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金融專業類別大全11篇

      時間:2023-06-15 17:03:11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專業類別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金融專業類別

      篇(1)

      7月25日,在“2016宜信財富首屆海外嘉年華”的會議上,唐寧率宜信財富全球高管及頂級合作機構專家,首次深度解析了宜信財富的海外布局,重新定義了專業機構幫助投資者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能力標準,海外投資、移民金融、精英教育、家族信托、海外置業五大能力缺一不可。

      據了解,作為“全球資產配置專家”,宜信財富從本土到全球,涉足從P2P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到覆蓋私募股權、對沖基金、房地產投資、企業財務、固定收益、資產證券化、保險、移民、家族信托等各領域。

      全球資產配置東風正起

      “2016年是全球資產配置的元年,我們需要一起出去尋找機遇。”唐寧在年初的時候曾經如此呼吁。

      “國內投資者經歷了不同的財富積累時期,從最早的創業,到世紀交替那幾年的股市、房地產暴漲,經歷了信托的黃金幾年,以及互聯網金融的鼎盛時期。而未來,將會是全球資產配置時代。”第三方分析人士的觀點與唐寧的呼吁不謀而合。

      從數據來看,全球高凈值投資者在本國以外配置資產的比例是24%,而中國只有5%。這一組數據呈現在由宜信財富發起,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RandolphB. Cohen教授主筆的《宜信財富2016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中。顯然,宜信財富早已察覺到全球資產配置的機會。

      唐寧分析指出,全球資產配置即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產,這其中可以覆蓋股票、債券、基金、房地產、另類投資、保險、信托等不同資產類別;可以覆蓋中國、美國、歐洲、其他新興市場等不同國家和地區;可以覆蓋人民幣、美元、歐元、日元等不同幣種,全球資產配置是高收入群體的理財新趨勢。

      早在今年初成立的“宜信財富全球資產配置委員會”中,涵蓋海外投資、海外地產、海外家族信托等多個領域的宜信財富內外部專家,為投資者的全球決策提供了充分的專業支持。

      事實上,以唐寧為首的宜信財富管理團隊,來自國內外各大金融機構,熟悉國內及海外私募股權、資本市場、房地產金融、投資移民,以及海外生活相關各個領域。此外,宜信財富在外部合作關系的建立上也投入巨大,持續引入法律、稅務、教育、投資、房地產開發等各領域的優秀合作伙伴,如摩根士丹利、鐵獅門、威靈頓資產等。

      “專業的事要由專業的人、專業的機構來做。”唐寧如此表示。在他的身后,是宜信財富的領先而又全面的海外布局。

      定義全球資產配置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以來關于全球資產配置的話題,越來越多地被國內投資者提起。但礙于信息不對稱,以及資源不對稱的難題存在,投資者無法判斷哪些投資機會是好的,甚至有時候有好的投資機會也無法參與其中。

      那么,如何選擇頂級的財富管理機構呢?唐寧認為,“首先具備國際化的團隊、視野、資源和能力;然后必須在每一個資產類別之中都建立強大的產品能力和風控能力;還要有在另類資產類別上的強大投資能力。

      篇(2)

      經濟師專業有工商管理、農業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運輸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經濟、建筑與房地產經濟、知識產權十個類別。

      經濟師考試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列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實行全國統一組織、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的考試制度。初級、中級經濟師考試均設《經濟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和實務》兩個科目,《經濟基礎知識》為公共科目,《專業知識和實務》為專業科目。高級經濟師考試設《高級經濟實務》一個科目。

      初級、中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業科目和高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均設工商管理、農業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運輸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經濟、建筑與房地產經濟、知識產權等10個專業類別。考生在報名時可根據工作需要選擇其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職業分類要求和從業人員隊伍情況,適時調整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業設置。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2015年第四季度,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畢業生職位總體競爭壓力有增無減,供求比為1.26,結構性矛盾突出(見表1)。

      (一)銷售類職位的人才需求雖然依舊位居首位,但同比大幅下滑

      2015年第四季度,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畢業生總體需求人數為10927人,銷售類職位畢業生需求人數達到2784人,占比達25.48%,但該類職位需求量同比減少562人,降幅達到16.80%,成為本季度需求減少量最大的職位類型。畢業生需求人數前十名見圖1。

      (二)房地產/中介類職位需求人才數持續下滑

      2015年第四季度,由于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上的畢業生房地產/中介類職位需求人才數僅為413人,與2014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50人,降幅達到26.64%,成為本季度需求減少量第二大的職位類型。

      (三)電力/能源/礦產/測繪類職位需求人才數大幅下滑

      2015年第四季度,由于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上的畢業生電力/能源/礦產/測繪類職位需求極少,需求人才數僅為4人,與2014年同期相比減少了66人,降幅高達95.06%,是本季度降幅最大的職位類型。

      (四)證券/金融/投資類職位需求人才數持續增長

      2015年第四季度,在新興產業的刺激下,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上的畢業生證券/金融/投資類職位需求增長勢頭銳不可當,需求人才數為607人,與2014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90人,增幅達到418.80%。

      (五)行政/文職,后勤類職位依舊備受畢業生追捧

      2015年第四季度,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上的行政/文職/后勤類、財務/稅務/審計/統計類、建筑/工程類等3個職位類型穩居求職榜前三位。其中行政/文職/后勤類職位對于求職者來說依舊充滿吸引力,其畢業生求職人數達到1946人,占比達13.56%。畢業生求職人才數前十名見圖2。

      (六)就業壓力不容小覷

      2015年第四季度,廣西人才網聯系統畢業生供求比為1.26,在44個主要職位類別中,有32個職位類別畢業生供求比大于1,超過七成的職位競爭激烈,就業競爭壓力不容小覷。

      其中,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畢業生供求比排名前10位職位類別的畢業生需求人數合計僅為609人,占比為5.57%,而畢業生求職人數達到4590人,占比達到33.22%,合計畢業生供求比為7.54,即將近8人競爭1個崗位。化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類、電力/能源/礦產/測繪類和法律/法務類職位競爭程度最高,由于這些類別對畢業生需求極少,其畢業生供求比高達101.75、50.25和14.90。

      另外,傳統管理類職位中,財務/稅務/審計/統計類、行政/文職/后勤類和人力資源/人事類職位人才供求比分別位列第5位、第12位和第14位,分別達到7.84、3.96和3.80。3種職位類型合計畢業生求職人數達到4036人,需求人數僅819人,供求比為4.93,近5人競爭1個崗位。

      (七)服務和業務等類型職位依舊存在較大的缺口

      2015年第四季度,畢業生供求比后十位職位合計畢業生需求人數為5256人,占比為48.10%,而合計畢業生求職人數僅有2064人,占比僅為14.94%,其合計畢業生供求比僅為0.39。其中百貨/連鎖/超市,零售類、美容,保健類和餐飲/女吳樂類等服務類職位依舊不受待見,其畢業生供求比分別為0.13、0.43和0.62;銷售類職位依舊是本季度畢業生需求缺口最大的職位類型,其畢業生供求比為0.37,需求缺口達到1763人。

      二、用人單位特征、產業和行業人才供需分布特點

      用人單位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產業中,其中第三產業的用人單位占比達59.86%。企業是用人單位的主要來源,其占比達到96.73%,為4229家。用人單位性質分布見表2,具體企業數量分布見表3。

      (一)畢業生供需在各行業分布情況

      2015年第四季度,在三大產業中第三產業是畢業生供需主要來源,其畢業生求職人數和畢業生需求人數分別達到9544人和8576人,占比分別為69.08%和78.48%。

      其中,在畢業生求職方面,建筑業、制造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教育業等6個行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分列前六位,合計占比達到70.43%;而在需求方面,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6個行業是畢業生需求的主力,其合計占比達到75.85%。具體行業分布見表4。

      (二)各行業競爭狀況

      2015年第四季度,第一產業畢業生供需水平依舊較低,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僅為111人,需求人數僅為185人,供求比僅為0.60,與同期相比總體競爭壓力稍有降低。

