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高中語文案例大全11篇

      時間:2024-03-30 09:36:38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語文案例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高中語文案例

      篇(1)

      教學內容:房龍的《〈寬容〉序言》

      目標設計:①以個體閱讀為經,以情感體驗為緯,通過教師點評、學生質疑、小組討論、班級交流等方式,促使學生整體感知文本內蘊,體會先驅者、守舊老人、無知山民這三類人各自價值及其功過是非,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樹立基本的評價尺度;②認識到對現實認識上的封閉、偏見、愚昧、守舊是悲劇發生的根本原因,讓學生站在歷史的高度,審視創新與守舊的對立與轉化。

      【實施背景】

      ①新課程要求我們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②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學回歸到人文精神培養這一宗旨,啟發學生用自己獨特的富有個性的閱讀來體驗文本的真情,容許不同思想互存乃至交鋒,引導學生用生命去體驗真善美,張揚大寫的“人”字。在課堂上,從而獲得情感上的深化與升華。從理性的角度關懷人類發展的歷史,認識歷史現象背后的意義,從而得到思想的凈化與提升。

      【片段描述】

      學生:(解讀全文之后,再次朗讀房龍的《〈寬容〉序言》一文。)

      老師:同學們讀了很有感情。文章最后有這樣一句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現在,不過將來(我們希望)這樣的事不再發生了?!弊髡哌@句話到底有什么深刻含義呢?我想讓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這里我先作一個發言:無知山谷中所發生的事情,在人類歷史上曾經不止一次地發生過,今天依然在發生,明天也許還會發生,歷史最大的悲劇就在于悲劇的不斷重演。同學們朗讀課文后,對此有什么看法呢?

      (整體感悟,激感。)

      生一:我認為,先驅者走出山谷,這是一種勇敢的創舉,為了發動更多的山民走出山谷,他又回來了。不幸的是他竟被守舊老人運用律法的權威以及那些無知的山民打死了。這是多么的可悲。但我們為這位先驅者的英勇壯舉而敬佩而自豪。

      師:說的多好啊。

      生二:先驅者為了真理,為了理想,勇敢地走了。但他發出的反叛聲音,演繹的悲壯故事,開創的開拓精神,卻永存于我們心中。而那些僵死的律法,愚昧的山民,無知的山谷,守舊的老人,也將遺臭萬年。

      (小組討論,班級交流。)

      師:如果我們中的哪一位是守舊老人,哪一位是先驅者,哪一位是無知山民,那現在會產生什么想法呢?現在我們分小組,以這些不同的身份來討論,同時準備好如何回答另一方的問題,并對另一方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

      甲小組(守舊老人身份)代表一:山民們,我很后悔。我囿于自己的無知與偏見,也為了維護山谷的秩序與尊嚴,鼓動山民殺死了走出山谷又回來帶領其他人一同離開山谷的人。這是我的罪過,我錯了,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深深的懺悔。

      乙小組(先驅者身份(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小組代表分別發言)

      代表一:你們不要給予我這樣高的榮譽,其實我是個悲劇人物。作為一個先驅者有這樣的結局并奇怪,人類的歷史就是要許多這樣的人。當時你們都不會理解,只有后來的人才能理解。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是要我們這樣的人做鋪路石,只有以我的死才能喚醒人們,使人們能勇敢地拋棄陳舊的思想,這是社會前進所付出的代價,我愿意做這樣的人,并以此為榮。

      甲小組代表二:先驅者的眼光敏銳,以至讓人無法想象。他居然說,他的眼光看到了奇妙的景象,他居然懷疑圣書,懷疑祖先的智慧。你叫我怎能相信。我從自己的知識、眼見,以及圣書的記載是無法想象的。

      丙小組(無知山民身份)代表一:我們的老祖宗從很早很早的時候就一直在山這邊過著平靜的生活,在圣書的指引下,在智慧老人的管理下,我們生活得很滿足也很幸福。我們從來沒有聽說山那邊有盛開的鮮花,有茂盛的森林,有奔騰的江河,有智慧的大廈,有甜蜜的生活。難怪我們聽說以后,我們以為他們是在騙人,是在散布謠言,妖言惑眾。他們也太大膽,居然懷疑圣書,對抗智慧老人,于是,我們拿起石頭,砸死了他們。

      丙小組代表二:作為山民代表之一,我認為,這一悲劇的發生應該歸結為山谷的封閉與落后。山谷與外面的世界應該保持經常性的交流。封閉造成愚昧,愚昧形成偏見,偏見殺死先知。

      師:(適時點評)對,人與人之間要交流,國家與國家之間要交流,地區與地區之間要交流,思想與思想之間要交流,文化與文化之間要交流。所以,我們國家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是深得人心,也是符合歷史潮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的。

      乙小組代表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先驅者,他們的結局雖然很不幸,但我們流芳百世。中國古代不是有商鞅變法,被五馬分尸嗎?西方近代也不是有布魯諾否定地心說,在火柱上被活活燒死的事嗎?

      師:(補充事例)是呀,我們中國當年提出計劃生育,也曾被迫害致死。(小結)由此看來,人類歷史就是在先驅者的鮮血鋪就的道路上前進,沒有流血的先驅者是不存在的。人類接受一個真理需要一個過程。無論后來人為先驅者的死怎樣的捶胸頓足,悲劇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要倡導寬容,屏棄偏見;倡導理性,寬容異己;倡導開放,抵制封閉。

      (總結)房龍站在歷史的高度,以詩歌的語言告訴我們歷史上曾發生過的事實,倡導人們要寬容相待,摒棄偏見,讓不同的思想都能夠獲得生存的權利。理解萬歲,寬容無價。社會在先驅者的指引下邁向新的征程,歷史賦予我們喚醒民眾、走出封閉、脫離守舊的職責。

      案例反思】

      篇(2)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2-0074-02

      1.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現狀分析

      1.1 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興趣不高。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高中詩歌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學生學習詩歌的積極性不高。根據目前的高中詩歌教學現狀來看,部分高中語文教師仍然是灌輸式教育,這種方式直接造成課堂氣氛沉悶、乏味、枯燥,降低了學習學習的積極性。

      1.2 學生探究能力較差。根據目前的高中詩歌教學現狀來看,很少有學生會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大多數學生比較依賴輔導書和老師,學生極度缺乏自主創新能力。

      1.3 很難實現因材施教。在課堂上老師除了完成每天的教學任務,有時還會處理一些課堂的突發事件,因此一堂課中,老師的任務十分繁重。一般情況下,只能勉強將計劃的任務完成,很難再有時間去照顧個別同學,長期下來一些基礎較薄弱的同學,會積累越來越的問題。

      1.4 協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應用不多。根據目前的高中詩歌教學來看,協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應用不多。基本上一堂課老師會占據五分之四的時間講解知識點,將主觀的知識硬性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學生很少能發表自己的講解。

      2.混合式學習理論下的高中語文詩歌教學設計

      就基于混合式學習理論下的高中語文詩歌教學設計而言,一方面要求教師要設計與開發詩歌課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詩歌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發揮自身主體地位。

      2.1 系統性原則。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教師需要從教學方式、教學結構等幾個因素出發,系統全面的考慮各個因素之間的作用。并且實現各個因素之間的優勢互補,使他們各自發揮自身的作用,進而提高高中詩歌教學質量。

      2.2 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知識的主動獲得者,因此在高中詩歌教學中,教師要從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積極性出發,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能力。在高中詩歌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活動的平臺,給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的空間,教師則在課堂中起著引導和督促的作用。

      2.3 參與性原則。在高中詩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即整個學習過程要由學生自己完成。在高中詩歌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的機會,使學生可以親自體驗學習,進而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3.混合式學習理論下的高中語文詩歌教學案例分析

      《短歌行》教學設計案例分析

      教學對象:高一年級學生。

      知識類型:概念性、事實性知識。

      對教材的分析:高中詩歌《短歌行》,其作者是曹操。詩歌所表達的意思是曹操希望能夠有賢能之任,助自己實現宏圖大愿。

      對學生的分析:高中生時期的學生,內心對任何事物都有著極強的好奇心理。因此老師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適當對他們進行引導。讓學生首先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進而理解詩人內心的雄圖大志。

      教學目標:通過詩歌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感受詩歌中描繪的意境;使學生掌握詩歌中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以用于以后的文章創作中;使學生能夠體會詩人內心的雄圖大志,進而產生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內心的雄圖大志;理解詩歌中作者內心的政治情懷。

      課前準備:老師安排學生在課下收集有關詩人的資料和故事;通過網絡方式了解詩歌創作的背景,感受詩人創作詩歌時內心的情懷。

      安排課時:一課時(五十分鐘)

