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制藥企業成本管理改進分析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隨著“大智移云”時代的到來,制藥企業原有的財務管理體系面臨重組革新的機遇。基于此,本文以國內知名國有控股企業Q藥企為研究對象,首先分析了面對“大智移云”時代的到來、行業政策的變動,其內部成本管理體系發生的變化;其次,本文從深化財務管理層次、梳理內部業務財務數據等方面出發,提出針對性強、可行性高的成本管理改進建議;最后,本文立足Q藥企發展現狀,對制藥行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現階段,互聯網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各種大數據技術不斷推陳出新,進而推動企業成本管理體系創新變革。制藥行業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之一,不僅承擔著生產高品質產品以滿足消費者日常就醫需求的任務,在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的當下,其還肩負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擴大醫藥合作,發展壯大我國醫學優勢的歷史任務。因此,制藥行業如何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切實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制藥行業長遠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
一、“大智移云”概念簡述
2013年8月,“大智移云”這一概念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上正式提出,其本質是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以及云計算的結合體。“大智移云”中,“大”指的是各種大數據技術;“智”指的是智能化;“移”是指移動互聯網;“云”是指“云計算”。“大智移云”推動信息產業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逐漸演變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統稱。
二、Q藥企成本管理體系概述
Q藥企創建于1966年,是湖南省制藥行業的龍頭企業,旗下共擁有13家控股公司和實體公司。目前,Q藥企的核心業務為中成藥業務,企業現有12種制劑、22條自動化生產線、122項藥品注冊批件和215項專利技術。其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企業主導產品Q膠囊被《中國藥典》收載,同時被列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目錄甲類品種。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Q藥企的成本管理面臨著“積弊”和“新患”的雙重考驗,以及經營不善、改革意愿不強等困境。
(一)經營不善
經過50余年的拼搏發展,Q藥企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與此同時,人力成本大幅上漲、原材料供應趨緊、大宗采購議價能力優勢喪失等問題也對Q藥企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挑戰。由于內部管理層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以化解經營水平提升后企業面臨的多重發展瓶頸,Q藥企一度陷入經營不善的困境。
(二)改革意愿不強
如何實現生產模式的靈活轉換,是多數老牌國有企業實行市場化改革后面臨的一大考驗。Q藥企雖然敏銳地接收到市場改革信號,但仍在企業內部實行整體式粗放管理;各層級發展任務與崗位職權區分不明晰,缺少權責劃分體系的約束;大批任務的整體籌劃和局部運行混亂,迫切需要合理的流程化流轉規則的指導;生產指令的下達和傳輸存在阻礙,相關信息關聯度低、查詢難度大。顯然,如果Q藥企長期忽視內部管理問題,那么它將錯過內部改革的最佳時間。
(三)內部溝通不暢,工作風氣有待整頓
Q藥企行政組織固化(分銷售部—銷區—地區—業務員)、命令下達按部就班、管理層級冗余,進而導致信息傳達效率低下;同層級組織聯系不暢、交流頻率過低,進而導致內部信息在傳達過程中準確性難以保障。此外,Q藥企內部還存在“坐職”現象,即職工只完成領導分配的任務,缺少持續學習的意識和革新精神。這種工作風氣一旦在內部蔓延,將嚴重制約企業的未來發展。
三、“大智移云”時代下,Q藥企成本管理改進對策
Q藥企作為湖南省內具有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之一,實行信息化改革的時間相對較早,也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因此,本文基于“大智移云”時代背景,就Q藥企當前面臨的發展阻礙,以成本管理為中心,提出以下改進建議。
