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康復學習計劃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1 引 言
抗壞血酸(AA)是具有廣泛生理活性的物質[1],化學穩定性差,在空氣水中極易被氧化,見光易分解;電化學反應活性靈敏,在不同化學環境,如不同電極及pH溶液中,具有不同的反應機理。有關AA在不同金屬電極表面的電氧化機理和動力學研究的報道較多[2~12]。Aldaz等[8~12]在Pt、Ga、Au和Hg電極表面的電氧化過程中發現有自由基陰離子中間體存在。推測了AA在pH
近年來,離子液體由于化學穩定性強、能溶解電活性物質和具有離子導電性而成為一種新的溶劑,可用于電化學行為的研究[13~15]。本研究使用的1乙基3甲基咪唑(EMIMBF4)是一種低粘度和高導電性的質子型溶劑[16]。
現場紅外光譜電化學方法是一種將電化學和光譜技術相結合,實時跟蹤電極/溶液界面的各種反應過程,從分子水平上研究電化學反應機理的強有力的方法[16,17]。
導數循環伏吸法[18]是1981年Henry等提出的方法。它是一種利用特定波長下,反應物、生成物或中間體吸光度對時間(電位)的導數來跟蹤電化學反應的方法。由于dA/dtE或dA/dEE與iE有完全相同的形式,所以導數循環伏吸法和循環伏安法曲線形狀完全一致。此外,它可排除非法拉第電流的影響,如充電電流的影響;也可排除其它在測量波長下不吸光的電化學反應。然而,目前導數循環伏吸法主要用于紫外可見光譜電化學研究,而紅外光譜電化學的循環伏吸法、導數循環伏吸法尚未見報道。
本研究采用循環伏安法和紅外循環伏吸法研究AA在水和EMIMBF4中的電化學氧化機理,發現AA發生不可逆電化學氧化。現場紅外光譜結果表明,AA的氧化產物為脫氫抗壞血酸(DHAA),它在離子液體中比在水溶液中穩定,可能以二聚體存在,或與離子液體間存在氫鍵作用。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CHI630C電化學工作站(上海辰華儀器有限公司); Nicolet Nexus 870 FTIR儀,配有液氮冷卻的MCTA型監測器;三電極系統:鉑電極( 2 mm)和鉑盤電極( 4 mm)為工作電極,Ag絲為準參比電極,鉑絲為對電極。抗壞血酸(AA,平均分子量為176.13 g/mol, 國藥集團試劑公司);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EMIMBF4,99%,上海成捷化學有限公司),使用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
2.2 實驗方法
現場快速掃描紅外光譜電化學實驗是在自制薄層電解池[17]中進行的(薄層厚約5 μm),工作電極為鉑盤電極( 4 mm), 對電極為鉑絲, 準參比電極為Ag絲,CaF2紅外光窗。工作電極使用前用Al2O3拋光,再用水超聲波清洗干凈;實驗時推壓在光窗上形成薄層。采用循環伏安法調制電位,100到120張干涉圖累加平均,分辨率為32 cm-1。結果用差譜表示:ΔR/R=[R(Es)-R(ER)]/R(ER),R(ER)和 R(Es)分別為參比電位ER 和研究電位Es下采集的單光束光譜。
3 結果與討論
3.1 AA在水溶液和離子液體EMIMBF4中鉑電極上的電化學特性
圖1a為AA水溶液在鉑電極上的循環伏安結果,其在0.32 V處有一個明顯的氧化峰,峰電位與文獻[16]報道基本一致,無還原峰;圖1b為AA的EMIMBF4溶液在鉑電極上的循環伏安結果,峰形狀與在水溶液中的類似,峰電位在0.47 V處,也無還原峰。說明AA在水溶液和EMIMBF4中都發生了不可逆的電化學氧化反應。
3.2 AA在水溶液和EMIMBF4溶液中的現場紅外光譜電化學
圖2為鉑盤電極在20 mmol/L AA1 mol/L KCl溶液中的薄層循環伏安圖。由圖2可見,在0.43 V出現一個氧化峰,無還原峰,是一個明顯的不可逆薄層電化學過程。
圖1 AA 在水溶液(a)及離子液體中(b)鉑電極上的循環伏安圖
Fig.1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ascorbic acid(AA) in H2O(a) and 1ethyl3methyl 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EMIMBF4)(b) at Pt electrode
v =5 mV/s. 圖2 鉑盤電極在AA的水溶液中的薄層循環伏安圖
Fig.2 Cyclic voltammogram of AA in H2O at Pt electrode in thinlayer cell
20 mmol/L AA; v=2 mV/s.
