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技術大全11篇

      時間:2023-11-27 10:12:03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技術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技術

      篇(1)

      急診內科是醫院的窗口部門,承擔著大量門急診內科危急重癥患者的搶救、病情評估、分流、留觀診治、收住院等工作。其中,留觀患者涉及內科多個系統,病種復雜,且很大一部分留觀患者診治工作難度較大,這部分患者主要包括疾病診斷不明的患者,或合并多種疾病無法收入專科的患者,或病重需住院但住院部暫無空床位的患者。這就要求內科急診醫師在掌握內科急救技術的同時,也要掌握內科多個系統疾病的治療知識,提升有等同于專科的持續診療能力。但在信息快速更新和醫學專科細分化的時代,內科某一專科的疾病診療知識就已經需要醫師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何況是整個內科各個系統疾病醫學知識。而且,我院急診內科尚未分科,在醫患關系緊張、患者期望值越來越高的社會背景下,為了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提高我科急診內科醫師的診療水平,為來我院就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有必要對本院過去接診的內科急診留觀患者進行各個系統疾病發病率、易發病季節、年齡分布、性別差異情況進行分析,找出規律,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的重點學習和培訓。現對我科近一年來的內科急診留觀患者進行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本院急診科“急診內科留觀病人醫生交班本”記錄的資料,以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急診內科就診并具有完整病歷記載的1178例急診內科留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對“急診內科留觀病人醫生交班本”記錄本上的疾病按系統分為9大類,同時收集患者的年齡、性別、留觀時間等資料,全部數據利用Excell軟件進行計算分析。

      2.結果

      2.1 急診內科留觀患者疾病譜 急診內科各系統疾病留觀患者數量由多到少依次為: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急性中毒>泌尿系統>內分泌與代謝系統>其他>造血系統及風濕疾病。結果見表1。

      2.2 各系統疾病留觀患者數量四季分布情況及數量比較,消化系統疾病共436例,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循環系統疾病共240例,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呼吸系統疾病共199例,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神經系統疾病共122例,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泌尿系統疾病共66例,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急性中毒共69例,冬季>夏、秋季>春季;內分泌與代謝系統疾病共26例,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其他疾病共20例,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消化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的就診時期呈季節性變化,其余系統變化不明顯。結果見表2。

      2.3 急診內科留觀患者各年齡段分布情況 青(少)年患者(

      2.4 統計各系統疾病的主要病種并按照患者數量多少進行排序。呼吸系統(19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73例,肺部感染37例,支氣管哮喘19例,發熱原因12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11例。循環系統(240例):冠心病106例,高血壓73例,心律失常33例。消化系統(436例):胃腸炎178例,膽囊炎73例,腹痛原因7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5例。泌尿系統(66例):泌尿系結石45例,泌尿系感染14例。內分泌和代謝系統(26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2例,低血糖癥5例。神經系統(122例):頭暈原因57例,腦血管意外36例。急性中毒(69例):酒精中毒39例,神經催眠藥5例,毒蕈中毒5例。其他(20例):血鉀異常7例。

      3、 討論

      急診流行病學研究正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但由于地區差異以及人們生活水平和就業狀況等的不同,各家醫院的報道結果不盡相同,而且急診科疾病譜也與醫院等級、診療水平和特色專科等有關[1]。且急診留觀患者每年呈升高趨勢[2]。因此,有必要從醫院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急診科內科留觀患者疾病譜的研究。

      從急診內科留觀患者疾病譜可見,患者數量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消化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急性中毒,它們所包含的急診留觀患者數量為1066例,占內科急診留觀患者總數的90.49%。由此可見我院急診內科醫師應在廣泛學習內科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學習和掌握這五個系統疾病的診治。從急診內科留觀患者疾病譜中還可見,在留觀患者總數上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并且某些系統的疾病在性別上有明顯差異,男性患者數量多于女性的主要是呼吸系統疾病,女性患者數量多于男性的主要是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前者可能與男性吸煙誘發呼吸系統疾病有關。造血系統和風濕免疫系統未見留觀患者,其原因一則可能是發病率低,患者數量少,病情發展緩慢,患者白天已在專科門診就診,再則血液科疾病診治專科性強,病房床位較充裕,患者可直接收入病房住院。

      各系統內科急診留觀患者數量也呈一定的季節性:呼吸系統疾病在冬季較多(44.22%),循環系統疾病在春季較多(30%),消化系統疾病在春夏較多(64.45%),泌尿系統疾病在春夏較多(77.27%),內分泌代謝系統疾病在春季較多(34.62%),神經系統疾病在春秋較多(58.84%)。其余系統患者數量隨季節變化不明顯。此外在急診內科留觀患者總量上春、冬兩季較多,分別占到總量的31.15%、26.57%。由此建議本院急診內科可根據各系統疾病患病的復雜性、多樣性和季節變化特點,強化醫務人員專業技術學習,合理制定各季節疾病的治療方案措施,完善治療工作機制,防范重點。

      從急診內科留觀患者各年齡段分布情況可以看出,老年患者(≥60歲)數量最多(52.88%),其次是中年患者(45-59歲)(20.22%),數量最少的是44歲以下的青(少)年患者(26.9%)。原因可能與我院屬于貴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患者認同中醫藥對老年病、慢性病有較好療效有關。結合我院所在貴陽市2012年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本市65歲以上的人口為38.70萬人,占常住人口8.69%。提示我市老年人基數大,人口老齡化,我院急診內科醫師應對老年病的診治進行重點研究,并應特別注意中醫藥治療老年病的方面的研究。另外,有些老年人記憶力、理解力減退,對由于依從性差,出院后不能規范治療而致反復急診留觀的老年患者,應與急診科護士、內科專科病房聯合進行長期有效的健康宣教,增強老年病人的有關健康知識,提升老年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識。

      從各系統疾病的主要病種可見各個系統疾病應該重點研究和診治的病種:呼吸系統疾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支氣管哮喘;循環系統疾病的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消化系統疾病的胃腸炎,膽囊炎,腹痛原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統疾病的泌尿系結石,泌尿系感染;內分泌代謝系統疾病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低血糖癥;神經系統疾病的頭暈原因,腦血管意外;急性中毒疾病的酒精中毒、鎮靜安眠藥中毒、毒蕈中毒;另外應注意電解質異常里面的血鉀異常。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急診留觀患者疾病涉及內科多個系統,病種復雜,發病率于季節、年齡、性別差異都有關聯,必須分析其特點規律。應根據急診內科留觀患者的疾病譜及流行病學特點,加強醫務人員相關專業進修學習,合理安排急診工作,提高急診急救水平和應急能力,降低發病率和病死率。

      篇(2)

      結果:治療4周后,干預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0.69%,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規范化的健康教育有助于老年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健康教育老年呼吸系統疾病康復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1-0568-01

      康復醫學已近百年的歷史,相對腦病康復、骨病康復來講,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康復并未被廣泛認知,對呼吸系統疾病康復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對本身存在各器官系統退行性變的老年患者而言,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和臨床價值[1]。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進行康復治療的86例65歲以上的老年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齡65-82歲,平均71.6歲。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及合并癥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預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氧療、止咳祛痰及茶堿類藥物等支持對癥治療。對干預組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2.1主動康復。教會患者進行縮唇呼吸與腹式呼吸法。同時結合我國古代養生保健操如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等。這些保健操可以帶動胸背的呼吸肌運動,有助于緩解呼吸肌的疲勞,可增強下肢肌力及下肢的靈活性[2]。

      1.2.2營養康復支持。肺康復患者病程較長,消耗大,患者體質虛弱,故應加強營養,尤其注意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3]。我科室根據辨證施膳總結出一系列利于肺病康復的餐飲處方,同時囑患者三餐定時定量,以餐后不感到腹脹為度,忌飲食過量,忌食用不衛生、不新鮮或生、冷食物。

      1.2.3合理氧療。肺病患者肺功能受到損害,加之肺部感染,進一步阻礙了肺泡氣體的正常交換,結果引起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出障礙,氧氣又不能順利地進入血液,因此大多數患者處在缺氧狀態,要向患者介紹吸氧的好處,使其配合治療。

