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林業病蟲害防治方法大全11篇

      時間:2024-01-05 17:02:44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林業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林業病蟲害防治方法

      篇(1)

      【引言】:現階段,在我國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國的生態環境卻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使得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當前,為了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雖然我國已經開始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病蟲害問題一直是我國林業發展的瓶頸,它始終阻礙著我國林業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地提高病蟲害防治技術,促進我國林業的健康成長。

      1.林業病蟲害的特點及發生現狀

      第一,林業病蟲害具有常發性特點。現階段,由于我國林業的病蟲害現象在不斷地加劇,所以我國林業病蟲害發病的整體趨勢也在不斷的上升且林業受害面積也在日益劇增[1]。第二,林業病蟲害具有偶發性特點。由于林業病蟲害在爆發前人們難以進行準確地預測,所以我們在發生大規模的林業病蟲害時很難及時的采取相關有效地管理措施與控制方法,從而導致我國林區的生態環境、林業的建設與發展等都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從而大大的降低了我國林業的經濟效益。第三,林業病蟲害具有危險性特點。由于林業病蟲害的蔓延速度與擴散速度較快,所以當林業病蟲害發生時會十分迅速的破壞林業的生態環境與森林資源,從而嚴重的制約了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

      當前徐州地區的林業在發生病蟲害主要以食業害蟲為主,刺吸式害蟲的發生情況嚴重且逐年加重,蛀干害蟲蔓延形勢嚴峻以及受外來有害生物的威脅范圍也在逐漸的擴大。

      2.現階段我國林業病蟲害的防治現狀

      首先是在林業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充分的認識到防治病蟲害工作的重要性,而這往往會給我國的林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同時由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防治病蟲害的工作中缺乏正確的意識就會導致其在實際防治病蟲害的時候難以發揮新型防治技術,降低了新型防治技術的作用。其次是我國防治病蟲害的相關管理人員專業知識較差、專業性較低,從而限制了我國林業的進一步發展[2]。在我國林業的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的林業管理員也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林業管理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但是在當前我國的林業管理中,大部分的林業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較差、管理經驗較為匱乏、實際操作能力較差從而阻礙了我國林業的進一步發展。

      3. 發生林業病蟲害的主要原因

      首先,不合理的營養供應方法會導致病蟲害的發生。由于我國部分地區在發展林業時為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未對防治病蟲害工作形成科學的認識,所以在進行營養供應時營養觀念不科學。雖然農藥能殺死害蟲,但它同時也會殺死大量的有益生物,若使用農藥的次數較為頻繁那么害蟲會逐漸的產生抗藥性,從而導致我國林業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林業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其次,林業林木的單一結構會大大的降低林區的抗病蟲害性[3]。在過去人們開發林業資源主要是為了生產木材,所以人們在種植樹木時會選擇那些生長迅速、產量豐富的木材。由于林區的種植結構單一,所以林區的生態系統抵抗力的穩定性也相對薄弱、抗病蟲害能力降低。所以一旦在林區中出現傳染性較高的病蟲害則會威脅到相同結構的整個林區,從而擴大了經濟損失。再次,由于林區防治體系的不完善所以會給防治病蟲害增添了許多難度,也會擴大病蟲害的蔓延速度、蔓延區域。

      4.林業病蟲害的主要防治技術方法

      4.1提高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林業病蟲害不僅會威脅林業樹木的生長,同時也會擴大林業生產的經濟損失和危害林區的生態環境,所以當前我們必須要不斷的提高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并不斷地加強對防治林業病蟲害的重視程度,從而盡可能的降低林業病蟲害帶來的損失與危害。在防治林業病蟲害時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病蟲害的實際類型來選擇科學合理的防治技術和防治措施[4]。第一,要切實的做好徐州市的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如果病蟲害的預防工作不到位那么它就會加大病蟲害的危害。所以管理人員在林業的生產過程中要保證育苗、封山造林、撫育管理等工作的高質量完成,在進行育苗工作時要盡可能的避免苗枯病的出現。第二,在防治林業病蟲害時要發揮生物的最大功效。在防治林業病蟲害時利用生物防治方法能夠有效地促進林業的生產,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減低防治成本。生物防治主要是指微生物防治、益鳥防治及昆蟲天敵防治等。

      4.2提高林業病蟲害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在防治林業病蟲害時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及工作經驗能夠使他們及時的發現病蟲害的類型及特點,并在降低病蟲害危害區域的同時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與防治技術。所以,為進一步增強林業病蟲害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增加他們的工作經驗就必須要加強對他們的培訓教育,從而幫助他們能夠采取更有效的防止措施與防治技術來降低病蟲害帶來的損失。

      4.3安排多樣化的林區并建立完善的防治體制

      為進一步的提高徐州市林區的生態穩定性則要在種植樹木時安排多樣化的林區,通過樹木栽培種類的不同來實現林區生物動態平衡體制的形成。此外,為有效地防治病蟲害入侵還應該在林區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防治體制,合理的管理林區,對林區的林木進行適當合理的砍伐,禁止亂砍砍伐。同時也要不斷地加強對林區的防疫,做好林木防疫的每一個環節,避免危險性病蟲傳染林區。

      結束語

      總而言之,治理林業病蟲害在我國的林業發展中始終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夠有效地滿足當前我國對林業生長的需求,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我們在防治病蟲害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在防治病蟲害時也要不斷地引入西方先進的管理方法及防治技術。若病蟲害的面積較大,可以選用化學治理的方法來進行治本,若病蟲害的范圍較小,則可以適當的選用物理治理或生物治理方法,從而緩解病蟲害的害情。

      【參考文獻】:[1]王艷秋,金海云,劉貴華. 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分析[J]. 農民致富之友,2014,12:113.

      篇(2)

      前言:林業病蟲害防治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它需要研究人員從實際入手,分析現有情況與問題,并對其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如何進行無公害的防治,如何以最少的花銷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本文對此提出了針對性措施,希望相關研究人員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夠將研究成果付諸實際,并在實際生產中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做出更多的研究。

      1現階段東北地區林業病蟲害發生主要原因

      1.1林區結構單一,對病蟲害抗性差

      傳統的林業經濟主要依靠木材生產,人們過于看重林木的速生豐產,大面積的人工林樹木的品種單一導致抗害能力降低,林業病蟲害檢疫工作與人工造林工作的嚴重脫節,造成了外來病蟲害的生態入侵,加重了林業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結構單一的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相對薄弱,因此在林區的生產中,一旦出現傳染性相對較高的病蟲害,對導致相當廣域的林區發生同樣的災害,給實際生產帶來了極大困難。

