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地質測量論文大全11篇

      時間:2023-03-20 16:18:2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地質測量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地質測量論文

      篇(1)

      2 地質勘測對地下煤礦生產的作用

      2.1 地質勘測對煤礦安全生產的作用

      對于地下煤礦的生產,通過地質勘測,能夠對煤礦礦脈的走向、儲量等數據有一個大致的確認,這樣更利于在煤礦生產過程中,進行適宜的資金投入,尤其是有的地區其地質條件比較惡劣,通過地質勘測,能夠對煤礦資源的價值進行預估,從而為投資生產提供有力的依據。

      再者,地質勘測數據對于地下煤礦生產方式的選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更是技術支撐的關鍵。比如,地下河床的分布、斷裂層構造等,通過對地質信息進行收集,能夠對煤礦生產是否選用爆破作業等技術方面進行了直觀的考量,這樣才能讓生產作業的可行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2.2 地質勘測對煤礦安全的作用

      下文主要分地下煤礦開采設計、地下開采進行、地下開采完結三方面討論地質勘測數據對煤礦安全的影響。

      2.2.1 地下煤礦開采設計階段

      如果地質勘測的數據非常的不準確,對于煤礦生產的安全性、持續性方面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這是因為在進行煤礦生產方案的設計,以及對安全設施進行設計時,需要根據地質勘測數據來執行,如果數據不準確,在生產過程中和實際情況不相符,這很容易造成地質事故的發生。

      如對地下河流標高與流向、區域巖性、斷裂帶構造的勘測數據的不準確有可能在實際的生產作業過程中由于大量爆破作業的沖擊下導致地下河流的改向,或者造成地下巖層間發生細微的錯動而導致巷道內滲水,在長期水流的侵蝕作用下巷道兩側及頂部巖層自然脫落,引發冒頂片幫事故,而隨著巖層脫落的擴大,加之地下結構隨著開采作業的進行而引發的局部應力失衡極容易導致大范圍地質坍塌事故的發生。

      2.2.2地下煤礦開采階段

      在地下煤礦開采作業中必然會由于生產作業的進行而導致局部區域內的地質結構發生重大的變化,特別是掘進作業和回采作業中,大范圍、高強度的作業極大地破壞了原本相對完整的地質結構,使得地質結構內部應力發生較大的躍變,原有平衡被打破。尤其在地下局部區域內存在有地下河流或巖間含水量較大的礦區,會由于地下水流的侵蝕而加劇了區域內地質結構內部應力的失衡,造成地質條件發生較大的變化。

      2.2.3 地下煤礦開采終止階段

      開采作業完結后形成的巨大采空區的安全控制一直是當前煤礦生產的難點所在。而事實上當前很多煤礦發生地表塌陷或大范圍巷道坍塌事故均是由于對采空區的安全防護和實時監控不足而導致的。如某地地下煤礦采空區設計采用木方及土石做基礎支護,但由于連日的降水導致采空區滲漏入大量的雨水,在水流的侵蝕作用下采空區發生塌陷,從而引起了大范圍的地下巷道坍塌,雖然沒有造成大的人員傷亡事故但卻使得地下煤礦的生產秩序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而對采空區實施的地質監測如采空區標高、范圍、周邊巖層位移偏移量等數據的監控則為第一時間處理采空區的坍塌事故隱患提供了參考資料,也同時為煤礦的生產工作提供了一層堅實的保證。

      3 當前地下煤礦地質勘測中存在的問題與注意事項

      篇(2)

      耕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農業資源,關系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然而,我國各地亂占耕地現象非常嚴重,保護耕地、防止耕地資源流失是當前一項非常迫切的戰略任務。實施耕地資源核算,建立耕地資源核算制度,能夠加強對耕地的監控和管理,是防止耕地資源流失的有效措施。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一定要守住全國耕地不少于1.2億hm2這條“紅線”,實際上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占用耕地的各種因素不會減弱,反而有可能增強,守住這條“紅線”的前景并不樂觀。實施耕地資源核算,能夠從源頭上掌握耕地數量和質量變化情況,適時進行政策調控,有利于加強耕地資源的管理。

      1實施耕地資源核算的意義

      耕地資源核算是指對一定時刻一定空間范圍內的耕地資源,在充分調查、準確測量的基礎上進行實物量的核算,以及利用合理的價值評估方法,對其進行價值量的測算的過程。耕地資源核算的結果反映耕地數量和質量的存量狀況和動態變化情況。實施耕地資源核算具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意義:

      1.1實施耕地資源核算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

      《中國21世紀議程》中指出: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在農業的各個要素中,耕地資源已成為評價和衡量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各地占用耕地的現象非常普遍。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耕地面積為1.22億hm2,而2000年我國耕地面積為1.28億hm2,我國耕地6年凈減少約666.67萬hm2。耕地數量的大幅減少必然會影響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影響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中國要想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必須防止耕地資源的進一步流失。當前我國耕地統計核算制度缺乏連續性和系統性,很難及時發現耕地的變化及變化的原因,這無法適應國家社會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戰略目標。因此,必須建立更為科學有效的耕地資源核算制度,每年對耕地資源進行核算,發揮其“監控器”和“報警器”的功能,實現對耕地資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確保耕地絕對數量不減少。

      1.2實施耕地資源核算是加強耕地管理的需要

      由于人口增加、農民生計所迫和社會需求強烈等原因,掠奪式生產經營方式未得到根本改變,致使近年來耕地質量不斷下降,現在耕地中劣質耕地約占耕地總面積的35%—45%。然而,我們國家在耕地管理方面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嚴重。實際工作只停留在耕地丈量的范疇,缺失質量核算這就使國家無法準確全面地把握土地資源的經濟社會價值現狀,更難以防范耕地資源的隱性流失。實施耕地資源核算將會解決這一問題,耕地資源核算不僅對耕地的實物量進行核算,同時還對耕地的價值量進行核算,客觀地反映耕地的質量情況,能夠對耕地資源作出全面系統的評價,從而提高耕地的管理水平。

      1.3實施耕地資源核算是改革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需要

      現階段,我國采用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只重視經濟產值及其增加速度,資源消耗無法在國民經濟中反映出來。一個國家的礦產耗盡,森林大量減少,水源短缺,空氣污染,可是國民經濟核算卻表明收益增加,經濟運行良好,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在這種國民經濟核算制度下,必將導致盲目追求經濟增長,造成自然資源的毀滅性破壞。因此,必須改革我國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自然資源核算納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綜合反映經濟增加值和對資源造成的消耗。然而,我國資源核算的理論和實踐并不成熟,尚未形成涵蓋所有資源的核算理論和方法。實施耕地資源核算能夠進一步充實和完善資源核算的內容,加速資源核算在我國的研究和應用,推動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EEA)的實施。

      2耕地資源核算的基本理論

      耕地資源核算作為資源核算體系的一部分,其基本理論和資源核算是一致的,其內容以資源核算和土地資源核算為基礎。

      2.1耕地資源核算的主體

      耕地資源核算的主體是政府。政府應該指定專門的機構(例如農業部、國土資源部、國家統計局等)來實施核算。耕地資源核算至少每年開展一次,實際核算過程應按照行政級別自上而下地進行部署、自下而上地逐級匯總核算。

      2.2耕地資源核算的內容

      與土地資源核算相對照,耕地資源核算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實物量核算,另一方面是價值量核算。所謂實物量核算,是指對耕地數量方面的測算,側重于“量”的確定,主要使用土地丈量等基本方法,實物量核算是耕地資源核算的基礎;價值量核算,是對耕地的價值水平進行合理的評估,綜合反映耕地的經濟價值,側重于“質”的評定,由于土地的“質”屬于數學上邊界難以準確劃分和界定的處理對象,因此這一過程可通過模糊數學的手段來實現。價值量核算是耕地資源核算的重點,是耕地轉化為貨幣形態的重要過程。

      實物量和價值量又都包括存量和流量兩個方面,存量和流量反映耕地資源的不同屬性。存量記錄某一時刻的數值,側重描述量的多少,是靜態數據;流量反應不同期間數值的變化,側重反應變化的程度,是動態數據。耕地資源核算應該包括實物量存量、實物量流量、價值量存量和價值量流量四個數據指標。

      2.3耕地資源核算的程序

      一項完整的耕地資源核算主要包括界定核算對象,實物量核算,價值量核算,存量和流量核算以及納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等部分。

