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天中學刊》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論文可以寫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若論文受到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支持,請注明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
(二)本刊采用頁下注釋。正文中注號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標注于相關句子的右上角,通常應在相關標點之外。
(三)對擬用的稿件本刊將向作者發出Email通知,不用稿恕不另行通知作者,來稿也不退還,請作者自備底稿。
(四)題目力求簡明醒目、確切,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頂格排。
(五)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參考文獻置于文末,按國家標準GB/T 7714-2005規定的著錄規則。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天中學刊》是一本在教育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6年創刊,由黃淮學院主管,黃淮學院主辦,為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1-1232/C,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6-5261。
該刊設置了百年黨史研究、政治·法律研究、哲學·社會學研究、辭賦文學研究、漢魏六朝小說研究、文學·語言研究、歷史·文化研究、高等教育·教學研究等欄目,覆蓋教育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天中學刊發表范例
-
《汝南先賢傳》中的另類清流
作者:樊榮
-
論梁代郊廟歌辭的復古改革
作者:劉玉葉
-
論杜甫對神話的接受與運用
作者:孟祥娟
-
杜詩的“法”與“意”——以《客至》解讀為例
作者:張炳文
-
劉禹錫賦的企望心境與慷慨情懷
作者:劉偉生
-
《清代士人游幕表》補遺
作者:李金松
-
近代反侵略戰爭題材小說的書寫策略及文化反思
作者:李九華
-
詞樂研究的第一部力作——論劉堯民《詞與音樂》及其音樂文學研究法
作者:張建華
-
《幼學瓊林》的訓詁實踐及語言學價值
作者:賈忠峰
-
明代太醫院官醫遷轉制度考析
作者:李秋月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