      1.2.4幫助排痰。支氣管擴張、COPD、肺心病以及支氣管哮喘患者合并感染時,均可出現痰液增多的現象,應告知患者原因,使其消除恐懼心理,使用藥物后或推拿、拍背、引流等手法幫助患者將痰液盡快排出體外。

      1.3療效判定。療效判定:顯效:患者急性呼吸道癥狀明顯減輕,基本無咳嗽,無喘息、呼吸困難。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減輕。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改善或反而加重。

      1.4統計學處理。數據以均數和標準差表示(X±S),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樣本均數t檢驗。

      2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療程結束后,對照組患者顯效11例,有效19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3.3%;觀察組患者顯效21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4%。兩組相比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在康復醫學蓬勃發展的同時,肺病康復的診療方案也已成熟,在國內很多醫院已將肺病康復作為康復科的一個項目進行臨床科研,通過藥物和呼吸肌的功能鍛煉進行肺康復,已形成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

      具體到本次研究,我們首先向患者普及疾病原、病情發展過程、治療措施及治療中可能會出現的狀況等知識,并且加強治療期間的醫務人員與患者的交流,消除患者焦慮、悲觀等消極情緒,使患者在配合藥物治療的同時接受合理氧療、食療、呼吸功能鍛煉結合機體鍛煉等。

      我們為患者安排的主動康復主要著眼于呼吸功能的鍛煉。患者通過中西醫結合的呼吸操練習以增加呼吸肌的肌力及耐力,改善患者的肺功能[6]。其次,由于此類疾病的慢性進程,患者能量消耗大,容易引發營養不良而使病情加重,及時補充營養也是康復治療的重要方面。它對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進呼吸系統疾病的康復極為重要。因此,呼吸肌的收縮力受到患者全身營養狀態的制約。對存在營養不良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給予有效的營養支持將有利于提升其呼吸肌的肌力,改善疾病預后。

      另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多存在長期慢性低氧,可引發肺血管廣泛收縮及肺動脈高壓,最終發展為肺源性心臟病。對此應特別注重對患者的氧療。長期氧療能顯著提高氧合血紅蛋白濃度,消除組織低氧狀態,防止甚至逆轉低氧所引發的組織和器官功能障礙。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顯示規范化的健康教育有助于老年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掌握肺康復的知識和技能,進而促進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康復,應引起臨床醫務人員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劉青,余海濱,余學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醫學報,2013,28(5):642-645

      篇(3)

      嘉定區19家轉出醫院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嘉定區中心醫院、南翔醫院和安亭醫院,三家醫院轉出的病例總數為608例,占樣本轉院病例數的66.7%。其中,嘉定區中心醫院轉出的病例為286例,其排在前六位的病種分別為:骨科84例,占該院轉出病例數的29.9%,神經系統疾病69例,占該院轉出病例數的24.1%;心血管系統疾病40例,占該院轉出病例數的14.0%;小兒科疾病22例,占該院轉出病例數的7.7%;呼吸系統疾病19例,占該院轉出病例數的14.0%;消化系統疾病17例,占該院轉出病例數的5.9%;該院排在前六位的轉院病例總和占該院轉出病例的87.8%。南翔醫院轉出病例240例,排在前六位的分別為:神經系統61例(25.4%);小兒科疾病46例(19.2%);骨科疾病37例(15.4%);普外科疾病22例(9.2%);心血管疾病(8.8%);呼吸系統疾病11例(4.6%);該院排在前六位的轉院病例總和占該院轉出病例的82.5%。安亭醫院轉出病例82例,排在前六位的分別為:骨科疾病20例(24.4%);神經系統疾病15例(18.3%);婦產科疾病9例(11.0%);心血管疾病9例(11.0%);兒科疾病9例(11.0%);消化系統疾病8例(9.8%);該院排在前六位的轉院病例總和占該院轉出病例的86.6%。2.4912例轉院病例中涉及的轉入醫院有30多家醫院,其中排在前六位的分別為嘉定區中心醫院153例(16.8%);兒童醫院121例(13.3%);第六人民醫院87例(9.5%);醫院85例(9.3%);同濟醫院83(9.1%);普陀區中心醫院45例(4.9%)。排在前六位的轉入醫院接收的總病例數為574例(62.9%)。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轉院已成為臨床中的常見現象[1],同時也是上海市院前急救模式重要的組成部分。患者需要轉院可能主要出于以下三種原因:①現所在醫療機構的醫療資源不足以滿足治療需要;②轉送的益處大于轉送帶來的風險;③患者或其家屬要求轉送[2]。

      從轉院病例疾病分以看出,嘉定地區轉院的主要病種為神經系統疾病、骨科疾病、小兒科疾病和心血管系統疾病,該四大系統疾病占轉院病例的比重均超過10%以上,且該四大系統疾病轉院總和占嘉定地區轉院病例的66.2%。轉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一是嘉定地區各醫院對該四大系統疾病的技術力量相對薄弱,或檢查治療設備欠缺;二是患者及家屬對嘉定地區醫院的治療技術水平或醫療服務質量存在疑慮;三是上海地區優質醫療資源和品牌醫療資源豐富,患者及家屬期望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最后一種情況也導致了上海市的一些品牌醫院如華山醫院、中山醫院、瑞金醫院等醫院轉入的急診患者扎堆,使得轉送到這些醫院的轉院患者常常不能及時交接,有些甚至長時間占用急救擔架床,內耗了本已有限的院前急救資源,嚴重影響了本地區院前急救工作的效率。要解決這一矛盾,首先急需建立和完善醫療分級管理制度和醫療保險機構干預制度[3]。以便改變目前現行醫療服務中轉診缺乏統一的標準、程序及監控機制,造成了患者或醫院轉診無序的局面,從而引導轉院病員合理、有效、快速、安全地流動。其次,要提高嘉定地區對于該四大系統疾病的治療水平,提高嘉定區域內醫院的知名度或者引進優質品牌醫療資源。這對于減少轉院患者,減輕患者及家屬轉院的經濟負擔,降低因轉院而增加的風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次轉院病例調查分析中,可以看出二級醫院轉入三級醫院的病例占大多數,為72.8%,主要因素為一是二級醫院的急診患者最多,大多數患者看急診都是首選為二級醫院;二是嘉定區域內的二級醫院的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對于上述的四大系統疾病的治療水平相對薄弱,因此從二級醫院轉出的患者最多。二級醫院轉入二級醫院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嘉定地區的幾家綜合性醫院診療設備配備不一致,另外二級甲等和二級乙等醫院的治療技術水平也有差距。

      篇(4)

      1.1病歷資料來源

      所選處方均來自2003—2004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特需門診接受孔嗣伯專家診治的內科病患者病案。

      1.2病例納入標準

      符合中醫內科疾病診斷標準,病歷記錄完整、治療有效、處方用藥記錄準確完整者。2研究方法

      2.1病歷資料的錄入

      精選孔嗣伯專家診療有效、記錄完整病歷585份,利用現代信息學技術,建立孔嗣伯專家內科病案方藥數據庫,內容包括患者基本資料、主訴、癥狀、體征、舌脈、診斷、治則治法、方藥、理化檢查等信息,采用病證結合的方法,分為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腎臟疾病、惡性腫瘤6大子庫。

      2.2質量控制

      研究人員定期進行全員培訓,設置專門的質量控制員檢查數據庫錄入資料,要求盡量“原汁原味”保留專家病歷原貌,對難以甄選的病歷,采用項目組主要成員相互協商集體決策,難以決定者最后由專家本人決定,最后選定585份病歷。

      2.3數據挖掘及經驗總結方法

      采用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研發的“名老中醫經驗智能分析平臺”,統計分析六大系統疾病對應藥物,初步確立孔老內科常見系統疾病基本處方,進行功效、藥性分析,探索專家辨證用藥規律;參照計算機分析結果,結合多年隨診經驗,初步歸納總結出孔門內科自成一家的辨證思想,完善孔門理論。

      3研究結果

      3.1數據庫基本情況:大約11萬字病歷,共計585份有效處方,35種疾病,254味藥物。

      3.2數據庫中排名前20位的內科疾病:高血壓、胃炎、糖尿病、腎功能不全、腎炎、泌尿系感染、發熱、冠心病、乳腺癌、上感、肺癌、貧血、腎小球腎炎、氣管炎、結腸癌、腦血栓、甲亢、焦慮、膽囊炎、咽炎。