      實施中,首先應該確定核算對象,界定核算的范圍和特征,其次進行實物量核算,之后通過數學模型估計測算耕地的價值量。這時實物量和價值量都是存量數據,最后通過相鄰兩次存量數據的比較得出流量數據,反映耕地資源的增減變化,這就是流量核算。

      耕地資源核算乃至資源核算的最終目標是納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建立以綠色GDP為核心指標的國民核算。但從當前形勢看,綠色GDP核算的實施還存在很大的難度,納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還需要時間。因此,現階段我們先不考慮耕地資源核算納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問題,等到條件成熟再將其納人國民經濟核算。

      3耕地資源核算方法

      一項完整的耕地資源核算包括耕地資源實物量和價值量核算兩部分,既要進行存量核算也要進行流量核算。

      3.1耕地資源的實物量核算

      耕地資源實物量核算主要反映耕地核算期初和期末的實物存量以及期內的變動情況,目的是采集有關耕地屬性的精確數據。實物量核算主要是耕地測量,在技術方面主要采用土地丈量的方法,隨著技術的進步,土地丈量已發展為更為先進的技術和手段,主要有GPS技術、電磁感應技術等。耕地實物量核算的應用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不是本文研究的范疇。

      實物量核算可以借助賬戶來完成,這些賬戶通常都采用會計賬戶形式和復式核算方法,一般包含期初結存數、本期增加、本期減少和期末結存數等內容。這些內容滿足基本平衡關系:期末存量二期初存量+本期增加一本期減少。

      3.2耕地資源的價值量核算

      價值量核算賦予耕地資源一種貨幣性價值,是反映和揭示耕地質量的一種方法。耕地價值量核算的方法比較多,目前能夠為多方面接受的是收益還原法。這種方法以土地收益為理論依據,認為土地價格是土地收益的資本化,土地價格的高低取決于土地收益的大小。

      這種方法的基本公式為:

      MV=a/r

      其中MV為耕地的市場價值,a為耕地的年純收人,r為耕地的還原利率。

      首先要確定耕地的年純收人,其在數值上等于耕地的總收益減去耕地的總費用。

      耕地總收益的計算取決于各種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以及主產品和副產品當年的產量和市場價格。計算時可根據各種作物的種植面積,對各作物收益進行加權求和。用公式表示為:

      其中R為耕地總收益,m;為第i種農作物的客觀產量,P"為第i種農作物的平均市場價格,k;為第i種農作物的播種面積,n為農作物種類數。

      耕地總費用主要包括物質費用、人工費用、投資機會成本和相關的農業稅費等,其中人工費用采用工作日乘以勞動日工資價格來計算,投資機會成本等于物質費用與社會平均利潤率的乘積。

      其次要確定還原利率。還原利率的確定是評估耕地市場價值的關鍵。具體測算耕地的還原利率時,通常采用”安全利率+風險調整值”的方法進行測算。通常取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安全利率。對于一般種植業用地來講,其風險調整值可以在1%—2%左右,而種植多年生經濟作物的農地風險調整值可以大于5%甚至10%。

      篇(3)

      作者:葉世隆 張根生 張偉 單位:云南中醫學院

      英•甘地(1966年—1984年)

      1.綠色革命的實施1966年尼赫魯的女兒英•甘地上臺執政,面對迅速增長的人口和日益嚴重的糧食危機,英•甘地調整了尼赫魯的農業發展戰略,開始逐步在全國采用以技術變革來帶動農業生產增長的新戰略即“綠色革命”。所謂“綠色革命”,就是在特別的地區,采取增加農業投資,引進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辦法,提高農業生產率,以促進糧食生產。具體說,就是選擇耕作條件好,雨量充足又有一定水利基礎設施的地區,采用優良品種、化肥、農藥和灌溉配套的現代農業技術,以及必要的農業機械,大幅度地提高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自綠色革命實施以來,印度政府在高產品種的使用和推廣、化肥的使用、農藥的施用和農業機械化方面取得顯著的進展。在高產品種的使用和推廣方面:1966—1967年度,印度使用高產品種的農田面積為189萬公頃,1971—1972年度上升到1540萬公頃,到1980—1981年度達到4310萬公頃;在化肥使用方面:1960—1961年度,印度生產的全部化肥為15萬噸,消費量為29.2萬噸,進口量為41.9萬噸,到1980—1981年度,相應的數據分別是300.5、551.6和275.9萬噸;在農藥的施用上:1960—1961年度農藥的消費量是6000噸,到1980—1981年度為45000噸;在農業機械化方面:1961年,印度每10萬公頃耕地的拖拉機可得量是20臺,1970年上升為60臺,1980年時為270臺。同期,印度的電動水泵是131臺、817臺和2286臺;每公頃耕地的用電量為5.5度、23度和71度。一個最顯著的成果是到1978年,印度已經在低水平上解決了糧食自給。對印度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就。同時又促進了農業資本主義發展,增加了就業機會,提高了下層人民的收入水平。盡管綠色革命的成就斐然,但是也存在著局限和不足之處。綠色革命主要在基礎設施較好的幾個地區取得成功,致使地區發展不平衡加劇;作物產量增長的不均衡,小麥的單產和總產量有很大的提高,粗糧的產量和面積只有微不足道的增加,豆類生產幾近停滯。由于只注重糧食作物的增長,經濟作物中的油料作物因為技術落后、播種面積有限,產量不能滿足國內需求,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食用油;在綠色革命中受益最大的是大農,農村中的小農、邊際農和無地的農業工人由于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投資現代農業,只分得了綠色革命的殘羹冷炙,農村各階層之間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大農在農村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由于經濟上的弱勢地位,導致了農村政治結構發展的不平衡,基層的政權組織為貧苦農民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微弱了。增施化肥導致土地肥力下降,大量農藥的施用,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也不同程度上破壞了生態的平衡。2.的繼續進行英•甘地政府在農業發展上實施綠色革命的同時,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又作了一些新的努力。英•甘地在1967年的十點計劃中提出迅速實行措施,重點放在實施土地最高限額上。采取這項措施的目的是想獲得剩余土地,讓更多無地和少地的人得到土地。實行土地所有最高限額,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960—1972年為第一階段,1972年以后為第二階段。第一階段各個邦并沒有按要求執行中央政府土地限額的原則。結果土地依然由大土地所有者把持著,土地占有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針對60年代前后制定的土地所有最高限額法收效不大的情況,印度政府要求各邦重新修正的最高限額法不遲于1971年1月24日生效。有17個邦制定的土地最高限額法降低了土地限額標準(見表3)。1972年7月23日,國大黨政府在德里召開各邦首席部長會議,制定了“國家指導路線”。根據“國家指導路線”,各邦大體上都對原有土地所有最高限額法進行了修改,從此進入了實行土地最高所有限額的第二階段。隨著土地限額法的實施,印度政府共獲得剩余土地734.8萬英畝,449.2萬英畝分給了415.2萬人。在分得土地者中,有203.3萬人(占45%)是表列種姓。這次改革和60年代相比雖有一定的進展,但是進展仍是緩慢的,同預期的目標相距甚遠(表略)。連印度計劃委員會也不得不成認:“規定最高限額的計劃在實施當中被沖淡了。法律本身存在各種缺陷,法令生效和實施的拖延、遲緩都造成了大規模的逃避。作為規定限額的主要目的———以合理的價格向農民分配土地———基本上是失敗了。”印度政府希望通過來改變農村生產關系、提高農業生產率的做法又一次未能實現,農民的土地問題只是部分得到解決。

      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

      綠色革命實質上就是一場農業生產技術革命,提高了印度農業生產力,增加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的產量,實現印度糧食低水平的自給。但是,印度糧食總產量小,人均占有糧食低,生產率低且增長緩慢。據有關資料顯示,印度農業生產率明顯低于世界許多國家。印度農業生產率低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技術因素。技術因素中有:灌溉設施的缺乏、化肥使用的限制、高產品種推廣的局限、植物病蟲害防治、農業機械化程度低、水災和土地侵蝕等。二是制度因素。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的應用是以生產部門的現代制度為基礎的,如果建立具有創新性的制度,它能鼓勵農民采用先進的技術。制度因素主要有:的局限、農村債務、市場體系不健全等。這樣,由于技術、制度以及技術和制度的相互作用導致了印度農業生產率低。

      篇(4)

