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通用電氣公司大全11篇

      時間:2022-06-08 20:51:58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通用電氣公司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篇(1)

      一、引言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歷史可追溯到托馬斯.愛迪生,他于1878年創立了愛迪生電燈公司。1892年,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和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GE)。GE是道瓊斯工業指數榜自1896年設立以來惟一至今仍在榜上的公司。

      現在通用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氣和電子設備制造公司,它的產值占美國電工行業全部產值的1/4左右。GE 在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媒體市場共擁有五大業務部門,公司業務,從飛機發動機、發電設備、水處理和安全技術,到醫療成像、商務和消費者金融、媒體內容和工業產品,客戶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在全球雇傭了超過32.7萬名員工。

      二、GE的外部環境

      GE的外部環境包括產業、原材料、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市場、技術、經濟環境、政府、社會文化和國際環境。

      GE的不同部門存在不同行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各不相同,環境的不確定性也不相一致。例如,GE的消費與工業產品部門,主要包括家電產品、電子消費品、電力傳輸、照明產品等,雖然面臨大量的外部因素,但外部因素變化較為緩慢,因此此部門處于中低不確定性環境。GE的NBC環球是全球領先的媒體和娛樂公司之一,面向全球廣大受眾開發、制作并營銷電影、電視、新聞、體育和特別活動等,它不僅面臨大量不相似的外部因素,且這些因素變化頻繁而不可預測,因此NBC面臨的是高度不確定的外部環境。

      從GE公司整體來說,決定它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幾方面:

      1. 來自國際環境和經濟的影響。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的進程,產品得以在全球范圍內更廣泛的流通,同時許多國家、地區、公司也迅速發展,GE不但面臨來自日本和歐洲的競爭,更要面臨新興發展中國家的沖擊。GE原來的競爭優勢逐漸喪失,部分產品失去原有的市場,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危險,急需加強原有核心競爭力并尋找新的增長點。

      2. 來自市場的影響。來自市場的要求不斷提高,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并能獲得更多信息,更不易被宣傳誘導,對品牌忠誠度降低。面對市場大量因素的迅速變化和優勝劣汰的殘酷法則,GE需要更加靈活的組織結構和更快捷的市場反應力、并不斷地進行創新。

      3. 來自信息技術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傳播地更加迅速廣泛,與外界各方的信息交流更加透明,給外部環境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這要求組織增加緩沖作用和跨邊界作用,能及時有效地探測環境變化信息并導入組織的同時,向外部環境傳遞組織處于良好運作狀態的信息。對內部信息傳遞交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4. 來自人力資源的影響。隨著全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和生活條件的不斷提升,員工對公司的滿意度要求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工資、升職。面臨知識型人才市場要求的不斷提高,公司需要建設更完善的企業文化、企業制度以吸引高素質人才的加入。

      三、 GE的使命與戰略

      GE的使命為:imagination at work。中文描述為:夢想成就未來。GE員工致力于將創意轉化為領先的產品和服務,幫助客戶解決最為棘手的問題。GE說:“既然能夠創造未來,何須預測未來?”自創立之初,GE就致力將研究工具結合創意靈感開創未來世界。GE這一獨創性傳統創造出一部引以為傲的豐厚歷史,并延續至今。

      組織的使命是組織想要到達的,而戰略則是如何到達。GE一直緊緊圍繞自身使命制定一系列戰略計劃,并且總是能夠根據外界的環境調整自身變化。尤其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韋爾奇掌舵以及2001年伊梅爾特接任以來,GE面對內部危機和外部挑戰將戰略進行了一系列的變化。

      從時間上看,戰略分為長遠發展戰略、中期發展戰略和短期發展戰略。長期戰略目標是指企業發展方向,不涉及具體經營指標。GE主要有以下四大長期戰略:全球化、服務、電子商務和六西格瑪。

      1. 全球化戰略。正如上文所述,全球性競爭的加劇,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必須適應全球化的發展要求。“這不是選擇,而是必須。”伊梅爾特寫到。從1987年,韋爾奇正式宣布對世界市場業務重組,GE開始了大規模全球化之路。他對外通過收購、同盟、合資等戰略措施,對內進行業務重組、組織調整等,同時利用全球智力資源實現管理人員人員和技術的全球化,不斷推進全球化進程。

      2. 服務戰略計劃。1994年GE制定了服務戰略及規劃,次年成立了獨立的服務委員會,并組成執行委員會專門策劃服務業。GE不斷拓展服務對象、發展服務能力,將服務業與制造業徹底分離開來。同時,為了服務業更好的發展,韋爾奇提出了“群策群力”的企業文化。“群策群力”簡單來講就是把不同級別、不同部門的員工經理聚到一起,把員工、客戶及供應商召集到一起討論及發現問題。它能挑戰慣性思維,減少會議、報告和批準的層級,快速地精簡機構和解決組織問題。同時更加接近顧客市場,增加組織學習能力,激發員工活力。

      3. 電子商務戰略。為了轉向互聯網,GE通過重塑供銷生產體系、減少中間環節、開展“摧毀你的工作”和“壯大你的工作”等方式,改變傳統運營方式,向電子商務化公司轉型。

      4. 六西格瑪戰略。六西格瑪戰略是一種質量控制戰略,雖然最早由摩托羅拉公司提出,但是是由GE將之變成一種管理哲學,并上升為企業文化。六西格瑪對流程進行系統化的設計和監控,以數據和事實為依據,消除差異,追求顧客滿意。

      四、GE的組織結構及戰略對其影響

      GE現行的組織結構是建立在韋爾奇接手后進行組織結構改革的基礎上,并在之后不斷得進行調整完善的。由于戰略的轉變必將影響組織的內部特征,因此在過去的20多年間,GE的組織結構也在不斷的進行調整,以適應戰略需要,適應環境、優化自身。筆者認為自1981年GE的組織結構改革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各階段的互有交叉,但重點不同。

      1. 以組織的扁平化為重心,從1981年韋爾奇接任GE開始,到1990年左右大體結束,通用也稱之為“零層管理”。當時的GE處于嚴重的官僚化階段,組織結構龐大臃腫、大量終身員工閑置、官僚機制低效、管理層級繁多,有著層層簽字的審批程序和根深蒂固的等級制度。其主要層次自上而下主要包括:公司董事長和最高執行部――公司總部――執行部――企業集團――事業部――戰略集團――業務部門――職能部門――基層主管――員工。有董事長和兩名副董事長組成最高執行局,公司總部中4個參謀部門分別由董事長直屬,另外4個由兩名副董事長分別負責。下設6個執行部,分別由6位副董事長分別負責,用以統轄和協調各集團和事業部的或頂。執行部下共設9個集團,50個事業部和49個戰略經營單位。雖然龐大的組織結構曾給GE帶來豐厚的利潤,但如今這只能拖延GE前進的步伐。