      教學方式:課堂講解(學生閱讀、老師講解、學生之間交流、解決問題);教學媒體的運用(選擇適合詩歌朗誦的音頻文件、制作多媒體課件、播放相關視頻資料)。

      篇(3)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2)01-0028-02

      照片檔案是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及個人在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以感光材料為載體,以影像為主要反映方式的歷史記錄。作為一種信息記錄,照片檔案以其特殊的載體形式,生動具體的形象,清晰的畫面,真實地記錄了人們從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全貌,再現了歷史的精彩瞬間,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照相器材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從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從膠片成像到數碼拍照,照片載體由紙質轉換為光盤,產生了質的變化。這樣,照片檔案的歸檔工作隨之而來出現了新的問題??茖W、規范地管理照片檔案,對于保存和研究歷史以及促進檔案工作的全面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筆者就高校照片檔案的特點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一些粗淺看法和建議。

      一、照片檔案的特點

      照片檔案以其特殊的載體形式決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紙質檔案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真實性。照片一般都是現場直拍的、反映當時當地的情景和人物的情況,有較強的時間和空間感,具有客觀的真實性。

      (二)形象性和生動性。照片給人以直觀的感受,既可以看到它的外形特征,又能使記錄的事物形意結合,把轉瞬即逝的情景真實、形象地記錄下來,既可以記錄宏觀世界的各種事物,又可以記錄微觀世界的諸多現象,生動而具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了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了解。

      (三)廣泛的交流性。照片檔案信息豐富,其內容直觀能夠吸引較多的利用者,有一些珍貴的照片檔案常常被反復利用。底片和照片可以復制和翻拍,進行廣泛的交流、滿足各類利用者的需要。

      二、照片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照片檔案在高校工作中多層次、大范圍地產生。而當前照片檔案工作中卻存在許多問題,抑制了照片檔案的保管和利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材料收集不齊全,且收集到的材料質量不高。當前在高校照片檔案工作中存在一個普遍問題,就是許多會議和活動檔案工作人員不能直接參與,多數檔案工作人員不是照片檔案材料的直接形成者,對照片檔案材料歸檔的質量控制力不足。而個別攝影者由于不了解照片檔案的重要性和攝影水平不高的問題,不能及時完整地向檔案室移交照片檔案材料,就算移交了也難以保證照片檔案材料的質量,存在圖象大小不一,模糊不清。要么就是有名片無底片或無文字說明,由于檔案工作人員不在現場,不了解當時的情況,所以不能正確擬寫文字說明。有些攝影者或是將數碼照片僅保存于本人計算機硬盤中,未定期進行刻錄光盤及異地保管,數據安全存在極大隱患,數據一旦丟失,將無法彌補。

      (二)檔案整理不夠規范。檔案工作人員不能嚴格按照《照片檔案管理規范》進行整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收集到的照片檔案材料不能正確鑒別。不會收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反映工作活動全貌,主題鮮明、影像清晰、畫面完整的照片檔案材料歸檔,而是將收集到的照片檔案材料通通保存,這樣不僅影響保管也不利于利用。二是照片未進行規范化整理與著錄。未按規范重新進行命名管理,且沒有反映照片時間、地點、人物、事由、背景、攝影者等確切內容的說明。目前,在照片檔案的整理過程中,存在較為普遍的現象:一是底片未歸檔,有的是收集時已經遺失,有的則是整理過程中,因個別人員業務知識膚淺,誤認為照片檔案只是保留照片,底片沒有用處,因而將底片擅自處理;二是文字說明不規范,文字說明是照片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照片所反映的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等加以注釋、補充的資料,沒有它,許多照片就無從考究。文字說明由事由、時間、地點、人物、背景、攝影者六要素構成,編寫時要綜合運用這六要素簡明扼要,要著重揭示照片的主題。

      三、做好照片檔案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學習和宣傳。為做好照片檔案的收集工作,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檔案工作部門要按照《高校檔案管理規定》、《照片檔案管理規范》,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切實可行的照片檔案歸檔制度并組織管檔人員和攝影人員認真學習,提出具體明確的歸檔范圍和歸檔要求。二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對照片檔案的歸檔意識。目前,高校師生對照片檔案的認識比較淡薄,他們不了解照片檔案歸檔的范圍和要求,因此檔案部門應大力宣傳照片檔案的價值和重要性,使他們了解照片檔案在高等教育、科研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擴大照片檔案在高校的影響,使照片檔案收集工作獲得校內外各界的支持。作為檔案工作部門,應時刻關心學校大事,對學校開展的一切重大活動所形成的照片進行跟蹤收集,以保證照片檔案信息的完整和齊全。

      (二)加大收集力度。完整的照片檔案要求底片、照片、文字說明三部分齊全,缺一不可。收集時要注意檢查,發現遺漏或底片與照片的影像不相符、缺文字說明等,應找有關部門或相關人員核對補齊。并且要保持照片及其他文件材料的有機聯系,原則上與其對應的文字材料的保管期限一致,便于保管和利用。與其他門類的檔案工作一樣,收集照片檔案材料是照片檔案工作的第一步,是開展整理工作的基礎,沒有這一步工作,整理工作就無從談起。檔案工作者應當轉變照片檔案的收集方式,由被動收集轉為主動收集。

      (三)進一步規范照片檔案整理工作。按照《照片檔案管理規范》進行規范整理,一是對底片進行分類、編號、裝袋、上卷、案卷排列與編號;其次,對照片進行分類、組卷、上卷、編號、填寫文字說明、填卷內目錄備考表、案卷封面編目、案卷排列與編號、編制照片檔案案卷目錄。

      (四)適應技術更新,數碼攝影技術的發展,使攝影成本大為降低,攝影者可以在一次拍攝任務中產生大量的照片,雖然降低了成本,但攝影者要對大量的照片進行鑒定和篩選,給攝影者增加了工作量。因此,不但對攝影器材要及時給予更新,而且對攝影者要給予支持和鼓勵。

      篇(4)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關于高中英語的短文改錯模式一節專題課。短文改錯考查內容主要涉及詞匯、語法、句型結構等方面的知識和邏輯推斷和綜合辨析,是一種在較高層次上考查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和語言中和運用能力的測試題型,本節課通過由易到難、從單句改錯到短文改錯,再到作文互批,層層遞進、相互學習,從而逐步理解短文改錯的技巧和出題意圖。同時,通過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能夠互相幫助、取長補短,達到高效學習的最佳效果,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三學生,全班49名學生。學生的學習程度層次不齊,一些學生基本具備了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但有絕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比較差,因此,這些學生靠語感來辨別錯誤的能力普遍不高,也不會用語法邏輯來辨別錯誤。經常是讀完文章之后都發現不了幾個錯誤。甚至部分同學對英語學習已經失去信心,英語學習的態度是消極的、是被動的。因此,在本節課中,短文改錯技巧的教學采用“單句操練、分類擊破――口訣記憶、促進理解――回歸語篇、整體推進――作文互批”的模式,層層遞進,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

      教學流程:

      1. 導入:圖片導入、找出差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導入正題。

      2. 技巧歸納: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 鞏固應用,熟悉技巧: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4. 拓展提升: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5. 作業:學以致用、鞏固復習。

      教學過程:

      Step1:借助圖片(找不同)導入。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引出話題。

      Step2:自主學習,學議結合,探究改錯技巧。

      ①Skill1:types of mistakes

      多詞意≤2 缺詞≤2 錯詞≥6

      ②Sktill2:the right form

      ③Skill3:test contents(知識點考查分布)

      A Limerick

      動詞形,名詞數 代詞格,細領悟

      還要注意形和副 冠詞連詞長光顧

      非謂語動詞西辨別 句子成分多分析

      介詞搭配要記住 邏輯錯誤須關注

      ④Skill4:三不改、三原則

      ⑤Skill5:steps to correct a passage

      Step3:小組互動,合作交流,通過具體應用鞏固學習技巧。

      1. sentence-correcting

      (1)now my picture and prize is hanging in the library.

      (2)my teacher gave me some advices of learning English.

      (3)He asked angry if we had finished the work.

      (4)I saw him enter into the classroom.

      (5)We must try our best to learn every thing by myself.

      (6)I caught a sight of him.

      (7)I live in Beijing, where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2. Passage Correcting

      The Value of reading Books

      People often say that gold or silver are the most valuable things in the world. But I don’t think. In my opinion, to read books are more valuable than anything else .The old saying “To open a book is always helpful” quiet clear tells us that how good it is to read a book. Books are our friends. They introduce us different kind of knowledge and lead us down the road to succeed. Books are our teachers. They teach our science,literature and so on. Books tell us what is good and what is evil. But only books can tell the good from the bad. Therefore ,to read more books is the best policy for we young students.