      2新的測量技術(3S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的地質災害測量技術———3S技術應運而生。所謂3S技術是GIS,GPS和RS技術總稱的簡稱。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eo-InformationSystem)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作為一門重要的信息技術,近年來它已經深入到地質災害預報與可視化分析以及綜合服務系統等方方面面。它是一種特定的空間信息系統。GIS的功能是進行數據的提取和轉化,將空間的轉換為數字的;進行由二維,三維的地圖中的數據進行集成;重構數據結構和轉換數據,不同的數據轉換方式也不同;查詢、檢索空間數據;操作以及分析數據;空間顯示和輸出成果;定期更新空間數據。GIS的顯著特點是具有時間性,空間性和專題性。傳統的方法和技術難以勝任的記錄和計算大量數據的難題伴隨這GIS技術的運用而成功解決。現實的需求也拓展了GIS技術的應用潛力,GIS技術在地質災害測量方面具有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技術即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以它連續,實時和高精度的特點在地質災害變形監測中被廣泛應用。GPS的優點十分顯著———測站之間不需要通視,擁有高達98%的全球覆蓋率,這也使得點位的選擇十分方便靈活;觀測時間很短,不受氣候條件的制約,并且可以全天候進行監測,不會漏掉重大的變形信息;可同時進行平面位移和垂直位移監測;定位精度高,實驗已經證明,在<50km的基線上精確度可達12*10-6;擁有較高的自動化程度,從數據的采集到處理再到分析和管理過程都易于實現自動化。GPS技術被利用于對大型的建筑物進行變形監,在遠離建筑物的地方選擇一個比較穩定的點,GPS接收器被放置于這個點,再將幾臺接收器放置于其他目標點,便可算出目標點的絕對位移了。用GPS來完全代替常規的監測辦法已經被國內外反復的研究實驗所證明,而且GPS技術在很多方面都明顯優于常規的監測方法。GPS技術的不斷升級和發展對地質災害的監測有著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RS(RemoteSensing)技術即遙感是通過遙感器這類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在遠離目標和非接觸目標物體條件下探測目標地物,獲取其反射、輻射或散射的電磁波信息,并進行提取、判定、加工處理、分析與應用的一門科學和技術。RS技術已經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地質災害的監測已經于遙感技術有了緊密不可分的聯系。RS技術的平臺是航天飛機或是衛星,飛行的高度高,成像的范圍很大,這也就保證了可以及時快速的獲取各種最新的數據和變化的信息。結合我國的情況,經過反復的實驗以及研究,一般選擇具有價格低,操作簡單,起降靈活,并且安全性高的輕型飛機作為低空遙感攝影技術的平臺。通過利用RS技術所得的資料,為地質災害的監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日益成為地質測繪單位開拓服務領域的重要方面。

      篇(5)

      1.煤礦地質測量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

      1.1測量工作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

      煤礦地質測量工作在我國是煤炭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包括煤礦的勘探、安全生產, 都要從地質測量工作抓起。煤礦井下生產工作是一項地下施工的艱苦工作,危險性大,不確定因素多,特別是地質條件復雜多變,給巷道的掘進、煤炭的回采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給安全工作提出一道難解的課題,也是需要我們必須破解的問題。為處理好這項工作,必須要有準確的地質預測預報資料。準確的地質預測預報資料是煤礦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最好的“預防”工具。

      準確的測量為煤礦從事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技術保障,特別是井下導線點和高程點的精度控制尤為重要。沒有高精度的導線點,必將給地質測量工作帶來較大的誤差,也給生產工作帶來不必要的損失。有了精確的數據,才能使施工單位合理、有效地控制施工中遇到的復雜多變的地質條件,才能正確處理好貫通巷道的安全生產工作。

      1.2 地質測量是保障煤礦安全技術運用的有力支撐

      煤礦作業是在地下進行的,連續的地下開礦作業會造成礦山開采煤層、開采規模、開采方式的不同,對地下的空間結構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所以地下結構會產生漏洞,造成地表不均勻的現象。所以地質測量工作要保障煤礦安全技術的運用,減少煤礦開采事故的發生,而且各種煤礦的采煤技術的運用要結合實際的地質測量情況進行具體的分配和落實。在施工中要采取工作面設計的方法,整合資料并提出地質特殊情況的全面分析和工作設計,所以在每一項地質測量工作結束之后要對開采作業進行工作總結,并提出有效地針對地質特點的開采計劃,從而保障技術的有效落實,確保工程施工建設和煤礦的安全生產過程,地質測量工作能全面展開,有效執行。

      2. 我國煤礦地質測量工作中現存問題分析

      2.1制定的方案效用差

      筆者經研究發現,部分地質測量工作的設計方案,只單純套用于實際測量工作,使之與現實條件不能相符。同時,部分設計方案中缺乏實質性,主要表現在方案的規范問題與形式問題,如:①由于不同設計方案的編制時間、編制項目與編制人員各異。因此,相關設計方案極易出現不同封面,且其方案內容中的文字格式、圖片格式等不具備統一性;②部分設計方案編制人員在編寫的過程中,將已經形成的技術設計,或已過時的教材作為主要參考資料,而忽略最新頒布的相關技術標準或相關技術法規,忽略地質測量產品的相關生產定額與相似工程的技術總結;③部分工作人員設計技術方案時,極少對作業區進行親自勘察與考察,也極少對其他相關信息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從而導致了設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無法檢測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2.2 測量技術落后

      在實際地質測量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員在開展工程量較小的項目前,忽視對相關設計方案的審查,而直接將其運用于相關測量工作,從而引發以下技術問題:①在進行碎部測量及控制測量前,相關工作人員往往忽略后期工作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后期工作的延誤,增加了地質測量工作的整體工作量;②在測量工作前期,部分工作人員忽略對部分測量區域進行布網控制,從而造成了后期補充布網工作增加測量工作的控制成本,并使原網的整體性遭到破壞;③為了最大限度的縮短地質測量時間,節省測量經費,部分工作人員極易忽視分級布網的重要性,而選用缺乏校對的一次性布網模式,導致測量誤差值的過多積累,從而使測量精確度無法滿足相關項目的標準或要求,致使產生嚴重的后果,甚至給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④在進行測量控制布網時,部分布網過程缺乏整體布局所需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3. 解決煤礦地質測量問題的對策

      3.1完善地質測量管理制度

      煤礦地質測量制度分別有礦井地質測量制度、地質測量聯系制度及水文地質測量制度等,完善各項地質測量管理制度,質測量人員工程設立金標準,在管理制度的約束下,提升測量信息的準確程度,有效防止煤礦開采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安全事故。

      3.2強化地質測量人員綜合素質培訓

      強化地質測量人員綜合素質培訓,要求豐富地質測量人員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各種先進測量技術,通過全面培訓內容對地質測量人員進行教育,讓地質測量人員學習到更多新的知識,提高自身的地質測量技能[3]。培養地質測量人員的對地質測量信息資料的精確查閱、管理,讓地質測量人員更好的了解到礦區地質分布的各種規律,有效防止煤礦開采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安全事故。

      3.3實現煤礦地質測量信息化

      現如今,已逐步邁入信息、科技化時代,煤礦企業為了緊隨時代潮流,要不斷提高煤礦地質測量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煤礦地質測量的顯著特征就是變化性以及動態性,這種特征使地質測量工作充滿了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為了滿足現代化的煤礦安全生產,要打破傳統的人工測量分析以及整理地質測量數據信息的方法,采用更加先進科學的方式進行地質測量工作。就好比,通過對當下先進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有效運用,實現煤礦地質測量工作的信息化,有效提地質測量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房地產論文投稿,房產測繪,風險,質量控制

      一、房產測繪的內容

      進行房地產測繪一般為對房地產的產權拆遷和交易管理,開發、產籍管理等實施鑒定和仲裁,收費和征稅及評估,且還核查房地產的管理之中的基本資料和數據以及表格等有關資料。房地產的測繪通常包含房地產項目的測繪以及基礎測繪2個方面。對于房地產實施基礎測繪通常為在一個大的區域范圍里給房地產構建整體且系統的平面管控網。對于房地產實施項目測繪就通常為對房地產關于開發和經營及權屬管理等實施分丘與分戶平面圖的測繪。而且也包括對房地產的有關數據和薄、冊、表及圖等不同內容作的測繪。對于對房地產實施的項目測繪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可直接影響房地產的權屬拆遷和開發,交易和管理等有關工作的有效開展。進行房地產的項目測繪,土地與房屋的權屬有關證件附圖的測繪為最重要和最具有現實意義的一項房產測繪內容。