      1.2不合理的營養供應方法

      農藥在殺死害蟲的同時也會殺死不少有益生物,并且害蟲會逐步產生抗藥性。因此,濫用農藥制劑極易破壞林業生態系統,使林業生態環境急劇惡化。東北地區林業防治工作相對滯后,相應觀念也相對落后,缺少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與觀念,以至于營養觀念不合理。人們過于看重林木的速生豐產,而極大忽略了營林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沒有做到因地制宜,以至于林區的營養供養不均衡、不穩定,生物多樣性在森林中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結構的不完整使得天然森林對病蟲害自然抵御能力降低,給病蟲害以可乘之機。

      1.3防治體系不完整

      由于觀念問題與經濟限制,東北地區防治工作長期處于被動狀態,未切實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理念,導致相應的體制不健全,給防治病蟲害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由于經費限制使東北地區林業病蟲害防治體系還不健全,有關基礎建設滯后,工作設施與方式滯后,監測預報環節比較薄弱,從發現到采取措施的周期過長,使得病情蔓延相對較快。林業工人的相應應對經驗不足或重視態度不夠端正,導致病蟲害發現較晚、響應較晚、實施措施較晚,以至于病蟲害往往都比較嚴重。

      2針對現階段病蟲害提出的應對方法

      2.1多樣化的林區安排

      引進昆蟲天敵,達到防控蟲害的作用,同時還有助于保持生態平衡確保林業生產的穩定發展,或者引進益鳥,通過鳥類防控病蟲害,如啄木鳥、灰喜鵲、山雀等。因此,如條件允許,應提倡采用綠色環保的生物防治。同時還可以實施多樣化的林區種植方法,合理栽培多種多樣的樹種,形成一定的生物動態平衡體制,以形成相應的保護體制。或者采用相對高級的微生物防治措施,微生物防治相對環保且防治強度高,可持續性強,在東北地區用白僵菌防治馬尾松毛蟲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踐例子。也可以利用化學藥劑綜合防治這是目前一種較為常見的做法,同時對于部分嚴重的病蟲害該方法的防治效果較好,但是在實際的林區生產中,大量的化學藥劑使用并不利于多樣化的林區安排,所以在實際生產中還是要以生物防治為主要措施。

      2.2科學的營養方案

      林區營養過剩會帶來一系列的弊端,科學的營養配置方案一直是林區科研人員的研究課題。不同地區、不同樹種的營養方案有很大的不同,在實際生產當中要把握東北地區黑土地的營養特點,充分利用東北黑土層的高營養特點,合理配置營養資源,正確配比氮磷鉀的比例,形成科學、可持續的營養供給,并形成動態的營養監視體制,隨時調查林區營養的當前情況,并及時采取措施,對營養素進行相應的增加或減少,來保證林區資源的合理配置。

      2.3建立相對完善的防治體制

      嚴格檢疫工作程序,防止病蟲害的生態入侵,重點是加強產地防疫和合理管理,要把森林害蟲和森林培育結合管理,依照林木的生長日期和特點進行適當的砍伐。同時要把握東北地區林業生產特點,抓好對林木的檢疫環節,避免各種危險性病蟲傳入當地,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相應打擊。同時相應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建設,提高治病防病能力,不斷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形成一個完整的防治體制。讓護林人員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上級管理部門及時作出相應的管理方案,及時對病蟲害問題作出響應,并實施科學有效的防治方案。

      3.結語:林業病蟲害給我國林業生產帶來了巨大影響,也影響我國林區可持續發展的實施進度,研究人員應充分重視東北地區林區的現有條件,并對研究方向隨時做出調整,林區工作人員也應該將理論付諸于實踐,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及時的做出相應調整,為我國林業生產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梁亦肖.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改善林業生態環境[J].現代園藝2012(15):76.

      篇(3)

      1我國林業病蟲害的現狀與特點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林業病蟲害防治。對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森林資源,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林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在當地政府及國家的共同關注下,通過人民群眾和林業部門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林業資源保護設施獲得了極大的加強,可是因為各種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仍然不容樂觀、形勢嚴峻,不少棘手、非常緊迫的問題需要進行解決。通過長期的觀察,我國林業病蟲害主要存在以下特點:

      1.1地域廣泛性

      林業病蟲害出現時,一般都不是局部的,一個地區的病蟲害影響面積就可達到十幾萬畝,還有我國林業種植存在集中的特點,若在林區內所種植的還是單一樹種。這樣的話病蟲的傳播速度可極為迅速。因為多年來造林樹種單一,北方氣溫還漸漸升高,導致害蟲越冬死亡率變得越來越低。致使我國這些年出現病蟲害的森林面積的年年攀升,當前林業病蟲害的控制工作還受到技術、資金和人力的影響,使防控難度得到加大。

      1.2不確定性

      林業病蟲害的不確定性就是它不好解決的主要原因之一。病蟲害的出現具有突發性的特點,在出現前無法預測。我國幅員廣闊,病害情況時有出現,林業部門無法做到檢測的全覆蓋。此外,造成我國林業病蟲害的害蟲種類有很多品種,每一種病蟲的防治措施會各不相同,故無法做到預防的全面性。從以上兩點來看,林業病蟲害的出現就無法回避了。

      1.3物種進化速度快

      從近年看,伴隨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研制成功不少殺蟲藥物,讓之前不少難防治、危害大的病蟲害都得到了有效防控。可是,也因而為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埋下了隱患。所謂的隱患,就是指生物在不斷的藥物使用過程中,它抵抗力和適應力都將持續增強,抗藥性逐漸變強,這會對控制林業病蟲害是非常致命的。

      2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2.1分類防控

      提升宣傳工作,明確“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防治方針,增強群眾基礎安全意識,保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法制化、標準化、科學化。防治工作的方針就是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防是第一位的、治是第二位的。應按照林分或林種類型、受害等級和病情調查結果,對于主要次期性病蟲害,分類實施,總結之前做得有效的措施,制定相關預防和控制的執行方案,并認真執行。評估和分析全年林業有害生物出現發展趨勢,設計有關的防治方案,并按照監測結果及時調整全年防治方法,提前做好一些準備工作。

      2.2加強動態監測

      監測對象為當地的主要次期性和常發性病蟲害,特別是冰凍雪災能改變林分環境,之前那些一般或次要的病蟲害,特別是次期性病蟲害極易轉移為主要種類。所以,應對不同林分或林種類型、受害等級,明確固定樣地,密切監測病蟲害的出現發展趨勢。尤其是應提升供電線路沿線和疫區的松材線蟲病監測。調查方法以人工地面調查和害蟲信息素誘集為主。

      2.3具體方法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2.3.1育苗方法防治病蟲害。使用雜交的方法應選取抗病蟲力強的樹種培育良種壯苗,不但速生還可抗病蟲,此為林木豐產速生的基礎。對用做育苗的圃地進行土壤處理,或農、苗輪作能夠降低病蟲侵害。適當控制和合理密植播種期,也能夠防控個別病蟲害。提高苗木的撫育管理,能夠打造不利于病蟲發生而有利于苗木生長的環境條件,進而提升苗木的抗病蟲能力。此為育苗中控制病蟲害的主要方法。

      2.3.2造林方法防治病蟲害。從豐產栽培及造林調查規劃時候起。對造林類型的確定和樹種的采選應該考慮到病蟲害出現的可能性。混交林內各樹種相互阻隔,也能夠控制病蟲害的擴散蔓延和傳播。

      2.3.3育林方法防治病蟲害。幼林撫育問伐對防止林木病害有極大作用,還有合理修枝能控制引發木材害蟲或腐朽的為害。?