      在扁平化的過程中,大量中間管理層次被取消。GE將執行部整個去掉,使得GE減少了近一半的管理層,同時對部門進行削減整合、裁減雇員、減少職位。從原來的24到26個管理層減少到5~6個,而一些基層企業則直接變為零管理層。同時擴大管理跨度,增加經理的直接報告人數,由原來的6~7個上升為10~15個,充分利用人力資源,提高效率。

      2. 以業務重組為重心,不斷進行放棄不利業務,加強有利業務并引入新業務的過程,以公司使命為方向,以戰略計劃為指導調整組織結構。GE提出了一個中期戰略“第一第二”戰略目標,只要不是全球第一第二,就改革、出售或關閉,以此來對公司業務范圍、規模、機構設置、管理體制等各方面進行改革。韋爾奇運用了“三環圖”,將公司分為服務、技術和核心業務三部分,這很快表明了那些有問題和需要重組或者清除的業務。僅在頭兩年GE就賣掉了71條產品線,完成了118項交易,又相繼賣掉空調和小型家電、消費類電子產品、航空航天業務等,共出售了價值110億美元的企業,同時有大膽買進了260億美元的新業務。

      伊梅爾特接任GE后,延續了這一戰略的運用,繼續對業務進行從重組管理。自2001年,GE出售了保險業務、消防車、工業用金剛石、印度市場的外包業務、通用電氣物流公司、新材料業務等,同時對有增長能力的業務給予大力支持,這些業務有:能源、醫療保健、基礎設施、運輸業、國家廣播公司、商業金融和消費者金融業務。通過業務重組的組織結構調整仍會進行下去,這是由GE的使命和戰略決定的。

      3. 無邊界化組織階段。在組織學中,無邊界化組織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經典組織形勢:扁平化組織,多功能團隊,學習型組織,虛擬企業、戰略聯盟等。GE提出的無邊界理念側重于學習型組織的建立。這是由于前期扁平化組織的建立,使組織中管理跨度增加,再加上嚴重官僚化的影響,使組織在橫向信息交流上產生障礙,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要在更多的成員之間實現,這種高效的溝通需要無邊界化來實現。無邊界化能克服公司規模和效率的矛盾,具有大型企業的力量,同時又具有小型公司的效率、靈活度和自信。打擊,激發管理者和員工熱情。

      五、結論

      本文對美國通用公司通過外部環境、戰略使命、組織結構等方面對通用公司進行組織分析,闡述了近三十年來GE建立的新的長中期戰略、組織結構調整,討論了戰略對組織的影響,并對未來的發展做了一定的展望,并得出一下幾點結論:

      1. GE以其具有傳奇色彩的歷程一直為人們所學習贊揚,其先進的管理制度顯現出巨大力量,支撐GE穩居鰲頭,這值得我們研究、借鑒。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即使通用的方式也并不能始終如一地對通用電氣有效,對任何企業不加選擇地利用這些模式,都是不可能奏效的。例如GE提出的“數一數二原則”就明顯不適應于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因為在通用的許多市場上,由于市場十分成熟競爭激烈,許多業務如果不能做大,就沒有利潤和生長空間,但在中國市場的不發達和沒完全開發的情況,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和發展空間,不只大企業才有利潤。再例如GE的多元化戰略,多元化的同時可能削弱核心競爭力,導致資源不能有效配置,因此許多多元化的企業都失敗了,GE多元化成功有其獨特因素,這些因素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可模仿。

      2. 不斷發展的市場和日益擴大的競爭,對GE未來發展提供機遇的同時,也提出挑戰。GE作為跨國大企業,其悠久的歷史和龐大的組織能給GE帶來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展望GE的未來,GE未來的組織發展方式要抓住自己核心競爭力,充分利用外包業務,可以建立虛擬組織,從而增加企業靈活性、降低成本。通過建立產業供應鏈、戰略聯盟等方式,提高組織靈活度,增加對環境的適應力與反應力,吸收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現有競爭力的同時不斷通過創新尋找新的增長點,無論從組織結構還是戰略制定上有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GE中國網站, 省略/cn/company/history/,2009年11月

      [2]理查德L.達夫特著,李維安譯,組織理論與設計精要(第二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版

      [3]彭宗洲,日美企業變革對中國大型企業管理的啟示[碩士論文],西南財經大學,2001年5月

      [4] GE全球網站, 省略/,2009年11月

      [5]駱守儉, 管理學基礎教程,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年07月

      [6]孫禮達, 通用電氣的不變與萬變,集團經濟[J],2002年2月(總第136期)

      [7]作宏元,張煒,韋爾奇的接力棒――伊梅爾特的“通用之路”,地震出版社,2004年

      [8]高娟妮,用電氣多元化企業戰略成功要素分析[碩士論文],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6月

      [9] 達夫•尤里奇等,通用電器案例:"群策群力"的企業文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年10月

      [10]劉志英,b六西格瑪在GE公司生產管理中應用研究[碩士論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3月

      [11]王麟,趙慶梅, 通用電氣的“零層管理”,中國人才[J],2001年8月

      篇(2)

      用工單位(以下簡稱甲方):

      南通電氣風乾設備有限公司

      聘用

      (以下簡稱乙方),身份證號:

      從事建筑勞務工作,甲乙雙方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訂立本合同。

      一、合同期限:

      本合同有效期自

      日起至

      日止

      二、用工約定:

      1、該合同簽訂后,甲乙雙方即確定了勞務用工關系。

      2、該合同期滿,如甲方繼續留用乙方,可續簽合同。甲方不再留用,該合同即時終止;

      3、該合同期內乙方要求辭職,應提前

      15

      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甲方。

      三、工作職責:

      1、乙方要服從甲方的工作安排,按甲方確定的崗位職責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工作。

      2、乙方要遵守甲方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國家法律、法規規定

      3、乙方要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度》、《安全操作規程》,杜絕各類事故發生。如違反安全操作規程、違章作業,出現工傷事故,本人應負相應的責任。

      4、乙方在聘用期間不得損害甲方利益,出于個人行為而給甲方帶來經濟損失的,乙方必須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四、工作時間:

      1、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間,甲方按《勞動法》規定予以支付工資報酬。

      2、甲方用工期間要建立考勤制度。

      3、

      乙方必須按規定的勞動日出滿勤(每月可有2日免責休息日,需提前請示相關負責人,予以同意后休假),缺勤者必須提前一天以書面的形式向甲方請假,如遇突況可以電話形式通知相關責任人,上班后2日內補上請假單,否則按曠工處理。凡缺勤者均扣發當日工資,缺勤超過

      5

      天,按不勝任崗位工作予以解除勞務合同。

      五、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甲方根據工作需要,向乙方提供必要的生活住宿條件及勞動工具和勞保用品,乙方離開時需將勞動工具歸還甲方。

      六、勞動報酬:

      1、甲方的工資分配應遵循按勞分配的原則;執行定時工資制的,甲方每月以貨幣的形式支付乙方部分工資2000元作為生活費,其余工資標準為

      元/日,已實際考勤天數結算,于年底統一支付。

      2、

      甲方支付乙方工資應遵循按月發放、足額發放、本人領取、現場公示的原則。

      3、

      以6個月為一個工資考評晉升為節點。

      4、

      乙方入場施工甲方必須為其購買意外傷害險。

      七、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解除本協議:

      1、乙方違反甲方勞動紀律、規章制度的;2、因乙方失職,給甲方利益造成損失的;3、不服從甲方的工作分配,有違法、違紀行為者;4、不執行《崗位責任制度》、《安全操作規程》,造成質量和安全責任事故者;5、隱瞞身體健康情況并影響工作者;6、乙方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勞動教養的;7、有違法違紀行為的。

      八、其它:

      1、本協議經甲、乙雙方簽字后生效。

      2、本協議未盡事宜,根據國家其他相關法律執行,并經甲、乙雙方協商一致后,進行修訂和補充。

      3、本協議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主管部門備案一份。

      4、本協議所稱甲方必須是具備建筑施工資質的建筑業企業,乙方必須是年滿18周歲身體健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5、本協議是乙方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索要勞動報酬的依據。

      甲方(蓋章):

      乙方(簽字):

      篇(3)

      1、柯達:伊士曼柯達公司,簡稱柯達公司,由發明家伊士曼始創于188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產品及相關服務的生產和供應商,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業務遍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員工約8萬人;

      2、通用電氣:通用電氣公司,即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簡稱GE,創立于1892年,又稱奇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術和服務業務的跨國公司,自從愛迪生創建了通用電氣公司以來,GE在公司多元化發展當中逐步成長為出色的跨國公司;

      3、寶麗萊:寶麗萊公司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經理們醉心于“我們打算做什么”而不能自拔。把為公司今后五年十年規劃發展藍圖視為頭等要事。然而,當人們過分強調戰略,執迷于今后幾年的打算時,他們至少犯了如下兩個主要錯誤中的一個:①拒不承認失敗;②不主動利用意外的成功機會。它們都是自上而下思維的惡果。

      回顧50年代,通用電氣公司作出進入主計算機市場的決定,經過14年的努力,耗資4億美元,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那些戰術上的小調整導致了資源上的巨大浪費。

      篇(5)

      以下筆者將具體結合委托與信托在財產所有權變化、受托人對財產的控制程度、受托人的權限、法律關系的終止、法律關系的成立要件等五個方面的區別,對將控股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系界定為委托關系進行論證。

      2.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和國美集團控股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關系的比較

      2.1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控股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系

      2.1.1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控股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關系的基本概述

      通用電氣公司的治理結構由股東大會、董事會和高層經理班子構成。董事會和高層經理班子(即控股股東和職業經理人)都是公司中的高層經理決策層,兩者是互動的,董事會負責前瞻性決策,高級經理班子負責運營性決策。但是,兩者是分離的,而不是相互融合的。

      通用電氣高層經理班子(即職業經理人)負責運營性決策,包括制定公司的遠景規劃、擬定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企業經營管理運作與實施等。董事會(即控股股東)負責公司前瞻性決策包括選擇和任命職業經理人并認定工作業績及年度報酬。聽取和審核公司職業經理人關于制定企業遠景規劃、公司發展戰略的匯報,決定是否批準職業經理人的公司遠景規劃和公司發展戰略。同時,董事會要確定股東財富的再分配,包括確定紅利分配、股票回購、股票期權的發放、股票稀釋和拆股方案。

      2.1.2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治理結構體現的相關法律法規

      美國現行的對公司治理結構有相關規定的法律是1996 年修改版本的《統一有限責任公司法》示范法(以下簡稱“ULLCA(1996)”)。ULLCA(1996)中有關公司治理模式的規定將公司經營管理方式分為兩種可選擇的模式,即:成員經營(member-managed)和經理經營(manager-managed)。

      通過筆者分析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治理結構應屬于經理經營模式,且ULLCA(1996)中有關公司經營者的規定中體現出經理經營模式公司的經理人對企業有信托義務。在該模式下,公司股東并不能僅僅因為股東的身份而成為公司的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世界各地的跨國分公司中設有很多的經理,但并非每一個經理都是公司的股東,但就公司的業務經營而言,經理人則公司的人。經理的行為,包括以公司名義簽訂文書,進行該公司的普通經營業務或由公司經營的業務種類,都對公司產生效力。

      2.2基于通用電氣與國美集團比較得出的目前我國控股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存在的問題

      國美的“陳黃之爭”是股東與職業經理人矛盾激化的典型案例。在現實中,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存在矛盾的現象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在于兩者在公司中的地位決定了兩者的根本利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沖突。股東作為公司的所有權人,其目標是使自己長期利益的最大化,對于控股股東而言尤其是如此。但是職業經理人則更傾向于忠于自己的職業,沒有必要為提高股價而冒過高風險。于是,兩者的沖突和矛盾無法避免。

      現存的問題:

      (1)控股股東的過分控權

      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立,要求發展一種公司結構:它既要能夠使管理層行使判斷權來代表股東行使其專長,但是同時又需要針對那些管理層有可能利用判斷權來損股東之利而自肥的情況建立起必要的安全措施。與英美的分散股權結構不同,在中國的企業中,集中股權分布使得大部分公司形成的“內部人控制”,股東往往把公司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試圖對公司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加以控制,這致使職業經理人在發揮其管理才能帶動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束手束腳。股股東的控制和內部人的控制一旦發生分離甚至對立,首先帶來的即是控制權的爭奪。諸多大股東濫用監督權,殊不知大股東的監督力度和和經營層的決策積極性之間存在此消彼漲的關系。當大股東增加監督力度時,經理層獲得私人收益的動機受到了遏制的同時,其決策積極性也受到了打擊,最終損害了公司的績效,而這在家族企業中體現地更為明顯。股東與職業經理人相互信任的關系并未有效地建立起來。

      (2)職業經理人與股東的目標差異

      股東與職業經理追求的目標往往是不相同的。企業家著重追求長遠目標 ,追求的是積累和投資,更多考慮企業的長遠命運。而職業經理人著重追求短期目標 ,追求的是分配和消費。這種價值取向的差異必然導致兩者的矛盾沖突。

      (3)公司缺乏科學的職業經理人的激勵機制

      篇(6)

      三星集團老板李秉哲一直堅持“人才第一”的經營理念。為選優淘劣,李秉哲首先實行了公開采用社員制度,從而排除了學緣、血緣、地緣關系,擺脫了論資排輩的弊端。實行能力主義的原則,是三星人事管理的一個突出特點之一。

