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土地測繪論文大全11篇

      時間:2023-02-03 19:58:32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土地測繪論文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土地測繪論文

      篇(1)

      1.1關鍵點的測量

      關鍵點指的是高程趨勢的變化點,如坡頂、邊坎邊。在具體的測量工作中,目前一般采取網格式的方式進行測量。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根據比例的不同設置制高點的測量點,這樣既能夠增加效率,又能夠保障準確。繪完圖后,根據測量高程點,繪制出等高線。在這種測量方式過程中,已經人為的設定了一個假設,即點與點之間的變化不能有太大的起伏,而需要是平緩的,但是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的,因此,為了更準確,還可以采取畫密網格的措施,這樣能夠保證測量工作的準確,一般在土地開發整理前期都采取這種方式測量關鍵點。

      1.2坎上坎下的測量

      在具體的地形測繪中,要注意坎上坎下的測繪,要保證均勻,如果不均勻就會影響提供數據的準確性,也會影響土方的計算。在測繪中,測繪人員要仔細對各種土坎進行分類,明確標出坎頂、坎腳線的位置和標高,尤其對于緩坡坎。

      1.3詳細注明細部測量

      根據土地開發整理的具體實際情況,要求土地整理中的細部測繪技術要更詳細、更明確,要包括方方面面的內容,主要包括:實測測區的地類。地類測繪應根據國土資源部《全國土地分類》(過渡時期適用)規定的各類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的含義執行,測繪至二級地類。對不夠成圖面積的零星地類進行合理歸并,不作打點注記。其他地類測繪要求按《規程》執行;實測測區的境界、權屬界線。境界主要為省、區縣、鄉鎮、村界。權屬界主要為村界(包括插花地和飛地)及工礦、機關團體、學校等單位的土地權屬界;實測線狀地物。包括河流、固定溝渠、公路、機耕道、鄉村道路及坑塘、水庫的堤壩(含各種水工設施)。

      篇(2)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全球定位系統作為一種新興的高科技技術,由于其具有的高測繪精度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土地化信息化管理中,而且采用該技術還可以快速掌握各級待檢測控制點的所在位置。在開展快速靜態確定及測量工作時,已經不需要繼續采用點間通視技術就能夠得到精確度很高的測量結果。目前我們所采用的RTK技術進行定位測量,由于其具有的及時定位性及定位精度較為靈活性,仍然被應用于各項測量領域中,例如地形的測圖、地籍的測量以及界址點的點位這些許多方面。而對于高精度的控制測量領域,則更多的會采用GPS靜態定位技術,已獲得更加精確的測量結果。

      1.23S技術

      現如今,3S的技術主導是把GPS作為信息的來源,經過戶外的調測獲得遙感影像來作為科學參考,利用計算機系統和地理信息的平臺來進行圖樣的迅速繪制,然后就可以將各個地區的實際狀態進行綜合清晰的標記,然后再直接并且迅速的完成對廣闊的土地資源的實踐和調查的管理。最后,我們就可以將遙感信息材料憑借數字化的工具和軟件完成迅速的處理,還可以直接處理地理信息,經過數字化的處理把它導入到數據庫當中。

      1.3遙感RS技術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遙感技術在土地信息管理中能夠獲得為高分辨率的數據資料,尤其是在土地調查、更新以及監測等方面運用更為廣泛。從30m到0.61m的分辨率信息全都可以在各個土地資源的調查和管理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1)通過采用遙感技術,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機交互式邊界的提取產生一些影響,使得測得的面積存在0.01~0.1之間的平均相對誤差,另外還會存在0.1~0.3之間的自動提取相對誤差。(2)可以和遙感相結合來實施土地應用和類型的分別,人體交叉式的分辨的科學性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百,其自動分類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上下。

      1.4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

      就現在來看,各個信息處理以及數據的采集都是在向著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來發展的,在土地信息測量工作中,由于測繪數據和信息的量非常龐大,再加上長時間的積累,因此測繪人員會通過采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進行整理、分析,以提高土地信息化管理的效率。而GIS技術是集多學科、多技術于一體,主要涉及到空間科學技術、環境科學技術、測繪遙感技術以及管理技術等多個領域,因此GIS技術具有諸多優勢,包括實現地理數據的采集、存儲、整理以及分析,可以通過三維可視化進行數據的顯示和輸出,并且還可以對其進行預測預報、決策輔助和提示。

      2土地信息化管理中針對測繪技術應用的需求分析

      新測繪技術應用于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夠控制整個工作獲取全面精確的土地數據資料,提高土地信息化管理效率。測繪技術的應用能夠確保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得到詳實的數據,可最大程度的獲得更加精確的土地面積資料、所在土地資源分布情況以及權屬分界等信息,并以此為依據創建地籍資料、繪制地圖以及建立數據庫系統等,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另外,測繪技術的應用還有利于保護耕地,充分實現土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現代測繪技術能夠更加迅速的發現土地狀況的變化,能夠第一時間開展土地調查工作。除此之外,測繪技術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還可以為計稅控制及土地產權管理等提供依據,因此,測繪技術應用于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是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及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3土地信息化管理中測繪技術的應用與提升方法

      3.1在土地規劃設計中的應用與提升

      現階段,在我國土地信息管理工作中,土地規劃設計是最為重要的環節,規劃設計的內容相當之多,主要包括土地資源的所在位置、數量以及實際價值的評估等。因此,要想做好土地規劃設計工作,就需要先要掌握土地的收集與整理方法,并明確土地的性質及質量,以便提供更加全面精確的數據,完善土地的規劃和設計內容,為日后土地的利用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遙感集成技術的應用,能夠快速準確的獲取土地信息,在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后,得到土地可視化圖片;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則能進一步建立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該系統可以為我國土地的利用及變更狀況提供全新的數據信息,及時對變更狀況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而自動生成實時的土地利用信息庫,這就對土地的結構和設計的優化以及運用狀態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3.2在土地的利用狀態動態的監測當中的應用和提升