      3.3數據庫中排名前20位的中藥:琥珀、黃柏、川牛膝、木香、羚羊角、石決明、陳皮、郁金、滑石、桑寄生、橘核、生石膏、石斛、炒杜仲、丹參、竹茹、大腹皮、川芎、茯苓皮、石菖蒲。

      3.4呼吸系統疾病排名前20位的中藥:羚羊角、生石膏、陳皮、竹茹、琥珀、郁金、炒苦杏仁、金銀花、石斛、黃芩、知母、川牛膝、黃柏、橘核、浙貝母、黛蛤散、石決明、白茅根、焦梔子、板藍根、滑石。基本處方:羚羊角、生石膏、陳皮、竹茹、琥珀、郁金、炒苦杏仁、金銀花、石斛、黃芩。

      3.5消化系統疾病排名前20位的中藥:琥珀、陳皮、木香、郁金、竹茹、大腹皮、橘核、滑石、石斛、厚樸、茯苓皮、炒枳殼、川牛膝、石決明、黃柏、金銀花、羚羊角、牡蠣、炒萊菔子、白茅根。基本處方:琥珀、陳皮、木香、郁金、竹茹、大腹皮、橘核、滑石、石斛、厚樸。

      3.6心腦血管疾病排名前20位的中藥:石決明、羚羊角、琥珀、黃柏、川牛膝、郁金、炒杜仲、木香、炒蒺藜、陳皮、石菖蒲、滑石、丹參、磁石、牡蠣、生石膏、首烏藤、白茅根、石斛、川芎。基本處方:石決明、羚羊角、琥珀、黃柏、川牛膝、郁金、炒杜仲、木香、炒蒺藜、陳皮。

      3.7內分泌疾病排名前20位的中藥:琥珀、黃柏、川牛膝、石決明、陳皮、羚羊角、牡蠣、木香、滑石、炒杜仲、茯苓皮、大腹皮、石斛、郁金、丹參、橘核、石菖蒲、厚樸、竹茹、澤瀉。基本處方:琥珀、黃柏、川牛膝、石決明、陳皮、羚羊角、牡蠣、木香、滑石、炒杜仲。

      3.8腎臟疾病排名前20位的中藥:黃柏、川牛膝、琥珀、滑石、木香、旱蓮草、茯苓皮、白茅根、羚羊角、炒杜仲、石決明、車前子、大腹皮、石菖蒲、橘核、陳皮、銀花、寄生、石斛、丹皮。基本處方:黃柏、川牛膝、琥珀、滑石、木香、旱蓮草、茯苓皮、白茅根、羚羊角、炒杜仲。

      3.9惡性腫瘤排名前20位的中藥:琥珀、陳皮、羚羊角、木香、橘核、石斛、郁金、金銀花、夏枯草、大腹皮、黃柏、牡蠣、石決明、知母、瓜蔞、浙貝母、川牛膝、黛蛤散、瓜蔞皮、生石膏。基本處方:琥珀、陳皮、羚羊角、木香、橘核、石斛、郁金、金銀花、夏枯草、大腹皮。

      4主要研究結論

      從電腦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孔老臨證用藥以寒涼、理氣、化濕為主,藥物使用中40%為寒涼藥,35%為平性藥,25%為溫熱藥,這與我們臨床隨診,孔老內科雜證辨證以陰虛肝熱、濕熱辨證為多相吻合。呼吸系統疾病用藥以清肺熱為主,75%用藥以寒涼為主,排名在前的藥物為羚羊角、生石膏,這與孔氏父子被京城百姓譽為“石膏孔”,善治熱性病的臨床實際極其吻合;消化系統疾病多以理氣化濕藥為主,45%用藥為理氣藥,40%用藥為化濕藥,用藥寒涼(50%)、苦溫(35%)夾雜,說明脾胃病濕熱辨證為多,重視肝脾關系、強調三焦氣機通調;心腦血管疾病與內分泌疾病用藥以介類為多,石決明在心腦血管疾病用藥中排名第1,在內分泌疾病用藥中排名第4。介類藥是具有孔門特色的用藥,因介類咸寒之品為血肉有情,善入下焦陰分,具有益肝腎真陰而不礙胃助濕的優點,故臨床在補益肝腎真陰和病邪波及血分時孔老喜用。石決明性味咸,寒,歸肝經,具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的功效(《中藥學》),張錫純認為其味微咸,性微涼,為涼肝、鎮肝之要藥,肝開竅于目,是以其性善明目。可見孔老在心腦血管疾病中比較強調肝經的辨證,重視平肝和滋肝。腎臟疾病寒涼藥物占到60%、溫運脾腎藥物占到40%,說明孔老在腎系疾病中講究通補兼施,多以清利濕熱、健脾益腎為原則組方;惡性腫瘤用藥偏于寒涼(70%),以清熱理氣散結藥為主,說明孔老對腫瘤的治療講究疏通調和,并不一味扶正或攻逐。

      5主要孔門特色藥物簡要分析

      5.1琥珀

      用量:3~4.5g,布包先下。琥珀是孔老比較喜歡使用的藥物,在內科疾病中廣泛應用,累積統計在孔老藥物數據庫中排名居首,在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腫瘤疾病藥物使用中排名第1,在心腦血管系統疾病、腎病藥物使用中排名第3,在呼吸系統疾病中排名第5。在我們的隨診經歷中,孔老很少以琥珀為君藥組方,但對它的應用非常廣泛,經常將其配合其他藥物應用于多種疾病。據我們考證,琥珀性味甘,平,歸心、肝、小腸、膀胱、肺、脾等多臟腑經絡,《本草經疏》云:琥珀,專入血分。心主血,肝藏血,入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大都從辛溫藥則行血破血,從淡滲藥則利竅行水。據我們歸納,在內科疾病中孔老使用琥珀,主要是取其鎮驚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去翳明目等功效。

      5.2羚羊角

      用量0.6~1.2g,沖服。羚羊角也是孔門習用藥物,在此次研究的藥物數據庫中,使用排名第5。一般認為羚羊角味咸,性寒,歸肝、心經,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孔老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認識到,羚羊角也入肺經,有顯著的清肺退熱的作用,在治療急重的肺系疾患、不明原因高熱神昏的病人中經常使用,收到較好的療效,在呼吸系統疾病藥物使用中羚羊角排名第1。

      篇(5)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于身心健康的需求也明顯增加,國家對于公共衛生服務投入的加大,對于居民死亡原因的關注也明顯增加。80年代初人口學研究投入興起,在人口、公共衛生、統計學和醫學等方面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對于我國人口死亡原因統計學情況也不斷深入。本研究通過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居民死亡原因情況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2015年3月~2016年2月死因監測資料進行分析,人口資料采用我市公安部門統計數據,采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死因登記報告信息管理系統中死因數據,采取縣(區)及縣(區)級以上醫療機構診療報道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查的雙軌制報道形式進行死亡原因的調查。

      1.2方法

      數據收集是利用《國家死因監測網》杏壇鎮死亡監測數據,對數據進行收集分析,按照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IO標準分類標準,對錄入的數據采用Epidate雙錄入法,檢驗數據的一致性。

      1.3觀察指標

      觀察杏壇鎮居民年齡比、性別死亡率;杏壇鎮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狀況;杏壇鎮居民常見惡性腫瘤死亡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居民死亡醫學報告卡由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業人員審核合格后,市級專業人員對死因鏈的邏輯性和編碼進行復核,使用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DeathReg2005死亡統計軟件進行錄入和統計分析。死因順位指按照各類死因構成比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說明各類死因的相對重要性。

      2結果

      2.1杏壇鎮居民年齡、性別死亡率比較

      各年齡段死亡率情況,85~居民死亡率最高,其次是

      2.2杏壇鎮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狀況

      主要疾病死亡狀況中,循環系統死亡率最高,其次為腫瘤死亡率,其他依次為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損傷和中毒死亡率和傳染病死亡率,精神和行為障礙死亡率最低。各年齡段死亡率中,腫瘤死亡率、循環系統疾病死亡率最高,其中腫瘤死亡率主要分布在

      2.3杏壇鎮居民常見惡性腫瘤死亡情況

      杏壇鎮居民常見惡性腫瘤中肺癌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肝癌、胃癌、結直腸癌。見表3。

