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全國教育論文大全11篇

      時間:2023-04-08 11:32:26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全國教育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全國教育論文

      篇(1)

      一、學校安全教育的主流理念———“主動安全”教育

      從各國學校安全教育實踐中可以看出,雖然各國都根據本國實際和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教育策略,但有著顯著的共同點,大家都秉持了近似的學校安全教育理念———“主動安全”教育理念。“主動安全”教育理念核心是突出強調培養人的主動性,強調人的主動性在安全防范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有一種不良傾向逐漸引起了各國安全專家和教育者的關注,就是人們越來越依賴技術、防護設施來保護自己。汽車安全就是個比較明顯的例子,人們越來越迷信汽車廠家的安全技術宣傳,諸如碰撞星級、安全氣囊、ESP 系統等,認為依靠這些安全設計,駕駛者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正是這種錯誤觀念才埋下災難的種子,很多車禍的根本原因就是駕駛者主動安全意識的降低和缺失。安全專家和教育者都認為,技術防范始終是一種輔助,是低級防范策略,它只有與人的主動性防范結合起來才有意義,發揮人防范的主動性才是高級防范策略。學校安全教育之所以意義重大,就在于它建立了和發展了人的防范主動性。“主動安全”理念下的教育實踐表現多種多樣,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重點:其一,著重培養人的主動安全意識和主動安全行為習慣。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這方面教育實踐,這是“主動安全”教育的核心內容。從英國的小學生守則中,我們可以看到,十條內容雖然不多,但幾乎全部都是安全教育的內容,而且非常具體,通俗易懂,例如“……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6.不與陌生人說話;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8. 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9. 不保守壞人的秘密;……”安全教育(有學者也認為是“生命教育”)可以說是英國人受到的全部教育的重要基礎和開端。其二,積極運用多種有效的技術手段作為輔助,以人為本且不斷改進。隨著安全防范技術的進步,技術手段既成為安全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成為安全教育的重要輔助。法國在學校中推行了校園安全監測系統,監測項目細致,且系統和數據庫不斷升級。監測系統及其監測評估結果,既是學校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對教師、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最好教材,可以將教育培訓活動與實際問題的解決緊密結合起來。日本還專門開發了保護學生尤其是低齡學生的安全防護設備,如帶 GPS 定位功能的安全報警器、手機、隱蔽的發射裝置等。教師和家長經常輔導孩子使用這些設備的方法,輔導的過程就是有效的安全教育過程。其三,制定具體可行的法規、制度、標準等,保障安全教育及成果的落實。美國是依法保障安全教育的典型,奧巴馬政府延續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NCBL)關于學校安全的年度公告制度,要求各學區對校園暴力事件進行詳細統計,并公布結果。該法規定,各州必須對“長期處于危險境地的學校”作出說明和認定,保證學生的知情權。這與法國的校園安全監測系統的作用是相似的,而且上升到法律保障的水平。美國學校都嚴格執行門禁制度,對來訪接待和學生外出都嚴格審查和登記。這對學生是很具體的安全教育,讓學生懂得,服從學校的管理制度自己才是安全的,服從管理也是有利于自護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我國學校安全教育需要改進和創新

      我國學校安全教育,在改革開放以后逐步發展起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在學校安全教育實踐、安全防范技術、相關法規建設等方面都取得較大成績。國家教育部 2006、2007 年還先后了《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和《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學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有了明確的指導。但是,與世界學校安全教育理念和實踐的主流比較,我們仍存在差距。比較突出的不足是,我們的學校安全教育理念還沒有跟上“主動安全”理念的主流,安全教育實踐沒有充分體現“主動安全”理念的重點,大多還停留在“應急”的層面,有些初步體現“主動安全”理念的教育實踐還需要結合我國實際進一步改進和大膽創新。首先,法規制定方面。我們的法規條文相對比較原則,操作性不強,如《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是以教育部令的身份下發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其第五章安全教育的第四十一條“……學校應當對學生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消防站參觀體驗……”這值得商榷,消防安全教育是必須做好的,而且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實踐體驗和技能訓練,沒有條件也要結合實際創造條件做好。第四十二條“……學校應當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針對洪水、地震、火災等災害事故的緊急疏散演練……”這要求太低,一個學期(半年)1~2 次,這很容易使演練流于形式。《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關于安全教育講的相對更具體可行,但《綱要》又沒有法律效力,只能靠學校自覺,實際沒有保障。這種狀況顯然需要改進。筆者認為,需要在國家法定課程中明確納入安全教育的內容,保障課時,嚴格考核,可以和“品德課”“、體育課”結合。各地政府還要明令增加學校安全演練的內容和頻次,并監督落實和考核。其次,教育實踐方面。目前我們的學校能落實的安全教育比較不足,多數都是“應急”或“應季”的提醒式告誡,如寒暑假前,學校發給家長一些注意交通安全、防止溺水等告誡通知。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要進行比較系統的體現“主動安全”理念的教育實踐。筆者建議,要重點做好幾個方面:其一,要明確學校安全教育的領導和指導,建議設置專職負責安全管理教育的學校負責人,專門指定公安、消防等專業安防人員作為學校安全教育的協調指導人,而且這些人員任期 4~5年,其工作情況納入本人業績考核。其二,統一編寫具有專業水準的、符合“主動安全”理念的、適合各地實際需要的安全教育計劃和教材,由品德課、體育課教師分別負責知識和技能教學,期末嚴格考核,考核結果記入學生操行檔案。安全教育教學情況也納入學校工作考核指標,并加大其權重。其三,加強學生安防演練,規定每月都要安排學生不同專題的安防演練,各地政府要明確要求社會有關單位給予演練大力支持,并監督年度演練計劃、演練過程和演練效果。再次,安全技術輔助方面,要加大投入,強化支持系統建設。筆者認為,加大投入不要只想到為學校添置安防設備,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會支持下為教師、學生和家長建立安防學習和實訓的支持系統。這個系統應該是在社會各部門發揮優勢、密切合作下建立起來,可以在國家安全、國防、公安交通、消防、衛生、食品安全、環保等社會職能部門的支持下,整合和開放各種資源,建設多種安全教育專業學習和實訓基地(國防基地、消防基地、交通基地、防疫基地、環保基地等),并逐步形成相互配合的安全技術支持網絡和以此為基礎建立的信息服務系統,為學校安全教育提供全方位高層次的技術支持。

      作者:李強

      篇(2)

      此外,達特茅斯學院在此方面也進行了有效的嘗試。學院建立了緊急事故通告系統。一旦威脅校園群體的突發事故產生時,該系統會警告學校全體師生。達特茅斯學院的緊急事故通告系統采用多種通告及信息傳播的模式,包括達特警報(DartAlert),達特茅斯每日安全系統(D2UNow),達特茅斯主頁以及達特茅斯緊急通知網。達特警報是指學校挑選了一所校外公司提供信息通知服務。如有緊急情況發生,該公司將把具有時效性的通告通過各種通信設備傳送給達特茅斯學院的所有人員。所有達特茅斯學院的人員的通訊電話會收到一條自動消息,郵箱賬戶會收到一封附有關于緊急事故的簡要資料及應對指示的郵件。學校認定并訓練了一組倡議者,這些倡議者被授權以達特警報的名義發出通告。倡議者小組由安全監管人事部,安全治安主任、副主任,學院院長部的數名院長,危險及內部通知服務部主任組成;達特茅斯每日安全系統是一個快速傳遞消息系統,它于2009年春取代了學院的大眾郵件系統。該系統每日自動地向全部或特定的教職員工及學生發送安全信息,信息包括每日的安全情況及相應的提示。學院的安全部門主管、安全部門及高層管理人員都有操作此系統的權利,遇到緊急突發事件時可以快速通知。[5]達特茅斯主頁以及達特茅斯緊急通知網與普林斯頓大學的信息通知系統類似,在這里不作闡述。