      原則二:能力重于學歷。

      到外企面試,必先了解 外企求職面試技巧,就如微軟的人動極為頻繁,因為微軟的用人制度和招聘原則不惟學歷資歷和老本,而是“誰比我更聰明”。通用電氣公司(GE)總裁杰克·韋爾奇說:“通用”擁有的是知識界的精英人物,年輕人在“通用”可以獲得很多機會,根本不需要論學歷和論資排輩。“通用”有許多30剛出頭的經理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則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受教育,在提升為高級經理人員之前,他們至少在“通用”的兩個分公司工作過。有“硅谷常青樹”美稱的惠普公司在這方面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公司,它只問你能為公司做什么,而不是強調你從哪里畢業。

      原則三:高級人才選拔內部優先原則。

      變革與人才來源并不存在直接的相關性。韋爾奇被稱為“我們這個時代一流的改革大師”,而他研究生畢業后一直都在通用電氣公司工作。事實上,通用電氣公司的歷任總裁個個都被稱為他們那個時代的“變革大師”,而他們沒有一個是從通用電氣公司外部招聘的。

      原則四:注重發揮人才的長處。

      北歐聯航的卡爾森,因為好出風頭,許多董事不喜歡他,但他們還是愿意選他當總經理;德國大眾公司的皮埃切,專橫跋扈,但這同樣無礙于他繼續做大眾公司的領路人。

      原則五:適才原則。

      杰克·韋爾奇曾經說過,如果一個等級C的人,被你選拔到等級B(更高一級)的崗位上來,那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即使你經過培養,使他能夠勝任等級B的工作,也不過是錯上加錯。他應該留在他干得很好的崗位上,提拔他浪費他的時間,也浪費你的時間。你需要做的是選擇一個其自身能力處于等級B的人,讓他直接到位開展工作。當然,人的能力等級是發展變化的,既不能揠苗助長,也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人。

      原則六:實行“特崗特薪”賞罰分明的原則。

      為了保持團隊的穩定性,留住精英人才,甲骨文公司可謂不惜工本,給他們提供了首選和多選股票的特權。

      篇(7)

      根據《股份認購協議》,按照深發展以每股人民幣41.80元的價格交易來算,通用電氣只能購買2000多萬股。這與預算的1.6億股相差懸殊,通用電氣達成深發展8%的交易至少多支付約7億美元。面對如此高的成本付出,通用電氣只能忍痛割愛。

      中國長城會計師事務所分析師周曉穎告訴記者:“深發展當年與通用電氣簽訂入股協議是為了引入資本充足率達標,但是經過股改之后的深發展已經漸漸擺脫了資本不足的陰影。”

      根據深發展的2007第三季度報告顯示,2007年1~9月,該行實現凈利潤18.74億元,與2006年同期凈利潤9.72億元相比,增長93%。同時,通過發行權證和次級債等方式,深發展的資本瓶頸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截至9月30日,深發展核心資本充足率首次超過監管層所要求的4%,達到4.28%。

      2005年雙方簽約時,深發展董事長法蘭克?紐曼曾高調表示:“我們歡迎通用電氣的入資,并很高興和通用電氣消費者金融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的關系。”但就在不久前的深發展半年報會上,紐曼的口吻已經開始改變:“通用電氣是否需要繼續入股深發展,這要通用電氣自行做出商業判斷。另外,雙方均可單方或共同中止認購協議。”

      篇(8)

      同國外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質資源的高消耗和廉價勞動力來實現的,據測算,我國每創造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我國的能源利用率僅為美國的26.9%、日本的11.5%。由此可見,在我國企業的產品成本中能源消耗及其他資源的消耗成本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這就使得一些企業以勞動生產者的低工資來彌補能源和其他資源高消耗的產品成本,以取得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優勢。也可以說,企業通過節能降耗減少產品中資源消耗成本的空間十分巨大,完全可以靠節能降耗來保持產品的競爭力。

      而且,我國企業的競爭力還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相當一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環境治理和削減污染物排放投入很少,或者根本不進行投入。資源和能源被大量消耗的同時,也帶來污染物大量的排放。肆意排放的污染物對空氣、植被、水資源、河流、土地的污染日益嚴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正面臨嚴峻的威脅。

      .節能降耗是緩解資源壓力的有效途徑

      節能是指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及環境和社會可接受的一切措施以更有效的利用能源資源。節能已被稱為世界第五大能源,它不僅可以緩解能源供需矛盾,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而且是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降低大氣污染的最現實最經濟的途徑。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石油化工行業,集產能大戶、耗能大戶于一身。據統計,石油石化行業年能耗量達到2.7億噸標準煤,萬元產值能耗高達3.5噸標準煤,是其他行業的兩三倍。2006年,為了實現“十一五”節能降耗的總目標,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紛紛推出能源節約方案,通過節約和替代石油、熱電聯產等方式初步形成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經估算,三大石油公司在2006年節約能源折合350萬噸標準煤,節水1億立方米,相當于減排SO23.5萬噸,減排COD9600噸。

      不難看出,通過節能降耗,既能實現節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時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能源資源不足帶來的危機。

      .節能降耗創效益

      節能降耗不僅僅是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也意味著創造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為防止地球溫室效應,愛普生公司采取多種節能措施,致力于減少因消耗能源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占公司能源消耗總量70%的電子設備生產工序進行改進,使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54.9%。2005年,愛普生公司“液體成膜技術”在“高溫多晶硅TFT液晶面板”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光刻法”制造電子元器件嚴重浪費材料和能源、并產生大量廢棄物的問題。而且愛普生移動液晶投影儀EMP-740在能源利用率方面的卓越表現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較之以前的產品,EMP-740的亮度提高了4倍,而消耗電量卻只有從前的1/4。這些節能環保產品既有利于擴大

      市場份額,增強社會美譽度,也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節能環保已成為戴爾公司重要的經營理念而被貫徹于產品設計、生產和應用的各個過程之中,戴爾推出的OptiPlex商用臺式機在電源、主板和機箱等方面均采用了無鉛設計,并配備了全新、高效的DellEnergySmart系列設置和戴爾平板液晶顯示器,從而使全球客戶每年可節約將近10億美元的能源開支。數據顯示,如果將OptiPlex745中采用的節能設置應用于所有戴爾臺式機,其節省的電能將減少1250萬噸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相當于大約250萬輛汽車在路上排出的廢氣。同時,節省的能源可為客戶節約16億美元的運營成本。

      節能降耗在節約能源和創造效益方面的作用是顯著的,但是要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必須要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和發展高新技術來實現。

      .發展循環經濟是節能降耗的重要途徑

      循環經濟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目標的經濟,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方式,也是節能降耗的重要途徑。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要求進行生產,全面促進節能生產,從源頭上降低能源消耗。