      Step4:小組活動,作文互批,能力提升

      Step5:短文改錯技巧小結,布置作業,進一步鞏固本課內容。

      二、案例描述

      本節課以現如今網絡找異同游戲的圖片導入正題――短文改錯技巧。同學們看到自己喜歡的明星圖片異常興奮,但馬上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icture?”同學們找出兩個異同。之后,教師引導進入正題,這個思考的過程和完成短文改錯習題思考的過程有相似之處,那就是一定要細心還得有耐心。接著教師提問,除此之外,做好短文改錯還需要什么?答案有很多,比如,要有郝的英語基本功等,然而在這些答案中,在短時間內能夠學到的就只有技巧了。通過揣摩學生心理,捕捉與本節課相關的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在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中,循療漸進,學生了解了短文改錯解題技巧。在進行到Step 3.小組互動,合作交流,通過具體運用鞏固學習技巧階段,學生先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小組合作交流,之后是成果展示,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好幾個小組的代表都舉手想要回答問題,筆者非常高興。筆者的想法是先請平時成績不是很好的一個同學上前展示,然后再請英語水平較高的同學補充,如果還不完整大家在教師的引導下繼續思考。筆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第一個同學的答案在投影儀上進行了展示之后,除了字跡比較凌亂之外,就是最明顯的地方都改錯了。幾乎改每一個地方別的同學都有異議,這是筆者始料不及的。筆者知道這個孩子基礎不好,但沒料到他那么積極地回答問題卻沒有改對一個,這是一節公開課,面對那么多聽課的教師,筆者也覺得很不好意思。然后,筆者找出最簡單的設錯的地方,引導他想想剛剛學過的技巧,運用技巧去改正,結果真改對了,同時鼓勵再細心一點,運用技巧一定可以做好,這時全班同學和聽課教師都鼓掌……課堂在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中。筆者關注到,此后課堂上的(上接第112頁)同學們更加用心、更加專注,兩位同學高興地坐下了。學生向教師投來敬佩的目光,作為課堂的主導者,筆者內心充滿自信。

      三、案例反思

      1. 課堂教學常常不會按照教師預先設計的那樣進行,所以我們應當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是,我們作為教師,要善于處理課堂教學中的突發事件,冷靜處理并駕駛它。本節課上,筆者和全班同學一起鼓勵上前展示的那名學生,讓他對自己更有信心。

      2. 給各個層次的學生機會,讓其更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如本案例中,那個學生的基礎不是很好,但筆者認為他應當獲得同樣的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這樣他會覺得教師認可他,形成自信、積極向上的品格。

      3. 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基礎,加強基礎知識。加強閱讀,擴充知識結構。短文改錯實質上屬于短文閱讀的一種,要有效地完成改錯,就必須先讀再改;除了多做模擬改錯專項訓練外,在平時寫作過程中就要注意自己容易犯的語法錯誤;同時花時間指導學生進行作文互批。

      篇(5)

      評判性閱讀(Critical reading),也稱批判性閱讀,評判性閱讀是分析性閱讀,是一種深層次的閱讀, 是在認知、理解、記憶文本信息的基礎上,對文本的作者和內容進行分析、質疑、辨別、推敲、篩選和評價,挖掘文本的隱藏含義或寓意(read between and beyond lines),了解文本中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等方面的技巧,關注作者觀點、情感態度和寫作意圖等,從而達到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

      在評判性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讓學生提出有質量的、分析性的思考層面的問題,如何能使我們的閱讀課真正成為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培養思維能力的課型,這就有待于教師的指導。

      1.1教師要關注對閱讀文本的精準解讀,激發學生參與文本閱讀的積極性

      教師要科學有效地設計問題,激發學生參與文本閱讀的積極性,真正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拓展內涵、發展思維的閱讀教學目的。然而,基于大量的課堂觀察,我們發現許多教師沒能真正準確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內涵,對文本信息的處理仍停留在一些表層信息的理解及知識點的講解上,而沒有設計深層次的思維性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思考,忽視了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分析、綜合、評判等較高層次的思維訓練和培養,無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過程中,大大降低了閱讀教學的效率。

      1.2教師要注重所設問題的思維含量,激發學生的思維參與

      教師在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問題的思維含量。 在讀前階段,問題的設計圍繞文本話題,以形式多樣的方式導課,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思維。在讀中階段,設計凸顯文本主線,圍繞文本主題的問題,幫助學生梳理文本,拓展內涵,發展評判性思維。在讀后階段,學生對文本信息已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可以從文本內容、寫作意圖和文化背景等角度來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分析、綜合和評價,培養學生深層次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評判性閱讀的思維品質。

      1.3教師要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探究思考的熱情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各種機會與情境,鼓勵和引導學生,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思考的熱情,首先學生學會生疑,對閱讀文本的字詞和句子生疑;再讓學生學會質疑,對閱讀文本的標題、信息和作者的寫作意圖質疑;最后讓學生學會置疑,讓學生根據所讀文本創設問題,教給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評判性思維訓練,真正培養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2. 評判性閱讀問題設計的策略及案例分析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師要設置合理有效的問題來深入分析各個部分,問題的設置不能僅限于對文本信息的查尋和理解,還要有深層次的、開放性的,拓展性的問題,適度提高思維層次,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的課例是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 這一單元的閱讀教材Unit 4 Reading: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課例背景】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天文學”,內容涉及太陽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宇宙大爆炸、月球探秘、黑洞效應等,閱讀篇章講述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進化的過程。

      【課例呈現】

      2.1讀前(Pre-reading)

      圍繞單元文本話題,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在執教這一單元的閱讀教材時,在讀前導入部分時,教師先播放一段有關生命起源的視頻,師生間的問題就此展開:

      (1) How did the earth come into being?

      (2) How did life begin on earth?

      【設計意圖】話題導入,設計的問題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預測文本內容。

      2.2讀中(While-reading )

      梳理文本內容,構建有效信息。在讀中環節,教師重在設計問題,幫助學生對文本信息進行準確梳理,因此,在讀中環節,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

      (1) Why was the earth different from other planets?

      (2) Why do you think humans are the cleverest animals on the earth?

      (3) What problem is caused by human beings?

      【設計意圖】在文本梳理以后,教師可以適時針對文章的一些細節內容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快速捕捉信息,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加深理解文本內涵。

      2.3讀后(Post-reading)

      拓展文本內涵,發展評判性思維。在讀后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和挖掘文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找準切入點設計問題,拓展文本內涵,發展學生較高層次的思維。

      這一單元的閱讀教材Unit 4 Reading: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一文以這句話收尾:So whether life will continue on the earth for millions of years to come will depend on whether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作者給讀者留下一段“空白”或“懸念”,需要我們學生用心品味。因此,在文本梳理以后,教師可以適時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去填補這段“空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思維層次,培養評判性思維能力。教師可設計如下問題:

      (1) What are the problems that we are facing now?

      (2) What can we do to help solve the problem?

      在提問What are the problems that we are facing now? 問題時,為了降低學生語言輸出的難度,教師可以給學生搭建充足的語言支架。

      Now, I’ m worried about the future of myself and humans...

      Humans developed new of growing, hunting and moving around. As time went by they covered the earth. Now carbon dioxide has been putting into the , which heat escaping from the earth into space. As a result, the problem of occurs. Whether life will continue on the earth for millions of years to come will whether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設計意圖】在讀后環節,教師抓住文本中語言結構的亮點,提供一定的語言支架,設計連貫性的問題,培養和訓練學生評判性閱讀策略,不斷激發學生分析、綜合和判斷能力,幫助學生發展評判性思維。

      3. 結束語

      在評判性閱讀教學中,問題設計要以學生的評判性思維發展為導向,問題的設計要整體性和連貫性,問題設計要有梯度和層次,問題設計不僅涉及對文本進行表層理解,還有與文本有關的深層次的問題,我們要有意識地關注問題設計中的學生思維活動層次,加強對學生進行評判性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6)

      一、案例基本情況

      (一)來訪者一般情況

      廖XX,女,1987年9月13日出生,漢族,XX大學三年級學生。姐弟3人,行1,身高大約1.61米左右,體態正常,無重大軀體疾病歷史。聯系方式:略。父親為教師,母親待業,家庭基本和睦,無老人同住。調查父母無人格障礙和神經癥,家族無精神病史。

      首次來訪時精神行為狀況:來訪者一個人前來咨詢,衣著整齊,對時間、地點、人物定向準確;情感活動與內心體驗及周圍環境相協調,情緒低落;接觸主動,說話處事節奏平穩,能詳細描述自己的感受,自控能力較差;自知力好,能夠認識到自身長期以來不良情緒體驗的變化對自己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邏輯思維正常,求治心切。

      (二)來訪者要求咨詢的問題

      主訴:因戀愛問題出現自卑、焦慮2個多月,近期加重并伴有頭痛、失眠、注意力差、學習效率低、好發脾氣等現象。

      (三)心理師對問題過程的描述

      4個月前男友提出分手時曾出現過自卑、焦慮的癥狀,由于貧血、身體不好等多種原因兩人沒有分手,經朋友及同學的安慰,其癥狀很快得以緩解。2個月前發現男友暗自跟其他女生交往,害怕男友再次跟自己分手和希望獲得愛情的愿望發生矛盾,另外面臨第二次等級考試的壓力,產生了心理沖突,再次出現自卑、焦慮的癥狀。