      美國許多高校在其學校的主頁上提供關于防范安全事故、采取安全措施的建議,內容詳盡,指導性強。普林斯頓大學提供緊急事件應對措施,告訴學生遇見緊急事件時應該采取什么行動。其對各種類型事件都有相應的詳細指導,如學生遭遇搶劫、火災、身體意外傷害、化學藥品泄漏、自然災害等。此外,普林斯頓大學還提供意外事件前的準備措施,提醒學生怎樣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2]學校開辦各種培訓班,讓學生了解戶外旅游常識、意外傷害緊急救援方法等,例如,戶外先遣急救員課程(WFR)、心肺復蘇術課程(AED)。[6]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向學生提供安全提示,涉及各個方面,包括一般性常識、居家安全、宿舍安全、取款安全等。[7]例如,取款安全的一條提示是這樣闡述的:“不要把您的社會安全號碼印在支票、駕駛執照或其他財務文件上。如果銀行或其他機構使用您的社會安全號碼或客戶帳戶,打電話或寫信至公司申請一個不同的識別號碼。”[8]

      美國高校把營造良好的校園安全氛圍作為加強誠信教育的有力手段之一,將安全教育的理念滲透到學校的方方面面。普林斯頓大學設立警報熱線、危機支援熱線,在學校出現緊急情況下,會有專人接聽危機支援熱線,提供有關緊急情況和有效支援服務的信息,在沒有緊急情況下,此線路保持留言狀態。學生也可以通過廣播收聽緊急情況報告,普林斯頓大學的電視頻道也會播出緊急情況通知和公告,學校的餐廳和電話亭都張貼了有關安全信息的海報。[9]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為學生編寫了《安全手冊》,全面地介紹學校的安全服務、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的聯系方式、遇見意外事件的處理方式以及各種安全提示。此外,學校每天都有安全記錄,詳細記錄保安人員巡查的時間、地點,在什么地方有安全隱患,隱患是否得到處理等。如遇到意外事故,如學生物品丟失、身體意外傷害等,保安人員會及時處理并做詳細記錄。[10]

      當前,我國高校普遍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忽視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當提及保證校園安全時,更多是指向于管理、約束學生的行為以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而不是教育、引導學生如何避免事故、處理事故。”[11]在理論研究方面,“高校安全教育實施狀況并不樂觀,對高校安全教育這一問題的研究較為零散,系統性不強。迄今為止,國內關于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專著仍然寥寥無幾。”[12]“大部分期刊論文在論述安全教育時,很少能提供具有說服力的見解,其論述多為蜻蜓點水似的一掠而過。而且,對于安全教育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中小學的安全防護教育,對大學是否有必要進行安全教育的問題探討不透徹,對高校安全教育應如何開展的研究也顯得模糊。”[13]此外,關于高校安全教育與國外進行比較研究的論文更是少之又少。在具體做法的實施上,我國高校進行了一些嘗試。例如北京林業大學、南開大學、四川文理學院將安全類課程納入了課程體系;北京市教委于2006年召開了“北京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會議”,上海市教委2008年頒布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大綱》規定高校將大學生安全教育納入到教學計劃中,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山東市2010年出臺高校安全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雖然,高校安全教育問題引起了政府、教育部門、高校的關注,但對其重視的程度仍然不夠,安全教育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模式單一,缺乏前瞻性,效果甚微。[14]

      高校安全教育需要完善的、規范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用以指導和規范高校安全教育的落實。美國的校園安全立法體系比較完善,多年來其一直重視和致力于制定有關校園安全的法律法規,形成健全的校園安全法律體系,使高校開展安全教育有法可依,為高校的安全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相比之下,“高校校園安全是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的死角,當前我國沒有一部統一的校園安全法。”[15]只有一些相關的政策和規定,這大大降低了我國高校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利于高校安全教育的開展和學生安全意識的養成。借鑒美國高校的安全教育,應盡快制定專門的校園安全法律法規,明確權責意識,使高校安全教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走上依法治校的法制軌道,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p#分頁標題#e#

      篇(3)

      “關注危險”課程簡介

      由美國家庭安全委員會(HSC)提供資金支持,美國消防協會(NFPA)開發研制的“關注危險”課程(RiskWatch)是專為中小學生設計的綜合性傷害預防課程,該課程的最大特點是將傷害預防知識和技能融入到中小學的課程之中,并提供完整的課程指導資料,使課程容易實施且便于推廣。“關注危險”課程將學校、社區、家長和安全專家聯系起來組成技術同盟,教會青少年分析各種突況、權衡行為后果,學習怎樣做出安全的決定和判斷環境,增加安全知識和提高安全技能,并不斷向青少年灌輸自尊自愛和正面價值觀。目前已在美國50個州和加拿大部分地方推廣該課程,是影響力最大的安全教育課程之一,得到了學校、青少年、家長的廣泛認可。

      據美國消防協會的報告,威脅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和安全的意外事故主要有:交通意外、溺水、火災、燙傷、中毒、高處跌落等,所以“關注危險”課程主要圍繞這些意外傷害進行,其課程內容具體分為類:交通工具安全、遠離火災和燙傷、窒息防范、中毒防范、高處跌落防范、武器傷害防范、自行車和行走安全、溺水防范。美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比較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地震、洪水、颶風、龍卷風、森林大火、暴風雪等),所以,“關注危險”課程也將自然災害傷害防治納入到安全綜合課程中。教師要將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傳授給學生,并且要教會學生對環境做出快速而準確的安全評估和安全抉擇,減少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關注危險”課程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將安全教育課程分為5個教學單元[3]:幼兒園、一二年級、三四年級、五六年級、七八年級。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課程快樂而有趣,“關注危險”課程為每一年齡階段學生都設定了一個角色形象供他們去扮演和體驗。每個教學階段的教學內容都包括以上八類潛在危險,但是不同階段側重點和教學方式有所不同,詳見表1。

      “關注危險”豐富的“課程資源包”對課程的推廣起了極大的作用,課程資源包提供了教師教學所學的一切資料,如包含課堂教學背景資料的課堂卡片,在每張卡片背后都有詳細的課程計劃、行動目標;為增強課堂活力,還有詳細的步驟,比如撰寫日志,在學習過程中向家人、社區成員提供咨詢建議等。

      (1)課堂卡片。為了使“關注危險”課程更具推廣性和操作性,每一堂課在設計時都制作了“課堂卡片”,“課堂卡片”會告訴教師為什么這個教學內容如此重要和怎樣開展這堂課,每個卡片都包含了課堂教學目標、可整合的課程、教學所需材料、具體的教學步驟這四個方面的內容[4]。

      (2)課程資料共享平臺。資源的免費共享是“關注危險”課程的另一特點,美國消防協會主辦的網站www.riskwatch.org提供了大量的資源來幫助“關注危險”課程在學校順利實施。教師、家長、社區工作人員、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可以下載和共享課程計劃、各種課程游戲、技術信息、不同的課程標準等,使用者還可以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傳到網站上與其他人分享經驗。免費、快捷的互聯網使得“關注危險”的實施和推廣更為容易和高效。除了這些可以免費獲取的資源外,美國防火協會還聯合來自消防部門、醫療機構等其他專業組織聯合開發了一系列的補充資源,如網絡游戲、CD、歌曲、書本等,通過實體書店和網絡書店方便購得,且價格低廉。

      (3)課程評估手冊。評估“關注危險”課程到底有沒有作用,有多大作用,需要使用一套評估手冊。課程設計者為教師準備了整套的評估工具,包括課程開始前和課程實施后對學生的測評等,通過安全知識考試來檢驗學生安全知識的技能的掌握、安全意識的培養等。“關注危險優勝者管理團隊”非常重視搜集安全教育實施的實例,鼓勵教師搜集學生在經過課程學習和培訓后,在經歷危險情境中是怎樣應用安全知識和技能使得自己和他人免于意外事故傷害的事例。如一個小男孩在學習過家庭逃跑計劃后成功地在一次火災中逃生,教師可以將這些成功的案例編輯成新聞報道發給國家消防協會。協會將給這個案例的主人公頒發獎章以表彰他的勇敢和智慧,這些都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此外,課程資源包里還包括“關注危險———給監護人的信”[5],向家長描述安全課程、提醒家長實施家庭演習等;為了增強課堂教學效果,課程開發小組還設計了精美的學生手冊發放給學生和家長使用,共有幼兒園、一二年級、三四年級、五六年級、七八年級五套學生手冊,指導學生和家長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

