出高級查詢窗口,如圖2所示。通過該窗口可生成查詢條件、選擇結果中要顯示的字段、選擇排序字段、選擇組合查詢條件,并執行查詢。查詢結果由查詢結果窗口(圖3)顯示出來。

      3.3 查詢結果窗口

      點擊高級查詢窗口中的開始查詢按鈕就可彈出查詢結果窗口。查詢結果窗口左上部分顯示符合查詢條件的記錄,右上部分是打印全部結果按鈕和打印選中結果按鈕。下部是選中專家的詳細信息,當點選左上部的不同專家,其詳細信息會改變。

      3.4 查詢結果報表打印窗口

      點擊查詢結果窗口中的打印全部結果按鈕將彈出查詢結果報表打印窗口,如圖4所示。上部是打印按鈕、導出按鈕和縮放比例下拉列表框,中間是報表顯示區,下部是頁碼顯示和翻頁按鈕。

      3.5 選中結果報表打印窗口

      點擊主界面信息管理區打印按鈕和查詢結果窗口中的打印選中結果按鈕將彈出選中專家資料報表打印窗口,如圖5所示。

      3.6 數據庫管理員界面

      點擊主界面管理員菜單下的管理員登陸菜單項后,彈出管理員登陸對話框(圖6),輸入帳號和密碼后,點擊確定按鈕進入數據庫管理員界面(圖7)。

      數據庫管理員界面由菜單、工具按鈕、專家信息編輯區和全表數據瀏覽和編輯區組成。工具按鈕包括移動記錄、添加、刪除等按鈕組成,專家信息編輯區用來編輯專家信息,全表數據瀏覽、編輯區瀏覽和編輯數據庫記錄。

      4 工程地質專家庫系統開發

      4.1 數據庫

      (1)信息來源

      通過學術會議、信件和網上下載(見enggeo.org/xwdt-040106.htm)等途徑分發“全國工程地質專家庫專家登記表”,收集反饋回來的原始登記表,錄入數據庫中。

      (2)創建數據庫

      在Microsoft Office Access軟件中建立專家數據庫。數據庫中包括的字段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工作單位、技術職稱、工作職務、專家特長、工作領域、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和電子郵箱等,基本涵蓋了專家的基本信息、特長、工作領域和聯系方式。

      (3)數據錄入

      數據錄入方式有兩種方式: ① 在Access中錄入; ② 數據維護方式,即在數據庫管理員界面中輸入數據。

      所有專家的信息存儲在一個數據表中,每位專家的信息在數據表中表現為一條記錄。

      4.2 系統功能的代碼實現

      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作為開發工具,運用其集成開發環境和快速應用程序開發技術,根據軟件的功能模塊分別創建程序界面和窗口(圖1-圖7)。開發過程中使用了ADO Data控件、DataGrid控件、DataEnviornment設計器、Data Report設計器等。

      下面著重敘述高級查詢的實現。在高級查詢窗口中,用戶填寫的查詢條件包括查詢結果中顯示的字段、where子句查詢條件、字段排序子句,用字符串連接生成SQL查詢語句。然后在專家數據表中查找符合查詢條件的專家記錄并在查詢結果窗口中顯示給用戶。完成高級查詢功能的程序片段如下:

      Private Sub cmdQuery_Click()

      Dim strKey As String

      Dim strSQL As String, strsqlAll As String

      Dim strOrderSQL As String

      Dim strOrder As String

      Dim intLenKey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查詢結果至少要顯示一個字段

      If lstKey.SelCount = 0 Then

      MsgBox "查詢結果中至少要顯示一個字段!", vbMsgBoxSetForeground, "缺少字段"

      Exit Sub

      End If

      If txtCondition.Text = vbNullString Then

      MsgBox "請加入查詢條件!",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xit Sub

      End If

      '查詢結果中顯示的字段

      strKey = vbNullString

      strkeys = vbNullString

      For i = 0 To lstKey.ListCount - 1

      If lstKey.Selected(i) = True Then

      strKey = strKey & lstKey.List(i) & ","

      End If

      strkeys = strkeys & lstKey.List(i) & ","

      Next

      strKey = Mid(strKey, 1, Len(strKey) - 1)

      strkeys = Mid(strkeys, 1, Len(strkeys) - 1)

      'where子句查詢條件

      strWhere = vbNullString

      If Len(Trim(strQuerySQL)) > 0 Then

      strWhere = " where " & Trim(strQuerySQL)

      Else

      strWhere = vbNullString

      End If

      '字段排序字句

      If lstOrderKey.ListCount > 0 Then

      mstrOrderSQLs = ""

      intLenKey = 0

      For j = 0 To lstOrderKey.ListCount - 1

      strOrderSQL = lstOrderKey.List(j)

      If optOrder(0).Value = True Then

      intLenKey = InStr(1, strOrderSQL, "(升序)", vbTextCompare)

      strOrder = " ASC"

      Else

      intLenKey = InStr(1, strOrderSQL, "(降序)", vbTextCompare)

      strOrder = " DESC"

      End If

      If intLenKey > 0 Then

      strOrderSQL = Mid(strOrderSQL, 1, intLenKey - 1)

      If mstrOrderSQLs "" Then

      mstrOrderSQLs = mstrOrderSQLs & ","

      End If

      mstrOrderSQLs = mstrOrderSQLs & strOrderSQL & strOrder

      End If

      Next j

      mstrOrderSQLs = " order by " & mstrOrderSQLs

      Else

      mstrOrderSQLs = ""

      End If

      '字符串連接生成SQL查詢語句

      strSQL = "select " & strKey & " from " & " 專家庫 " & strWhere & mstrOrderSQLs

      strsqlAll = "select " & strkeys & " from " & " 專家庫 " & strWhere & mstrOrderSQLs

      adoconnection.Execute strSQL

      adoconnection.Execute strsqlAll

      If Err Then

      MsgBox Err.Number & vbCrLf & Err.Description & Err.Source, vbCritical, "SQL語句錯誤"

      Err.Clear

      Exit Sub

      End If

      Set recResult = New ADODB.Recordset

      Set recKeyword = New ADODB.Recordset

      frmQueryResult.strSQL = strSQL

      frmQueryResult.strSQL = strsqlAll

      recKeyword.Open strSQL, adoconnection, adOpenStatic, adLockOptimistic

      recResult.Open strsqlAll, adoconnection, adOpenDynamic, adLockOptimistic

      If recKeyword.RecordCount

      MsgBox "沒有您要查找的記錄!",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找不到記錄"

      Exit Sub

      End If

      '查詢結果顯示

      frmQueryResult.Show vbModal

      篇(5)

      二、遙感技術的應用

      遙感技術按照遙感平臺的高度不同,一般分為航天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遙感共3大類。遙感技術由于視域廣闊、信息豐富、具立體感、衛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現以及獲取資料快速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中有關重大工程地質問題及相關的環境等問題的調查與研究。

      (一)區域構造穩定性研究。由于遙感圖像能提供大量宏觀的線性構造信息,較好地反映區域地質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態,所以對研究區域構造格架,確定斷裂體系及活動性以及評價工程及其周緣地區的構造穩定性有重大作用。因此遙感技術的應用也成為研究此問題必用的手段。

      (二)水庫區塌、滑坡、泥石流調查。在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庫區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積體的調查中,有一些工程應用遙感技術利用航衛片或彩紅外片進行地質解譯,結合野外現場觀察、復查和檢查查明了許多久拖不決的影響庫岸穩定性評價的大型或較大型、塌滑體的數量,分布及其穩定狀態。

      (三)巖溶調查。利遙感影像,特別是彩紅外影像進行巖溶及巖溶水文地質調查有其特殊的優勢,像片解譯不僅能很好地判讀各種巖溶地貌現象,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質紅外光譜的差異,判斷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清江招來河、高壩洲,黃河萬家寨等工程曾利用彩紅外航片解譯來研究巖溶及巖溶滲漏問題,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中小比例尺地質測繪填圖。推廣遙感技術,在保持必須的野外工作量和成圖現場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質圖以遙感成圖取代常規地質測繪;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區大比例尺工程地質圖優先考慮遙感成圖。這是十年前在全國水利水電勘測工作會議上由水利水電規劃總院提出的“勘測技術發展目標”文件所確定的。

