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圖書館APP開發要點及應用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文章基于此,首先論述了圖書館app開發的要點,包括資源的豐富性、操作的便捷性、功能的完善性,然后就如何開發圖書館APP提出了對策,包括優化讀者服務、創新管理模式。隨著移動網絡的不斷發展,我國手機網民數量持續攀升,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9年初的統計報告顯示,我國手機網民數量已經達到8.17億,占網民總數的98.6%。移動網絡的發展以及大屏智能手機的流行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信息獲取方式,基于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應用程序---APP(Application)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教育機構自然要緊扣時展的趨勢以及讀者閱讀行為的轉變做出必要的調整,加強APP的開發與應用。當前,圖書館APP的開發主要有自主開發、聯盟開發、外包開發三種模式,并涌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圖書館APP,如廣州各區圖書館的閱讀APP、華中科技大學的華中大APP,但在數字資源轉化、讀者服務等層面仍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作出調整與改進。
一、圖書館APP的開發要點
(一)資源的豐富性
圖書館作為知識信息最為密集的場所,以圖書資源為核心資源,圖書資源的豐富性決定了圖書館的使用價值與社會效益。當前,圖書館APP雖然為數不少,但在資源建設中存在著很大的不足,不僅網絡資源獲取率低,館藏資源也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使得APP“虛有其表”。因此,圖書館APP的開發必須以資源的豐富性為前提,首先,做好館藏資源的數字轉化。館藏資源的數字轉化是圖書館APP提供在線閱讀與文獻下載服務的基礎性工作,圖書館要借助文獻錄入、掃描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轉化館藏資源,提高APP館藏資源的利用率,并且,資源轉化要進行嚴格的審核,做好標準化的著錄工作,使同類資源的格式統一起來,為資源檢索效率的提升創造條件。其次,凸顯資源的集成性。任何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都是有限的,而網絡中的資源則是無限的,圖書館APP開發要重視資源的集成性,借助聯盟開發、第三方外包等方式,邀請網絡信息內容提供商參與到APP開發中,擴大用戶的資源選擇面,提升圖書館APP的利用價值。最后,注重圖書館特色資源的開發。圖書館類型多樣,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在服務對象、服務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性。圖書館APP的資源開發要結合圖書館自身的特色,如高校圖書館的資源開發要和教學、科研等緊密地銜接起來。
(二)操作的便捷性
操作的便捷性是影響用戶APP使用滿意度以及用戶黏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圖書館APP的開發要從用戶的心理以及行為模式出發,提升APP操作的便捷性,首先,簡化注冊環節。繁瑣的注冊流程容易讓用戶望而卻步,圖書館APP可以采用關聯賬號注冊,用戶可憑借微信、支付寶、微博等常用APP的賬號一鍵登錄,提高用戶的注冊、使用效率。其次,優化界面設計。在知識經濟的背景下,我國人均閱讀量不斷提升,而數字化閱讀則是閱讀量提升的重要動力,越來越多的中老年群體“入網閱讀”,這就要求圖書館APP在界面設計中遵循人機友好的基本原則,以層次清晰、直觀明朗的界面來滿足大多數用戶的操作需求。最后,提高檢索效率。圖書館APP是數字圖書館在移動網絡時代的新發展,數字圖書館最為核心的檢索功能也是圖書館APP的主要功能之一。為了使讀者更快地檢索到資源,圖書館APP必須對各類資源做好標引工作,標引的內容要包括:①圖書的題名。②圖書作者。③圖書的類別。④圖書出版時期,同時,要對資源的內容做簡要的說明。如《美的歷程》,美學家李澤厚1981年出版的文藝理論著作,宏觀地描述了中華民族審美意識發生、形成和流變的歷程。圖書資源的檢索分為分類檢索、主題檢索以及作者檢索三大類,圖書館APP需將具有檢索意義的各類關鍵數據從資源庫中提取合成。
(三)功能的完善性
當前,圖書館APP建設正處于探索階段,服務功能與網頁時代的數字圖書館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有待完善的地方尚有很多。因此,圖書館APP的開發必須從移動互聯時代的特征以及讀者的服務需求出發,凸顯功能的完善性,使圖書館APP真正成為服務讀者的有效平臺。首先,強化圖書館APP的基本功能。圖書館APP要具備信息瀏覽功能,能夠為用戶呈現各類圖書的基本信息,比如內容提要、目錄等,并且,要具備預約服務以及館際互借功能。因為隨著公共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城市圖書館數量日趨增加,以南京為例,15家圖書館入選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館際互借功能使讀者僅需下載一個軟件,便能借閱多家圖書館的書籍;其次,強化留言、互動功能。信息時代的信息傳播不再是單向度的傳播,而是在交互中傳播,傳播者與輸入者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因而,圖書館APP要重視讀者意見的搜集與反饋,比如允許讀者在書籍后面留言,開辟讀者交流空間等;最后,完善在線閱讀與電子文獻下載功能。圖書館APP是圖書館在移動互聯時代的拓展與延伸,圖書館的文獻閱讀功能仍然是圖書館APP的核心功能,圖書館APP的建設要始終立足這一點,以文獻資源的轉化、開發來滿足讀者碎片化閱讀的需求,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圖書館APP的應用領域