      安全教育無處不在,其本身就和多種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能正視這些關系并開發出其間的著力點,不僅能增強學生的主干課程知識的學習,還使課程知識有了實用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關注危險”課程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在玩游戲、看錄像、學唱歌、繪畫、開辦安全集市、創辦報紙、表演小喜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傳授安全知識和提高安全技能。教師和學生都非常喜歡這個教學方式,寓教于樂,教學過程輕松,同時還有良好的教學效果。5.師資培訓教師是“關注危險”課程團隊里最重要的成員之一,課程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關注危險”課程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對參與教師、學校管理者、社區工作人員等的培訓,擁有一個完善的培訓計劃。在培訓開始之前,組織者提前同部分教師和校長會面,進行培訓需求分析,了解他們的需要和期望,為課程的實施提供支持和幫助,并依此設計培訓計劃。培訓的目的是向教師和管理者展示“關注危險”課程在對青少年進行安全教育時的優越性和教會教師使用這套課程,所以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向教師展示安全教育課程的一些成功案例、課程目標、教師在課程中應扮演的角色和完成的任務、教師在培訓中會得到的支持和幫助、怎樣使用“關注危險”課程的官方網站等。

      “關注危險”課程成功的因素

      “關注危險”課程目前在美國大部分地區的學校推廣,讓無數的中小學生和家長受益,成為影響力最大的安全教育課程之一。究其成功原因,技術同盟的成立、來自社會各界的擁護者、完善的課程計劃和課程設計、具有說服力的事實根據、權威專家的支持、團結合作、堅持不懈的努力、具有創造性的課程推廣計劃、所有參與者的友善和奉獻,缺一不可,這些努力使得“關注危險”課程得以順利實施。

      “關注危險”課程在開發之初就集合了學校、警察局、消防局、衛生系統等部門頂級專家的參與,其設計的課程一方面有專業科學的知識理論基調,另一方面充分考慮了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使得課程本身妙趣橫生,深得青少年學生的喜愛;其次,“關注危險”安全教育課程將安全知識和安全實踐演練巧妙地融合到學校的其他課程中,在數學、美術、音樂、語言等課程中開展安全教育,將安全教育的“根”植入學科課程中;第三,課程資料的獲得便捷性促進安全教育實施,每堂課、每個知識點、每個教學活動游戲,甚至于每個教學活動用具都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免費下載,或以低廉的價格購買,并有專門的網站供教師學習、交流和共享;第四,“關注危險”課程以標準化的模式進行實施和推廣,使得課程實施有參照標準,更簡便易行。

      很多課程失敗的原因就在于忽視對課程的執行者———教師的培訓,所以“關注危險”課程實施的開篇就是對參與教師、校長的培訓。對在課程實施中校長、教師的責任、義務做了明確規定,并指導教師怎么開展安全教育,怎樣獲得和使用課程資料,怎么進行課程評價和分享課程經驗等,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見的困難都羅列出來并提供解決方法。使得教師能輕松掌握課程的教學方法,并樂于接受這些新的知識。而且,這種培訓是系統持續的,為安全教育課程的順利進行解決了后顧之憂。

      安全教育事關青少年的生命、成長和社會的穩定,所以怎樣開展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應當包括哪些內容,采用什么手段進行,需要哪些部門的配合等都需要經過科學嚴謹的論證。所以“關注危險”課程得到了來自美國兒科學會、美國中毒控制中心協會、美國汽車協會、美國紅十字會、兒童疾病預防服務中心、家庭安全委員會、國家傷害防治和控制中心、美國國家防火協會、美國全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美國國家兒童安全運動協會、美國消費品安全協會、美國消防管理局、威斯康星大學等機構的支持。來自這些組織的頂級專家組成了技術同盟,對課程的開發和設計做出了重大貢獻,保證了課程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關注危險”安全教育的啟示

      安全事故是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所以加強對少年兒童的安全教育,降低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率,保護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刻不容緩。我國自1996年始,規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日,每年定一個主題開展安全教育,提高青少年防災、減災的知識和技能。[6]但是安全教育在施行過程中卻面臨種種問題,盡管也在不斷地調整和改進,可是還處于起步階段,所以引介美國先進的安全教育模式,在安全教育的理念上會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

      “關注危險”安全教育課程是由美國家庭安全委員會提供資金支持,國家防火協會組織開發設計的,充足的資金支持是課程開發、實施和推廣的后盾。我國的安全教育已經實施多年,但很多地方的安全教育有始無終,無論是教材、師資還是教學效果都差強人意,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缺少有力的財政支持,所以尋找充足而穩定的資金來源是保障安全教育的首要條件。

      篇(4)

      邊文田 陜西神木 用數學理念區分at,in和on

      胡轉益 湖南隆回 教學質量的提高,必先服務好學生教學筆

      周官定 貴州盤縣 深入探討初中英語趣味教學

      陳小琴 江西尋烏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張順軍 江蘇儀征 淺談如何上好試卷講評課

      吳雪芳 福建三明 淺析現代書法的發展

      盧 丹 江蘇靖江 讀《名師的人格教育力》有感

      蘇其蘭 云南臨滄 在細節中演繹一片藍天

      喬莎莎 河北峰峰 峰峰礦區高中管理研究

      一等獎

      謝偉強 廣東江門 中職學校模具專業教學體系的建設

      張仲昆 廣東東莞 談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陳世才 甘肅永靖 多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表現型以及比例

      的簡單確定

      羅繼敏 廣西鳳山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如何教學生"玩"手機

      譚德武 湖北巴東 初中思想政治課活動教學研究與實踐

      顏美娟 江蘇常熟 藝術類職業學校語文與專業結合的教學方

      法舉隅

      牛宏志 西省陽城 積極構建課堂教學模式 努力培養學生的

      自主學習能力

      于洪哲 遼寧營口 合理訓練:語文教學的生命本色

      張燕艷 河北懷來 用愛心澆灌智慧之花

      余祖孝 湖北宜昌 高考歷史復習如何運用新史觀

      盧禹錫 陜西商洛 淺析勞動二重性學說的基礎性

      藍春玉 福建上杭 情緒異常幼兒個案研究報告

      李福林 陜西南鄭 教《向中國人脫帽致敬》札記二則

      李梅蘭 山東慶云 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黃作林 廣東深圳 初探農村“留守一族”的教育問題

      尹小建 湖北武漢 淺析實訓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重要性

      石春霞 內蒙淖爾 如何拓展物理興趣 提高學習效率

      黃 潔 廣東連山 讓德育教育在英語課堂上開花結果 民族

      地區強化中職學校德育現狀分析及對策初

      二等獎

      呂伏帥 江蘇洪澤 在教育改革大潮下再談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莫汝芬 廣東佛岡 獨具特色的管理

      蔣玲玲 江蘇洪澤 淺談弱智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周慧玲 甘肅靈臺 克服“厭學”情緒,開啟興趣之門

      溫洪芳 河北滄州 淺談如何疏導幼兒攻擊

      尚書麗 河北邢臺 教學因簡單、樸實的點綴而精彩

      楊兆昆 貴州盤縣 淺談構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課堂

      高喜有 吉林長嶺 網絡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及對策分析

      王社霞 甘肅市寧 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方法探究

      張連娜 吉林前郭 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游戲的作用

      張順軍 江蘇儀征 一題多問,一戰到底

      張建萍 青藏格爾木 1234,開展好大班幼兒的學軍活動

      李茂發 湖南城步 應把家庭教育擺在教育的高度

      陳素娟 安徽泗縣 談“農村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楊新芳 山東慶云 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盧 丹 江蘇靖江 注重幼兒想象力的培養