      2.4杏壇鎮居民主要疾病去死因壽命分析

      對男性壽命損失影響居首位的是惡性腫瘤,將惡性腫瘤死因去除后,男性平均壽命增加3.81歲,其余去除死因壽命損失排位依次是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損傷和中毒、消化道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女性壽命損失影響居首位的是心血管疾病,將惡性腫瘤死因去除后,女性平均壽命增加2.95歲,其余去除死因壽命損失排位依次是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損傷和中毒、內分泌系統疾病、消化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見表4。

      3討論

      篇(6)

      目的:觀察探討常見呼吸道疾病與消化道反流病之間的成因及診療相關性。方法:32例患者均同時出現呼吸系統癥狀-胃食管內外癥狀等,經電子胃鏡及X線等檢查,確定診斷。給予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兩方面治療,觀察療效及內鏡、X線變化。結果:聯合治療療程縮短,起效迅速,復發率降低。結論:常見呼吸系統疾病部分與胃食管等消化道疾病癥狀相連,病因相關,存在互為影響性,聯合用藥治療方法合理,并效果顯著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32例患者均出現長期出現燒心癥狀,反復出現喘息發作,嗆咳,咽部異物感等癥狀,部分病例合并呼吸暫停、打鼾、夜間憋醒等特點。此32例患者均來自門診及住院病人,全部經胃鏡證實為反流性食管炎等消化道疾病,其中Ⅰ級16例、Ⅱ級11例、Ⅲ級5例。臨床癥狀結合X線、多導睡眠圖、喉鏡等輔助檢查確診支氣管哮喘8例,肺炎10例,呼吸暫停綜合征4例,咽喉炎10例。其中男20 例,女12例,平均年齡(44±16)歲。

      1.2治療方法:具體采用奧美拉唑20 mg,2次/d,西沙必利5~15 mg,3~4次/d等藥物治療。針對不同呼吸系統癥狀,分別給予平喘、抗炎等對癥治療。對于阻塞性呼吸暫停綜合征病例,除要求睡眠改變及戒除煙酒外,控制體重,試用乙酰唑胺、普羅替林等藥物并加用抗反流治療。藥物治療盡量避免降低食管下括約肌(LES)壓力及引起胃排空延遲的藥物,如鈣拮抗劑、茶堿及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等[1]。基礎治療均要求全部病例改變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

      1.3療效判定:依據胃鏡檢查結果(1994年洛杉磯會議分類)及X線、喉鏡檢查結果并根據全部病例燒心、哮喘、咳嗽、咽部不適及呼吸暫停癥狀是否得到改善,作為判定指標[2]。

      2結果

      經過4~5周聯合治療,32例患者夜間呼吸暫停癥狀減輕并且喘息、咳嗽、燒心及咽部不適癥狀消失,聯合用藥起效迅速,療效確切,療程縮短。胃鏡檢查發現黏膜破損由大變小,直至修復,跟蹤隨訪4~7個月,所有病例均無復發或者加重。

      3討論

      消化道反流病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一般是由食管抗反流防御機制減弱和反流物對食管黏膜攻擊作用的結果。典型的燒心等癥狀不難診斷并干預,食管外癥狀更應該得到重視。有文獻表明,上氣道阻塞可誘發和加重食管反流(GER)[3],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其有關。可有嗆咳、哮喘樣發作、吸入性肺炎等,均系反流物吸入氣道,刺激支氣管黏膜引起炎性反應和痙攣所致。反流物刺激可引起咽喉部癥狀,而GERD患者出現肺部表現者高達40%~60%[4]。反流引起的哮喘無季節性,常有陣發性、夜間咳喘的特點。綜上所述,消化道反流病與部分呼吸系統疾病密切相關,互為因果,診斷時不可孤立分析。單純治療呼吸系統或消化系統的治療效果不好,且易復發,治療時應采用聯合方案,共同治療,能達到快速起效,短期治愈,避免或減少復發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 許國銘.胃食管反流病.見許國銘,李兆申.上消化道內鏡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35-237.

      篇(7)

      兵團第十師一八一團位于新疆最北端的阿爾泰山南麓,準噶爾盆地北緣,相間分布于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吉木乃縣、福海縣境內。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屬典型的大陸性干旱氣候,氣候受緯度和山地垂直梯度的影響,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地表水主要來源于克蘭河和克木齊河,河水主要由高山融雪補給,其次為降雨和地下水補給。有天然草場4.50萬hm2,其中阿勒泰山區的齊背嶺、干海子、別克多克夏草場2.17萬hm2,沙吾爾山冬草場0.40萬hm2,牧場北戈壁0.99萬hm2,夾山子春秋草場0.94萬hm2。一八一團有60余年的養殖歷史,曾培育出國內領先的阿勒泰肉用細毛羊。

      近年來,一八一團黨委切實把畜牧業發展作為一八一團連隊職工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途徑,通過招商引資、興邊富民和援疆項目資金支持,按照“公司化經營、工廠化養殖、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的理念,以“公司 + 合作社 + 基地 + 農戶”的運行模式促進傳統畜牧向現代畜牧業轉變,建立現代化畜牧養殖園區,進一步促進職工持續多元增收。一八一團是阿勒泰地區乃至疆內的優勢牛羊肉生產區,育肥羊品種主要有阿勒泰大尾羊、大尾羊與小尾寒羊雜交公羔羊,每年的育肥數量在30萬 ~ 40萬只,育肥季節不分明,飼料大部分以農作物秸稈、少量的青貯、苜蓿和棉籽殼為主,飼養方式 放牧和舍飼相結合。2011—2013年,我們通過問卷、實地走訪、座談、查看診療日志等方法,對一八一團育肥羊的主要疾病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總結如下。

      1 調查方法

      1.1 調查范圍與調查對象

      2011—2013年,對一八一團育肥羊養殖戶進行調查,主要調查了育肥羊多發傳染病、寄生蟲病、普通病。傳染病主要涉及羊梭菌病、羊鏈球菌病、羊李氏桿菌病和羊大腸桿菌病等;寄生蟲病主要涉及絳蟲、綿羊疥癬和腦包蟲等;普通病主要涉及前胃弛緩、胃腸炎、幼畜消化不良、酸中毒、尿素中毒、尿結石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外科病主要涉及角膜炎、創傷和膿腫等。

      1.2 調查方法

      通過問卷、實地走訪、座談、查看診療日志和防疫記錄,了解發病、診斷、傳播和發病種類等情況信息。傳染病可能來源調查主要從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開展調查;內科病主要調查發病的原因和治療情況;外科病主要調查發病的原因和治療康復情況;對一些不能臨床確診的病例開展實驗室鑒別診斷。

      1.3 統計原則

      在統計過程中,如有同畜在不同時期患不同病時,按不同病種登記;在同時期同畜患2種以上病時,按其中經治的主要病1項列入統計;如遇同群同時患同1種病時按1個病例計入。凡病歷不全、記錄不詳、字跡不清者不做統計[1]。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系統主要常見多發病總體發生特點

      經過調查和數據整理(見表l),育肥羊消化、呼吸、泌尿系統以及中毒和代謝病共計發生3 033例。其中,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占整個發病率的80%以上,據此可以初步確定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是影響一八一團育肥羊健康養殖的主要疾病類型。

      2.2 季節性因素對疾病發生的影響

      根據表l可以初步判斷,各類型疾病在發病季節上具有明顯的差異。消化系統、中毒病和代謝病主要發生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夏秋季節一八一團主要采取的是白天放牧與晚上補飼相結合的飼養模式,羊只在放牧時,誤食了被農藥污染的青草、農田殘留的地膜和噴灑農藥殘留的藥瓶等是導致發生上述疾病的主要原因。冬春季節由于阿勒泰地區氣候寒冷,圈舍條件較差,飼養密度過高成為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泌尿系統疾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