      (五)巖土工程開挖面地質編錄。為適應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進行反饋設計、安全預報和存檔備查的需在人工開挖高邊坡、大型地下建筑物和大壩基坑的開挖中采用地面遙感技術,進行地質編錄,并為有關的穩定分析和現場預報提供翔實的地質資料和數據是很必要的。為此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在“七五”、“八五”和“九五”科技攻關中開發和完善了“高邊坡快速地質編錄系統”,并成功地應用于長江三峽永久船閘、瀾滄江小灣、清江水布埡等工程的巖質高邊坡開挖中的地質編錄。該項技術采用的是數碼像機攝影,微機現場采集及預處理,自主開發的軟件處理可隨時提供巖質高邊坡的連續彩色影像圖和地質所需的將邊坡開挖面置于任意方位的線劃圖。

      (六)水土保持、防洪與移民安置容量研究。如1994年,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承擔的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滑坡、泥石流發育程度與穩態區域研究項目,該項目在研究中利用TM衛片對隴南、金沙江下游、三峽庫區3大片進行解譯與發育程度的劃分(滑坡分四級,泥石流分五級)作出了區劃圖,提出了防治意見和預警系統建立的基本設想。1990年地礦部航空物探中心與長江委規劃處、綜勘局一道,開展長江中游干流防洪工程現狀遙感調查,用TM衛片和1∶3萬~1∶5萬彩紅外航片進行解譯和編寫報告,提交的成果獲得了較好的成效。移民安置容量研究,航衛片,尤其是彩紅外航片,以其對土地利用類型的可判讀性和現實性,為移民安置容量分析確定提供了新手段。

      三、地理信息系統(GIS)

      GIS技術可自動制作平面圖、柱狀圖、剖面圖和等值線圖等工程地質圖件,還能處理圖形、圖像、空間數據及相應的屬性數據的數據庫管理、空間分析等問題,將GIS技術應用于工程地質信息管理和制圖輸出是近幾年工程地質勘察行業的熱點和發展趨勢。目前,國內應用較多且比較成熟的專業軟件是由中國地質大學開發研制的MAPGIS,是一種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軟件。

      四、工程物探技術

      在我國工程物探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單位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逐漸引進和裝備了一些必要的儀器,如信號增強式地震儀、綜合測井儀、電法儀、透視儀、聲波儀、管線儀、地質雷達和鉆孔彩色電視系統等,使物探儀器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其中有些是當時或至今都是世界水平的新儀器,大大地提高了數據采集精度和野外工作效率,促進了物探的發展。

      (一)地球物理層析成像技術(CT)。CT技術是利用已有的平洞或鉆孔,通過對采用一定發射和一定接收方式產生的透射波的采集與處理,反演孔洞間巖體的波速值,并對區間巖體進行判斷、評價的一種技術方法。當前在勘探孔洞間了解巖體情況尚沒有一個經濟的、有效的技術措施做進一步工作的情況下,CT技術不失為是一個查明孔洞間巖體總體完整性程度的好方法。做得好,不僅能節約一定的勘探工作量而且還會對巖體物理力學性的整評價質量的提高有所促進。所以“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以來,包括“八五”和“九五”攻關幾個涉及水電建設的項目,涉及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探的課題和專題中大多數都涉及CT技術攻關的內容,并獲得許多很有成效的成果。

      (二)鉆孔彩色電視系統。a53mm的鉆孔彩電是為適應水利水電工程勘察的大多數鉆孔都是a56mm的金剛石鉆孔而設計制造的;50mm的鉆孔彩色電視是在電子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為適應水平風鉆孔觀察而設計制造的,并首次將CCD光電偶合器件應用于鉆孔電視。該產品的特點是電路設計合理,集成度高,性能穩定,與傳統的攝像管探頭相比,具有彩色圖像重現性好、幾何失真小、壽命長、耐沖擊、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等特點,是一個更新換代產品。當前,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鉆孔彩電又在開發的圖像處理系統基礎上研制出多功能鉆孔彩色電視系統,系統采用工控級主機,形成控制器、監視器、錄相機三合為一的一體化主機。主機可配接多種不同口徑的鉆孔電視探頭,實現圖像數字化實時采集壓縮存儲,成果可刻錄成VCD光盤,還可進行后期圖像處理及制作。

      參考文獻:

      [1]楊連生,水利水電工程地質[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2]王妙月,勘探地球物理學[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

      篇(6)

       

       

      一、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應用 

       

      gps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測量及定位控制,它在高程控制方面能較好地解決跨河、跨溝水準難以傳遞的問題,以及在勘察區控制點較少,或在山區、林區等通視條件較差、觀測條件受限的區域進行工程地質勘察時,運用gps可大大減少作業時間,提高測量精度。 

       

      二、遙感技術的應用 

       

      遙感技術按照遙感平臺的高度不同,一般分為航天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遙感共3大類。遙感技術由于視域廣闊、信息豐富、具立體感、衛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現以及獲取資料快速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中有關重大工程地質問題及相關的環境等問題的調查與研究。 

      (一)區域構造穩定性研究。由于遙感圖像能提供大量宏觀的線性構造信息,較好地反映區域地質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態,所以對研究區域構造格架,確定斷裂體系及活動性以及評價工程及其周緣地區的構造穩定性有重大作用。因此遙感技術的應用也成為研究此問題必用的手段。 

      (二)水庫區塌、滑坡、泥石流調查。在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庫區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積體的調查中,有一些工程應用遙感技術利用航衛片或彩紅外片進行地質解譯,結合野外現場觀察、復查和檢查查明了許多久拖不決的影響庫岸穩定性評價的大型或較大型、塌滑體的數量,分布及其穩定狀態。 

      (三)巖溶調查。利遙感影像,特別是彩紅外影像進行巖溶及巖溶水文地質調查有其特殊的優勢,像片解譯不僅能很好地判讀各種巖溶地貌現象,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質紅外光譜的差異,判斷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清江招來河、高壩洲,黃河萬家寨等工程曾利用彩紅外航片解譯來研究巖溶及巖溶滲漏問題,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中小比例尺地質測繪填圖。推廣遙感技術,在保持必須的野外工作量和成圖現場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質圖以遙感成圖取代常規地質測繪;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區大比例尺工程地質圖優先考慮遙感成圖。這是十年前在全國水利水電勘測工作會議上由水利水電規劃總院提出的“勘測技術發展目標”文件所確定的。 

      (五)巖土工程開挖面地質編錄。為適應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進行反饋設計、安全預報和存檔備查的需在人工開挖高邊坡、大型地下建筑物和大壩基坑的開挖中采用地面遙感技術,進行地質編錄,并為有關的穩定分析和現場預報提供翔實的地質資料和數據是很必要的。為此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在“七五”、“八五”和“九五”科技攻關中開發和完善了“高邊坡快速地質編錄系統”,并成功地應用于長江三峽永久船閘、瀾滄江小灣、清江水布埡等工程的巖質高邊坡開挖中的地質編錄。該項技術采用的是數碼像機攝影,微機現場采集及預處理,自主開發的軟件處理可隨時提供巖質高邊坡的連續彩色影像圖和地質所需的將邊坡開挖面置于任意方位的線劃圖。

