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研究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企業在成長期,隨著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生產經營及對外投資的多元化發展,企業的經營業務量不斷增加,需要企業做好總體戰略規劃的同時,細化所要達到企業目標的、措施:有效協同企業內部溝通順暢,配合緊密,對整個經營活動要有前瞻性、預見性、計劃性;為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進行、投資、發展所需資金,進而有計劃地融資;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面貨幣化測算,對未來經營發展結果做合理化預測,確保企業經營目標的完成。
一、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當中的作用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管理控制模式,在企業的經營管理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作用:一是落實企業的戰略目標,全面預算管理是在結合企業發展戰略的基礎之上,對企業的所有預算進行全面的管理,這更加的有利于企業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二是明確各部門的工作目標,在全面預算的過程當中,對企業經營目標進行細分,將經營、工作目標劃分到各部門,一般由企業的財務部門進行統一管理,進行月度、季度、年度預算執行分析;三是對目標結果可以事中控制,對各成員單位的收支進行實時的監督,追蹤資金的使用去向,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有利于實現量化目標;四是預算值可以作為考核各成員單位的業績標準,全面預算管理為各成員單位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績效考核標準,使得各成員單位在工作的時候奮斗目標明確,適時根據對應的目標調整自身的工作安排,密切配合為實現預算目標而努力,具有積極的正激勵作用。
二、改進完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企業內部的溝通,實現全員參與
全面性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特征,指預算既概括了企業的各個經營方面,同時也是指企業“全員”要參與,樹立企業員工的“預算”意識,做到沒有預算堅決不列支,養成每個員工對于工作的計劃性、自律性、成就感。首先,要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領導力量,成立以總經理牽頭、部門及分子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預算管理委員會,預算管理委員會在總經理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加強企業內部之間的溝通協調,及時傳遞相關信息,保證預算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其次,將企業的整體經營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部門及成員單位,甚至分解到員工個人,有效地避免各成員單位單純地追求自身部門的利益而不合作、忽視企業整體利益的現象出現,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不僅可以保障企業經營目標、戰略的實現,更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再次,在全面預算的管理當中,企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充分地認識到為了完成預算目標自己應盡的職責,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避免員工不作為現象的出現,為了企業共同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提高員工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和成就感,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有市場競爭力的隊伍。
(二)搭建企業管理信息化平臺
ERP是適應經濟全球化中所產生的一種有效的管理信息化平臺,企業可以利用ERP系統有效地進行全面預算管控。從企業長遠規劃細分到每年的經營目標,根據經營目標確定銷售目標,再確定生產、投資計劃,再次確定采購、物流計劃。ERP與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結合,企業的預算管理會變得更加的信息化、可控化,貫穿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企業工作效率與質量也會隨之提高,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企業無論是擴大規模取得效益還是提高技術取得效益,ERP系統都能助企業快速反應并達到目的。利用ERP系統強大的信息共享、統計、分析功能,合理有效配置企業資源,尋求最佳財務杠桿系數,統籌有計劃地對外融資,減少資金沉淀,用好用活資金,提高企業盈利能力,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三)科學合理地運用預算編制方法和手段
一是預算編制采用“實事求是,客觀真實”的原則。編制的預算既要積極超前,又要切實可行,認真克服不切實際、好高騖遠、浮夸冒進和因循守舊、無所作為、不思進取的極端片面做法。要充分估計預算目標實現的可能性,積極應對實際情況的變化,并周詳考慮影響目標實現的各種因素,盡量避免由于預算缺乏周詳考慮而影響目標實現。二是編制預算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多上多下、互動溝通、綜合平衡的工作辦法,對于復雜的業務預算,應多方調查分析,以會議形式充分討論后再定。三是實際工作中多采取零基預算、彈性預算、趨勢預測、增減量預算、概率預算等相結合的方法。零基預算主要適用各單位編制固定費用預算,原則上不考慮以前年度所發生的費用額,一切從零開始進行預算,從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項費用是否有支出的必要性和支出數額的大小;彈性預算適合變動費用、變動成本的預算,這部份成本費用的支出,根據企業的產量、銷售量、勞務量增加而增長;趨勢預測適用于編制項目及投資預算時,要在充分考慮原有支出的基礎上,預測公司業務的擴張以及外部環境變化等情況,盡力避免與業務量趨勢不相稱的費用膨脹,確保以收定支,嚴控財務風險;增減量預算是適用于成熟的經營業務,在上期預算執行結果情況下,考慮到下個預算期的各變化因素,相應地調增調減相關項目預算數額;概率預算適用于預算期內市場變化較大,變量甚多,企業難以對這些變量預測準確(如油價、擔保代償等),而這些變量又會對整個預算產生重大影響,只能估計其變化范圍,分析其在此范圍內出現的可能性(概率),然后據此對其他預算數進行調整,計算期望值。四是建立合理的預算調整工作機制。正式的年度財務預算下達后,原則上不作調整,但假如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由于國家宏觀政策、自然性不可抗力等原因)或企業資產發生重大變化,導致企業的經營活動或預計經營結果有重大差異,致使財務預算的編制基礎不成立,或者將導致財務預算執行結果產生重大偏差的,由企業預算委員會審批后調整預算總目標;提出預算調整的前提必須是:當某一項或幾項因素變化加劇,影響到全面預算目標實現時,應首先挖掘與預算目標相關的其他因素的潛力,或采取其他措施來彌補,只有在無法彌補的情況下,才能提出財務預算調整申請。
(四)建立健全績效評價體系,正確運用評價手段
為了企業更好的實現經營戰略的目標,建立健全績效評價體系是必要的一個環節,因為要想使得企業的戰略目標成為現實,必須將過程控制與績效考核進行有效的結合,尤其是在全面預算管理的背景下,績效考核評價的建立健全就顯得更加的重要。對于較高層次的管理人員來說,要以綜合性較強的財務指標作為預算管理的指標,而對于其他的一些非管理人員來說,應該以非財務指標(工作目標等)作為績效考核的標準,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企業應該根據自身預算管理的實際需求對不同的人員設定不同的預算管理標準,以便于更加科學規范的對企業員工進行績效考核。全面預算管理的整個體系還應該包括日常管理的一些標準,例如:對于產品質量的監督考核標準,對于經營目標時效性的考核標準等等,對于預算準確性的考核標準。企業在日常的預算管理當中,應該加強員工考核結果與其獎懲相結合,運用到其工資、獎金的考評兌現,一方面可以提高全體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降低員工消極怠工的現象,另一方面,也是對員工有效工作的正激勵;正確地運用績效考核手段,有助于企業總結經驗教訓,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找出問題根源,解決和化解矛盾,為企業的下一步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為企業未來規劃的實現做好鋪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就目前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經營活動當中的應用還有所不足,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發展的需求,整合自身的優勢資源,采用合理科學的預算方法和手段,打造出最適合自身發展的預算體系,以便于充分的發揮全面預算在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當中的作用,幫助企業更好更快的實現經營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