      第二產業的畢業生供求比為1.92,同比增長0.49,供需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和建筑業。

      第三產業依舊是畢業生供需的主要支撐,其集中了69.08%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和78.48%的需求人數,供求比為1.11,競爭壓力比2014年同期的0.93增加0.82。其中供需總量超過2000人的行業共有5個,其中金融業供求總量躍居第一位,其供求比為0.93;批發和零售業求職人才數為555人,需求人才數為1247人,職位缺口為692人,是本季度缺口最大的行業,其供求比僅為0.45。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由于需求人數僅為13人,供求比達到5.00,是本季度第三產業競爭壓力最大的行業。

      三、學歷分布情況

      2015年第四季度,本科和大專學歷依舊是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求職畢業生的主力軍,其數量占總畢業生求職人數的比例分別為50.69%和45.68%,合計占比達到96.37%(見圖3)。

      與畢業生求職情況不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學歷并不苛求,其中對學歷未提供明確要求的畢業生需求數量占比為50.18%。

      四、專業分布情況

      (一)求職畢業生專業分布

      2015年第四季度,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求職的畢業生專業分布主要集中在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和理學等5個類別,這5個類別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達到11324人,占比為81.43%,其中工學和管理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均超過3000人,分別達到3487人和3172人,占比分別為25.24%和22.96%。

      1.工學專業分布情況

      工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3487人,合計占比25.24%,其中土建類、機械類和電氣信息類專業類別畢業生求職人數穩居前三位,分別為1330人、719人和559人。

      2.管理學專業分布情況

      管理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3172人,合計占比達到22.96%,其中工商管理類專業畢業生求職人數最多,達到2447人。

      3.文學專業分布情況

      文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1520人,合計占比11.00%。

      4.理學專業分布情況

      理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1204人,合計占比8.72%,其專業分布集中,電子信息科學類專業是主要的理學類畢業生來源,而天文學和大氣科學類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為0人。

      5.其他專業分布情況

      在其他專業中,經濟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較多,達到1866人,占比13.51%,但是哲學、歷史學等專業依舊比較冷門,畢業生求職人數較少。

      (二)畢業生需求專業分布

      與畢業生求職分布不同,用人單位有明確專業要求的畢業生崗位數量不多,其中有79.43%的崗位不對專業進行明確要求,而在有專業要求的崗位中,數量最多的是要求管理學類專業的崗位,但畢業生需求人數僅為565人,占比5.17%。另外,明確要求哲學和歷史學等冷門專業的崗位數量幾乎沒有。

      五、地區分布情況

      2015年第四季度,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期望在廣西區內工作的畢業生求職人數為13372人,占比達96.79%,畢業生需求人數為10798人,占比達98.82%。其中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的區內供需主力軍還是集中在南寧市,其供需分別占比達到61.36%和74.34%,畢業生供求比為1.02。其他地市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大的是崇左市,供求比達到8.50。

      六、性別分布

      2015年第四季度,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女性畢業生求職人數占主導,占比達到62.91%,而男性畢業生求職人數占比為37.09%。而在需求方面,用人單位對性別要求很低,其提供的崗位中有90.69%的崗位對性別無要求。

      七、薪酬分析

      在統計指標上,同時采用平均薪酬和分位薪酬統計方式(平均薪酬指的是所屬職位類別中薪酬樣本的加權平均值,不代表單個職位的實際薪酬,例如行政/文職/后勤類職位平均薪酬為2416元,但其有占比10%的職位薪酬在3636元/月以上;分位薪酬水平顯示的是該職位中低于一定比例的薪酬水平,便于用人單位和求職者對照和定位自身職位薪酬的競爭水平,例如某職位75分位的薪酬水平為5000元/月,即表示該職位中有占比75%的職位薪酬低于5000元/月,下同)。

      (一)職位薪酬

      本季度,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應屆畢業生職位提供薪酬水平繼續上漲,其平均薪酬為3056元/月,比上季度小幅上漲1.69%。各職位類別畢業生職位平均薪酬情況見表5。

      (二)畢業生期望薪酬

      本季度,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應屆畢業生期望的平均薪酬為2863元/月,比上季度上漲2.57%。部分職位類別畢業生期望平均薪酬情況見表6。

      篇(4)

      【導語】

      院校 代碼院校名稱專業 代碼專業名稱類別 代碼類別名稱最低分1201山西應用科技學院0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1信息技術類206.07109204304軟件工程01信息技術類207.06608005105電子信息工程01信息技術類203.07708404206汽車服務工程04交通運輸類153.06306302708酒店管理13旅游服務類173.07005105209學前教育20教育類185.0710650491202山西大學商務學院02旅游管理13旅游服務類206.0760710490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1信息技術類220.0770830601203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01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04交通運輸類158.0670590320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1信息技術類216.08806806003電子信息工程01信息技術類204.07107106204通信工程01信息技術類203.0690700641204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03軟件工程01信息技術類212.0740920461205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0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1信息技術類209.06509105302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01信息技術類203.06608005703食品科學與工程13旅游服務類147.0620420431207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0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1信息技術類214.0670820651208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04護理學10護理類196.0630700631210山西工商學院01學前教育20教育類188.06806305702學前教育(少兒推拿保健方向)20教育類178.06805805205旅游管理13旅游服務類179.070079030

      注:按錄取總成績排序,小數點后1-3位為語文成績、4-6位為數學成績,7-9位為英語成績。 (土木水利類、石油化工類、種植園藝類、醫學相關類、財經商貿類、司法服務類)

      院校 代碼院校名稱專業 代碼專業名稱類別 代碼類別名稱最低分1201山西應用科技學院01工程管理03土木水利類336.13207408202工程造價03土木水利類326.13407406207財務管理11財經商貿類421.2440670491202山西大學商務學院01會計學(會計實務與管理方向)11財經商貿類453.2560680901204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01食品質量與安全06石油化工類381.21307405102園林07種植園藝類322.1710690451206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01財務管理11財經商貿類433.2390690631207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01電子商務11財經商貿類421.2390750491208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01醫學檢驗技術09醫學相關類323.14206705802醫學影像技術09醫學相關類325.12406609403康復治療學09醫學相關類315.13606907205口腔醫學09醫學相關類352.1630780611209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01會計學11財經商貿類449.26306006902財務管理11財經商貿類443.24907706604金融學11財經商貿類438.24806705405法學12司法服務類393.1710800851210山西工商學院03工商管理11財經商貿類421.21706907504工程管理03土木水利類319.14907306106廣播電視編導14文化傳媒類346.170065057注:按錄取總成績排序,小數點后1-3位為專業綜合成績、4-6位為語文成績,7-9位為數學成績。(外語類)院校代碼院校名稱專業代碼專業名稱類別代碼類別名稱最低分1202山西大學商務學院04商務英語16外語類156.0470630461209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03商務英語16外語類149.028071050注:按錄取總成績排序,小數點后1-3位為英語成績、4-6位為語文成績,7-9位為數學成績。(美術類、音樂類、舞蹈類)院校 代碼院校名稱專業 代碼專業名稱類別 代碼類別名稱最低分1201山西應用科技學院10視覺傳達設計15美術類73.3315607011音樂表演(聲樂方向)17音樂類79.101240671202山西大學商務學院05視覺傳達設計15美術類73.6713606706音樂表演17音樂類81.8012306207舞蹈編導18舞蹈類64.301070571206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02音樂學17音樂類77.001250611210山西工商學院07數字媒體藝術15美術類73.00142069注:按專業測試成績(含2位小數)排序,小數點后3-5位為文化課總成績,6-8位為語文成績。

      篇(5)