      (六)水土保持、防洪與移民安置容量研究。如1994年,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承擔的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滑坡、泥石流發育程度與穩態區域研究項目,該項目在研究中利用tm衛片對隴南、金沙江下游、三峽庫區3大片進行解譯與發育程度的劃分(滑坡分四級,泥石流分五級)作出了區劃圖,提出了防治意見和預警系統建立的基本設想。1990年地礦部航空物探中心與長江委規劃處、綜勘局一道,開展長江中游干流防洪工程現狀遙感調查,用tm衛片和1∶3萬~1∶5萬彩紅外航片進行解譯和編寫報告,提交的成果獲得了較好的成效。移民安置容量研究,航衛片,尤其是彩紅外航片,以其對土地利用類型的可判讀性和現實性,為移民安置容量分析確定提供了新手段。 

       

      三、地理信息系統(gis) 

       

      gis技術可自動制作平面圖、柱狀圖、剖面圖和等值線圖等工程地質圖件,還能處理圖形、圖像、空間數據及相應的屬性數據的數據庫管理、空間分析等問題,將gis技術應用于工程地質信息管理和制圖輸出是近幾年工程地質勘察行業的熱點和 發展 趨勢。目前,國內應用較多且比較成熟的專業軟件是由

       

      四、工程物探技術 

       

      在我國工程物探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單位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逐漸引進和裝備了一些必要的儀器,如信號增強式地震儀、綜合測井儀、電法儀、透視儀、聲波儀、管線儀、地質雷達和鉆孔彩色電視系統等,使物探儀器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其中有些是當時或至今都是世界水平的新儀器,大大地提高了數據采集精度和野外工作效率,促進了物探的發展。 

      (一)地球物理層析成像技術(ct)。ct技術是利用已有的平洞或鉆孔,通過對采用一定發射和一定接收方式產生的透射波的采集與處理,反演孔洞間巖體的波速值,并對區間巖體進行判斷、評價的一種技術方法。當前在勘探孔洞間了解巖體情況尚沒有一個 經濟 的、有效的技術措施做進一步工作的情況下,ct技術不失為是一個查明孔洞間巖體總體完整性程度的好方法。做得好,不僅能節約一定的勘探工作量而且還會對巖體物理力學性的整評價質量的提高有所促進。所以“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以來,包括“八五”和“九五”攻關幾個涉及水電建設的項目,涉及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探的課題和專題中大多數都涉及ct技術攻關的內容,并獲得許多很有成效的成果。 

      (二)鉆孔彩色電視系統。a53mm的鉆孔彩電是為適應水利水電工程勘察的大多數鉆孔都是a56mm的金剛石鉆孔而設計制造的;50mm的鉆孔彩色電視是在 電子 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為適應水平風鉆孔觀察而設計制造的,并首次將ccd光電偶合器件應用于鉆孔電視。該產品的特點是電路設計合理,集成度高,性能穩定,與傳統的攝像管探頭相比,具有彩色圖像重現性好、幾何失真小、壽命長、耐沖擊、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等特點,是一個更新換代產品。當前,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鉆孔彩電又在開發的圖像處理系統基礎上研制出多功能鉆孔彩色電視系統,系統采用工控級主機,形成控制器、監視器、錄相機三合為一的一體化主機。主機可配接多種不同口徑的鉆孔電視探頭,實現圖像數字化實時采集壓縮存儲,成果可刻錄成vcd光盤,還可進行后期圖像處理及制作。 

       

      參考 文獻 : 

      [1]楊連生,水利水電工程地質[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篇(7)

      (一)對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

      從歷次修訂和執行的本科教學計劃看,農業水利專業以往和當前開設的課程,足以滿足學生畢業后繼續學習、工作和基本科研所需,關鍵問題是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學的知專業識并能靈活地對其進行綜合運用,能否在大學專業教育的基礎上主動加強知識儲備和拓展專業實踐技能。畢業設計內容一般不局限于一門課程或一本教材,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對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然而,即使在學習成績好,或者已經被確認錄取為研究生的學生當中,具備這種能力的學生并不多見,“學習好”基本等同于“課程考試成績較高”,而不能代表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強。

      (二)主動學習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在四年大學生活中,掌握最基本的文獻檢索方法并利用便利的校園網查閱文獻的學生并不多,甚至一部分學生從來沒有查過文獻,需要專業文獻時僅在網上搜索一些網頁文件,復制粘貼一下便草草了事。指導教師詳細布置好的設計任務,學生不知道如何入手,需要老師事無巨細地指導;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試驗方案的制定,數據的觀測、收集及分析處理等能力均為空白。由于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查閱分析文獻資料的能力,讓學生獨立開展研究、獨立完成課題幾乎是不可能的。此外,當前大學生普遍缺乏密切配合及團結協作的精神,指導教師布置的設計任務,有時需要小組集體完成,然而小組成員往往存在觀望、等待和依賴他人的心理,相互推托,不愿主動承擔任務和責任。

      (三)計算機應用能力

      農業水利專業開設的計算機類課程較多,一般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如MicrosoftOffice系列)、編程語言(如MicrosoftVisualBasic)、繪圖軟件(如AUTOCAD)等。從專業實踐應用的角度看,無論對于學習或工作,開設的這些課程和課時量已足夠,并且這些軟件完全可以在短期內自學并逐步提高熟練程度。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配備個人電腦的學生為數不少,但學生在基本的Word編輯排版、Excel繪圖及公式計算、簡單的程序編制、CAD制圖出圖等方面的熟練程度遠不及網絡聊天和電腦游戲。

      (四)文字及口頭表述能力

      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提交的畢業論文和相關的文字材料層次不清,語句不通,詳略不得當,標點符號亂用,錯字別字常見。在與教師的溝通以及最后的畢業答辯過程中,學生的口頭表述能力明顯不足,不善于應用專業詞匯表達專業研究內容。

      二、農業水利專業畢業設計發展模式

      (一)知識脈絡的傳承

      從農業水利專業階段教學的角度看,學生的專業學習主要體現在對不同課程的學習方面:在大一學年主要學習公共課,對專業的認識比較模糊;從大二學年開始進入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階段;至大四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學生基本修完教學計劃開設的所有課程。在此期間雖然學生對專業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但更多的情況是在每學期的課程學習后,很快轉入到新學期的課程學習中,缺乏對專業知識的系統梳理。畢業設計往往針對較完整的項目,可能涉及“農田水利學”“、水工建筑物”“、水力學”“、鋼筋混凝土”“、水利工程概預算”“、水泵”等多門課程知識,然而,在這些課程的獨立授課過程中,不可能完全傳達涉及的其它課程的所有知識。課程設計雖然可以部分地解決這個問題,但課程設計主要是針對一門課程知識的運用。因此,從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融會貫通的角度看,需要專業任課教師間的密切配合,尤其要突出強調本門課程在專業教學計劃中的地位、應用范疇以及與其他課程的前后銜接關系,重點解決好專業知識脈絡的傳承問題。

      (二)與專業對口單位的協作

      為提高畢業設計質量,解決學生畢業與工作銜接的一系列問題,除依靠全院教師的言傳身教外,還可以加強與農業水利專業對口單位(如: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黑龍江農墾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黑龍江省水利科學研究院等)的協作,通過邀請工程師、專家、學者等到學院作報告或現場指導,將大四學生直接派往設計部門或其他生產實踐部門參加實際項目等方式,開展多方面的溝通和配合,使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結合生產實際[1]。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科和專業的認識,使學生提前進入工作狀態,還可以及時了解對口單位的人員需求信息,提高學生的就業意識,同時對教師工作也是一種交流和促進。

      (三)本科的導師制

      篇(8)

      1 加強工程設計技術管理

      為了促進工程技術的協調與管理,工程指揮部專門設置了技術部門,直接與設計單位進行對接,確保其在開展設計工作時能夠更加規范化。在工程設計階段中,負責設計工作的兩家單位都對工程建設條件開展了調查和勘查工作,并根據勘測設計階段相關數據和資料,從多個角度對設計方案優化比較,從中選取出經濟實用,安全保障的設計方案,并進行技術咨詢評審,之后進行設計成果提交。