      近期癥狀加重,并伴有頭疼、失眠等軀體上的癥狀,朋友勸解自我開導均無效,痛苦不堪,前來咨詢。

      (四)來訪者背景資料

      通過攝入性會談,來訪者陳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目前的現狀。

      1.個人成長的自我描述

      廖某從小接受著傳統的家庭教育,在家排行老大,有弟妹各一人。父母事事要求她為弟妹做好榜樣,因此她處處對自己嚴格要求,從小好強,學習自覺,興趣愛好較少,很少與同學玩耍、做游戲,小學、中學在學習上很努力,是家長、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同學心目中的好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父親因對母親不很滿意,對母親的態度十分冷淡,她對父親的這種做法很不滿意。加之父親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父女關系十分緊張。平時跟母親相處得多一些,跟弟妹的關系還不錯,自信、獨立、追求完美是她的主要個性特點。

      2.一般現狀的自我描述

      自述:我是一名大三學生,與男朋友交往已經快兩年了。感覺相處得還是比較好的。四個月前男朋友突然提出分手,說“兩人的緣分已盡,再處下去也不會開心?!边@件事對我的打擊很大,感到非常的委屈、自卑和困惑。后才知道原來是男友外出比賽時看上了同專業的小師妹。而且對方從各方面來講都不如我。當時情緒低落到極點。雖然后來因為身體原因生病住院,男友又表現出很關心的樣子,并發誓跟那女生一刀兩斷,最終兩人沒有分手。但是,自認為男友對自己沒有以前好,這學期開學(2個月前)他沒有去車站接我,我自己帶了很多行李(又趕上例假),覺得很委屈,他以前不是這樣子的。我很喜歡他,不想和他分手,也特別想他對我好些。后來,同學告訴我看到他和另一個女生去溜冰,當時就呆住了,心里感到很委屈,害怕。他怎么能這個樣子?問他也不做解釋,有時就干脆躲著不見我。本想著快英語六級考試了,把這感情的事先放一放,可我現在上課不能集中精力,記憶的東西剛背會一會兒就忘記,感到很有挫敗感。晚上怎么也睡不著,白天沒有精神,注意力更難集中。其實我很想這次能考過(上次就差了幾分),可是這個樣子根本不可能通過,對自己一點信心也沒有,真是沒有用!我感到前途渺茫,對自己也十分的失望。最近兩周更加心煩氣躁,情緒不穩,不愿與同學有過多的交往,看什么人都不順眼,好沖動,一點小事就容易失去控制,有時還自己哭,感到很疲乏。(以上內容根據來訪者口訴整理)

      二、咨詢問題的歸類及診斷

      (一)對是否精神障礙的基本判斷

      依據上述來訪者的資料,根據郭念鋒教授判斷心理正常與異常三原則,來訪者的主客觀世界是統一的,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內心感到痛苦焦慮,能主動尋求幫助;其癥狀表現出知、情、意協調一致;人格保持相對穩定性;無邏輯思維的混亂,無感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分裂癥等重性精神病。

      (二)心理問題的歸類或診斷,診斷依據與鑒別

      根據精神檢查和臨床資料的收集分析:來訪者個性好強,智力水平正常;與咨詢師談話時目光熱切伴緊張、焦慮;情緒低落且不穩定。對自己的狀況有客觀的評價。未發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下面從社會學、心理學、醫學這三個緯度進行對來訪者心理問題進行歸類診斷。

      1.社會學分類層面

      (1)戀愛婚姻與家庭問題;(2)人際關系問題;(3)學校學習與適應問題;

      2.心理學分類層面

      (1)情感(緒)問題;(2)認知問題;

      3.醫學分類層面

      (1)根據CCMD-3,來訪者心理行為癥狀不足以滿足抑郁癥的診斷標準。根據許又新的神經癥評分標準小于6分,故也可以排除神經癥。

      (三)嚴重程度

      依據心理問題嚴重程度的劃分,廖某的心理問題屬于嚴重心理問題,具體診斷依據如下:

      1.該來訪者自從男朋友第一次提出分手后,其痛苦的情緒體驗是正常的反應,由于廖某從小有爭強好勝的性格,但沒有經歷過大的失敗和挫折,在面臨失戀打擊后,自我意識修正能力不強,特別對男友看上不如自己的小師妹耿耿于懷,自我評價走向一個極端;以至于后來男友沒有去車站接自己卻和其他女生去溜冰以及在學習中的不順利所出現的心理問題都具有現實意義。

      2.第一次和男友雖然并沒有分手并很快消除了不良情緒,但其的認知觀念發生了偏差,但這次聽說男友與其他女生交往和考級問題時,導致其不良情緒的再次發生,癥狀持續2個多月。

      3.反應強烈,緊張、害怕、注意力不集中,有泛化現象,如人際關系交往減少;在宿舍因心情煩躁有時會和同學發生沖突;出現睡眠問題,學習受到影響,痛苦無法自行解決;沒有器質性病變。

      4.來訪者目前的情緒癥狀對其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社會功能反面已經產生輕度的影響。

      (四)心里測查結果

      1.SDS標準分59分解釋:輕度抑郁

      2.SAS標準分55分解釋:輕度焦慮

      根據測查結果可以看出,來訪者情況不足以滿足焦慮癥條件。

      三、心理師對問題的歸因分析

      (一)生物學層面

      求助者為女性,21歲,正處于青年時期。無重大軀體疾病史,無“腦炎、腦膜炎”等中樞神經感染、高熱抽搐、昏迷史;無嚴重頭部外傷史。近一周來訪者出現的頭痛失眠、頭痛、失眠、注意力差等癥狀主要是由于思想壓力過重造成的,以至于影響到學習效果。

      (二)社會與環境層面

      依據埃里克森的理論,戀愛和婚姻是青年時期的主要任務。正因為來訪者沒有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正確對待愛情中的挫折,而是采取消極的態度,產生了心結,自我評價走向極端――自卑,以至于再次出現感情危機時陷入了痛苦、苦悶之中。當來訪者面臨等級考試時,上次考試的失利本是個正?,F象,但來訪者并沒有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客觀的分析評價,導致不良情緒的產生。這不但影響到學習,也應影響到社會交往方面,社會主動性降低,同時也影響到跟宿舍同學之間的人際交往。

      (三)心理原因

      青年期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發展到成熟的重要階段。由于來訪者的自我意識發展不夠穩定,自我意識修正能力不強,當來訪者面對男友提出分手所引發不良情緒時,加上其性格特點,認知觀念產生偏差。來訪者消極被動的處理戀愛問題,沒有樹立合理的戀愛觀,但此再次面臨感情危機時,對愛情的渴望和對擔心失戀的恐懼而產生的心理沖突再次被激化,與此同時擔心等級考試不能順利通過,其錯誤的認知觀念被進一步強化,不良情緒癥狀不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以至于出現了泛化現象,社會功能也輕度受損。求助者個性追求完美,爭強好勝。

      四、咨詢方案與知情同意

      (一)咨詢目標的制定

      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

      (1)協助其合理分析情感危機的原因

      (2)糾正其對情感問題所產生的錯誤認知信念

      (3)學習掌握ABC理論,針對自己的不良情緒進行分析,逐步減輕焦慮、自卑的不良情緒癥狀,改善睡眠狀況

      (4)探討如何正確面對人際關系和學習壓力

      2.遠期目標和終極目標

      在消除來訪者不良情緒體驗這一遠期目標的同時,幫助來訪者能夠不斷地進行自我探索、分析、判斷自己的認知觀念,修正錯誤觀點,強化合理的信念,以達到促進來訪者的心理健康和發展,重返實現人的潛能,習得健康有效的自我調節能力,達到人格的完善這一種終極目標。

      (二)咨詢方案制定所依據的理論及采用的治療方法

      咨詢方案的理論依據主要是認知心理學理論,采用合理情緒療法。這種方法旨在通過純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辨的途徑,改變來訪者的非理性觀念,以達到幫助其解決情緒和行為問題的目的。

      (三)擬實施的步驟

      合理情緒治療方案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心理診斷階段

      任務目的:咨詢師讓來訪者對合理情緒療法有個初步的認識了解。(咨詢一次)

      第二階段:領悟階段

      任務目的:讓來訪者更深層次上領悟引發起不良情緒的根源所在,學會區分合理與不合理的信念。(咨詢一次)

      第三階段:修通階段

      任務目的:主要運用于不合理信念辯論、家庭作業的方法和技術,使來訪者修正或放棄原有的非理性觀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從而使癥狀得以減輕和消除。(咨詢三次)

      第四階段:再教育階段

      任務目的:鞏固前幾個階段所取得的治療效果,幫助來訪者在認知方式、思維過程以及情緒和行為表現等方面重新建立新的反應模式,以減少生活中的情緒困惑傾向。(咨詢一次)

      咨詢師和來訪者共同協商制訂咨詢方案,在開始實施方案時征求來訪者的同意,向來訪者說說明治療效果取決于其配合程度,并指明在咨詢過程中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每周會談一次,一次50分鐘。(治療歷時6周,主要過程見附件記錄)

