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鄉村基層社會治理現狀及策略研究

      時間:2022-11-17 18:21:47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鄉村基層社會治理現狀及策略研究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鄉村基層社會治理現狀及策略研究

      鄉村治,百姓安,國家穩。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是廣大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的重要承載空間,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稅費改革,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科技手段的日新月異,中國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有的單一的以鎮村組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不再適應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社區的建設和發展,因此創新鄉村社區治理模式,增強鄉村發展活力是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為探索出一條具有中部鄉村基層社會治理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我們對此進行了初步的理論和實踐探索。

      1調研情況分析

      本研究選取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轄區內崔莊、武侯、塔園社區、曾樓社區和鄭崗社區5個城鄉社區的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和結構式訪問。課題組共發放調查問卷220份,收集到有效問卷164張,有效問卷回收率約75%。調研情況如下。

      1.1社區居民對參與社區治理情況調查態度存在明顯差異

      首先就是整體參與意愿不高,這從課題組發放和回收的有效調查問卷就可以看出來,課題組共發放調查問卷220份,收集到有效問卷164張,有效問卷回收率約75%。在核心樣本社區發放調查問卷85份,回收有效調查問卷5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約65%。其次,就是男性的參與積極性要高于女性,比如在核心社區的調查中,參與的男性調查對象是女性調查對象的2倍還多。中年人參與的積極性要高于其他年齡段,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年齡在31~55歲的回收的有效問卷能占總有效問卷的48%。在職職工或曾是在職職工的參與調研的積極性要高于非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在職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的有效問卷占比約53%。由此可見,中青年群體是參與各項社區活動最為積極的群體,一方面,這些人對于自身參與社區治理活動的認知不斷強化,另一方面,這些人處于人生的穩定階段,有更多的時間關注相關信息。居民的收入和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社區居民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

      1.2關于社區的服務方面,社區居民的滿意度相對較高

      從課題組調研的有效數來看,超過半數的社區居民是知道自己所居住社區的居委會辦公地點及主要負責人的,尤其是鄭崗社區的居民,幾乎每一個調查對象都知道社區居委會的確切位置和負責人的名字,反而是十二里河社區的居民,有超過多半數的人不知道社區居委會的確切位置和負責人姓名。這可能與鄭崗社區本身就是直接從熟人村莊政治化升格為新型社區有關,社區居民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只不過住的環境由過去傳統的鄰里小院變成今天的鄰里小樓而已。而相對來說,城郊社區的人員流動較大,社區居民來源相對復雜,有原住地居民、外來務工人員和新社區居民等,在能正常進行個人生產生活的前提下,許多非原住地社區居民不知道、不關心社區居委會和負責人也很自然。但總體上來看,大部分都對社區的服務比較滿意,這同各社區不斷加強黨建,真正落實中央“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政理念的結果有關。

      1.3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文體活動和志愿者活動比較積極

      這種積極性最主要來自社區管理者的有力組織,宣傳到位,比如武侯社區已建成社區志愿者服務工作站、志愿者服務隊等,在社區全面開展扶貧、幫困、助殘、關愛留守兒童、關愛孤寡空巢老人、宣傳節能環保理念和倡導文明新風等公益活動,武侯社區黨建品牌《金色陽光工作室》每月組織美發志愿者輪流到轄區家屬院為居民提供免費理發服務及美容美發知識講座,并為特困群體建檔立卡定期上門理發服務。為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根據轄區居民的需求,又增設了舞蹈培訓服務項目,政協措施得到了轄區居民的一致贊揚。

      1.4參與社區治理方面,社區居民的參與意愿并不強烈

      從參與課題組調研的有效問卷顯示,社區居民對參與社區治理活動并不熱心。在是否參加過社區民主選舉的問題回答時,明確自己參加過民主選舉的人數僅占約35%,而選擇沒參與和選擇說不清的人數占比總和竟然達到65%。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對參與社區治理這般漠然的情況下,社區居民對社區現有的治理模式選擇明確滿意的占比竟達約51%。根據社區委員會提供的綜合數據,在城鄉居民參與換屆選舉時,有63%的城市居民參與了當地社區居委會投票選舉活動;有78%的農村社區居民參與了新農村社區的換屆選舉。總體上來看,社區居民參與社會事務的監督活動、文娛活動、社區公益類活動、社區創建類活動或公共事務類活動的占比都非常低。其中,農村公益活動參與頻率略高于其他活動參與頻率。

      1.5社區居民對居住環境的滿意度比較高

      從課題組對核心樣板社區調研的情況來看,隨著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無論是城市社區或農村社區,在硬件設施上都有了較大的變化,關于社區是否有較大改造的問題,有占比約84%的居民認為社區環境有很大的變化,對居住環境滿意的滿意度也達到71%以上。認為大部分便民服務能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社區內的供排水服務、水電氣費用收繳、社區便民超市、郵政和快遞代收等服務能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農村社區居民對村里提供的各類公共服務的評價普遍較好,村莊提供的便民服務整體評價一般。課題組成員在調研中發現,社區改造最大的因素來自社會的發展,來自于政府的推動。比如鄭崗社區,之所以由一個傳統的落后的農業村莊,變成現在生活富裕、環境優美及社會和諧的新型農村社區,這與鄭崗社區臥龍區王村鄉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服務于2012年全國農運會的召開有關。