      2.3 主要疾病及發生特點

      根據表2、3、4可知,梭菌病、鏈球菌病、李氏桿菌病和大腸桿菌是危害育肥羊健康的主要疾病,寄生蟲病和常見的外科病危害較小。羊梭菌病主要發生在大量補飼精飼料和農作物收割季節,每年的初春時節(5月)和秋季(9月)是多發季節;羊鏈球菌主要集中在9 ~ 10月打瓜、哈密瓜等作物收割后飼料中大量添加后;李氏桿菌病2 ~ 3月主要發生在易感羔羊,其中腦炎型居多,初步分析與飼喂青貯有很大關聯;酸中毒多發生在條件較好的飼喂青貯的育肥場,主要是由于青貯飼料添加比例偏高所致;尿素中毒主要發生在初次添加階段,使用量偏大導致;尿結石在育肥羊上很少發生,主要發生在種公羊。

      2.4 不同年份疾病發生的特點

      各類型疾病在發病年份上雖然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但總體上呈現出下降趨勢,如常見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發生數量下降較為明顯(見表2、3),這與羊肉價格持續走高具有密切的關系,養殖戶深知做好疫病的防控對于自己的養殖效益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表1在各類型疾病上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2012年和2013年的育肥數量相比2011年和2014年具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如果計入這一因素,總體發病率還是呈現下降趨勢。

      3 防控措施

      3.1 技術管理部門

      近年來,隨著畜牧產業化的調整,畜牧業的生產方式已發生變化,規模化、集約化尤其是大場大戶已成為今后養殖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我們針對調查分析的情況,建議在今后的養殖工作中,業務部門應指導養殖戶有計劃地引進新品種,對購入新種必須進行檢疫和隔離觀察;定期進行免疫接種和定期驅蟲;加強飼養管理,飼料搭配要合理,保證營養均衡;做好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嚴把使用獸藥、疫苗的質量關,從各方面抑制疫病的發生。另外,在以往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高發期,提前備足防治這些病的疫苗和藥物,提早預防,一旦發現,及時治療。

      3.2 廣大基層養殖戶

      每年的4 ~ 5月、9 ~ 10月注射羊三聯四防苗,適當減少青貯飼料、含糖飼料的日常飼喂量;每年的8月或9月注射羊鏈球菌疫苗;10中旬可以設立小型藥浴池或集中進行藥浴,條件不允許的可以采用口服藥或伊維菌素注射制劑驅蟲,來年的3月份再進行1次驅蟲;日糧中添加尿素要適當或者不添加,尤其是減少誤食事件發生。總的來說,就是精心飼養,加強消毒,只要措施得當,管理到位,育肥羊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就可以大大降低。

      3.3 畜牧獸醫技術人員

      作為直接與養殖戶打交道的基層一線技術人員,在做好如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日常動物檢疫工作的同時,應及時將一些關于科學養殖的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和新理念傳遞給養殖戶,同時利用好在基層進行技術服務的專家團隊進行宣傳和推廣,以使更多的養殖戶受益,切實使養殖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發家致富的手段之一。

      篇(8)

      呼吸重癥監護病房(Resip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收住的病人主要是呼吸系統重癥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重癥肺部感染、間質性肺疾病(ILD)、重癥哮喘、肺栓塞等。國外教學醫院多設立呼吸科,美國部分醫院稱為呼吸與重癥監護科(Division of Pulmonary & Crit Care Medicine);國內仍稱為呼吸科或肺科。

      1 ICU的歷史

      19世紀中葉,南丁格爾在醫院手術室旁設立手術后病人恢復病房,被認為是ICU的起源。1923年Dandy在Hopkins醫院建立神經外科病房,在二次大戰前,Dandy在Hopkins建立起第一個24小時管理的術后恢復病房。20世紀20-50年代脊髓灰質炎流行席卷世界,包括美國和歐洲利用較大的空間建立了能夠容納較多病人的搶救單位,患者應用鐵肺和手動通氣,包括麻醉科、內科和外科醫生組成了多學科的專家隊伍,這是現在ICU的最終嘗試。1958年美國巴的摩爾醫院麻醉科醫師Safar建立了一個專業性的監護單位,并正式命名危重監護病房,其后ICU進入蓬勃發展的時代。

      國內ICU起步相對較晚,1980年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成立了國內第一個ICU。1985年總醫院呼吸科建立了國內第一個RICU。同時期北京協和醫院成立了重癥加強醫療病房(SICU)。

      2 ICU現狀

      2.1 美國有職業執照的危重癥監護醫生中,2/3是內科醫生,其余是麻醉科、兒科和外科醫生,內科醫生中,約90%是呼吸科醫生,呼吸內科醫生在ICU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2 現狀ICU劃分 內科重癥監護病房(MICU )、呼吸重癥監護病房( RICU );外科重癥監護病房(SICU)、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病房(NSICU)、心臟外科重癥監護病房(CSICU);綜合性在監護病房(GICU);冠心病重癥監護病房(CCU );小兒重癥監護病房(PICU)、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 NICU)

      3 RICU的發展

      3.1 RICU病房的建立

      首先RICU是ICU,有關病房的規范流程應符合ICU的標準。RICU主要面向重癥呼吸系統疾病和重癥內科系統疾病,其中感染和合并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居多是RICU的特點,因此病房設計要充分考慮到院內交叉感染的問題。整體設計潔凈區、緩沖區、感染區要分開,空氣氣流走向應從潔凈區(工作人員區)依次到緩沖區、感染區,重癥感染/攜帶多耐藥細菌患者應相對隔離。不提倡建立過多的大通鋪式格局,應有一半以上床位為單間病房,其中開放式單位床單元面積15-25m?,單間病房面積為20-25m?,要貫徹生命到(Safe Isiand)的理念,床周圍1m內應無障礙物。感染區應保持一定的負壓,如有條件建立標準的負壓病房。

      3.2 健全的RICU醫療規章制度

      醫療質量控制制度;臨床診療及醫療護理操作常規;患者轉入、轉出ICU制度;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血液與血液制品使用制度;搶救設備操作、管理制度;特殊藥品管理制度;院內感染控制制度;不良醫療事件防范與報告制度;疑難重癥患者會診制度;醫患溝通制度;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人員緊急召集制度等。

      3.3 RICU病人的收治范圍 急性、可逆、已經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統功能不全,經過RICU的嚴密監護和加強治療短期內可能得到康復的患者;存在各種高危因素、具有潛在生命危險,經過RICU嚴密的監護和隨時有效治療可能減少死亡風險的患者;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礎上,出現呼吸系統疾病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經過RICU的嚴密監護和治療可能恢復到原來狀態的患者。

      3.4 RICU病房的必備設備 每張配備完善的功能設備帶或功能架,提供電、氧氣、壓縮空氣和負壓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張監護病床裝配:電源插座12個以上、氧氣接口2個以上、壓縮空氣接口2個、負壓吸引接口2個以上;醫療用電和生活照明用電線路分開;每個RICU床位的電源應該是獨立的反饋電路供應;ICU最好有備用的不間斷電力系統(UPS)和漏電保護裝置;應配備適合RICU使用的病床,配備防褥瘡床墊;每床配備床旁監護系統,進行心電、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有創壓力監測等基本生命體征監護;為便于安全轉運患者,每個RICU單元至少配備便攜式監護儀1臺;三級醫院的ICU應該每床配備1臺呼吸機,二級醫院的ICU可根據實際需要配備適當數量的呼吸機;每床配備簡易呼吸器(復蘇呼吸氣囊);為便于安全轉運患者,每個RICU單元至少應有便攜式呼吸機1臺;輸液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應配備,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2套以上,另配備一定數量的腸內營養輸注泵;RICU需配備血氣分析系統、電子/纖維氣管鏡、振蕩排痰儀;其他設備:心電圖機、除顫儀、血液凈化儀、連續性血流動力學與氧代謝監測設備、心肺復蘇搶救裝備車、體外起搏器、電子升降溫設備等。

      3.6 RICU病房的選配設備 簡易生化儀和乳酸分析儀;閉路電視探視系統,每床一個成像探頭;腦電雙頻指數監護儀(BIS);輸液加溫設備;胃粘膜二氧化碳張力與pHi監測儀;呼氣末二氧化碳、代謝等檢測設備;體外膜肺(ECMO);床邊腦電圖和顱內壓監測設備;主動脈內球囊反搏(LABP)和左心輔助循環裝置;防止下肢DVT發生的反搏處理儀器。

      4 RICU未來發展方向 RICU應向MICU(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發展,收治對象應涵蓋內科各種合并感染的位置癥患者(不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但是如果合并感染也應收治。RICU發展前景美好,但需要我們艱辛努力!

