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高血壓治療有效方法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高血壓病例154例做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77例)和對照組(77例),試驗組中男女高血壓病例數分別為40例和37例,平均年齡為39.48±19.42歲;對照組中男女高血壓病例數分別為41例和36例,平均年齡為40.33±18.26歲。兩組高血壓研究對象在臨床治療方案、年齡、男女數量比例、病程、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病例接受一般高血壓護理常規內容。試驗組高血壓研究對象接受循證護理服務。
具體實施步驟為:①成立高血壓循證護理小組,組長為科室護士長,副組長為科室資深護士,組長和副組長負責完成對全體護理工作者的循證護理相關知識的培訓。②確定需解決的高血壓循證護理問題為:飲食干預方式、情緒干預方式、運動干預方式、合理用藥干預方式、正確實施血壓和并發癥監測干預方式等。③通過兩種循證查詢方式(閱讀紙質文獻和查詢網絡資源),廣泛尋找并科學評價上述循證護理問題的實證解決方式,并進一步確定出適用于高血壓護理對象的最佳護理方案。④按照既定的護理方案,結合高血壓護理對象實時現狀,對患者全面展開包括飲食與情緒、運動與合理用藥、血壓與并發癥監測等方面的健康指導和護理服務,并于循證實踐過程中,隨時依據護理對象動態情況做出靈活調整。
1.3評價指標
選擇對高血壓治療方案依從性和血壓控制達標率兩個指標做為干預后效果的評價指標。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病例數/全部入選高血壓病例數,血壓控制達標率=血壓控制達標病例數/全部入選高血壓病例數。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獲得的數據采用 S P S S 1 7.0 統計分析軟件處理。兩組高血壓研究對象干預后各項指標的比較均采用X2檢驗,以 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6.084
高血壓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特征是動脈血壓持續升高,極易引起心、腦、腎等器官的病變,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卡托普利是歷史悠久的降血壓藥物,適用于各種類型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硝苯毗啶也是活躍在臨床一線的常見降血壓藥物,二者單獨使用均可取得一定的降壓效果。2010年2月~2012年2月采用卡托普利聯合硝苯毗啶治療高血壓患者92例,療效優于同期采用硝苯毗啶治療高血壓患者70例,具體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高血壓患者112例,均為男性;年齡24~46歲,平均40.2歲。經眼底檢查、心電圖等進行高血壓分級,112例中1級高血壓12例,2級32例,3級68例。將112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治療組72例。納入標準:1979年WHO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
治療方法:本組患者均住院治療,采用臺式血壓計每天早中晚測量患者右上臂(臥位)血壓3次,給予對癥處理和戒煙酒、心理疏導、減少鹽攝入量、適當進行運動等綜合治療。治療期間定時觀察患者血壓情況、心率變化、血脂血糖、電解質等,部分患者給予心臟超聲檢查。對照組:給予硝苯毗啶口服治療,3次/日,10mg/次。治療組:卡托普利聯合硝苯毗啶用藥,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卡托普利,3次/日,12.5mg/次。兩組患者均保持規律用藥4周。患者出院后保持隨訪15個月。
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用藥后血壓恢復至正常水平(<140/90mmHg),或血壓下降幅度>30/20mmHg;②有效:用藥后血壓未恢復至正常水平以內,血壓下降幅度>20/10mmHg;③無效:血壓未下降或升高。顯效率=顯效例數/總例數,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
統計學處理:研究數據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分析,所有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療效比較:對照組經過口服硝苯毗啶治療,顯效率17.1%,總有效率74.3%;治療組經過卡托普利聯合硝苯毗啶治療,顯效率82.6%,總有效率97.8%。治療組療效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藥物治療后,對照組不良反應9例(129%);治療組不良反應3例(33%)。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 論
高血壓是一種容易引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見疾病,相關研究表明,高血壓治療的收益主要體現在降壓本身,不同抗高血壓藥物的療效和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別,聯合用藥能夠有效降壓至正常水平[2]。故近年來圍繞如何聯合用藥治療高血壓的研究較多,試圖選擇一種降壓效果好、不良反應少、適用面廣的高血壓治療組合方案。
卡托普利能夠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以及醛固酮分泌,不僅降壓作用明顯、適用面廣,還能夠保護心腎功能,有助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而且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發生率與牛黃降壓丸比較無顯著差異[3]。硝苯毗啶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壓和心肌耗氧量,并能緩解冠脈痙攣,增加心肌供氧量,作為高血壓治療用藥硝苯毗啶降壓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不會導致血糖升高[4]。
本次研究采用卡托普利聯合硝苯毗啶的組合方案,證明該高血壓治療組合方案具有以下優勢:①降壓療效顯著,治療組總有效率高達978%,遠遠高于僅口服硝苯毗啶的對照組;②安全性高,硝苯毗啶所導致的不良反應主要有輕微頭痛、心率加快、踝部水腫等,卡托普利所導致的不良反應主要有皮疹、咳嗽等,本研究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僅33%,遠低于對照組,表明二者聯合使用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相關研究也證明,硝苯