      五、咨詢效果評價

      1.來訪者的主觀感受

      心情開朗了許多,慢慢感覺到自信又回到自己的身邊,學習積極主動,和同學之間的關系緩和了很多,心態也逐漸平和,戀愛觀有了很大的轉變。在宿舍中也不亂發脾氣,關系融洽。

      2.心里測查結果對比

      SDS:48分 解釋:正常

      SAS:46分 解釋:正常

      3.咨詢師的評價

      在整個咨詢過程中,求助者基本掌握了合理情緒療法基本原理,能夠很好的運用分析方法來控制自己的情緒,認真完成家庭訓練作業,咨詢結束時來訪者以往的不良情緒體驗基本消失,治療效果較好。SDS\SAS測查結果標準分趨于正常范圍內驗證了治療的效果。

      六、總結

      1.需要改進和肯定的方面

      咨詢過程中,靈活運用各種咨詢技術的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經驗總結

      雖然在咨詢開始階段,咨詢師已經同來訪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詢關系,可是仍然會出現阻抗現象。這就要求咨詢時及時準確地分析產生阻抗的原因,同時咨詢時要靈活機動調整談話的內容和方式。另外,要很好地掌握識別和處理移情,為盡量避免來訪者移情與依賴的發生,在每次會談中或咨詢關系正常結束時,提早讓來訪者做好思想準備。

      參考文獻:

      [1]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篇(7)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4. 058

      [中圖分類號] G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14- 0097- 02

      檔案是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保存備查的文字、圖像、聲音及其他各種形式的原始記錄。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發展,高校檔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高校檔案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其水平的高低不僅代表著一個學校的管理學科和辦學特色,同時也可以為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提供檔案信息服務,進而促進高校的發展建設。高校檔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它真實地反映了學校各個時期的面貌,在學校行政管理、教學科研、維護學?;驇熒鷨T工的利益、編史修志等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就目前高校檔案管理的若干問題談談自己的想法。

      1 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對高校發展的重要作用

      高校檔案來源于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等項活動中,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對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它是保持高校管理、建設工作連續性的重要前提,可以為高校黨政管理工作提供考查憑證,為高校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提供參考依據,為教學評估工作提供基礎數據,為宣傳教育提供生動素材,為編史修志提供材料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講,市場經濟就是法制,法制社會要求無論為什么事都不能憑記憶隨意地、盲目地處理問題,要依據事實、按章辦事。學校檔案是學校依法治校最可靠的事實依據。它不僅具有一般意義上的查考價值,而且具有權威性的憑證作用,其效力是其他事物所無法比擬的,檔案為高校管理、建設、科研、評估等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儲備。高校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質量高低、規范與否,歸檔是否科學,是高校檔案管理工作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沒有這樣一個基礎,高校檔案工作就無從做起,可以說,高水平的高校管理工作可以成就高水平的高校檔案管理工作,高水平的高校檔案管理工作能夠推動高校管理工作的發展[1]。

      2 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高校檔案在發展速度、規模、效益等方面呈現出了突飛猛進的勢頭,檔案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存在較多問題。

      2.1 檔案工作得不到充分重視

      目前部分高校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單位的檔案工作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不是經濟指標,又不出什么經濟效益,沒有擺上應有位置,沒有認識到做好檔案工作會更好地促進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將高校檔案工作附屬化。由于管理者檔案意識淡薄,造成了檔案工作松散和檔案流失嚴重,各種基礎材料殘缺,統計數據失準等種種弊端。在實行基層部門文件材料立卷歸檔過程中,有的部門領導將部門立卷視為額外負擔,各部門往往因為歸檔立卷不及時而造成材料積壓,有些文件因保管不善己經殘缺不全;一些兼職檔案員收集的檔案玉石不分,有的材料殘缺不全,有正件缺附件,有批復無請示,有的同一份材料重復收集等等,也有個別學校的檔案竟接連幾年沒有收集整理,更別說按照《檔案法》的規定移交檔案館了,還有的單位檔案室變成了儲藏室,致使學校的檔案工作發展緩慢,不能很好地適應學校建設的發展[2]。

      2.2 檔案管理手段落后,檔案信息利用率不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辦學條件越來越好,計算機技術也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很多高校檔案部門都配置了現代化管理設備,購置了檔案管理軟件,實現了微機化管理。即便如此,與現代先進技術比較,檔案管理工作還是比較滯后,從系統的數據處理形式、管理對象、功能實現程序等方面看,不少學校是將計算機管理系統功能目標和運行機制確立在對本檔案館內部案卷級和文件級的目錄編制。統計與檢索等基礎性管理上,檔案數據庫大多是條目數據庫,缺少全文數據庫和多媒體數據庫,比如光盤、錄音、縮微、照片等載體的檔案僅占小部分,不少檔案館聲像檔案還呈現空白,極大地限制了檔案處理和有效利用。隨著現代先進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這種狀況無法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也不能很好地適應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2.3 檔案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篇(8)

      學籍檔案作為衡量教學管理水平和質量的主要信息資源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可以為教學管理部門對教學環節進行有效的協調控制提供信息,為學校領導對學校的發展預測、決策等提供可行的信息依據;二是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改革、教育評估和教學評價提供真實的原始資料;三是可以為社會和用人單位選拔、錄用、聘任和晉升以及確認學歷證書的真假、學歷證書的遺失補辦、學生出國留學等提供重要的參考、借鑒及服務。

      我國高等教育從1999年開始擴大招生規模,2002年又進一步放寬了對普通高校招生的年齡限制。高等教育逐步從精英教育階段進入大眾化階段,并呈現出多樣化、綜合化、國際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高校學籍管理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徹底摒棄陳舊落后的人工管理方式,將科學、先進、高效的信息管理引進管理領域。以我校為例,其辦學規模已由1999年在校生2784人發展到2009年的7500人左右,十年間學生人數增長了2.7倍,學籍檔案管理也經歷了從人工管理、單機版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到網絡化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三個發展階段。目前的學生學籍管理系統依托校園網絡形成一套完整的學生學籍電子檔案信息,可以十分便捷地統計、查詢、檢索學籍的各類信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學質量的動態情況,并可及時進行調控。

      二、學籍檔案管理現代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籍管理制度還不夠健全

      為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依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各高校制定了適用本校的學籍管理制度,但由于目前國內多數高校的學分制處于學年學分制向完全學分制的過渡期,相應的管理制度也表現出許多不符合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情況。如學生選課問題。學分制實施后很多高校學生在選擇選修課時,由于開設課程先限制了名額,使有的熱門課程很短時間內被選滿,學生只好隨便選一些并不感興趣的課程,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如學生重修問題。大多高校專業課以學年為期,使學生的重修必須隔一個學期跟下一年級一起學習;再如學生休學年限問題。學生休學規定以一學年為期,如果學生想休學一學期后復學,將導致學生無法跟班學習。

      2.學籍檔案材料不完整,管理方式落后

      近十年來,全國高校招生人數由1998年的200萬人飆升至2008年招生人數的近1300萬人,快速擴招使各高校學生數量急劇增加,學生信息量也翻倍增長,有部分高校的學籍檔案管理卻并沒有太大的變化,管理方式的落后大大增加了學籍檔案管理人員工作量,也造成學籍檔案材料不齊全、不完善的現象。如學生在填寫學籍卡時不能按要求填寫完整,有的單親家庭學生不愿意填寫離異的父(母)親,使信息欄空置或填寫“已故”;有的學生不使用規定的黑色碳素筆填寫或者填寫字體模糊不清隨意涂改;有的輔導員填寫學生操行、獎懲時摻雜人情因素和水分,不夠客觀公正,致使學籍檔案不能準確完整地反映真實情況,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及檔案的保存價值大打折扣。

      3.學籍管理制度的宣傳力度不夠

      高校學籍管理制度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明了方向和目標,有人認為學生了解學校有關管理規定是很自然的事,每位學生入學后發一本《學生手冊》自已看就行,管理部門很少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和討論。使得學生總是到教學主管部門詢問關于學籍方面的問題,如休學、轉專業、重修、免修、緩考如何辦理,有些學生因對管理制度一知半解,直到因違反相關規定受到處分時才后悔莫及。

      三、實現學籍檔案現代化管理的對策

      實現高校學籍檔案管理制度化、歸檔規范化、管理現代化是高校學籍檔案工作的奮斗目標。筆者基于自己的工作經驗提出幾點對策。

      1.完善學籍管理制度,加大制度的宣傳力度

      第一,高校應建立健全學籍管理機制,實行由主管校長負責、教學主管部門監管,設置專職學籍管理工作崗位和人員,各院系及學生工作處、招生就業部門配備兼職學籍管理人員。制訂學籍管理工作流程,嚴格管理,維護學籍檔案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推進學籍檔案管理規范化。