      在土地的信息化管理中,對土地利用狀態進行監測,可以實時了解到土地的利用和變化情況。在遙感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其解譯的矢量數據一般情況下都會標明土地的所在坐標,然后結合全球定位技術,對該坐標進行精確定位,可以破譯位于該坐標建筑物內的作業情況,有效提高了遙感技術對土地信息解譯功能的可靠程度。所以,在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通過結合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以及遙感技術,可以非常明顯的提高土地利用者的動態監測效率,對土地發生的變化情況進行及時的分析,得到新的土地數據,為制圖工作提供便利。

      3.3在土地的利用和執法檢查當中的應用和提升

      在土地信息化管理中,通過對其利用情況進行執法檢查,以便及時獲取土地的實際利用情況,掌握土地的變化。而通過遙感技術測得的數據通常都會顯示地理坐標,再加上全球定位系統的應用,進一步增加了定位的精確度,加大了室內作業的破譯成功率,以此來提高遙感技術在土地信息管理應用中的可靠性。增強地理信息技術、GPS還有遙感技術的有機結合,就能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狀況來進行實時的監視。通過全球定位系統可以獲得精確的土地利用的變化數據,再加上遙感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對當前土地資源的實際利用情況進行精確定位,更加深入的對土地發生變化的空間進行分析,以此來獲得變化后的數據信息。除此之外,在土地執法檢查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對土地進行“可視化”管理,及時掌握土地的變化,更新數據庫信息,為下一階段的制圖做好充分的準備。另外,測繪技術的運用還可以幫助執法工作人員對違法的土地位置進行定位,為違法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便利,一旦問題得到解決,還可以利用數字執法方式協助執法檢查。

      篇(3)

      中圖分類號:P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036-01

      我國傳統的測繪技術已經難以滿足土地資源利用的需求,而現代測繪技術可以很好的提高測繪的精度與效率,可以極大的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對土地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有很大的作用。論文結合現代測繪技術的內容和土地資源的應用,為我國的土地利用開發做出貢獻。

      1 現代測繪技術對土地測繪的意義

      現代測繪技術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尤其是與先進技術的結合,對土地測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現代測繪技術有全球定位、遙感技術和3S集成技術等,并且在現代測繪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現代測繪技術的應用幾乎涵蓋了土地測繪的各個領域,當今的土地資源非常匱乏,在土地調查、規劃和管理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高,現代測繪技術可以滿足土地測繪的各種現代化要求,有效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提高工作效率,節省土地資源,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 土地測繪的調查

      2.1 土地現狀的勘察

      土地現狀的勘察包含了多個環節,其技術流程有現場的調查、測量、修正測量參數、編輯圖片、土地信息的管理與完善等,任何一個環節都對土地測繪造成很大的影響,之間的工作需要準確銜接。土地勘察選取1∶1000的比例,經過對土地變化的信息進行修正,在草圖上標明出來,測繪方式為全站儀解析法,并將測點的詳細參數輸入到計算機,通過繪圖軟件編輯圖像信息。

      2.2 土地現狀分析

      通過對土地調查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通過繪圖軟件編輯圖像信息,從土里利用的空間分布、數據信息、土地結構、利用效率等方面進行評估,從這些指標對即將開發的土地資源進行評價。土地評價的結果用來和已有的相關區域進行比較,比較的方面主要是綜合空間與時間的應用效果,能否在以后的建設使用中發揮更大的效益。尤其是當今土地資源的逐漸稀缺,土地的浪費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非常大,因而,土地現狀的分析要從經濟、環境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以其綜合利用的效能最大化為出發點,推動土地資源的優化。

      2.3 土地資源的潛力

      土地資源在為進行實際的開發之前,要準確評估其蘊藏的潛力,以便能夠充分挖掘其中存在的效能。土地資源的潛力評估在經過土地調查和土地現狀分析兩個步驟之后,其潛力的評估可以用兩種方法進行,分別包含單指標和綜合指標,盡量提高測繪技術的精度,對已有的土地資源進行細化分析,從土地利用的多種角度進行考量,以發揮土地資源的最大潛力為目標。此外,土地潛力的挖掘還包括為以后的升級改造留出余地。

      3 現代測繪技術的應用

      3.1 3S集成技術

      3S集成技術是一項整體技術的綜合,由全球定位技術、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結合而來,實現土地的監測、應用分析和管理等內容。隨著定位技術、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的日漸完善,其在土地調查的應用逐步得到拓展,所包含的功能有數據采集、分析和產品的利用等,實現土地資源信息的高精度調查和動態監測,達到實時化、全方位、精確化的監測模擬。傳統的監測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測量的精度低、工作效率低、工作流程繁雜等,嚴重影響了測量的效能。而利用遙感技術、定位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等,可以獲得精確的影像數據,對數據信息進行分類、歸納、疊加等操作,通過專業的軟件分析,得到優質的地理信息。

      3.2 全球定位

      全球定位技術發源于軍事領域,由于其具有高精度的特點,在實際應用中具有較大的優勢,可以滿足土地資源的各種利用要求,全球定位技術的應用已經在土地測繪中得到推廣,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球定位技術的基礎是通過全球定位的24顆衛星,通過衛星數據接收裝置獲取信號,接收的信號具有全天候、無障礙的特點,可以實現對土地信息的精確測量。我國幅員遼闊,土地信息非常復雜多樣,尤其是針對偏遠地區的土地測繪具有很大的難度,受氣候、地形等因素的影響,獲得詳細、精確的土地信息比較困難,并且會耗費較大的人力、財力、物力。而全球定位技術由衛星測繪為基礎,無論是普通地段,還是復雜偏遠的地區,都不會形成阻礙。

      3.3 地理信息技術

      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基礎是計算機設備,通過專業軟件對土地信息進行采集、分類、歸總和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分析的影響因素比較廣泛,如土地的環境因素、地形因素、土地的風土人情、土地的區域地段等因素,通過對這些因素的綜合處理,可以加快信息獲取的速度,經過軟件的處理以數字和圖形的形式呈現出來。而隨著地理信息技術的改進,根據實際應用中出現的沖突和障礙,針對性的增強部分功能,應用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當今的地理信息技術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的進程加快,地理信息的融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極大的提升了土地資源信息管理的效率和精確度。計算機的存儲功能與信息網絡技術的結合,可以實現地理信息的共享,極大的節省了工作成本,簡化了工作流程。此外,不同的管理部門彌補了以往地理信息的融合性問題,實現無縫銜接,便于工作的團結協作。