      報考學科門類 政治 外語 業務一 業務二 總分 01哲學 50 40 90 90 320 02經濟學 55 55 90 90 330 03法學(不含理論) 50 50 90 90 330 0305理論 50 40 90 90 320 04教育學 60 45 180 295 05文學(不含藝術學) 60 55 90 90 350 0504藝術學 40 30 85 85 305 07理學 55 45 80 90 310 08工學(不含照顧專業) 50 50 80 85 325 工學照顧專業(0801、0807、0815、0824) 40 40 70 70 300 12管理學 50 50 90 90 345 專業學位類別 政治 外語 業務一 業務二 總分 0251金融碩士 55 55 90 90 330 0255保險碩士 55 55 90 90 330 0351法律碩士 50 45 80 80 310 0551藝術碩士 40 30 85 85 305 0552翻譯碩士 60 55 90 90 350 0851建筑學碩士 50 50 80 80 310 0852工程碩士(不含軟件工程領域) 50 50 80 80 310 085212軟件工程 采用教育部一區工程碩士線 0953風景園林碩士 50 50 80 80 310 1251工商管理碩士(MBA) 50 100 175 1252公共管理碩士(MPA) 45 95 155 1253會計碩士 55 55 110 70 330 1256工程管理碩士 40 90 145

      (二)參加全國統考、面向行業委托培養的考生

      篇(6)

      當聽到“同仁堂”就聯想到中醫和中藥,聽到“娃哈哈”就聯想到礦泉水和飲料,識別性是品牌最本質的體現,它既包括品牌的獨創性,也包括品牌與其對應產品和服務聯系的緊密度。品牌的獨創性取決于設計,而聯系緊密度取決于品牌所有者對品牌的一系列管理,包括內涵定義、宣傳力度、清晰戰略等,是品牌識別性的核心要素,對品牌管理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對于獨創性并不顯著的品牌來說,聯系緊密度顯得尤為重要。消費人群聽到品牌同時,聯想到品牌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越快,說明品牌在消費者群體中識別性越高。這就要求企業,對內,品牌對應的產品和服務應該有主有次,并互相關聯。如果企業擴張的新業務領域與原業務領域關聯度不夠緊密,卻仍然使用同一品牌,這種行為將消弱品牌在消費人群中的識別性。從這個角度看,“昆侖”品牌從化肥、油等化工產品到金融服務、城市燃氣服務和零售行業服務,其跨度已經有了過大的趨勢,品牌內涵有待調整;對外,需要及時準備靈活的應對策略,減少品牌被其他商標淡化的風險。如一些近似但不同類的商標如“昆侖薪火”(燃氣爐)、“昆侖螞蟻”(服裝)、“昆侖山”(礦泉水)等商標隨著國家商標局審查商標申請速度的提升,商標近似度尺度的放寬,陸續或被提起申請或被核準注冊,公司數次異議都被工商行政部門駁回。“昆侖”品牌存在被不斷淡化的風險,需要認真研究應對。

      2.商標注冊布局與當前管理維護需求沖突的矛盾

      據統計,昆侖商標海內外注冊共190余件,對應類別項下“kunlun”商標海內外注冊共200余件,衍伸的防御性注冊商標如“侖昆”、“鯤侖”、“坤侖”、“昆侖天鹿”、“昆侖天豹”等百余件。在這些注冊商標中,國內注冊類別涵蓋了45大類商品與服務中的三分之二,而海外注冊類別主要為第1(化工產品等)、4(汽煤柴油、油等)、7(石油機械裝備等)、37(開采服務、車輛服務站等)、39(能源分配、供氣服務等)、40(能源生產等)、42(石油勘探等)七大類。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典型的防御性注冊布局,其基本思路為“搶先注冊,廣泛布局,以面護點,再行經營”。應當承認,這一思路在公司品牌建設初期,對“昆侖”品牌的發展和壯大是起了保護作用的。但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場條件變化,防御性注冊布局缺陷越來越突出,一是在商標管理上,由于公司實際使用的商標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商標存在3年不使用被撤銷的風險。同時為了維護這些防御性注冊商標,公司需要支付不菲的商標續展費用。二是在商標維權上,相對于中國漢字的巨大基數而言,防御性注冊因漢字詞語的不可窮盡性而越來越體現出保護力度的局限。如申請注冊“X昆”和“侖X”兩件商標再合并使用為“X昆侖X”,或直接使用“昆侖天X”(X與我公司注冊商標采用的91個用字不同)進行仿冒。這些層出不窮的現象迫使我們盡快調整商標注冊布局,改變維權思路。

      3.公司統一打造“昆侖”品牌與不能及時滿足各所屬企業具體市場需求的矛盾

      一是在應對業務需求上,原有注冊已經成為金融版塊“昆侖”商標注冊的障礙。2004年,公司在第36類(金融服務)上申請注冊“昆侖”商標,其內容包括:“保險、金融貸款、金融服務”等。2009年公司開始打造金融版塊,以解決能源平臺融資問題。銀行、信托、保險經紀、金融租賃等“昆侖”品牌金融企業相繼成立,當這些企業向國家工商部門申請注冊“昆侖銀行”等昆侖系列商標時,卻因為公司標注冊在先而被駁回,而以公司名義申請注冊“昆侖銀行”,卻被工商部門以《商標法》第十條駁回。通過協調,公司又以商標注冊人名義出具“商標共存同意書”,以協助昆侖銀行以自己名義進行注冊,仍未能達成目標。現階段公司只能以許可昆侖銀行使用“昆侖”、“kunlun”、“KLB”等商標方式暫時應對,因公司注冊商標范圍不能涵蓋銀行等企業的實際經營范圍,導致各金融單位開拓發展的新業務實際在使用未注冊商標,其他企業也存在類似問題。二是品牌許可使用標準與市場需求存在矛盾。由于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作為共同的商標持有人,希望打造公司核心品牌,因此商標許可標準較高,而從所屬企業自身角度出發,恰是市場效益好的產品不需要利用集團公司品牌形象進行開拓,新產品和需要公司支持的產品卻又被拒之門外。二者利益和出發點的不同,導致所屬企業并無充足主動性去保護公司品牌,而未經許可使用、超越許可范圍使用、不按許可樣式使用、不注重保存使用證據等商標使用不規范的現象多有發生。如某所屬企業生產小產品“醫用氧”,但集團公司“昆侖”商標只注冊了“醫用氣體”類別,無法進行許可,申請增項則可能需要1年左右的時間,那么所屬企業就可能選擇直接使用“昆侖”商標,但不做注冊商標標記,從而避開法律法規限制。然而一旦產品有了問題,影響了“昆侖”品牌整體形象,公司卻無法進行有效監管。

      二、相關措施

      1.對“昆侖”品牌統一進行頂層設計

      業務發展是品牌工作的基礎,商標管理必須以業務發展為導向。公司作為一家業務貫穿上下游,領域覆蓋國內外的大型綜合性能源公司,打造知名品牌是非常必要的,但一定要統籌考慮,妥善布局。2004年要求化工產品統一使用“昆侖”品牌,固然有集中力量打造拳頭產品品牌的考慮,但“一刀切”的政策也導致放棄了一大批如“飛天”、“七星”等優秀品牌,重新占領市場的代價過大。在當前環境下,公司應深入思考,充分調研,結合總部和各專業版塊業務發展實際需要,對“昆侖”品牌統一進行頂層設計,規劃整體品牌戰略,定義“昆侖”品牌的內涵,吸收現行有效做法,調整發展方向。可考慮區分使用產品和服務的品牌,如石化產品統一使用“昆侖”(海外使用“KUNLUN”);裝備制造產品可使用自有商標;整合“昆侖燃氣”和“昆侖能源”的燃氣提供渠道和服務品牌;成品油銷售產品使用“昆侖”產品商標,非油銷售使用“昆侖好客”服務商標;在調查分析市場收益與成本支出的基礎上,統籌考慮金融版塊繼續調整“昆侖”商標注冊或更換新品牌的事宜。

      2.進一步加強“昆侖”商標的管理

      在品牌管理戰略確定的基礎上,首先繼續加強商標管理基礎工作,摸清底數,確定商標使用情況和準備使用情況,對有使用需求但未注冊的商品或服務類別進行增項,無使用需求的商標到期后不再續展,讓其自然失效,節省維護費用,提高管理效率。其次規范商標使用,加強商標許可管理,落實被許可人責任。要求商標使用人注意保存使用證據,同時建立商標維權舉報和激勵機制,納入企業年度考核指標。最后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對商標使用情況不定期進行抽查。