      第二,依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普通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和相關政策法規,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如學籍管理規定、注冊制度、休(復)學制度、轉專業、轉學制度、學籍管理人員崗位職責等,同時根據學籍檔案形成的規律制定包括學籍檔案從產生、收集歸檔到查詢、利用、安全保密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制定相關制度時還必須立足于“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進一步完善選課制度,適度放寬選修課人數限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改變重修、休學以一學年為期的限定,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準許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以一學期為期限休學,鼓勵學生自學與老師的指導相結合,努力解決重修、休學后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困難的問題。

      第三,加大對學籍管理制度的宣傳,如對休(復)學、轉專業、重修、免修等相關規定程序使用清晰易懂的流程圖來表示,使學生一目了然;充分利用校園廣播臺、校園網、宣傳欄、座談、競賽等形式定期宣傳,把替考、作弊、曠課等違紀行為制止在萌芽時期,真正做到以教育為目的,使學生沿著人才培養的正確軌道成長。

      2.改進學籍與學籍檔案管理手段,提高管理質量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使得學籍管理工作任務越來越重,靠手工操作效率太低,容易出錯。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學籍檔案管理水平的關鍵,它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的準確性,實現資源共享,可使教學管理數據統計可靠、準確,可使情況反饋及時、信息搜索客觀,全面增強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便于各級領導和部門掌握情況,進行必要的協調控制,為學校發展預測、決策提供信息依據。

      提高高校學籍檔案管理質量,首先要實現學籍檔案的規范化管理,如學籍檔案信息采集要求完整、準確、真實;檔案的分類要科學;文件材料的歸檔要及時。我校自2007年底引進并啟動網絡化現代化教學管理系統以來,教學管理及學籍管理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善:首先,規范學生學籍信息的采集。在招生信息的基礎上加以補充,經學生本人確認、學籍管理部門審核后統一打印學籍卡,減少了學籍卡因填寫字跡潦草、模糊、涂改、專業班級簡稱及學號等信息不規范的現象,學生基本信息的形成為取得學籍的學生提供了學籍注冊情況的查詢渠道。其次,學籍異動處理及時。對學籍異動學生進行實時更新,使任課教師或相關部門及時了解學生異動情況,使學生信息準確。第三,方便了教學質量評價與學生成績查詢。學生成績在任課教師完成課程教學計劃時經考核后,登錄校園網錄入并打印成績總表,成績提交后任課教師沒有取消更改成績的權限,保證了成績管理的準確性和嚴肅性。學生成績查詢必須在對任課教師進行教學評價后才能查詢成績。第四,實現了教學計劃管理、智能排課、選課管理、教材管理的信息化,同時對英語應用能力及大學生四、六級英語等級考試報名、畢業資格審查等發揮重要作用。該系統在不斷使用中加以完善,提高了我校教學與學籍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了教學管理質量。

      3.提高學籍與學籍檔案管理工作水平

      學籍與學籍檔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關鍵是建立相對穩定的高素質學籍檔案管理工作隊伍。由于學籍檔案管理工作具有連續性及滯后性的特征,要求學籍檔案管理人員必須相對穩定,一份完整的學籍檔案需要3~4年才能最終形成,沒有一支穩定的隊伍就很難做到有始有終。同時學籍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都很強的工作,這些都要求學籍檔案管理人員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具有為教學工作和學生服務的思想,盡職盡責;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做到知法、學法、守法,維護學籍的真實性;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必須熟悉整個學籍管理流程,解決日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應用水平,掌握現代化管理技術,利用先進的信息傳播技術在計算機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學生學籍信息檔案。

      總之,高校學籍檔案管理是在學籍管理過程中對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的真實記載和反映,是教學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學籍與學籍檔案管理,尤其是借助校園互聯網來實現學生學籍管理信息化,是促使學籍與學籍檔案管理逐步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的必然途徑。

      參考文獻:

      [1]解穎嫻.高校學籍檔案管理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1).

      篇(9)

      收稿日期:2007―10―05

      作者簡介:陳娟(1966―),女,漢族,江蘇省淮安市人,大學本科,淮陰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教學科科長,中學高級教師,主要從事教育管理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檔案是成人高校學生在學習期間反映各項教育管理實績的真實而又原始的記錄,也是衡量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還是高等學校發展成人教育和開展成人教育教學、科研的重要信息來源與決策的依據。因此,科學管理成教檔案,既是成人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教學與學生管理水平的需要。作為專職成教管理工作者,科學、規范、嚴謹、及時地搜集和歸納各種成教檔案,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國成教規模迅速擴大形勢下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

      一、盡早從傳統的純手工操作狀態中解脫出來,實現成人教育檔案的現代化管理

      近年來,雖然計算機的使用越來越普及,但在成教檔案管理領域,有些學校還未能擺脫或完全擺脫手工操作的狀態。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邁進,很多成人高校已充分意識到運用現代化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手段可以更準確、更系統、更及時、更省時地管理檔案,于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管理系統已逐步建立,成教檔案管理也將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許多以前不可能或者難以辦到的事情,通過計算機信息處理后,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從某種意義上說,檔案管理的過程就是信息處理的過程,管理者及工作人員每天都在運用信息、加工信息、傳遞信息、儲存信息。所以,成教檔案管理工作要上新臺階,就要充分利用計算機來管理。

      具體地說,運用計算機進行包括學籍在內的檔案管理,可以彌補純手工操作的書面材料易錯、易損、費時、費力等缺陷。比如說學籍檔案管理,必須以完整的原始信息、原始數據為依據,而原始材料的管理在學籍管理中一直是一件很令人頭疼的工作,既要防止出現手工的添加錯漏和人為的損毀,又要避免自然的損毀,如蟲蛀、霉爛、缺頁等,使用計算機管理以后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同時,為了防止原始材料的遺失,一般總要多備幾份以防不測,或者只需摘錄其中的部分信息以供不同人的需要,而完全靠工作人員手工抄寫。但使用計算機處理就不同了,它可以保證你隨時備份而前后材料完全統一,它也可以保證你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而不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查詢、去核對。再如,成教生由于其特殊的工學性質常常需要變更學習材料,如轉學、轉專業、免修免考、休學退學等等,這就意味著我們要不停地改動學籍材料,書面上的修改固然必要,但它卻無法承受反復修改而造成的書面的涂改,一次又一次的重新排列組合。使用計算機就簡單多了,你只需輕點鼠標,或插入或刪除或拖拽或計算,一切在瞬間就實現了新的排列組合,清清爽爽,井然有序。又如年年要組織的英語計算機省級統考,本是一件相當繁雜的工作,從學員報名、考場安排、準考證制作到考試結果的查詢登記公布,單憑手工操作是又費時又費力,且極容易張冠李戴,但運用了一套計算機軟件自動生成系統則使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二、盡快適應計算機操作的熟練化、專業化和規范化,提高成人教育檔案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盡管我們已充分意識到成教檔案工作要上新臺階必須利用計算機來管理 ,但也必須認識到,計算機畢竟是一個工具,它最終要由人來操作,它不可能代替人。具體地說,進入計算機的所有原始數據必須由人來提供和輸入,如果管理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存在這樣那樣的不熟練或不專業的問題,導致在輸入或倒入過程中出現數據錯誤或數據丟失等問題,則會造成原始數據庫不真實、不準確,從而發生錯誤的連鎖反應,使現代化的手段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用。另外,如果管理人員不懂計算機的操作知識,面對計算機手足無措、手忙腳亂,那再先進的科技手段到這里也只能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延誤“戰機”不說,還勞民傷財。所有這一切,都會造成不能有效地發揮計算機效應反而給檔案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的嚴重后果。所以,作為成教管理人員,必須盡快學會一整套計算機操作和管理的知識,并以科學、規范的態度對待計算機管理,以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具體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定期組織有關工作人員參加系統的計算機辦公自動化的輔導和培訓,特別是加強計算機、信息、網絡等知識和技術的培訓以及電子檔案的接收、保管等方法和技術的學習,并明確提出要求,所有管理者必須通過相應的考核,取得相應的專業證書,持證上崗。

      2.辦公室需配齊配足必要的計算機辦公系統,特別是一些新軟件的引進和開發要舍得投資,并要保證及時到位。

      3.工作人員的科學意識要到位,不能過度依賴計算機。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對計算機操作的監督和檢查力度,要反復核對每個信息項,保證做到準確無誤。