圖3a是循環伏安實驗同時采集的的現場快速掃描紅外光譜圖; 圖3b是紅外光譜圖中1801 cm-1峰(指認為氧化產物的羰基吸收峰)的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由吸光度隨時間先升高再降低的變
圖3 AA在KCl溶液中現場快速掃描紅外光譜圖(a)及其1801 cm-1峰的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b)
Fig.3 In situ rapidscan FTIR 3D plot absorbance/ time (potential)/wavenumber for AA in H2O (a), and absorption spectra at 1801 cm-1 as a function of time (electrode potential) (b)
其它條件同圖2(Other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as in Fig.2)。化可以推測,AA被氧化后的產物DHAA又迅速發生了不可逆的水解反應[16]。
圖4a為7.9 mmol/L AA在EMIMBF4溶液鉑盤電極上的薄層CV圖。從0.1 V開始掃描,可以看出在離子液體中,AA的氧化峰第一圈在0.53 V處,第二圈在0.47 V處,但峰電流明顯減小。
圖4b為圖4a對應的快速掃描紅外光譜圖; 圖4c為1785和1739 cm-1峰的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在電位掃描時,AA被氧化為DHAA,羰基峰1785 cm-1吸光度逐漸升高到一個穩定值,直到掃描第二圈,氧化峰再次出現,吸光度再次升高,而1739 cm-1處峰變化與1785 cm-1處的峰類似。表明AA被氧化成DHAA后,在EMIMBF4中能穩定存在。這是與在水溶液中完全不同的現象。
圖4 AA在EMIMBF4溶液于鉑盤電極上的薄層循環伏安圖(a)、現場快速掃描光譜圖(b) 及現場快速掃描光譜圖中峰的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c)
Fig.4 Cyclic voltammogram of AA(a), in situ rapidscan FTIR 3D plot absorbance/time(potential)/wavenumber(b) and absorption spectra as a function of time(electrode potential)(c) in EMIMBF4 at Pt electrode in thinlayer cell
AA 7.9 mmol/L;v=5 mV/s; c1, 1785 cm-1; c2, 1739 cm-1。圖5 AA在KCl溶液中快速掃描光譜圖1801 cm-1處峰的導數循環伏安吸收圖(a)及其在EMIMBF4溶液中快速掃描光譜1785 cm-1處峰的導數循環伏安吸收圖(b)
Fig.5 Derivative cyclic voltabsorptometry for AA in H2O at 1801 cm-1(a) and in EMIMBF4 at 1785 cm-1(b) in situ rapidscan FTIR 3D plot absorbance/time(potential)/wavenumber for AA in H2O
20 mmol/L AA; v=2 mV/s.在水溶液中AA氧化峰的電位為0.38 V(圖5a),而在薄層循環圖(圖2)中為0.43 V,負移了50 mV; 在EMIMBF4的第一圈AA氧化峰電位為0.48 V(圖5b),而在薄層循環圖(圖4a)中為0.53 V處,也負移了50 mV。根據上面數據可以推測出AA在EMIMBF4中的氧化機理為:
值得注意的是,AA在EMIMBF4溶液中的羰基峰出現在1739 cm-1處,而極稀AA的乙腈溶液中, AA分子中真正的游離態γ內酯羰基伸縮振動峰在1809 cm-1處,紅移了70 cm-1,發生此現象可能是由于AA自身結構的特殊性,特別是分子內和分子間存在氫鍵[1];或者是由于[EMIM]+有可以離解的質子,AA中有可接受質子的羰基[13],它們之間可以形成氫鍵。同理,DHAA在離子液體中的羰基峰出現在1785 cm-1處,這個譜帶與在無水二甲亞砜中得到的譜帶頻率相近,而DHAA在無水二甲亞砜中是以二聚體存在的[18]。因此,DHAA在干燥的離子液體中可能形成二聚體;也可能由于DHAA中含有羰基,和EMIMBF4形成氫鍵,確切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Gao YunFang(高云芳),Liu WenHan(劉文涵),Li ZuGuang(李祖光),Ma ChunAn(馬淳安). 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光譜實驗室), 2002, 19(3): 354~357
2 Hu I,Kuwana T. Anal. Chem., 1986, 58: 3235~3239
