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節能減排定義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中圖分類號:F626;F20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2.08 文章編號:1672-3309(2012)02-17-02
一、我國通信行業節能減排的現狀
(一)通信業節能減排定義及特點
節能減排是指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通信業作為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雖然不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但具有點多、線長、面廣、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的特點,通信網絡覆蓋全國城鄉,多種設備分布在不同環境下,晝夜不間斷地運行。隨著通信行業的高速發展,通信業節能減排問題也日趨嚴峻,節能減排潛力較大。對于通信行業本身而言,節能減排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減少對電力的直接消耗,并通過降低對各類設備和原料的使用,間接減少其他行業對能源和廢氣的排放。
通信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節能減排工作中具有雙重性。一方面,通信業設備的設計、制造及服務的提供,主要是依靠電力。行業越發展,對電力等能源需求越大;另一方面,通信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服務部門,為各個行業提供了便捷的通信信息服務。國外實踐表明,通信業可有效幫助其他行業減小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其主要表現在節省勞動力和提高運營效率、減少紙張使用,以及節省空間和時間上的成本等方面,因此,通信業的發展,能夠有效提高其他行業的運行效率,從而減少能源的消耗和降低廢氣的排放,促進整個國家和社會節能減排工作。
通信行業作為技術與資本密集型產業,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中,不僅能夠推進本行業節能減排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而且通過服務于其他行業,利用本行業在技術、資金、人才、產品方面的優勢,促進其他行業進行產業結構升級、技術創新和運營管理效率提升,從而有力的促進整個國家和社會節能減排工作。
總之,通信行業在整個國家和社會節能減排中,具有標桿和示范作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其他行業運行效率、減少人/物流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信行業節能減排意義重大,潛力巨大。
(二)我國通信行業節能減排現狀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壓力日益加劇,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對各個行業碳排放量的限制越來越嚴格。世界各國的通信行業,近幾年來也隨著3G、4G網絡技術及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進入了新的快速發展期。隨之而來的是,作為后臺支撐的服務器等IT設備不斷激增,尤其是對電信數據中心容量的需求更呈現幾何式增長,由此導致的數據中心能耗非常大。據統計,2011年,信息產業已成為全球第五大耗能產業,碳排放量占全世界排放量的2.5%。在英國,信息設備能耗已占到整個國家能源賬單的10%;美國信息產品的能耗占全美能耗的8%,占電力消耗的15%。從通信行業成本結構上看,目前電信行業的能源消耗成本占數據中心運營維護成本的50%左右。僅就我國而言,全國通信網絡年耗電量是200億千瓦時,隨著客戶不斷擴大,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歐美等發達國家已在通信業發展戰略與計劃中,把節能減排作為重要任務之一,并提出具體的推進措施。例如,國外電信運營商已較早認識到了節能給企業帶來的利潤提升,提出“綠色通信”概念,將綠色通訊貫穿于信息化產業的產品設計與生產、運營網絡與服務等各個環節。日本的NTT與KDDI、英國電信和沃達豐等歐洲運營商都率先對設備進行了節電改造,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設備企業也紛紛展開行動,節能減排效果明顯。諾基亞、西門子、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和摩托羅拉以及我國一些電信設備制造企業,也紛紛推出節能減排的基站。目前,綠色環保使得電信業不斷創新,圍繞綠色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網絡架構與體系正不斷涌現并推動節能減排的具體實施。目前,許多設備商都表示自己的節能減排方案能節能降耗50%甚至70%。
2006年以來,我國通信業務發展迅猛,目前,中國手機用戶已超過10億,同時也是世界上網民最多的國家。,通信行業整個產業鏈已經開始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中國聯通2006年已開始組織試點并推廣節能減排技術。中國移動2007年已經全面啟動“綠色行動計劃”。中國電信2008年編纂了《節能減排技術應用藍皮書》。通信產業鏈的其他環節也已經紛紛通過加大技術創新,積極投身到節能減排工作中來。通信行業在加強自身節能減排工作的同時,還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服務優勢,積極推進全社會的節能減排工作。
二、我國通信行業節能減排存在的問題
盡管通信行業管理部門和企業采取了多種措施有效的促進了節能減排工作,但整個行業仍舊是耗能大戶,行業潛在節能率仍在40%-70%,節能減排空間巨大。通過對通信業節能減排現狀和產業運行情況的了解,現階段通信業節能減排工作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思想認識有待提升