      3.4 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對土地的勘測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城市土地規劃,還是農村耕地的測量,通過航空、航天的正向影像資料的傳輸,經過分析和原有的地形圖進行對比,進行圖像更新和存儲,以便其后的管理或開發工作。

      4 結語

      我國的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較低,并隨著土地資源的匱乏,其開發和利用的壓力越來越大,并且成本不斷提高,而通過現代測繪在土地測繪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管理成本,實現土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利益,而這也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李翔,丘小春,葉科峰.淺談全州泥石流災害中的應急測繪技術[C]//.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2分會場-測繪服務災害與應急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

      篇(4)

      中圖分類號:P2文獻標識碼: A

      一、土地測繪的涵義

      測繪是采集、量測、處理、分析、解釋、描述、利用和評價與地理和空間分布有關數據的一門科學、工藝、技術和經濟實體,具有基礎性、前期性和公益性和特點。土地測繪是指使用以計算機技術、光電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空間科學、信息科學為基礎,以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為技術核心,將地面已有的特征點和界線,通過測量手段獲得反映地面現狀的圖形和位子信息,供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和行政管理之用。

      二、土地調查的技術路線流程

      1、土地現狀的調查技術路線土地現狀的調查技術有現場勘探、平面測量、修測、圖片編輯、建筑現狀研究、地籍管理信息的建立與完善等流程規定。測量的具體方式是將城鎮的地籍調查最終數據按照 1:500 的比例,對不斷變化的土地進行修測與補測,在這一過程中運用全站儀解析法進行測繪,將測點的具置明確標注在草圖上,并通過相關軟件傳輸到電腦,運用電腦繪圖軟件進行編輯,并在在調查過程中,利用數據庫技術及網絡技術建立完整的土地調查體系。

      2、土地現狀的分析技術路線技術路線與方法是根據分析和評價要求,充分利用城鎮地籍調查成果基礎數據,有目的的進行空間統計、匯總和分析,發現土地利用現狀的數量、結構、強度等的空間分布規律,為進一步開展潛力分析和評價提供定性、定量的基礎和依據。利用上述方法得出調查技術路線,利用統計學技術分析出待開發土地現狀的數據分布和空間分布,并且通過土地的利用強度、土地的利用率、土地的利用結構等不同方面對即將開發的土地進行評價。土地利用強度是指單位面積土地的開發利用度,是和其他相關區域的比較結果,它既具有時間的可量性,又具有空間的可比性。

      3、土地潛力的分析技術路線在經歷過上述兩個總體步驟之后,就要對土地進行潛力分析。待開發土地的潛力分析通常采取單指標評價和綜合指標評價這兩種方法,在土地功能與適宜程度方面進行調查,采用測繪技術得到高精度的結果,為了從多種角度反映出土地的實際功能,將待開發土地進行功能分區,并且利用電子技術將土地的潛力展現出來。

      三、現代化的測繪技術在土地測繪中的具體應用

      1、全球定位系統在土地測繪中的應用

      GPS全球定位系統是由GPS衛星星座;地面監控系統;GPS信號接收機三部分組成。GPS衛星星座由21顆工作衛星和3顆備用衛星組成;地面監控系統包括一個主控站、三個注入站和五個監測站;GPS信號接收機是地面信息接收設備,可捕獲到衛星在一定區間所選擇衛星的信號,并對所接收到GPS信號進行變換、放大和處理,實時地自動計算接收機的三維位置、三維方向以及運動速度和時間信息。GPS定位基本原理是根據高速運動的衛星瞬間位置作為已知的起算數據,采用空間距離交會的方法,確定待測點的位置,由于衛星的位置精確可知,在GPS觀測中,可讀取衛星到接收機的距離,并據此準確推算出接收機所在地經緯度、海拔高度、時間、運動速度等參數。 具有精度高、靈活性好、速度快等顯著特點,它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提供的三維坐標讓土地調查者獲得空間數據,以達到空間定位的目的。GPS 技術與掌上電腦的結合,則給土地的野外調查提供了便利。將數碼的攝像頭與 GPS集合到一起,運用到掌上電腦上,最終實現了地形的測量的變更,解決了變更區域中形狀不規則、區域不明顯等不良因素。另外,利用數碼攝像頭替代人工繪圖還可以對野外土地進行拍攝,從而大大減輕了工作量。同時,利用掌上電腦與 GPS 技術結合還解決了野外工作中時間長的問題,達到了連續工作和數據儲存的目的要求,并且及時滿足圖形的更新,使土地調查結果的準確性提高。

      2、“3S”集成技術的應用

      “3S”集成技術是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三者構成的一個整體集合從而對土地進行實時的觀測、分析和應用管理的系統。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進步,我國的 3S 技術已經日漸成熟,這一技術在土地調查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并且在土地更新調查和土地動態監測中體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比如,在利用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技術獲得相關的影像數據,然后與土地調查的更新技術進行匯總、疊加分類,并運用專業軟件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準確的變換范圍和數據結果。這種方法的運用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調查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精度低等問題,大大加快了土地調查的速度和效率,所以實際應用中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3、地理信息系統(GIS)的運用

      所謂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種獨特的空間信息系統,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計算機的系統支持,對地球空間中的地理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分析、描繪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利用計算機建立地理數據庫,將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要素,包括它們的地理空間分布狀況和所具有的屬性數據,進行數字存貯、處理和分析,建立有效的數據管理系統。通過對多種要素的綜合分析,方便快速地獲取信息,滿足各種不同的應用或科學研究的需要,并以圖形和數字的方式表示結果。現階段,經過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對空間數據進行處理已經發展成為土地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地理信息系統將會向更加標準化和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在地理信息系統中,由于所獲取的測繪基礎數據非常的詳盡可靠,并且準確性高,這就相應的提高了城市規劃的科學性。由于計算機具有高速運算和極強的邏輯判斷功能,所以在短時間內增加了規劃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另外,計算機可以自動地生成各種規劃用圖、表格和報告,利用數據庫又易于刪補、更新程序,所以還實現城市規劃的動態監控和動態設計也已經成為可能。加大對 GIS的研究和使用力度,還能夠增強測繪人員和城市規劃人員的協調協作能力和促進信息的統一獲取和使用。