3 Deakin M R,Kovach P M,Stutts K J,Wightman R M. Anal. Chem., 1986, 58: 1474~1480
4 Prieto F,Coles B A,Compton R G. J. Phys. Chem. B,1998, 102: 7442~7447
5 Hinoue T, Kuwamoto N, Watanabe I. J. Electroanal. Chem., 1999, 466: 31~37
6 PoumaghiAzar M P, RazmiNerbin H. J. Electroanal. Chem., 2000, 488: 17~24
7 Sophak D, Miller B. J. Phys. Chem. B, 2000, 104: 7545~7553
8 Aldaz A,Alquic A M. J. Electroanal. Chem., 1973, 47: 532~534
9 Dominguez M, Aldaz A, SanchezBurgos F. J. Electroanal. Chem., 1976, 68: 345~354
10 Ruiz J J, Aldaz A, Dominguez M. Can. J. Chem., 1977, 55: 2799~2806
11 Ruiz J J,Aldaz A,Dominguez M. Can. J. Chem., 1978, 56: 1533~1537
12 Rueda M, Aldaz A, SanchezBurgos F. Electrochim. Acta, 1978, 23:419~424
13 O′Toole S, Pentlavalli S,Doherty A P. J. Phys. Chem. B, 2007, 111: 9281~9287
14 Lian JiYing(廉繼英), Zhang Lei(張 雷). 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學), 2007, 35(11): 1575~1580
15 Zhang HaiLi(張海麗), Liu HuaChun(柳華春). 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學), 2007, 35(2): 211~215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5(b)-156-02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臨床技能培養在高等醫學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92年,衛生部頒布《衛生部關于加強部屬院校臨床教學的暫行規定》,明確要求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基本功的訓練。衛生部教育司制定了具體的《臨床教學質量檢查標準》,要求加強臨床基本功訓練,積極參與臨床實踐活動,努力提高臨床工作能力。
1 現代醫學模擬中心――承載醫學模擬教育的最有效載體
1.1 現代醫學模擬中心的基本職能
1.1.1 可以充分滿足從醫學生到住院醫師以及專科醫師的教學、培訓和考核在不同結構、不同層次和不同階段的需求。
1.1.2 實現從理論教學到床邊教學的“橋梁”作用,能夠改變理論教學和臨床實踐聯系不緊密的現狀。
1.1.3 模擬中心涉及各個學科,有利于老師更直觀的教學,變抽象的書本知識為具體的示教和操作,也有利于學生更系統地學習臨床知識。
1.1.4 利用模擬中心能夠反復進行無創傷訓練。
1.1.5 利用模擬中心的模擬臨床環境,可以實現情景化的模擬教學。
1.1.6 利用模擬中心的高端模擬產品(HPS和VR)和軟件,可以解決老師多年的在考核問題上的困擾,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從主觀的考核方式變為客觀的、綜合的考核評價體系。
1.2 現代醫學模擬中心的拓展式職能
1.2.1 通過開設各種相關的培訓課程,可以成為周邊地區甚至是更大范圍內的臨床專業學生、護理專業學生、住院醫師、專科醫師、乃至社區醫療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機構。
1.2.2 可以利用模擬中心的高科技產品(ECS),開展有關康復學、藥學、口腔學及現代救援醫學等相關醫學課題的探討,并可以開設各種急救培訓課程,如院前急救培訓,專業急救培訓,災難急救培訓等等。受訓人員可以是警察、軍隊和地方的醫學生、護理人員、住院醫師、專科醫師、院前急救人員、宇航員、飛行員等。
1.2.3 隨著模擬中心的日益完善,部分趨于成熟的課程甚至可以由短期培訓向學歷式教育方向發展。
1.2.4 利用模擬中心完善的設施和科學的設計原理,形成綜合的考核評價體系,在開展培訓的基礎上同時完成對醫學生、住院醫師、專科醫師的考核,并以此為平臺,建立中國的權威醫師考核中心。
2 醫學模擬中心的國際化教學方法
2.1 啟發式教學法
