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信息技術與會計教學的融合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新課改提倡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要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對教學方式、方法加以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使教學效果得以增強。而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就可以落實這一目標,并為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的實現助力。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如何將信息技術融入數學課堂教學進行論述。
一、利用信息技術,拓展教學資源
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以致用,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諸多問題。而在實踐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的引入,就可以對教材知識起到豐富、拓展、延伸的作用,將數學知識延伸到實際生活中,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將數學學科的價值、特色等展現出來。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是對教材內容照本宣科,難以實現知識的延伸、拓展,使得學生的學習存在較強的局限性,很難將數學學科的價值體現出來。基于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使教學活動更優質、更高效。例如,在講解“認識人民幣”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入信息技術,以多媒體為載體,借助圖片的方式,將各個面值的人民幣展現在大屏幕上,為學生逐一講解,使其專注力、參與度得以增強,提高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以此為基礎,運用同樣的方式,帶領學生認知一些其他國家的貨幣,使教學資源得到拓展、延伸,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使教學效果得以進一步提高。
二、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生活情境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產生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才能保持專注力、參與度,使學習效果更好。而在數學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可以達到激趣的效果,將知識以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學生感到新穎有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大大提升。在實踐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拉近學生與知識間的距離,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引入,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講解“軸對稱圖形”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巧妙地利用課前導入這一環節,以幻燈片的方式,為學生展現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軸對稱圖形,如羽毛球拍、籃球、桌子、凳子等,引導其觀察。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結合幻燈片的內容,向學生提問“這些圖形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能將這個特點找出來嗎”,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闡述,繼而引入本節課的課題。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識的探索中,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愛上數學,使學習效果達到最佳。
三、巧用信息技術,開展小組合作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也出現了較多新型的教學模式、資源等,如電子白板、微課等,為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學情、教學需求等,對這些資源進行充分應用,促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得以深化,使有效教學得以實現。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將信息技術巧妙地引入其中,無疑是對學生學習空間的一次拓展,可以使學生獨立、自主地探究知識,將學生從傳統模式下的被動地位中解救出來,與同學進行深入的交流、互動,使自身實現更高層次的進步、發展,為后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例如,“方程”一課的知識點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具有一定難度的。課前,教師就可以將教學內容制作成1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利用微信這一交互性平臺傳給學生,便于學生在預習中應用,使其對所學知識有大致的了解;課上,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的方式,讓學生一邊結合微視頻,一邊展開小組合作,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瓶頸,使學生學習更輕松、順利,確保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自學能力,將信息技術的效用展現出來??傊?,信息技術的出現與應用不僅貼合了新時期課程改革關于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的指導要求,同時也為各學科教學提供了一次良好的發展機遇。將信息技術運用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能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枯燥、刻板的狀況,還能使學生的數學素養不斷提升。但信息技術就好比一把雙刃劍,是利弊并存的。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學情、教學需求,對信息技術加以合理應用,從而達到預期的應用效果,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楊秉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探究[J].甘肅教育,2017(24).
[2]吳日波.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江西教育,2017(33).
[3]徐安勇.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思維能力[J].基礎教育研究,2017(24).
[4]趙仲胤.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融合探究[J].成才之路,2017(33).
作者:周愛新 單位:江蘇省高郵市寶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