      4、遙感技術在土地測繪中的應用

      遙感技術是從人造衛星、飛機或其他飛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標的電磁輻射信息,判認地球環境和資源的技術。現階段,遙感技術在我國的土地調查中已經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應用。首先,遙感技術的應用對于重點城市的土地勘測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利用該技術對城市中占用耕地等情況進行監測已經起到了很好的加強土地管理的作用。遙感技術對土地調查的信息更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遙感技術利用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圖以及地形圖為資料,與原有的土地現狀圖進行對比,將數據進行補充和修改,最終達到更新的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化的測繪方法在土地調查中的實際應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對土地調查的過程做出了簡單的分析,并簡要分析了測繪的幾種方法和具體應用情況。希望本文的撰寫能夠引起土地測繪者對現代技術應用的思考,從而促進土地測繪技術的提高。

      篇(5)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our city has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Modern Gaoke technology such as GPS technology, RS technology, GI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new technologies will be widely used in China's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and to play its leading role. The brief analysis of process of land survey the author made, which shows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 the land survey,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land survey; l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中圖分類號:P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前言

      傳統的測繪技術存在著更新困難、精度低、效率低等缺點,而隨著測繪技術的進步,現代測繪可以通過全球定位系統、“3S”集成技術、遙感技術等新技術手段,做到高精度測量,

      因而能順利地完成土地調查并能夠保證土地開發的質量和效果,所以將現代化的測繪方法運用到土地調查當中,是維護土地市場秩序、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現代化的測繪方法充分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準確性和快速性,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土地調查當中。

      一、土地調查的步驟分析

      1.1 土地現狀的調查技術路線

      土地現狀的調查技術流程有現場勘探、平面測量、修測、圖片編輯、建筑現狀研究、地籍管理信息的建立與完善等。測量的具體方式是將城鎮的地籍調查最終數據按照1:500的比例,對不斷變化的土地進行修測與補測,在這一過程中運用全站儀解析法進行測繪,將測點的具置明確標注在草圖上, 并通過相關軟件傳輸到電腦, 運用電腦繪圖軟件進行編輯。在調查過程中,利用數據庫技術及網絡技術,建立完整的土地調查體系。

      1.2 土地現狀的分析技術路線

      利用上述方法得出調查技術路線,利用統計學技術分析出待開發土地現狀的數據分布、 空間分布,并且通過土地的利用強度、土地的利用率、土地的利用結構等不同方面對即將開發的土地進行評價。土地利用強度是指單位面積土地的開發利用度,是和其他相關區域的比較結果,它既具有時間的可量性,又具有空間的可比性。土地現狀的分析可以讓土地的效應發揮到最大化,對于人類產生較大的效應,從經濟、環境、社會等角度都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1.3 土地潛力的分析技術路線

      在經歷過上述兩個總體步驟之后, 要進行土地的潛力分析。待開發土地的潛力分析通常采取單指標評價和綜合指標評價這兩種方法, 在土地功能與適宜程度方面進行調查, 采用測繪技術得到高精度的結果,將待開發土地以功能進行分區, 從多種角度反映出土地的實際功能,并且利用電子技術將土地的潛力展現出來。

      二、現代化的測繪技術在土地測繪中的具體應用

      2.1 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又稱GPS 技術,其具有精度高、靈活性好、速度快等顯著特點,通過提供的三維坐標讓土地調查者獲得空間數據,以達到空間定位的目的。GPS 技術與掌上電腦的結合,則給土地的野外調查提供了便利。將數碼的攝像頭與GPS集合到一起,運用到掌上電腦上,最終實現地形的測量的變更,解決變更區域中形狀不規則、區域不明顯等不良因素,并且利用數碼攝像頭還可以對野外土地進行拍攝,替代人工繪圖不便,減輕工作量。同時,利用掌上電腦與GPS技術結合,還可以滿足野外工作中時間長的問題,達到連續工作和數據儲存的要求,并且及時滿足圖形的更新,使土地調查結果的準確性提高。

      2.2 “3S” 集成技術

      “3S” 集成技術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三者綜合而成,構成一個整體的系統,對于土地進行實時的觀測、分析和應用管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3S技術日漸成熟,其在土地調查中發揮數據采集、處理和產品生成等效用,并且在土地更新調查和土地動態監測中變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例如:利用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技術,獲得相關的影像數據,然后與土地調查的更新技術進行匯總、疊加分類,并讓專業軟件進行分析,最終得出準確的變換范圍和數據結果。這種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調查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精度低等問題,大大加快了土地調查的速度和效率。

      2.3 地理信息系統(GIS)

      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種特點的空間信息系統,它通過計算機的系統支持, 對地球空間中的地理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分析、描繪。具體而言,他是利用計算機建立地理數據庫,將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要素,包括它們的地理空間分布狀況和所具有的屬性數據,進行數字存貯、處理和分析,建立有效的數據管理系統。通過對多種要素的綜合分析,方便快速地獲取信息,滿足各種不同的應用或科學研究的需要,并以圖形和數字的方式表示結果。經過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對空間數據進行處理已經成為土地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地理信息系統朝著更加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在GIS中,由于所獲取的測繪基礎數據詳盡、可靠、準確,大大提高了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同時計算機的高速運算和具有極強的邏輯判斷功能,可在短時間內提供多方案比選, 增加了規劃設計方案的合理性。而且,計算機可以自動地生成各種規劃用圖、表格和報告, 利用數據庫又易于刪補、更新,因而還可以實現城市規劃的動態監控和動態設計。通過對 GIS的研究和使用,還可增強測繪人員和城市規劃人員的協作,使信息的獲取和使用臻于統一,促進城市規劃工作。

      2.4 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是獲取信息的一種高效手段,在我國的土地調查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首先,遙感技術對于重點城市的土地勘測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利用該技術對城市中占用耕地等情況進行監測,加強土地管理。然后,遙感技術對土地調查的信息更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遙感技術利用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圖以及地形圖為資料,與原有的土地現狀圖進行對比,將數據進行補充和修改,最終達到更新的效果。