      同時指揮部對設計單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不斷增強現場設計服務意識。待工程項目正式開始動工建設后,設計單位考慮到前期工作周期過短可能會導致設計工作存在一定問題,因此他們格外重視現場設計服務,便于各種技術性問題的解決。負責工程主體的兩家大型設計單位都制定了相對比較完善的現場管理制度,專門設立了設計項目部以及現場設代處,并安排了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駐現場以確保其質量管理責任得到充分落實,通過加強現場設代服務確保工程建設需要能夠得以滿足。如果發現設計勘測工作不到位,就要求設計單位重新進行勘測,并提供必要的設計技術支持,這樣在施工過程中即便是出現突發狀況時也能及時加以解決,同時還能在現場對參建各方的施工行為予以督促,以確保設計意圖的實現。

      2 加快招投標制度完善,提高水電行業門檻

      在牛欄江一滇池補水工程的招標公告中,無論是對投標方的資質和信譽度方面,還會在工作業績以及擬投入人員等方面都提出了比較嚴苛的要求。招標工作結束后,最終有7家單位被確定為中標施工單位,都具有水電工程施工一級以上資質,同時還有8家監理單位中標,也都具備水利工程施工甲級監理資質,并且在近幾年內都有承接相關業務。

      結合牛欄江一滇池補水工程的招投標經驗,要想有效解決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與質量控制的矛盾問題,就必須重視并努力做好招投標管理工作。具體來說,一是加強資質和資格審查,既要對投標單位的資質加強審查,同時投標單位人員從業資格也是審查的重點,凡是工程業績不達標、施工經驗不足,一律不允許參與競標。二是招標方與中標單位進行合同簽訂時,應當要求其繳納履約保證金,取代以前非常規的銀行保函證明,采用現金的方式,不僅如此,招標方應當盡可能地考慮如何對承包人行為予以規范和制約,確保承包合同能夠切實得到履行。三是雙方在進行合同談判時,應當明確對方承諾配置的資源進行施工,防止中標單位暗地里進行轉包進而對工程施工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3 強化合同管理

      工程指揮部重視合同管理工作,并逐步推進工程建設,建立一套完善的與工程實際相符合的合同管理制度,并不斷根據合同管理目標對合同進行細化管理,事先制定嚴密的計劃,狠抓重點,遵循嚴格的合同簽訂程序,加強合同履約管理,使得工作效率和質量都有了明顯提高。同時,指揮部努力為了確保承包人承諾的資源配置能夠得到落實,還對各個參與建設施工單位提出了嚴格的組織管理要求,一旦發現單位不遵守合同規定,管理缺乏有序性,就對其予以警告,并處以經濟處罰,情節嚴重者,還對其進行清退出場處理,保證合同權威性。此外,為了使各參建單位工作時更加積極性,還應立足于工程建設實際,建立健全將獎懲機制,讓承包人提高資源投入,強化組織管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合格。另外,合同或設計的變更上,指揮部進行嚴格審批,并加強對計量結算的管理監督,并不斷使工程造價、變更等程度更加規范化,防止隨意進行施工變更,合理控制工程投資。

      4 加強質量和安全管理

      指揮部為了加強質量控制,要求施工單位嚴格執行“三檢制”,同時重點關注關鍵工序和隱蔽工程的施工質量,對于重大技術問題,專門開會進行研究。此外還通過生產性試驗對工程施工進行指導,建立健全質量獎懲機制,重點抓住混凝土施工技術問題,并把握住施工質量缺陷進行嚴肅處理。

      具體來說,一是要設置專門的組織機構,完善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對各參建單位加以督促,讓其切實履行職責,同時建立完善的質量安全機制,確保質量安全責任能夠真正落到實處,明確到具體崗位和個人身上。還要建立健全質量安全監督機制,采取政府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方式確保工程施工質量,降低質量和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二是要重視質量安全培訓教育。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應當定時安排相關專家學者對各參建單位相關人員開展系統化的教育培訓,從而有效提高質量和安全管理的實效性。三是要強化現場檢查,不斷加大對質量和安全隱患的排查力度。負責水電工程的相關監理和質量監督部門應當定期對水電工程開展質量和安全聯合檢查行動。如果發現問題,督促其馬上做出整改。如若發現水電工程存在質量和安全隱患,對相關責任單位和主要負責人予以相應處罰,另外還要對[患加強整改,確保質量合格。四是應當加強質量檢測。指揮部專門制定了質量檢測機制,主要對進場施工材料以及各個工序施工質量開展抽樣檢測活動,一方面,由施工單位內部自行進行質量檢查,同時配以監理單位的抽檢,另一方面還要委托可靠的第三方檢測單位開展檢測工作,并出具客觀公正的檢測報告。一旦發現進場原材料質量不合格,及時進行退貨,并做退場處理;如果是某道工序施工質量不達標,則要求其盡快做出整改,整改完成還要做好復檢工作,復檢通過方可繼續進行施工。

      5 不斷提高監理單位管理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為規范工程建設建立工作,加強對監理單位工作的監督和管理,指揮部專門建立了完善的監理工作管理體系,并從工程建設特點出發,出臺了《建設監理管理辦法》,對監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明確詳細的要求。同時考慮到當前建設單位人們編制不足,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短期內小業主和大監理的的模式不會改變,這就有賴于監理單位作用的發揮。所以,不僅要求監理單位嚴格按照承諾配置資源,還要適當賦予其適當的監理權限,為工程建設的進度、成本、質量和安全等提供保障。

      還要不斷使監理工程師的責任意識得到有效增強,尤其是重視過程控制和管理。作為監理工程師,應當清楚地認識到自身職責的重要性,本著負責任的態度,盡可能地為建設單位提供方便和服務。對于業主單位來說,還應加強對監理工程師的督促,讓其盡可能深入地了解設計意圖,并據以編制施工組織實施計劃。另外,還要加強現場巡視、做好旁站監理與檢查工作,一旦發現施工行為不規范,務必予以及時糾正,這樣做的好處是防止問題積累,進而影響水電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電工程建設管理與質量控制工作至關重要,我們必須不遺余力地做好相關工作,本文筆者以牛欄江一滇池補水工程實例,闡述了其建設管理的經驗和做法,通過加強工程設計技術管理、加快招投標制度完善、強化合同管理、加強質量與安全管理、不斷提高監理單位管理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水電工程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篇(9)

      課程體系改革的基本內容按照課程體系改革指導思想的要求,課程體系改革的基本內容有:(1)制定新的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2)了解本專業學科范圍內科學技術的新發展,編寫路橋方向課程體系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3)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辦法進行改革實踐;(4)建立實習基地,對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進行改革實踐。課程體系改革的途徑為了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在課堂教學學時少的情況下,優化課程設置,整合和重組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實現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上協調發展,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1.構建課程平臺,明確專業方向。土木工程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基礎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橋梁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建設項目管理等。土木工程專業各個不同的方向,在基礎力學、工程材料和結構分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為了適應學生就業市場的變化和單位對人才的合理配置要求,為了加強學生的工程能力與素質教育,在大學的前三學年,為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搭建公共教育平臺(即公共基礎課程、大類學科基礎與專業基礎課程),到第四學年由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專業方向(即專業方向課程),只有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面向企業﹑服務社會。2.優化課程設置,突出專業特點。在制定土木工程專業培養計劃上,應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設置。如將力學類、結構類、施工管理類及工程材料、工程測量課程等分別采用精簡歸并重復性內容,剝離共性理論性內容,重新構建課程等辦法,避免課程的重復。同時,在課程間反復協調的基礎上,修改課程教學大綱,使學科基礎課實現“寬厚”,專業課實現門類多、內容新、學時精和信息量大。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實現土木工程專業的真正方向,較容易地解決“專業口徑寬、學時少”出現的各種矛盾,以滿足學生專業課學習的要求,滿足畢業生在工作中的專業改向、新項目研究或繼續專業學習的要求,為將來在不同的領域發展奠定基礎。