我們采用的啟發式教學是根據帶教老師的教學內容,參照西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協會(AMEWPR)制定的《本科醫學教育質量保證指南》,從認知、情感和態度三個方面,對學生提出預期要達到的30條具體的學習目標。利用高端模擬人ECS軟件平臺編輯相應的教學案例,將教學過程分為多個層次,分步引導學生,帶教老師根據模擬人的生理變化。啟發式教學法使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理解知識、獲取信息、掌握重點。同時,教學目標的設立,對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內容組織、授課方法也起到了一個良好的規范作用。
2.2 回顧式教學法
以教師為主導的理論講授仍為技能教學的主要方法,但在目前我院的臨床技能講授的教學中,將模擬人ECS軟件平臺中的個案引入培訓,成為臨床技能教學的特色。講授過程以臨床程序為主線,把病例的特征(病史、疾病發生發展過程等)與疾病相關的知識(病因、病生理變化、流行病學特征、臨床表現、臨床治療原則、健康教育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理論教學的內容和氛圍更加貼近臨床,同時我們鼓勵教師在教學中使用ECS模擬人,營造仿真的臨床環境,模擬出跟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特殊情況并訓練學生的處理能力和初步的臨床思維。ECS軟件平臺使用無限的可重復性,又可允許學生犯錯誤并從錯誤中學習。通過使用ECS模擬人,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臨床教育過程,也使傳統的教學變得更鮮活、具體和形象,利于學生系統、動態和完整地理解知識和體驗病人感受。
2.3 小組學習與討論,PBL教學模式的引入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指通過一定的教學情景啟發和教師的暗示誘導,使學生在不斷自主地發現問題、評價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在臨床技能教學中, 教師引導下的小組學習已成為臨床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應用PBL教學法,可以在對疾病的相關知識的掌握、學習技能、獨立工作能力、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方面獲得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的效果。具體的操作過程為: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課程內容的要求,在每門課程中選擇4~8個可能涉及多元學科的問題,例如:有關白血病的學習中,其中一個討論題為《對老年白血病人高額治療費用的態度》,對于這樣一個問題,不再是單一的醫學知識可以解答的,它可能涉及除醫學以外的社會經濟、倫理道德、醫療保障制度等諸多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也很難在一本書中找到答案,而是需要以小組為單位,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的學習和討論,甚至需要進行社會調研。討論題目一般在課程開始就分派給學生,7~8人為一個學習小組,根據討論課的課程安排,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學習討論課一般一次為3~4個學時,各小組選派代表發言,并歡迎其余學生提問與置疑,最后由老師作總結性評價。小組學習與討論課的設立,培養了學生探究的精神和參與的態度,學會了群體間如何分工與合作,增強了團隊的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2.4 學生考核辦法的實踐,OSCE考試模式的引入
國際通行的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考試模式對加強學生能力的考核,減輕終結性評價帶給教師和學生的壓力,促使在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中,師生更加重視能力的培養,也將被我們作為教學改革引入到我院本科畢業考核中,最終實現了臨床教學考核的標準化。
3 結束語
醫學模擬中心的建設是一門系統的工程,是培養醫學實用型人才的重要環節,有效的、符合臨床需要的教學方法將是醫學人才培養的關鍵。因此,我們將根據醫學教學的特點,結合以上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將高仿真的模擬技術和醫學教學模型更多的應用于臨床實踐教學中,培養社會需要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萬學紅,孫靜.現代醫學模擬教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11.