      二、推進房產測繪管理的必要性

      1、推進房產測繪管理能提高測繪工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提高工作效率。眾所周知,房產測繪工作較為繁瑣,數據的測量、存儲與處理均可能產生許多誤差甚至錯誤,工作效率低下。而將管理理論引入房產測繪工作之中,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使相關的數據資料整理和檢查更加快捷。

      2、推進房產測繪管理,能更好的理解和融入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為其他領域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先例。房產測繪管理的進一步發展,能有效的揭示出房產系統中各因素的相互制約關系,并且結合計算機超強的信息處理能力,提升工作質量,為其他領域的發展提供借鑒。

      3、推進房產測繪管理,能更合理的處理和利用管理數據,適應了時代迅速發展的要求。測繪管理工作能較好的保留歷史數據,同時提升這些數據的利用率。

      三、房產測繪產生風險的原因

      由于市場不確定因素的存在,房產測繪單位在提高專業化服務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風險。與其他經濟活動不同的是,房產測繪風險具有特殊性,它涉及面廣而且復雜,不僅給測繪單位和測繪人員帶來風險,也會給利益相關各方帶來不同的風險。

      1、房產測繪領域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國家標準《房產測量規范》和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面積計算與房屋權屬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雖然為維護售房人與購房人雙方的合法權益,規范和培育房地產市場作出不懈努力,但是《規范》本身的先天缺陷使它跟不上建筑形態的千變萬化,使得新問題無法可依,無據可查,從而引發許多爭議。基于這一原因,房產測繪單位及從業人員只能依靠自己對《規范》的理解來操作。這就造成了同一城市不同的房產測繪單位、同一房產測繪單位不同的從業人員之間不統一。因此,測繪工作走向市場,還有待出臺詳盡、統一的技術操作細則,以確保測繪成果的唯一性和嚴密性。

      2、房產測繪具有較強的特征性,難以完全杜絕差錯的出現

      房產測繪特別是房屋面積測繪具有外業測繪情況復雜、工作量巨大,內業數據繁多、計算量巨大的特點,從業人員難以保證完全不出現差錯。但是,房產測繪成果一經相關部門確認就具有法律效力,并且直接進入市場,房產的高價值性使任何一個錯誤都可能給當事人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而引發賠償,而這種賠償是任何房產測繪單位都難以承受的。

      3、房產測繪專業性強,但在社會監督方面效力較差

      由于房產測繪專業性強,對非專業人員而言,即便進行公示,也只能知道結果而不知就里,在社會監督方面效力較差。并且,測繪結果一旦出具,馬上作用于房屋買賣,進入市場操作,測繪錯誤往往是在事后才被發現,這會將測繪機構置于非常尷尬的境地。所以房產測繪單位只能依靠自身力量防范錯誤的發生,如果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出現差錯的概率就會較高。

      四、房產測繪質量控制措施

      1、加強房產測繪單位的資格審查認證管理

      進行房產測繪必須由具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對于這個標準不能降低。目前對從業技術人員的審查尚未做到聯網,有些從業人員存在一證多報的現象,有些還存在跨省市申報。對于從業人員的造假可以通過要求企業誠信聲明,聲明本企業房產測繪人員無人員造假,也可以采取長期公示被舉報弄虛作假的要取消資質。對于裝備要認真審核,實行年檢并對設備進行編號管理。要根據市場容量情況,保證房產測繪質量,不能過早地開放市場,房產測繪市場化會引起價格競爭,不同房產測繪單位的相互壓價促進了市場價格競爭機制的形成,但是無序的價格競爭會導致房產測繪質量的下降。

      2、對房產測繪單位強化質量意識

      測繪單位的每一位領導及員工都要充分認識到測繪質量關系到自身的利益和生產發展,要把質量保證措施落實到房產測繪工作的每一個細節。房產測繪的從業技術人員要樹立誠信、守法、公正的理念,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但也不能損害開發商的合法權益,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按照相關法規的要求,進行房產測繪工作。房產測繪從業人員要不斷提高判斷能力,憑借掌握的技術方法、理論知識,科學地處理問題。

      3、制定基礎測繪與市場測繪劃分、管理的規范文件

      新《測繪法》對測繪分類進行了較為明確的劃分,確定了原則。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基礎測繪和市場類測繪項目操作中,存在界限不夠確切和模糊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從法律角度明確從事政府基礎測繪的測繪隊伍,專門進行基礎測繪服務,退出目前市場競爭,專注于公共服務產品生產,同時對市場競爭測繪產品進行劃分,制定包括中長期發展規劃在內的政策文件,提供公開的測繪市場信息,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透明環境,在政府開展基礎測繪保證提供基礎服務的同時,促進市場測繪的發展。制定基礎測繪的具體分類標準和投資主體、管理標準,建立基礎測繪項目投資主體明確、項目運行可靠的管理體制,定期的公開可查詢的基礎測繪信息,實現基礎測繪資料的社會效益最大化。

      4、建立房產測繪協會、積

      篇(7)

      總體實力機構設置有待加強

      測量工作總體實力有待加強:陜西省煤田地質局(公司)現有測量工作人員130多名,其中本科以上學歷53名。有兩個單位分別具有測量甲級和乙級資質,其它單位僅有丙級資質,這些單位曾經奮戰在陜西和西北地質勘探一線,為行業發展和國家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地質測量工作相對于行業總體發展速度和水平還比較滯后。由于種種原因,現有工程測量人員大多忙于常規的地質測量工作,對新理論、復雜工程條件下測量工作接觸少,承擔較大工程測量的能力和經驗不足。機構設置不健全:多年來全局(公司)機關僅有1名測量主管人員,下屬各隊地質科有的設有測量主管有的沒有,各野外分隊(除測量分隊外)僅有測量人員,沒有測量技術行政管理組織,不利于單位測量工作長遠規劃和接序發展。總之目前地勘測量科研人員數量少,科技攻關能力弱,科技成果較少,難以適應公司“地勘立局,礦業興局,多元發展”的工作需要。

      對策

      1建立管理體系更新儀器設備

      建立自上而下的組織和管理體系:要建立自上而下“局、隊、分隊”不同層級的測量技術管理網絡,根據不同單位規模和技術要求,賦予相應的技術(行政)管理權限,以便進行技術規劃和管理、人員交流和培訓、隊伍建設和長遠發展。根據工作需要,更新儀器設備:相對于地勘其它設備,測量儀器設備投入費用并不大。只要局隊重視,根據各單位工作性質配備較先進的儀器設備,可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促使單位測量人員不斷學習,使測量能力和水平與社會科技發展水平同步。

      2配足工作人員加強培訓

      配備和充實足夠的工作人員:各野外地勘單位要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充足的測量人員。要把測量人才發展納入局隊專業技術人才發展規劃,從研究生、大學本科、高職、中專技校生中逐年補充優秀學員以充實隊伍和培育新鮮血液,形成測量人才在學歷、職稱和年齡上的梯隊結構。加強培訓,提高廣大測量工作者技能和水平:局隊要制定測量人員培訓提高計劃,分批次分層次逐年提高測量人員專業技術能力。每年安排適量測量人員到高校及工程單位去學習和深造,更新測量人員知識和能力體系,并聘請高校教師、技術專家進行新理論和行業發展前沿動態講座,拓展測量人員視野,提高業務技術水平。要認真落實局“5511”人才培訓工程,實行專業技術人員“導師制”,技術工人“師徒制”,簽定“導師(師傅)與學員(徒弟)培養責任書”,落實培訓內容,在工作和實踐中有針對性地培訓學習,加強對測量工程技術人員專業技術繼續教育的培訓和考核,將培訓考核成績納入年度考核、職稱評定及工資定級等范圍,逐年提高測量人員技能和綜合素質。

      3提高創新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篇(8)

      1922年4月21日,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組成“中亞古生物考察團”,

      該考察團組織40人、5輛汽車及數十匹駱駝,由張家口出發,4月25日到達二連鹽池西駐扎。

      在二連地區伊爾丁曼哈組發現了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在二連鹽池達布蘇組首次發現了恐龍及恐龍蛋化石,揭開了二連恐龍動物群研究的帷幕。尤其是恐龍蛋的首次發現,證實了恐龍是卵生的爬行動物。