毗啶可以增快心率,卡托普利能夠降低心率,聯合使用可以降低對心率的影響;硝苯毗啶能降低中風幾率;卡托普利與硝苯毗啶不會對胰島素和血脂產生影響,可以用于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的降壓。另外,卡托普利與硝苯毗啶均價格低廉,不會過高增加患者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卡托普利聯合硝苯毗啶具有降壓效果好、安全性能高、適用范圍廣、經濟負擔小的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52.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075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人們的生活方式相較于以前有了很大的轉變, 而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 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也呈現出逐步增長的趨勢[1, 2]。高血壓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血壓升高, 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 其作為心腦血管病的最危險的因素之一, 已經嚴重地危及到人類的健康, 而且大量消耗社會和醫療資源, 為患者的家庭和國家造成了很大的負擔。高血壓的診斷很簡單, 而且目前也有很多的藥物可以治療高血壓, 然而, 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效果一直不是十分的理想。針對高血壓治療效果不穩定的問題, 本文對2011~2014年在本院進行高血壓治療的患者的隨診資料進行了分析, 以期找出高血壓治療效果不佳的原因, 并且提出相關的對策。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2014年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02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 所有患者都被確診為高血壓, 診斷標準符合我國最新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及分類。其中, 男59例, 女43例, 年齡42~78歲, 平均年齡63.4歲, 病程1~38年。血壓控制不良者71例, 包括舒張壓控制不良以及收縮壓控制不良;患有合并糖尿病12例、冠心病9例、腦血管病4例、高脂血癥14例、動脈粥樣硬化斑塊2例以及合并其他疾病11例。
1. 2 方法 通過回顧性分析本院門診隨診高血壓患者的資料, 重點隨訪71例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 分析并探討出導致原發性高血壓治療效果不穩定的原因。高血壓診斷標準:舒張壓≥90 mm Hg (1 mm Hg=0.133 kPa)或者是收縮壓≥140 mm Hg則為高血壓。
2 結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一共有102例, 其中有71例患者血壓控制不佳, 占了69.61%, 經過分析, 發現這71例患者中大部分都沒有按照醫生的囑咐服用治療藥物, 并且飲食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造成血壓控制不穩定。見表1。
3 討論
通過回顧性分析, 發現造成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不穩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不足, 導致患者的自我保健與自我控制意識薄弱。從本次研究發現, 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占了總研究對象中的69.61%。這些患者多數沒有遵照醫生的囑咐定期服用藥物, 服用藥物不規范。有很多高血壓患者在服用一段時間后, 感覺自身癥狀已經開始好轉, 便開始不注意服用藥物的時間, 如果沒有家屬的督促和提醒, 常常會忘記服用。服藥的不規范是造成患者血壓控制不穩定的主要因素之一。②71例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有27例患者未良好地控制其飲食。經診斷, 這些患者甚至出現了體重超重、鹽分過多等現象,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 日常生活中應該遵照低脂低鈉來飲食, 每天攝入的食鹽量應該控制在6 g以內[3], 并且要注意體重的控制。高血壓患者只有注意好日常飲食, 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壓。另外, 患者最好多進行運動, 平常于晚飯后, 多在家里附近散散步, 有利于血壓的穩定。③血壓監測的不規范也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穩定性。多數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都沒有按照醫生的規定定期到醫院進行測壓, 其中21例患者每3個月平均只進行1次測血壓, 這遠遠達不到醫院規定監測次數的要求。人體內的血壓是動態的, 隨著人的行為動作, 血壓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因此, 要想控制好血壓, 必須督促患者進行血壓監測, 然后根據血壓的變化狀況, 及時地調整治療的方案。據資料表明, 血壓監測的次數越多, 患者血壓的控制情況就越好[4]。④高血壓患者常常會伴有并發癥, 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中約有1/2的患者會同時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為人體內的血粘稠度增加, 血糖增高, 血管阻力增加及血管壁受損[5], 而這些癥狀很容易誘發高血壓, 對血壓的控制情況有不利影響。⑤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比如說患者因為急于治愈, 便隨意地加大藥物的使用量;患者大多數為老年人, 由于記憶不好, 而家屬又沒有督促其服藥, 從而導致患者未按時服藥;醫生沒有將患者如何使用藥物的情況交代清楚、指導不夠;醫生沒有了解清楚患者的用藥情況和以往病史, 導致患者重復服用藥物, 甚至出現不良反應。
為了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壓, 應該做好以下方面:①相關單位和醫院應該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通過對患者講解原發性高血壓相關的知識來增強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 從而有效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6]。②根據患者的情況, 醫生在選擇降壓藥時, 不僅要考慮治療效果, 還要考慮使用藥物的種類, 以最少種類的降壓藥來達到療效。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 醫生一定要將藥物的使用劑量和用藥的時間交代清楚, 同時, 要交代患者家屬督促患者定期服藥。科學地選擇降壓藥, 并且指導家屬及患者, 對患者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③要督促患者經常進行血壓復查, 指導患者學會自我測壓;同時, 通過及時地心理干預來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
綜上所述, 原發性高血壓作為一種由生物學因素、心理社會因素、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身心疾病[4], 已經成為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問題, 其對人類的健康危害非常大。高血壓的治療效果不穩定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既有個人原因, 還有家庭原因和醫院原因。因此, 應該積極地分析高血壓治療效果不穩定的原因, 并提出相關的對策, 進而有效地進行干預。
參考文獻
[1]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 19(8): 701-743.
[2] 張雄, 強建紅.橫山縣134例原發性高血壓治療效果隨訪調查分析.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0, 8(2):10-13.
[3] 俞正衡.奧美沙坦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124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2, 10(12):581-582.