      提高教師素質,建設特色教材。在教學中,教師既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積極參與實際工程項目,同時還要進行科學研究,在自我學習提高的同時,有義務將本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應用到特色教材的建設中。與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配套的系列教材是課程體系改革成果的載體和改革得以實現的手段,也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方向課程體系的教材內容應相互協調,緊密結合工程實際,要與教學計劃要求吻合,要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施,在路橋方向課程體系的改革研究與實踐中,我們編寫出版了《橋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高速公路》、《道路勘測設計》、《土木工程專業路橋方向畢業設計指導》等十幾部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緊跟學科發展,培養創新思維。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創新思維是關鍵。為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我們適當增加了法律、管理、工程經濟和反映本專業新技術的選修課等,例如:《交通工程學》、《公路經濟學》、《公路網規劃》、《道路景觀設計》、《公路測設新技術》、《地鐵與輕軌》、《路面管理系統》、《路基處理技術》、《工程加固技術最新進展》、《道路橋梁檢測新技術》、《midasCivil軟件工程應用》等,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滿足企業對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定期舉辦專題講座,例如:道路工程專題講座和橋梁工程專題講座。為了把握最新道路與橋梁工程知識,定期邀請設計院﹑施工企業、管理部門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舉辦專題講座,讓學生了解目前道橋工程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發展方向,讓學生了解最新的管理方法、新穎的設計方案、成熟的施工經驗、成功的工程案例和最新的檢測設備和技術。注重實踐教學,加強應用能力。為了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程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我們有實驗課、工地實習、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課外科技創新等實踐性教學環節,使學生逐步確立工程結構意識。根據課程的特點,對體現專業內容的實驗,在適當增加實踐教學學時的同時,由實驗指導教師根據內容對實驗小組的每位同學進行現場提問考核,重點考核實驗的步驟、環節,確保人人會做。實驗后學生要上交一份內容詳細的實驗報告。充分利用校外的實踐教學資源,選擇央企、大型國有或民營企業,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到工地實習。時間視工程情況而定,一般在6周時間。首先,邀請工地的技術人員給學生介紹工程概況,然后,在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現場參觀,技術人員講解技術要求,最后,學生根據所見所聞向技術人員提問。實習期間,學生在工地現場由技術人員安排工作,專業教師協調管理。

      實習后學生要上交一份圖文并茂的實習報告。對專業課程設置的課程設計,例如:《橋梁工程》、《道路勘測設計》和《路基路面工程》等均設置1周時間的課程設計。教師列出主要參考資料,引導學生逐步分析基礎資料、認真討論不同的方案。在結構計算中,首先要求學生必須明確工程結構概念,再結合具體設計內容,引導學生重視結構構造問題,并按規范要求認真。設計后,學生要上交一本計算書和施工圖。為了加深學生對橋梁結構的了解,熟悉各種橋梁結構形式、構件構造特點及傳力特點,給出要求,讓學生采用最簡單的材料,自己動手制作模型。通過做模型參加競賽,使學生加深對各種橋梁結構形式構造的了解,讓復雜的理論知識感性化,同時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增進同學間的感情。6.改革考核方法,挖掘學生潛力。學生成績考核的本身,對教學改革有著明確的指導意義。學生成績的考核包括:理論考試、課程設計考核、實驗考核、實習考核、畢業設計考核及參加相關科技活動情況等部分。根據培養內容學分績點的不同,在考核形式上采用閉卷考試、開卷考試、綜合測試、大作業、命題論文、實習報告等多種形式。在考核內容上力求體現出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理解重點知識、靈活運用綜合知識的能力。這種考核辦法改變了以前學生應付考試、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的尷尬局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充分挖掘其潛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通過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教學改革要服務于社會,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使學生真正具備較強的市場適應性和競爭力,以實現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作者:趙青 單位:安徽建筑工業學院

      篇(10)

      我們知道,工程勘察設計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是各類圖件,所以又有圖紙是工程師的語言的尊稱。工程圖紙的繪制早已計算機化,這不用多說了。唯一要多羅嗦的是我們一般地將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就直接當成計算機制圖來理解,并且直呼CAD制圖,這稍微狹隘了一些,但既然已經成為了習慣約定,我們這里所提及的CAD制圖就暫且理解為狹義CAD。

      在傳統的工程勘察內業整理工作中,地質制圖花去了地質師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因此CAD在工程勘察中的應用成為工程勘察信息化的重中之重,這是毋庸置疑的。國內工程地質計算機制圖也已經走過了二十余年的探索和應用歷程,現在誰要是還不能應用計算機繪制地質圖件,那是找不到飯碗的,可見計算機地質制圖的普及和應用程度也已經達到或者說早已達到了生產應用的水平。本次會議的代表和廠商,關于CAD技術的發言占了較大比例。

      關于工程地質計算機制圖,我們甚至可以說,凡是思考過此類問題的地質師,最后都會不約而同地走到三維制圖這樣的思路上來。為什么會如此的殊途同歸,我想主要有兩點,一是主觀為自己,二是客觀為他人。為自己簡化繁鎖的制圖過程,建立了三維地質模型,其他切制剖面圖平截圖的事情就可以隨心所欲了!為他人主要是指地質圖件在提供給其他專業使用的過程中,在表達上難以讓非地質專業的技術人員理解,特別是一些地質結構面的空間組合關系,有時我們自己都不一定能分析透徹,雖然可以用類似于赤平投影這樣的工具來表達,但仍然并不直觀,一些影響到工程建筑物的布置和穩定的地質缺陷體,很難在二維圖上真實地反映出來。顯然,計算機三維地質建模是地質、設計、施工等專業都迫切需要的,也是工程科研所需要的,在進行工程三維穩定分析計算時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2三維軟件的發展與應用簡述

      2.1CAD技術的四次革命

      被稱為四次CAD技術革命的驅動器實際上就是三維問題的提出與解決方案的形成。

      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三維CAD系統的雛形;20世紀70年代,法國人提出了貝賽爾算法,使得在用計算機處理曲線及曲面問題時變得可以操作;法國達索(Dassault)公司推出了著名的三維曲面造型系統CATIA,導致了第一次CAD技術革命。CATIA被稱為貴族化的曲面造型系統,據有關資料介紹,當時在國內租用一套CATIA的年租金需15~20萬美元。

      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國SDRC公司在當時星球大戰計劃的背景下,由美國國家航空及宇航局(NASA)支持,在CAD技術方面進行了許多開拓性研究,了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基于實體造型技術的大型CAD/CAE軟件──I-DEAS。由于實體造型技術能夠精確表達機械零件的全部屬性,在理論上有助于統一CAD、CAE、CAM的模型表達,給設計帶來了驚人的方便性,因而被稱之為CAD發展史上的第二次技術革命。

      CAD發展史上的第三次技術革命,是1986年美國參數技術公司PTC(ParametricTechnologyCorp.)推出的Pro/Engineer參數化軟件,又稱為參數化造形設計,第一次實現了尺寸驅動零件設計修改。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參數化技術更為成熟,幾乎成為CAD業界的標準。PTC先行擠占低端的AutoCAD市場,繼而進入高端CAD市場,與CATIA、I-DEAS、CV、UG等群雄逐鹿,并在CAD市場份額排名上已名列前茅。

      由于參數化技術尚有許多不足之處,全尺寸約束的設計思路干擾和制約了設計者創造力及想象力的發揮,為此,美國SDRC公司于1993年推出了全新體系結構的I-DEASMasterSeries軟件,提出了更為先進的實體造型技術---變量化技術,又稱變量化造型設計,從而驅動了CAD技術發展的第四次革命。