      為實現節能降耗和環保,杜邦公司創造了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模式,創造性地把循環經濟原則發展成為與化學工業相結合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制造法”,從而達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環境保護目標。通過組織廠內各工藝之間的物料循環,從大量廢棄塑料中回收化學物質,開發出用途廣泛的乙烯產品,延長生產鏈條,減少生產過程中原料和能源的使用,減少廢棄物和有毒物質的排放。通過放棄使用一些環境有害型的化學物質、減少某些化學物質的使用量和發明回收本公司產品的新工藝,使公司生產造成的廢棄塑料物減少25%,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減少70%。公司設立了2015年循環經濟戰略目標,通過為客戶提供能效高、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產品,年收益將至少增加20億美元。

      通用電氣公司的杰夫·伊梅爾特言簡意賅地說:“綠色就是金錢。堅持苛刻的環保標準不僅有利于加強我們的企業地位,還將轉化成一項充滿商機的業務。”作為一家老牌制造公司,通用電氣過去和我國現的在某些企業一樣,常把環保法規視作一種成本或負擔,但今天,通用電氣尋找到了兩全其美的結合點,在進行環保投入的同時也獲得“綠色產業”的利潤。

      “綠色創想”是通用電氣公司的一項全球戰略舉措。通用電氣公司將大幅度增加對環保技術的研發投資,幫助全球客戶解決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同時減少自身在全球生產和經營活動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并以環保產品和服務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通用電氣公司的“綠色創想”是基于人類社會正在面臨的能源消耗增加、環境污染加劇等嚴峻挑戰而提出的循環經濟理念。2006年5月29日,國家發改委與通用電氣簽署了關于環保技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雙方約定加強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通用電氣將提供包括煤、風能、生物能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和方案,為中國的能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提供幫助。已經或即將在中國投入使用的“綠色創想”產品包括:為中國干線鐵路提供Evolution機車,提高燃油效率,污染排放量減少40%;為4家航空公司的42架飛機提供84臺通用電氣nx發動機,這些發動機較之普通的發動機能夠節約燃料的消耗,訂單額逾10億美元;70萬千瓦的風力發電機訂單,是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領跑者;為東海大橋項目提供電力、照明以及自動化解決方案,為非交通繁忙時段節省了20%以上的能源,等等。據悉,2005年,通用電氣公司“綠色創想”產品和服務的銷售額已經達到100億美元,2010年將在這一基礎上實現翻番,銷售目標為200億美元。

      .發展高新技術是節能降耗的必由之路

      能耗問題不只限于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更是個技術問題。節能降耗要靠技術手段和設備改進來實現,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大量降低原材料、能源和水的消耗,減少甚至消除廢棄物的產生。

      早在2002年,通用電氣就已經啟動了很多針對增加資源效率,減少廢氣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水資源供應以及水處理能力的研發。伊梅爾特認為,這些挑戰是現代企業共同面臨的難題,只有通過技術革新才能應對。通用電氣的計劃是,到2010年對清潔技術研究的投入將由2004年的7億美元逐漸增加到15億美元。同時,通用電氣將向客戶提供更多的綠色環保產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并保持公共信息透明度。通用電氣自身在全球生產和經營活動中也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以環保產品和服務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在中國,通用電氣將投入5000萬美元用于“綠色創想”產品的研發。

      目前,世界500強企業的經濟增長中技術的貢獻率已達70%~80%,這為企業節能降耗環保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信息化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基本手段,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有力技術支持。因特網的使用可減少企業對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改善經濟增長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沃爾瑪擁有美國第二大的車隊,年行程達150億公里。沃爾瑪承諾,要在可持續性項目中投資5億美元,在十年內把公司的能源消耗量減少30%,將產生的固體廢物量減少四分之一,將公司車隊的燃料效率提高一倍。沃爾瑪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建立起來的供應鏈體系,可以大幅度降低庫存量,提高產品的適銷率;運用電腦支持系統隨時跟蹤、報告每一個品牌、款式、規格的商品的銷售情況;采購環節則根據電腦提供的數據進行科學采購。通過衛星和電腦互聯,公司總部可隨時清點任何一家連鎖店內庫存、銷售和上架的情況,并通知貨車司機最新的路況信息,調整車輛送貨的最佳線路。這樣,沃爾瑪運用信息技術等先進手段優化了業務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篇(9)

      一、我國目前能源消耗現狀

      能源資源短缺是全球性的問題,也是我國在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嚴峻問題。我國的石油資源量占世界的3.5%,人口卻占世界的22%;我國水資源總量占世界水資源總量的7%,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2200立方米,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為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國工業用水浪費十分嚴重,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達90立方米左右,是世界平均取水量的2.5倍,為發達國家的3~7倍;土地資源占世界的6.8%,卻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能源短缺不言而喻。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的重要階段,國際經驗表明,這一階段恰恰又是能源資源強消耗階段。

      同國外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質資源的高消耗和廉價勞動力來實現的,據測算,我國每創造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我國的能源利用率僅為美國的26.9%、日本的11.5%。由此可見,在我國企業的產品成本中能源消耗及其他資源的消耗成本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這就使得一些企業以勞動生產者的低工資來彌補能源和其他資源高消耗的產品成本,以取得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優勢。也可以說,企業通過節能降耗減少產品中資源消耗成本的空間十分巨大,完全可以靠節能降耗來保持產品的競爭力。

      而且,我國企業的競爭力還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相當一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環境治理和削減污染物排放投入很少,或者根本不進行投入。資源和能源被大量消耗的同時,也帶來污染物大量的排放。肆意排放的污染物對空氣、植被、水資源、河流、土地的污染日益嚴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正面臨嚴峻的威脅。

      二、節能降耗是緩解資源壓力的有效途徑

      節能是指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及環境和社會可接受的一切措施以更有效的利用能源資源。節能已被稱為世界第五大能源,它不僅可以緩解能源供需矛盾,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而且是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降低大氣污染的最現實最經濟的途徑。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石油化工行業,集產能大戶、耗能大戶于一身。據統計,石油石化行業年能耗量達到2.7億噸標準煤,萬元產值能耗高達3.5噸標準煤,是其他行業的兩三倍。2006年,為了實現“十一五”節能降耗的總目標,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紛紛推出能源節約方案,通過節約和替代石油、熱電聯產等方式初步形成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經估算,三大石油公司在2006年節約能源折合350萬噸標準煤,節水1億立方米,相當于減排SO23.5萬噸,減排COD9600噸。

      不難看出,通過節能降耗,既能實現節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時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能源資源不足帶來的危機。