[4] 郭德彬.替米沙坦用于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效果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17):226-227.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結構老齡化"加速,中老年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1],原發性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基于此,筆者采用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藥物治療法進行了原發性高血壓臨床治療的相關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來我院接受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的患者100例,年齡35~66歲,平均年齡(42.6±10.9)歲,隨機平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進行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聯合氫氯噻嗪進行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42.1±10.2)歲,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病程(2.1±0.7)年,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3.2±11.1)歲,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病程(2.2±0.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臨床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低鹽、低脂飲食及適量的體育鍛煉,觀察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治療法進行治療,即纈沙坦膠囊(賽科藥業,H109502224),口服,80mg/次,1次/d,早晨一次性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H10950224),口服,5mg/次,1次/d,早晨起床后服用;對照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聯合氫氯噻嗪藥物治療法進行治療,即氫氯噻嗪(常州制藥有限公司,H32026540),25~50mg/d,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w。
1.2.2臨床觀察指標 分別以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作為觀察指標,臨床療效評價[2],顯效:治療后患者的SeDBP下降10mmHg恢復至正常水平或下降值≥20mmHg;有效:治療后患者的SeDBP下降值
1.2.3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軟件包對兩組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非等級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進行ridit分析,α=0.05。
2 結果
2.1臨床治療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發現,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無顯著性差異,見表2。
3 討論
氨氯地平為鈣通道抑制劑[3],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降壓藥,其主要通過抑制鈣離子內流,從而達到降壓效果,但是氨氯地平在降壓的同時還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周圍水腫等[4];纈沙坦為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其在發揮降壓作用的同時,還可以抑制因氨氯地平直接擴血管作用而引起的反饋性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5],并且通過擴張患者的動脈和外周靜脈有效的減輕了氨氯地平造成的組織水腫癥狀,再者纈沙坦也可減少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尿蛋白,緩解患者腎臟的病變進展。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在協同發揮降壓作用的同時,也降低了單獨藥物使用造成的不良反應,提高了整體的治療效果[6]。本次臨床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患者,說明了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藥物治療法在原發性高血壓治療中的有效性;同時研究還發現,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無顯著性差別,進一步說明了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藥物治療的安全性。
總之,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治療法可有效提高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效果,且治療過程中患者無明顯不良反應,療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華琦.老年高血壓合并多重危險因素患者降壓藥物的選擇[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6):7-8.
[2]吳澤兵,張穎,余其貴,等.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或氫氯噻嗪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1):8-13.
[3]中國老年高血壓治療共識專家委員會.中國老年高血壓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9):641.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及人們飲食結構的逐步改變,高血壓合并高血脂的發病率逐年升高,這兩種疾病合并時導致臨床治療更加困難。我院在對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進行治療時,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進行治療,臨床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高血壓并高血脂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與高血壓防治指南中高血壓判定標準相符,同時伴隨原發性高脂血癥。男31例,女23例,年齡42-74歲,平均(56.4±3.7)歲;病程1-19年,平均(9.4±1.3)年;患者治療前血清內總膽固醇含量為6.00mmol/L及以上,三酰甘油水平不低于2.10mmol/L。將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脂、有家族性高脂血癥,肝、腎、膽等重要器官有嚴重疾病患者,有內分泌系統疾病等患者排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每日于早晨給予患者5mg氨氯地平(揚子江藥業集團上海海尼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為H20020390)治療,于患者睡前給予10mg阿托伐他汀鈣片(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為H20093819)口服治療,連續治療4周。4周后未取得理想治療效果時,將氨氯地平給藥劑量加至10mg/d,于早晨頓服,連續治療8周。
1.3 療效判定
治療前、后對患者血壓、血脂展開測定,在治療期間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對患者臨床療效展開判定。(1)根據全國第四屆心血管會議(1999年)修訂的療效判斷標準判定高血壓療效:顯效:患者舒張壓降低到10mmHg或更低,且舒張壓下降值不低于20mmHg;有效:患者舒張壓尚未達到10mmHg,然而已有10-19mmHg下降,或是收縮壓有30mmHg以上下降;無效:患者改善未達到上述標準。(2)高血脂療效判定標準:利用1993年衛生部出臺的藥物臨床指導原則展開高血脂療效判定:顯效:患者TC有20%及以上下降,或TG有40%及以上下降,或HDL有0.26mmol/L及以上升高;有效:患者TC有10%-20%下降,或TG有20%-40%下降,或HDL升高0.10-0.25mmol/L;無效:患者改善情況未達到上述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 16.0對相關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對計數數據進行X2檢驗。當結果滿足P