      這項工作進行了10年,有關的考察成果由伯基,格蘭杰和吉爾摩分別于1922年、1927年、1933年發表。

      發現的恐龍種類有:霸王龍科的歐氏阿萊龍、似鳥龍科的亞洲似鳥龍、蒙古龍屬的坦齒蒙古龍、鴨嘴龍科的姜氏巴克龍和蒙古滿洲龍以及吉爾摩龍等等。目前,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依然陳列著二連達布蘇組出土的恐龍化石的正模標本及裝架標本。1930年有9名中國古生物專家參與了該團的考察工作,其中有著名的古生物學家、中國恐龍研究的奠基人楊鐘鍵教授。古生物學家張席教授擔任中方團長。1932年該團結束考察活動回國后,發表了《中亞的新征服》考察報告,立即轟動世界。這次考察工作,在亞洲及世界古生物化石研究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1958―1999年,內蒙古地質局先后成立了“呼和浩特幅”1/100萬區調隊、內蒙古區測隊、內蒙古第二區測隊等單位,先后在全區開展了1/100萬、1/20萬、1/5萬比例尺的區域地質測量工作。通過地質測量及調查,在白堊紀地層中采集到大量的恐龍化石,并對其進行了研究和外檢。通過對恐龍化石及其他門類古生物化石的研究,首次在內蒙古地區建立了白堊紀地層系統,并成立了研究古生物化石的古生物組和綜合研究分隊,專門從事包括恐龍化石在內的多門類古生物化石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重大成果,出版了《內蒙古古生物圖冊》等多種地層、古生物專著。

      1959年,中國與前蘇聯科學院聯合組織的“中國科學院一蘇聯科學院古生物考察團”在二連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察、發掘工作,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考察營地設在二連鹽池,考察團中方團長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周明鎮教授;蘇方團長是洛日杰特文斯基,考察團約80余人,有13輛大小汽車,發掘時使用斯大林100號推土機。1960年考察中止。出土的化石種類有:鴨嘴龍兩個屬(Bactrosaurus和Gilmoreosaurus)、似鳥龍(Orithomimus)及肉食龍、甲龍、蜥腳龍等。其中部分化石曾在中國古動物館展出。

      1987―1990年,由中國、加拿大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組成的“中加恐龍考察團”。

      在達布蘇組又進行了考察、發掘。加方團長為國際知名古生物學家、加拿大國家博物館館長戴爾?拉賽爾?羅素博士,中方團長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恐龍研究專家董枝明,考察隊隊員40余人。這次考察工作對了解全球恐龍分類、揭示恐龍絕滅之謎、北美與中亞兩大陸的連接和分離、遠古動物群的遷徙及有關古地理、古氣候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995年,由中國內蒙古博物館與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院聯合組織的“中比聯合考察發掘隊”,在二連鹽池發現了一處分布面積近40平方米的骨化石層,發掘到至少四具巴克龍化石。初步研究表明,二連達布蘇組的時代為晚白堊世早期,比原定的晚白堊世晚期大約提前了1,000萬年。

      1998年,內蒙古國土資源廳(原內蒙古地質礦產廳)接受國土資源部(原地質礦產部)下達的前沿科技項目,開始對內蒙古地區進行首次大范圍的恐龍化石專項普查和研究工作,該項研究工作由內蒙古龍昊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承擔。

      自2000年起,內蒙古龍昊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合作,先后在二連浩特地區開展了多項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先后在古脊椎動物學報上,發表了數篇論文,建立了楊氏內蒙古龍、美掌二連龍、錫林郭勒計爾摩龍、賽罕高畢蘇尼特龍等恐龍種類。

      篇(9)

      1、地質環境條件

      (1)評估區概況

      擬建工程項目為一般性民用建筑,工程擬建樓2棟,層數為6層,屬一般建設項目。

      評估區位于黑山縣八道壕鎮商住用地。地理座標: 東經 121°59′28″~ 121°59′30″,北緯 41°48′32″~ 41°48′35″。地形平緩地段,占地3729.20m2(5.5938畝)。地貌類型為沖積平原。西北較高,東南較低,地勢較平坦,海拔標高82~87m,地貌類型簡單,地形條件簡單。(見照片)

      評估區地貌

      (2)評估區地層

      評估區地層為白堊系阜新組(K1f),被第四系(Q)所覆蓋。

      a、白堊系阜新組(K1f)

      分布全區,分為上、下兩段。

      下段:有兩部分組成,下部為細砂巖、泥巖、礫巖互層。砂巖灰白色成分以凝灰質為主,含少量石英及其他碎屑。泥巖為黑色塊狀。礫巖為灰白色,礫石成分為安山巖、石英巖、花崗巖礫。上部以灰色、灰黑色泥巖為主夾細砂巖、粉砂巖具緩波狀層理,水平層理,見有黃鐵礦結核、鈣質結核和鈣質鮞粒,裂隙內含油跡,油斑及瀝青質。本次評估的建設項目評估區在此層段上。

      上段:分為三部分。下部為含礫粗砂巖~粉砂巖夾砂質泥巖,風化后呈黃色以石英為主,成分以石英為主,含火成巖碎屑及安山巖礫石,砂巖含鈣質或泥質,膠結堅硬。中部含煤段巖性為灰白色礫巖,砂礫巖,粗~粉砂巖;灰色、灰黑色砂質泥巖,黑色泥巖及煤層組成。自上而下含有八個煤組,三、八煤組局部可采。上部灰綠色粗~細砂巖、砂礫巖及薄層礫巖,夾薄層砂質泥巖。地層產狀:走向近南北,傾向西,傾角8~15°。

      b、第四系殘坡積物(Q3el—dl)

      第四系沖洪積物(Q4al—pl),廣泛分布在八道壕鎮。成因類型復雜,巖性為上部亞砂土、亞粘土,下部砂礫石亞粘土互層,結構松散,厚度為2~10m。

      評估區地層巖性條件較簡單。

      2、地質構造與地震

      (1)、構造:評估區地層為南北走向,傾向西,傾角為8~15°的單斜構造。無斷裂、褶皺,構造較簡單,穩定性好。

      (2)、地震: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的1/400萬《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6—2001)劃分確定黑山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屬于輕微地震破壞區。

      3、水文及工程地質情況

      評估區內含水層有第四系孔隙潛水與基巖風化裂隙潛水。

      (1)、第四系孔隙潛水:

      沖洪積物(Q4al—pl),成因類型復雜,巖性為上部亞砂土、亞粘土,下部砂礫石亞粘土互層,結構松散,厚度為2~10m。地下水類型為上層滯水,水位埋深在1.4~3.5m,富水性差。單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00m3/d。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排泄方式主要有地面蒸發、人工開采和地下徑流。

      (2)、基巖風化裂隙水:含水層為細砂巖、泥巖、礫巖互層構造裂隙不發育,淺部風化裂隙發育,接受降雨入滲補給。富水性較弱,且不均勻。

      (3)、工程地質情況

      砂巖、粉砂巖、頁巖抗壓強度>80 MPa, 適宜各類工程。

      較硬亞粘土夾砂礫石,松散狀,抗壓強度0.18—0.25MPa(承載力),有條件適宜各類工程。

      評估區工程及水文地質條件簡單。

      4、建設用地礦權設置情況

      評估區建設用地附近有阜新礦務局八道壕煤礦、黑山縣八道壕振興井、黑山縣水泉露天煤礦,礦業權設置情況見評估區工程建設項目地質及礦產圖及剖面圖:

      5、項目壓覆礦產資源情況

      該項目選址范圍為黑山縣八道壕鎮商住用地。擬建設項目區內尚未發現較重要及其它礦產資源分布,且無探礦和采礦權設置。

      6、結論

      擬建工程位于黑山縣八道壕鎮商住用地

      評估區不壓覆任何周邊礦產

      該項目用地范圍無任何新的礦業權設置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管理信息系統露天礦計算機網絡web

      一、系統設計與實現關鍵技術

      1.數據庫訪問技術

      (1)CGI(CommonGatewayInterface)通用網關接口,這是一個標準接口,很方便,但有一個最大的缺點:CGI對每一個HTTP請求都產生一個新的進程,當通信量很低時,這當然不會產生問題,但當通信級別增長,用戶很多時,就會造成大量的系統開銷,占用大量的服務器資源和處理時間,降低系統性能由于此原因,通常CGI可擴展性不好。

      (2)ASP(ActiveServerPages)是微軟公司IIS(In2ternetInformationServer)中一個部件,是基于ActiveX技術的一個服務器端的開發和運行環境,支持多用戶、多線程。ASP使得創建動態頁面更容易、更方便。但它只能工作在微軟IIS和PWS上,選擇范圍太窄。

