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德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摘要]德育貫穿于學校整個教學活動,也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小學生正處于思想觀念、行為習慣形成的奠基階段,英語課程具有突出的人文性特點,依托英語教學對小學生滲透德育,不僅必要,而且可行。教師需要有意識地整合英語教學與品德教育,利用可行的方式滲透德育,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建構完善的知識體系,與此同時,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德育滲透
學校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德育需要貫穿于日常教學活動的始終。英語是一門具有鮮明人文性的語言類必修課,不僅是對小學生實施英語教育的優質載體,而且也為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創造了有利條件。德育的成功滲透可以轉化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圓滿達成德育與智育的雙重目的。教師應聯系當代社會的發展現狀,結合小學生的日常行為,根據小學英語教學的具體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營造有利的課堂環境,挖掘具有思想性的教育資源,開展別開生面的課堂學習與交流,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獲得自身的全面發展。
一、布置教學環境,傳播優秀思想
課堂是學生學習成長的主要環境,能夠對學生的身心產生無形的影響。教師選擇具有思想性的素材,精心布置課堂教學環境,能夠向學生傳遞大量的知識文化信息,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在學生的心田里播種美好的種子,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可以聯系單元主題,立足小學生熟悉的社會現實,借助真實的生活資源,巧妙地運用適合的教學工具和媒介,布置課堂學習環境,營造具有教育意義的課堂氛圍,感染學生的內心,影響學生的思想意識,喚醒學生的內在積極情感。例如,在學習譯林英語5A的UNIT5“Whatdotheydo”時,針對本單元有關各種職業的學習內容,教師在布置課堂環境時,選擇了醫生、警察、軍人、清潔工人、科學家等一些具有奉獻精神的職業圖片,張貼到黑板上,并引導學生觀察。學生看到這些職業,聯想到他們的工作,“Weshouldthankthesepeople.Withoutthemwewouldnothavesuchhappylife.”教師借助PPT呈現了這些人的工作場景,“Whataretheydoing?”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思考,“Thecleaneriscleanthestreet.”“Thesoldiersaresavingpeopleintheflood.”“WhenIlookatthesescenes,Iamdeeplymoved.Theyaregreat.”在教師運用圖片與精彩的語言描述創設的課堂情境中,學生感受到了這些職業的偉大,受到了思想教育。可見,運用恰當的方式,把各種真實可感的素材引入小學英語課堂,創設直觀的教學環境,能夠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感染學生的內心,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精選學習資源,傳遞積極觀念
小學生正處于思想觀念的萌芽時期,外界環境傳遞的積極觀念可以為學生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避免學生受到不良思想和錯誤觀念的影響,確保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養成優秀的行為習慣。精心選用的英語學習資源,是小學生接觸英語知識信息、感受文化思想的直接素材。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當前的思想心理狀態,結合課堂知識內容,充分利用各種便捷的渠道和可行的方式,精心為學生選取適合的英語學習資源。通過組織學生閱讀學習,引發學生的直接感知,向學生傳播英語知識,傳遞積極觀念。例如,在學習譯林英語6B的UNIT2“Goodhabits”時,對于“良好習慣”這個主題,教師根據對班級學生日常行為的觀察,發現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良好習慣,制作成英語學習資源,呈現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AsfarasIknowyouhavesomegoodhabits.”教師說,“Nowlookatthisvideowhichincludesalotofgoodhabitsfromyou.”學生對于視頻內容非常期待,認真觀看視頻,“Tryyourbesttofindthegoodhabitsandthensharewithus.”教師明確了學習任務。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優秀習慣。“Getupearlyinthemorning.”“Finishourhomeworkontime.”“Obeythetrificrules.”“Putthingsinorderorintherightplaces.”學生觀看視頻后,分享了自己發現的好習慣,“Nowlet’sshareyourfeelings.”精心選用的英語文本、視頻等學習資源,既可以直接向學生傳遞大量的語言知識,又能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強烈的沖擊,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和判斷,對學生的價值觀念體系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教師要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手段,篩選出優質的學習資源,使學生在習得知識的同時,受到正確觀念的積極影響。
三、搭建交流平臺,增進健康情感
健康向上的情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素養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不僅可以使學生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而且能夠使學生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為學生的智力發展提供支持。學生健康情感的形成離不開與教師和同學的和諧交流。英語課堂上的交流互動非常頻繁,為學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可以根據英語學習的需求以及語言能力發展的條件,結合學生的情感教育目的,為學生搭建交流平臺,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和諧互動,實現知識信息的順暢傳遞,促進學生自發產生健康情感。例如,在學習譯林英語6A的UNIT3“Holidayfun”時,對于“假日樂趣”這個話題,學生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也產生了交流的意愿。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主題交流活動,“Holidaysareyourfavourite.”教師說,“Butwhocantellusaboutyourholidayfun?”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回答了教師的問題,“Inmyeye,myfaouvitefunisplayinggames.”一名學生說。“Ilikereadingbooks,suchasstories,masterworks.”另一個學生說。“Whatbookshaveyouread?Ilikereadingtoo.Canyousharewithus?”又有學生加入交流。教師也對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行適時的引導,“Iknowtherearealotofholidayfunforyou.Readingisgoodforyou.Someofyoushouldcontrolthetimeyourspendinginplayinggames.”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行為和認識施以教育,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英語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依托各種素材和方式進行密切互動的過程,也是師生實現教學相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可以通過互動增進彼此的了解,形成良好的關系和融洽的情感,產生正能量,引領學生的思想與行為。教師應聯系所學內容,挖掘其中的情感教育素材,組織學生交流,構建健康的情感世界。