2 結果
治療后,高血壓治療效果為:顯效29例,有效22例,無效3例,治療總有效為94.44%;高血脂治療效果為顯效26例,有效19例,無效9例,治療總有效為83.33%。治療期間有5例出現不良反應,9.26%,其中胃腸反應3例,面部潮紅、頭暈2例,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圍內,未經處理均于1周內消失,未對繼續治療造成影響。
3 討論
高血脂一般無典型臨床表現,然而當其形成后會在血管壁上發生沉積,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腔更窄,在長期積累及高危因素刺激下,當血管發生痙攣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碎裂為血栓,引發心腦血管嚴重性疾病,甚至可能造成患者死亡。有關調查顯示,當高血壓患者并發高血脂時,這兩種疾病可對機內血管內皮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害,因此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幾率更高。
氨氯地平屬于第3代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目前已在心絞痛及高血壓治療中發揮了良好療效。氨氯地平經口服后生物利用度可達15.0%,同時其緩釋結構決定其半衰期較長,其平均排泄相半衰期是25h。同時,氨氯地平可對外周動脈發揮明顯的擴張作用,血管親和力較高,不會引起過多不良反應。他汀類藥物是高脂血癥經典治療藥物,其中阿托伐他汀鈣是強效他汀類降脂藥物,可對血管內皮的非調脂功能加以改善,在與降壓藥物聯用時,可對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予以良好改善。在高血壓并發高血脂患者臨床治療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聯用可促使患者達到血脂、血壓相應治療目標并予以維持,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發生率下降54%左右。
在本次研究中,54例患者治療后,高血壓治療有效率為94.44%,高血脂治療總有效為83.33%,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26%,且不良反應均未對繼續治療造成影響。由此可見,在高血壓病高血脂治療中,應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摘 要】高血壓是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一大根源,研究表明,大部分老年患者的心理衰竭、心肌梗塞等都是由于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引發的,所以說老年人群重視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 高血壓;常用藥物;治療方法;
就目前數據顯示,大約有百分之四十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這一居高臨下的數字極大的威脅著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幫助老年人正確認識疾病、學會急救措施是有效防止高血壓引發的并發癥的重要手段。高血壓的治療是終生的,即使血壓控制在了理想的范圍內,降壓治療也不可停止,這樣才能預防那些潛在的危險的并發癥。高血壓一經確診,則血壓應盡量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年輕、輕度的患者血壓控制在135/85mmHg 以下, 老年患者控制在140/90mmHg; 糖尿病或腎病患者的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 以下,單純收縮壓升高者也應將收縮壓控制在140mmHg 以下。在此我們將針對高血壓常見藥物和治療方法進行簡單的敘述。
1 高血壓常用藥物
目前我國常用的降壓藥主要有六大類:利尿劑、β 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以及α受體阻滯劑。 高血壓的癥狀主要有眼花、頭昏、頭痛等,在實際治療過程中一種藥物的治療效果往往不是很明顯,所以聯合用藥是高血壓治療中常見的一種方法,其中二聯的處方藥較為常見,符合高血壓治療的小劑量原則,而兩種藥物的服用,需要依據相關醫藥理論和法律規范,醫師在用藥時要特別注意。
2 高血壓治療方法
2.1 治療原則
積極有效的治療是克服高血壓、降低健康風險的關鍵,因為高血壓大多都是成年人或者老年人患者,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的各項器官在逐漸衰退,心血器官也不例外,在治療過程中,要嚴格遵守以下一點原則:首先是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全程監督,密切關注血壓的升降情況;其次是在開降壓藥時,要遵守小劑量原則,并結合實際情況如患者在服藥后的生理反應等,在身體允許的范圍內適當調整服用量;再次就是在治療中要重視并發癥的解決,如患病率較高的糖尿病、脂肪肝、腸胃不適等,最后就是不同患者對不同藥物有不同的癥狀,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對抗高血壓藥物進行適當調整,必要時可以采取兩種藥劑配合治療。
2.2 藥物治療方法
上述文字中簡單提到了高血壓治療中涉及到的藥物名稱,在醫治患者時,主要采用單種藥物和聯合藥物這兩種方法。首先單種藥物治療中,鈣通道阻滯劑是應用較多的,由于其效果平穩、價格優惠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利尿還具有改善腎微循環的作用和幫助治療糖尿病的作用,因此應用范圍很廣、并受到醫師和患者的青睞;而受體阻滯劑位居其次,其優點是藥性穩定、持久性強,特別適用于中老年人,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并發率和腦卒上有很大作用,在治療高血壓和心絞痛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 ,它是唯一一個具有六種強適應癥的一線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但是其價格相對較高,很多患者難以長期服用,所以其應用范圍并不是很廣。
由于單種藥物很難實現高質量的治療效果,因此采用聯合用藥也是治療的重要方法。推薦的聯合方案如下:
(1)尿劑+ACEI 或AT。
(2)利尿劑+β 受體阻斷劑或α 受體阻斷劑。
(3)鈣拮抗劑+ACEI。
(4)拮抗劑+α 受體阻斷劑。
(5)氫吡啶類鈣拮抗劑+ 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
(6)氫吡啶類+β 受體阻斷劑。
(7)拮抗劑+ACEI+ 利尿劑。
(8)ACEI+ 鈣拮抗劑+ 利尿劑+α 受體阻斷劑。
部分藥物搭配使用不僅可以將相對減少治療費用,而且治療效果明顯,降低副作用的出現率。聯合用藥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出現藥物反應而產生不良反應,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這要求我們要加快聯合藥物的研究步伐,得出最安全、最全面的高血壓聯合用藥規范。
2.3 非藥物治療方法
非藥物治療方法主要就是利用除藥物之外的其他手段輔助治療,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第一種就是體重控制。
(2)第二種就是飲食控制。
(3)第三種就是加強體育鍛煉。
(4)第四種就是心理輔助治療。
3 結束語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身體會很容易收到病魔的侵害,而高血壓作為最常見的一種老年疾病,時刻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老年人都是天天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這些藥物作為患者的救命稻草,到底該如何正確服用,才能最大程度上發揮其功效和作用已經成為醫學界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在此我對常見的治療藥物進行了簡單的概括,并針對高血壓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進行了整體論述,希望能夠為各位同仁提供一定理論幫助。
參考文獻
[1] 席天陽. 美托洛爾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高血壓病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學工程,2014(05).