      潘順賢 廣西南丹 試談農村九年級化學探究式教學的現狀與

      對策

      程福印 河南夏邑 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語文課程教學

      溫國文 廣東梅縣 以生為本,授之以漁

      艾 瑛 四川資中 校訊通,架起了家校教育的立交橋

      郭其安 山東萊蕪 運用思維技巧 感受原味樂趣

      熊素文 福建泉州 喚取一枝深雪開

      龔文化 湖南雙牌 步步精心,全力打造體藝強班

      郭 臻 寧夏銀川 關注女生教育,促進班級、學校和諧發展

      程向軍 河南安陽 校長如何確立自己在學校中的威信

      三等獎

      倪國平 江蘇金壇 留守兒童現狀分析與思考

      吳秀華 貴州黎平 提高學生英語聽力之我見

      肖 文 廣西賀州 獻給1112班的歌

      李錦玲 福建泉州 有效寫話進行時

      肖修平 重慶開縣 班主任工作的“三心”和“三變”

      曾永春 四川瀘縣 讓心理健康之花在殘疾學生心里永遠綻放

      張 燕 四川瀘縣 低年級學生行為習慣現狀及對策

      張小云 山西陽城 立足課堂大舞臺 實現學校新跨越

      羅春霞 河北高陽 農村幼兒教師你將何時起飛

      翁小梅 四川南江 做一名幸福快樂的老師

      王秀華 黑龍江 淺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幾種特殊業務的涉稅

      計算及會計處理

      王玉華 吉林前郭 如何實現“大語文”教學觀

      劉雪濤 四川米易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策略

      盧禹錫 陜西商洛 高中政治趣味聯想記憶初探

      余訓鋒 四川德陽 “校協聯盟、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的探索與實踐

      張建萍 青藏格爾木 淺談教師在幼兒電腦教學中的指導策略

      楊秀蕊 福建屏南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胡艷麗 山東慶云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張文桃 河北平山 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教師

      李 丹 江蘇靖江 幼兒園桌面游戲的指導策略之中班篇

      盧 丹 江蘇靖江 淺談科學活動對幼兒情感發展的作用

      王冬梅 河南新鄉 聾生少年期的正確引導

      黃作林 廣東深圳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周宗文 云南臨滄 對學生營養餐的思考

      曾利瓊 廣東興寧 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探究與轉化策略

      張我宇 廣東連山 淺談中職學校第二課堂中的德育教育

      篇(5)

      繆 軍 北京市東城區教研中心

      姚江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閑林鎮中心小學

      宋 瑩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小

      張方明 浙江省富陽市新登鎮第二小學

      李嘉棟 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學院

      王美華 上海市青浦區教師進修學院

      魯春芳 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中心小學

      張小云 浙江省義烏教師進修學校

      馬 莉 上海市崇明縣民本中學

      錢 嶺 上海市寶山行知中學

      謝燕慧 上海市楊浦區復旦二附中

      朱奕雄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中學

      董 靜 北京市豐臺區第二小學

      裴永飛 上海市青浦區唯實希望小學

      羅 怡 浙江省杭州市江心島小學

      王薇薇 天津市塘沽區上海道小學

      李世建 重慶市梁平縣梁山小學

      錢夏紅 上海市松江區松江一中

      國 璽 安徽省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

      郭 靜 北京市海淀區車道溝小學

      戴樹林 浙江省杭州市第四中學

      高 峰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附屬小學

      高文麗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教學研究室

      熊曉萍 上海市楊浦區控二分校

      倪 靜 上海市崇明縣登瀛小學

      丁志紅 上海市嘉定區中光高級中學

      陳同軍 湖北省黃石白馬山學校

      項雅麗 浙江省溫州市建設小學

      吳靈迪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四十八中學

      方敏鴛 浙江省東陽市實驗小學

      陳 潔 浙江省富陽市永興學校小學部

      基礎教育組一等獎(57篇)

      創設情境,以隋帶聲――小學音樂課發聲訓練學習策略研究如何處理音樂學科教學資源的建設性意見

      淺析教材分析與教學策略的內容與方法――以“標題響曲的誕生”課前教學設計為例

      文本細讀:走出有效音樂課堂教學的關鍵一步

      關注音樂 有效參與

      小學音樂“教材外”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實踐研究

      中學音樂學科區域性校本教研活動及七種模式

      挖掘青浦田山歌資源,開發音樂校本課程的實踐與研究

      小學一年級音樂學習方法的能力發展的順序性教學與研究

      ――以四季青中心小學08級音樂教學實踐為例

      創造性使用音樂教材,有效實施課堂合唱教學

      在高中音樂課堂教育中弘揚和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探究

      高中《藝術》學科研究性學習的探索

      以中國打擊樂教學為載體,傳承民族音樂文化

      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成效的調查研究

      音樂教學中利用趣味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淺談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

      以音樂活動為載體促進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有效性的實例研究

      淺析音樂課中推進輪唱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音樂喚醒了沉睡的意識――一個弱智女孩的成長

      和諧創造美――高中合唱教學初探

      別把標題音樂單純地裝在“標題”里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互動式”教學的探究與實踐

      “多元”視角下的音樂劇教學嘗試

      音樂課堂評價的導向型――小學音樂課堂評價的實踐研究

      區域性主題式音樂教研活動的策劃與組織

      網絡環境―剛、學高年級音樂學科教學探索

      誰持彩練當空舞――讓音樂教學回歸音樂本體的實踐研究

      無聲的轉變

      傳統、傳遞、傳承――由“京劇進音樂課堂”看去

      小學音樂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策略研究

      篇(6)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之原因分析

      國內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是經濟社會深刻轉型,特別是信息科技變革帶來的安全教育“教”“學”雙方觀念需求沖突的結果,其原因可歸納為:

      (一)教育體制滯后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們思維觀念的更新,“安全”一詞的內涵已擴展了許多,非傳統安全、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先后進入安全視野,但一直沿用的大學生安全教育體制模式卻沒有對此及時做出調整。教育規劃上,國內卻至今沒有統一、權威、可操作的政策條例來落實大學生安全教育,大學生安全教育教學開展缺乏強制力,知識內容缺乏深度廣度和系統性,帶來了諸如教學隨意、目標模糊、主體不清、評價缺失等等一系列問題。

      (二)內心認同缺失

      當代大學生中許多是獨生子女,不少人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安全防范意識淡薄、心理素質脆弱,一方面普遍對自身的安全期望很高,總強調別人的責任,另一方面又對自己的安全防范、身邊的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對學校的安全教育不當回事;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對安全教育多為發生問題后非常重視,但具體落實卻是重管理輕教育,重形式輕內容,重事后輕預防;高校職能部門地位尷尬,落實空間和能力有限;具體從事安全教育教學的同志,對安全教育的前途發展方向迷茫、信心不足。對安全教育缺乏內心認同的普世心態,導致安全教育的思想根基脆弱,難有作為。

      (三)教學創新乏力

      當前,校園和社會安全形勢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手機等各種現代信息媒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安全概念、安全情勢、犯罪形態、教育手段等諸多領域的深刻變化。在新生活方式沖擊下,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明顯,他們追新求異,對知識表現出鮮明的個性化需求,在對安全知識的興趣上:新穎的形式、輕松的課堂、互動的模式、感興趣的知識點、社會熱點安全問題等,才是他們更愿意看到,并能留得下深刻印象的安全教育。這些變化,沒有被教育、管理和研究人員及時捕捉、重視和研判,安全教育缺乏思考和創新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大學生對安全知識的需求,也讓高校在持續、深入推進安全教育方面力不從心。

      三、創新大學生安全教育教學體系

      破解大學生安全教育發展困局,需要社會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需要高校安全教育保守思想的轉變,更需要從教育教學體系構建上銳意創新、尋求突破。

      (一)完善體制“要重視安全教育……”、“加強師生安全教育和學校安全管理……”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2章第4條和第22章第70條的規定,雖然其再次重申了安全教育的重要,但缺乏配套細則,可操作性不強,難以有效落實。而翻看《普通高等學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規定》《高等教育法》《高等學校學生行動準則(試行)》《高等學校校園秩序管理若干規定》等政策法規,也存在類似“落實難”的問題。因此,必須制定一份專門針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統一、權威的規范性條例或文件,以強制力和導向性解決大學生安全教育“落實難”的體制障礙。文件應由教育主管部門為主負責起草,根據當前安全情勢和大學生特點,將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體制、目標、內容、形式、時間安排一一規定,明確高校在大學生安全教育方面的主體地位和責任,指導各項安全教育教學工作的落實開展。