      2.5 數據的處理與提取

      數據的處理與提取是在遙感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利用計算機將土地利用圖和遙感技術的影像圖相互疊加,按照類別分層處理影像中待檢測出的特征值,并且按照特定的規范,選擇出與以上數據對應的遙感信息特征值進行對比,檢測出變化的區域。然后,通過近年的土地遙感監測技術進行研究,總結得出相關系列的土地變化信息的提取方案。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在測繪行業中測繪新技術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出來,一個國家測繪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發展跟國防。現代化的測繪方法在土地調查中是非常有必要的。現代化的測繪方法可以改善傳統測繪方法更新困難、精度低、效率低等缺點,實現準確性高、靈活性高的測量。現代化的測繪方法有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等方式,全面分析土地的類型、數量、現狀及分布,利用及時更新的數據解決實際的問題,以起到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保護耕地面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本文對土地調查的過程做出簡要分析,并指出測繪的幾種方法和具體應用。希望全文能夠給相關人員一起啟發和思考,促進土地市場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李翔;丘小春;葉科峰;淺談全州泥石流災害中的應急測繪技術[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2分會場-測繪服務災害與應急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 年

      [2]劉萬利;張偉;淺談 GPS 技術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 年

      [3]黃太山; 基于VB與Mapgis SDK開發GIS應用程序[A]; 第十三屆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篇(6)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r country city mapping technology has made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Modern Gaoke technology such as GPS technology, RS technology, GIS technology, informatization of new mapping technology will be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in our country, and to play its leading role.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on land survey process to make a brief analysis, and display of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 land investig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

      Land survey l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P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前言

      傳統的測繪技術存在著更新困難、精度低、效率低等缺點,而隨著測繪技術的進步,現代測繪可以通過全球定位系統、“3S”集成技術、遙感技術等新技術手段,做到高精度測量,

      因而能順利地完成土地調查并能夠保證土地開發的質量和效果,所以將現代化的測繪方法運用到土地調查當中,是維護土地市場秩序、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現代化的測繪方法充分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準確性和快速性,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土地調查當中。

      一、土地調查的步驟分析

      1.1 土地現狀的調查技術路線

      土地現狀的調查技術流程有現場勘探、平面測量、修測、圖片編輯、建筑現狀研究、地籍管理信息的建立與完善等。測量的具體方式是將城鎮的地籍調查最終數據按照1:500的比例,對不斷變化的土地進行修測與補測,在這一過程中運用全站儀解析法進行測繪,將測點的具置明確標注在草圖上, 并通過相關軟件傳輸到電腦, 運用電腦繪圖軟件進行編輯。在調查過程中,利用數據庫技術及網絡技術,建立完整的土地調查體系。

      1.2 土地現狀的分析技術路線

      利用上述方法得出調查技術路線,利用統計學技術分析出待開發土地現狀的數據分布、 空間分布,并且通過土地的利用強度、土地的利用率、土地的利用結構等不同方面對即將開發的土地進行評價。土地利用強度是指單位面積土地的開發利用度,是和其他相關區域的比較結果,它既具有時間的可量性,又具有空間的可比性。土地現狀的分析可以讓土地的效應發揮到最大化,對于人類產生較大的效應,從經濟、環境、社會等角度都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1.3 土地潛力的分析技術路線

      在經歷過上述兩個總體步驟之后, 要進行土地的潛力分析。待開發土地的潛力分析通常采取單指標評價和綜合指標評價這兩種方法, 在土地功能與適宜程度方面進行調查, 采用測繪技術得到高精度的結果,將待開發土地以功能進行分區, 從多種角度反映出土地的實際功能,并且利用電子技術將土地的潛力展現出來。

      二、現代化的測繪技術在土地測繪中的具體應用

      2.1 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又稱GPS 技術,其具有精度高、靈活性好、速度快等顯著特點,通過提供的三維坐標讓土地調查者獲得空間數據,以達到空間定位的目的。GPS 技術與掌上電腦的結合,則給土地的野外調查提供了便利。將數碼的攝像頭與GPS集合到一起,運用到掌上電腦上,最終實現地形的測量的變更,解決變更區域中形狀不規則、區域不明顯等不良因素,并且利用數碼攝像頭還可以對野外土地進行拍攝,替代人工繪圖不便,減輕工作量。同時,利用掌上電腦與GPS技術結合,還可以滿足野外工作中時間長的問題,達到連續工作和數據儲存的要求,并且及時滿足圖形的更新,使土地調查結果的準確性提高。

      2.2 “3S” 集成技術

      “3S” 集成技術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三者綜合而成,構成一個整體的系統,對于土地進行實時的觀測、分析和應用管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3S技術日漸成熟,其在土地調查中發揮數據采集、處理和產品生成等效用,并且在土地更新調查和土地動態監測中變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例如:利用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技術,獲得相關的影像數據,然后與土地調查的更新技術進行匯總、疊加分類,并讓專業軟件進行分析,最終得出準確的變換范圍和數據結果。這種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調查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精度低等問題,大大加快了土地調查的速度和效率。

      2.3 地理信息系統(GIS)

      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種特點的空間信息系統,它通過計算機的系統支持, 對地球空間中的地理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分析、描繪。具體而言,他是利用計算機建立地理數據庫,將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要素,包括它們的地理空間分布狀況和所具有的屬性數據,進行數字存貯、處理和分析,建立有效的數據管理系統。通過對多種要素的綜合分析,方便快速地獲取信息,滿足各種不同的應用或科學研究的需要,并以圖形和數字的方式表示結果。經過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對空間數據進行處理已經成為土地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地理信息系統朝著更加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在GIS中,由于所獲取的測繪基礎數據詳盡、可靠、準確,大大提高了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同時計算機的高速運算和具有極強的邏輯判斷功能,可在短時間內提供多方案比選, 增加了規劃設計方案的合理性。而且,計算機可以自動地生成各種規劃用圖、表格和報告, 利用數據庫又易于刪補、更新,因而還可以實現城市規劃的動態監控和動態設計。通過對 GIS的研究和使用,還可增強測繪人員和城市規劃人員的協作,使信息的獲取和使用臻于統一,促進城市規劃工作。

