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討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目前,我國建筑行業針對施工所開展的安全管理工作,仍舊有許多問題存在,每年都會由于安全事故的發生,給施工人員的財產乃至生命帶來威脅。基于此,對施工安全管理面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確定解決對策,對提高施工單位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及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施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我國大部分建筑工人的文化素質較低,很多甚至沒有經過培訓就參與到了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無論專業技能還是安全管理知識的掌握,都無法達到應有的水平,安全防護知識匱乏,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導致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始終難以大幅下降。另外,民工維權意識不強、更換頻繁,沒有和施工單位就安全防護協議的簽訂達成一致,遇到安全事故時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1.2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意識淡薄
在實際工作中經常發現一些企業生產主管和現場管理人員針對安全管理方面“開會時講起來很重要,施工時做起來很次要”的現象較普遍,有重生產、輕安全、求效益的錯誤觀念,存在僥幸心理,施工單位管理者的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生產的形式主義嚴重。
1.3行政監管力度不夠
個別行政監管部門不能嚴格執行國家建筑行業安全管理法律法規,行動不積極,思想意識不強,安全檢查流于形式,隱蔽的不安全因素或習慣性的違章行為得不到及時的糾正。此外,行政職能部門的處罰和監督權、責分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安全監管力度。
1.4安全管理體系存在漏洞
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施工成本,減少在安全管理機制及體系方面的投入,使用假冒偽劣安全防護用品,安全防護設施陳舊、老化等。對安全管理的執行和落實缺乏應有的制度及約束,導致管理職責模糊的情況出現。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問題的處理對策
2.1施工人員樹立起正確的安全防護意識
施工單位應保證建立具有規范性的施工安全管理體系,面向施工人員定期開展安全培訓活動,使其掌握施工技能,增強安全意識。施工單位應通過崗前篩選的方式,確定施工人員均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結合所錄用人員的實際情況,對培訓計劃進行制定與落實,保證施工人員無論是安全防護意識還是專業素質,都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是處理安全管理問題的有效對策之一。
2.2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對施工單位而言,在各個施工環節都肩負著主導作用的職位就是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是否對安全施工足夠重視,在某種程度上,會對建筑工程施工能否順利開展產生直接影響。施工正式開始前,首先應針對管理人員開展崗前教育及培訓活動,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思想,通過提高其綜合素質的方式,保證每位管理人員都樹立安全管理對建筑工程具有的重要作用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對施工安全管理涉及的內容進行準確掌握,只有這樣才能使相關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實。
2.3對安全部門的職責加以規范
施工企業內部負責安全管理工作的職位主要有三個,分別是項目經理、總工程師和安全總監,不同職位對應的職責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施工單位應結合實際情況,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圍繞著施工安全管理開展培訓工作,加深有關人員對安全知識的了解,增加其知識儲備。作為以項目安全管理為主要工作內容的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需要通過細分建筑工程項目的方式,確定各施工環節存在的風險,定期面向安全人員開展培訓活動,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實踐結果表明,分解項目的作用,主要是幫助施工人員提高自身操作的規范性,明確所處崗位可能存在的危險點,并提前對其進行防護。
2.4加強監督管理、專項整治工作的力度
各級行政監管部門創新思維,主動出擊,加強監督管理、專項整治工作的力度,從源頭將施工安全可能面臨的威脅加以解決。貫徹并落實安全管理工作所對應的許可制度,做到責任落實到個人;不定期展開安全巡查,排查建筑施工企業各階段存在的安全責任問題;提高安全檢查質量,淘汰與安全管理標準不符的機械和設備,關閉可能給安全生產帶來不良影響的施工單位。
2.5對施工事故進行嚴格的管理與控制
對建筑工程而言,避免與施工安全管理相關的問題出現,關鍵是保證管理人員具有超前的意識、良好的洞察力與技術能力。一旦發現在施工過程中有不合理的操作現象,能夠第一時間對其及時修正,為后續施工環節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基于此,提高管理人員所具有的管理意識,強化其針對施工事故所開展管理與控制工作的力度,提高施工的質量和效率。對不認真履行職責,發生事故的部門及個人要責任追究,同時加強輿論監督,對發現的問題應及時予以曝光。
3結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建筑工程數量增加,技術革新還是規模擴大,都會給施工安全帶來不利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對安全管理工作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基礎上,規范部門職責,加強監管力度,增強相關人員安全意識,提高施工單位安全管理水平,是降低安全事故發生概率最行之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