      (二)科學規劃

      1.明確教學形式

      教學形式是教學性質在教學開展中的具體表現,分為選修課與必修課,不同的教學形式因其教育定位、教學投入、師生重視度、考評的不同而教學效果大相徑庭。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應明確為高校大學生的必修課,因為只有從制度上規定安全教育“進教材、進課堂、落實學分”,才能給高校領導、職能部門及學生帶來約束和壓力,有效保證安全教育質量和效果,在課時學分設置上,建議不少于32學時/2學分,并在大一首學期開設。同時,應積極發揮選修課的作用。相對選修課,雖然必修課效果更好,但開設難度較大,不僅需要部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文件,而且教學資源也不是每個學校都具備。而選修課則不同,一般具備中級職稱的高校教師或專技人員就可以申請開設,在落實安全教育教學方面更靈活及時,可以成為安全教育必修課教學的有益補充或過渡形式。

      2.化解師資困擾

      任何教育最終都需通過人來落實,教師就是其中實現知識傳承的紐帶,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面臨師資方面的多重困擾。首先,高校內部長期存在對安全教育權責劃分不明晰的問題,學院認為安全教育是保衛部門的工作,保衛部門則認為安全教育主要是學院領導和學工處的責任。對此,從職能歸口和專業性角度出發,保衛部門是校園安全歸口職能部門,熟悉校園與周邊治安狀況,安全教育能有的放矢,牽頭安全教育名正言順,是最為合適的施教主體,能有效主導教學和指導各院系、學工部門共同落實安全教育工作職責。其次,專業安全教育師資匱乏。安全教育沒有對口的學科設置和專業師范生,也無專業培訓機構,師資來源和素質一直是落實安全教育教學開展的瓶頸,因此必須著力拓寬師資途徑。對此,可以在高校開設安全教育學科來培養科班師范生,也可由教育主管部門或社會機構成立專業培訓機構,組織高校教師或保衛干部等進行安全教育崗位技能培訓,解決教師數量和質量上的困擾。最后,還需優化安全教育師資環境,著力解決高校保衛、學工、思政部門中從事安全教育工作人員的崗位、職稱、待遇、科研課題、交流培訓等,為其創造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促其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

      3.豐富教學內容

      安全教育不僅包括行為安全、防護技能、心理健康,還包括思想安全、非傳統安全等諸多方面,因此教學內容上,一方面要力求豐富,不僅要包括傳統的法制教育、防盜搶騙、火災交通、避險逃生、急救護理等,還應將非傳統的食品安全、網絡信息安全、環保生態等知識一并涉及,并注意顧及學生對熱點安全問題的關注、對感興趣安全知識的需求,結合各校實際情況教育學生建立系統全面的安全觀。另一方面還要注意知識的層次,既要有感性層次的講解——具體意識形態、法律、防護技能、心理常識等技能知識的學習和社會閱歷的開闊積累;也要有理性層次的引導——在具體知識技能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建立從安全角度看問題、想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思考能力,培養學生更新擴展自身安全知識的學習能力。在此,需要強調的是:所有教學內容的安排都需圍繞核心——安全意識的培養,因為安全的最高境界不是事發和事后的處置,而是事前的防微杜漸,能做到這一點的根本就是學生自覺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

      (三)創新引領

      1.興趣引領,創新教學手段

      興趣能激發學習動力,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特別是對于像安全教育這樣的課程,首先,大學生大多認為安全教育就是訓導說教、索然無味,而實際中也確實普遍存在忽視對學生興趣激發與引導的情況,因此急需創新理念,努力激發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效果。激發興趣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特別是借助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發力。一方面要提高教師的課堂把握力,把安全知識用精彩的形式講授,如充分發揮視頻教學、案例評析、情景模擬、分組辯論、團體討論等教學方法手段的效果,配合師生互動,營造愉悅氣氛,讓學生對安全知識留下清晰深刻印象;另一方面要重視PPT課件的作用,制作內容精煉、簡單易懂、形象生動、要點突出的PPT課件,從書籍、網絡、新聞等渠道選取素材,插入相關案例照片、現場圖片、漫畫、falsh、游戲測驗等,配以頁面動畫、音效將枯燥的安全知識點新穎豐滿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2.借助網絡,放大教學資源

      網絡在當前信息傳播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最大的信息傳播渠道,青年大學生群體恰是網絡信息傳播的忠實受眾,占領網絡信息陣地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未來至關重要。為此,既可通過與安全教育教學開展成熟、經驗豐富的高校聯系,開展遠程視頻教學,共享兄弟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也可將精彩的安全教育教學課堂攝像刻錄下來,或制作短小精煉的“微課”視頻,掛到校園網專門的安全教育視頻教學專區,學生想了解什么方面的安全知識,點擊學習即可。還可以通過網絡將最新的社會熱點安全問題、安全提示、防范經驗視頻下載下來,通過校園安全教育網站平臺把安全資訊及時,給學生多樣的安全知識學習了解途徑。

      3.多途多法,重視教學評價

      對安全教育教學效果的評價有三方面,第一是老師給學生的評分,它有助于學生客觀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明白不足之處,增強安全自信心;第二是學生對教學的評價,它有助于老師真實掌握課堂狀況,改進教學、提高水平;第三是安全教育對校園整體安防體系建設的貢獻評價,它有助于校園安防體系的完善和安全管理政策措施的改進。但現實中注意收集分析這些評價,并重視利用這些評價的不多,甚至不乏對安全教育不評價和亂評價的情況。對此必須轉變觀念,重視評價,并創新評價方法——多途徑、多方法綜合評價安全教育的效果,比如:將學生答問、作業、互動參與等課堂的表現計入對學生的期評成績,考試試題的設計著重考察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與拓展學習的能力,注重收集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意見和建議,將校園發案情況與安全教育掛鉤,整體評價教育效果等。

      篇(7)

      中圖分類號:G40—05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08—190-03

      一、美國殘疾人教育概述

      1975年,美國頒布實施了《殘疾人教育法案》。根據該法案,政府為3—21歲獲得“私人教育計劃”(“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s”)所批準的殘疾人提供免費及適當的公共教育。該法案分別于1986年、1990年、1997年和2004年得到了重新審議和修改。該法案及其相關規定要求,各州要通過本地教育主管機關或者學校董事會(簡稱“校董會”)去界定、設置、評估殘疾人教育,并為其提供相關服務。該規定同時適用于美國的非公立學校。

      《殘疾人教育法案》要求校董會要保持各種學校設施的統一性,即從向大部分學生提供的設施到向個別特殊群體提供的設施是統一的,不能有隔離的設計。比如,衛生間的設計可以依據性別進行區別設置,但在考慮殘疾人士的特殊需求時,不得單獨設置殘疾人專用的獨立衛生間。此外,所有設施的設置要符合最少限制環境(the Least Restrictive Environment)原則(對于這個問題下文會有更詳細的闡述)。另外,根據該法案,有必要接受特殊服務的時候,殘疾學生可以脫離常規的教育環境。

      《殘疾人教育法案》的核心要求是,所有殘疾人都可以在最少限制環境下得到免費的適當的教育服務。但是,在何為“適當”(Appropriate)和“最少限制環境”的問題上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理解。由于立法上的用詞比較模糊,所以該規定制造了一個天然的緊張,學校及學生和家長均有不同的理解。