(一)立足現有成本管理構架,深化財務管理層次
現階段,Q藥企正在持續推進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和開展業財融合活動。同時,其內部成本管理模塊的組建主要集中于確立成本管控模式、重劃職能定位與職責范圍等方面。基于此,本文建議Q藥企在加強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同時,深化財務管理層次。例如,Q藥企可以從國家發布的藥物監管制度和相關疾病譜出發,豐富產品生產線和品類。對于以往涉足較少的養生類、保健類產品,在投入研發、生產之前,Q藥企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有針對性的成本管理模塊,從而在豐富財務管理內容的同時,降低新產品的經營風險。
(二)厘清數據信息脈絡,擴大業財融合范圍
在業財融合方面,Q藥企可針對供應鏈的業務流程及產生的交易事項,通過“應收管理”“應付管理”“存貨核算”等核算模塊進入會計管理平臺,對總賬數據和利潤數據進行處理。應用該會計管理平臺后,凡是與財務掛鉤的業務信息都將被匯入核算流程,這樣既能避免審核流程重復,也能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消耗和人力浪費。更重要的是,在智能算法的支持下,人為原因造成的遺漏、數據誤差、錯算等問題的發生概率將降至最低。
(三)依托一體化管理平臺,提高成本管控效率
為了進一步提高費用申報等成本管控工作的效率,Q藥企應在一體化管理平臺中增設報賬服務功能。一方面,該功能模塊支持原有會計系統的配套使用;另一方面,該功能模塊采用微服務等方式,將審批服務集成至企業OA(辦公自動化)系統中,并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管控服務體系。需要注意的是,“大智移云”在助推企業實現信息化改革的同時,也有可能帶來一定的風險。例如,不法分子可能會利用系統漏洞,盜取、破壞、惡意篡改企業財務數據,進而對企業的生產、運營秩序造成不利影響。因此,Q藥企應加大力度引進兼通財務專業知識與計算機應用的綜合型人才,重視其后期成長和深造,從而在降低企業管理成本的同時,維護內部財務數據的安全。
(四)優化成本費用核算流程與度量標準
此前,Q藥企成本核算流程冗雜,層次結構繁多,財務人員工作效率難以有效提升。同時,Q藥企采用二級成本核算辦法,核算員直接分布在各車間辦公。每月月底,財務人員需要將歸集后的生產費用等明細表下發至核算員手中,由核算員結合車間實際生產情況進行盤點。盤點完成后,這些核算員還需要把財務部門下發的費用按比例分攤到對應生產線,并及時將完工產品信息匯總至財務部門。隨后,財務部門將基于此信息完成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的計算,以及相關費用的結轉等操作。因此,為了有效提高成本費用核算效率及業財融合度,筆者建議Q藥企簡化業務流程,規范度量標準。例如,將財務核算統一匯總至集團共享中心,從而產生資金共享效應。在這種效應下,子公司的每一筆付款都會集中到財務共享中心,相關業務也將自動過渡到財務人員端口。與此同時,子公司所有的業務流程、審批步驟都將透明化、規范化,既能實現全方位管理,又可以防范財務風險。可以說,這種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業務流程重組策略,能夠較好地實現企業成本管理流程優化及企業個性化發展之間的平衡。
四、結語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步入新常態,Q藥企要想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就必須融入“大智移云”時代背景,主動順應信息集成趨勢,將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合理地引入企業內部成本管理體系。此外,盡管Q藥企已經初步完成由“求量”到“謀質”的轉變,但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背景下,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就必須持續深化改革,加大技術投入,規范內部管理架構,不斷擴寬銷售渠道,推出符合當代消費者養生保健需求的新產品。
參考文獻:
[1]李燕.“大智移云”時代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創新研究[D].綿陽:西南科技大學,2018.
[2]馮圓.實體企業成本控制:降成本與謀發展[J].會計之友,2017(11):25-31.
[3]溫素彬,張海琳.管理會計工具及應用案例—價值鏈成本管理及應用[J].會計之友,2016(24):132-136.
[4]李敏良.株洲電機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作業成本管理系統的構建[J].財務與會計,2016(12):34-37.
[5]呂靖燁,王婷.大數據時代煤炭上市公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J].會計之友,2018(03):106-111.
作者:岳園 王夢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