[2]閆曉.醫學教學裝備的“小康”標準――現代醫學模擬中心[J].中國醫學裝備,2005,(1):59.
[3]孫長怡,秦儉,王征,等.生理驅動高仿真模擬培訓技術在國內急診醫學領域應用初探[J].中國急救醫學,2005,25(9):682-683.
中圖分類號:R7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4-00-02
隨著人類疾病譜的變化,病人對健康知識的需求逐漸增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1]。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病人對健康內涵認識的變化和健康教育需求的增加,引起了社區醫務人員工作職責相應的變化,健康教育逐漸成為社區醫療工作的一個越來越重要領域。我國將健康教育應用于社區醫療服務已有30多年的歷史,雖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發展仍較緩慢。本文就我國社區病人健康教育的現狀進行如下分析。
1 健康教育概述
1.1 健康教育的定義
健康教育是旨在幫助對象人群或個體改善健康相關行為的系統的社會活動。健康教育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采用健康信息傳播等干預措施使人群或個體自覺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從而避免或減少暴露于危險因素,幫助實現疾病預防、治療康復,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對健康教育的這個定義強調了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標是改善對象的健康相關行為,而健康教育主要是以人群為對象;健康教育的干預措施主義為健康信息傳播,但健康教育是包涵多方面要素的系統活動;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致力與疾病的預防控制,然而也幫助病人更好的治療和康復,它還努力幫助普通人群立即增進健康水平[3]。
1.2 健康教育與衛生宣教
在20世紀的我國,衛生宣教和健康教育兩個名詞曾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共存,可以說健康教育與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衛生宣教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發展階段的名稱。健康教育與以往的衛生宣教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聯系在于:我國當前的健康教育是在過去的衛生宣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在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仍可稱為衛生宣教。區別在于:比之于過去的衛生宣教,健康教育明確了自己特定的工作目標,從而防止疾病、增進健康,而不是僅僅作為一種輔助方法為衛生工作某一時間的中心任務服務;健康教育不是簡單的、單一方向的信息傳播,而是既有調查研究又有干預的,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設計多層次多方面對象和內容的系統活動;健康教育在融合醫學科學和行為科學、傳播學、管理科學等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論和方法體系。
1.3 健康教育的意義
近40年來健康教育在全世界迅速發展,尤其內在的、客觀的原因,基于這些原因,健康教育體現出它的社會、經濟和學術意義。
首先,健康教育是人類與疾病做斗爭的客觀需要。在過去兩百年中人類疾病譜和死因譜發生了顯著變化,導致人們死亡的主要原因由傳染性疾病轉變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這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目前尚缺少生物學預防手段和治愈方法,醫學專家看到了改善人們健康相關行為來防止這類疾病的重要價值,而改善人們健康相關行為需要健康教育。
其次,健康教育是人們提高健康水平的無限欲望與有限資源的矛盾產物。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衛生費用都呈上升趨勢。造成衛生費用增長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人類疾病譜的變化,以及人口老齡化。然而資源是有限的,人們對健康和生命的無限追求與有限的資源便形成了矛盾。
最后,健康教育是醫學科學發展的必然產物。醫學欲改善人群健康相關行為的需要,促使醫學和行為科學、傳播管理科學等學科相結合并產生新的邊緣學科,健康教育因此而得以成為一個專業領域并開辟了醫學科學知識的一個新的生長點。
2 社區常用健康教育方法
2.1 參與式培訓