      在《殘疾人教育法案》確立了“零駁回原則”(Zero Reiect Project),即如果殘疾學生符合《殘疾人教育法案》的規定,申請接受教育,校董會不得拒絕其入學。這一規定產生了如下分歧,即如果一個殘疾學生,其殘疾程度已經嚴重到沒有能力接受教育或在受教育過程中受益的話,那么,學校是否有權力拒絕其入學呢?在Timothy w V Roeh—ester一案中,美國第一巡回法院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嚴重殘疾人不需要證明其具有享受特殊教育項目的能力。教育包含著一系列的培訓,甚至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本案中,校董會不能拒絕向受教育者提供服務,即使他們認為該兒童的殘疾已經到了無法享受相關服務所帶來的裨益的程度。此外,并非所有的殘疾人都必須在常規課堂中接受教育。當殘疾人不能在常規課堂中進行學習或者全納教育無法實施的情況下,學校應當提供更為嚴格的設施以便提供相關支持。

      二、美國殘疾人教育從業人員的勞動權利

      在美國,公立教師勞動權利的立法由各州規定。即使如此,聯邦法律,特別是在反歧視領域,對于公立學校的教師權利問題具有重大影響。非公立學校教師的勞動權利更多是被合同法所規范。通常就勞動權利的具體問題,公立教育機構會與教職工進行集體談判。這種談判,根據所處的法域不同,情況也有所不同,此處不贅述。一般來說,法定內容,包括薪酬以及其他的工作條件,如福利、病假以及醫療保險等,由校方和教職工進行直接談判;對于管理特權方面,比如,終身教職、創建校歷以及行政負責人和部門負責人的選任,校董會無權就這些問題與受聘教工進行磋商;在勞動爭議和勞動保護的解決的問題上,通常需要依照聯邦和州法律進行解決。一項勞動爭議如需進入仲裁、調解解決,通常要在之前經歷若干個階段。

      前述權利均屬于其他行業的勞動者共同享有的權利。一個值得提出的問題是,教師是否擁有罷工的權利,對此問題美國各州態度不一。只有少數的幾個州給予了教師罷工的權利。但是,即使是在賦予教師罷工權利的各州,在實際運作上,法院和州政府通常不會批準教師的游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法院也禁止教師從事類似于罷工的活動,如集體辭職、集體曠工等。

      之所以對教師的罷工權利在美國這樣崇尚自由的國家進行嚴格的限制,是基于這樣一些價值考量,即如果進行罷工,那么,他人由此而損失的利益是否超過利益主張人的利益成本。我們可以預見,受教育者接受基礎教育的基本權利在大部分情況下顯然是超過教師的權利的。所以,作為常規教育從業者的教師便不具有罷工的權利了。對于從事特殊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迄今尚無相關的法律、判決以及案件發生,難有定論。但是,既然對該問題沒有明確的規定,筆者認為就應當參考對于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規定。然而,作為殘疾人教育的從業人員,他們的工作要求更高、壓力更大、工作環境更復雜,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普通法對該問題的突破也并非不可能。

      篇(8)

      19825681 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困境的時代表征 莊西真 《教育發展研究》 2016年第9期 13500字

      19825682 技術與技能辨 姜大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18500字

      19825683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教育新視角 梁家峰 張潔 《中國高等教育》 2016年第10期 9500字

      19825684 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服務外溢:區域模式及其影響因素 崔盛 潘昆峰 《中國高教研究》 2016年第5期 16500字

      19825685 高等職業教育的高教性及實現機制研究 周建松 《中國大學教學》 2016年第5期 8200字

      19825686 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職業教育體系創新 習凌冰 沈小碚 《教育與職業》 2016年第9期 13200字

      19825687 多主體協同:我國職業教育智庫建設的思考 肖鳳翔 付小倩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15期 9600字

      19825688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利益分享機制及保障措施 曹曄 劉宏杰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13期 8800字

      19825689 中職畢業生職業能力評價模型構建與應用研究 閆志利 邵會婷 《職教通訊》 2016年第13期 10500字

      19825690 廣東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現狀及對策研究 陶紅 楊陽 《職業教育研究》 2015年第5期 8500字

      19825691 新疆南疆地區中職教育發展分析――以和田和喀什地區為例 房風文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15期 8400字

      19825692 四年制高職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丁明軍 易燁 陳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8800字

      19825693 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內部治理機制:框架與推進路徑 翁偉斌 《中國高教研究》 2016年5期 12100字

      19825694 高職教育園區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多元競合模式――基于合作競爭理論 曹叔亮 《職教論壇》 2016年第13期 10100字

      19825695 高職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述評 吳益群 范可旭 《教育與職業》 2016年第9期 10200字

      19825696 社團法人型職教集團的有效運作研究 王志偉 《職業教育研究》 2015年第5期 9100字

      19825697 技術素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哲學思考 程宜康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13期 10500字

      19825698 高職專科與應用型本科課程體系的協同構建 劉杰 《中國高教研究》 2016年第5期 9800字

      19825699 應用型地方高校課堂教學元評價研究――以貴州省某應用型高校課堂教學評價為例 吳金航 全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6年第5期 11200字

      19825700 “敘事”:職業教育“現象學”課程研究 路寶利 《職教論壇》 2016年第13期 15200字

      19825701 雙師型教師現實生存處境下的培訓需求與對策 曾本友 《教育與職業》 2016年第9期 9900字

      19825702 現代農業視角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現實困境與制度設計 劉西濤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13期 8800字

      19825703 成人學習研究的現狀審視與未來瞻望――基于文獻分析的視角 羅建婷 《職教通訊》 2016年第13期 7100字

      19825704 我國成人教育期刊的歷史發展回顧 孫培東 徐明祥 《中國成人教育》 2016年第10期 9500字

      19825705 請過來: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援外培訓的有效性研究 祝蕾 于蛟 胡宇 《職教論壇》 2016年第13期 8100字

      19825706 如何推進我國的終身學習進程――英國推進終身學習的新舉措及其啟示 吳雪萍 趙婷 《教育發展研究》 2016年第9期 12000字

      19825707 老年人參與社區教育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王正東 琚向紅 《中國遠程教育》 2016年第5期 13000字

      19825708 民國時期中國成人教育學本土化探索研究 桑寧霞 劉麗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15期 10500字

      19825709 論高等職業教育學在中國的興起和演進發展 唐成人 王續琨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13期 8800字

      19825710 德國企業參與學徒制培訓的成本收益分析與啟示 冉云芳 石偉平 《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12300字

      19825711 淺析德國應用技術大學與政府關系的特點 姚加惠 《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16100字

      19825712 國外現代學徒制成本分擔機制探析――兼論現代學徒制企業的成本與收益 鄭玉清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15期 8800字

      19825713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經濟解釋 勵效杰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13期 8800字

      篇(9)

      19824539 高職院校需求導向問題和研究路徑 丁金昌 《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8800字

      19824540 全球公民社會與全球公民教育 馮建軍 《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6500字

      19824541 大眾化十年:我國高等教育機會公平水平的發展變化 張繼平 《中國高教研究》 2014年第3期 15200字

      19824542 高等教育“管辦評分離”的緣由與路徑 周海濤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4年第3期 10100字

      19824543 教育現代性研究的進展及其闡釋空間的拓展 金業文 《現代大學教育》 2014年第2期 12300字

      19824544 教育政策行動:解釋與分析框架 曾榮光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14年第1期 24300字

      19824545 監測評估:高等教育評估發展的新圖景 王戰軍 王永林 《復旦教育論壇》 2014年第2期 9400字

      19824546 中職免學費政策評估:目標保障與配套策略建構 魏明 張艷 《職教論壇》 2014年第7期 8100字

      19824547 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 肖化移 柳燕 《職教通訊》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548 我國高職教育現代性演進及增長路徑 吳結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549 政府應如何主導職業教育 喻忠恩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550 打造“升級版”的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 郭廣軍 劉蘭明 林春明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51 企業視角下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陳繼權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8期 9800字

      19824552 高職教育發展轉型:意義、方式與路徑 張健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9期 11500字

      19824553 經濟先發地區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轉型――以浙江省為例 皮江紅 《教育發展研究》 2014年第5期 13800字

      19824554 六省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情況調研報告 中華職業教育社調研組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9期 9800字

      19824555 河南省高職院校競爭力的“五力模型”分析 陳一靜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56 新時期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高職院校辦學結構調整分析 倪敏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57 高等職業教育對天津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研究 穆靜靜 張學英 《職業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3400字