      2社區治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社區治理主體職責不明,社區治理的行政化傾向明顯

      當前,社區治理初步形成了基層政府、社區黨組織、居民委員會和社區社會組織等參與的多元化社區治理格局。然而,在這一轉型過程中,政府與社會的權力邊界不清晰,職能定位尚未明確,政社不分的問題非常突出。一些政府部門在社區治理創新中出現缺位、越位或錯位的現象,社區居委會高度依賴基層政府,社區自治能力欠缺,脫離社會公眾的真實訴求。

      2.2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意識不高,參與度較低

      課題組成員在社區調研時發現,大部分的黨員、干部對社區治理積極,有較強的主動性,主動參與社區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積極了解和掌握社區的基本情況及熱心社區惠民服務等。然而,部分社區居民對于社區治理漠不關心,主要表現在對于社區內公共事務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想關心、也不想了解社區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的重要意義所在,認為社區的公共事務與自己沒有直接的利益關聯,只要不損害個人的利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相當一部分社區居民對于居委會主動公開社區公共事務時并沒有認真看過,尤其是農村社區,認為社區的事務政府自會安排好,社區選舉什么的就是政府走走形式,自己的關不關心對選舉結果都沒什么影響。

      2.3社區缺乏優秀的管理人才

      課題組成員在對社區的調研中發現,農村社區的負責人整體文化程度不高,社區管理系統缺乏高素質新進人才。其對社區的治理是憑在熟人社會中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方法處理問題,處理事務主要靠多年積累的社會經驗和個人威信。雖然,臥龍區政府發下文件,在村委(社區)班子組成人員中一定要配備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但由于我國社區工作事務多、亂、雜,而工資又不高,很難吸收到優秀的管理人才。然而隨著社區居民的公共服務需求日益多元化、復雜化和個性化,這種社區治理過程的碎片化,更加妨礙了社區治理創新的可持續性。

      2.4社會組織服務與社區需求尚未精準對接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居民層次的提高,社會組織與社區需求無法有效對接的癥狀開始顯現出來。一面是日益增長的社區需求,一面是部分社會組織無事可做而缺少資金,這類社會組織因無法發現或回應社區需求而陷入生存困境。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一是社會組織并沒有意識到社區的需求,這多與社會組織沒有走進社區、深入群眾有關;二是社會組織已經發現了社區的需求,但沒有完善的進場路徑或資源支持社會組織回應社區需求,如缺少相應的政策或資金支持。這就導致社會組織與社區需求無法有效地對接。

      3鄉村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發展策略

      3.1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合理界定治理權責

      要提高社區的治理創新效果,就應該促進政府觀念轉變與更新,理順政府內部、政府間的權責界限,厘清政府、市場與社會的權力邊界、職能、責任和利益,明確基層政府在社區治理創新中的職責,建立政府讓渡社會空間的相關制度設計,實現權責相稱,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政府應當逐漸從公益服務的唯一提供者轉變為安排者,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和民眾受益的社區治理創新格局。優化社區治理結構,促進多元共治模式的發展,形成政府、社區組織、社區居民和駐區單位有序參與的共同體。

      3.2制定完善社區高層次人才引進制度,培育社區治理精英人才

      要真正落實上級政府有關加強社區建設的文件精神,建立健全社區人才隊伍引進和培育的相關文件制度。應注重培養專業化的社區工作者,建立一支扎根基層、為民服務和甘于奉獻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加強社區工作人才培養選拔、使用、流動、評價和激勵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大力加強社區相關專業教育培訓,加強社區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建設,積極推動社區治理相關崗位開發和專業人才使用。推進社區人才評價和激勵工作,吸引優秀人才加入。

      3.3加強社區信息化制度建設與平臺建設

      進行社區信息化的頂層設計,強化溝通,建立科學的、整合的和統一的協調機制,形成社區信息化的共識。逐步構建社區服務的綜合性信息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力量和社會力量的積極性,由政府主導、行業引導、企業與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及多元化投資,形成社區信息化的平臺共建與利益共享機制。豐富和完善社區服務信息的內容,規范服務信息標準,實現服務區域、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的全覆蓋,并進行有效的信息服務質量監督。同時,要加大對社區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培養社區信息化人才,配備社區信息化公共設施等。

      3.4促進居民參與,積極培育社區社會組織

      一方面,政府應大力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社會組織的性質、職能和職責,降低社會組織的“準入門檻”,區分和引導社區公共事務、志愿服務和文娛活動等不同社區社會組織的發展。同時,應推動相關部門抓緊研究和制定出臺扶持社會組織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為社會組織的發展壯大提供支撐。政府在拓展社會組織資金籌措渠道、引導社會資源投入和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的同時,也要注重發揮市場和社會的作用,釋放民間活力,促進民間參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社區社會組織也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身服務公眾的能力,積極參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

      4結束語

      鄉村治理作為基層治理,是我國社會治理體系最薄弱的環節,鄉村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是國家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前提。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把鄉村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黨和國家各項政策落地于鄉村、矛盾化解在鄉村,確保社會的長治久安,因此鄉村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作者:張麗萍 單位:南陽農業職業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1国产精品va欧美精| 国产精品1区2区| 国产精品熟女高潮视频| 国产精品1024在线永久免费|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av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老司机午夜网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 国产精品gz久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视频色视频| 四虎最新永久在线精品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www.久久精品| 国产第一福利精品导航|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2020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