      2.3.4成林撫育方法防治病蟲害。成林撫育要按照不同時期特點實施適宜的衛生伐和撫育伐,除掉風折木、風倒木、枯立木、瀕死木以及有嚴重機械損傷、次期害蟲和立木腐朽菌的林木,來避免病蟲的擴散。成熟林一定要馬上進行采伐。采用合理的采伐方式,處理好采伐痕跡,控制害蟲突然蔓延、上升。

      篇(4)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76

      林業生態建設不僅能夠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且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的維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在林業建設中,病蟲害是影響林業資源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應當加大對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從而促進林業生態建設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充分發揮。

      1 我國林業病蟲害現發生的原因

      1.1 林木營養的供應方法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

      我國大部分林區都采用藥物的形式進行病蟲害防治,但是藥物不僅能夠殺死害蟲,也能將很多有益生物殺死。隨著農藥使用次數的增多,害蟲的抗藥能力也逐漸提高,而藥物的濫用不僅沒有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反而會破壞林業生態環境和系統。我國林木營養供應方法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其病蟲害防治的觀念也較為落后,不能促進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2 林區結構的單一性

      木材生產目前是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而人們盲目的側重于研究如何讓林木速生豐產,從而導致我國林區普遍出現單一的樹木品種,進而大大降低了林木的抗病蟲害能力。林區結構的單一性帶來了結構單一的生態系統,而系統的單一性就使得林木抵抗病蟲害的能力逐漸弱化。一旦出現具有嚴重傳染性的病蟲害,就會給整片林區以及附近其他相同結構的林區帶來災難性的損害。林業病蟲害檢疫工作也沒有做到位,且與人工造林脫節,從而逐漸加重了林業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

      1.3 林業病蟲害防治體系不完善

      受到傳統病蟲害防治觀念的影響,再加上經濟方面的限制,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一直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并且也沒有深入貫徹并執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林業病蟲害防治辦法,從而使得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體系得不到完善的建設,大大增加了病蟲害防治的難度。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由于缺乏一定的經費,使得相關方面的基礎設施以及防治病蟲害的方式和技術都比較落后,這樣林業病蟲害防治體系也得不到完善和健全,從而延長了病蟲害從發現到治理的工作周期,使得林木資源受到嚴重損害,給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2 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和辦法

      2.1 重視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加強預防

      重視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要求林業生產管理者以及基層工作人員都要高度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并加強其預防工作。如果將病蟲害預防工作做好,能夠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發病率。為確保林業生產的健康進行,管理人員要加強封山育林、育苗方面的技術和能力;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也應當加大對林區的檢查力度,做好林業病蟲害預警工作,從而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病蟲害,更好地促進林業生產。在育苗過程中,為了減少苗枯病以及外來病蟲害的發生,應當對苗圃進行科學選擇。

      2.2 加強對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生物技術防治法不具有成本優勢,而且對于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比較好,而且對于林業生產的作用也很顯著,其具體的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種:“以蟲治蟲”法,即利用害蟲的天敵來防治病蟲害,這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林業病蟲害防治手段。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將害蟲的天敵引入林區,不僅能夠有效防治病蟲害,而且還能夠實現生態平衡;在林區引進一些益鳥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因為鳥類一般以害蟲為食,所以利用這種方法也能夠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利用微生物防治林業病蟲害,針對不同的害蟲采取不同的微生物,如對于松線蟲的防治,可以利用白僵菌、產毒真菌等。

      2.3 合理利用化學方法防治林業病蟲害

      針對一些比較嚴重的病蟲害,利用適當的化學方法進行科學防治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但化學藥物的殺傷力過大,有可能會傷及無辜,導致生態失衡。利用化學方法防治林業病蟲害的資金投入較大。因此,對于化學方法的使用必須要科學、合理。

      3 結束語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對于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態平衡的維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也應當加大對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和辦法的研究和探索,從而能夠促進我國林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篇(5)

      由于現代社會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某些部門與人員不重視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導致林業病蟲害問題愈發嚴重。所以,如何及時找出我國林業資源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并且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

      1.1不合理的人工造林

      大規模林業病蟲害的爆發就預示著生態系統出現失衡的現象,這與林區中栽培種植的林木品種單一、物種多樣性簡單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人類活動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破壞是非常大的,人工造林是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措施。但是,近年來我國森林覆蓋面積和病蟲害發生面積呈同步增長的趨勢。人工造林的林木品種單一,種植結構不合理現象嚴重,破壞了人工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致使生態系統脆弱,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下降,一旦發生大規模的病蟲害,依靠樹木自身是很難抵抗的。因此,在進行人工造林時,一定要根據造林區域的生態結構和生態環境來選擇合適的林木種類。

      1.2防治措施不合理

      我國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依靠化學藥品和農藥來完成的,化學防治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化學藥品在大量殺傷害蟲的同時也將消滅大量對林木有益的生物,化學藥品的長期使用還會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長此以往,會使林木生態系統變得脆弱不堪,降低林木的自愈能力,化學藥品的大量使用還會污染土壤和水資源。此外,我國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進程十分緩慢,根本不能滿足我國林業大規模發展的需要,我國在林業病蟲害方面投入的資金和技術還有待提高。

      1.3病蟲害的種類和數量在不斷增加

      目前我國林區中發生病蟲害的種類大約有8000多種,比較常見有200種,每年都會爆發由3~5種害蟲組成的大規模病蟲害災難,大規模病蟲害災難爆發的原因在于生態環境整體惡化所致。

      1.4林業病蟲害監測工作薄弱

      由于我國不重視對林業病蟲害問題的關注,投入的資金和技術相對較少,造成我國林業病蟲害的檢測工作十分薄弱,部分地區根本不能及時發現并預報當地林業中發生的病蟲害災難。只有在病蟲害災難大規模爆發時才會察覺出來。

      1.5我國林業從業人員的技術和業務能力有待加強

      林業資源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要求從業人員不僅要掌握相關的病蟲害的防治技術,還需要擁有充足的防治經驗,能夠根據病蟲害發生的種類和規模,結合林木爆發病蟲害區域的生態條件來采取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但現階段,我國專業的林業病蟲害防治人員的整體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