      三、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成人教育檔案管理的專業化、規范化水平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高等院校中的成人高等教育只是普通高校的附屬品,盡管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大量成人再學習、再提高的需求,但與普通高校相比,它在師資條件、環境設備、經費投入上相差甚遠。也正因如此,一方面,成人教育成了普通高校創收的手段;另一方面,成人教育的檔案管理隊伍也良莠不齊。人們普遍認為,成教檔案管理工作者不需要太高的文憑和學識,這種觀念導致了一批缺乏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人員涌進了成教隊伍,造成成教管理隊伍素質滑坡、知識水平落后、管理意識不強。而成教檔案管理畢竟是一項越來越重要的工作,沒有一支過得硬、高素質的專業管理隊伍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成教檔案就是學籍檔案,比較單一,其實成教檔案的內容非常豐富、形式也多種多樣,這些都需要系統地搜集和整理,而且平時就要做好歸類立卷工作。其中有一部分材料是要交給學校綜合檔案室集中保管的,像學生的學籍卡、錄取名冊、驗印名冊、學位審批表、轉學轉專業材料,其他材料則需要由成教主管部門或系部自己保管。一些管理人員主動服務意識不強,管理方法欠缺,不失時機地收集整理檔案的意識淡薄,不懂得合理安排好填寫、搜集、歸類、立卷、造冊登記的流程,不懂得哪些材料應該歸檔、何時歸檔、歸在何處、歸檔期限,現有的材料不懂得及時歸類存放,甚至漫不經心地丟失材料,到了歸檔時才發現好多材料不完整,該收集的沒收上來,不該收的倒收上來了,結果是亂七八糟地堆在一起,那么檔案的錯漏缺損、亂七八糟的現象就在所難免了。特別是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時代,對檔案管理人員的要求更高了,能否熟練操作教務管理的軟件,及時接收、保管電子檔案,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的考驗。

      綜上所述,成教檔案管理工作必須大量引進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專業管理人才,對現有的參差不齊的人員要加強教育和培訓,認真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要引進激勵機制,落實崗位責任制,要多鼓勵那些既熱心成教檔案事業又甘于寂寞、不計得失、不辭辛苦,既懂得檔案業務知識又熟悉信息處理技術的優秀檔案管理工作者。

      四、加強檔案管理的硬件建設,改善配套設施,努力改善成人教育檔案存放的條件

      運用現代化的計算機管理檔案的手段是今后成教檔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但同時有些檔案材料必須以紙質形式出現,比如加蓋印章的重要通知或文件、原始的查課記錄、學員的入學及畢業登記表、學位申報表、發給任課教師的教學任務書、教學進度表、班主任日志、原始的考勤表等等,都必須形成紙質檔案;有些材料是既需要歸電子檔案,也需要保存紙質檔案。所以,紙質檔案的分類立卷、裝盒入柜存放就顯得特別重要,而計算機硬件設備也更需優化。

      篇(10)

      高校檔案是指高校在科研、教學、日常管理和其他各項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圖表、文字、聲像等不同載體的材料[1]。高校檔案不僅真實記錄了學校發展的歷程,而且是學校的重要信息資源。高校檔案利用工作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做好這項工作對高校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高校檔案利用現狀的分析,發現高校檔案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加強高校檔案利用的對策建議,從而促進高校檔案的價值發揮更大作用。

      一、高校檔案利用的現狀

      檔案利用作為檔案工作的基礎工作,日益受到重視。本文以長江師范學院檔案館為例,分析目前檔案利用的現狀。

      1.總利用情況

      經統計,2007-2012年的5年期間,長江師范學院檔案館共接待檔案利用者2865人次,平均每年約573人次。2012年提供檔案、資料共1908卷(冊)12137件,復印檔案近5000頁,其中單位查詢1292卷11374件,個人查詢616卷692件,資料查詢35人次71冊。同時通過快遞、傳真、電話等方式為外地檔案利用者提供便利。

      2.檔案利用類型

      高校檔案利用工作,是以高校廣大師生員工為主要服務對象,兼顧社會成員,以館藏檔案為服務內容,主要以現場查閱為服務手段,直接提供檔案或提供經檔案編研整理的檔案信息資料,為高校和社會服務的一項工作[2]。長江師范學院從2007-2012年5年間檔案利用類型分析,可以看出利用人次比率排在前 3 位的順序均是文書檔案、學籍檔案、學位檔案,約占利用總量的74.8%;其次是基本建設檔案、聲像檔案約占利用總量的15.6%,科技、出版、會計等利用情況有所上升,但利用人次還是比較少。

      3.檔案利用目的及用途

      高校檔案利用可分為個人利用、學術研究、工作考查、經濟建設、編史修志、宣傳教育等。經統計,長江師范學院2007-2012年5年間,個人利用檔案3084卷次,每年都是最多的,占利用總量的52.6%,而且利用人次和所占比率在逐年遞增;工作考查利用檔案的人次位居其次,占總利用人次的比率是23.2%;人們為學術研究來查閱檔案的人次比率是15.8%,排在第三位;而經濟建設、編史修志、宣傳教育利用目的人次最低。個人利用檔案最多的原因主要是繼續深造、評職稱、黨政人事任職等需要查找學籍、學位檔案,證明其在校期間學習成績真實有效。但是,學術研究、宣傳教育等檔案的利用比較少,而且有下降的趨勢。

      4.檔案利用的主體情況

      高校檔案館是對全社會成員開放的,但是檔案利用主體絕大部分還是在校學生、老師或者是已經畢業的本校學生因學業、出國、升學等利用自己的學籍檔案,其中最主要的是學習成績單。工作考查則主要是各職能部門的收文員為日常工作加強管理的需要來查閱。而學術研究、編史修志、宣傳教育類的利用是非常少的。由此可見,高校檔案利用主體面很窄,利用目的比較單一。

      二、高校檔案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在高校的改革和發展過程中,高校檔案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檔案工作也得到了長遠發展,但是高校檔案在利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檔案利用意識薄弱

      隨著高校發展對檔案利用的需求不斷增加,檔案利用管理工作逐漸成為檔案工作的核心價值要素。但是,目前有部分高校對檔案和檔案館的作用認識不是很清楚,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檔案與自己關系不大,沒有引起重視。有部分檔案館的從業人員以及各職能部門的信息員仍然受到傳統檔案思想的影響,存在著重“藏”輕“用”的誤區,整天埋頭于檔案的收集、裝訂、整理等事務性工作上,對檔案利用意識存在欠缺,檔案管理以及開發利用的理念還沒有適時更新,對檔案利用的重視程度不夠。

      2.檔案利用方式落后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部分高校正在加快數字化檔案館建設。但是,有些高校檔案提供利用的模式墨守成規,長期處于封閉或者半封閉狀態,利用手段比較有限,致使檔案利用率低,利用范圍比較固定、狹窄。部分高校檔案館由于種種原因,檔案利用的技術設備比較落后,參差不齊,有的已經超過使用年限還在使用。檔案利用的方式許多是手動檢索,手工檢索的方法既費時又費力,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利用者省時、省力、求準、求快、求全的要求。同時,檔案利用以網絡為依托的非常少,通常只是閱覽、抄寫或復印,進行檔案信息傳輸的也不多,嚴重制約了檔案信息的快速傳播、流通和利用。

      3. 檔案信息的深度不夠

      從檔案利用服務于學校發展的角度看,檔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檔案研究編寫工作是提高檔案服務水平、服務效率的很好形式。高校檔案研究編寫工作應以深層次挖掘檔案信息為基點,大力開發具有精準性、真實性、科學性和具有長遠效益的檔案信息內容,以此為高校發展和教學科研等提供重要信息支撐。但是目前有部分高校重視專題介紹,聯合目錄、信息匯編等粗加工信息,例如:《專題檔案目錄匯編》、教職工相關獲獎、職稱評定信息匯編等。而深度信息編研很少,粗略整理的信息也尚未形成以數據庫開發為主的項目。從高校檔案編研的從業人員來看,大部分是非檔案專業人員,人員素質不高,大部分局限于編寫全宗介紹、檢索工具等二次文獻,再此基礎上的三次文獻編研非常少,不利于查閱者檔案信息的深度利用。

      4. 檔案服務主動性不強

      隨著科技網絡日益發達,高校檔案管理和服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檔案利用者的范圍不斷擴大,利用的內容更寬廣;另一方面,檔案利用者的要求更高。高校檔案館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服務質量,增強服務意識勢在必行。但是,長時間以來高校檔案館一直處于被動服務狀態,即有多少交多少,交多少收多少。同時,重“藏”輕“用”,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收集整理檔案上了,主動服務學校發展的意識不強。再加上部分高校對檔案館的評估也只是以收集保管好檔案不出差錯為主要標準,沒有督促檔案館主動服務學校中心工作,同時給檔案館的重視和支持也不夠,這就使得高校檔案工作人員沒有積極工作的動力,長期自我封閉,缺乏主動服務意識和改革創新精神,致使高校檔案利用服務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加強高校檔案利用的對策研究

      1. 加強宣傳,大力提高檔案利用意識

      高校檔案館要采取多種方式做好檔案宣傳工作,強化檔案在師生員工和社會成員心中的概念、意識,讓檔案工作更人性化、親情化。首先,領導要重視。高校檔案館要及時向各級領導匯報最近檔案動態、形勢、會議精神和要求等,以得到領導對本校檔案工作的重視和支持,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給檔案宣傳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動力,也是最好的宣傳結果。其次,要對廣大師生員工開展檔案法規的宣傳教育講座,提高大家對檔案重要性的認識,讓學校形成重視檔案、利用檔案、保護好檔案的校園氛圍。第三,可以利用校園網、宣傳欄等進行宣傳,也可以把檔案參考資料、檔案目錄發給大家,讓大家了解檔案館藏的內容,有目的地查閱檔案。