關鍵詞 低鹽飲食 高血壓 依那普利
關鍵詞 低鹽飲食 高血壓 依那普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6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65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隨著人類醫學的發展,人們現在可以對高血壓進行有效的治療,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的康復情況卻不一樣,本人就患者日常飲食中鈉鹽的攝入量對高血壓治療的影響做了相關的臨床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隨著人類醫學的發展,人們現在可以對高血壓進行有效的治療,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的康復情況卻不一樣,本人就患者日常飲食中鈉鹽的攝入量對高血壓治療的影響做了相關的臨床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資料與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高血壓患者120名,男66名,年齡23~68歲,平均56~57歲;女54名,年齡28~70歲,平均58~59歲;病程8~40年,平均26~27年。這些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的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均沒有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高血壓患者120名,男66名,年齡23~68歲,平均56~57歲;女54名,年齡28~70歲,平均58~59歲;病程8~40年,平均26~27年。這些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的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均沒有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高血壓治療方法:對這120名患者使用依那普利片進行高血壓治療,具體如下:患者早晚各服藥1次,10mg/次,連續服藥30天。
高血壓治療方法:對這120名患者使用依那普利片進行高血壓治療,具體如下:患者早晚各服藥1次,10mg/次,連續服藥30天。
研究方法:接受治療前對每一位患者的血壓進行測量,在這些患者服藥期間,分別將患者隨機平分為高鹽組、中鹽組、低鹽組,其中高鹽組每天進食9g鈉鹽,中鹽組每天進食6g鈉鹽,低鹽組每天進食3g鈉鹽,連續進食30天后,對每組的血壓進行測量,并對結果進行統計。
研究方法:接受治療前對每一位患者的血壓進行測量,在這些患者服藥期間,分別將患者隨機平分為高鹽組、中鹽組、低鹽組,其中高鹽組每天進食9g鈉鹽,中鹽組每天進食6g鈉鹽,低鹽組每天進食3g鈉鹽,連續進食30天后,對每組的血壓進行測量,并對結果進行統計。
統計學處理:將3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值使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X2檢驗,以P<0.05作為據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
統計學處理:將3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值使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X2檢驗,以P<0.05作為據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
結 果
結 果
臨床研究結果:各組在接受30天的降壓治療后,每組的高血壓狀況均有所好轉,具體結果,見表1。
臨床研究結果:各組在接受30天的降壓治療后,每組的高血壓狀況均有所好轉,具體結果,見表1。
統計學結果:統計結果使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X2檢驗得出,P<0.05,說明3組數據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
統計學結果:統計結果使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X2檢驗得出,P<0.05,說明3組數據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
討 論
討 論
盡管高血壓的發生和遺傳有關,但有關資料報道,肥胖鈉鹽攝入過多的人群中高血壓的比率已超過50%,高血壓患者常常提到低鹽飲食。那么到底低鹽飲食對于高血壓有怎樣的影響呢。實際上,低鹽飲食,最主要是指的低鈉飲食。鈉是血漿晶體滲透壓的主要影響因素,過多的鈉離子可以導致滲透壓的升高,這會導致機體內環境的改變。為了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勢必要用水來稀釋,但那會導致過多的水分流存體內,機體也會水腫。因此機體是通過腎臟把多余的鈉和水分排出體外。這在年輕人是比較容易的,因為他們有良好的腎功能,問題不大。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中年以后,腎單位大量減少,那么過多的鈉的攝入,勢必增加腎臟負擔,最后腎臟往往不堪重負。此時,機體被迫采用另外一種手段,提高腎動脈的壓力,利用這個壓力,幫助過多的鈉和水分排出,但這是以腎動脈壓力的升高作為代價的,總的循環血壓也因此有所升高。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提倡低鹽飲食的原因。當然,應該從年輕時候就開始做起,給腎臟減輕負擔,不要竭澤而漁。
盡管高血壓的發生和遺傳有關,但有關資料報道,肥胖鈉鹽攝入過多的人群中高血壓的比率已超過50%,高血壓患者常常提到低鹽飲食。那么到底低鹽飲食對于高血壓有怎樣的影響呢。實際上,低鹽飲食,最主要是指的低鈉飲食。鈉是血漿晶體滲透壓的主要影響因素,過多的鈉離子可以導致滲透壓的升高,這會導致機體內環境的改變。為了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勢必要用水來稀釋,但那會導致過多的水分流存體內,機體也會水腫。因此機體是通過腎臟把多余的鈉和水分排出體外。這在年輕人是比較容易的,因為他們有良好的腎功能,問題不大。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中年以后,腎單位大量減少,那么過多的鈉的攝入,勢必增加腎臟負擔,最后腎臟往往不堪重負。此時,機體被迫采用另外一種手段,提高腎動脈的壓力,利用這個壓力,幫助過多的鈉和水分排出,但這是以腎動脈壓力的升高作為代價的,總的循環血壓也因此有所升高。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提倡低鹽飲食的原因。當然,應該從年輕時候就開始做起,給腎臟減輕負擔,不要竭澤而漁。
醫學上的“低鹽飲食”是指在人們的生活中對鈉鹽的攝入較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一個正常成年人的每天鈉鹽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6g左右,然而我國人民的日常飲食過程中所添加的醬油、生抽等佐料中均含有鈉鹽,導致我國每天人均鈉鹽的攝入量超過世衛組織標準,過量的攝入鈉鹽不但可以導致人體的淀粉酶的活性增加,而且還會使人的血壓升高[3],尤其是對一些鹽敏感的人群,過度的攝入食鹽將會導致這類患者的血壓明顯的升高,通常認為鹽敏感人群的Na+-Ca2+交換體在攝鹽過多時處于病理狀態,即Na+離開細胞,Ca2+進入細胞,大量的Ca2+內流會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的Ca2+含量增高,從而使血管平滑肌收縮,血管收縮,進而造成人體的血壓升高;此外大量的攝入鹽,還會造成鹽敏感人群出現水鈉潴留,水鈉潴留的出現會要求人體提供較高的灌流壓以達到正常的排水、排尿的作用,這樣就會導致人體的血壓維持在高水平以實現對水鈉潴留的代償性修復,進而導致高血壓的出現。
醫學上的“低鹽飲食”是指在人們的生活中對鈉鹽的攝入較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一個正常成年人的每天鈉鹽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6g左右,然而我國人民的日常飲食過程中所添加的醬油、生抽等佐料中均含有鈉鹽,導致我國每天人均鈉鹽的攝入量超過世衛組織標準,過量的攝入鈉鹽不但可以導致人體的淀粉酶的活性增加,而且還會使人的血壓升高[3],尤其是對一些鹽敏感的人群,過度的攝入食鹽將會導致這類患者的血壓明顯的升高,通常認為鹽敏感人群的Na+-Ca2+交換體在攝鹽過多時處于病理狀態,即Na+離開細胞,Ca2+進入細胞,大量的Ca2+內流會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的Ca2+含量增高,從而使血管平滑肌收縮,血管收縮,進而造成人體的血壓升高;此外大量的攝入鹽,還會造成鹽敏感人群出現水鈉潴留,水鈉潴留的出現會要求人體提供較高的灌流壓以達到正常的排水、排尿的作用,這樣就會導致人體的血壓維持在高水平以實現對水鈉潴留的代償性修復,進而導致高血壓的出現。
此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低鹽組在接受治療后,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明顯低于中鹽組和高鹽組(P<0.05),說明高血壓患者在接受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應控制鈉鹽的攝入量,以輔助提高患者的降壓的效果。本結論對于臨床上高血壓的輔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進行臨床推廣研究。
此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低鹽組在接受治療后,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明顯低于中鹽組和高鹽組(P<0.05),說明高血壓患者在接受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應控制鈉鹽的攝入量,以輔助提高患者的降壓的效果。本結論對于臨床上高血壓的輔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進行臨床推廣研究。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郭永華,楊瑋珍,郭吉慶.淺談低鹽飲食和體育鍛煉對高血壓病人的治療體會[J].蛇志,2009,21(4):260-261.