      篇(7)

      2016年,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畢業生職位總體競爭壓力較為緩和,供求比僅為0.67,與上年度相比下降0.13,但職位競爭程度兩極分化嚴重,結構性矛盾突出(見表1)。

      表1 2016年主要職位類別高校畢業生供需情況

      [主要職位類型 求職人數 需求人數 畢業生供求比 農林漁牧類 244 52 4.69 高級管理類 228 346 0.66 人力資源/人事類 1492 680 2.19 行政/文職/后勤類 4445 2514 1.77 財務/稅務/審計/統計類 4782 1213 3.94 生產制造/工廠管理類 273 354 0.77 質量保證/品質管理類 266 271 0.98 采購類 92 162 0.57 市場/營銷/策劃/推廣類 1125 2590 0.43 銷售類 2027 15495 0.13 客服/技術支持類 604 2621 0.23 電力/能源/礦產/測繪 582 304 1.91 機械/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類 674 370 1.82 化工類 701 42 16.69 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類 473 57 8.30 汽車4S/維修/駕培類 721 385 1.87 輕工/食品/工藝品 216 108 2.00 計算機硬件開發類 113 27 4.19 計算機軟件開發類 849 650 1.31 IT管理/項目協調類 135 63 2.14 IT質量管理/測試/配置管理類 51 89 0.57 IT運維/技術支持/系統集成類 192 415 0.46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開發/設計類 315 340 0.93 互聯網產品/運營管理/電子商務類 581 941 0.62 手機/通信技術類 336 147 2.29 電子/電器類 521 187 2.79 技工類 266 617 0.43 建筑/工程類 4445 2030 2.19 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類 340 3313 0.10 物業管理類 77 35 2.20 貿易/進出口類 671 173 3.88 物流/倉儲類 706 359 1.97 交通運輸服務 91 86 1.06 證券/期貨/投資管理/服務類 624 2153 0.29 銀行類 361 589 0.61 保險類 176 461 0.38 藝術/設計類 991 897 1.10 V告類 249 289 0.86 會展/公關/活動類 144 131 1.10 影視類 239 429 0.56 文字媒體/寫作類 411 263 1.56 百貨/超市/零售類 220 2463 0.09 餐飲/娛樂類 373 620 0.60 酒店/旅游類 511 272 1.88 美容/保健類 69 227 0.30 翻譯類 250 68 3.68 法律/法務/合規類 394 87 4.53 咨詢/顧問/中介類 77 294 0.26 培訓類 203 12 16.92 醫院/醫療/護理類 1371 278 4.93 文教/科研類 2361 1591 1.48 環境保護類 277 75 3.69 其他職位 4862 15181 0.32 合計 42797 63416 0.67 ]

      (一)總體人才需求大幅增長,部分職位需求達到突破性增長

      2016年,在用人單位數量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情況下,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上的畢業生總體需求人數為63416人,比上年度大幅增長35.12%,其平均用人單位人才需求由上年度的8.34人/家增長至本年度的8.83人/家。畢業生需求超過2000人的職位有銷售類、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類、客服/技術支持類及市場/營銷/策劃/推廣類,其中銷售類需求人數達到15495人,占比達24.43%,與上年度相比需求量增加3003人,大幅增長24.04%,是本年度需求增長量最高的職位類型;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類職位需求人數由上年度的1885人增長為2016年的3313人,漲幅達到75.76%,需求增長量僅次于銷售類職位;而影視類職位需求漲幅位居首位,同比漲幅分別高達232.56%。畢業生需求人數前十名見圖1。

      [銷售類

      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類

      客服/技術支持類

      市場/營銷/策劃/推廣類

      行政/文職/后勤類

      百貨/超市/零售類

      證券/期貨/投資管理/服務類

      建筑/工程類

      文秘/科研類

      財務/稅務/審計/統計類][1213][1591][2030][2153][2463][2514][2590][2621][3313][15495][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

      圖1 畢業生需求人數前十名

      (二)傳統管理類職位和建筑/工程類職位畢業生供應量依舊位居高位,醫院/醫療/護理類職位的求職畢業生人數大增

      2016年,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財務/稅務/審計/統計類、行政/文職/后勤類以及人力資源/人事類等傳統管理類職位和建筑/工程類職位畢業生供應量依舊位居高位,均位居前六位;同時醫院/醫療/護理類職位的畢業生求職人數由2015年的850人增長為2016年度的1371人,漲幅高達61.29%,畢業生求職人數排名沖進第七位。

      (三)職位競爭程度冷熱不均,業務類和服務類職位的畢業生供應短缺現象不容小覷

      2016年,在廣西人才網聯系統的52個主要職位類別中,有30個職位類別畢業生競爭較為激烈,最高的供求比為16.92,其中集中了較多的相對穩定的職位類型,而業務類和服務類職位的畢業生供應短缺現象不容小覷。

      其中,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畢業生供求比排名前10位職位類別的畢業生總需求人數為2016人,占比為3.18%,而畢業生求職人數達到9229人,占比達到21.56%,合計畢業生供求比為4.58,即約5人競爭1個崗位。其中培訓類、化工類及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類競爭程度較高,由于這些類別需求量極少,其畢業生供求比達到16.92、16.69及8.30,位居前三位。另外,雖然人力資源/人事類、行政/文職/后勤類及財務/稅務/審計/統計類等傳統管理類職位由于需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僅有財務/稅務/審計/統計類職位位居供求比前十位,但競爭依舊激烈。

      與此同時,畢業生供求比后十位職位類別的畢業生需求人數達到30234人,占比為47.68%,而畢業生求職人數僅有5528人,占比僅為12.92%,合計畢業生供求比僅為0.18,業務類和服務類職位依然存在較大的畢業生缺口。其中百貨/連鎖/超市/零售類和美容/保健類等服務類職位長期位居供求比后十位,其畢業生供求比分別僅為0.09和0.30,缺口分別為2243和158。而畢業生缺口最大的銷售類職位畢業生供求比僅為0.13,該類別的人才需求缺口高達13468人,同時,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類畢業生缺口僅次于銷售類職位,其缺口主要依舊集中在房地產銷售/置業顧問和房地產中介/交易等業務性質類職位。

      二、用人單位特征、產業和行業人才供需分布特點

      用人單位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產業中,其中第三產業的用人單位占比達60.22%。各行業的用人單位分布也較為分散,最多的是制造業,有1491家用人單位。企業是用人單位的主要來源,其占比達到96.02%,為6893家。用人單位性質見表2,具體企業數量分布見表3。

      [單位類型 數量 占比

      (%) 事業單位 104 1.45 企業 6893 96.02 個體經營 115 1.60 其他單位 67 0.93 合計 7179 ― ][企業類型 數量 占比

      (%) 國有(控股)單位 275 3.83 集體企業 15 0.21 民營企業 6431 89.58 中外合資企業 117 1.63 港澳臺投資企業 55 0.77 合計 6893 96.02 ][表2 表3]

      (一)畢業生供需在各行業分布情況

      2016年,第三產業是畢業生供需的主力軍,其畢業生求職人數和畢業生需求人數分別達到29095人和48413人,占比分別為67.98%和76.34%。

      其中制造業、建筑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教育業等6個行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分列前六位,合計占比達到71.46%,這些行業均是當前備受畢業生青睞的行業;而在需求方面,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建筑業等6個行業是畢業生需求的主力軍,其合計占比達到79.60%。具體行業分布見表4。

      (二)各行業競爭狀況

      2016年,第一產業畢業生供需水平依舊較低,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僅為605人,需求人數僅為971人,供求比僅為0.62。第二產業的畢業生供求比為0.93,總體競爭壓力較平衡,供需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和建筑業。第三產業是畢業生供需的主要來源,其集中了將近7成和8成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和需求人數,供求比為0.60,不到1人競爭1個崗位。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制造業、金融業及建筑業的供需總量均超過1萬人,其供求比分別僅為0.41、0.71、0.61及1.29;林業由于需求量極少,僅為8人,供求比高達13.38;需求較少的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等行業中,多滌萌說ノ恢饕為政府下屬事業單位,其提供的崗位穩定性強、工作壓力較小,因此備受畢業生追捧,其供求比分別達到5.65和4.78,即將近6人和5人競爭1個崗位,這兩個行業的競爭程度位居第二和第三;而房地產業由于畢業生供應量遠不及用人單位的需求量,職位缺口達到6474人,其供求比僅為0.17。