      參考文獻:

      篇(9)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1(a)-0116-02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是呼吸內科用于檢查呼吸系統疾病重要的診療手段,其具有操作方便、創傷小、適應人群廣泛、安全性高[1]。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急性或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麻醉,麻醉方法選擇是否正確直接關系到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成功[2]。該研究選取該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58例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法,旨在探討丙泊酚聯合七氟醚麻醉在纖維支氣管鏡檢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選取該院因咳嗽、咯血、胸痛等原因,CT檢查需要做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的5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年齡2個月~6歲,平均年齡為(31.45±10.72)個月;觀察組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齡1.5個月~7歲,平均年齡(32.45±11.18)個月;所有患兒均為首次接受纖維鏡檢查。

      1.2 麻醉方法

      對照組采用全身靜脈麻醉,觀察組采用丙泊酚復合七氟醚吸入麻醉。

      所有患兒均在術前禁食6 h,禁水4 h,術前靜脈注射鹽酸戊乙奎醚0.01 mg/kg,以減少腺體分泌。進入手術室后使用脈搏血氧儀常規監測患兒的血氧飽和度、血壓以及心率等變化。其中對照組給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0.3 mg/kg、咪達唑侖0.1 mg/kg、丙泊酚2 mg/kg、氯胺酮2 mg/kg麻醉誘導,靜脈泵給予丙泊酚6 mg/(kg?h) 輸注維持。觀察組靜脈注射地塞米松0.3 mg/kg、丙泊酚2 mg/kg進行麻醉誘導,然后給予8%七氟醚進行吸入麻醉,氧氣流量保持在2 L/min。等患兒下頜和四肢松弛后,應用鼻給氧長管加氣管導管接頭,將其一端連到麻醉機螺紋管開口端,另一端接用7號頭皮針自制的吸氧管[3]。將吸氧管放入患兒鼻孔內,給予氧氣吸入,同時行七氟醚開放吸入維持麻醉,根據年齡調整氧氣流量。

      兩組患兒誘導入睡后,均使用1%利多卡因噴霧咽喉進行表面麻醉,待麻醉誘導完成后,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1.3 麻醉效果評價標準

      顯效:患兒意識消失或安靜自如。有效:患兒面部猙獰,雙手握緊或有推卻表現;無效:患者面色蒼白,出冷汗,大聲哭叫。

      1.4 觀察指標

      分別于術前和術后觀察兩組患者的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收縮壓(SBP壓)及舒張壓(DBP)等變化。

      1.5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麻醉療效分析

      兩組患兒分別經過給予不同的麻醉方式處理后,觀察組患兒有79.31%顯效,總有效率為100.00%,對照組68.97%顯效,總有效率為96.55%,兩組患兒臨床麻醉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兒各觀察指標比較分析

      觀察組患兒術后SBP為(95.94±15.49)mmHg明顯降低,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是呼吸內科用于檢查呼吸系統疾病重要的診療手段,檢查所需要的時間較短,手術操作技術要求較高,往往需要醫生邊行局部麻醉邊施行手術。但由于患兒均較小,行局部麻醉對患兒的身心損傷較大,而且患兒處于有意識的情況下手術,往往手術的依從性較差,給家長也帶來的較大的心理負擔[4]。而靜吸復合全麻下行纖維支氣管鏡檢術因其操作簡便,安全性高,減少了對患兒氣道產生的損傷。

      七氟醚帶有香味,患兒容易接受,有麻醉誘導快,刺激小,易于控制等優點。因此臨床提倡采用七氟醚吸入維持麻醉。但單純應用七氟醚容易使患兒發生屏氣或喉痙攣等癥狀,不能很好地控制患兒應激反應;而丙泊酚則彌補了七氟醚的不足,因其可以改變胸壁力學,增加胸壁順應性,能夠緩解患兒屏氣及喉痙攣程度,或者避免其發生[5]。二者聯合使用可以增強麻醉效果,還能減少并發癥,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

      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術后SBP為(95.94±15.49)mmHg明顯低于術前(129.93.±12.57)mmHg,而對照組術前術后SBP無明顯變化,而對照組患兒SpO2由術前(92.26±0.68)%降至術后(83.47±0.58)%,說明七氟醚對小兒呼吸系統刺激較小;且吸入七氟醚后對小兒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影響小,可有效維持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的穩定,以防反流誤吸。

      綜上,小兒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中應用丙泊酚聯合七氟醚麻醉,效果好,術后無明顯不良反應,患兒痛苦較少,臨床可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鼐.丙泊酚復合七氟醚麻醉在纖維支氣管鏡檢術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1):182-183.

      [2] 周永輝.異丙酚靜脈復合麻醉在小兒纖支鏡檢查的臨床作用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5):649-650.

      [3] 杜秋.丙泊酚復合七氟醚麻醉在纖維支氣管鏡檢術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醫學,2012,38(3):190-191.

      篇(10)

      【中圖分類號】R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7-0376-02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0~16歲的兒童人數已經突破3億,兒童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的19.42%[1]。兒童的身心健康直接關系到民族素質和國家的發展,兒童患病的特點多為“起病急,病情變化快”,其許多特征規律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了解住院兒童疾病構成,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兒童疾病,保證兒童健康成長,提高兒童生命質量,因此動態研究兒童疾病譜有助于兒童健康事業發展。現對郴州市202551例住院兒童疾病構成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以了解該地區住院兒童疾病分布特點,為兒童的預防保健、醫療資源配置及疾病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郴州市各級醫院2008~2010年3年間的住院兒童病案,共202551人次。

      1.2方法:將每份病案首頁的出院第一診斷作為本次住院的疾病,疾病分類以《國際疾病分類》按照ICD- 9國際疾病分類標準[2]進行編碼統計,數據真實、可靠。數據分析采用SPSS 16.0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構成比、T檢驗、χ2檢驗,P

      2結果

      2.1 住院兒童性別分布:本次調查收集的住院兒童資料共202551例,其中能有效地區分各年份的性別分布的共181753例,從數據上可以看出3年間男性患兒123075例,占總人數的67.72%;女性患兒58678例,占總人數的32.28%;男性遠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約為2.1:1,但從(表1)可以看出2008年~2010年3年間,男女住院患兒比例逐年遞減,從2008年的2.98:1減少至2010年2.06:1。

      2.2住院兒童年齡分布:從(表2)可以看出3年間,1歲及1歲以內的住院兒童最多,共112487人,占總人數的55.53%,符合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的一般規律;3歲及3歲以內的住院兒童共151573人,占總住院兒童數的74.83%,4歲以后住院兒童數隨年齡增大逐年減少。不同性別患兒年齡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25.413,P=0.000)。

      2.3季節分布:對202551例住院兒童病歷分析,其中有效數據為197691例,數據顯示1月份住院患兒最多,為26896例,占總住院例數13.6%;其次為5月份,住院例數為20800例,占10.5%;7月份位居第三,為20275例,占10.3%,10~12月3個月中住院患兒最少。

      2.4 住院兒童疾病系統、病種構成分布:2008年~2010年3年間抽樣調查的郴州市各級醫院共接收兒童住院病人202551例,疾病系統前10位分別是:呼吸系統疾病93676例,占總住院人數的46.2%,其次是消化系統疾病36948例,占總住院人數的18.2%,位居第3位的是新生兒疾病14147例,占總住院人數的7.0%,五官科類疾病共11662例,占總住院人數的5.8%,感染性系統疾病11530例,占總住院人數的5.6%,神經系統疾病7265例,占總住院人數的3.6%,肌肉骨骼系統疾病6312例,占總住院人數的3.1%,普外科系統疾病4803例,占總住院人數的2.4%,泌尿系統疾病3638例,占總住院人數的1.8%,血液系統疾病2292例,占總住院病人數的1.1%。不同疾病類型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390.706,P=0.000)具體構成比詳見(表4)。兒童住院疾病病種分布中,位于前3位的是:肺炎、小兒腹瀉、支氣管肺炎;3種疾病共94598例,占總住院人數的46.7%,手足口病位列病種構成的第8位,與2009年手足口病的爆發是相關聯的,也反映了本地區住院兒童疾病的特點;疾病構成分布及住院兒童疾病系統排序與大部分研究報道是相符合的(詳見表5)。