1 郭永華,楊瑋珍,郭吉慶.淺談低鹽飲食和體育鍛煉對高血壓病人的治療體會[J].蛇志,2009,21(4):260-261.
2 崔笛,陳剛,王亮.基于《內經》“鹽勝血”理論探討低鹽飲食和活血化瘀法預防高血壓病的實驗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4(2):54-57.
2 崔笛,陳剛,王亮.基于《內經》“鹽勝血”理論探討低鹽飲食和活血化瘀法預防高血壓病的實驗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4(2):54-57.
正常人的血壓在外界環境影響下會在一定范圍內波動,但是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卻會表現出異常的波動,以收縮壓變化最為明顯。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已成為最常見的一種慢性心血管疾病[1]。由于高血壓的發生常常合并心、腦、腎等嚴重并發癥,因此高血壓不僅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更制約著生活質監量提高。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不間斷服藥,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也普遍不高,因此,探索出一種更加經濟、有效、便捷的治療方案對于改善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2-3]。筆者以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社區醫院收治的68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采取不同藥物方案進行治療,現將一般治療情況及療效對比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社區醫院收治的68例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入選病例均符合《中國高血壓治療指南建議》(2000年)中有關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且在入組前完全知曉本次研究目的。將68例高血壓患者按照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成兩組,其中觀察組34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在46~87歲,平均年齡為(68.97±5.31)歲,病程在2~11年,平均病程為(5.30±2.30)年,對照組34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在45~85歲,平均年齡為(70.43±6.03)歲,病程在3~10年,平均病程為(6.12±2.78)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組后均經健康教育、飲食調整、心理指導、運動指導等常規治療,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取不同藥物進行治療。觀察組:厄貝沙坦150g/次,1次/d,谷維素20mg/次,1次/d,均飯后口服。對照組:僅指導口服厄貝沙坦,服藥方法同上。兩組均治療觀察4個月。
1.3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國家衛生部制定的有關降壓療效標準評估兩組患者降壓效果,顯效:舒張壓下降程度≥10mmHg且降至正常血壓范圍或舒張壓下降程度≥20mmHg;有效:舒張壓下降程度≤10mmHg且降至正常血壓范圍或舒張壓下降程度在10~19mmHg之間;無效:血壓未達到正常范圍[4]。
1.4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監測兩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監測方法和儀器相同),監測3次/d,取平均值為當天血壓值,統計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并對比治療前后血壓情況[5]。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本次相關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經谷維素聯合厄貝沙坦治療后,治療顯效29例,有效4例,無效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對照組經單純厄貝沙坦治療后,治療顯效21例,有效3例,無效1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0.59%,可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和舒張壓變化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收縮壓和舒張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下降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
3 討論
高血壓的治療目的為降低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治療原則為改善生活行為、個體化控制血壓標準、協同控制多重危險因素等。目前高血壓的臨床治療仍以藥物治療為主,常見的降壓藥物包括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等。在選擇降壓藥物時需綜合考慮患者心血管狀況、靶器官損害、合并癥等,對于2級高血壓患者往往需要同時采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進行治療。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經谷維素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7.06%,遠遠高于經單純厄貝沙坦治療的對照組,且治療后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程度大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在社區高血壓的臨床治療中應當首選谷維素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方案,其價格相對低廉更適合于在社區高血壓治療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李漢泉,曾偉群,蘇藝明,等.谷維素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城鄉結合部社區高血壓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2):86-87.