      2.2國產CAD系統的雄起

      國內著名自主產權的CAXA系統,當前的宣傳口號為“創新設計”,同樣聲稱代表了CAD技術發展的第四次革命。該系統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發,經過十多年持續不斷的投入和市場實踐,獲得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重點支助,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2002年科技部在863計劃重中之重的“三維CAD系統”項目上采用了全新的研發和產業化機制,由CAXA牽頭,組織清華英泰、江蘇數字化設計制造中心、浙江大學、武漢開目、武漢天喻、陜西省CAD中心(西工大)和上海宏正等國內8家CAD廠商聯合承擔,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多家合作、廣泛參與的“中國制造業信息化CAD產業技術聯盟”。CAXA突出了以創新設計取代參數化設計,讓設計者從三維空間直接進行產品構思和創意。CAXA已成功銷售正版軟件超過10萬套(其中3D軟件超過1萬5千套,CAM軟件超過1萬2千套),正在航空、航天、核工業、船舶、石油、化工、汽車、鐵路、電力、電子、家電、通信等眾多制造行業中被廣泛應用(請讀者注意:這里已經聲明了“制造行業”,其他工程行業好象還是AuotCAD一統天下),在國內CAD/CAX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被指定為國家制造業信息化三維CAD認證培訓的應用平臺之一。

      2.3在中國CAD領域的AutoCAD和MicroStation

      美國Autodesk公司1982年推出AutoCAD,很快進入中國市埸,又很快在國內CAD領域占據了具有類似于Windows操作系統一樣的統治地位。早期的AutoCAD沒有三維功能,直到1990年推出AutoCADR11版之后,提供了AME模塊來實現積木式立體繪圖,才使得三維制圖成為可能。AutoCADR13以后的版本,不再以AME模塊形式而是直接在AutoCAD中提供三維功能。到了AutoCAD2000,新提供了三維動態旋轉功能,在用戶指定的自由方式下連續旋轉三維實體,增強了三維可視化效果。AutoCAD的三維功能經過十多年來的不斷版本升級,最新的AutoCAD2005(2005年5月起,網上已經有了AutoCAD2006的下載版)在三維制圖功能方面已經達到了較高水準,可以實現復雜實體三維建模的要求。

      美國Bentley公司的MicroStation是市場上僅次于AutoCAD的大型CAD系統。MicroStation的三維功能較AutoCAD的三維功能更為強大,并且還在AutoCAD三維功能之初的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已經可以代表當時三維建模的先進水平。而MicroStation在市場上的命運,很有點類似于IBM優秀操作系統OS/2,當年OS/2比Windows先進穩定,但卻在市場運作上很快就被微軟打敗;MicroStation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遠遠低于AutoCAD,以至于在國內CAD應用領域熟悉的人不多,使用的人更少。

      國內為了打破AutoCAD一統天下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于2003年12月5日由中國勘測設計協會向全國各行各業的勘測設計協會發了一個推薦函:中設協字(2003)第53號“關于在勘測設計行業推薦使用MicroStationPowerCAD軟件的通知”,團購價300/套。此舉措在國內工程勘測設計行業產生了一定影響,這兩年MicroStation的用戶也就逐漸多了起來。

      2.4其他三維軟件

      1996年在北京第三十屆國際地質大會科學展覽會上,美國、法國、加拿大、以色列等國家的一些優秀的三維地質建模軟件紛紛亮相(我們已經在一些文章中向讀者作過介紹)。此類軟件當時和后來在國內石油勘探系統用得較多,效果很好。此類軟件由于系統龐大,要求計算機性能很高,對用戶的使用水平要求也很高,在除了石油勘探系統之外的其他勘測行業很少引進。另一個根本性的原因恐怕還是此類軟件價格昂貴,一般性土建工程勘察沒有必要,就是較為復雜的水庫大壩工程地質勘察也不一定消受得起。而石油勘探則完全不一樣,打一口石油鉆井的費用數千萬元,用高檔計算機輔以高水平的三維分析軟件以確定鉆井井位,則是很有必要的。

      國內外還有一些GIS系統,也提供不同需求層次的三維功能。國內工程地質界早有人自編三維建模軟件,也有能解決一般性實體建模問題的,但都尚未能形成氣候,真正用于工程實際三維實體建模的實例尚不多見。一些宣稱三維應用的實例多為地形模型,實際上是一張地形表皮而不是地質實體,也就是動畫一下使平面地形圖站立起來看上去易于理解而已。

      2.5三維軟件行業應用的傾向性

      總觀以上所列三維軟件系統,可以明顯地看出行業應用的傾向性。CATIA、I-DEAS、CV、UG和國產CAXA等系統,主要支持者和用戶群在宇航、飛機、汽車、機械等制造業;三維地質建模軟件多用于石油勘探業。這些行業的經濟實力最雄厚,支持力度最大,研發力量最強,應用水平很高。AutoCAD和MicroStation均屬于成功市場化的通用CAD系統,其用戶主要在工民建、水利水電、能源交通、港航等工程勘測設計行業,其支持力度也主要是這些行業的龐大用戶群。

      以上我們對三維軟件進行行業應用劃分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制造業用AutoCAD,土建用CAXA也是常見的,就像客車也可以裝貨貨車也在載人一樣。

      2.6CAD軟件的二次開發

      一般較為成熟的有一定市場的CAD平臺,都要為用戶提供二次開發工具(編程語言、與其他語言的接口等)。AutoCAD提供了LISP、ObjectARX、VBA;MicroStation提供了MicroStationBasic和VBA;CAXA用C++開發,很自然地提供了與C++和VC++的接口。另外,各CAD廠商之間對圖形文件格式、數據交換標準等技術問題,有些不成文的默契或轉換工具,誰的市場份額最大誰就具有最大的發言權,誰就有可能成為事實標準。例如AutoCAD的DWG文件格式,MicroStation、CAXA等CAD系統都能與此兼容。

      由于行業應用各具特色,許多用戶都要在選定的CAD平臺上進行二次開發,國內許多行業CAD應用軟件提供商也多為二次開發的應用系統。例如國內名氣較大的理正軟件研究院所提供的工程勘察CAD系統、水利水電行業的許多勘測設計CAD系統,都是基于AutoCAD的二次開發。當然,高手用戶也有根本不用二次開發軟件的,直接就在AutoCAD、MicroStation等CAD平臺上完成自己的設計和制圖任務。

      3三維地質建模的新思路

      三維地質建模有難度,也存在一些誤區。走出誤區需要新思路。

      3.1三維地質建模的誤區

      工程地質界對于三維地質建模的追求已經許多年了,早在非窗口化非圖形化的DOS時代,國內就有許多人探索過。由于當年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功能的局限性,這樣的探索是有意義的但卻注定了沒有多少實際效果,因此也就一直達不到工程實用的水準。我們在追求三維地質建模的過程中也曾經存在過一些誤區,例如早先我們有些貪大求全,總希望將一個樞紐工程區(例如壩址區)的三維地質體全部搬到計算機上,這樣的誤區實際上導致了三維地質建模走進了死胡同!對于構造不發育地質條件簡單地區,問題不大且早就有人這樣做了(例如建于土質地基上的火電站、近于水平地層的一些工程)。而對于存在較為復雜的褶皺構造、斷裂構造、侵入體等地質條件區,就顯得相當困難。原因在于建模的范圍太大,所需要的地質信息量太大,計算機的性能有限,軟件處理功能不夠,當然還有若干其他技術和非技術的原因,一直困繞著三維地質建模的工程應用。

      3.2走出三維地質建模的誤區

      探索多年卻走不出誤區,這不但是探索者的困惑,也是行業發展和專業應用的尷尬。由于地質三維問題意義重大難度也大,一些難以用數學模型來準確表述的空間非規則的面、多個非規則面在空間的組合與切割關系以及它們所組成的空間實體的計算機描述,深深地吸引著眾多探索者的興趣和志向,時不時地,我們還可以從不同的消息面上了解到聲稱解決了地質三維建模問題的夸張性廣告詞式的報導或自我介紹,甚至還有高校或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上門宣傳自己對三維建模問題的解決方案。這里,筆者暫時放棄對眾多三維愛好者和探索者們研究成就的深入報導,而轉向對以應用為先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為重的解決方案的評述,看看是不是可以走出地質三維建模的誤區。