參與式培訓即培訓者和培訓對象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共同完成教學活動。在培訓中大量采用參與式教學方法,如小講課、手冊、掛圖、錄像、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培訓者和培訓對象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共同完成教學活動。該培訓方式具有以下五個實施要點:第一,讓學員參與確定培訓內容和目標;第二,制定參與式培訓的授課計劃;第三,吸引和組織學員自始至終參與教學活動;第四,培養學員運用參與是教學方法的技能;第五,組織學員參加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評估。參與式培訓法已在我國社區健康教育工作中廣泛使用。張方方等[4]通過制定健康教育手冊,探討指導社區老年病人正確使用"健身路徑"的方法。結果表明健康教育手冊對老年病人人使用"健身路徑"具有指導意義,促進了社區老年人使用"健身路徑"進行活動,充實了社區老年護理服務內容。吳熙等[5]對探討社區高血壓病病人適宜的健康教育方法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病人喜歡形象、生動和多樣性的教育方式如病理標本展示、觀看科普錄像等。建議將綜合性健康教育措施納入高血壓病病人的社區干預措施。
2.2 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同伴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行為和技能,以實現教育目標的一種教育形式,一般由經過培訓的同伴教育者向同伴講述自身經歷和體會,或充當積極的榜樣角色,通過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被教育者進行交流,以喚起共鳴,激感,共同采納有益健康的行動。
常見的同伴教育形式主要有三種:①在目標人群中選擇一定數量的人,經培訓成為同伴教育者,然后再由他們對目標人群進行教育;②目標人群自由討論和交流。有健康教育機構制定討論過程中的組織者,也可由目標人群自發組織,推選出帶頭人,例如召開小組討論會、座談會等;③兩人或更多人之間自由地進行信息、觀念和技能的分享與交流。例如,某社區的高血壓俱樂部,患者之間以現身說法,交流保健信息。
同伴教育是社區健康教育中非常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它能有效地改善病人健康相關行為,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萬巧琴等[6]探討了同伴教育在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中應用的效果,研究結果表明:同伴教育有利于社區糖尿病增長自我管理知識、提高自我效能、改善自我管理行為,是一種有效、可行的社區健康教育形式。張會敏等[7]對同伴教育在社區高血壓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將試驗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在綜合健康教育的同時開展同伴教育,對照組只進行綜合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進行高血壓相關知、信、行的問卷調查,并進行比較。結果實驗組知、信、行問卷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表明在社區高血壓病人中實施同伴教育優于綜合健康教育。
2.3 自我導向學習
自我導向學習是指學習者不論在有沒有他人協助下,以個人責任為出發點,主動診斷自己的學習需求,形成學習目標,應用人、物資源,選擇 安排執行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平復機子的學習成果,達成自我實現目標的學習方式。
依據學習內容的彈性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性,可以將自我導向學習分為四種類型:獨立式學習、個人式學習、集團式學習和小團體式學習。經驗證明在以上四中類型中,以小團體式自我導向學習的效果最好,它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步驟:①建立開放、和諧、溫馨的團體氣氛;②診斷學習需求,建立學習目標;③成立學習小組;④組織小團體學習活動,戰士學習成果;⑤學習成果平復并計劃未來。
1960年代國際上興起對自我導向學習的研究,1990年代,我過臺灣地區學者陸續從不同領域,不同角度對自我導向學習進行探討,并將這一方法引入健康教育的干預研究。社區健康教育者是自我導向學習的協助者和促進者,可以運用自我導向學習法在社區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汪國新[8]為改變被健康教育者基本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狀態,學習積極性不高,參與率較低這種現狀,建議突破傳統思維模式,將社區健康教育的視角從"教"轉移到"學",引導被教育者從接受式學習轉向自主式學習,從被動、單向的個體學習轉向主動、互助的群體學習。
3 社區健康教育存在問題
3.1 發展不平衡
大多數社區醫院由于條件較差,病人教育還停留在衛生宣教的層次上,工作內容沒有實質性的改變;而在極少數條件較好綜合性大醫院及教學醫院,由于護理人員專業水平和學歷層次較高,病人健康教育開展較早、較深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社區醫院,健康教育發展狀況相差也很大,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發展更好,城市比農村發展更好。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與社會經濟發展和政府的政策導向有很大關系,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支持和社會長期共同努力。