      1.6防治手段單一

      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我國的投入力度不夠,欠缺對一些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推廣和使用力度,很多地方的防治手段落后單一,面對曾出不窮的林業病蟲害的威脅,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而且我國各林業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情況脫節嚴重,在造林、育苗等林業工作方面缺乏統一的安排和協調,在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上處于十分不利的被動局面,部分地區有關林業病蟲害的預防機制存在極大的缺陷。

      2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2.1加強植物檢疫和監測工作

      提高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認知是保護林木資源的重要措施。隨著國際化交流的不斷加強,危險性病蟲害長距離傳播的可能性在不斷增加,如美國白蛾、松針褐斑病等重大病蟲害災難都是通過從國外進口林產品帶入的。所以,必須提高植物檢疫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對從國外進口的種子、林木等執行嚴格的檢疫措施,減少病蟲害從國外引入的概率。同時,林業監管部門還要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加強對病蟲害的預防和監測工作。綜合考察當地林木覆蓋區域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條件,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和監察工作,及時預測病蟲害發生的概率和趨勢。做好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林木保護措施,降低和減少大規模病蟲害的發生。

      2.2提高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手段和技術水平

      面對日益嚴峻的林業病蟲害防治形式和國家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要求,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積極提高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水平,在防治過程中要逐漸禁止使用氧化樂果和甲胺磷等毒素含量較高的農藥化學產品,提高對高效低毒的生物農藥及仿生農藥和植物性農藥的使用力度。加大對生物防治技術和無公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和實施。例如,我國部門地區采用周氏齒小蜂來防治美國白蛾,利用赤眼蜂來防治松毛蟲等病害,這些生物防治措施擁有十分遼闊的發展空間,而且不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同時,積極推廣使用飛機、噴煙機等林業病蟲害防治機械來綜合治理病蟲害;利用遙感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對美國白蛾、松毛蟲等害蟲的監測。總之,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林業病蟲害中的防治作用。

      2.3因地制宜

      地使用防治措施對林業病蟲害所采取的防治措施首先應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樹立健康森林的防治理念,確保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能夠始終貫穿在林業生產和發展的每個角落,降低或減少對化學藥品的使用,積極采用生物、物理、化學相結合的多重防治措施來綜合治理林業病蟲害,當地林業管理部門應對林區內的溫度、通風情況、生物種類及分布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充分發揮林區內有益生物對病蟲害的預防作用,使得當地的自然環境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提高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和修復能力,實現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因人類活動對當地植被的破壞和影響,通過對當地生態環境和自然的研究來積極營造多樹種直接和諧共存的混交林,不斷優化林木種類的配置,豐富并提高當地物種資源的多樣性,提高林木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從根本上降低或者減少病蟲害對林木的危害。

      3結語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提高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保障我國林業建設始終處于高效穩定的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3-0158-01

      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指的是對森林、林木種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蟲害的預防與除治。森林在漫長的生長周期內,其會遭到火災、病蟲害、雪壓、凍害、干旱、風沙、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以及亂砍濫伐、肆意毀林開荒等人為因素的破壞,使森林資料大幅度消減,嚴重地影響了林業生產的發展,并使生態環境惡化,直接威脅著人類和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因此,要想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就需要保護好森林。現將重點放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上,對病蟲害的防治進行探索,找出針對河北省承德地區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和措施。

      1 林業病蟲害發生現狀及特點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是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對河北承德林業狀況長時間的觀察,其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仍然形勢嚴峻,情況不容樂觀,還有好多問題需要解決。其林業病蟲害具有以下特點。

      1.1 不可防備性

      病蟲害也是一種突發性的事件,它的出現沒有規律可循。與此同時,承德市的林業害蟲種類繁多,主要有松毛蟲、美國白蛾、天目毛蟲、楊干象等,而每種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肯定也有所不同,不能提前進行預防,其發生也就不可避免。

      1.2 傳播廣

      由于承德市的樹木種植比較集中,發生病蟲害時,一般規模較大,如果林區中恰巧種植的又是單一物種的話,病蟲傳播會更加迅速,后果將不堪設想。承德雖地處北方,寒冷的冬天能殺死一部分病蟲,但是隨著全球變暖,冬季病蟲的死亡率在逐年下降,不利于林業病蟲害的防治。

      1.3 進化快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研制出一系列的殺蟲劑,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病蟲的抵抗力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就需要更強的殺蟲劑出現,形成惡性循環。

      2 病蟲害發生原因

      2.1 林區樹種單一

      林業不單單只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其中一部分林區的建設,是為其經濟價值。人們看到了某種林木的經濟價值,就會偏向于只種植該種物種,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也相對比較薄弱。一旦外來病蟲入侵,沒有與之相生相克的生物,就會給林區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2.2 森林資源增長

      承德市毗鄰北京、天津,為了治理風沙,國家提出了退耕還林的政策,下達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建設的措施,使得承德市的林地面積快速增加,為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2.3 濫用農藥制劑

      為了達到快速殺蟲的目的,人們濫用一些藥物制劑,不僅會使病蟲的抗藥性增強,還會殺死一些有益生物,破壞食物鏈,導致生態環境失衡。森林就是一個大的完整的生態環境,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抵御能力,不要人為地破壞其生態結構,一旦失衡,后果無法想象。

      2.4 監測檢疫失效

      承德市的大部分檢測檢疫站形同虛設,設備老化,交通不便,缺乏有效的監測手段,導致一些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境定居,并進一步傳播,危害林業健康。

      3 防治技術

      3.1 多樣化種植

      在建設林區時,可以根據當地的水土、環境、氣候種植多種可以相互扶持的樹種,使得林區的樹種多樣化,結構不再單一,生態環境的穩定性也得到相應的提高。多樣化的樹木,還能吸引到不同的生物,可能有些還是一些病蟲的天敵,能夠抑制病蟲害的發生[1-3]。

      3.2 限制森林增長速度

      森林增長過快,本身就會破壞生態平衡。樹木逐漸變多,可是與之相生的生物達不到其增長速度,生物鏈就會斷掉,病蟲在新的環境就會缺乏與之抗衡的力量,反而成為其無公害的宿主。因此,要控制森林的增長速度。

      3.3 生物防治

      科學引進一些病蟲的天敵進行防治,例如,赤眼蜂對抗松毛蟲,管氏腫腿蜂對抗天牛類害蟲,瓢蟲防治蚜蟲等。還可以利用一些微生物治蟲,蘇云金桿菌是一種生物殺蟲劑,對人畜無害,不污染環境[4-5],可用于治蟲。

      3.4 健全檢疫機制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有害生物會被無意識的帶到世界各地,因此要健全檢疫法規,使得檢疫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并加強外來有害生物的防范工作,盡量避免有害生物進入林區,加強產地防疫和合理管理。

      5 結語

      林業病蟲害給承德市的林業生產造成巨大的影響,影響林區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結合承德市的現有資源,積極探索防治林業病蟲的技術與方法,促進當地林業的長久發展。

      6 參考文獻

      [1] 王慧,董芳,解伏菊.基于GIS森林資源空間格局變化與經營決策分析[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82-86.