      2.4 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是獲取信息的一種高效手段,在我國的土地調查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首先,遙感技術對于重點城市的土地勘測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利用該技術對城市中占用耕地等情況進行監測,加強土地管理。然后,遙感技術對土地調查的信息更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遙感技術利用航空、航天正射影像圖以及地形圖為資料,與原有的土地現狀圖進行對比,將數據進行補充和修改,最終達到更新的效果。

      2.5 數據的處理與提取

      數據的處理與提取是在遙感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利用計算機將土地利用圖和遙感技術的影像圖相互疊加,按照類別分層處理影像中待檢測出的特征值,并且按照特定的規范,選擇出與以上數據對應的遙感信息特征值進行對比,檢測出變化的區域。然后,通過近年的土地遙感監測技術進行研究,總結得出相關系列的土地變化信息的提取方案。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在測繪行業中測繪新技術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出來,一個國家測繪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發展跟國防。現代化的測繪方法在土地調查中是非常有必要的。現代化的測繪方法可以改善傳統測繪方法更新困難、精度低、效率低等缺點,實現準確性高、靈活性高的測量。現代化的測繪方法有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等方式,全面分析土地的類型、數量、現狀及分布,利用及時更新的數據解決實際的問題,以起到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保護耕地面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本文對土地調查的過程做出簡要分析,并指出測繪的幾種方法和具體應用。希望全文能夠給相關人員一起啟發和思考,促進土地市場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李翔;丘小春;葉科峰;淺談全州泥石流災害中的應急測繪技術[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2分會場-測繪服務災害與應急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 年

      [2]劉萬利;張偉;淺談 GPS 技術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 年

      [3]黃太山; 基于VB與Mapgis SDK開發GIS應用程序[A]; 第十三屆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篇(7)

      一、前言

      GPS是由美國國防部主持研制,以空中衛星為基礎的無線電導航系統。該系統能為全球提供全天候、連續、實時、高精度的三維位置、三維速度和時間信息。利用靜態定位或運動定位,可滿足多方面的需要,由此使得GPS用戶遍布全世界。目前,GPS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土地測繪、城鎮規劃、地球資源調查與管理、石油地質勘測等領域并發揮著更大作用。GPS以其速度快、精度高、效益好等優點,在土地領域應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且隨著我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GPS應用前景更加廣闊。

      二、GPS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1.GPS在地籍控制測量中的應用。根據國家土地局頒布的《城鎮地籍調查規程》要求,筆者根據在河北、山東、湖北、浙江等地GPS地籍控制測量成果檢查驗收的情況,提出以下三點認識:(1)GPS地籍控制網點的精度和密度。地籍測量的首要任務是進行全區的控制測量,它是測繪地籍圖件和數據的基礎。而地籍控制網點的精度和密度主要是為滿足土地權屬范圍的特征點,即界址點服務。關于網點的密度,GPS地籍網可按測區范圍和先后次序分基本網和加密網兩類。基本網控制較大的測區,點的密度大致按城市三、四等邊長要求定,加密網點密度相當于5“級小三角網或導線。對于中、小城鎮的地籍控制,考慮到城市的長遠規劃和近期需要,布設四等網和5”級小三角網或導線。(2)位置基準點偏差對GPS網的影響。應用常規手段建立城鎮地籍控制網時,如果附近沒有國家控制點作為位置基準點,往往以假定坐標值的點作為起算點,從而建立起一個獨立的坐標系。當應用GPS定位技術代替常規測量建立地籍控制網時,由于GPS定位得到的是WGS-84坐標系的三維坐標差,故GPS網在參考橢球面上的網形與其在參考橢球面上的位置基準有關。在經度方向上位置基準的偏差能使GPS網產生整體旋轉,但對于一定范圍、高差較小的GPS網而言,其位置基準在經緯度方向上的偏差(一般百米以內)對投影在橢球上網形的影響可忽略不計;對于高差大的GPS網則要求有較精確的起算數據。由于位置基準在高程方向的偏差使投影在橢球面上的GPS網的尺度發生變化,所以,可用常規方法來精確測定高程。(3)GPS地籍控制網的優化設計。在經典三角測量的控制網中,兼顧精度、可靠性及成本費用等準則的優化設計已有許多研究成果和應用。與經典觀測相比,GPS觀測具有更為復雜的函數和隨機模型。盡管GPS具有靈活多樣的布網方式,速度快、精度高等特點,但GPS地籍控制網的設計也存在優化問題。在GPS網優化設計時,應考慮到規程要求精度、儀器標稱精度、網的可靠性準則、人員配備與預支成本費用等條件,可采用機助模擬法(也可其他方法)對GPS網的圖形結構、觀測量的增減進行優化設計。優化設計后的GPS測繪更能顯示出GPS衛星定位技術的高精度與高效益,并在地籍調查中發揮重大作用。

      2.把GPS新技術引入地籍細部測量中。地籍細部測量是地籍調查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目的是測定每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線、位置、形狀、數量等基本情況。由地籍調查規程所知,在地籍平面控制測量基礎上的地籍細部測量,對于城鎮街坊界址點及街坊內明顯的界址點間距允許誤差為10 cm,城鎮街坊內部隱蔽界址點及村莊內部界址點間距允許誤差為15 cm。利用GPS的RTK技術能滿足上述精度要求,建議在適合布設GPS點的部分測區使用該項技術。對于影響GPS衛星信號接收的遮蔽地帶使用全站儀、測距儀、經緯儀等測量工具,采用解析交會法、極坐標法、圖解交會法等進行地籍勘丈,這樣有利于加快地籍細部測量進度。

      3.手持式GPS接收機在土地利用動態監測中的應用。(1)傳統監測方法的弊端。傳統的野外監測采用的是簡易補測法或平板儀補測法。近代采用的遙感手段在土地利用現狀監測中,雖然對于宏觀變化有很強的適用性,但受限于成像條件和地形環境,目前還不能全面及時地反映動態的變化,特別在微觀監測方面仍多采用傳統技術方法。簡易補測法只適用于小范圍變更且變更物周圍有明顯的特點時的情況。當已知明顯的物點較少,變更范圍較大的地區,傳統的監測方法是采用乎板儀補測。平板儀補測法速度慢、效率低,并且實施過程中易受主觀因素干擾,使精度不能保持穩定,影響監測戍果質量。(2)應用手持式GPS接收機進行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手持差分型GPS接收機,輕便靈活,具有六通道,可跟蹤8顆衛星,能記錄點線、面等數據,可存儲很多點的三維GPS位置數據和屬性特征。利用手持式GPS接收機進行土地利用動態監測,基準站可用其中一臺手持式GPS接收機(若數據兼容.也可放置大地型GPS接收機),通過相位平滑偽距差分的方法,解算出流動站的位置,從而達到定位目的。