      (3)JSP(JavaServerPages)技術是由sun公司推出的,得到了眾多廠家和商家的支持。JSP是使用java代碼動態生成HTML文擋的頁面模板充分利用了的強大功能真正地Web,java,帶有數據庫連接、網絡訪問和多線程操作。事實證明,JSP是一種安全、健壯和平立的技術。

      要成功完成本系統,還必須使JSP與JDBC、Jav2aBean技術協同工作,本系統業務功能主要由JavaBean技術來實現,數據庫連接由JDBC技術來完成。

      2.體系結構

      本系統采用三層結構的Web應用系統,以Web服務器為中心,由Browser向Web服務器發出HTTP請求,Web服務器調用服務器程序作出響應,然后調用SQL語句查詢數據庫,把查詢結果通過Web服務器以HTML的形式返回給客戶端。

      本系統體系結構實際上是Sun公司J2EE框架的簡單形式。J2EE平臺提供了一個基于組件的方法,來設計、開發、裝配及部署企業應用程序,是SunONE軟件構架的基礎組成部分。J2EE平臺也提供了多層的分布式應用模型、組件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靈活的事務控制,而且J2EE技術獲得了各大開發平臺提供商的積極支持,已經成為當今企業應用開發的主流平臺。

      二、系統的總體結構和功能

      1.礦山通訊。包括各部門概況介紹、組織建設、科研簡介以及新聞等模塊。部門概況總體介紹部門的主要業務、組織情況、發展目標等情況及企業形象宣傳;組織建設介紹部門內各種規章制度及對先進的表彰和對各種違章的處理情況;科技攻關介紹對科研技術的推廣、目前科研項目簡介及重大項目的招標;新聞主要各種通知、礦內各種重要政策及國內外新聞剪輯。

      2.地測管理。本部分把礦山原有的地質測量信息系統無縫地集成進來,把地質測量數據和自動生成的各種基礎圖件及時地提供給有關部門,以便制訂采剝計劃和指導礦山生產作業。

      3.剝采計劃。剝采計劃是系統的核心內容。該部分根據礦山地質情況的改變、設備使用和維護狀態的變化、綜合考慮礦產品市場價格和合理采剝、變廢為寶、綜合利用的可持續化發展思想,動態制定年、季、月剝采計劃。本部分采用各種礦山優化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建立合理的數學模型,并依據條件的變化不斷地更新這個模型,實現礦山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動態最優化。

      4.調度和作業管理。生產調度部門根據網上收到的短期剝采計劃,再考慮采場現狀、設備狀態等實際狀況,實時地對采場的爆破材料、鏟、車、鉆以及輔助工具和材料進行合理調度,實時相應的調度指令,并將作業情況通過系統用戶界面在網上、供有關部門瀏覽和參考。

      5.設備管理。該子模塊涉及設備資料管理和設備檢修計劃管理。設備資料包括設備生產廠家和設備型號、功率、設計使用壽命等參數,以及設備已使用時間、已檢修次數和已使用程度等狀態情況設備檢修計劃包括機電設備檢修計劃、運輸設備檢修計劃以及主要設備使用計劃。

      6.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礦山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增加成本管理的透明度和監督機制,勢必會使企業的效益更上一層。該模塊要求輸入各車間、科室的設備折舊費、從倉庫中領取的材料費、辦公室辦公費等費用,系統會自動的輸出成本目標計劃的執行情況。

      7.安全管理。該模塊包括礦山安全法律法規查詢系統,作業人員、主要設備和作業場所的安全動態管理,事故及隱患查詢統計分析,重大危險源監控和應急預案等,能提供快速查詢和綜合分析。其中綜合分析主要依據多年來的事故歷史資料,來進行科學的預測,預測事故的可能發生時間和地點,并以圖形的形式顯示出來、以備人們注意和預防。三、前景展望

      隨著礦山多種信息系統和系統內各模塊之間相互操作性需求的進一步增加,礦山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和礦山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以及采礦系統工程技術的發展和進一步應用,系統也需要進一步演化和升級。

      原來的三層結構將被J2EE多層結構取代,增加一應用服務器層。應用服務器提供了分布式交易管理,分布式對象管理以及事務管理、安全管理等系統級服務,為企業架構一個設計、開發、運行和管理企業信息系統的平臺。其中一些JavaBean模型由EJB模型來取代,并新增一些EJB組件以及MOM、ORB等中間件。EJB模型提供了面向對象以及面向消息的構件交互模型,MOM、ORB等中間件技術使得開發者擺脫了傳統的底層網絡編程和復雜的分布式事務管理的困擾,從而簡化了分布式處理的復雜程度。

      Web服務技術將被用來集成礦山內各系統的應用功能或集成供應商、技術支持單位等商務伙伴和主要客戶之間的應用。從技術角度看,Web服務使用開放的技術(XML和SOAP、Internet協議)和開放的標準來實現遠程系統的定位和訪問。這樣,Web服務可以真正地將公司中各個環節松散而有效地結合起來。例如,公司的決策與計劃程序會自動地通知調度與管理程序,調度和管理程序會自動地查詢和分析地質與地形數據庫、設備狀態數據庫等,然后制定出合理的調度方案,通過無線信道將指令發給現場作業設備,作業設備同時也將現場情況分別通知決策和調度程序,以更新業務模型。

      參考文獻:

      篇(11)

      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其一生曾作為“一個美國人的悲劇”,現在已經越來越多地被認為是他那個時代、也是美國至今產生的最有創造性、最具多才多藝的偉大思想家。論文百事通他廣博的研究涉及非常不同的知識領域:天文學、物理學、度量衡學、測地學、數學、邏輯學、哲學、科學理論和科學史、指號學、語言學、經濟計量學和實驗心理學等等。而且這里的許多領域,Peirce在不同程度上被視為倡導者、先驅甚至是“鼻祖”。Russell早就做出評價:“毫無疑問,他是十九世紀末葉最有創見的偉人之一,當然是美國前所未有的最偉大的思想家。”而當代在世哲學家H.Putnam稱他為“所有美國哲學家中高聳的巨人”。

      雖然Peirce的思想具有極為廣闊的視野,但當今學者所公認、Peirce本人也承認的他的兩個主要研究領域卻是科學和邏輯學。科學和邏輯學是Peirce畢生付出精力最多的兩個領域,也是他在大學畢業后決定他一生將做什么時曾猶豫不決的兩種選擇。但在其學術興趣上它們是他的孿生子,二者在理論聯系上常常是融為一體,成為Peirce最傾心關注的焦點。而且,作為科學家和邏輯學家的經驗是Peirce整個哲學系統構建的基礎與出發點,是貫穿他一生思想發展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實際上,科學和邏輯學的共同追求正是Peirce為自己所界定的生活目標。把握他的這一顯著特征,我們可考察作為科學家的Peirce與作為邏輯學家的Peirce之間的某些聯系。

      一、科學家職業、邏輯學家志向

      從實際從事職業來看,Peirce是位科學家,包括化學家、大地測量員、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工程師、發明家、實驗心理學家等等;同時這也是他謀生的門路,是他最早獲得學術名聲的領域。

      成為一名科學家,Peirce具有非常優越的條件;同時這也是他的親戚朋友尤其是父親所期望的。Peirce出生于具有良好科學氛圍的家庭,特別是其父親Benjamin Peirce是哈佛大學天文學和數學Perkins教授,也是當時美國最有影響的數學家。Peirce從小由其父親教授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等學科;其聰穎智慧深得父親欣賞。而Peirce本人也深受父親影響,尤其是在父親1880年去世之后,他極想遵照父親遺愿而繼承父親的事業,從此專注于科學研究。

      在Peirce十幾歲時,他已經在家中建立了私人化學實驗室,并寫出了《化學史》;其叔叔去世后,他又繼承了他叔叔的化學和醫學圖書館。1859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后,他父親安排他在美國海岸測量局(后來改名為海岸和地質測量局)野地考察隊作為臨時助手學習鍛煉了一年;而同時他私下跟隨哈佛動物學家Louis Agassiz學習分類學方法。1862年進入哈佛的Lawrence科學研究所,并于1863年畢業獲得化學理學士。其間于1861年他再次進入海岸測量局,但這次是作為長期助手;1884年10月至1885年2月主管度量衡辦公室;1867年父親成為海岸地質測量局的第三任主管,Peirce于同年7月1日由助手(Aide)提為副手(Assistant),職位僅次于主管;他的這一職位上一直持續到1891年12月31日,時間達24年半之久。從1872年11月開始,他又負責鐘擺實驗;在1873—1886年間他在歐洲、美國以及其他地方的站點進行鐘擺實驗。晚年(1896年直到1902年)主要為圣勞倫斯能量公司做顧問化學工程師。