      [2] 高素貞,李梅花.無公害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河南農業,2010(3):24.

      篇(7)

      1、林業病蟲害的產生原因分析

      1.1自然因素

      通常林業病蟲害都具有繁衍能力強的特點,并且傳播方式都是主動的,或者是依靠自然攻略能力傳播,由于這個原因,所以一直以來無論采用何種病蟲害防治技術始終都不可能做到根除,外加他們的繁殖能力也很強大,他們自身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在不斷加強,所以對于病蟲害的防治不可能做到一勞永逸,因此隨著遺傳特性不斷變異,需要林業工作者培養出抗病蟲害的新品種。

      1.2人為因素

      1.2.1人工林面積的增長。隨著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不斷貫徹落實,人工造林的面積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平衡生態系統、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狀況的作用。但同時,人工造林也存在生態結構單一,自我修復和防御能力較低,容易遭受病蟲害的侵襲的問題。

      1.2.2林區管理方式存在缺陷。林區的管理不完善是病蟲害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林業工程沒有建立完善的病蟲害防治體系,很多日常的防治工作沒有規范具體的執行體系。森林大面積的蟲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也不能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此外,林業管理部門并沒有制定有效的養護措施,忽視了對病蟲害的檢測和防護,通常的做法是在發生了問題之后再進行補救,不利于推進病蟲害的防治進程。

      1.2.3化學農藥的不合理利用。我國防治森林病蟲害的普遍做法是利用化學農藥殺死有害物,達到林業防治的目的。但在使用化學農藥的過程中,極易出現濫用的情況,在⑺籃Τ嫻耐時也消除了有利于樹木生長的有益生物。并且長期使用化學農藥,樹木容易產生抗藥性,降低農藥的病蟲害防治效果,也嚴重影響了林區的生態平衡,對環境也會產生一定的污染。

      1.2.4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創新不足。在新的的發展形勢下,應該不斷探究新型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以達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目前我國的病蟲害防治理論陳舊、涉及到的范圍也比較狹窄、創新程度也不足,所以導致當前病蟲害防治技術與實際情況相互脫離,最終造成病蟲害的防治未能發揮出效果,這對當前林業的發展是及其不利的。

      2、林業病蟲害的無公害應對策略

      林業的無公害防治主要指通過生物技術實現防病治害、保護生態、維持系統平衡的目的,構建多樣化的林區生態系統,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真正發揮林區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林區的可持續發展。

      2.1加強對林業病蟲害的監測預防工作

      林業病蟲害具有繁殖能力強、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所以采用科學的方法監測預防是重要的工作,林業所屬的各個地方應該加強監測工作,為了防止病蟲害突況發生,應該將全面準確的掌握林業病蟲害作為林業病蟲害防治的首要目標,再配合專業人員的科學技術,有效做到監測的目的。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提高監測能力以達到防治的要求,對于已經發生病蟲害的地區要堅持跟蹤治理,截斷傳播源頭,有效防止病蟲害進一步擴散。

      2.2保證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對于林業的發展非常關鍵,也是減少病蟲害的一大有效途徑。生物多樣性的存在可以為森林的多種類的樹木提供安全和有效的生存環境,同時也能夠增強森林中動植物的抗病害能力。由于生物多樣性的存在,使生態系統的有害物生存環境變得更加復雜,病蟲的滋生的傳播速度得到有效的遏制,減少了產生病蟲害的可能,為整個林區的生態系統提供了有效的保護,有利于發揮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2.3創新防治林業病蟲害的方法

      無論在哪個領域創新的思想都應該是支持其長遠發展所必備的,我們在進行林業病蟲害防治時不應該只是單一的采用一種手段處理,尤其是針對我國的林業情況而言,環境具有多樣性并且植物種類繁多,只是單一的應用一種防治手段不會取得較好的防治方法,甚至是在對于某些病蟲害的防治方面甚至是無用的。所以防治工作必須要進行思想與方法上的創新改革。

      2.4完善林區病蟲害的檢測和防御機制

      利用完善的檢測及防御機制對樹木的生長狀況進行預測。一旦樹木的生長發生異常情況, 管理人員要及時進行記錄并采取措施進行治理。則需要林業管理部門重視林區的檢測和預防工作,摒棄以往只有在發生大面積的病蟲害問題時才采取相應治理措施的做法。加強對林區的災情預防,對理念的林區樹木生長情況和病蟲害數據進行科學的統計和分析,全方位掌握林區的病蟲害動態情況。制定嚴格高效的林區管理措施,林業管理人員要嚴格執行相關條例,加強信息交流。

      2.5采用科學手段進行防治

      科學防治病蟲害既能夠保護林區樹木正常生長,又不對環境產生危害。可續防治病蟲害主要采取物理機械防治的做法,在我國已使用多年,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例如,在一些具有假死性和群居性害蟲的林區,林業管理人員可以在害蟲越冬、產卵和化蛹階段,利用收集害蟲蟲卵、剪斷病蟲樹枝的做法進行人工捕殺害蟲,并對已經清理過的病蟲枝進行抗蟲保護。在一些新砍伐的樹木上,害蟲容易產卵繁殖。林業管理人員可利用害蟲的這一特點,在林間擱置一些木段誘使害蟲在新木上產卵,然后進行集中處理。在消滅了新木上的蟲卵后,要及時在林間栽種抗蟲性的樹木,形成合理混交林,并設置障礙,阻隔害蟲的傳播路徑。

      結束語:林業病蟲害對于林業資源整體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有時候如果處理不及時或者處理方式不適用甚至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所以這就要求林業工作者加強對林業病蟲害防治的重視程度。

      參考文獻:

      [1]王文蘭.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4:271.