      三、節能降耗創效益

      節能降耗不僅僅是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也意味著創造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為防止地球溫室效應,愛普生公司采取多種節能措施,致力于減少因消耗能源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占公司能源消耗總量70%的電子設備生產工序進行改進,使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54.9%。2005年,愛普生公司“液體成膜技術”在“高溫多晶硅TFT液晶面板”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光刻法”制造電子元器件嚴重浪費材料和能源、并產生大量廢棄物的問題。而且愛普生移動液晶投影儀EMP-740在能源利用率方面的卓越表現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較之以前的產品,EMP-740的亮度提高了4倍,而消耗電量卻只有從前的1/4。這些節能環保產品既有利于擴大市場份額,增強社會美譽度,也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節能環保已成為戴爾公司重要的經營理念而被貫徹于產品設計、生產和應用的各個過程之中,戴爾推出的OptiPlex商用臺式機在電源、主板和機箱等方面均采用了無鉛設計,并配備了全新、高效的DellEnergySmart系列設置和戴爾平板液晶顯示器,從而使全球客戶每年可節約將近10億美元的能源開支。數據顯示,如果將OptiPlex745中采用的節能設置應用于所有戴爾臺式機,其節省的電能將減少1250萬噸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相當于大約250萬輛汽車在路上排出的廢氣。同時,節省的能源可為客戶節約16億美元的運營成本。

      節能降耗在節約能源和創造效益方面的作用是顯著的,但是要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必須要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和發展高新技術來實現。

      四、發展循環經濟是節能降耗的重要途徑

      循環經濟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目標的經濟,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方式,也是節能降耗的重要途徑。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要求進行生產,全面促進節能生產,從源頭上降低能源消耗。

      為實現節能降耗和環保,杜邦公司創造了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模式,創造性地把循環經濟原則發展成為與化學工業相結合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制造法”,從而達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環境保護目標。通過組織廠內各工藝之間的物料循環,從大量廢棄塑料中回收化學物質,開發出用途廣泛的乙烯產品,延長生產鏈條,減少生產過程中原料和能源的使用,減少廢棄物和有毒物質的排放。通過放棄使用一些環境有害型的化學物質、減少某些化學物質的使用量和發明回收本公司產品的新工藝,使公司生產造成的廢棄塑料物減少25%,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減少70%。公司設立了2015年循環經濟戰略目標,通過為客戶提供能效高、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產品,年收益將至少增加20億美元。

      通用電氣公司的杰夫·伊梅爾特言簡意賅地說:“綠色就是金錢。堅持苛刻的環保標準不僅有利于加強我們的企業地位,還將轉化成一項充滿商機的業務。”作為一家老牌制造公司,通用電氣過去和我國現的在某些企業一樣,常把環保法規視作一種成本或負擔,但今天,通用電氣尋找到了兩全其美的結合點,在進行環保投入的同時也獲得“綠色產業”的利潤。

      “綠色創想”是通用電氣公司的一項全球戰略舉措。通用電氣公司將大幅度增加對環保技術的研發投資,幫助全球客戶解決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同時減少自身在全球生產和經營活動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并以環保產品和服務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通用電氣公司的“綠色創想”是基于人類社會正在面臨的能源消耗增加、環境污染加劇等嚴峻挑戰而提出的循環經濟理念。2006年5月29日,國家發改委與通用電氣簽署了關于環保技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雙方約定加強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通用電氣將提供包括煤、風能、生物能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和方案,為中國的能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提供幫助。已經或即將在中國投入使用的“綠色創想”產品包括:為中國干線鐵路提供Evolution機車,提高燃油效率,污染排放量減少40%;為4家航空公司的42架飛機提供84臺通用電氣nx發動機,這些發動機較之普通的發動機能夠節約燃料的消耗,訂單額逾10億美元;70萬千瓦的風力發電機訂單,是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領跑者;為東海大橋項目提供電力、照明以及自動化解決方案,為非交通繁忙時段節省了20%以上的能源,等等。據悉,2005年,通用電氣公司“綠色創想”產品和服務的銷售額已經達到100億美元,2010年將在這一基礎上實現翻番,銷售目標為200億美元。

      五、發展高新技術是節能降耗的必由之路

      能耗問題不只限于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更是個技術問題。節能降耗要靠技術手段和設備改進來實現,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大量降低原材料、能源和水的消耗,減少甚至消除廢棄物的產生。

      早在2002年,通用電氣就已經啟動了很多針對增加資源效率,減少廢氣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水資源供應以及水處理能力的研發。伊梅爾特認為,這些挑戰是現代企業共同面臨的難題,只有通過技術革新才能應對。通用電氣的計劃是,到2010年對清潔技術研究的投入將由2004年的7億美元逐漸增加到15億美元。同時,通用電氣將向客戶提供更多的綠色環保產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并保持公共信息透明度。通用電氣自身在全球生產和經營活動中也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以環保產品和服務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在中國,通用電氣將投入5000萬美元用于“綠色創想”產品的研發。

      目前,世界500強企業的經濟增長中技術的貢獻率已達70%~80%,這為企業節能降耗環保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信息化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基本手段,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有力技術支持。因特網的使用可減少企業對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改善經濟增長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沃爾瑪擁有美國第二大的車隊,年行程達150億公里。沃爾瑪承諾,要在可持續性項目中投資5億美元,在十年內把公司的能源消耗量減少30%,將產生的固體廢物量減少四分之一,將公司車隊的燃料效率提高一倍。沃爾瑪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建立起來的供應鏈體系,可以大幅度降低庫存量,提高產品的適銷率;運用電腦支持系統隨時跟蹤、報告每一個品牌、款式、規格的商品的銷售情況;采購環節則根據電腦提供的數據進行科學采購。通過衛星和電腦互聯,公司總部可隨時清點任何一家連鎖店內庫存、銷售和上架的情況,并通知貨車司機最新的路況信息,調整車輛送貨的最佳線路。這樣,沃爾瑪運用信息技術等先進手段優化了業務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篇(10)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structure of US Industries, the rise of Industrial research in the late 19th and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America was creative response to the Anti-trust law and the patent policy.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Anti-trust law and the patent policy facilitate the rise of US Industrial research.

      Key words: Industrial research, anti-trust, patent policy

      工業研究實驗室發源于19世紀70年代的德國化學工業([1], [2])。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電氣工業和化學工業中的一些企業開始建立工業研究實驗室,啟動工業研究項目。美國工業研究的興起,具有重要的意義,著名經濟史家錢德勒(A.D. Chandler,Jr.)概括說:“新興的研究與發展部門,不僅對以科學為基礎的工業的快速成長,對各種類型的新產品、新機器和新工藝的開發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深刻地影響著國家財富的增長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3],p.39)。

      美國19世紀后期20世紀初興起工業研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工業對利用科技知識產生了需求,而科技界又能提供相應的科技知識供給。第二,德國依靠工業研究取得巨大的成功對美國起到了榜樣和示范作用。然而,這些因素并不足以解釋美國工業研究的興起,因為同樣受到這些因素作用的英國工業,其工業研究卻沒有發展起來。這就引發我們必須思考美國工業和英國工業所處的制度環境之不同。研究表明,美國工業研究的興起,有其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著重分析反托拉斯法和專利政策對美國工業研究興起的影響。