      19824558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背景下行業、企業辦學研究 郭靜 《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0600字

      19824559 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定位、使命、路徑和方法選擇 陳小虎 《中國大學教學》 2014年第3期 17200字

      19824560 城鎮化進程中校企合作雙方責任與權益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李夢卿 張歡 《職教論壇》 2014年第7期 10100字

      19824561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對技能人才培養的價值與作用 呂景泉 湯曉華 周志剛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9期 6000字

      19824562 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演進與重構 郭俊朝 陳晗 《職教通訊》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563 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李露 徐涵 《職教通訊》 2014年第7期 12300字

      19824564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實訓支持體系架構 陳建新 藍潔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565 應用型人才內涵及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 吳中江 黃成亮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8800字

      19824566 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 創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吳旭君 《中國高等教育》 2014年第5期 6100字

      19824567 我國高職本科教育的現狀、困境和對策研究 汪亞明 王玨 《中國高教研究》 2014年第3期 10100字

      19824568 高等職業教育金融支持的新模式:校企聯合定向辦學 王臨 《江蘇高教》 2014年第2期 5100字

      19824569 基于學分銀行制的中高職教育銜接系統建構 邱淑女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70 職業教育產學合作的制度尷尬與調適――基于政府職能的視角 陳春陽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9期 6600字

      19824571 城鄉統籌視野下的職業教育結構均衡與優化 廖曉衡 全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9期 11500字

      19824572 遼寧省高職教育專業設置現狀分析與建議 孫瑩 閆丹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8期 6800字

      19824573 學科知識的邏輯與學科范式的構建――基于職業導向的高校學科建設分析 俞濤 曾令奇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7期 10600字

      19824574 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實踐課題 吳洪富 《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6200字

      19824575 關于高等職業教育精細化建設專業的思考 駱秋琴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7000字

      19824576 基于終身教育理念的高職專業教學標準開發 漆軍 等 《中國高等教育》 2014年第5期 7300字

      19824577 基于模塊化課程設計的中高職教育銜接的問題與對策 彭鴻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7期 7900字

      19824578 基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江蘇高職模具專業教學標準開發 陳國亮 王春艷 《職業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6700字

      19824579 論職業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路徑 邢廣陸 《職教論壇》 2014年第8期 12100字

      19824580 慕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初探 霍紅 劉妍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8期 5100字

      19824581 從項目化到制度化:我國職業教育教師培養體系的設計 徐國慶 《教育發展研究》 2014年第5期 11800字

      19824582 “雙師型”視閾下職教師資培訓工作發展研究 李夢卿 萬娥 《教育發展研究》 2014年第5期 11900字

      19824583 高職院校教師激勵模型的驗證性因素分析――基于28所高職院校的抽樣調查 何霞 劉文明 《中國高教研究》 2014年第3期 14800字

      19824584 基于知識結構的高職院校教師生存特征比較 何霞 《高教探索》 2014年第2期 14700字

      19824585 近年來農村職業教育發展述評 房風文 《職教論壇》 2014年第7期 8100字

      19824586 受眾本位論視角下農民田間學校發展定位探析 何津 黃圣男 王德海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7期 10500字

      19824587 職業院校農民工職業教育模式比較 房風文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9期 8200字

      19824588 成人遠程學習者自主學習影響因素分析 趙宏 《中國遠程教育》 2014年第5期 9500字

      19824589 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情況實證研究 丁耀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7期 10500字

      19824590 城鎮化進程中發展縣域社區學院的現實基礎及建議 劉鳳翠 寧永紅 《職教論壇》 2014年第7期 10100字

      19824591 終身學習視角下我國社區學院定位研究 劉春朝 李建春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592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體系的建立與思考 王秋梅 羅清萍 江輝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8期 6800字

      19824593 遠程學習者元認知、自我效能感對學業成績的影響路徑研究 蘇琪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7期 10600字

      19824594 在線學習行為分析建模及挖掘 胡藝齡 顧小清 趙春 《開放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 21100字

      19824595 農遠工程網絡的教師學習模式研究述評 朱春俐 《繼續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6100字

      19824596 高職院校責任文化品牌制度保障體系創新 孫曉慶 《職教通訊》 2014年第8期 5200字

      19824597 高職生職業人格特征的調查與分析 胡維芳 蔣超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8期 8600字

      19824598 近三十年來杜威職業教育思想研究述評 康紅芹 龐學光 《職教通訊》 2014年第7期 12300字

      19824599 北洋政府時期職業教育概覽 劉金 《職業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0100字

      19824600 韓國職業教育的一體化特色 蔣家響 《職教論壇》 2014年第7期 6100字

      19824601 英國現代學徒制及其在我國的實施策略 范心憶 《職教通訊》 2014年第7期 7000字

      19824602 澳大利亞就業技能新框架的創新與核心要素――基于新框架第一階段報告的分析 李運萍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第7期 8800字

      19824603 澳大利亞技能培訓體系對我國高職院校發展方向的啟示 吉文林 《江蘇高教》 2014年第2期 5800字

      19824604 中德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機制的比較 陳東 《教育與職業》 2014年第7期 5300字

      19824605 德國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對廣東技工教育的啟示 陳旭彬 《職業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 13400字

      19824606 世界學習型城市建設的風向標 黃健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第6期 12100字

      篇(10)

      19823640 建設聯盟 創立職技高師人才培養培訓新模式 王建華 《中國高等教育》 2013年第3、4期 7300字

      19823641 我國職業教育的主要貢獻 曹曄 《職教論壇》2013年第4期 10100字

      19823642 教育理論脫離教育實踐:被誤解的合理性 劉向輝 《教育導刊》 2013年第2期 6200字

      19823643 基于人力資本理論的高等職業教育研究 侯寧 等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5期 6600字

      19823644 作為一種“實踐”的職業教育知識生產 李輝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4期 8800字

      19823645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優化策略研究 馬寬斌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4期 8800字

      19823646 大學發展戰略規劃的邏輯研究 包水梅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3年第2期 6700字

      19823647 欠發達地區高職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略原則 陸廣地 《職教通訊》 2013年第4期 8200字

      19823648 省域統籌視角下的高等教育內涵發展 丁曉昌 《中國高教研究》 2013年第2期 10200字

      19823649 改革開放30年黑龍江省職業教育發展的歷程回顧 張立明 等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6期 10500字

      19823650 北京高職院校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研究 李雯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6期 10500字

      19823651 關于構建新疆高等職業教育“立交橋”的思考 沈蕾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5期 7900字

      19823652 廣西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適應性研究 瞿凡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4期 8200字

      19823653 高職院校專業群對接區域產業群的適應性分析 楊善江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5期 7100字

      19823654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補償的轉型研究 周永平 《職教論壇》 2013年第4期 12100字

      19823655 “示范高職”推動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改革的效果分析——基于雙重差分模型的實證研究 金鑫 王蓉 《教育發展研究》 2013年第3期 10300字

      19823656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有效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 蔣慶哲 《中國高等教育》 2013年第3、4期 7000字

      19823657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歷史演變與科學定位——兼論培養高適應性職業化專業人才 周建松 唐林偉 《中國高教研究》 2013年第2期 12100字

      19823658 “職業性”、“高等性”融合發展趨勢下的高職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構建模式 孫毅穎 《中國大學教學》 2013年第2期 6500字

      19823659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研究:文獻綜述與展望 張建春 等 《現代教育管理》 2013年第2期 10100字

      19823660 論高等職業學校的生態位發展戰略 李東航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6期 8000字

      19823661 學士學位授權單位首次專業碩士招生綜述 楊旭輝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5期 8800字

      19823662 職教集團可持續發展探析 劉偉洋 等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2期 10500字

      19823663 基于產業集群的職業教育專業集群基本內涵與特征 趙昕 等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4期 8800字

      19823664 生成性課程理念下的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課程群設計 董昊悅 張建鯤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4期 7300字

      19823665 后示范建設時期高職院校大學功能的構建 孫愛武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3年第2期 5900字

      19823666 區域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何與何為 莊西真 《職教論壇》 2013年第4期 12100字