      篇(8)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林業產業也越來備受關注,林業產業是規模最大的綠色經濟體,對加快林業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5年全國林業產業總值達5.81萬億元,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1400億美元,分別是2010年的2.6倍和1.5倍。我國已成為世界林產品生產加工中心,林產品生產和貿易躍居世界首位。

      森林是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而以森林為主的林業產業承擔著全球生態建設的主要任務。進入21世紀之后,人類社會由工業文明正在走向生態文明,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建設效果顯著,森林覆蓋面積大幅增加,并且森林保護也得到進一步加強,森林覆蓋面積的大幅提高為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北京林業大學的邱俊奇教授對林業做了這樣解釋:林業培育和保護森林取得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發揮防護作用的防護部門,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一、林業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原因

      (一)病蟲害發生特點

      林業部門研究表明,每年我國北方森林遭遇病蟲害的面積不斷增加,嚴重降低了林業產業的健康發展。林業病蟲害具有種類多、危害大、易發生、易擴散、范圍廣、難治理等特點,對我國林木危害性極大。這些病蟲害由外地傳入到內陸地區,如2008年,美國的一種白蛾由山東省傳入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也有本地的病蟲害:楊山舟蛾、楊樹潰瘍病等。隨著我國林業綠化面積擴大,林木種類的增多,使得病蟲害的種類變得復雜逐漸蔓延且難以治愈,防治難度逐步增大,加之氣候干旱、冬季氣溫偏高等因素,冬季害蟲的死亡率也在降低,導致病蟲害影響面積逐步擴大;大多數的病蟲害在治理后很少再發生,但是也存在少數病蟲害頑固難治,呈暴發趨勢,導致給治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如果病蟲害在發生初期不能被及時發現,防治工作就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總之病蟲害不僅破壞林業生態系統,而且對社會效益也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病蟲害發生的原因

      在林I發展過程中, 產生林業病蟲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氣候條件和自然災害,具體來講包括洪澇、干旱等方面。人為因素主要有社會活動和管理制度的缺乏,具體表現為:1大量原始森林樹木被砍伐,隨意大面積開采原始森林資源,致使園林生態系統被破壞;2國家間增加交流合作互相出口商品,也加劇了外來病蟲害在國內的傳播;3我國絕大多數都是人工造林,天然林的覆蓋面積較小,人工林的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很差,病蟲害缺少天敵,為病蟲害的擴散提供了溫床,就會導致病蟲害大量繁殖與擴散,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忽略人工造林護林技術的科學性,不能做到適地適樹,也會導致樹木長勢較差,抗病蟲害能力低,易受病蟲侵害;4造林護林專責管理不善,種植密度大,透光透氣性差也會造成病蟲害發生蔓延;5化學農藥使用不正確,我國大力發展林業的同時,也對林木大量使用化學農藥,而多數林業管理者不能正確使用農藥,對其缺乏理論指導。如技術人員長期一味使用化學農藥,不僅會污染大氣環境,還會殺死大量對林業有保護作用的昆蟲,同時也會使病蟲產生抗藥性。不能適量對林木噴灑化學農藥,導致病蟲害防治效率低。

      二、林業無公害防治措施及意義

      (一)林業無公害防治措施

      為了全面貫穿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生態林業產業,需要對林業進行無公害防治。在制定林業病蟲害防治策略時,必須考慮生態安全與平衡、防治效果和經濟利益,保證防治措施的科學性、嚴謹性,重視無公害防治工作[2]。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建立健全林業部門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技術人才的素質。林業相關部門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讓每一位護林技術人員牢記無公害防治理念,普及病蟲害防治的基礎知識,增強自身工作責任感,同時宣傳部門加大無公害防治的宣傳力度,用實際行動降低病蟲害對林業的破壞程度。全面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基本方針。

      第二相關管理部門加大資金的投入,完善無公害預防制度。正確合理使用專項防治資金,縮減不必要的過程,全面提高無公害防治的工作效率。專款專用,大力發展高科技技術,運用先進的科學設備檢測預防病蟲害的情況,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解決,逐步提升無公害防治的工作質量。

      第三生物防治,引進抵抗性強的林木,做到適地適林,利用天敵抑制消滅病蟲害。這樣既節約了成本,又能保護環境,可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二)無公害防治的意義

      積極倡導森林病蟲害防治,維護森林系統生態平衡,是林業產業發展之必然,實行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能夠加快林業生態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大舉措。

      三、結語

      林業產產業的健康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之必然,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而林業病蟲無公害防治是一項長久工作,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大力宣傳林業病蟲無公害防治的理念,真正實現林業產業的健康發展。

      篇(9)

      1.1天然林的比重降低

      過去,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大量砍伐森林,導致天然林的比重急劇降低。在人們意識到森林的重要作用之后,又大量人工造林,使得林木樹種過于單一。單一的樹種對于病蟲害的防御和自我修復能力較弱,一旦發生病蟲害,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控制,這些樹木就會成為害蟲孵化和生長的搖籃,進一步加重林業病蟲害對森林和環境的危害。此外,由于人們的盲目引入,很多樹種不適應當地環境,其生存需求與實際情況不符,甚至與當地本身生態系統造成沖突,這同樣能夠引起大規模的病蟲害爆發,造成無法估量的經濟和生態損失。

      1.2農藥的過度使用

      科技的兩面性,表現在它不僅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的生存和生存造成威脅。長久以來,人們對農藥的使用缺乏衡量標準,因此,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中,要因時、因地制宜,合理控制農藥的使用量。如果農藥使用量過少,那它對病蟲害的防治就會收效甚微,不僅不會徹底消滅害蟲,反而會培養其抗藥性,加大病蟲害災害的治理難度。過量的使用,則會造成大量的農藥殘留,這些殘留的農藥會通過土壤滲入地下水,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進而破壞食物鏈,威脅生態健康發展。11.3管理方式的不合理在森林的生長過程中,對林業病蟲害的重視不夠,這也是導致林業病蟲害爆發的原因之一。與防范林業病蟲害相比,一些人員更加重視的是林業的生產和經營。對于他們來說,林業更為重要的是經濟效益而非生態效益。過量的種植樹木,會使林業環境過分濕潤,枝繁葉茂的大樹遮擋住陽光,過于茂盛的樹葉更會影響樹木之間的通風,這樣的環境就像是專為害蟲打造的溫床。此外,監測設施不完善,單憑護林人員,不能及時有效地監測樹木生長情況,無法有效阻止病蟲害的傳播。

      2無公害防治對策

      2.1重點保護天然林,保證樹種多樣性

      對還未遭到破壞的天然林,國家應當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予以保護,并加大對違法砍伐天然林行為的打擊力度,重點有效地保護天然林。此外,對于新栽種的人工林,應科學地增加其品種,合理地選擇樹木類型,使其可以很好地適應新的生存環境,提高樹種存活率,保證樹種多樣性。國家還可繼續堅持“退耕還林”政策,阻止土地荒漠化的進一步發展,以此保護天然林的生存環境。

      2.2加大科技投入,合理利用農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合理利用科學技術,使得科技為人類服務,盡可能降低科技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中,就是要合理利用農藥,如禁止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化學農藥,轉而使用危害較小的微生物農藥。此外,還要加大科技投入,研究新的、有效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積極推廣利用飛機防治食葉害蟲技術和噴霧噴粉機、手壓樹干注射器、系列噴煙機等新藥械,以及引誘劑、誘蟲燈、遙感監測等技術[2],綜合利用各種方式,確保林業病蟲防治工作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2.3加大資金投入,改進林業管理工作