      三、存在的問題

      手持差分型GPS接收機的內業處理軟件中的繪圖模塊所繪制圖件與土地利用現狀圖相差較大,由此就存在著野外實測與內業成圖的不匹配。利用GPS差分技術進行監測點定位,定位數據使用微機軟件自動成圖,解決好野外監測與內業成圖的連續性,在這方面還有待于有關人員研究開發。

      四、實時動態定位(RTK)技術在建設用地勘測定界中的應用前景

      建設用地中的土地勘測定界是實地確定土地使用界線范圍、測定界樁位置、計算用地面積等方面的測繪技術工作,它為各級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審批土地、地籍管理提供基礎資料。建設用地勘測定界的工作穆序為:審查用地文件及有關圖件――現場踏勘――圖上紅線設計――實地放樣――復核測量――面積量算――繪建設地界圖――填繪建設用地管理圖――資料的管理――歸檔。在反復實地踏勘、圖上設計、權屬調查后制定放樣數據。利用GPS的RTK技術進行勘測定界放樣,能避免解析法放樣、關系距離放樣等放樣方法的復雜性,同時也簡化了建設用地勘測定界的工作程序,特別是對公路、鐵路、河道、輸電線路等線性工程和特大工程的放樣更為有效和實用。

      RTK是指載波相位實時動態差分(Rea-time Kinematic)定位,它是GPS定位發展到現在的最新技術,RTK實時處理能達到厘米級精度,完全滿足建設用地勘測界址點坐標對鄰近圖根點點位中誤差及界址線與鄰近地物或鄰近界線的距離中誤差不超過10 cm的精度要求。RTK的基準站由主機、GPS天線、電臺、電于手簿、放大器、數據通訊天線等組成,移動站由電子手簿、主機、GPS天線及數據通訊天線組成。通過同時接收衛星信息與基準站發送的改正信息,經過解碼,自動給出具有厘米級精度的定位數據。然后,利用微機通過隨機軟件傳送到電子手簿供實地勘測定界放樣。利用RTK放樣是坐標直接放樣。并且建設用地勘測定界中的面積量算,實際上由隨機軟件中的面積計算功能利用坐標直接計算并檢核。

      五、GPS與GIS的有機結合對地籍泊息系統的影響

      地籍信息系統包括地籍信息的輸入、管理、輸出三大部分,它是利用計算機等先進技術,對地籍數據采集、處理和圖表成果輸出的信息管理系統。利用GPS技術野外實測,把野外特征界址點坐標數據和屬性信息記錄下來一并傳輸到地籍信息數據庫中,經過加工、處理,最后繪制輸出成果圖件。GIS是一個龐大的地理信息系統,地籍信息系統可看作為GIS的一部分,地籍信息系統的開發研制可以借鑒成熟的GIS系統,并且GPS與GIS的有機結合將改進地籍信息系統部分模塊的功能,為地籍信息系統向現代化、自動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打下基礎。

      六、結束語

      隨著GPS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GPS、GIS、RS(遙感系統)的有機結合,GPS將在土地測繪中應用更為廣泛。GPS技術在土地領域也將發揮重大作用并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馬克偉等.城鎮地籍調查規程.北京:地質出版社,1993年版.

      篇(8)

      在社會的發展中和國家的經濟建設中,離不開對土地的管理和利用,也就是說土地是我國的一個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而信息化測繪技術和土地管理方面的結合,突破了傳統的管理理念,讓測繪技術變得更強大、更實用。比如在測量控制點,或者是測量界址的時候,其會發揮無法替代的作用,而且和傳統方式相比較,測量的精度高,還可以進行動態測量,因此其功能非常強大。

      一、測繪技術對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重要作用

      就我國目前而言,經濟發展和社會基礎建設都比較迅速,在此期間,會需要對城市項目做大規模的土地管理和利用,因此信息化技術在這方面就發揮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在當前形勢下,人們對測量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因此使用這種新方法是必然的選擇,而且有關的技術人員,也必須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同時還要熟練掌握信息化測量土地的技術與方法,這樣在實際工作中,設備和技術才會良好的連接,最終提高整體的測量質量和效率。經過研究表明,這種新技術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我國土地的利用率和使用率,而且所使用的時間還非常短,因此信息化的測繪技術其在其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再接再勵,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測量的技術,升級測量的設備,真正讓測量技術走道世界的前列。

      二、信息化測量技術的特點

      在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下,通過信息技術和測繪技術的結合,催生了信息化的測量技術,而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其重要的地位越來越凸顯起來。通過實踐的證明,這種技術正朝著自動化和一體化的方向發展,由于測繪技術的進步,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整體測量行業的發展。而歸根結底其得到推廣和普及主要有一下四點原因。第一點,這種新測繪技術的發展,不僅對原來的測繪技術有強化和支撐作用,同時還推動了我國測繪技術的向前發展,進而提高了測繪的服務,客戶對服務的滿意度也呈現快速的上升趨勢,進而保證了測繪的質量。第二點,這種信息化的測繪模式,因為服務方法的改變,同時也改變了服務的模式,進而從之前的被動服務模式變為了現在的主動服務模式,第三點,這種新科技的測繪技術,無論是在土地的管理上,還是在土地的測繪上,都有很好的應用,而且因為其測量精度和質量的保證,這項技術已經在全國得到了推廣和應用,不僅提高了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步伐,而且還提高了我國土地的利用率。第四點,信息化測繪技術的發展,明顯提高了測繪保障服務的效果,進而提升了整體的服務質量。

