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給數學課程的內容、教學和學習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規定,應適當運用新的科學技術,提高教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形式新穎,聲音迷人,圖文與文字相結合,動態與靜態相融合,深受小學師生喜愛,在教學過程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能夠將髙度概括的定義、繁瑣的計算、各種復雜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彌補了傳統手段的不足,將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減輕教師的負擔。雖然多媒體教學有許多優點,但客觀地說,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多媒體教學的積極應用
1.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一切知識最初都是從感官感受到的。小學生年紀小,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簡單教學并沒有動員孩子學習的興趣。若能采用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以生動的文本、圖形、圖像、視頻和聲音來引導孩子們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會大大增加。因此,能夠滿足上述要求的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使用。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愿意并更積極地參與探索性數學活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適當使用多媒體可以將教師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圖形和圖形運動,以及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空間結構生動地展現出來,并通過組合文本、圖形、3D動畫、視頻圖像和聲音等各種信息,創建生動直觀的場景,為學生營造一種全新的學習環境。
1.2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今天的小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此,教學環境應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思維拓展思路,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潛能的目的。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環境得到大幅度的改善,給學生們帶來煥然一新的感受。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的情感材料,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思維積極開展創新的火花。在“圓的認知”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深刻領略圓的特點,老師問學生:“現在每個人都在思考。我們在自行車和汽車中看到了什么樣的形狀?”當學生回答時,老師用多媒體顯示自行車和汽車的照片,老師又問了一遍。“讓我們再考慮一下。如果老師把圓輪變成了一個正方形,會發生什么?”教師不斷演示多媒體,學生很快會說出:在方形輪中,自行車和汽車在鍛煉期間不能保持穩定。接下來,教師使用多媒體將輪子更換為橢圓和矩形,以進一步驗證上述結論。將它們與圓進行比較,讓學生在比較過程中對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1.3使用多媒體突出關鍵點并解決困難
當小學生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時,他們通常無法解決這些困難。結合視覺和聽覺促進知識內化,可以加深學生對難點的理解,達到傳統教學方法無法達到的效果。例如,遇到問題的難點在于遇到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想法。在教學中先設置這樣一道題目:李明家距張強家200m,兩人同時出發向對方走去。張強每分鐘走30m,李明每分鐘走20m。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首先要創建一個動態的情境,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問題的含義。用屏幕顯示:李明和張強都用不斷閃爍的紅點表示。兩個紅點相向而行,經過4min行走,他們相遇,PPT發出了愉快的聲音,張強的旅程顯示為藍色。李明的旅程用紅色表示。通過觀察、提問、思考,進而得出結論。使用多媒體逐步展示兩個人之間的距離隨著時間的變化,并提出問題:(1)出發2min后,張強和李明距離多遠?(2)兩人所走的路程和與兩家的距離有什么關系?從而令學生準確了解到:兩個人相遇時走路的總和是兩者之間的距離。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指導,引導學生思考,為以后的教學內容奠定一定的基礎。
1.4節省教師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數學教師需要書寫大量的板書,而黑板的包容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利用多媒體,把這些內容制作成為PPT,游刃有余地顯示大量信息,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能夠互動,其優點是顯而易見的,既節省教師的時間,又提高課堂效率。
2多媒體教學的弊端
2.1優勢明顯,弊端顯然
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可以提高講座速度,但也會使一些學生難以理解課堂內容,從而降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某些情況下,教師課程的標題和學生必須完成的問題可能超過10個。課堂上只有45min,學生在大約4min內消化一個問題。換句話說,多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之間的差距,這可能導致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
2.2為用而用,以輔代主
如今,多媒體課件在小學教室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受到師生的青睞。我們必須真正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師教學的輔助形式,其目的只是為了彌補教師“一口一舌”的缺點,卻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教學活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將講座的所有內容都放到了PPT中,甚至一個小問題也由多媒體處理。因此,多媒體在課堂中占主導地位,教師成為多媒體技術的奴隸。
3如何合理利用多媒體
正因為多媒體教學存在兩面性,如何最大限度發揮多媒體優勢,讓多媒體充分地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便利成為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問題。下面談談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的一些體會。首先,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要“務實”。使用PPT課件時,課件不一定越美觀越好,相反,務實才最重要。然而許多教師在制作課件時,過分關注美麗的畫面,而忽視知識的傳授。在課堂上,學生專注于“美輪美奐的”多媒體顯示,但忽略了課堂的重點。因此,制作多媒體課件,使課件更加實用才是最關鍵的。其次,多媒體課件應與板書相結合。在介紹新課程并揭示授課主題時,教師在引入概念時,要板書定義;在探索法律和研究本質時,有必要推斷出題目所用的定理;在分析解決問題的想法時,應該考慮解題的主要思路;在解題時,要板書解題過程;在審查和總結中,應當著重讓學生懂得題目的知識結構及其內部聯系。雖然這些級別中的一些可以被多媒體取代,但黑板是學生模仿的藍圖,就像一些數學符號。一些基本技能的演示,如畫函數圖像的過程,應當:列表→值→計算→跟蹤→平滑鏈接,之后才能使用多媒體繪制圖像,否則,學生的知識生成過程模糊,函數圖像無法在紙上正確繪制。最后,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來注意節奏,避免讓學生像看電影一樣看課件,要突出重點。
4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認識到多媒體輔助教學既是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也是為了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因此,在制作課件時,教師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并且給學生留有時間進行考慮和分析。注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同時根據學生對課堂的了解調整PPT,使課件充分地為教師所使用,而不是課堂為課件所主宰。當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時,應該考慮如何最高效地將科學技術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最大的貢獻。我們要始終相信,如果我們堅持為學生服務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同時彌補劣勢,使多媒體在輔助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揮更大、更有效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最大的便利。
參考文獻:
[1]季素月.給數學教師的101條建議[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5-26.
[2]王一薇.引入數字課堂優化數學教學[J].商情,2011(9):123.
[3]張佳煒.合理利用多媒體,優化數學課堂[J].大觀周刊,2013(11):45.
作者:宋瑞芬 單位:山東青島黃島區瑯琊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