      1 美國工業研究的興起

      工業研究有多種界定([4], pp.127-131) ,本文所講的工業研究,是指工業企業內部設立的實驗室所從事的研究。1900年以前的美國工業實驗室,其工作性質還談不上是現代意義上的科學研究,它們主要從事改進制造方法、提高產品質量、排除生產故障等工作。1900年通用電氣公司創建的工業研究實驗室,是美國最早的致力于基礎研究的工業研究實驗室。所以,人們一般把1900年作為美國工業研究的歷史起點,此前稱為工業研究前史。

      據Mowery的統計,截至1899年,美國已有112家工業實驗室;從1899年到1918年,美國工業實驗室新增553家,其中1899-1908年新增182家,1909-18年新增371家([5],pp.62-63)。由這些統計數字可以看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確出現了工業研究的興起。

      工業研究的前史

      以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實驗室為代表。19世紀后期是美國工業的大發展時期,各種生產技術問題層出不窮,如產品和工藝的質量控制、原材料和產品的化驗和技術標準、副產品的利用等等。一些企業認識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有賴于科學知識的應用。于是,一些企業開始雇傭科學家,創建實驗室。1876年,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雇傭了一名化學博士,創建化學實驗室,負責對供應品如鐵軌、油的質量、規格和標準進行測試。該化學家的工作后來發展成一場全國性的運動,最終導致美國材料測試協會的建立([6])。

      美國工業研究的開端:通用電氣實驗室([4], [7], [8],[9])

      1900年通用電氣公司建立了美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工業研究實驗室。面對公司核心事業——電燈照明——受到嚴重的競爭壓力,工程師們建議公司應該有這樣的一個研究實驗室,它不僅致力于開拓新的科學原理在商業上的應用,而且要致力于發現新的科學原理。1900年底,公司高層一致同意,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實驗室。

      通用電氣實驗室在惠特尼(W.R.Whitney, 1868-1958)的領導下,不斷發展壯大,做出許多重大的發明和創新,如1910年開發出具有良好延展性的鎢絲,鎢絲燈泡進入市場;1913年開發出充氣燈泡,照明效率很高。靠著鎢絲燈泡和充氣燈泡,通用電氣公司在照明領域取得了壟斷地位。后來,通用電氣研究實驗室又在X射線管、無線電真空電子管領域取得了重大的技術突破,使公司這些領域贏得了強大的競爭優勢。而且,通用電氣研究實驗室還在基礎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1932年朗謬爾因在表面化學方面的貢獻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工業研究的先驅

      杜邦公司1902年創建“東方實驗室”;20年代杜邦公司的工業研究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啟動旨在奠定杜邦技術的“基礎研究”項目。杜邦公司大規模地擴建實驗室,并從哈佛大學挖來卡洛瑟斯(W.H.Carothers,1896-1937)博士實施該計劃,結果導致合成橡膠和尼龍這兩個重大技術創新的問世。([4], pp.113-124; [6], pp.24-25)

      AT&T公司1911年創立研究實驗室。后來在競爭的壓力下,AT&T發起了一個重大的研究項目,擬在電子、通訊和電路等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掌握無線電理論和技術發展的主動權。1925年,AT&T買下貝爾實驗室,貝爾實驗室不久即成為美國最大的工業研究實驗室。( [7],[10], pp.25-76 )

      伊斯曼—柯達公司于1912年創辦實驗室,聘請化學家米斯(C.E.K.Mees)擔任實驗室主任。米斯是一位卓越的工業研究領導者,在他的領導下,實驗室取得了許多重大的科技成果,為公司的創新奠定了基礎,并為公司的轉型——從橫向聯合到縱向整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6], pp.25-26)

      2 反托拉斯法與美國工業研究的興起

      美國工業研究的興起,是在美國制造業企業發生大調整的背景下發生的。美國企業之發生大重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反托拉斯法的制定([11],pp.13-16)。

      19世紀后期,大企業成長起來了,它們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相互之間達成控制價格和產出的協議,并竭力打壓中小企業,引起廣大公眾強烈不滿。1890年,美國國會迫于壓力,通過了謝爾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 Antitrust Act)。根據反托拉斯法,企業之間達成固定價格和瓜分市場的協議,均屬非法行為。為了適應新的法律環境,企業便試圖通過橫向合并的方式來控制價格和市場,1892—1904年美國掀起了企業合并浪潮。

      合并使得大企業變得更大,成為所謂的“巨人”企業。然而,大有大的難處,管理改革提到了日程。它們建立強有力的中央管理層,主要負責戰略規劃和整體協調;提拔專業人員擔任工廠經理;對制造、營銷等職能部門進行整合。工業研究就是在企業重組和合理化的 過程中而成為了企業的一個部門。通用電氣公司、AT&T、美國鋼鐵公司、杜邦公司的中央研究機構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起來的。

      通過工業研究,大企業將各種創新資源整合起來,有效地利用和提升公司專有知識的儲備,提高了企業識別和獲取外部技術知識的能力。如前所述,工業研究本來是企業重組的結果,現在又變成了企業進一步重組的原因,二者互為因果關系([5], p. 69),相互促進。

      轉貼于 后來,美國政府認識到,它們實行的反托拉斯政策,非但沒有達到抑制壟斷的初衷,反而變相地鼓勵了橫向合并行為,于是它們調整反托拉斯政策。1904年美國高等法院判定北方證券公司的橫向合并屬非法行為,從此橫向合并就行不通了。

      于是,美國企業再次進入一個新的法律環境,這要求它們尋找新的出路。它們發現,政府所理解的托拉斯指的是一個企業在行業中處于主宰地位,所以,要避免反托拉斯法的指控,可以采取多元化經營的策略。如何才能走向多元化經營呢?工業研究又派上用場了。企業借助工業研究,尋找和開發新技術,探索其商業化,從而開拓新的增長業務。柯達公司1912年創建工業研究實驗室,就是出于多元化戰略的考慮,并藉此逃避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反托拉斯的指控( [6], pp.25-26)。法院在執行反托拉斯法時有一個“理性原則”(Rule of Reason),指托拉斯從事的商業活動所產生的公眾收益,如果在價值上能夠超過托拉斯由于采取貿易限制措施而造成的損害,那么,這樣的托拉斯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通常認為,支持工業研究的托拉斯,常常被認為是“好的”托拉斯([7], p.259)。所以,美國企業把從事工業研究作為躲避反托拉斯法指控的一種出路。

      雖然反托拉斯政策阻止大企業進行橫向合并,但是,它并不阻止這些企業從別的企業或獨立發明家那里購買新技術。大企業的工業研究者除了自己開發新技術以外,還負責監控外界新技術的進展,并向管理層提供購買建議。通用電氣、AT&T、杜邦等企業均采用過這種方式獲得新技術,使之商業化。比如,AT&T從德弗萊斯特(Lee de Forest,1873-1961)那里購買了三極管的發明([10], pp.41-42)。