      林業管理工作中的各項疏忽以及不規范,往往是由于管理者沒有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而產生的。因此,有關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大對林業管理者安全意識的培訓,使其清楚地明白林業管理的重要性。國家要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保證從事林業的各個工作人員都有法可依。同時,政府應當加大對林業管理的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防災減災應急措施,部署有效的救治戰略。

      3結語

      進行有效的林業病蟲害監測和預警,對于林業發展十分關鍵。林業的健康發展,關系著國計民生和后世子孫。因此在林業發展的進程中,做好林業病蟲害防御工作,才能促進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走有中國特色的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發展道路,最終實現我們的美麗中國夢。

      作者:隋術華 單位:黑龍江省延壽縣林業局五七林場

      篇(10)

      1.我國林業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1.1病蟲害發生的種類較多并且損失嚴重我國林業病蟲害的種類多樣,給我國森林植物等造成了嚴重的損壞

      從筆者調研中收集的資料來看,我國某省發生嚴重、能夠成災的病蟲已由20世紀90年代初的25種增加到40種左右,這些病蟲中有由外地陸續傳入的,如楊扇舟蛾、春尺蠖、楊樹潰瘍病。早期采取的病蟲害控制方案未能徹底防治松材線蟲、松毛蟲、楊扇舟蛾、天牛類等,少數病種在局部地區同樣導致嚴重損失。近年來,共發生各種林業有害生物面積60.25萬m2,成災面積7200m2,造成木材減產約70萬m3,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蟲害造成木材減產逾70萬m3,直接經濟損失逾2億元,在破壞林業體系建設的同時,也影響經濟收入。

      1.2頑固難治。易暴發

      有些病蟲害治理后不再發生,但少數嚴重的病害會重復出現,給治理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早期危害比較嚴重的松毛蟲、天幕毛蟲、楊扇舟蛾和青楊天牛等表現相當頑固,且大都會出現暴發現象而難以得到根治,有的幾乎年年在局部地區暴發。若林業部門的監測設備落后影響了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病蟲害發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導致防治工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2.發生原因

      2.1從人工造林角度分析病蟲害發生原因

      2.1.1在人工造林過程中缺乏對病蟲害的預防工作。首先表現在人工造林大都是使用單一樹種,即用單一樹種甚至是單一的系號營造出純林,這樣就會因為人工造林的植物群落的物種結構等較為簡單而導致生物多樣性較低,從而造成人工造林的系統較為脆弱而降低其抗御病蟲害的能力。例如在我國人工造林的重大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中,因為樹種組成過于單一以及配置不夠合理,樹種檢疫和監測工作不夠完善。最終導致病蟲害如黃斑星天牛等在三北防護林涉及到的幾百個縣大范圍地蔓延,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再如我國寧夏自治區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因為天牛等病蟲害危害已經完全毀滅,陜西和甘肅、遼寧等地的三北防護林建設也存在重大的病蟲害隱患。除了三北防護林工程之外,在四川省出現的蜀柏毒蛾病蟲害,其發生也與樹林的結構較為單一有關系。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我國人工造林已經有了數十年的經驗.但是卻一直沒有重視樹種結構及配置的問題。

      2.1.2在引進樹種上沒有充分考慮病蟲害問題。如果引進的樹種并不適宜在植入地區生存,就容易出現病蟲害問題。比如我國遼寧省在20世紀50年代就從引入了樟子松來進行固沙造林工程,以期起到很好的防止風沙的作用。但是從90年代開始出現了大面積的病蟲害現象,其主要誘因就是氣溫較高以及水分失衡,從而導致病蟲害蔓延,森林開始衰退。

      2.1.3在造林過程中缺少管理。我國已經開始認識到保護森林的重要性,在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實施對天然林的保護。但是因為很多地方對于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政策以及技術規定理解不夠深入,所以在具體執行上就會出現偏差,甚至很多地方已經全面地放棄了對于天然林的經營管理活動,從而導致森林衛生健康狀況惡化,容易出現病蟲害暴發。比如在我國云南地區出現的病蟲害等都是因為當地政府不重視衛生狀況有關。

      2.1.4林業政策與森林防治之間存在矛盾。從我國保護野生動物的角度來看,野兔以及沙鼠等都是我國重點保護的對象,對這些生物等執行非常嚴格的禁獵措施。但是隨著對這些野生生物的保護力度加大也導致其密度急劇增加,而且野兔以及沙鼠等在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此種林業政策與野生動物保護政策之間存在的矛盾導致了我國病蟲害防治工作難上加難。

      2.2從內檢工作分析病蟲害發生原因

      2.2.1林業檢疫工作不夠充分。因為現在許多地方在林業檢疫上缺乏有關法律知識或者受到利益驅使.造成了相當數量的森林植被逃避了該有的檢疫。在筆者調研過程中發現,在我國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有數百萬株從外地運到新疆的林種等沒有進行檢疫,這就導致這些沒有進行檢疫的林木把許多病蟲害帶到了新疆。

      2.2.2檢疫站數量較少,無法滿足實際需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我國的公路建設以及城市綠化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造林,這樣對于樹種的種類以及數量和批次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相應地提高了病蟲害的傳播幾率。但是因為我國目前建設完成的樹種檢疫站數量較少并且在布局上不夠合理,所以很難滿足實際需要。按照筆者的計算結果來看,目前我國林業發展現狀還需要數干個檢疫站才能滿足實際需求,但實際上我國建設完成的檢疫站只有200個。

      3.加強林業病蟲害預防治理工作的有效對策

      3.1搞好林業檢疫工作

      植物檢疫能夠及時發現植物的病蟲害狀況,對預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險性病蟲害的作用尤為顯著。當前,許多外來的重大病蟲害傳至國內進而影響了林業植物的生長。林業部門務必要注重植物檢疫工作,提升自身的檢疫技術水平,嚴防危險性病蟲傳入。已經出現病情的區域需立刻隔離處理,以免病蟲害蔓延。種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調運也應完善檢疫措施,維持整個森林的健康建設。

      3.2做好樹種搭配。營造混交林

      在我國重點林業工程建設中,要積極地營造多樣樹種以及多形式的混交林,尤其是要大力栽種鄉土樹種,弓l進優良樹種來做好樹種搭配工作,不僅有利于林木的生長,同時還利于病蟲害防治,混交林的比例不可以低于3成。在退耕還林過程中需要選用抗逆性較強的經濟樹種進行造林,實現灌木以及草木、經濟植物的立體開發,實現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開展。

      3.3使用新型技術防治病蟲害

      在新型技術的使用中,目前較為成熟的就是基于GPS以及GIS的有害生物記錄系統。嵌入式的GIS系統基于GPS移動設備可以在數字地圖以及GPS設備的導航之下對于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和防治等進行快速的信息記錄以及反饋。

      3.4資金投入,引進設施

      政府部門對林業病蟲害防治要投入足夠的資金,讓林業部門能積極引進先進的設施、技術,完善現有的病蟲害防治體系。具體措施包括:堅持“以地方為主,國家補助為輔”的投入原則和“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由國家、集體和個人多層次、多渠道投入,以籌集更多的資金;各級政府要將森林病蟲害防治作為工作重點,增加防治、測報、檢疫對象等.