      在本次勘察信息化壇上,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的徐春才高工向會議展示了近年來他們在AutoCAD平臺上實現三維地質建模的最新成果,立即吸引了代表們的眼球,被筆者稱為本次論壇上的CAD技術亮點之一。

      徐春才的探索是務實的。首先他對工程界最為流行的AutoCAD的三維功能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界定了充分利用AutoCAD本身提供的三維功能去實現三維地質建模的基本思路;其次是選用合適的編程語言開發出一些AutoCAD并不具備的三維地質建模輔助工具,以實現建模意圖。

      徐工更為可取的務實思路是根據工程需要去考慮做“局部”模型還是建“整體”模型。例如地下洞室區的地質體,是最為令地質師和設計師都很頭疼的地下空間,做出這一工程區域的三維地質實體模型,最需要表達的是巖性(地質勘察的首要任務)、各主要地質結構面的空間組合(通過地表測繪、探硐和鉆孔等勘探手段可以勘察到一定精度)、建筑物與地質實體之間的空間關系等。實現了這樣的實體模型,可以說基本上就已經大功告成了(圖1)。其他諸如組合塊體分析、穩定計算、地應力方位、建筑物空間位置根據地質條件的調整、地質缺陷的加固處理、實體的任意旋轉與任意剖視等等,都將在此模型基礎上獲得有效解決。又如對于某一塊需要深入研究的邊坡、壩基等,都可以做出“局部”三維地質模型以滿足工程需要。而需要做整體的地方,例如水庫庫區做出一個三維的庫盆,將大壩實體(確定性問題做起來很容易)放上去之后,根據水位的升降來計算庫容量,或計算開挖體積等等。這種“整體”只需具有三維的地表特征屬性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把壩址區主要構造等條件放上去,就可以基本滿足全工程區的一般性切圖的需要(圖2)。更進一步地,如果地質資料足夠,工程需要,按照以上思路在AutoCAD平臺上構建出壩址區整體三維地質模型,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

      3.2三維地質建模新思路是可行的

      (1)軟件平臺的可行性

      徐工在AutoCAD平臺上成功地實現了三維地質建模,說明現有流行CAD平臺均是可行的。如果還有人在MicroStation、CAXA等CAD平臺上進一步探索,筆者相信同樣可以成功。此類CAD平臺雖然沒有直接提供構建三維地質模型工具,但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平臺構建各類曲面和實體的功能,巧妙地應用這些功能的有效組合,輔以其他編程語言開發出特殊問題的解決工具,成功就在眼前。

      (2)工程需求的可行性

      三維地質建模一定要根據工程需求來構建。一般來說,那些短平快的中小工程,幾張二維地質圖足以滿足需要,當然沒有必要去建三維地質模型。還有一些簡單工程,例如一段堤防、渠道、中小規模的閘涵等,也沒有建模必要。真正需要構建三維地質模型的是一些大型樞紐工程的大壩區、高邊坡區和洞室區等,可以按照工程需求分局部和整體、急用先建、先粗后細的原則來考慮。工程需求并非貪大求全,只須滿足要求即可。

      (3)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在成熟的軟件平臺上做自己想做的事,其技術路線不存在根本性問題。三維軟件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業已相當成熟。我們需要提倡的是像徐工那樣的務實精神,消化現有軟件功能,擴展應用領域,走務實技術路線。

      (4)技術力量的可行性

      生產第一線的地質師不會用計算機的狀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不過要求地質師們都達到徐工那樣的水平又是不現實的。客觀地說,通過不斷學習和應用實踐,將涌現出高水平的地質計算機應用人才,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工程勘測設計的技術力量。

      4國內自主產權的勘察CAD

      在本次勘察信息化論壇上,深圳市勘察研究院介紹了他們開發的自主產權的“勘察e”數字化勘察信息處理軟件(以下簡稱:“勘察e”),同樣吸引了眾多專家代表們的強烈關注,被筆者稱之為又一個CAD技術亮點。

      “勘察e”具有CAD功能(其他信息管理等功能本文不議),不基于任何其他CAD平臺,因此我們又稱其為自主產權勘察CAD。熟悉CAD的朋友們都知道二次開發,本文前已贅述。我們也都知道,各行各業都在用的AutoCAD,一套正版本要價一萬元以上(還是在其他CAD擠壓降價后),雖然正版化已經叫了多年,但用非正版AutoCAD的還是大有人在。近年來媒體報導勘測設計單位被Autodesk公司聘請的偵探查盜版害得好苦,動不動罰款上百萬元。國內AutoCAD的商也公開或非公開地四處安置舉報人員,搞得某些用戶們真不敢掉以輕心。如果有自主產權價廉物美的勘察CAD軟件,勘察單位是愿意接受的。想想看,我們使用中的許多基于AutoCAD上進行二次開發的軟件系統,一旦離開了AutoCAD平臺就等于廢物!因此早有專家擔憂,我們的信息化一是被掛在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戰車上,二是被AutoCAD牽著鼻子,如果有一天微軟戰車拋錨Autodesk公司翻臉,我們的信息化就將全線崩潰化!不知道這是不是危言聳聽!

      在本次會議期間,筆者與“勘察e”的開發者蔣鵬博士初步交流,深受這些有識青年創新勇氣的感染。“勘察e”的CAD功能在其技術含量和輔助設計方面還不能與AutoCAD等流行CAD平臺相提并論,但他們關于勘察方面的專用功能卻是可以基本滿足專業應用要求的,其中一些關于專業用戶可以靈活定制的功能,流行的權威CAD并不具備。另外,該系統也作了一些簡單三維的研究,例如輸出地層透視圖,進行地層層面及鉆孔柱狀圖的迭加、動態顯示等。“勘察e”系統的圖形文件與AutoCAD兼容。系統用C++開發,自然提供C++、VC++技術接口,你也可以在此基礎進行自己喜歡的二次開發。

      “勘察e”是個新生兒,技術上尚不如人,但卻有特色,有發展前景,因此筆者看好這樣的未來亮點。其實,工程勘察在使用AutoCAD、Microstation等通用CAD軟件時,有許多的功能我們或許永遠也不會用上,就像我們在使用最常用的Word、Excell等軟件時,不同的用戶側重于自己使用的那一部分,誰也不會去折騰與自己應用無關的功能。既然如此,工程勘察CAD完全可以也完全應該根據自己專業的需求,開發出滿足專業應用的CAD系統。只要按照軟件開發的兼容性要求,在文件格式、數據格式、軟件接口等等方面做好與其他CAD平臺的信息可交換性,也應該是大有前途的。

      5結語

      CAD技術經過數十年來的發展,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流行的具有強大用戶群的AutoCAD、CAXA和Microstation等系統,幾乎歷經千錘百練,功能強大,技術成熟,開發實力雄厚,是CAD軟件的龍頭老大。在這些平臺基礎上進行專業特色需求的二次開發,是許多CAD軟件廠商的無奈選擇,也是許多用戶的無奈選擇。既然如此,認真消化和用好這些流行系統,完全可以解決工程界最為復雜的三維地質建模問題。

      “勘察e”一類的自主產權專用系統是有前途的。如果國內CAD軟件都只在別人基礎上作二次開發,一棵樹上吊死是十分危險的!但大家都來做“勘察e”則又大有重復開發的嫌疑。可取的是大家互相支持團結起來共同開發“勘察e”,也許就能走出重復開發的誤區。這里最大的支持應該是用戶,而用戶也需要行業引導。當然如果有類似于CAXA這樣的高校和國家的支持,“勘察e”也可以成為勘察行業的龍頭老大。

      參考文獻:

      [1]陳文賢,吳志銘編著.AutoCADAME立體繪圖高手.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年.

      [2]尚鳳武主編.CAXA創新三維CAD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3]于鵬,等.CAXA實體設計XP—建筑三維CAD標準案例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4]楊滔,路遙,范云等編著.中文版AutoCAD2004.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年10月.

      [5]CAD技術發展歷程概覽.

