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淺談鐵路消防安全管理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1.1部分領導消防責任意識不強
當前鐵路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從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領導意識的作用和影響。改制后,原有消防管理模式被打破,鐵路企業要盈利、創效益,縮成本。而消防安全管理是隱形效益,有的領導消防責任意識不強。具體表現如下:第一,鐵路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體系落后,缺乏權責明晰的管理制度和獎懲機制。第二,鐵路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崗位責任劃分不夠明確,沒有指定到具體的班組和人員。第三,鐵路企業消防安全檢查制度沒有落到實處,檢查不夠全面仔細,沒有嚴格按照現有的既定制度執行。第四,針對現鐵路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問題和隱患沒有跟進整改制度。第五,鐵路企業缺乏用于消防安全管理的專項資金,對消防安全管理設備的維護不到位,導致大量消防安全設施閑置和浪費,不能發揮其功能,或者消防安全設備和車輛本身都存在安全隱患。
1.2火災隱患整改的資金投入不足
鐵路固有的運作方式對于資金和設備的依賴程度較高,所以鐵路企業用來投入到消防安全建設和管理方面的資金就顯得尤為不足。或者是投入的資金僅僅可以維持現有設備的維護和管理,但對于較大陳舊設備的替換,單位資金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消防技術和設備的發展十分迅速,鐵路企業本身用于運作的資金投入和收回周期較長,所以單位用于消防安全的資金十分有限。
1.3消防安全管理人員不足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的鐵路企業沒有自己的消防安全管理公司,運輸車輛的管理和相應的服務內容大部分委托給第三方機構,由外來的公司進行定期檢查,這樣不便于消防安全隱患的及時發現和整改。另外,鐵路企業特別缺乏具有消防安全專業背景的管理人才。在現實的工作中,鐵路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消防管理人員身兼數職,多被行政后勤等繁瑣工作占用的情況。這就導致了鐵路企業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從絕對量到相對量均缺乏的情況,消防安全管理人員不能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崗位調動十分常見。據不完全調查,從事鐵路企業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平均工作時間是1年,所以導致消防工作人員技術不夠熟練,消防工作進步較慢。
1.4消防監督執法及考核不夠嚴格
我國鐵路企業的消防管理工作缺乏獨立的監管機構,大部分的監管機構都來源于鐵路系統內部。消防安全監管人員多為鐵路企業各職能部門的人員抽調組成。所以在對本單位進行消防安全監督檢查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徇私舞弊、考核不嚴、不能按照規定嚴格執法的情況,而且對于違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部門和個人,懲罰力度不夠,甚至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往往不了了之。再加上消防監督執法工作起步較晚,消防監督制度不夠健全,多以“結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缺少對消防安全過程的監管和把控,不能做到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從源頭上預防消防安全事故的產生。
1.5消防設施較為陳舊,不能滿足鐵路企業的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間的交流合作機會越來越多,鐵路憑借其地理優勢和交通特點,使人們對鐵路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目前,各地的動車和高鐵項目正在建設。因為受到了工期緊張,人員缺乏,資金投入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鐵路企業的消防設施更新很慢,有些單位甚至常年沒有更新,為施工工作留下了隱患。而且有些鐵路企業的消防設備本身不僅不能起到安全保障作用,自身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比如設備年久失修,容易引起火災等等。
2鐵路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的必要性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建立健全鐵路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體制,確保可以將各項政策落到實處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為此從建立健全標準化的鐵路消防安全管理角度提出如下建議:第一,將總體安全目標分解為若干階段,并設立每個階段的分目標,并納入到績效考核體系中,針對員工不同的表現設立針對性的獎懲措施,并將考核結果納入到年度評優機制中。第二,除了考評結果納入績效考核外,將過程納入到考評機制中,并對過程進行監管。比如,對新入職的鐵路消防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并定期進行培訓和交流,按照具體的流程進行評級,例如可以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如果消防安全管理不合格取消評先、評優資格。優秀者評先可以同等水平優先考慮。
3鐵路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的路徑
3.1落實消防安全責任標準化,形成消防管理合力
鐵路企業在對本系統內部消防安全管理過程中,應該以《消防法》為指導,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盡最大可能性促進本企業部門間、鐵路企業與其他單位間的橫向和縱向交流學習與合作,形成從上到下齊心協力,多層次多角度的落實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指定消防安全負責人對該工作全權負責。在具體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上,需要落實責任到部門和個人,分工明晰,目標明確,使得消防管理工作有據可依、有據必依。鐵路企業內部合力,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標準化管理:第一,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鼓勵員工自省和糾錯,對于及時發現自身工作過程中的各類消防安全問題,并及時糾錯改正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并具有優先評先資格。如若在個人所屬區域內發生消防安全事故,需要對第一責任人進行相應的懲罰,責任落實到崗、落實到人;第二,從鐵路企業領導自身做起,提高對消防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認識,發起從上到下消防安全標準化練兵,加大對各部門的消防安全檢查的力度,由原來的每季度檢查整改調整為每月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和整改,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上升到橙色預警級別。
3.2依靠各方合力,推進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
(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化制度和體系。現如今,社會的變遷和經濟的發展十分迅猛,所以鐵路企業也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促進與世界先進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學習標準化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法制體系,依靠各方力量,制定適應國情、適合本企業特點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體系。有了制度的規范和制約,各部門和員工在進行工作操作的過程中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在進行消防安全管理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制度要求一步一步貫徹落實,細化管理過程和質量考核標準。而且需要員工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給上級主管部門,對于現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問題進行及時糾錯和整改。按照這樣的模式形成良性循環,不僅有利于完善鐵路企業消防安全管理體系,更對現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另外,對于目前在我國境內新興的綜合站房的產權歸屬和使用權分離的情況,可以委托第三方公司,如物業等機構進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盡量做到全方位、全覆蓋、無死角。
(2)消防安全管理流程標準化,重在制度落到實處,保證管理效果。鐵路作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單位,需要在國家級別上進行行登記備案,按時向上級安全主管部門匯報工作情況,上級主管需要以年為單位,對下屬鐵路企業工作進行匯總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整改建議。在第二年的監管工作過程中,需要落實上一年度工作中的問題,可采用突擊檢查的方式促進鐵路企業的整改,為單位消防安全提供有效保證。
3.3狠抓消防安全專項標準化整治
實踐證明,開展消防安全標準化檢查和專項治理工作,是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的有力措施。鐵路運輸企業要根據不同地區和時期的火災特點及消防工作重點,及時開展廣泛深入和扎實有效的整治行動。鐵路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和派出所、乘警隊、公安段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依法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并以通報或專題報告的形式通報給有關單位落實整改。對發現存在嚴重問題的,鐵路公安機關要寫出專題報告及時報鐵路管理機構。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不能立即改正、消防安全沒有保障的場所,要采取斷然措施予以查封或依法給予停產停業處罰。鐵路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和派出所、乘警隊、公安段要建立火災隱患整改立銷案制度,對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建立電腦檔案,指定專人跟蹤督促落實整改,整改一個,銷號一個。對存在火災隱患遲遲不落實整改的單位,要堅決采取法律手段,依法實施處罰。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鐵路企業的轉型關鍵階段,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可放松。引入標準化管理模式,針對鐵路消防安全管理現狀進行有的放矢的整改和管理,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鐵路企業的有特色的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深入實踐,到單位去體驗,創新思維,積極嘗試,切實提高消防管理水平。讓消防隱患和消防事故的發生率為零,讓廣大乘客放心,讓社會放心,為創建平安和諧社會提供一流的消防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