      同時,Peirce在1867年被安排在氣象臺從事觀測工作,并于1869年被任命為副手。他曾是一次日環食和兩次日全食現象的觀測者,還負責使用氣象臺新獲得的天體光度計。1871年其父親獲得國會授權進行橫跨大陸的地質測量,Peirce由此又成了職業的大地測量員和度量衡學家。

      Peirce 生前雖只出版過一本科學方面的書(《光測研究》(1878)),為《the Nation》雜志撰寫的短評、書評現多收集在由Ketner和Cook編輯出版的《Contributions to the Nation》中;但他在海岸地測局和哈佛氣象臺的諸多貢獻已經為他(也為這兩機構)在很年輕時就贏得了國際(特別是在歐洲)聲譽(Peirce1870年、1875年、1877年、1880年和1883年先后五次接受測量局任務到歐洲考察,同歐洲的許多科學家建立了聯系,并極力主張擴大科學界的國際聯系)。Peirce于1867年成為美國文理學院的常駐會員,1877被選為國家科學院的成員,1880年被選為倫敦數學學會成員,1881年被選進入美國科學進步協會。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現在Peirce已被認為是采用光波長來測定米制長的先驅。

      然而,盡管他原本可以很好地專職于科學職業,并有廣闊的前景;并且事實上,他也是由化學進入了各種各樣的科學部門,并投入了極大的興趣和精力,成為美國當時杰出的科學家。但與邏輯學相比,它們只是他生命的第二焦點。

      從理想志向來看,Peirce視邏輯學為其天職。早年在父親指導下學習《純粹理性批判》時就認為康德的失敗主要在于其“平庸的邏輯”,要超越康德體系,必須發展一種嶄新的邏輯。他聲稱在12歲時已經除了邏輯別無其他追求;甚至在生活潦倒、疾病纏身的困境中他依然堅持這一工作。他建有自己的私人邏輯史圖書館,他是近代以來少有的精通古代和中世紀邏輯的一位邏輯學家。他自己說,他是自中世紀以來唯一全身心貢獻于邏輯學的人,并聲稱他是終生的邏輯推理學習者。1906年他在美國《WHO’S WHO》中把自己命名為一名邏輯學家,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現象。晚年在Milford的Arisbe,他形容自己為田園邏輯學家、邏輯學隱士。與具有美好前程的科學職業相比,Peirce之所以熱中于當時不可能成為謀生手段的邏輯學,更多的是出于對自己既定學術目標的追求:要發展一種有前途的邏輯。他對于邏輯的執著和熱情,使得他在邏輯學上的貢獻并不亞于科學。

      年僅二十幾歲時,Peirce就開始在哈佛和Lowell學院作關于邏輯學的演講;從1879年直到1884年,在保持海岸地質測量局職位的同時,他作為Johns Hopkins大學(美國歷史上第一所研究生學院)的兼職邏輯學講師(這是他一生唯一一次獲得的大學職位),并在這期間出版了他第二本書(也是最后一本)《邏輯研究》(1883年,Peirce主編)。這本書在當時的美國乃至整個歐洲都有較大影響。在1901年,他為Baldwin的《哲學心理學辭典》撰寫了大部分的邏輯學詞條。

      雖然Peirce只有短暫的學院生活來傳播他的邏輯理論,但在他那個時代,Peirce已經是一位國際性人物。在五次訪問歐洲期間,雖然他是作為科學家去考察,但不僅碰到了許多著名科學家,也會見了當時知名的數學家與邏輯學家,包括De Morgan、McColl、Jevons、Clifford、Spencer等,還與Cantor、 Kempe、Jourdain、Victoria夫人等保持著通信關系。1877年英國數學家和哲學家W. K. Clifford評價“Charles Peirce. . .是最偉大的在世邏輯學家,是自Aristotle以來已經為這一學科增加實質內容的第二個人,那另一個是George Boole,《思維規律》的作者。”

      而在今天,Peirce學者不斷發掘出的Peirce的邏輯尤其是現代邏輯貢獻更是值得重視。一般認為,他早期主要是作為一名布爾主義者(Boolean)從事代數邏輯方面的研究,而晚年他的貢獻主要集中于圖表邏輯方面,主要包括存在圖表系統和價分析法。1870年Peirce的“描述一種關系邏輯記法,源于對Boole邏輯演算的擴充”是現代邏輯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因為它第一次試圖把Boole邏輯代數擴充到關系邏輯,并在歷史上第一次引入(比Frege的 Begriffschrift 早兩年)多元關系邏輯的句法。在1883年之前他已經發展了量化邏輯的完全的句法,與直到1910年才出現的標準的Russell-Whitehed句法僅僅在特殊符號上有點不同。

      在對于數理邏輯貢獻的廣泛性和獨創性方面,Peirce 幾乎是無與倫比。與邏輯主義學派的Frege相比,Peirce的特殊貢獻不在定理證明方面上,而更多的是在新穎的邏輯句法系統和基本邏輯概念的精制化發展上。他創造了十多個包括二維句法系統在內的不同邏輯句法系統。把實質條件句算子(在他那里的形式為“—<”)引入了邏輯學,比Shaffer早40年發展了Shaffer豎并僅僅基于這一算子發展了一完全的邏輯系統。還獨立地系統采用了真值表方法和歸謬賦值法,過早地意識到Skolem前束范式的技術。在Johns Hopkins 大學教書期間,Peirce開始研究四色圖猜想并發展了邏輯和拓撲學特別是拓撲圖論之間的廣泛聯系。

      我們看到,Peirce不僅是有著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同時也是著名的邏輯學家。然而在二者關系上,首要的一點是:他承認自己熱愛科學,但坦言對于科學的研究只是為了他的邏輯;因為邏輯的研究需要從各種特殊科學(還有數學)的實際推理方法中概括出一般的邏輯推理方法,而決不是僅僅從邏輯書籍或講課中背誦、記憶和解題;多樣化的科學研究正是為了邏輯之全面概括,由它們獲得的材料形成了邏輯學的基礎和工具。實際上,這種前后的“從屬關系”最突出地表現在他晚年常常是以作為科學家的收入來維持從事邏輯學研究的時間。

      二、邏輯學作為科學

      雖然上文表明邏輯學家Peirce與科學家Peirce之間有近乎目的與手段間的主從關系,但事實上并非如此簡單,它們還有更為深刻的一層關系,那就是:邏輯學也是科學。很顯然,這是Peirce長期的實驗室經歷已經使得他以科學的方法處理所有問題(他有時的確稱自己為“實驗室哲學家”)包括邏輯學了。

      我們首先看,科學在Peirce那里意味著什么?Peirce看到大多數人包括科學界之外的人都習慣于把科學視為特殊種類的(主要是指系統化的)知識,而他更愿意像古希臘人那樣把科學作為認知的方法,但他強調這種方法一定要是科學探究(inquiry)的方法。知識開始于懷疑,為了尋求確定的信念我們必須要解決(settle)懷疑,一般解決懷疑的方法主要有情感方法(求助于自己的感覺傾向)、信忠團體的方法(選擇那些最適合其社會團體的那一信念)和尊重的方法(求助于自己對于某特別個人或機構的尊重之感情)等;但這些方法本質上都是自我中心的非客觀的方法,它們往往只通過懷疑者自己的行為、意愿來選擇信念,缺乏足夠的證據。而真正客觀的方法只有科學探究的方法,在這種方法指引之下,探究者從經驗出發基于科學共同體(community)的合作去尋求真理(TRUTH)或實在(Reality),這也正是科學活動;最終的真理性認識可能并不是由某一實際的探究者所發現,但只要是遵循這種方法、運用先前的結果,最后都必定會一致達到真理的。這正是Peirce在《通俗科學月刊》上發表的兩篇經典性論文《信念的確定》和《如何使我們的觀念清楚明白》中所闡述的實用主義(與后來James版本的實用主義有很大不同)方法相一致的,事實上如Peirce所指出的,實用主義不是什么世界觀,本質上是一種方法,一種科學探究的方法。而與此同時,我們看到,Peirce把邏輯學視為設計研究方法的藝術,是方法之方法,它告訴我們如何進行才能形成一個實驗計劃;邏輯就是對于解決懷疑的客觀方法的研究,是對于達到真理之方式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幫助我們成為“科學人”。現代科學之優于古代之處也正在于一個好的邏輯,健全的邏輯理論在實踐上能縮短我們獲知真理的等待時間,使得預定結果加速到來。