      [6]陳伯雄.對CAD技術的看法.

      []孫家廣.廣義CAD技術發展歷程.

      [7]韋港.第三十屆國際地質大會展出的計算機三維地質模型軟件.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1997年第2期.

      [8]韋港,任鳴春.CAD應用軟件的新動向.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1997年第3期總第6期.

      [9]韋港.三維實體地質模型在計算機上的實現.水力發電,1996年第4期.

      [10]韋港.工程地質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六大課題.計算機世界報,2000年1月24日.

      篇(11)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0)08-0046-02

      【Abstract】The paper analyses the personnel distributions and students quality that enter oneself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by summariz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s on the master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t presents some methods that how to recruit th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Master of EngineeringRecruit the student Status in quo

      自1997年國家正式設置工程碩士專業學位以來,已批準了212個培養單位具有工程碩士招生權,現涉及40個工程領域,年招生4萬余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工程碩士現已成為我國專業學位中涉及專業最多、招生規模最大的一種學位類型。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國開展的時間并不長,教育規律和辦學模式仍在摸索中,為了大力發展工程碩士教育,國家下放給各高校較大的辦學自,這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高校的積極性。但隨著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以及工程教育的市場化,部分高校由于缺乏對工程碩士教育的正確認識,在功利主義的驅動下,不顧自身的教育資源和培養能力的限制,變相地降低學位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進一步加深了社會上對工程碩士教育質量不如工學碩士教育質量的偏見。同時工程碩士教育由于屬于在職教育,受市場需求的影響較大,還存在著生源不足、生源不穩和生源質量下降等生源問題。生源問題方的存在加大了高校招生工作的難度,使得相當一部分學校無法切實制定本單位工程碩士培養的長期規劃,進而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在無法保證生源的情況下,有些高校錄取的工程碩士跟著工學碩士班就讀,簡單的改改幾門課就算是工程碩士的培養計劃。這就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認識,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對于招生政策根據招考形勢也需要做出適時的調整。今年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發的《關于2009年招收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出現連續3年招生不足10人的工程領域,將停止該領域的招生。”這是旨在通過擴大招生規模來優化高校教育資源、保證培養質量的一個重大舉措,同時也給招生單位提出了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校屬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高校,是我國首批同時獲得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現已在13個工程領域具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新增加3個工程領域)。這幾年我校工程碩士招生規模保持了比較穩定的增長勢頭,比如,2007年至2009年現場確認人數依次分別是:151人,196人,227人。單從數字來看是在保持穩定的增長,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依然存在問題,好幾個工程領域當年在外有開設新班的時候人數就比較多,等到下一年沒有新的教學點時,人數就會劇減,甚至會出現無人報考的現象。現就如何在新的形勢下保持招生規模的穩步增長談談本人的一些想法。

      一、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

      目前,我國工程碩士的培養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校外基地培養,只要是依托企業建立校外研究生培養基地,在校外實施分段教學和開展論文研究;另一種是校內集中培養,主要是針對一些企業急需的個別專業人才培養需求,根據學生來源分散、專業各異、不宜在校外集中的特點,采取學生到校集中授課和在企業開展論文研究工作的培養方式。不管選擇這兩種培養模式的哪一種,都是要和企業有一定的聯系。工程碩士學位的設立,加強了企業與學校的聯系,實現了優勢資源的互補。企業具有資金、市場優勢,高校具有信息、人才優勢,通過培養工程碩士為企業輸送了高層次的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學校通過工程碩士的培養使教育直接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是教育日益社會化的體現。我校先后與西北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中南勘測設計院宜昌分院、西安印鈔廠等企事業單位簽署了培養協議,為企業培養了大批的工程技術人才,同時也保證了學校工程碩士招生的規模。近幾年報考我校工程碩士的考生中有80%是通過聯合培養的方式進行報名的,這足以說明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對于保證高校生源的重要性。

      二、樹立工程領域品牌,突出特色,加大宣傳力度。

      在教育市場化的今天,要想在競爭中贏得市場,必須要樹立自己的品牌,只有品牌做大做強才會得到企業和考生的認可。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立足內部,仔細研究我們工程領域的特色,突出特色,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在具體培養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以滿足企業當前的需要,在寫論文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自身崗位的工作實際,以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工程難題為依托來組織。這樣既解決了實際的工程問題,也讓學員在工作中增長了知識,為社會培養了技術人才;再次就是要加大宣傳,不能在辦公室里面坐、等、靠,要走出去,進入企業開展現場咨詢,宣傳學校特色、工程領域專業特色,加深社會、企業及其員工對工程碩士的熟悉度和了解度,提高學校工程碩士的知名度。在以企業為主的情況下,將招生對象拓展到各種規模和各種經濟性質的企業在職技術人員,例如近年來我國中小型企業發展速度很快,2006年中小型工業企業總產值就占所有工業企業產值的65%。中小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問題,因此為中小型企業在職人員提供工程碩士教育,既能幫助在職人員繼續“充電”,還能促進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同時本人在這幾年招生工作中發現,在報考我校的工程碩士中有許多都是本校的畢業生,他們在參加工作以后想進一步進修深造往往選擇在母校,這也是一種潛在的生源,是一個“后備軍”,所以在每年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中我們也應該加大工程碩士宣傳力度,提高廣大學子對我校專業學位的認識,這在以往幾乎是個空白。

      三、在政府的引導下建立工程碩士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制度

      工程碩士作為專業學位的一種有著非常明顯的職業背景,是為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的。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我國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不斷完善,各項的工程師制度改革勢在必行,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成為工程碩士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當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與國內相應行業資格認證相聯系,借鑒國內的會計師、建筑師行業資格認證制度,在各工程領域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二是建立與國外相應機構的合作關系,推行具有國際實質等效的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和工程師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推行包括加入“華盛頓協議”在內的各項工程師制度改革,為專業學位與任職資格相聯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但是我國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的缺失,是建立國際通行的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制度的重要障礙。如何加強教育主管部門與人事主管部門、培養單位與工礦企業的充分溝通,建立與國內各行業工程師協會以及與國外相應機構的合作關系,建立科學合理的政府、行業工程師協會、學校、企業一體化的工程碩士教育體制,提高我們的教育影響力,是我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

      四、形成領導牽頭,自上而下、獎懲分明的機制。

      工程碩士與工學碩士是同一層次、類型不同的學位,同一層次指的是兩者同屬于碩士研究生培養范疇,類型不同指的是培養目標的不同,工學碩士主要培養致力于科學研究的學術研究型人才,工程碩士主要培養從事工程技術研發和轉化的高級工程技術型人才。兩者應該置于總體研究生教育和學位制度下進行界定,避免認識上的一些偏差,作為主管研究生教育的相關領導應該把工程碩士教育納入與學術型研究生相同的地位來對待。有工程領域招生權的學院應該設置由院領導主導的招生小組,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形成一種長效機制,不能因為今年組織到了一批生源就放松了下來。要充分發掘各學院潛在的資源,全員動員起來,可以利用院慶或校友會的機會尋找生源信息,還有就是各學院的教授在和企業做課題的同時會和企業有許多的聯系,可以通過這些教授的影響力和企業聯合辦班的形式來達到為企業培養人才的目的。同時可以考慮給工程碩士教育工作中做出貢獻的教職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甚至也可以和職稱、績效工資相掛鉤,做到有獎有罰。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人才培養是關鍵。工程碩士的設置和實施是深化我國學位工作改革,完善學位制度工作的一部分。工程碩士教育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工程碩士專業研究生教育在我國開展的時間并不長,還有許多深層次的問題需要研究、探索。這就要求我們在工程碩士招生工作中秉承以人為本、服務考生、積極創新的工作態度不斷加強政策理論學習,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積極思考,不斷探索適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新路子、新方法,為促進我國工程碩士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為國家培養經濟建設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 久久精品三级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国产精品高清免费网站|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国产精品极品|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免费|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2tv精品视频tv在线观看|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