      表4

      [產業 行業 求職

      人數 需求

      人數 供應占比

      (%) 需求占比

      (%) 第一產業 農業 176 518 0.41 0.82 林業 107 8 0.25 0.01 畜牧業 76 108 0.18 0.17 漁業 5 2 0.01 0.00 農、林、牧、漁服務業 241 335 0.56 0.53 小計 605 971 1.41 1.53 第二產業 采礦業 599 342 1.40 0.54 制造業 6266 8773 14.64 13.83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539 495 1.26 0.78 建筑業 5693 4422 13.30 6.97 小計 13097 14032 30.60 22.13 第三產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1321 1281 3.09 2.02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5012 12333 11.71 19.45 批發和零售業 1405 8273 3.28 13.05 住宿和餐飲業 796 1064 1.86 1.68 金融業 5428 8877 12.68 14.00 房地產業 1324 7798 3.09 12.30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4955 3128 11.58 4.93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164 161 0.38 0.25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380 235 0.89 0.37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1700 1118 3.97 1.76 教育 3230 2297 7.55 3.62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220 46 0.51 0.07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2262 1695 5.29 2.67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605 107 1.41 0.17 國際組織 293 0 0.68 0.00 小計 29095 48413 67.98 76.34 合計 42797 63416 ― ― ]

      三、學歷分布情況

      2016年,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求職畢業生本科學歷和大專學歷長期占據主力軍地位,其數量占總畢業生求職人數的比例分別為48.14%和46.59%,合計占比達到94.73%。

      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并不苛刻,其中對學歷未提供明確要求的畢業生需求數量占比為50.75%,另外明確研究生及以上要求的畢業生需求人數僅為89人,占比為0.14%。

      四、專業分布情況

      (一)求職畢業生專業分布

      2016年,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求職的畢業生專業分布主要集中在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及理學等5個類別,這5個類別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達到25852人,占比為60.41%。其中工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將近8000人,達到7972人,占比為18.63%。

      工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7972人,合計占比18.63%,該類專業類型的畢業生供應主要集中在土建類、機械類及電氣信息類這三類專業,分別為2849人、1779人及1222人。管理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7424人,合計占比達到17.35%,其中工商管理類專業畢業生是該專業類型畢業生的主要來源,達到5719人。文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3408人,合計占比7.96%,其中藝術類專業畢業生供應是該類專業類型的主要支撐。理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合計2942人,合計占比6.87%,其專業分布較為集中,理學類畢業生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科學類專業,而大氣科學類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為0人。在其他專業中,經濟學專業的畢業生求職人數較多,達到4106人,占比9.59%,但是哲學和歷史學這兩類專業則比較冷門,畢業生求職人數長期未超過三位數。另外,醫學類和教育類也是畢業生求職較多的專業類別。

      (二)畢業生需求專業分布

      與畢業生求職分布不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專業要求并不嚴苛,其中有81.19%的崗位不對專業進行明確要求,而在有專業要求的崗位中,數量最多的依舊是要求工學類專業的崗位,其畢業生需求人數為3603人,占比5.68%。另外,明確要求哲學、歷史學等冷門專業的崗位數量極少,不足10人。

      五、地區分布情況

      2016年,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期望在廣西區內工作的畢業生求職人數為41394人,占比達96.72%,而工作地在廣西區內的職位需求畢業生人數為62139人,占比達97.99%。其中,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的區內供需主要集中在南寧市,其供需分別占比達到59.18%和69.14%,畢業生供求比為0.58。而在南寧市中,西鄉塘區和青秀區供需較多,其中青秀區畢業生需求是畢業生供應的15.34倍,畢業生人才供應呈現嚴重短缺,供求比僅為0.07。

      六、性別分布

      2016年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女性畢業生求職人數較多,占比達到64.30%,而男性畢業生求職人數占比為35.70%。而在需求方面,用人單位對性別要求很低,其提供的崗位中有91.82%的崗位對性別無要求。

      七、薪酬分析

      本報告薪酬數據來源于廣西人才網聯系統,經去除重復、不完整以及無效數據、違背國家法律法規的不合理數據,限定單個職位樣本量個數(行業慣例為7個)等數據處理方式。在統計指標上,同時采用平均薪酬和分位薪酬統計方式(平均薪酬指的是所屬職位類別中薪酬樣本的加權平均值,不代表單個職位的實際薪酬,例如行政/文職/后勤類職位平均薪酬為2542元,但其有占比10%的職位薪酬在3812元/月以上;分位薪酬水平顯示的是該職位中低于一定比例的薪酬水平,便于用人單位和求職者對照和定位自身職位薪酬的競爭水平,例如某職位75分位的薪酬水平為5000元/月,即表示該職位中有占比75%的職位薪酬低于5000元/月,下同)。

      (一)位薪酬

      2016年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應屆畢業生職位提供薪酬水平繼續快速增長,其總體平均薪酬達到3510元/月,比上年度大幅增長48.23%,其中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類是畢業生職位薪酬水平最高的職位類型,其平均薪酬為4752元/月。各職位類別畢業生職位平均薪酬情況見表5。

      (二)畢業生期望薪酬

      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2016屆應屆畢業生期望的平均薪酬為3045元/月,比上年度大幅增長30.40%,其中IT質量管理/測試/配置管理類的期望平均薪酬為4198元/月,成為2016年度畢業生薪酬期望最高的職位類型(見表6)。

      (三)職位薪酬與畢業生期望薪酬對比

      2016年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用人單位提供的平均薪酬總體水平大于畢業生的期望值,用人單位提供平均薪酬比畢業生期望平均薪酬高出465元/月。

      在薪酬區間分布中,畢業生和崗位依舊集中在2000-3999元/月區間,其集中了84.46%的畢業生和62.54%的崗位。其中與2015年度最大的區別是3000-3999元/月區間已取代了2000-2999元/月區間占據主導地位。

      同時,2016年畢業生總體職位薪酬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在其對比曲線圖中,2016年曲線運行軌跡明顯后移。其中2000-2999元/月是職位占比最多的薪酬區間,該薪酬區間的職位占比由2015年的35.84%下降為2016年度的27.10%,已退居次位;3000-3999元/月區間的職位占比逐年增長,從2015年的12.27%增至2016年的35.44%,同比增長23.17個百分點,成為當前職位占比最多的薪酬區間;4000-4999元/月區間的職位占比從2015年的4.76%上漲為2016年的11.27%,同比增長6.51個百分點;同時,5000以上元/月薪酬較高的區間職位占比也呈現明顯增長趨勢。

      表5 廣西人才網部分應屆畢業生薪酬情況(單位:元/月)

      [職位類別 平均薪酬 職位類別 平均薪酬 農林漁牧類 2947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開發/

      設計類 3339 人力資源/人事類 2866 互聯網產品/運營管理/

      電子商務類 3543 行政/文職/后勤類 2542 手機/通信技術類 2868 財務/稅務/審計/統計類 2510 電子/電器制造類 2877 制造業生產管理類 3074 建筑/工程類 2724 市場/營銷/策劃/推廣類 3788 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類 4752 銷售類 3932 物流/}儲類 2666 客服/技術支持類 3169 交通運輸服務類 3125 機械制造類 2499 證券/期貨/投資管理/服務類 4743 計算機軟件類 3544 藝術/設計類 2434 IT管理/項目協調類 3376 百貨/連鎖/超市/零售類 3084 IT質量管理/測試/配置管理類 4056 餐飲/娛樂類 2413 IT運維/技術支持/系統集成類 2984 酒店/旅游類 3448 ]

      注:本報告所指職位薪酬是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用人單位職位的稅前總體收入水平,包含個人所繳納的五險一金等內容(即應發工資),其展現的是招聘過程中職位對應的收入水平,主要折算為月薪進行計算,供用人單位和求職者參考使用。