      但是我們發現,他在思想更為成熟的階段是把邏輯學的科學屬性放置于指號學(Semiotics或更多的是Semieotics)的語境中來考察的,雖然這種處理與以上把邏輯學視為科學方法之研究存在著根本上的一致性。

      Peirce不止一次指出,在最廣泛的意義上的邏輯學就是指號學或關于指號的理論,僅僅是指號學的另一個名字。它包括三個部門:批判邏輯學( Critical Logic),或狹義上的邏輯學,是指號指稱其對象的一般條件的理論,也即我們一般所謂邏輯學;理論語法(Speculative Grammar),是指號具有有意義特征的一般條件的學說;理論修辭(Speculative Rhetoric),又叫方法論(methodeutic),是指號指稱其解釋項的一般條件的學說。這種劃分可能受中世紀大學三學科:語法、辯證法(或邏輯學)和修辭的課程設置的影響,指號學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對于中世紀后期所理解的邏輯的現代化版本。而我們在此需要強調的是,Peirce把指號學視為經驗科學、觀察科學。推理就是對于指號的操作,觀察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指號學同其它經驗科學的不同在于它們實驗操作對象不一樣,在于其它科學的目的僅僅是發現“實際上是什么”而邏輯科學要探明“必定是什么”。但既然是經驗科學,根據經驗學習的科學人進行邏輯推理所得到的結論就是可錯的即準必然的(事實上,任何邏輯必然都只是相對于特定推理前提而產生必然的特定結論)。

      更進一步,Peirce把狹義上的邏輯學(logic exact)分成假設邏輯(abductive logic)、演繹邏輯和歸納邏輯三部分。顯然這比傳統邏輯上演繹(必然的)、歸納(可能的)二分的做法多出了內容。Peirce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對于Aristotle三段論基本格研究的結果,他認為Barbara集中表現了演繹推理的本質,而作為特殊的演繹三段論Baroco(把Barbara中結論的否定作前提、小前提的否定作結論)和Bocardo(把Barbara中的結論的否定作前提、大前提的否定作結論),如果把它們的結論考慮為或然性的,則分別相應于假設推理(abductive reasoning)和歸納推理。但更重要的是,Peirce在此顯示出了邏輯學與科學的最合理的緊密聯系。在他看來,演繹邏輯也即數學的邏輯,而假設邏輯和歸納邏輯主要就是科學的邏輯。在演繹邏輯已經得到普遍承認的情況下,他終生的愿望就是要把歸納和假設(Abduction)同演繹一起堅固地和永久地確立在邏輯概念之中。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假設、演繹和歸納先后組成了三個不同階段的科學方法,它們的共同作用使得科學探究能自我修正。

      Peirce把假設放在首位,作為科學探究程序的第一步,目的在于發現和形成假說。假設是為解釋違反規律(或習慣)的意外事實而產生假說的過程,它能產生新信息,Peirce把它視為所有科學研究甚至是所有普通人的活動的中心。但這種假設并沒有提供安全可靠的結論,假說必須要經過檢驗。于是,還需要演繹來解釋(explicate)和演示(demonstrate)假說即得出預言;再后由歸納回歸到經驗,旨在通過觀察被演繹出的結果是否成立來證實或否證那些假說,即決定假說的可信賴度。在這連續的三種推理形式中,假設是從意外事實(surprising facts)推到對事實的可能性解釋,演繹是從假說前提推到相應結論,歸納則是從實例到一般化概括。經過這樣的科學探究,我們在科學共同體中將能不斷接近真理。

      三、邏輯學中的化學概念移植

      為更具體地論述Peirce的科學研究與邏輯學研究之間的緊密聯系,我們在此可談到Peirce對科學中的許多概念向邏輯學研究的成功應用,這突出表現在化學上。因為化學是Peirce的大學專業,也是他進入整個經驗科學的入口。

      邏輯學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領域,事實上從近代以來,就從數學(包括代數和幾何)理論那里找到了非常有力的發展動力和理論技術。我們在此談到的化學概念應用作為整個自然科學概念推廣中的一例其實也是Peirce為發展邏輯學而提出的。

      首先,Peirce晚年極為傾心的存在圖表邏輯構想正是基于化學圖表原理(可能還有拓撲學方法的啟發)。存在圖表是Peirce在其指號學背景下對Euler圖和Venn圖的重大發展,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其在自然、直觀、易操作上要遠勝于代數方法(包括標準的Peano-Russell記法),因為我們心靈的思想過程被同構地展現在推理者面前,對于圖表的操作代替了在化學(和物理)實驗中對于實物的操作。化學家把這樣的實驗描述為向自然(Nature)的質疑,而現在邏輯學家對于圖表的實驗就是向所關涉邏輯關系之本性(Nature)的置疑。

      第二個例子,現代邏輯(可能從《數學原理》開始)中的一對基本概念:命題和命題函項(或有時稱為閉語句和開語句)原本就是來自化學中的“飽和”(Saturation或Gesättigkeit)和“未飽和”概念。Peirce用黑點或短線來代替語句中的“指示代詞”(即邏輯中的自變元),得到形如“——大于——”、“A大于——”這樣的形式,它們分別被稱為關系述位(relative rhema)(區別于像系詞一樣的關系詞項)和非關系述位,也即他那里的謂詞(謂詞是幾元的取決于我們到底如何選擇去分析命題)。他指出,述位不是命題,并坦言“述位在某種程度上與帶有未飽和鍵(unsaturated bonds)的化學原子或化學基極為相似。”然而不無意外,我們發現同時期歐洲大陸的Frege也正在獨立地從化學概念得到邏輯研究的靈感。他把諸如“……的父親”的函項記號稱為“未飽和的”或“不完全的”表達式,以與專有名詞相區別。

      另外一個例子是Peirce提出的價分析(Valency Analysis)法。正如名字所顯示出的,它同化學中的化合價概念密切相關,Peirce所使用的詞語Valency直接源于化學中的術語Valence即化合價。價分析是Peirce在圖表化邏輯思想指引下于存在圖表(Existential Graphs)之外創設的另一種二維表現法。其中,顯然他是把思想中概念的組合與“化學離子”的組合相比擬,如他采用類似“——”這樣的結構表示帶有“開放端(loose end)”(即黑點后面的橫線)的實體,即謂詞;這就是化學中離子結構的簡單變形。由于它們的開放端導致的“不穩定”(正像離子本身不穩定一樣),開放端之間就可能連接起來形成共同“鍵”(bond)。如 “—— ”同“ ——”可形成“——”樣式的新結構。正是利用這樣的離子組鍵技術,Peirce成功證明了其著名的化歸論題,即對于三元以上關系都可化歸到三元和三元以下的關系,但一元、二元和三元關系卻不能化歸。這一論題是他哲學思想體系中所堅持的三分法原則的邏輯證明。

      綜觀Peirce的科學家經歷和邏輯學家志向,Peirce把邏輯學視為對于各種科學推理方法的概括,同時又把邏輯學理論指導、應用于科學研究過程。二者緊密相連,互為作用。而更為突出的,他的邏輯貢獻大都可追溯到其多樣化的科學研究,他的邏輯獨創往往也是其科學研究經驗的啟發性建議。筆者以為,研究Peirce的這些方面,我們至少可得出以下啟示:邏輯學應從數學和科學推理實踐中概括推理的一般本質;邏輯學家應盡可能學習、掌握科學(傳統邏輯就因為沒有這樣做而失敗,科學家非邏輯學家或邏輯學家非科學家都不能勝任于對科學推理的分析工作),因為拓寬自己的科學研究領域必將能加強邏輯學家對于邏輯科學的貢獻能力;同時科學家要想更為一般地把握住推理方法也應了解邏輯學,但是前者在當前學術界值得特別注意。當前處于被冷落地位的邏輯學要想擺脫這種局面,必須加快發展自己;而經驗科學(不再僅僅是數學)必能使得邏輯學發展獲得新的生命力,這已經是被現代邏輯的發展史(特別是初創時期)所證實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新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91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久久性精品|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影音先锋|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师|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成人午夜精品亚洲日韩|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669| 98视频精品全部国产|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99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视频第一页| 91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56prom精品视频在放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