我國有著數量龐大的通信產品用戶規模,隨著新用戶的加入,整個行業一直處于迅猛發展狀態,再加上通信行業作為技術驅動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行業創新能力和盈利空間在國民經濟體系中一直處于前列,因此在節能減排等成本管理方面壓力相對較小,整個行業的思想認識方面,尚未充分重視節能減排工作的意義和效果。思想認識上的不足,導致在各項工作開展時不是特別重視節能減排工作,是國家及上級主管部門的節能減排政策難以有效落實的原因之一。
(二)節能減排政策制定、執行及監管不到位
在通信業節能減排目標設定過程中,包括電信運營商公司總部及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給下級部門和企業的節能減排目標存在偏高、未能考慮具體地區、具體部門實際等問題,下級部門或企業節能減排的工作多是應付上級,未能將節能減排指標真正納入到企業的管理考核體系中去,使得節能減排工作流于形式,難以落實。
目前,政府在鼓勵節能減排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存在財政補貼、稅收政策難以有效落實,可操作性差等問題,相關企業難以真正受益。但國家對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企業,存在監管不到位,難以進行懲罰等問題。對于企業節能減排的工作情況沒能實現有效的獎懲,是影響了節能環保技術、設備、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監管體系建設方面,國家覆蓋各省(區、市)的節能監察體系至今尚未建立,導致節能執法主體不明確,節能監察隊伍能力建設滯后,法規政策的實施沒有監督保障。另外,在通信產業節能減排的一個重要領域即電信運營商網絡等基礎設施共享方面,國家的相關政策未能有力貫徹,導致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的情況時有發生,是通信行業節能減排取得更大成效的一個重要障礙。
(三)統計標準和監測體系急需完善
在我國包括通信行業在內的能源計量、統計等基礎工作仍然嚴重滯后,能耗和污染物減排統計指標不規范,統計數據準確性、及時性差,導致對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難以形成有效的評價依據。
在監測體系方面,尚未形成清晰的工作流程和有效的考核指標,造成對企業進行獎懲時缺乏依據,也影響了通信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對我國通信業節能減排建議
(一)通信行業節能減排發展趨勢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作為重要的約束性指標。國家必將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光能、風能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發展新能源、使用新能源,同時,在監管層面,國家應出臺更為嚴格的監管考核辦法,促進企業,尤其是電信運營商落實各項節能減排政策。
在“十二五”規劃中,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重點項目,給未來的節能減排工作造成了更大的壓力。例如,隨著移動互聯網、各類增值業務的應用,尤其是視頻業務、互聯網電視的發展,未來十年移動數據業務的流量將呈現幾何增長,3G網絡和光纖網絡為應對流量壓力,必將大規模鋪設,將使得通信產業的能耗問題逐步凸顯。通信行業的能耗將出現新的變化,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數量雖小,但能耗大、重要性高的核心機房;單位能耗較小,但總體數量巨大的基站。數據顯示,兩者的能耗量占整個行業的88%。
未來,通過新技術和工藝的應用,以及機制改革將是通信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
(二)通信業節能減排建議
1.進一步加快制度建設和運營機制改革。我國通信業在節能減排方面應該從頂層設計入手,從完善制度和機制入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從根本上推動企業及整個行業節能減排工作。
首先,主管部門在監管層面,統一部署節能減排工作,加快制定通信行業節能減排的整體規劃、指標體系和目標分解原則,并真正起到對全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具有指導作用。通過清晰的政策和流程設計,實現對節能減排考核不達標的企業進行懲戒處罰,對行業內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等方面的企業給予政策傾斜和資金獎勵的目標。
其次,在企業層面,特別是電信運營商,對網絡部門等能源需求占主要成本構成的部門,應該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將其成本與效益緊密掛鉤,調動其節能減排的積極性。
再次,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及企業,應共同完成節能減排統計指標體系的建設,細分生產能耗統計數據,加強節能減排的統計分析。企業也將節能減排指標納入到經營分析報告中去,并在節能減排考核體系中,從集團公司、省、本地網層層落實指標。
最后,進一步加強行業基礎設施共享,通過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減少重復建設和過度競爭,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節能減排工作的成效。
2.進一步推進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研發與應用。加快具有節能減排效果的一批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與升級。例如,對于當前的電信數據中心來說,隨著電信數據中心能源需求、以及能源和冷卻成本的大幅度上漲,日益增長的可用能源的容量預計在未來幾年里將跟不上需求的增長,急需通過創新的技術實現節能降耗。
通信服務企業的數據中心,可以通過采用具有綠色環保效果的新的數據中心,幫助電信行業解決電源、空間和冷卻等問題。同時削減成本。例如,服務器是電信運營商們大量應用的IT設備,為實現電信數據中心的綠色化,從服務器設備的節能上入手,除了通過服務器虛擬化整合外,采用新的節能技術降低服務器能耗,對電信數據中心的綠色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電信運營商應積極應用高速光傳輸、云計算、分布式基站等先進技術,提高設備利用效率,降低單位網絡能耗;對配套設施進行節能技術應用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