      篇(11)

      東北地區的林業病蟲害嚴重阻礙著東北地區林業的健康發展,因而加強東北林業地區主要病蟲害的探索和研究對于林業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東北地區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集中力量,在了解和掌握東北地區林業病蟲害的特點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進而有效的改善東北地區的林業病蟲害問題。

      1 我國林業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從宏觀層面來看,我國平東北地區林業病蟲害具有特殊性和多樣性,種類復雜,包括本地的病蟲害,也包括外地傳入的病蟲害,對東北地區的森林植物產生了嚴重的損害,從而嚴重影響了東北地區的林業經濟效益。就東北地區林業病蟲害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病蟲害在治理后不再復發,但不免存在一些反復出現的病蟲害,具有頑固且難以根治的特點,治理難度較大,嚴重困擾著林業工作人員。

      2 發生原因

      2.1 從人工造林角度分析病蟲害發生原因

      2.1.1 在人工造林過程中缺乏對病蟲害的預防工作。對東北地區林業病蟲害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人工造林過程中對病蟲害的預防工作也是尤為重要的。我國東北地區的防護林建設存在著極大的病蟲害隱患,林業病蟲害的出現與樹種結構的配置的合理性和多樣性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東北地區在進行人工造林的過程中,使用單一樹種的情況比較普遍,導致東北地區人工造林結構相對比較單一,生物多樣性較低,從而導致人工造林的生態系統比較脆弱,對于病蟲害的侵入毫無抵抗能力。

      2.1.2 在引進樹種上沒有充分考慮病蟲害問題。在東北地區林業建設的過程中,在引進樹種這一環節上的準備工作做的并不充分,并未充分考慮病蟲害的問題,導致東北地區的林業出現病蟲害嚴重的狀況。從林業植物生存和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若引進的樹種的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與我國東北地區的氣候條件存在明顯的差異,那么極易出現病蟲害問題,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植物原本的功能,從而不利于林業的整體發展。相關資料記載,我國東北地區在20世紀中期曾引進一種松木類植物,以期起到防風固沙造林的作用,結果由于氣候的不適宜和水分失衡,導致多年后開始出現大面積的林業病蟲害,并且逐步呈現蔓延趨勢,嚴重影響了林業的健康發展。

      2.1.3 在造林過程中缺少管理。從當前我國林業發展的整體情況來看,東北地區顯然已經認識到林業資源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意識到保護林業資源的必要性,逐步開始對天然林進行有效的管理和保護,從而促進東北地區林業的發展。我國東北部分地區缺乏造林過程中的有效管理,導致病蟲害大面積出現卻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理。

      2.1.4 林業政策與森林防治之間存在矛盾。從我國保護野生動物的角度來看,野兔以及沙鼠等都是我國重點保護的對象,對這些生物等執行非常嚴格的禁獵措施。但是隨著對這些野生生物的保護力度加大也導致其密度急劇增加,而且野兔以及沙鼠等在我國東北部分地區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此種情況下,東北地區的林業政策與野生動物保護政策之間存在的矛盾導致了我國東北地區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難上加難。

      2.2 從內檢工作分析病蟲害發生原因

      2.2.1 林業檢疫工作不夠充分。因為現在東北地區在林業檢疫上缺乏有關法律知識,一定程度上受到利益的驅使,造成了相當數量的森林植被逃避了該有的檢疫。相關學者對東北地區進行研究和探索發現,我國東北地區不可避免的存在外來林種未進行標準的檢疫,進而導致這些沒有進行檢疫的林木把許多病蟲害帶到了東北地區。

      2.2.2 檢疫站數量較少,無法滿足實際需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我國的公路建設以及城市綠化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造林,這樣對于樹種的種類以及數量和批次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相應地提高了病蟲害的傳播幾率。但是因為我國東北地區目前建設完成的樹種檢疫站數量較少并且在布局上不夠合理,所以很難滿足實際需要。當前我國東北地區林業發展現狀還需要不斷增加檢疫站數量來能滿足實際需求。

      3 加強林業病蟲害預防治理工作的有效對策

      3.1 搞好林業檢疫工作

      目前,我國東北地區在引進外來樹種以及在樹種交流過程中導致的重大病蟲害呈高發態勢,這就要求東北地區的林業部門必須注重樹種檢疫工作,從而提升我國樹種檢疫水平,嚴格防止出現病蟲害傳播的現象。在已經出現了病蟲害的地區要立即進行隔離,以避免出現病蟲害的蔓延。盡快地建立起全面的監測網絡,采用常年監測以及定期監測相結合的方式來完善網絡建設。通過完善地面監測與遙感監測來建立起病蟲害監測預告體系,形成快速的反饋體系。

      3.2 做好樹種搭配,營造混交林

      我國東北地區的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當做好多樣化樹種之間的合理搭配,積極引進鄉土樹種,從整體上促進東北地區林業的發展。鄉土樹種在混交林的營造中,具有良好的優勢,不僅林木本身成活綠高,并且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也具有重要意義。在退耕還林的過程中,應當遵循經濟樹種開發的原則,進而促進病蟲害防治工作得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3 使用新型技術防治病蟲害

      在東北地區的林業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新型的技術進行有效的防治,有害生物記錄系統不失為一項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有害生物記錄系統建立在全球定位系統和全球地理系統的基礎上,有害生物記錄系統能夠在科技設備的導航下,對東北地區林業的有害生物的發生情況和防治的進展進行準確的記錄和反饋,從而為東北地區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礎。該技術將生物知識與科學技術進行有機的融合,從而更好的促進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發展。

      結束語

      東北地區林業病蟲害的實際情況相對復雜,林業資源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資源,因而治理病蟲害問題是東北地區林業相關工作人員的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東北地區林業病蟲害的有效治理,需要在掌握病蟲害產生原因的基礎上,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理,盡最大程度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與此同時,應當在人工造林的過程中,充分結合植物的生長環境和實際特性進行綜合性分析,從而進行科學的人工造林,促進我國東北地區的林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正霞.淺談青海樂都縣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主要制約因素[J].安徽農學通報,2007(3):141-1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 777国产盗摄偷窥精品0OOO|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国产久爱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欧美巨大黑人精品videos|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九九热这里只有在线精品视|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青青草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老汉精品免费AV在线播放|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99re这里只有精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