四、組織展示活動,培養平和心態
平和的心理狀態不僅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保障,還是學生實現心理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隨著當前學生心理問題的增多,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促使學生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應對學習困難,提升生活品質。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可以圍繞不同的主題,利用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運用恰當的教學媒介,輔助學生展示課堂學習內容,促使學生自由實現英語的輸入和輸出,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態。例如,在學習譯林英語5B的UNIT8“Birthdays”時,對于這個單元有關“生日”的話題,教師考慮到小學生有很多可以表達的內容,可以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展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Aboutbirthdays,youmayhavealotofthingstosharewithus.”教師說,“Nowgiveyouachancetoshowyourselfaboutyourbirthday.”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的展示空間,任由學生自主發揮。有學生展示了自己的生日禮物,“Everyyearonmybirthday,Ireceivesomepresents,forexample,books,bikes,dolls.”學生看到這個同學的生日禮物,探討意愿強烈。我抓住時機,引導學生,“Whatdoyouthinkofthebirthdaypresents?”該學生表達了對親人禮物的感謝,“Ishouldbespeciallygratefultomymum.”“ThoughIhavenosuchmanypresents,IstillfeelhappybecauseIcanlivetogetherwithmyparents.”學生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在這種自由展示和良好的互動中,學生樹立了正確的觀念,保持了良好的心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防止學生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既能保證學生高效學習英語知識、掌握語言技能,又能幫助學生構建高尚的精神世界,實現生命的健全發展。教師可以按照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認知水平,設計不同形式的展示活動,促使學生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引起思想情感的共鳴,形成平和穩定的心態。五、引導總結收獲,形成正確認知正確認識、客觀評判事物,是學生思維能力水平的直接體現,也是學生價值觀念的直接反映。學會正確的認識事物可以促使學生構建和完善自身的思想體系,為學生智力發展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提供了可能。回顧課堂所學、總結收獲、分享心得是課堂學習的重要環節,是促進學生思想升華的過程。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需要在課堂小結環節下功夫,利用適宜的方式,引導學生回顧英語學習的收獲。通過及時反省,形成正確的認知,掌握認知策略,引發學生思想態度方面的積極改變,使學生在增強思維能力的同時,提升自己的認識能力。例如,在學習譯林英語6A的UNIT1“Theking’snewclothes”時,本單元storytime部分這個經典的童話故事,為開展思想教育提供了優質的素材。教師聯系當前小學生日常表現出來的一些問題,組織學生回顧所學,“Thisfairytaleisfamiliartoyou.Nowreviewtheplotsandshareyourgainsoflearningthispart.”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導,回憶故事內容,梳理重要情節,“Inmyview,themostfunnyplotisthekingwalkingonthestreetwithoutanyclothes.”一個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Yes,thekingisveryfoolish,buttheboyissoclever.”另一個學生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Well,thistaleisimpressiveforyou.Whatdoyoulearnfromit?”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分享收獲。“Ithinkweshouldlearnfromtheboytobeahonestman.”有學生說。“Thekingischeatedonlybecauseheistoofoolish.”另一個學生說,“Weshouldjudgethethingsbyourwisdom.”學生通過回顧反思,在與他人的觀點碰撞中,形成了對事物的客觀認識,樹立了正確的觀念。課堂學習的小結和學習收獲的分享,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獨立反思和相互影響的機會,不但可以促使學生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訓練語言技能,而且能夠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和完備的思想觀念,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教師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輔助學生回顧和總結,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總之,教師作為英語課堂的設計者和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需要整體把握英語學習與品德教育之間的關系,抓住小學階段這個思想教育的黃金時期,充分發揮英語教育中突顯的人文性,利用外界環境的積極影響和課堂互動的強烈刺激,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優化英語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雨航.深挖文本,樂在感悟——小學英語課堂德育滲透[J].校園英語,2021(48):145-146.
[2]林茜盈.立德樹人,德育花開——小學英語課堂德育滲透策略探尋[J].啟迪與智慧:中,2021(12):43-44.
[3]顏玉秀.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探討[J].新智慧,2021(24):49-50.
作者:洪云 單位:如皋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