      3 討論

      通過對郴州市2008年~2010年3年間202551例0~16歲住院兒童情況的統計,基本上反應了本地區住院兒童疾病的一些規律、特點,同時也多方面反映了社會上兒童疾病的發病情況。

      3.1 男女平等是兒童保健預防的良好開始:重男輕女是中國一嚴重的封建傳統思想,3年間男性住院兒童大于女性住院兒童,說明多數家長在兒童患病及時給予治療上,對于男性兒童的重視多以女性兒童;有研究表明,兒童健康性別差異的問題在許多發展中國家都普遍存在[3];要改善這個問題,在提高醫療環境技術的同時更要加大政府政策的宣傳,讓家長在思想上明白男女都一樣,真正的改變重男輕女的思想,正確公平的對待女性兒童,做到男女平等,才能從本質上改變這種狀況。

      3.2 不斷提高嬰幼兒疾病的診療水平是防治兒童疾病的重點:從資料中可以發現,嬰幼兒時期(0~3歲)是兒童疾病的高發時期,占總住院兒童總數的74.83%;嬰幼兒應是兒童預防保健當中的重點監護人群,此階段的兒童處在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各方面的身體機能都還不穩定,容易被病毒侵入致疾病的發生;兒童年齡愈小,機體抵抗力越差,疾病發生概率就越高;不斷提升醫生的診治水平,提高兒童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現今兒科醫生工作的重點;同時加強優生優育、圍產期保健也是減輕兒童疾病的關鍵。

      3.3做好不同季節對兒童疾病防范是降低兒童發病率的關鍵:郴州市位于湖南省的東南部,處于南嶺山脈北麓,平均海拔400m左右,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雨水充沛,空氣濕潤,冬無嚴寒,四季氣候分明,一年四季溫差變化不大,但一天內的溫差較大。分析資料發現,不同月份患兒住院量不同,兒童住院人數主要集中在1、3~8月份,排前3位的分別是:1月13.6%;5月10.5%;7月10.3%。10、12月份住院患兒最少,分別為4.6%;4.8%。1月、5月剛好是兩種氣候的交界時間,氣溫的驟降或者突然回升,直接影響了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兒童對突變環境的耐受性差,當溫度超過其所能承受的范圍,就極易引起疾病的爆發。7月份剛好是暑假剛剛開始,兒童放假在家,戶外活動增多,室內外氣溫冷熱交替大,一天內多次往返冷熱環境中,也是致病的根源所在,再者,假期家長疏于防范,兒童意外傷害多發。

      3.4 掌握住院兒童疾病系統及病種順位分布特點是防治兒童疾病的保證:在近三年時間內的202551例住院兒童中,各疾病系統的構成中呼吸系統疾病居兒科住院的首位,這與國內相關研究報道一致[5、6]。呼吸系統疾病占總住院兒童總人數的46.25%,其中肺炎占呼吸系統疾病的64.6%,其次為支氣管肺炎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各占呼吸系統疾病的15.9%、13.6%。郴州地區是礦資源極其豐富的區域,大量的礦資源開采,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呼吸道極易受空氣影響,再者與郴州的氣候因素也有著密切的關聯;排在系統第二位的是消化系統疾病,占整個系統的18.24%,該系統疾病以小兒腹瀉為主,占消化系統的52%,小兒腹瀉發病高峰期在秋季,其次是夏季、冬季、春季;主要是因為夏秋季節溫度較高,雨水充足,適合霉菌、細菌的滋生;食物容易受到細菌的感染,兒童飲用后引起胃腸炎,引起腹瀉的發生。這與嬰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機體防御功能差有關,消化系統疾病有“病從口入”的特點,因此,要注重指導家長合理喂養,改善環境衛生條件,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排序三、四、五位的疾病系統分別為新生兒疾病系統、五官科類、感染內疾病,各占6.98%、5.76%、5.64%。新生兒疾病的排序以早產兒多見為36.4%,新生兒窒息占23.1%,再者為新生兒硬腫癥占8.5%;五官類疾病排序為:扁桃體炎50.3%,急性咽喉炎10.1%,腺樣體肥大4%;感染性疾病排序:手足口病39.6%,敗血癥16.9%,麻疹8.3%。與其他研究略有不同的是感染性系統疾病排列在疾病系統的第五位,這與2009年的手足口病的爆發有著很大的關聯,應加強兒童疾病的預防工作。在單病種疾病的排序中,肺炎、小兒腹瀉、支氣管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直居各年段發病的第1、2、3、4位,與國內其他醫院報道一致[7]。說明加強肺炎的防治,仍是臨床工作的重點。這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加強呼吸道疾病的管理工作是一致的[8]。

      隨著社會的進步,環境的改變,兒童的疾病譜逐漸發生著改變。研究不同年齡段兒童的住院疾病譜,有助于兒科醫師及相關管理部門更細致地了解兒童疾病的規律,盡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把疾病遏制在疾病初期,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針對郴州市兒童住院病人的疾病譜變化情況,醫院兒童疾病防治的工作重點仍然應該放在對兒童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防治上,并根據不同年齡段確定相應的防治及宣教重點,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及時、高效地指導兒童保健及疾病防治,從而最大程度降低兒童病死率,確保兒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T zeng GH. compromise solution by MCDM method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IKOR and TOPSIS[J]. Eur J operat Res,2004,156(2):445-455

      [2] 劉海一,何連德.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名稱與代碼標準應用指南[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

      [3] DeRose Laurie F,Maitreyi Das Sara R Millman.Does FemalDisadvantage Mean Lower Access to Food.Population and Deview,2000,26(3):517-547

      [4] 李貴南,胡立清,王擁軍. 湖南省嬰幼兒重癥肺炎的季節分布特征[J].醫學臨床研究,2003(1):65

      [5] 周燕燕,李志輝,陳敏等.廣州地區5歲以下兒童肺炎發病率季節性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0,8(1):35-36

      [6] 段玉清,邱杰,李維成,等.本院30年兒科疾病譜變遷[J].中國衛生統計,2003,20(1):30

      篇(11)

        xx年是重要的一年,聊城市婦幼保健院成功購置開發區醫院,并籌建聊城市中心醫院,xx年也是我5年大學臨床結束并順利畢業的一年,機遇就是這么巧合,通過應聘,很幸運加入市婦幼,成為市婦幼的一員。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踏入嶄新的工作當中,掌握精湛的技術才能并更好的為患者服務,我院組織安排新入職的臨床及護理人員一百多人赴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進修學習,作為新入員工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在進修期間我被分到了心內、神內、消化、呼吸等四個內科學習,半年的時間說長也短,但所獲頗豐,心得體會也不少,現就揀幾點我在心內和呼吸科學習過程中感觸較深的來談談。

        心內科是醫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醫院心內科有5個病區加一個CCU病區,不僅接診正常的老年慢性病人,還要收治從地縣上轉的急危重病人,有著急、忙、雜的特性。面對危重急癥病人的首診和搶救,心內科病人又往往診斷不明、病情不清、變化迅速,若處理不當,就容易發生醫療糾紛。而病人及家屬容易產生急躁、憂慮、恐懼的情緒,心內科不同于病房,醫護人員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心內,患者及家屬在與醫護人員較短的接觸時間內,還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對醫護人員的每一個細微環節都十分敏感,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對病人心理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造成醫護人員的救治行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屬留下“不被重視”、“急診不急”的錯覺。所以我越發覺得“溝通”在心內科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要學會觀察,才善于發現問題的存在,包括對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屬的觀察。通過觀察和溝通學會判斷,對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個準確地了解和判斷,有利于醫護人員救治工作的展開,也為病人爭取了時間。例如:急性心梗的患者可以通過觀察和大致的詢問了解其發病時間及誘因和心前區部位和嚴重程度、既往史等,第一時間初步診斷出其病因為其救治,為病人的救治爭取時間。

        在心內科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每件事都是我的經歷,教會我很多東西,無論做人還是做事。當然,想做好一名內科醫生,只會溝通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扎實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快速的反應、麻利的動作,這才是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禁得起考驗的保證。在呼吸科以其他科比較,呼吸科的疾病發病的復雜性在臨床醫學中是比較突出的。而且呼吸病中的許多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與生活環境、吸煙史及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如COPD、肺心病、肺栓塞、哮喘及呼吸系統腫瘤等;許多疾病的病因與發病機理還與流行病學有密切的關系,如社區獲得性肺炎,天氣變化普通感冒引起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等,均有流行病學問題存在。

