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期刊投稿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一、基本投稿方向
該刊是一本由黑龍江大學主辦的教育期刊,1946年創刊,本刊主要欄目有:卷首/開篇、聚焦/管理_治校有方、聚焦/管理_本地聚焦、研究/探索_教育研培、研究/探索_校本課程、研究/探索_學科教研、課堂/實踐_案例分析、課堂/實踐_文本解讀、研究/探索_閱讀教學、育人/團建_不一樣的教師節、育人/團建_班級管理、育人/團建_我和學生。旨在推動教育學科發展和教育教學實踐創新。
二、內容與格式規范
(一)教學設計與紀實類文章要求符合教學進度(進度需要比學校正常教學進度早兩至三個月左右),內文第一行標明教材版本、冊數、單元,文后應有教學反思或教學評析。
(二)育人類文章要以教育學生過程中的小事件入手,寫出教師的輔導策略,突出教師的育人智慧。
(三)來稿保證原創,字數不少于1600字(一版),盡量整版(字數如3200,4800)。中文稿件以字數為準;含字母公式稿件以字符數為準;如有圖表,請按圖表占去的版面相應減少字數與字符數。
(四)盡量減少圖表的使用,如必須有圖表,表格不宜過大,不要用圖片的格式,以方便編輯修改加工,制作圖表時,標明序號與表題。
(五)文中涉及圖片,如非必要,盡量不用,如必須有圖片,要提供圖片原圖,保證清晰;文中字母與公式不可為圖片格式,雜志非彩色印刷,不顯示圖片顏色;標明圖片標題。
(六)注釋、參考文獻一律采用尾注,均應在正文對應處標注相應序號。參考文獻按《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規定,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標點為半角模式。
(七)來稿標題上方提供以下信息:作者(第一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從事學科、職稱職務、聯系方式(手機號、QQ號、微信號等)、接收快遞的詳細地址。
(八)來稿內容要求:研究性論文觀點明確,文字精煉,字數不少于3500字,文前要求添加摘要、關鍵詞,文后添加參考文獻。
(九)摘要:一般為150-300字,應以第三人稱對文章內容進行概述,不對正文評論,不要寫成提綱形式,避免使用“本人”“我”“筆者”等主語。
三、審稿周期
《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期刊預計審稿時間:1個月內,發行周期為:月刊,期刊級別:省級期刊,建議投稿前仔細核對格式要求,避免因細節問題延誤發表。
《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創刊于1946年,辦刊以來,融指導性、實用性、知識性于一體,發行周期為:月刊,經過雜志社調整,不斷提高了刊物的整體質量,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
《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雜志是一本專注于教育與教學領域的期刊,由黑龍江大學主辦。該雜志旨在推動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促進教育改革與創新,提高教師教育與教學水平。雜志以學術研究與實踐經驗為基礎,關注教育教學的前沿問題和熱點話題,包括教育方法、教育心理、課程設計、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其宗旨在于探索教育教學的最新理論和實踐,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學術研究成果、教學經驗和教育教學工具的分享與交流。其內容涵蓋了教師教育與培訓、教學方法與策略、教學媒體與技術、學科教育研究等多個領域。它刊登了一系列有關教學案例、教育改革實踐、教師專業發展的文章,旨在促進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成長和教學能力提升。
該雜志注重學術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對投稿進行嚴格的學術評審,保證了刊登文章的學術質量與可靠性。它邀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教育學者和專家作為編委會成員,確保了學術水平的高標準。雜志還關注教育政策與管理領域的研究,定期刊登有關教育政策的解讀和教育管理的案例分析,為教育管理者提供參考和借鑒。它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和交流活動,為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從業者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它也定期出版專題論文集、學術專著,推動教育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學術成果的傳播。
該刊被國內多個核心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顯示了其在教育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此外,《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期刊還榮獲了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其學術質量得到了廣泛認可,也為其在教育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遇信息錯誤,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