      可見,美國反托拉斯政策雖然其初衷是打擊大企業的托拉斯行為,但始料不及的是,它不但促進了大企業對工業研究的投資,而且大企業借助工業研究,更加鞏固了其寡頭壟斷的市場地位。

      3專利政策與工業研究的興起

      前面我們看到,反托拉斯法促進了美國工業研究的成長。與此同時,美國的專利政策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從而使得美國工業研究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

      專利法對工業研究興起的促進作用,其實在19世紀70年代的德國即明顯表現出來了([1], )[2])。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采取了強化措施。1898年美國國會修訂專利法,延長了專利的保護年限。1908年最高法院做出判定,出于防御的目的申請專利屬于正當行為。在20世紀頭20年,美國國會還采取了其他一些積極的專利措施,例如:增加專利局審查員的數量,簡化專利評審過程,把專利事務局從內務部交給商務部管理。專利政策的這些變革,提高了專利申請和審核的效率。另外,由于專利政策比過去更加明晰,專利執法更加嚴格,這極大地活躍了工業技術交易市場。最后,由于法院對專利許可政策采取寬容的態度,使得專利在公司研發戰略中的價值更為凸顯。

      企業從事工業研究,既有來自獲取新專利從而搶占技術制高點的動力,又來自舊專利即將過期從而引發過度競爭的壓力。例如,AT&T和通用電氣公司均在其核心專利即將到達專利法保護的終止期之時,建立或擴充了研究力量和設施。由于認識到技術對于競爭中的重要作用,企業在加大工業研究的力度,努力保護和提升公司自有的技術資產的同時,企業也加大了獲取外部技術專利的力度。

      專利還對企業保住其市場控制權,免遭反托拉斯法的沖擊,亦有貢獻。比如通用電氣公司,1911年聯邦政府判定它犯有反托拉斯行為,對其采取了嚴厲的處罰,但是法院認定通用電氣的專利許可協議是合法的,可以繼續保留。這就為通用電氣公司留下了一條生路。通用電氣公司對其專利許可下的電燈產品,仍擁有相當大的自由度,可以與國內和國際廠商達成卡特爾,從而保住了其專利產品的市場壟斷地位。

      綜上,美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結構變化,以及法院對專利技術的寬容處理,促進了工業研究的企業內部化進程,提高了企業從事研發活動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得知識產權交易市場更加活躍。

      4 結 語

      美國工業研究的興起,是美國企業與政府不斷博弈的一個結果,是美國企業對政府法律和政策做出的一種創造性的回應。這種對政府法律和政策回應的創造性,是企業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技術創新與反托拉斯法的關系是創新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12], [13])。本研究表明,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反托拉斯法促進了美國工業研究的興起,而工業研究的興起又極大地促進了技術創新,所以,可以肯定地說: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反托拉斯法促進了美國的技術創新。至于專利法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本研究表明也是一種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Beer, J.J.,1959. The Emergence of the German Dye Industry.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 劉立.插上科技的翅膀--德國化學工業的興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3] Clark, Kim B., ed., 1985. Clark, Kim B., ed., 1985. The Uneasy Alliance: Managing the Productivity-technology Dilemma.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4] 劉立. 通用電氣公司:世界企業界的哈佛.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5] Mowery, D. C., Rosenberg, N., 1989. Technology and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Growt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Hounshell, D.A., 1996.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R. Rosenbloom and W.J.Spencer, eds., Engines of Innovation: U.S. Industrial Research at the end of an Era.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7] Reich,L.S.,1985. The Making of American Industrial Resear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Birr, K., Pioneering in Industrial Research. Washington, D.C.: Public Affair Press, 1957.

      [9] Wise,G.,1985. Willis R.Whitney, General Electric, and the Origins of U.S. Industrial Researc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0] 閻康年. 貝爾實驗室. 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篇(11)

      股市動態30指數自2008年1月1日設立以來,下跌22.86%,同期上證指數下跌54.48%。本周股市動態30指數、股票組合均跑贏大盤。

      隨著原油價格的下跌,本周成品油價格下調。最新出爐的4月份進出口數據表明我國外貿形勢依然不樂觀,4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080.8億美元,增長2.7%。其中,出口實現1632.5億美元,增長4.9%,環比減少1.5%,經調整后同比增速實為7.2%,遠低于10%的市場預期和一季度9.8%的水平。全周中小板指數下跌0.92%,創業板指數上漲1.11%,小盤股表現優于大盤指數。

      中國平安(601318)5月11日刊登保費公告,前4月保費收入共915億,壽險、財產險、健康保險、養老險分別收入人民幣569億元、323億元、6242萬元及23億元。

      廣州藥業及白云山受整合及廣藥集團收回王老吉品牌的影響,全周分別大漲28.88%和24.57%。廣藥和白云山的上漲帶動了醫藥板塊,本周30成分股的武漢健民及上海醫藥均小幅跟漲。

      二、股市動態30指數

      農產品10送2轉6派1,農產品股數變為360萬股,增加現金18萬元。

      宇通客車10派3,增加現金396981元。安泰科技10派1.2元。寶鈦股份10派0.5元。

      本周增加中國西電200萬股,減少現金848萬元。經過上述調整現金變為171,598,480元。

      三、最新評論

      根據中國西電最新的公告,中國西電向通用電氣(GE)新加坡公司發行新股,合計76.89億股,通用電氣33.8億現金認購,認購完成后持有中國西電15%的股份。認購價格4.4元/股,較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均價溢價13.08%,目前股價4.24元,認購價仍高于現價。中國西電募集資金主要用途是與通用電氣成立合資公司和補充流動資金。中國西電擬與通用電氣新加坡公司成立自動化合資公司,擬投資總額12.6億元,中國西電出資3.717億元,占比59%。合資公司主要引進通用電氣技術,經營二次設備相關業務。作為雙方同意組建自動化合資公司的條件,通用電氣將向自動化合資公司轉讓二次設備有關技術。自動化合資公司獲得相關技術的獨占使用權,將成為中國西電以及通用電氣在中國唯一的二次設備產品生產平臺。

      同時中國西電與通用電氣簽署了《通用電氣公司與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業協議》,雙方同意按照協議約定的條款和條件在中國以外的區域開展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營銷方面的全球范圍內的商業合作。通過《商業協議》項下的合作,公司將可以借助通用電氣在歐美等地區的優勢將公司的一次設備產品帶入歐美等市場,通用電氣亦可將其二次設備產品銷往公司的優勢市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专区日韩精品欧美色|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jizz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免费看污污的网站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午夜精品美女写真福利|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丰满白嫩大屁股ass|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成人精品在线视频| 91探花福利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 欧美日激情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性色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猫咪|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