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稿件被《中國電化教育》期刊退修后,可按以下流程進行修改,以提高錄用概率:
一、分析退稿原因
1.?仔細閱讀退稿通知:明確編輯或審稿人指出的問題,如選題不符、創新性不足、數據缺陷或語言表達問題?。
2.區分退稿類型:可修改退稿、拒稿(若意見表明“研究方向不符”,建議改投其他期刊)
二、針對性修改策略
1.深入探討研究問題,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2.增加相關理論背景和文獻綜述,以支持研究論點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三、重新投稿準備
1.?附修改說明:逐條回應審稿意見,說明修改內容及依據。
2.核對期刊要求:
(一)來稿時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工作單位、職稱、職務、學位、通訊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個人信息。
(二)正文文本,5號宋體,單倍行距,頁邊距上下限、左右邊距均采用Office 軟件的默認設置。
(三)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釋義性注釋是對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引用文獻的原文摘錄,要詳細注明節略原文。
(四)本刊在收到稿件3個月內決定是否采用;如不能采用,將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明確告知。
(五)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綜上所述,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提高稿件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增加被期刊錄用的機會。
《中國電化教育》是一本在教育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理論期刊,于1980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為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3792/G4,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6-9860。
該刊設置了高質量教育、理論與爭鳴、智能引領與智慧教育、教學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等欄目,覆蓋教育領域多個研究方向,以反映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電化教育發表范例
-
文化資本視域下智慧校園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作者:曹慧萍
-
教育機器人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影響——基于49篇實驗或準實驗研究論文的元分析
作者:單俊豪; 宮玲玲; 李玉; 閆寒冰
-
基于學習畫像的精準個性化學習路徑生成性推薦策略研究
作者:師亞飛; 彭紅超; 童名文
-
創客教育促進初中生核心素養形成路徑的實證研究
作者:王牧華; 商潤澤
-
虛擬現實與移動增強現實復合性教學環境設計
作者:李亮; 朱津津; 祝凌宇
-
電子書包賦能的精準教學模式有效性研究——以初中數學復習課為例
作者:王永固; 肖鐳; 莫世榮; 沈一峰; 童桂恒
-
教師支持對在線學習者交互程度影響的研究——以高中語文學科“雙課堂”教學為例
作者:李玉順; 鄒佳君; 王屏萍
-
堅持統籌發展,突出海淀特色——建設高水平現代化的教育強區
作者:王方
-
智慧教育助推海淀教育現代化發展
作者:屠永永; 劉杰; 孔偉
-
海淀區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發展之路
作者:馬濤; 趙峰; 王有學; 高潔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