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fā),也是對學術(shù)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fā)表云整理的1篇大學英語教學中認知語言學的應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fā)。
1認知語言學概述
認知語言學作為認知學科的重要分支,其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系統(tǒng)性,集計算機、哲學、人類學、語言學以及心理學等學科為一體,通過多個角度和多種方式進行思維探索。認知語言學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產(chǎn)物,哲學和語言運用是其學科基礎,可以從語言角度對思維概念進行研究,同時還可以從語言角度對思維概念的特點進行分析。認知語言學提出后,對大學英語教學也帶來了思考和觸動,學者們對認知語言學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其在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中的意義和價值。認知語言學不僅是一門學科,還能夠解決語言實際問題,如話語分析、語篇分析以及語法等;其在教學方面的運用,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詞匯、語言以及文章,提升英語學習效率和應用能力。英語閱讀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關(guān)鍵組成部分,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借鑒和參考認知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觀點,進而揭示大腦思維和英語閱讀的關(guān)系,幫助學生加深對英語文章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提升其英語綜合素質(zhì)。
2認知語言學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2.1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在閱讀教學中應用認知語言學,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獲取和提煉文章信息,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體系,鞏固已學知識,例如詞匯以及語法的運用等內(nèi)容,進而提升其英語綜合能力。
2.2提升閱讀教學效率
在閱讀教學中應用認知語言學,可以切實提升課堂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利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掌握閱讀技巧,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豐富其詞匯量,實現(xiàn)學生英語能力的綜合發(fā)展。
3英語閱讀中的認知心理
閱讀需要以文本文字為立足點和出發(fā)點,以文字掃描的方式將信息傳遞到大腦中,通過大腦對信息的感知和解讀,利用思維分析和整理,對文字中蘊含的信息進行解碼。認知語言以學生知識體系為基礎,其包含以下幾個層面:第一,通過相互管理和認知構(gòu)成知識網(wǎng)絡;第二,知識網(wǎng)絡涵蓋多個范疇體系;第三,對范疇中存在的規(guī)則進行區(qū)分。對于英語閱讀而言,其認知心理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在初始閱讀中,學生通過視覺對文本詞匯進行準確而快速的辨識;第二,在對詞匯進行簡單的識別后,通過詞組構(gòu)成對文本意義和概念進行加工,在這一階段,詞匯所具備的意義和讀音會與人腦形成記憶互動;第三,學生在詞義連接中,形成對句子意義的把握和理解,通過對句子、短語以及單詞的理解,把握整篇文本的意義,為文本理解奠定基礎。
4英語閱讀的主要認知模式
4.1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的認知模式屬于信息加工模式的一種,該模式通過信息加工的方式對文本進行闡釋和理解,通過文本實現(xiàn)認知。同時,該模式以單詞為基本單位,通過單詞、短語到句子的邏輯程序完成文本理解。該模式具有較強的組織性和層次性,學生想要快速理解文本,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和詞匯積累。但是當前,很多學生都存在詞匯量不足的問題,為該模式的應用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因此,教師在引入該認知模式中,需要注重單詞的講授,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進行信息加工,幫助其獲取文本中蘊含的信息。
4.2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模式以認知心理學為發(fā)展基礎,學生在閱讀中利用自身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思維方式,對閱讀文本進行加工和整理,即學生利用檢驗或者預測的方式加深文本理解。該模式遵循了“以人為主”的閱讀原則,強調(diào)學生的知識背景和興趣愛好等因素對閱讀效果的影響。自上而下模式主要優(yōu)勢如下:第一,該模式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和目的性,學生可以結(jié)合個人思維特點進行有選擇的理解和閱讀;第二,該模式以文本為導向進行文本理解,可以促使學生開展有效思考,提升其思維能力;第三,該模式具有較強的預見性,學生可以根據(jù)所學知識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預測。
5認知語言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5.1從文本選取層面中的具體應用
語言輸入需要遵循趣味、數(shù)量以及理解等性質(zhì),英語閱讀屬于輸入形式,認知語言學在具體應用中需要按照上述原則。首先,趣味性原則,無論是知識學習還是事物認知,興趣都是前提和基礎,在英語閱讀中,文本選取要遵循趣味性原則,以當代大學生的認知和興趣為導向,為其選擇合適的文本;其次,數(shù)量性原則,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準備數(shù)量較多的文本,涉及多個學科和多個層次,強化學生的語言認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最后,理解性原則,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語言水平和認知能力,文本不宜過難,否則學生會出現(xiàn)理解困難,學習信心受到挫傷;也不宜過于簡單,否則會導致學生失去挑戰(zhàn)的興趣。
5.2從任務設定層面中的具體應用
在任務設定中應用認知語言學,可以幫助學生對閱讀行為進行自我監(jiān)控,明確閱讀進度和閱讀目標,當學生完成閱讀后,會激發(fā)其閱讀主動性和積極性。
5.3從閱讀策略層面中的具體應用
閱讀的過程是讀者與材料開展互動交流的過程,讀者通過閱讀掌握文章的思想和清感,對文章形成直觀的理解和認知,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并且以個人思維為出發(fā)點感悟和理解文本,進而加深記憶。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理解能力為切入點,從閱讀前、閱讀中以及閱讀后三個層面實現(xiàn)認知語言學的應用。首先,閱讀前,語言思維結(jié)構(gòu)以認知經(jīng)驗作為依托,因此,想要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需要學生滲透更多的個人經(jīng)驗,在閱讀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針對性訓練,第一,組織學生以文本為導向設計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案,并且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大膽預測,例如通過閱讀題目和文本類型預測文本內(nèi)容;第二,組織學生開展速度訓練,在閱讀之前要求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閱讀,對文本內(nèi)容形成大致的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提問、總結(jié)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最后,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把握文本背景,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想要正確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需要學生掌握其知識背景。其次,閱讀中,英語閱讀屬于學生發(fā)揮自身學習能動性和思維認知的理解活動,教師在閱讀中要監(jiān)控和調(diào)節(jié)學生思維,通過有效的監(jiān)控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理解文本本質(zhì),掌握文本中蘊含的英語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分析對比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認知,提升閱讀活動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最后,閱讀后,文本閱讀并不是英語教學的重點,閱讀結(jié)束后的評估以及監(jiān)控環(huán)節(jié)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第一,在閱讀結(jié)束后,要引導學生加強自我監(jiān)控,對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記下難以理解的內(nèi)容,通過交流探究和資料查詢的方式加深理解;第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從閱讀效率、閱讀速度以及理解能力幾個方面進行評估,進而把握自身的閱讀能力,在未來的閱讀中有針對性的提升自我。
6結(jié)語
通過閱讀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英語表達能力以及文本理解能力,對學生英語素質(zhì)和閱讀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教師需要從文本選擇、任務設定以及閱讀策略等三個層面應用認知語言學,幫助學生強化記憶理解,為其未來的英語學習和運用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丁麗紅.認知語言學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16):43-45.
[2]李淑清.認知語言學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8(08):114-115.
[3]沈曉.認知語言學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05):272-273.
[4]王靜巖.認知語言學在高職高專院校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高專學報,2010,25(04):133-134.
[5]巫峻.認知語言學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25(05):61-62.
[6]吳曉明.大學英語語法教學行動研究與實驗分析報告——談認知語言學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21):204-205.
[7]祝麗麗.認知語言學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04):169-171.
作者:鄧小蘭 單位:三亞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