        在診斷方面,完整的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應包括三方面:①功能診斷;②病理診斷,包括性質與部位;③病因診斷,在病因、病理等難于明確時,則僅可得到臨床診斷。診斷依據除了包括:病史、癥狀、體征、化驗資料、X線、CT等一般資料外,還有支氣管鏡、痰培養等特殊檢查。對于一些臨床表現非常明顯的呼吸系統疾病只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也可作出診斷,如COPD的桶狀胸、心源性哮喘等,對于那些早期病癥輕、癥狀不明顯又無典型病史者,則需詳細檢查后方可確定診斷。

        內科疾病相對復雜、不好理解外,遇到了這方面的病人,也應該對這些癥狀和體征引起高度的重視,熟悉和解它們在內科疾病中的臨床意義,同時還要鑒別這些癥狀、體征是因為內科疾病所引起,還是其它系統疾病引起。內科常用的臨床思維方法是:首先是從臨床表現上發現問題,從中得到提示,然后進行相關的實驗室檢查,得到相應診斷,然后在進一步檢查,得到病理診斷,明確疾病的部位和性質(是原發還是繼發、是器質性的還是功能性,有無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然后在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而不象其它科室常常采取的“全面撒網,重點捕魚”的思維方式。

        希波克拉底說:工作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更需要藝術,其實醫生的工作也是同樣地需要藝術。這段進修時間里,我的收獲很多很多,如果用簡單的詞匯來概括就顯得言語的蒼白無力,至少不能很準確和清晰的表達我們受益匪淺。總之在感謝我院培養和對我們生活方面細心的服務,進修結束之后我們將以更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更扎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走上臨床崗位,提高臨床診療工作能力,對人類健康事業盡心盡責!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醫生。

        醫院醫生進修工作總結

        20xx年5月我十分榮幸了參加了xx醫院藥劑科進修,在為期一個月的進修中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頗有感觸。

        1、先進的電腦系統軟件給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

        在調配處方時,用法用量可以打印在貼紙上,打印出來的信息含有藥名,規格,用法用量等,這樣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可以避免手工寫錯或是不清晰造成病人誤服。前段時間有個社區醫院藥師給病人寫一個降血壓藥的用法用量,每日一次,每次1片,就因為寫得不清晰,病人看成每次11片,結果造成嚴重低血壓昏迷送到醫院搶救。還有是領藥計劃可以自動生成,也可以手動,就不需要人工逐個檢查藥品,再手寫計劃,還要入電腦這樣繁瑣。近效期藥品提示等。

        2、藥品實行貨柜號擺放。

        每個藥品有自己的貨柜號,貨柜號存入電腦系統應用軟件,當不知道或忘記藥品的擺放位置時可以通過查電腦就知道位置了。有利于調配和盤點,降低差錯率,提高工作效率。打印出來的醫囑單藥品(貨柜號標在藥名后)以貨柜號為順序排列,這樣就可以按照順序一路配藥,避免拿錯多規易混淆的藥品,也避免工作人員來回走動。也有利于新來工作人員和進修人員或實習生盡快融入工作。

        3、小針劑拆零擺放。

        空閑時對于常用的或用量大的小針劑拆零放在適當的大盒子,方便繁忙時藥師調配,減少拆包裝的麻煩。

        還有好多細節方法都是可以降低差錯率,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病人等候時間,降低病人投訴率!

        有一些地方做不到位的是,門診處方沒有實習雙簽名,只有核對藥師簽名或蓋章,事實上是已經做到了雙人調配核對,因為患者太多,調配藥師為了加快調配速度,減少患者等候時間,處方調配完沒有及時簽名或蓋章就交給核對藥師。還有就是用藥咨詢服務過程中沒有寫記錄,這個的原因也是工作太繁忙了,人手不夠。很巧的是,我進修期間沒多久就趕上187醫院準備迎評三甲,所以他們得把這兩年沒有雙簽名的處方和沒有做的記錄補上,這工程巨大了。

        從這件事我得出的經驗是無論工作多么繁忙,理由多么正當,實際操作再好,該完善的手續還是得完善。記錄要寫好,沒有記錄不管你做得再好也枉然。檢查的時候有些工作無法檢查實際操作,只能檢查書面形式,這時記錄是工作到位的體現。不該寫人家不好的,糾結了很久,可是還是覺得學習就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進修的完成不是終點,而是你奔向新目標的起點,學以致用,把學到的最新技術通過實踐運用到實際的治療中去,為我院增添新的活力和技術。

        醫院醫生進修工作總結

        為期1年的進修學習剛剛結束,我又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工作崗位。首先要感謝醫院、領導給予我這個寶貴的機會,還要感謝各位同事,因為他們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學業。

        我進修的單位是中國人民的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呼吸科,它是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學科,陜西省優勢醫療學科,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第四軍醫大學基層建設標兵科室,是西北地區支氣管鏡診治培訓中心、呼吸機培訓基地。陜西省醫學會呼吸結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和全軍呼吸學科副主任委員單位。呼吸內科共兩個病區,設有床位80張,另有過敏反應疾病研究室,肺功血氣室、支氣管鏡室、呼吸內科重癥加強病房及呼吸內科實驗室。是陜西省和西北地區呼吸內科技術、設備最精良的先進單位。這兒的老師醫德高尚、知識淵博、平易近人,不僅診療水平在國內名列前茅,而且十分重視后輩的培養,保持著強大的人才梯隊,桃李遍天下。

        他們科室主任每周查房1次,三線每周查房2次。查房時感覺氣氛和諧,講求實事求是、重視循證醫學證據,很多原則性的問題已達成共識,但允許不違反原則的分歧。唐都醫院一向強調綜合治療,全科不定期組織有放射診斷科、病理科、外科、內科、放療科等多學科參加的聯合大查房。查房時,先由一線或進修醫生報告病史;上級醫生仔細閱片,分析可能診斷,進一步檢查及治療方案。這樣能系統的有計劃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療,同時年輕醫生了解很多相關知識。合理的綜合治療是唐都醫院高診療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室要發展,必須重視再教育、再學習及后備人才的培養。我參加的學術活動主要有:每周2次理論學習、治療新進展;每周1次科內學術討論;不定期的對外學術交流,包括國內外著名專家的講課、國內外的學術會議。長期高強度、自覺的學習、交流也是他們長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我也小有收獲。首先是系統學習了相關基礎知識、最新的診療技術,全面熟練掌握了呼吸科及相關科室常見并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熟練掌握呼吸科常規操作如胸膜腔閉式引流、胸膜活檢、經超聲、ct引導下經皮肺穿,基本掌握支氣管鏡、胸腔鏡等操作要領。

        再次,各學科人員的通力協作是提高診治水平的保證。各個科室都有技術專長,每位醫生也有技術專長,才能使科室的診療水平得到保證。光有好的臨床醫生還不夠,必須有先進的設備和完善的輔助檢查,才能設計出理想的治療方案。同時醫院各科室間的協作也很重要,如手術科室、病理科、診斷科等。綜合實力的突出,才能有診療高水平。

        先進的設備及技術也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們基層醫院有許多困擾我們的難題,有了先進醫療設備及技術,會讓我們迎刃而解,豁然開朗。盡管如此,常規治療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療手段。我覺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術、設備,只要能規范的、合理的運用常規技術,開展力所能及的新業務、新技術,也可以使大多數患者獲得滿意的療效。

        進修體會及建議:

        1、科室要發展,醫院要強大,在競爭的醫療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走專科化建設道路,學科門類齊全,科學在發展,學術有專攻,學科門類越分越細,必須加強各學科人才培養,必須重視再教育、再學習及后備人才的培養。

        2、醫院要發展,必須要加強內科各亞科、外科各亞科、兒科、婦產科、放射科、ct室、超聲室、心電圖、肺功能室等各科室之間的合作,光有好的臨床醫生還不夠,必須有先進的設備和完善的輔助檢查,才能設計出理想的治療方案。才能有診療高水平,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更好地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提高醫院的知名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香蕉|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广告|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2022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高清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99国产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99| 66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