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在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中,任務驅動教學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針對教學內容設定相對應的任務,通過所學的知識來自主探索,或進行團隊的互動協作來完成任務,最終達到讓學生對計算機課程學習提升興趣、讓學生對計算機知識扎實牢固掌握的目的。
一、任務驅動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任務驅動教學時,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是對學生的一種要求,也是最大限度提升學生能動性的手段。相對其他學科來說,計算機更適合任務驅動教學。當學生們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困難時,除了運用課堂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之外,還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或者通過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幫助來完成任務,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權轉移到學生手中。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交流和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二)優化了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在計算機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實踐是掌握理論知識的必要過程,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能夠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卻并不知道如何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而進行任務驅動教學時,教師在設計任務的同時,就會充分考慮到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相結合,從而使學生可以把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踐當中,為在學校中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今后的工作當中打下堅實的基礎。總得來說,任務驅動教學可以使得學習內容變得更加感性,優化了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
(三)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當今社會,在工作當中對團隊合作的需求越來越多,所以這種團隊合作精神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就要注重培養,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任務驅動教學需要團隊間所有的人員相互溝通及交流,相互之間取長補短。這種團隊合作的精神會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快速融入到新的團隊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創新性。任務驅動教學的方式給學生帶來的最重要的幫助就是主動探究的精神和能力,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時候并不是拘泥于課本上提供的知識,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如何完成任務。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必定會提出獨到的、新穎的思路或者是找到各種各樣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實現了一種超越自我的創新。這種創新意識的養成,對學生在學習任何知識的時候都會有著極大的幫助,甚至這種創新精神對學生走向工作崗位之后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幫助。
二、任務驅動教學在計算機課程學習中的應用探析
(一)情景設定、提升興趣。當今社會,計算機普及率越來越高,我國大部分地區從小學教育階段就開設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所以進入高校后,在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時,很多學生認為已經掌握,提不起興趣,很多學生也忽略了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給學生們創造一個真實的情景,提升學生對計算機課程學習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設定情景的時候,教師要基于總體學習目標,把這個總的目標分解成眾多的細小目標,任務內容要貼緊學習主體,讓學生們面臨現實問題并激發學生完成任務的興趣,以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設疑引導、合作探究。教師在教授計算機課程的過程中,相對于傳統教學的填鴨式教育模式,對學生提問和設置疑問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教學內容,并能開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個教學環節中,一定要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并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讓學生們得到一個統一的觀點。這個交流和討論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們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知并能夠充分地了解所學的內容。任務驅動教學的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讓學生們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下掌握知識,也能讓學生在任務過程中開拓視野、拓展知識面,最終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三)整理學習內容、分析學生特性。由于每個學生的特征不同,所以想讓每個學生學好計算機課程,就必須分析學生的特征。通過這種分析,了解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內容和技能水平以及學生的個性特征,找到每個學生適合的情境及教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展開對學生的摸底,并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情況。教師可以根據調查問卷分析出教學過程中需要安排的教學內容、知識結構、容易讓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等。所以在設計學習任務的準備階段,可以根據不同的知識體系、知識類型和知識掌握程度設定對應的學習環境。
(四)設計教學目標和任務。任務是教學目標的具體化,通過完成任務達到完成相應教學目標的目的。在任務驅動教學的過程中,任務的設定可以在學期初期幫助學生設定一個大的任務,然后再根據教學目標把大的任務細分成多個細小的任務,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熱情。每當學生通過努力完成一個小任務時,都會讓學生獲得一定成就感并會讓他們對下一個任務產生期待。學生們在不斷完成小任務的基礎上,逐漸就會具備完成單元任務的能力,最終達到完成大任務目標的能力。學生們在完成不同階段任務的同時,也相應掌握不同階段教學內容,最終達到完成整體課程學習的目的。
(五)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設計任務時,首先會對學生提出時間要求。學生根據任務需要的知識進行學習,教師也可以在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當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小組對有些任務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取得一致時,教師應及時劃出重點,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和分析。這樣既能幫助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也能幫助教師對任務內容及時修改和調整,以達到學生始終保持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所學內容的目的。
(六)針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任務驅動教學的評價方法可以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與學生之間互評等方式來完成。不管采用何種方式都是為了讓學生對自己完成任務的情況有直觀認識,找到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學習。評價可以采用上機實踐、日常考核和理論考核這三種方法來實現,這樣對學生閱讀程序的能力、編程能力、基本概念理解、課堂表現等方面都進行考核。任務完成情況評價體系的建立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動手能力的提高、思維能力的提升都有著促進作用。
三、結語
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的應用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師而言,改變了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促進了教學方式多元化的發展,對于學生而言,提升了自己發展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所以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的方式,是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知識學習的興趣及學生自主學習和團隊協作精神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