3.2 健康教育人員缺乏
我國社區沒有專門的健康教育者,社區醫療工作者由于工作量大,其他日常工作占據了很大部分時間,無法合理安排時間進行健康教育。為保證社區病人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醫院領導和相關部門應給予支持,擴大醫療隊伍,調整人員分配,培訓專職健康教育者。
3.3 健康教育人員專業知識匱乏
我國社區的健康教育工作大多由社區護士進行,而護理人員大多沒有經過系統、規范的健康教育課程訓練,相當數量的護理人員(包括護理管理人員)在實踐中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概念模糊,常常將衛生宣教等同于健康教育;另外,由于一部分護理人員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不高,很難主動發現病人的健康問題并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應提高護士對健康教育的認識,加強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的培訓。王常青[9]認為,護士不僅要有扎實的醫學知識和護理技能,還要具備心理學、倫理學、營養學、康復學、公共衛生、預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識及溝通技巧。醫院應加大對健康教育專科護士的培訓,可采用設立培訓班和外出進修等方法。
3.4 病人健康意識不強
現在,大多數住院病人依然關心的是疾病癥狀的緩解,而不是尋求如何獲得健康行為的知識和建立健康行為,這就影響了病人教育的開展。但是,病人及家屬主動獲取疾病知識的意識在日益增強,這有利于病人教育的開展。應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針對不同患病人群,采取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增加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機會,從而增強病人健康意識。
3.5 管理滯后
由于社區開展病人健康教育歷史較短,尚未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在人員培訓、實施規范、評價標準及方法體系方面有許多問題需解決。目前,在管理方面對病人教育的工作要求和評價也基本局限在知識傳遞層面,這也是病人教育深入不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10]。應該建立完整的管理體制,不能流于形式,建立規章制度落實到位,從上到下一級一級不定期抽查,設立負責監管的部門,管理到位。
3.6 缺乏有效的評價體系
有效的評價體系是檢驗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現狀社區醫院缺乏有效的評價體系,對健康教育評價多以健康知識知曉率以及患者滿意度為主,沒有一種科學的量化考核標準和具體的考評指標,最終使社區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沒有得到真正落實,造成原本不足的資源在某種成都上的浪費。謝多雙等[11]認為在評價指標方面,應建立融患者掌握知識、轉變態度和改變行為或掌握某些相關技能、促進健康行為形成以及健康水平提升等為一體的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綜合、全面地評價社區健康教育效果。
4 小結
綜上所述,我國社區病人健康教育已初步發展,但水平還有待提高。從健康教育的方法角度來看,雖有多種方法已應用與社區工作實踐,但健康教育形式還有待豐富,健康教育效果不盡人意;從健康教育者的角度來看,健康教育人員編制缺乏,且不夠專業,健康教育者的數量有有待增加、素質有待提高;從社區病人角度來看,病人的健康意識有待增強;從管理體制來看,健康教育的體制還不成熟,亟待完善。社會應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共同努力,使社區健康教育系統日益完善。
參考文獻
[1] 胡娟,病人教育的發展方向[J].現代護理,2006,12(12):1107.
[2] 張,戚.病人教育的效果[J].國外醫學護理分冊,1999,18(6):254.
[3] 馬驍.健康教育學[M].北京:人衛出版社,2003:2.
[4] 張方方,王晶晶等.社區老年人“健身路徑”健康教育手冊的制作與應用[J].全科護理,2011,9(10):2810-2812.
[5] 吳熙,許兵等.高血壓病病人的社區健康教育[J].護理學雜志,2001, 16(7):438.
[6] 萬巧琴,尚少梅,來小彬等.同伴教育在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中應用效果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5):457-459.
[7] 張會敏,朱麗麗,張海洋等.同伴教育在社區高血壓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護理研究,2010,24(7):1818-1820.
[8] 汪國新,基于“社區學習共同體”的學習[J].中國成人教育,2010,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