      表6 廣西人才網部分應屆畢業生薪酬情況(單位:元/月)

      [職位類別 平均

      期望值 職位類別 平均

      期望值 農林漁牧類 3202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開發/設計類 3465 人力資源/人事類 3039 互聯網產品/運營管理/電子商務類 3121 行政/文職/后勤類 2930 手機/通信技術類 3250 財務/稅務/審計/統計類 2842 電子/電器制造類 3293 制造業生產管理類 3217 建筑/工程類 2774 市場/營銷/策劃/推廣類 3218 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類 3320 銷售類 3161 物流/倉儲類 3047 客服/技術支持類 2969 交通運輸服務類 3414 機械制造類 3310 證券/期貨/投資管理/服務類 3387 計算機軟件類 3385 藝術/設計類 3066 IT管理/項目協調類 3123 百貨/連鎖/超市/零售類 2757 IT質量管理/測試/配置管理類 4198 餐飲/娛樂類 2795 IT運維/技術支持/系統集成類 3482 酒店/旅游類 3030 ]

      注:本報告所指畢業生期望薪酬為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求職畢業生期望的稅前總體收入水平,包含個人所繳納的五險一金等內容(即應發工資),其展現的是招聘過程中職位對應的收入水平,主要折算為月薪進行計算,供用人單位和求職者參考使用。

      (四)部分具體職位薪酬參考

      表7 2016年廣西人才網聯系統

      部分畢業生具體職位薪酬參考(單位:元/月)

      [職位大類 具體職位 工作地 平均薪酬 50

      分位 75

      分位 90

      分位 銷售類 銷售助理 南寧市 3629 3159 4107 4772 客戶經理 南寧市 3712 3056 3915 5735 推銷員/業務員 南寧市 3992 3199 5218 7694 整車銷售/顧問/經紀 南寧市 2673 2468 3326 3841 市場/營銷/

      策劃/推廣類 市場/營銷專員/助理 南寧市 4094 4114 4787 5430 客服/技術支持類 客服專員/助理(非技術) 南寧市 3031 2948 3697 4566 人力資源/人事類 人力資源/人事專員 南寧市 2815 2451 3226 3741 行政/文職/后勤類 行政專員/助理 南寧市 2512 2249 2858 3813 經理助理/秘書/高級文員 南寧市 2964 2718 3891 4556 文員/打字員/電腦操作員 南寧市 2882 2836 3208 3723 財務/稅務/

      審計/統計類 會計師/會計 南寧市 2742 2161 2770 3965 出納 南寧市 2571 2306 3141 3556 文教/科研類 中小學語文/歷史/

      地理/生物教師 南寧市 2892 2864 3141 3656 中小學數學/

      篇(8)

      (一)國內金融爭議的類型。近年來,金融領域及專業的分工日益細化,一方面是由于金融知識領域的延伸更加精細化,另一方面是由于社會文明的發展進程推動著金融行業的發展,令金融專業領域的分工協作不得不更上一層樓,讓專業更為細致,服務內容更加廣泛與人性化。從革新后的各項領域來區分金融爭議的類別,按照專業類別可將金融爭議分為:證券、銀行、保險、基金、信托等行業內糾紛與爭議;按照金融形式內容的不同可將爭議分為:借款合同糾紛、擔保合同糾紛與保險合同糾紛等形式;按照金融衍生工具的差異化,可將金融爭議分為:現金類金融爭議、衍生類金融爭議,其中現金類金融爭議又可細分為證券與其他,另外,衍生類金融爭議亦可分為交易所衍生的金融產品以及柜臺產品。

      (二)金融爭議的解決途徑。隨著金融領域各項環節的細化,金融行業內部各方的權責利益較為紛繁,從而致使解決途徑呈現多元化特征,才能使金融市場各主體維系基本的平衡。在實踐中,金融爭議的解決方法有很多種。除了通過法律訴訟以外,以非訴訟的方式來解決爭議的機制發展較為迅猛,例如:仲裁、調解、協商等,在現實社會中應用極為廣泛,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無論哪種金融爭議的出現,都需要當事人從事實的角度出發,合理維護自身的法律權利,并且尊重對方當事人的身份及位置,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案,以便在未來的金融領域有著更多的合作機會。這對于國內金融環境的和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我國金融爭議多元化解決機制的完善策略

      針對我國金融爭議的解決機制所存在的問題,筆者通讀關于國內金融爭議解決機制研究的各大文獻主要內容及思想精髓,在金融領域專家與學者的先進思想意識的提示下,提出幾點關于解決我國當前金融爭議的策略。主要針對我國仲裁與調解機制的內容展開。

      (一)我國金融爭議解決機制概述。在我國當下,除了極特殊的金融爭議采用法律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以外,其余的大多數金融爭議多采用較為緩和的非訴訟手段來處理。在涉及問題較為單一前提下,解決方式的選擇對問題的處理進度有著重要影響。這就是為什么當事人傾向選擇非訴訟的方式解決金融爭議的原因所在,同時也導致金融爭議各方當事人對于各類解決機制的依賴程度各不相同。在目前國內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爭議解決機制與策略的多元化已然是大勢所趨,符合各方主體利益。

      (二)我國仲裁機制的完善。我國現行的金融仲裁機制存在多項問題亟待解決。國內金融仲裁制度的效率尚緩,會導致金融爭議解決過程拖延了大量無意義的時間,從而可能會令爭議情況惡化,對金融爭議雙方當事人都可能造成一定的損失。另外,我國金融仲裁機制的具體規則細節有待完善,應在國內形成一個覆蓋全國金融領域的統一網絡,借助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加強對我國金融各領域服務的監督與執行,且將金融爭議問題的解決流程透明化,可以對其他未發生金融爭議各方做以借鑒與予以警示。要從根本上加強仲裁方式解決金融糾紛的力度,合理的強化其執行規則,盡可能將可能出現的潛在問題扼殺在萌芽之中。

      篇(9)

      如圖1所示,近三年來曲線明顯后移,職位平均薪酬水平呈現上漲態勢。其中2000元/月以下區間的職位數量比例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其合計職位數量占比在2014年僅為16.62%,比2013年減少11.58個百分點,比2012年減少20.82個百分點;而近年來主流的2000―2999元/月區間的職位數量占比也停止增長,2014年為39.37%,比2013年稍微有所下滑,并且從3000―3999元/月區間職位占比增長加快的情況來看,預計未來幾年里3000―3999元/月區間可能會逐漸成為用人單位招攬人才的主流薪酬區間。

      如圖2所示,求職者和職位數量最多的區間仍舊是2000―2999元/月,這個區間共有41.20%的求職者和39.37%的職位數量,是廣西人才網聯系統目前較普遍的薪酬范圍;同時在3000―3999元/月區間中,也集中了24.78%的求職者和23.00%的職位數量,該區間是求職者和職位數量比例增長最快的區間;而隨著用人單位招攬人才難度加大,給出的職位薪酬水平也不斷上漲,4000元/月以上的部分薪酬區間的職位占比開始出現超過求職者數量占比的局面。

      2014年在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各地市的用人單位為招攬人才,提供的薪酬水平普遍比2013年度有所增長,其中北部灣地區各地市的職位平均薪酬水平增長迅速,其中北海市的用人單位招攬人才層次較高,所提供的職位平均薪酬水平也最高,達到3482元/月,比2013年度增長了10.95%;南寧市的用人單位提供的職位平均薪酬水平排在第二位,達到3461元/月,比2013年度增長10.30%;另外同屬北部灣地區的防城港市和欽州市職位平均薪酬水平增幅很大,其平均薪酬水平分別達到3329元/月和3226元/月,比2013年度分別大幅增長20.88%和16.46%。

      而其他地市的職位薪酬水平增長較慢,其中桂林市的職位平均薪酬水平僅比2013年度增長3.70%,排名由2013年度的第一位跌至2014年度的第四位;而柳州市的職位平均薪酬水平僅比上年度增長2.70%,排名由上年度的第四名跌至本年度的第六名。