[2]何菲,鄒凡文,蘇立,等.硝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2):5731-5732.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血管疾病之一。老年高血壓病可并發腦卒中、主動脈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疾病,所以加強老年高血壓病的治療,對防治心、腦、腎并發癥尤其重要[1]。現選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觀察病例共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在36~80歲,平均為58.6歲;患病年限在6個月~30年,平均為16.4年。與1 979年全國心血管疾病防治會議的診斷標準以及分期條件選定相符。
1.2診斷標準 高血壓的定義:血壓持續或超過3次非同日收縮壓≥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 Hg。此定義并沒有強調年齡因素,因此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者,血壓若符合這一條件即診斷為老年高血壓[2]。
1.3方法 ①藥物治療:對血壓升高至160/95 mm Hg者,一般選用1~2種降壓效果較強,從單藥開始,進行階梯降壓治療。例如,選用卡托普利12.5 mg,2~3次/d;倍他樂克25~50 mg,2次/d;壽比山2.5 mg,1次/d;波依定5 mg,1次/d;北京降壓0號1片,1次/d。選用其中1~2種即可。2w為1療程[3]。對無效者選擇2~3種藥物聯合應用,本組35例患者經過3個月治療,可使血壓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②非藥物治療:輕度臨界高血壓(140/90 mmHg)范圍內患者12例,囑咐患者注意戒煙限酒,少葷多素,限鹽,勞逸結合,控制體重,適當做氣功以及有氧治療等。未使用藥物治療,經3~6個月后,其血壓降至正常。
2結果
2.1療效標準 血壓療效判斷標準參照衛生部頒布的《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類。顯效:舒張壓下降幅度≥10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幅度≥20mm Hg;有效:舒張壓下降
2.2治療結果 患者經過3~6個月的治療,6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中,有效53例(血壓基本恢復正常),占總數的88.3%;無效6例(未達正常),占總數的10%;另外1例死于腦出血。總有效率為88.3%。
3討論
老年高血壓單獨作為高血壓的一大分類,由此可見其危害生命的嚴重性。患者血壓居高不下的問題,一直是高血壓治療過程中人們關注的焦點。高血壓的主要危害包括其對靶器官的損害,包括對心、腦、血管和腎的損害。對心造成的損害包括高血壓后心臟病;對腦造成的損害包括出現頭痛、頭暈及短暫性腦缺血的發作;對血管的損害表現在嚴重高血壓可促使主動脈夾層形成并破裂;對腎損害表現在長期高血壓,可引起腎小動脈硬化,對腎功能造成損害。
由此可見,高血壓對人類的危害極為重大,尤其是老年人,他們的壓力感受器功能明顯降低,甚至減退,對高血壓的調節功能也減低了,因此老年人的靶器官遭受的損害也更為嚴重。對老年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應更加謹慎、周到。老年高血壓治療的基本原則包括,①治療前后準確測量坐位血壓和立位血壓,治療期間應實時觀察血壓動態;②服用降壓藥物時,從小劑量開始。密切觀察降壓幅度以及不良反應,為了有效地控制血壓,常需2種或2種以上的降血壓藥物小劑量聯合應用;③ 注意高血壓患者是否同時存在其他常見疾病,以及復合用藥情況(氣管擴張藥、去痛片、鎮靜藥、消炎藥、抗焦慮藥、胃黏膜保護劑、抗抑郁藥等),應避免藥物作用相互干擾;④治療方案盡量簡化,推薦長效藥,有利于患者平穩降壓并減少服藥次數,提高治療的順應性;⑤盡量不在夜間服用降壓藥物,以免夜間出現血壓過低和心動過緩癥狀致腦血栓形成[5]。
總之,對老年人高血壓的治療應予以足夠的重視,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及時控制。根據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對其進行綜合治療,選擇溫和、合理的治療方法,降壓藥應從小劑量開始,口服為宜,必要時聯合用藥;不宜使用強降壓藥,對并發癥、合并癥應給予相應的治療控制,有效地平穩血壓。通過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進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之后,降低靶器官損害和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在非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降壓藥以配合中藥治療,使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減少心腦血管發癥的發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希量.老年性高血壓治療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2,09(15):148.
[2]杜靜.老年高血壓的臨床診治體會[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4):620-621.
高血壓是現代生活中一種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全球每年都有近百萬的新發病群體,我國就有至少2億的高血壓人群,占到全球高血壓人群的20%,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到現在每10個人之中就有2個高血壓病的患者,鈣拮抗劑在1962年即已被證實具有負性肌力\舒張心血管平滑肌以及對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到了20世紀80年代的后期才被廣泛在臨床上應用,鈣拮抗劑是一種長效的降壓藥,對于原發性高血壓的降壓治療有明顯的療效,由于在鈣拮抗劑在胃腸道中比較容易被吸收、而且吸收完全,對循環系統產生的影響小,不良反應也比較少,服藥后24h內基本經尿排除,避免了在體內蓄積的現象,所以是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理想藥物,2000年以來,對于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鈣拮抗劑的使用率一直都是排名榜首,中國2010年的高血壓防治指南也將鈣拮抗劑作為臨床治療高血壓的一線用藥[1],現就鈣拮抗劑治療高血壓的有效性和經濟實用性進行回顧性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了我院自2010年2~2012年2月接收診治的59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到25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4.2±2.9)歲,高血壓病史1~7年.,平均(2.5±3.3)年。所選取的患者均符合,中國醫學會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其中2級高血壓34例,3級高血壓14例,將兩組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對比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血壓值的統計學差異性(P>0.05),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 研究組患者口服鈣拮抗劑尼群地平治療,藥品選用浙江南洋藥業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為H20044350的藥物,劑量為10mg/d,服用1次/d,以30d為1療程,每療程服用2盒,每盒7.8元;對照組患者給予ACEI類藥物卡托普利口服治療,選用浙江南洋藥業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為H20064340的藥物,每盒24片,5mg/片,患者劑量為5mg/d,以30d為1療程,每療程1.5盒,每盒27元.
1.3觀察項目 記錄統計患者治療前后舒張壓值(mmHg)與收縮壓值(mmHg),計算患者治療1個月的總費用,治療內為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以及心電圖變化。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
2結果
2.1血壓水平對比 通過對比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前的血壓水平并無差異,但是經過1個月治療兩組患者血壓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
2.2治療花費對比 研究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每人需要服用2盒氨氯地平,每盒7.8元,每人共花費15.6元;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每人服用1.5盒卡托普利片,每盒27元,每人共花費40.5元,研究組治療花費較對照組顯著減少(P
3結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總體的不斷高速發展,以及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不斷加快,現在中老年人的血壓也是在不斷上升,高血壓的患者也在不斷增多[2],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要取得好的治療效果需要選用藥效好的藥物、而且藥物的經濟實用性要強,這樣才能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尤其是對農村及偏遠地區的患者,高血壓患者更是需要有效性與經濟實用性具佳的藥物[3]。
高血壓是現在臨床上引起中國居民死亡的十分重要的危險因素,是導致臨床腦卒中、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但是同時也是可以改變的最主要危險因素,只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控制血壓水平其實并不困難。由于降壓藥種類繁多,各有特點,對不同人群、不同情況下的使用有所區別。常用的降壓藥有5大類,如何合理的選擇治療藥物不僅有一定的臨床意義,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學價值。
鈣拮抗劑在臨床上屬于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4],主要的機制是通過阻滯鈣離子通道從而降低血壓,是臨床常用藥,卡托普利屬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同樣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經本研究證明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壓值對比無顯著性差異,但兩種藥物的價格差異卻很明顯。在本研究中非洛地平片每盒只需27元,每位患者1個療程連續服藥需要40.5元,而鈣拮抗劑需要15.6元,兩者對比氨氯地平的治療花費顯著低于卡托普利片,綜合臨床療效考慮,鈣拮抗劑在原發性高血壓治療中有效性與經濟實用性均較好,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推薦使用。
綜上所述,鈣拮抗劑對高血壓的治療有顯著的療效,月平均花費較低,經濟實用性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彭夏.鈣拮抗劑對高血壓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1):92-93.