(一)優化讀者服務
圖書館公共文化教育機構的屬性使得讀者服務是圖書館各項工作的中心,圖書館APP的開發正是移動互聯時代,圖書館強化讀者服務的重要舉措。圖書館需要將讀者服務作為APP應用的重點領域,從以下三點創新讀者服務模式,提高讀者服務的質量。第一,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傳統的圖書館服務為被動式服務,讀者提出服務需求,如文獻借閱,圖書館再提供相應的服務。圖書館APP的開發使讀者服務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具備了技術條件。圖書館可以利用APP向用戶主動提供各項服務,比如推薦服務。圖書館的文獻資源處于不斷地更新狀態中,每當有新的文獻加入時,圖書館可以利用APP向用戶發送新書到館信息,并附上相應的內容提要,讓用戶第一時間掌握圖書資源的情況;第二,從無差別服務向個性化服務轉變。受閱讀目的、教育水平、興趣愛好等因素的影響,讀者的閱讀表現有著很大的差別,所需要的閱讀服務也千差萬別,傳統的無差別服務已經難以滿足讀者的需求。圖書館APP在克服此一問題中有突出的意義。圖書館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分析注冊用戶瀏覽、關注、借閱過的文獻資源,并搜集、整理、分析用戶在APP中的留言以及討論內容,從而得出用戶的閱讀偏好,比如“喜愛古典文學和歷史”“喜愛養生書籍”,然后向用戶推送定制化的服務內容;最后,從簡單式服務向集成式服務轉變。圖書館APP在提升讀者服務質量上也有很好的作用,能夠用信息價值含量更高的集成式服務取代傳統的簡單服務,比如利用APP向讀者提供文獻分析與學術價值評價的服務內容。作為移動互聯時代大眾獲取信息的主要載體,APP的功能正朝著多樣化、集成化的角度發展,圖書館APP在讀者服務中也要緊扣APP的發展趨勢,持續優化、提升讀者服務。
(二)創新管理模式
圖書館管理是圖書館日常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圖書館強化讀者服務的前提條件。對圖書館而言,APP的開發不僅為其優化讀者服務創造了條件,對圖書館加強內部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也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因此,圖書館在APP的應用中,要將其和信息時代的圖書館管理結合起來,全面提升APP開發與應用的價值。首先,在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為數不少,一些高校圖書館或一級公共圖書館更擁有不少珍貴的典籍,典籍保護與讀者使用之間存在著矛盾。圖書館APP的開發很好地克服了這一矛盾,圖書館可以借助影印、掃描的形式將文獻資源的內容呈現于APP中,降低紙質文獻資源的使用頻率,使其得到更好的保護。不僅如此,隨著數字文獻資源數量的不斷增加,圖書館實質上具備了線上、線下兩套資源系統,圖書館APP的開發為線上文獻資源的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平臺;其次,在館員培訓中的應用。館員是圖書館日常工作的承擔者,也是圖書館讀者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信息時代的到來對館員的工作能力與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可以借助APP開展館員培訓工作,培訓內容包括后臺管理系統、讀者在線交流、日常操作應用等,為信息時代館員素質的發展提升打好基礎;最后,在圖書采購中的應用。借助圖書館APP的交流互動功能,圖書館不僅可以了解特定用戶的閱讀偏好,對能研判用戶整體的閱讀需求與趨勢,這對圖書館優化采購工作,強化圖書采購與讀者需求之間的銜接性有突出的作用。因此,圖書館要利用APP平臺來指導圖書采購,使采購的文獻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三、結語
APP是基于移動網絡與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在現代人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年來,APP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并出現了許多用戶規模在億級的爆款軟件,如微信、支付寶、抖音等。圖書館要正視APP的影響力,將圖書館APP的開發與利用作為信息時代圖書館發展以及服務的重點。
參考文獻
[1]魏群義,廖維,沈敏.智慧圖書館APP的設計與實現[J].圖書館論壇,2017(7):22-26.
[2]張慧萍.4G時代圖書館移動APP應用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4(7):110-112.
[3]岳家伍.淺析圖書館APP建設[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25(20):144-145.
[4]田丹.我國移動圖書館APP應用現狀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5):75-79.
[5]田婧.中小型公共圖書館APP建設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3):39-40.
[6]嚴浪.國內外圖書館APP移動服務比較分析及啟示[J].情報資料工作,2013,33(6):94-105.
[7]黃麗霞.淺析我國圖書館APP類型、現狀及對策[J].科技資訊,2013,25(10):120-128.
作者:王歆曄 單位: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