      期望在北海市工作的求職者對薪酬要求最高,其期望平均薪酬達到3658元/月,期望在南寧市工作的求職者對薪酬要求較高,排名第二位,達到3649元/月。

      二、各種職位類別的職位薪酬和求職者期望薪酬情況

      2014年,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用人單位職位平均薪酬水平高速增長,從第一季度的3175元/月一路攀升到第四季度的3628元/月。

      各種職位類別的薪酬水平也不斷提升,最高的前五位職位類別為經營管理類、證券/投資/其他金融類、銀行類、保險類和建筑/工程類,其平均薪酬分別達到7271元/月、4950元/月、4663元/月、4464元/月和4413元/月,而保安/家政服務類、餐飲/娛樂類、文字媒體/寫作類、行政/文職/后勤類和酒店/旅游類等職位的平均薪酬較低,其平均薪酬分別僅為2339元/月、2534元/月、2578元/月、2602元/月和2673元/月。而求職者期望最高的前五位職位類別分別為經營管理類、房地產/房地產中介類、建筑/工程類、電力/能源/礦產類和證券/投資/其他金融類,其期望平均薪酬分別為6273元/月、5658元/月、4607元/月、4217元/月和4182元/月,而期望從事行政/文職/后勤類、保安/家政服務類、文教/科研類、客服/技術支持類和百貨/連鎖/超市/零售類等職位的求職者對薪酬要求較低,其期望平均薪酬水平為2713元/月、2837元/月、2868元/月、2872元/月和2954元/月。具體情況見表1。

      三、部分具體職位薪酬參考

      (一)經營管理類職位薪酬參考

      如表2所示,經營管理類主要以中高層管理職位為主,總體薪酬水平高,同時該類職位薪酬浮動較大,工作壓力強,實際薪酬可能比用人單位提供薪酬標準要高很多。

      (二)人力資源/人事類、行政/文職/后勤類和財務/稅務/審計/統計類等職位薪酬參考

      人力資源/人事類、行政/文職/后勤類和財務/稅務/審計/統計類等職位求職者眾多,是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熱門的職位類型,該類職位工作較為穩定,薪酬浮動較小。具體情況見表3。

      (三)銷售類和市場/營銷/推廣類職位薪酬參考

      如表4所示,銷售類和市場/營銷/推廣類等業務類職位需求人數眾多,是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需求最大的職位類別,該類職位有流動性大,業務壓力大,薪酬水平與業務完成度掛鉤導致浮動較大等特點,而且用人單位在提供該類職位薪酬時,往往以達成要求目標后來測算收入水平,因此對未達成目標的求職者而言,這類職位薪酬往往不能夠達到。

      (四)IT類職位薪酬參考

      在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IT類職位供需對應工作地較集中,特別是互聯網/網絡應用類職位對應工作地基本集中在南寧市。該類職位較固定,薪酬穩定,同時專業性較強,受到廣大年輕的求職者青睞。具體情況見表5。

      (五)建筑/工程類和房地產/房地產中介類職位薪酬參考

      如表6所示,建筑/工程類和房地產/房地產中介類職位供需總體較熱門,該類職位薪酬水平較高,不同用人單位間薪酬差距較大,而且對優秀的該類求職者的社會需求非常緊俏。其中對偏向業務的置業顧問職位而言,銷售目標仍是考核其薪酬水平的主要標準,因此該職位的薪酬浮動性非常大,用人單位僅提供一個普通達標水平的薪酬參考。

      (六)金融類職位薪酬參考

      金融類職位是目前比較熱門的職位類別,特別是銀行類職位,該類職位相對穩定體面,是白領的典型代表,擁有工作環境較好,薪酬水平較高等特點;而證券/投資/其他金融類職位雖然薪酬浮動較大,但發展空間大,工作自由度較強,深受追逐高薪、向往自由的年輕求職者青睞;另外保險類職位相對吸引力較低,其業務類職位工作壓力大,流動性強,但達成業績后的薪酬水平很高。南寧市作為廣西的金融中心城市,聚集了眾多的金融類企業,因此,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金融類職位的工作地多數集中在南寧市。具體情況見表7。

      (七)百貨/連鎖/超市/零售類和餐飲/娛樂類職位薪酬參考

      百貨/連鎖/超市/零售類和餐飲/娛樂類職位需求總量大,但求職者數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同時這兩類職位薪酬水平在近兩年雖然有較快提升,但總體仍較低,特別是最基層職位的薪酬水平處于社會較低層級,其職位門檻低,受具有一定學歷的求職者排斥,同時職位的社會地位不高,職位吸引力受到嚴重制約。廣西人才網聯系統中這些類別職位的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具體情況見表8。

      (八)保安/家政服務類職位薪酬參考

      篇(10)

      高級經濟師包括工商管理、農業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運輸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經濟、建筑與房地產經濟、知識產權等10個專業。考試采用電子化考試方式,應試人員作答試題需要通過計算機操作來完成。

      高級經濟師考試科目包括《高級經濟實務》這一科目,《高級經濟實務》設工商管理、農業經濟、財政稅收、金融、保險、運輸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經濟、建筑與房地產經濟、知識產權等10個專業類別,考生在報名高級經濟師的時候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選擇其一。

      高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達到全國統一合格標準者,頒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統一印制的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成績合格證明。合格證明自考試通過之日起,在全國范圍5年內有效。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1)

      中圖分類號:F83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428(2006)10-0035-03

      一、當前信托公司金融業務分類方法及存在的問題

      信托公司是一類金融機構,其從事的金融業務分類目前沒有權威的方法,監管機構、信托公司、社會中介機構各有標準。傳統的分類方法有按投資人個數不同分單一和集合類;按委托人交付信托財產的形態不同分資金信托、財產信托、財產權信托;按受托人在運用信托財產時行使權利不同分委托人指定類和受托人代定類;按信托財產投資運用的領域分房地產信托、證券投資信托、基礎設施信托等;按信托財產運用的方式分股權信托、貸款信托、受益權購買加回購結構化信托等。

      這幾種分類方法的優點在于比較直觀地反映了信托財產的來源與運用,簡潔明了、易于理解,但也存在著局限性。對監管層而言,最大的局限在于沒有區分信托業務的金融特性,不同類型信托業務,其服從和滿足的相應市場、監管規則是不同的,而信托投資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這些分類方法都沒有從信托產生的原始節點出發高度概括信托業務的金融本質區別,其弊端主要表現在:

      1.無法準確描述信托計劃的基本收益風險特征,不利于投資者作出理性的投資決策。由于受托人在各信托計劃中承擔的角色不同,信托資金運用的性質千差萬別,投資者無法根據標準化分類判斷信托計劃風險基本特征,于是將信托計劃風險和發行信托計劃的信托公司信用等同考慮。

      2.監管機構監管所依據的監管文件和信托公司業務特征不匹配,監管找不到關鍵癥結。比如指定和代定的邊界在哪里沒有準確定義,信托公司展業時無所適從。用資產管理類市場與監管規則來衡量約束具有基礎金融產品融資服務特點的行為,顯然會發生監管行為錯位以至無法對信托投資公司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活動作出正確判斷和監管選擇。

      3.不利于信托業務模式及時總結歸納,信托產品結構、監管、業務模式無法標準化,業務無法規模化。

      因此,有必要從引導信托業務長期穩定發展的角度設計具有本質性、針對性、概況性、前瞻性的分類框架。

      二、信托公司金融業務的分類框架

      (一)信托公司金融業務分類的方法論

      本文分類方法從信托公司作為金融機構從事業務的金融特征出發,以信托公司展業時在金融服務產業鏈上所處的位置和委托關系為依據,并根據金融機構從事業務時的利益取向不同對信托業務進行粗線條劃分。