      19823667 論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宣傳定位 張宇 《職教通訊》 2013年第4期 8200字

      19823668 高職教育課程質量評價指標研究 徐國慶 《中國高教研究》 2013年第2期 12000字

      19823669 蘇州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產業轉型升級的適應性研究 胡清 等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5期 7100字

      19823670 學校的課程統整:從課程管理到課程領導 吳國平 等 《全球教育展望》 2013年第2期 15100字

      19823671 我國“雙師型”教師研究的進展與趨勢 吳炳岳 趙文平 《教育導刊》 2013年第2期 7700字

      19823672 論教師專業發展的“五度”境界:名師的素質表征 李源田 《課程·教材·教法》 2013年第2期 10600字

      19823673 論教師專業發展動力的系統構建和機制探析——基于勒溫場動力理論的視角 李森 等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3年第4期 8300字

      19823674 我國教師資格制度建設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金東海 等 《教育與職業》 2013年第5期 10500字

      19823675 基于“知識+技能”的高職教學模式建構 吳曙光 等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5期 5300字

      19823676 “校企校互融、教工學結合”職教師資培養模式探索 許建平 等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5期 7100字

      19823677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補充機制探討 潘建華 《職教論壇》 2013年第4期 8100字

      19823678 高職院校主動服務“三農”的問題與對策 白樸 等 《教育發展研究》 2013年第3期 8600字

      19823679 地方農民學院辦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王柱國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6期 6600字

      19823680 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教育培訓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梁燕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4期 10500字

      19823681 農業高等職業教育面向“三農”人才服務策略研究 豐瑋 等 《職業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6700字

      19823682 浙江省農民生產技能培訓調查與分析 房風文 等 《職教通訊》 2013年第4期 8200字

      19823683 非洲成人掃盲培訓成效分析——以烏干達成人功能性讀寫能力培訓項目為例 戈君宇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4期 7600字

      19823684 破解新生代農民工高培訓意愿與低培訓率的困局——從人力資本特征與企業培訓角度分析 和震 李晨 《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10600字

      19823685 河北省職業培訓機構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閆志利 等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6期 9800字

      19823686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朱遠勝 《職業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6700字

      19823687 新生代勞動力移民培訓中職業技能框架的構建——基于職業技能分類的視角 曹潔 等 《職教論壇》 2013年第4期 8100字

      19823688 教育生態學視域下工作場所學習及其對職業教育實習實訓的啟示 唐林偉 《職教通訊》 2013年第4期 8200字

      19823689 論構建高校繼續教育質量管理體系 史仁民 《中國成人教育》 2013年第4期 4200字

      19823690 我國民辦教育改革的合理路徑探析 王譽 《教育發展研究》 2013年第3期 10300字

      19823691 獨立學院法人制度若干問題研究 黃勇 《中國高教研究》 2013年第2期 12500字

      19823692 高職學生就業情況調查與對策研究 朱兆平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6期 6600字

      19823693 我國民辦高校的分類管理體制研究:一個比較的視角 王勇 《中國成人教育》 2013年第3期 6000字

      19823694 國內開放大學核心競爭力培育對策理論的缺陷研究 周安敏 《中國遠程教育》 2013年第3期 7600字

      19823695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張趙根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6期 8200字

      19823696 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基于雙證書制度的思考 李紅衛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4期 8800字

      19823697 論德育的過程本質 杜時忠 管貝貝 《教育科學研究》 2013年第2期 7700字

      19823698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及素質教育的辯證思考 劉長虹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5期 7100字

      19823699 論現代職業教育的“善” 宋晶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4期 10500字

      19823700 中職生職業成熟度和專業承諾發展水平調查分析 曹金華 等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4期 8800字

      19823701 英國職業教育改革中市場和政府的角色變遷 王雁琳 《職業技術教育》 2013年第4期 10500字

      19823702 美國社區學院中的轉學教育對我國專升本之啟示 萬瑤 等 《職業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10100字

      19823703 韓國農村教育政策及發展新趨勢 董博清 等 《外國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10700字

      19823704 英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探究 吳雪萍 等 《比較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8400字

      19823705 印度中等職業技術教師教育管窺 屈書杰 《比較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8200字

      19823706 發展技能促進農村轉型——國家、國際和比較的視角 維納·契納巴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3期 7600字

      篇(11)

      19825787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學術群體知識圖譜構建――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的視角 李保強 蔡運荃 吳笛 《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 14800字

      19825788 2030年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發展前瞻 潘懋元 李國強 《中國高等教育》 2016年第17期 7100字

      19825789 發展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利益、沖突和問題 勞賜銘 《中國高教研究》 2016年8期 11200字

      19825790 職業教育成本分擔的政治經濟邏輯分析 張文玉 劉明興 《職教論壇》 2016年第22期 10100字

      19825791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本質屬性及其衍生特征 雷世平 《職教論壇》 2016年第22期 10100字

      19825792 “職業教育質量”概念考析 梁卿 《職教通訊》 2016年第22期 7600字

      19825793 我國新建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研究綜述 李紅衛 《教育與職業》 2016年第15期 9600字

      19825794 我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制度困境與突破 多淑杰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24期 9800字

      19825795 應用型本科建設的時代邏輯、國際經驗與路徑選擇 朱國華 吳兆雪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22期 10500字

      19825796 天津海河教育@區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現狀、問題及優化布局策略 王振剛 《職業教育研究》 2015年第8期 10300字

      19825797 天津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評價與分析 王良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22期 10500字

      19825798 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策略變遷機理及政策啟示 潘海生 高常水 《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 10500字

      19825799 行業組織參與職業教育的問題及路徑研究 劉根華 胡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8800字

      19825800 論創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養的可能性――基于升學立交橋的視域 張健 《職教論壇》 2016年第22期 10200字

      19825801 競爭性合作與保護性約束:一個動態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分析框架 朱俊 李亭 《教育與職業》 2016年第15期 11500字

      19825802 論應用技術大學專業建設的基本特征 吳仁華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7200字

      19825803 優化高等職業教育服務產業布局研究――基于經濟理論視角 邱少煌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6年第8期 8400字

      19825804 我國職業教育課程觀的反思與重構――整體主義視角 陳鵬 《職教通訊》 2016年第22期 12000字

      19825805 發展性評價視閾下高職院校內部專業診斷研究與實踐 謝敏 吳立平 徐濤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24期 8200字

      19825806 關于我國職業教育國家課程建設的思考 吳云川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22期 10500字

      19825807 職教師資“高職―本科―專碩”一體化培養模式初探 曹俊 李仲陽 唐智彬 《中國高教研究》 2016年8期 12300字

      19825808 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素質的模型建構及提升策略 李鋒 閆智勇 《教育與職業》 2016年第15期 11500字

      19825809 連片特困地區非學歷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問題探析――以滇桂黔石漠化地區為例 鄧廷云 唐志明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22期 8800字

      19825810 我國成人教育學科體系構建研究 張品茹 《中國成人教育》 2016年第15期 6200字

      19825811 民辦本科院校專業設置的問題、成因與對策 潘奇 闕明坤 《教育發展研究》 2016年第17期 10200字

      19825812 民辦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研究綜述 張修哲 謝茂康 2015年第8期 10200字

      19825813 開放大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若干問題――定位、角色和職責與職業發展 馮立國 劉穎 《中國遠程教育》 2016年第8期 12600字

      19825814 論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認同” 鄒金霞 《高教探索》 2016年第8期 6800字

      19825815 澳大利亞弱勢群體技能培訓探析 闞唯 《職業技術教育》 2016年第22期 12300字

      19825816 中國對非職業教育援助與合作的實踐發展及戰略意義 陳明昆 張曉楠 李俊麗 《比較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 10100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影视网欧洲精品|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亚洲精品hd| 国产乱码精品一品二品| 日本精品夜色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国产原创精品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国产91精品在线|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99热精品在线|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在线精品亚洲|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国产精品福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日本欧美一区二区|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xxxx| 国精品产露脸自拍|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911亚洲精品国内自产| 精品福利资源在线| 国产欧美国产精品第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