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茶文化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組成的一部分,其核心為茶道精神,覆蓋道德、藝術、社交、禮儀等諸多方面。高職院校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社會對高職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茶文化與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共性,把茶文化引入校園構建校園茶文化,有利于完善與創新學生心理教育形式,實現心理教育目標。
1茶文化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1茶文化引導學生更好的融入集體
茶文化中蘊藏著“以和為貴”思想,這一思想融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以和為貴”內涵,引導學生融入集體、改善與他人的人際交往關系,更好參與集體性活動,形成積極、樂觀、團結的品質。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歸因主要表現為學生缺乏交流、內心孤僻,心中的情感、壓力得不到傾訴,郁結于心,易出現思想偏激。對于此,引用茶文化中的“以和為貴”思想后,學生能夠比較深刻的認識“和”內涵,了解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禮儀規范,加強與其他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借助有效的交流減少負面情緒和消極想法,擁有良好的內心世界,同時學會以誠對人、以禮待人的人與人相處準則。
1.2茶文化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
在茶道精神觸動下,學生修身養性,學習禮儀文化等,可以增強自身的感悟能力與自覺性,形成良好的習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茶道精神有效引導學生,給予學生理性的啟示。接觸茶文化過程中,學生耳濡目染,自覺接受茶文化的熏陶與教育,認同茶道精神,能有更好的思想感悟,反思自身不良的思想與行為,調整情趣、促進心理健康。特別重要的是茶文化中蘊藏著為人處世的哲學道理,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茶文化可以傳遞人生哲學,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人文素質。
1.3茶文化引領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應用茶文化,可以通過茶道精神引領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用正確處世態度對待事務。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人精神的表現形式,體現著茶人的精神面貌、行為規范及基本素養。茶道精神從種茶、采茶、制茶、煮茶、泡茶、品茶等環節中引申而來,是無數茶人在千百年發展中創造、凝練而成。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茶道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通過茶道精神表現茶人精神,讓學生學習茶人的基本素養、精神風貌、行為規范等,進而掌握為人處世的原則,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事業觀、世界觀,三省吾身、審視自我,給自身以準確定位,用堅韌、平和、客觀的態度對待各種問題,為自身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4茶文化幫助學生修身養性
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是一種自然物品。隨著飲茶之風的盛行,越來越多的人把個人追求與茶的自然屬性匹配起來,并融入了禪宗、儒家等諸多文化,逐漸形成了內涵豐富、獨特的茶文化。茶文化不僅是一種飲食文化,更成為了一種修身養性的生活方式,體現了個人的修為與精神追求。在飲茶品茗過程中,通過細微的感官來感受茶道精神,思考茶道蘊藏的內涵,思考、探索未知的人生哲學,從而達到靜心、養性、凝神等效果,形成獨特的自身素養與修為。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茶文化后可以通過茶道精神的教育功能幫助學生修身養性,提升學生的素質、修養。如,茶道中的仁義、誠信等精神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十分重大,是學生未來生活、工作的基本道德準則。當前高職的院校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就業壓力等,情緒上易波動、浮躁,也比較容易遭受不良思想的干擾,而茶文化的融入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種凝神、靜心的方式,同時培育學生良好的精神品質,重塑強大的內心世界。
1.5茶文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茶文化作為傳統的民族文化,融入了我國諸多的傳統文化,如禪宗、儒家、道家等,內容覆蓋了哲學、藝術、美學、宗家、文學等領域,可謂是一個集大成者,無疑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總而言之,茶文化體系成熟,寓意博大精深。高職院校學生處于成長的黃金時期,此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茶文化,可以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如,茶文化教育能增進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加強學生的文化素質;茶文化培育學生的禮儀素質,幫助掌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禮儀;茶文化發展學生的精神品質,幫助學生擁有高尚的意志品質;茶文化教授學生為人處世的哲學,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端正的心理。而且,茶文化本身就有教育功能,對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指導作用,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創新。因此,綜合以上內容可以看出茶文化融入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2.1采用茶文化理念
為充分發揮茶文化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影響,要從整體上采用茶文化理念,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與模式。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茶文化理念,深化教育內容、內涵,豐富教育形式,借助茶文化反映出來的社會形態、意識使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學生的實質問題。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深入分析產生的根源,然后從整體上把茶文化融入思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優化教育質量,有效控制學生浮躁、不安、焦慮等不良心理要素。實際工作中,教師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茶文化理念的結合上下功夫,從整體上把控茶文化理念的融入,使茶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內容、形式、實踐等各個方面,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整體提升。
2.2采用有效的結合方式
通過茶文化優化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同時,還要采用有效結合方式使茶文化融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突破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實現創新與改革。第一,采用專題教學形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專題講解茶文化的內容、精神等,通過茶文化的教育滲透來啟發學生,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性;第二,采用案例教學法,茶文化內容以輔助教學的形式出現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課堂;第三,采用討論教學法,當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有討論環節時,以茶文化為切入點計討論活動主題,引導學生自由的探討、交流,暢談對茶文化精神內涵的感悟,得到內心的感悟。通過以上幾種方式使茶文化有效的融入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形式化、趣味性,讓學生更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實現教育目標。
2.3使茶文化融入學生的校園生活,提高學生的茶文化素養
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有更多的自由學習時間,課余時間占據個人時間的絕大部分,僅靠課上時間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遠遠不夠,也無法達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為此,應當把茶文化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使心理健康教育從課堂延伸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在接觸茶文化過程中汲取其中的養分,并內化成為自己的強大力量,不斷增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平復內心的不安情緒,達到一種平和的內心狀態。如,在校園內開辦茶文化相關的社團,舉辦一些茶藝表演、制茶泡茶等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學習了解茶文化精神。在各種各樣的茶文化活動中,學生之間相互的交流、互動,在一個相對愉悅、輕松的氛圍下學習、生活,有利于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文化素質、禮儀規范等,學會用靜心、凝神的方式緩解內心的壓力、情緒,掌握解決心理健康問題辦法。
3結論
綜上所述,茶文化走進校園是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利于構建健康和諧的校園化。茶文化融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育學生健康內心世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學生全面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案例教學、專題教學、討論教學等方式融入茶文化,充分發揮茶文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