      我們可以從社會生產和金融機構服務鏈開始分析,鏈條的左端是資金和財產的所有者,具有未消費完的可投資資產;鏈條的右端是吸收社會資金以進行社會生產的實體經濟。各類金融機構一般在這個鏈條的某一點、某一段提供金融服務,即使是提供一站式服務的金融控股集團,也是通過不同的子公司或有防火墻隔離的不同部門,以不同的業務規則設計不同的金融產品來完成業務。在服務鏈的左半部分是財富所有者的人,為財富增值尋找投資標的構建投資組合;服務鏈的右半部分是資金使用方的人,為融資方設計金融產品并出售獲取資金。在鏈條中還有從事促進競爭提高市場效率的中間人衍生服務(描述如下圖)。這三類角色由于利益取向適用不同的準入資格、業務規則、風險控制和監管方法。

      (二)信托公司金融業務分類框架和信托公司職能分析

      根據業務實踐和思考總結,我們認為我國信托投資公司目前所從事的主要金融業務可分為三大類(見下表):

      1.財富/資產管理類信托。是指以資金(或資產)盈余方的財富管理需求為起點設計信托計劃,主要為尋求信托財產的保值或增值而進行管理,資金信托多以金融產品為投資標的,多采用以分散化投資和資產配置為手段的管理方法。體現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信托宗旨,一般采取集約化經營模式,收取信托報酬。

      2、公司/項目融資類信托。是指以資金需求方的融資需要為起點設計信托計劃,信托公司募集信托資金投向是信托成立時已經事先指定的特定公司或項目的管理方法。

      3.中間信托。是指非以財富增值為目的,也非為特定資金需求方提供融資為目的,而是發揮信托制度的平臺優勢,由信托公司作為中間人提供純粹事務管理服務的業務,如職工持股信托、股份代持信托、表決權信托等。

      其他圍繞以上三類業務的咨詢、顧問等服務業務非信托公司可專營,隨業務發展無法以以上三類劃分的新業務可歸為其他類。以上三類業務的完成需要除信托投資公司以外的其他機構參與。

      金融服務領域專業分工日趨精細,業務外包日趨普遍,除了混業經營環境下的金融控股公司外,各類專業金融機構應當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方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發展。信托投資公司作為一類非銀行金融機構無法完成全部的工作,需要會同社會外部金融服務資源共同參與。根據信托投資公司在各類業務中承擔的角色不同也可分為三大類:

      受托人+投資管理人/日常運營管理人:在財富管理類信托業務中采用,即所謂主動管理模式;

      純粹受托人:在三類信托業務中均可采用,即所謂被動管理模式;

      受托人+其他角色:在三類信托業務中均可采用。

      此種分類方法是考慮中國經濟發展的特定歷史階段,信托投資公司作為一類金融機構如何發揮直接投融資功能的獨特優勢,以在混業趨勢和全球化趨勢下信托公司可涉足業務領域為立足點進行的分類,有利于從最根本節點把握信托業務實質。

      從目前絕大部分信托產品的特征看,信托公司似乎橫跨整個金融服務鏈通過信托計劃將資金所有者和資金使用者直接聯系起來,是徹底的直接金融服務提供商。但仔細分析可發現絕大部分信托計劃都是以資金需求方為業務觸發點,基本為融資方設計融資方案,然后通過信托計劃直接私募出售給資金所有者,本質上是創造了一個基礎金融資產―信托計劃并自身作為承銷機構作營銷。從利益取向上看基本上是融資方的利益人,從事的是公司金融和投資銀行業務。內部組織架構和項目決策機制基本都是圍繞項目展開。而監管機構似乎在作為保護資金所有方利益的人,通過嚴厲的監管措施來制衡信托公司,使信托產品盡量在投資者和融資者之間找到平衡點。可以發現作為投資者人的財富管理業務缺失使信托市場缺乏內生的生態平衡機制。因此應當將信托公司業務按其承擔角色不同分類,并建立內部的包括防火墻在內的利益平衡機制,財富管理類信托計劃和公司/項目融資類信托計劃應當分別設立,適用完全不同的準入、決策程序和風險措施。允許財富管理類信托計劃投資于自身和其他信托公司的公司/項目融資類信托計劃,并對外開發其他投資標的。對公司/項目融資類信托計劃初期應僅限機構投資者,可以在銀行間市場交易流通,個人應通過財富管理類信托計劃投資于此類信托計劃。

      三、分類框架對監管制度建設和行業發展的意義

      (一)有利于為有效監管建立參照系

      目前所有的行業管理辦法和監管文件都是參照國際慣例來擬訂。國際上投資信托公司的業務模式主要以投資信托為主,相應的法規都是要求受托人如何勤勉盡責作好受托人和謹慎投資管理人,即分類框架中的財富/資產管理類信托(投資信托)。但我國信托投資公司的業務類別和國際上不一樣,由于我國的特殊歷史發展階段和獨特的金融體系,信托公司實際上在從事直接金融的所有三類業務,以監管財富/資產管理類信托業務的思路來監管具有以公司/項目融資類信托業務為主的信托業務難免出現藥不對癥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1.指定管理方式和代定管理方式是針對財富管理類信托業務的,在公司/項目融資類信托業務中用此類標準區分和制定監管政策邏輯上不順。例如某一個具體項目通過信托計劃融資,由于項目確定按理應屬指定方式,但項目和融資方式又是受托人推薦和設計的,受托人似乎又有代定的嫌疑,無法按一個統一標準衡量。

      2.私募的定位和公募的要求相矛盾。公司/項目融資類信托的發行實際是金融產品的創造過程,產品特征不同需要募集手段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不同,由于對信托產品沒有科學的分類,雖然目前信托產品是作為私募產品定位,但監管機構卻選擇最穩妥安全的公募監管標準要求信托公司進行信息披露。

      3.分類監管的激勵監管體系無法建立。對信托投資公司的分類由于沒有從業務角度出發,很難將公司/項目融資類信托規模做得大的公司和財富管理類信托規模不大但收益率高的公司在同一標準下比較。專注于一類業務的信托公司和綜合經營三類業務的公司也無法在統一標準下比較。

      4.產品無法標準化。當前各家信托公司發行的信托計劃千差萬別,無基本規律可尋,信托產品開發成本居高不下。基本分類框架的缺失導致信托產品無法標準化,業務無法集約經營。

      因此,監管層有必要以三大業務分類為座標系,重新梳理監管文件,根據不同的業務類別制定相應的監管辦法,對各類業務中不同的管理方式作明確的定義。比如可以把出臺的監管證券投資信托業務的文件整合,按監管財富/資產管理類信托的標準出臺“金融產品投資信托業務管理辦法”,對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比較成熟的公司/項目融資類信托業務按金融產品發行的監管標準出臺相應的“公司/項目融資類信托業務的風險指引”。對中間類業務信托公司純粹提供平臺和法律結構服務的業務出臺“保管類信托業務指引”等。

      其次,對各信托公司從事不同類別的信托業務實施市場準入制度,比如以基礎金融產品的投資信托計劃普遍授予資格,但對高風險權益類和衍生證券類投資業務區別準入。對有銀行擔保的成熟模式項目融資普遍授予資格,但對證券化、動產質押信托融資、證券融資等新業務區別準入。

      最后,對不同類別信托業務建立不同標準的績效評估機制和從業人員專業從業資格標準。

      (二)有利于信托產品的標準化和信托公司走上集約經營之路

      將信托業務作如上的基本分類并在監管機構出臺相應的差別管理制度后,信托公司即可以根據其從事的業務類別進行相應的公司治理、組織結構、人員配置、內部制度建設、決策體系、風險管理體系的配套改革。

      在產品線上也可以分三類設計標準化的產品體系。每一大類產品由于其基礎共性,則可以在法律框架、定價體系、投資者群體、參與機構制衡機制等方面形成標準化框架。利于項目人員把握風險要點、利于評審決策機構評估決策、利于投資者認識產品收益風險特征作出投資決策,節約信托公司業務開發成本,促使信托公司業務走上規模化集約經營道路。

      參考文獻:

      [1]金志.國際金融信托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烏戈.馬太,沈宗靈譯.比較法律經濟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朱利安.沃姆斯利.新金融工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 国产一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国产精品一二区|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第一页|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丰满白嫩大屁股ass|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999国产精品视频| 97国产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国产精品99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