      2. 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開展多元化利用方式

      檔案信息化建設是高校數字校園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高校檔案得到有效利用的途徑。高校檔案館要改變單一的利用方式,為更多的利用者服務,為社會服務。首先,非檔案數字化。將館藏檔案數字化,例如優秀畢業論文、學籍卡、教學科研成果等,全部掃描儲存在計算機磁盤上;重要音頻、視頻材料,所有公文電子文件實行“雙軌制”歸檔,即紙質電子同時歸檔,既保護檔案原件,又方便查詢者利用。其次,建立全校電子檔案查詢系統。以校園網為依托,建立檔案查詢系統,如果有用戶需要查詢,登錄檔案查詢系統,進行網上繳費,有利于外地的用戶及時查閱。再次,對廣大師生員工提供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查詢,有利于利用者及時了解到需查詢的內容。

      3. 提高檔案人員素質,提升檔案信息質量

      高校檔案人員是檔案管理工作的主體,提高檔案從來人員素質是有效提升檔案信息質量的關鍵,因此,高校檔案館應配備檔案專業人才,培養現有檔案人員職業技能,使他們全面提升檔案信息編研能力。首先,檔案人員要定期學習檔案工作的新知識、新方法,了解檔案政策規定,撐握檔案動態。其次,加強學習信息科學技術知識,撐握現代化設備的操作技術,熟練進行檔案信息的研究及分析。第三,改革檔案人員用人機制,實行競爭上崗,選拔擅長管理、德才兼備的專業人員擔任檔案領導職務,使檔案從業人員有責任感謝和緊迫感,充分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4. 轉變被動服務意識,推進檔案服務創新

      高校檔案利用工作是一項服務性非常強的工作,也是高校管理的基礎性工作,這就要求檔案從業人員強化服務意識,更新服務觀念,努力適應學校改革發展的需要。檔案從業人員首先要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走出重“藏”輕“用”的誤區,思想上轉變單一的接待查詢的服務方式,要充分運用各種方式,大力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要。其次,檔案從來人員要主動與教學系院聯系,擯棄過去坐等上門的被動型服務模式,建立檔案與教師、學生的溝通機制,充分發揮檔案的育人功能,增強學校師生對檔案信息的了解,從而提高檔案的利用價值。(作者單位:長江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篇(11)

      一、人文地理內容的特點及教學方法

      新課改以來,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具體的課標要求,教材在人文地理部分對于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做了更加貼近生活的處理,謀求以通俗易懂地方式教授可持續發展的人地關系;同時教材編寫采取一綱多本的模式,其中湘教版更是采用案例形式、活動課形式、調查實驗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程度這無疑對于教師授課有了更加高的要求。促使教師在人文地理授課時必須依據課標、突出教材、兼顧學生差異并針對具體教學資源進行授課。因此可以嘗試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 通過案例對人文地理的現象和規律進行教學。比如在旅游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在教材的基礎上選擇一些學校所在地區的旅游景點進行旅游現象和規律的學習。理論聯系生活實際,增加學生興趣,更便于學生掌握知識。

      地圖學習法 地圖的作用對人文地理教學而言也是不可小視的。我們一定要充分運用地圖教學。比如在農業區位選擇的學習過程中,在地圖上找到相應區域了解某地區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從而進一步了解氣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種類等條件,進一步掌握分析農業區位中的自然地理區位。

      對比法人文地理的知識點比較多,知識較零散。對比學習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體系中的異同點做到準確掌握、避免混亂。比如農業區位選擇和工業區位選擇就可以對比學習,農業受自然條件影響很大,工業受社會經濟影響明顯。但這二者之間有聯系,兩者在進行區位選擇中均受自然和社會影響。

      二、教學實例

      下面以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六節,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為例,進行案例教學。

      新課引入階段:以一首春天的故事拉開序幕,貼切本課主題,同時十分成功吸引學生注意力。減少新老師的陌生感。歌詞內容上把握住1978和1992兩個關鍵時間點。引入本課內容。

      重點知R講解階段:圍繞著兩個時間點,引導學生分析,在1978年,什么要的優勢區位促使珠三角地區尤其深圳的第一次騰飛。學生很快聯系所學,想到其優越的地理區位:臨海同時又緊鄰港澳;國家政策扶持;由老師的引導,回憶在此階段國際大趨勢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亞東南亞的轉移。迫使其由小漁村第一次大發展,成為大都市,實現城鄉一體化。1992年,注重學生對比分析,區位條件作何變化。大致能回答出:政策扶持不再,人力成本優勢也不再明顯,國際環境也變化,由資本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型為高新技術產業。這就迫使珠三角也順應潮流轉型: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子設備產業基地。城市變化也由大都市轉變為城市集群。衛星城發展分擔大都市的城市職能,以及過度城市化帶來的問題。

      概括總結階段:讓學生清楚看到工業化的2個階段,以及工業化推到下的城市化2個對應階段。關系清楚明了。再通過做題鞏固。

      課外延伸階段:介紹書上本地區的特色經濟,一鎮一品經濟模式,加深對本地區的了解和印象。介紹其他的城市化模式:蘇南模式,溫州模式,東北模式。使知識盡量延伸。

      課程結束。

      課后總結

      整堂課,師生互動多、學生參與高,課堂氣氛活躍。同時課后調查發現,要真正做到和學生心靈相通,需要更好把握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思維習慣。同時引進新的有效的學習理念,在獲得學生信任的基礎上使其更加堅定與老師的合作,從而進步更大。另外,案例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典型化,使學生從“個”推知“類”,由特殊歸納一般,通過典型案例理解普遍規律性的東西,掌握知識結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的教學。

      三、經驗總結

      現在的課程改革,在人文地理方面更加突出案例教學模式、決策型教學模式的發展。在上個月召開的初中地理名師研討會上。初中也將案例教學模式引入新教材,突出每個區域地理的代表性案例。下面就結合一些教學實例談談對人文地理教學中進行案例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針對人文地理教學案例的特點進行案例編選

      好的案例是人文地理教學成功的關鍵。人文地理案例的形式應豐富多樣,可以是文字式的材料、小故事,可以是視頻圖像,可以是幾張照片、圖片、甚至是漫畫,也可以是它們的有機組合。不管是何種形式,一般應具有以下特點:具有時代性和真實性,蘊含著人文精神;與學習內容密切相關,彰顯著地理的學科價值;具有一定的可讀性,學生感興趣。

      (1)案例要具有時代性和真實性,蘊含著人文精神。 人文地理的案例一定要來源于生活,真實可信,并具有時代感。這樣的案例才會引發學生的共鳴,培養學生關注社會、思考現實問題的意識。

      (2)案例既要有學科特色,又要有可讀性,學生感興趣。人文地理的案例既要有學科特色,與學習內容密切相關,彰顯著地理的學科價值;又要有可讀性,學生感興趣。如果節節課都是材料分析,久而久之學生必然厭煩。所以教師需要巧花心思,對案例進行適當的加工增強其趣味性,并變換案例的形式使學生有新鮮感。例如在講農業一課時,在案例內容的選取上我選取了網易總裁丁磊投身養豬業一事,并且使用了漫畫形式呈現案例,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眼球。

      (二)結合教學實際,靈活選擇案例使用方法,創設案例學習情境。

      在人文地理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有利于教師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能夠較好地避免在教學中出現照本宣科,將教材的內容復述給學生,不做或缺乏分析和講解的現象。但是在案例的使用中,又要防止出現將教材拋擲于一邊,孤立地講解案例內容的現象。在使用案例時注意與教材學習材料的有機結合,設計合理的問題情境。

      (1)以案例為載體,進行人文地理教學情境的創設與學習。

      教師將案例放在一個情境中使用,可以單純地作為課題的導入;也可以用于教學過程中的討論探究環節,以突破的教學重難點;甚至是用案例來承載整個學習活動。案例的使用過程應該是以案例為載體,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對教學情境的創設與學習的過程。

      (2)在案例的使用方式上,可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靈活地選用歸納法和演繹法。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已經超過其他教育目標成為首位。同時,如何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又兼顧高考的分數壓力,是地理老師不斷教研的任務所在。而高考的命題傾向也在人文地理方面大量傾斜,如何活學活用,不是死記硬背,不是只看分數不看成長,這條路還需要慢慢摸索。比如案例教學、比如決策教學方向。相信教師能夠善于研究,學會細心觀察發現,素質教育與升學教育的矛盾會得到改善,人文地理教學會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段義孚 人文地理學之我見 地理科學進展 2006年3月 第2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va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蜜臀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国产精品二区观看|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成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精选在线观看|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9re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欧美亚洲另类精品第一页 |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2021最新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 99re这里只有精品6| 99国产精品无码| 999精品视频| 99re久久精品国产首页2020|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国产原创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