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與海洋工程》作為一本工業領域的學術期刊,投稿難度一般,但仍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術實力。具體詳情需結合期刊定位、審稿流程以及投稿者的研究質量綜合評估。以下是詳細分析:
了解期刊信息:
《船舶與海洋工程》期刊創刊于1985年,是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上海市船舶民海洋工程學會主辦的工業類雙月刊。該雜志以中文出版,擁有國內刊號:CN 31-2076/U及國際刊號:ISSN 2095-4069。旨在成為工業領域的先鋒,及時反映工業改革與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索工業規律,助力工業事業的繁榮。通過高質量的論文和研究成果,為工業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工業創新與進步。
期刊級別與定位:
《船舶與海洋工程》 期刊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數據庫收錄。獲得了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榮譽。主要欄目:綜述、設計與研究、輪機與輔機、電氣與自動化、工藝與材料、信息技術、管理現代化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該期刊的讀者群體主要是工業工作者、工業研究者、工業政策制定者以及對工業領域感興趣的讀者。
投稿須知:
(一)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要求完整準確地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300字左右。關鍵詞為5~7個。
(二)作者在稿件上要寫明自己的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區名、郵政編碼、聯系電話,有條件的,可附上電子郵件地址。
(三)引文標示應全文統一,采用方括號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于半角方括號中,如:“……模式[3]”。各級標題不得使用引文標示。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四)參考文獻:文中如有序號,要與文后序號一致,用[1]…[2]…標注,未標注序號的文獻列于標洼序號的文獻之后。
(五)來稿須注明未一稿兩投,曾在其他公開雜志以摘要或簡報形式發表者不在此限。
發表周期:
采用三審制(初審、復審、終審),《船舶與海洋工程》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如果超過預計的審稿時間仍未收到回復,可以主動聯系編輯部詢問進度,若想縮短周期,流程協助可咨詢在線客服。
投稿建議:
投稿《船舶與海洋工程》期刊需注重選題創新性與格式規范性。建議投稿前充分研讀近期刊發文章,并嚴格遵循雜志社要求,對于具備一定學術實力的作者來說,是一個相對好投且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選擇。
船舶與海洋工程發表范例
-
船舶落地電氣設備基座安裝圖優化設計
作者:嚴凡; 張燕琴; 田景奇
-
正交設計在LNG船貨艙殷瓦焊接工作中的應用
作者:張金林; 朱焊烽
-
自升式平臺樁腿超厚度齒條切割工藝
作者:馮小東; 王維玉; 馬向前; 李虎請; 賈寶春; 張永杰
-
集裝箱船綁扎及相關結構精度控制方法優化
作者:馮敏超; 邵丹; 陳風
-
基于GISIS數據庫的客滾船碰撞事故致因分析
作者:李若皙; 唐文勇; 張道坤
-
基于三維體驗平臺的圓弧樣條插值研究
作者:王堯; 朱煜; 李海波; 孫浩月; 朱明華
-
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船舶與海洋工程》——理事會秘書處拜訪江浙部分會員單位
作者:陳麗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