[中圖分類號] R97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2(a)-0089-02
高血壓是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患者的發病率逐年呈升高趨勢[1]。現在高血壓患者大多數是發生在中老年人之間,但是,現在很多青少年出現高血壓的癥狀,因此,高血壓的治療更加關注。目前高血壓治療主要為藥物治療,降壓藥物種類繁多,其中非洛地平緩釋片通過對血管鈣離子受體高度的選擇性,達到降壓目的。選擇2009年12月~2011年6月對原發性高血壓實施非洛地平緩釋片治療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非洛地平緩釋片對高血壓治療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本院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54~82歲,平均(72.5±7.6)歲,病程2個月~20年,平均(10.5±1.2)年。其中基礎疾病:肺心病12例,腦血管病變8例,冠心病6例。其中高血壓1級10例,占20%;高血壓2級31例,占62%;高血壓3級9例,占18%。診斷標準依據WTO高血壓診斷標準[2],排除對二氫吡啶類藥物過敏的患者、繼發性高血壓患者以及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
1.2 治療方法
根據高血壓患者嚴重程度采用不同的用藥劑量,屬于1級、2級高血壓患者非洛地平緩釋片給予初始劑量2.5 mg,1次/d,早晨口服;高血壓屬于3級患者給予非洛地平緩釋片初始劑量5 mg,1次/d,每早口服。患者出現降壓效果不理想,可在治療1周后逐漸增加劑量,1個療程為4周,最大劑量每天不超過10 mg。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國家心血管病會議藥物療效的評定標準[2],評定標準為:舒張壓下降≥10 mm Hg,收縮壓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或降至理想血壓為顯效;收縮壓下降10~19 mm Hg或降到正常水平,達到收縮壓降至130~140 mm Hg,舒張壓下降未達到10 mm Hg為有效;經治療降壓療效未達到有效標準為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結果分析
本組患者50例經治療4周后臨床總有效率為94.0%(47/50),其中顯效27例(54.0%),有效20例(40.0%),無效3例(6.0%)。
2.2 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心率、血壓的變化情況
患者治療前后心率的檢測值無明顯變化(t = 0.713,P > 0.05);與治療前比較,所有患者舒張壓及收縮壓治療后均呈明顯下降趨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 = 11.910,t = 13.622,P < 0.05),具體見表1。
2.3 不良反應及副作用
患者50例經治療4周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4/50),其中水腫發生患者2例,發生率為4.0%(2/50),頭痛出現2例,發生率為4.0%(2/50),皮膚潮紅出現1例,發生率為2.0%(1/50),本組患者無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患者血常規、肝腎功能經檢查無明顯情況異常發生,未造成繼續治療的影響。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是近年來我國發病率極高的一種疾病,目前高血壓患者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根據統計,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約占總人數的50%以上[3]。如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隨著病情發展,在原發高血壓的基礎上,對患者造成進一步的侵害,同時誘發多種高血壓的并發癥,所以高血壓治療方法要恰當慎重。在高血壓的治療上,已經報道很多有效的方法,藥物控制種類繁多,降壓藥的選擇除不僅要保持作用持久、緩慢,還要兼顧靶器官損害[4]。非洛地平緩釋劑屬于長效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為一種二氫吡啶類降壓藥,與尼群地平可逆性競爭二氫吡啶結合位點,可阻斷血管平滑肌攣縮。研究表明,非洛地平主要對血管平滑肌起到選擇性抑制作用,降壓作用呈劑量依賴性,與血藥濃度呈正相關。據臨床試驗表明[5],非洛地平緩釋劑劑量超過每日10 mg可使降壓作用增加,但是周圍性水腫和其他血管擴張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呈增加趨勢。本研究采用非洛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50例,研究發現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4.0%(47/50),其中顯效27例(54.0%),有效20例(40.0%),無效3例(6.0%)。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患者收縮壓及舒張壓均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降壓效果較好。據研究非洛地平能抑制腎小球血管內膜增生,對腎臟可以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在降壓的同時不影響血脂代謝,高血糖并不升高,不良反應發生較少[6]。本組50例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4/50),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其中患者發生水腫2例,發生率為4.0%(2/50),頭痛出現2例,發生率為4.0%(2/50),皮膚潮紅出現1例,發生率為2.0%(1/50)。由此可見,非洛地平緩釋劑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不良反應較少,降壓療效顯著,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降壓藥物,可以值得在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彥林,楊峰. 非洛地平緩釋片治療老年原發臨床療效分析[J]. 藥物與臨床,2010,17(24):59-60.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12):1060-1061.
[3] 張紅. 非洛地平緩釋片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 時珍國醫國藥,2009,20(8):2070-2071.
[4] 張長弓. 非洛地平緩釋片治療老年高血壓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