      三、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開發管理中的應用

      3.1GPS全球定位系統的應用

      GPS定位系統在土地測量中的應用,因為其有很好的測量精度和質量,而且可以進行動態的測量,而且測量的效率非常高,除此之外,如果使用了RTK技術,還可以控制定位結果,對各個級層都有一個精準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得到了有關技術人員的青睞。在實際的測量工作中,使用RTK技術對土地進行測量,其測得的實際精度能夠達到厘米的級別,這是其他測繪技術無法達到了精度。其不僅擁有高精度的優點,而且使用的范圍非常廣,這種技術通常還應用在對地形的測量,以及對省界和國界的測繪,因此有廣泛的使用價值。

      3.2RS遙感技術的應用

      在當下各個行業也都使用了遙感技術,但是RS遙感技術和普通的遙感技術有很大的區別,就目前而言,其不僅在土地的概查,還有土地的調查中得到應用,而且還在監測和其他的領域得到普及。比如在對土地的利用類型上,能夠通過遙感技術對其進行判別,不僅如此,其還可以進行人機交互,進行準確而科學的辨別,辨別的有效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對土地的資源類型,以及土地的分布特點進行辨別,通過借助地圖和影像的功能,對測繪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評估,進而對該地區的土地資源,還有區域的生態環境進行定級,效果表現的非常好。

      3.33S技術在土地測繪中的應用

      從根本上而言,3S技術使用的數據來源是GPS,3S技術的操作原理很簡單,主要是通過在野外測繪中得到了數據,這些數據有遙感影像,還有其他的數據對最終的評估作為參考,除此之外,再借助電子計算機的繪圖功能,在參考數據繪制完圖片后,把相關的重要信息在圖片中標注出來。當然,最好做好對土地資源的勘察工作。在此之外,也可以利用測繪到的遙感資料,通過數字化的處理之后,把信息導進有關的數據庫中。綜上所述,這種技術就是把GPS技術,還有RS技術結合起來,而且充分發揮它們之間的優點,高效而快速的得到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土地的實時變化信息和空間信息,以及一些動態信息,最終可以繪制出一個動態的信息網。在實際的測繪工作中,如果應用了3S技術,業內人士就會發現其優點還不止上述的情況,其還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讓國土資源變得規范化和信息化,加快了對國土資源的開發效率,同時把這項技術推向了統一化和精確化,不僅加快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工作中的準確度,其作用在這方面是無可替代的。

      3.4數據庫技術的應用情況

      在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中,國土資源也建立了數據庫,其在不斷的發展和使用中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該項數據庫的使用價值很高,其包含的信息是多方位的,比如會涉及到土地的規劃,還有土地的利用和征地,除此之外,也還涉及到了土地的儲備情況和地籍權屬問題。在有些比較發達的地區,數據庫中還記錄了當地的土地市場情況,土地的礦產,還有土地的開況,甚至更細致的劃分,還包含了土地的復墾問題,以及人民的基本農田問題,地質災害等諸多的土地內容。所以信息數據庫的功能是非常強大的,其對信息的儲備量也是巨大的,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從分利用信息數據庫這一優異的特點,在整體上提高我國對資源全面管理的效率,提高我國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水平。

      總結

      在土地的管理和利用中,應用信息化的測繪方法是最有效的。通過多年的實踐證實,其不僅在信息收集上非常高效,而且還能形成動態的數據庫,給以后的土地管理和利用創建了一個數據化的信息平臺,各個部門可以方便的調取這些資料,而且在一定的時間內,還可以對這些信息做更新處理,因此其實際的使用價值非常大,目前這項技術在各個行業都有很高的權威性,精準性以及公益性。

      參考文獻

      篇(9)

      土地資源是人們每天生活的地方,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和承載體,農村土地資產作為一種資源,在地方經濟和國民經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地區經濟快速穩定發展的重要依據,在我國的土地管理法中明確規定要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農村土地資源作為我國土地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地的調查工作就顯得非常的重要,本文就對如何做好農村土地資源的調查和測繪做簡單的研究。

      一農村土地利用調查現狀

      農村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時對農村土地的利用情況進行動態的分析和調查,方便開展對于農村的宏觀調控和經濟措施。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就是年代,我國開展第一次全國性的土地情況調查,從96年開始,國家就開始對土地進行每年一次的調查,這樣方便及時掌握土地的使用情況和發展情況,對農村土地的利用率,土地類型等都進行了非常全面的調查分析。直到2000年,一些經濟發達的地方農村開始使用1:2000和1:5000的比例尺開始對農村的土地情況進行分析調查,很好的解決了農村土地所有權的一些問題,對很多以前界限模糊的地方重新進行了區域的整合和劃分。第一次土地調查中采用的是1954年的北京坐標系。

      在我國第二次的土地調查中,使用了1980年西安的坐標系,在這次土地調查中,使用的是一些先進的科學工具,通過GPS、GIS等工具,進行數字測繪,這些類技術的發展和完善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土地點差的數字化,方便了信息的綜合管理,建立了整體土地情況的資料庫,為實現土地的綜合管理奠定了可靠的基礎。這些高科技工具的優點在于操作方便,并且測繪的結果精確,大大的節省了了人力和物力,在對農村的土地進行分析調查時,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標準,把農村的土地信息內容從數字化到數據話轉移,并建立整體的數據庫,實施數據整體的共享和管理。及時跟新了土地的變化情況,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基礎的農村信息管理體系。

      二農村土地調查測繪的意義

      認真做好農村土地的調查測繪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意義:首先農村土地的調查測繪可以讓相關部門很好的掌握農村土地的使用情況,通過這些使用情況來制定不同管理措施和政策,便于對于土地資源的管理和利用,有利于使土地發揮最大的使用價值和經濟效益。另外,農村土地的調查測繪工作可以很好的解決農村土地的權屬情況,在農村土地調查測繪工作不完善的時候,農村的土地的權屬問題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因為沒有相對正規的依據可以查詢,當農村土地調查測繪工程結束后,就對每一塊土地都有了明確的界定和劃分,減少了對于農村土地的權屬爭論。建立農村土地數據總庫對于農村土地的日常管理,開發和使用有著重要的意義,農村土地數據庫作為地形圖數據的一個部分,對于數據的整體庫內容是一個補充和完善,有利于地形圖數據庫的更新和維護,另外,農村土地在經過相關的測繪整理后便于各個部門的查閱,登記和發證管理。

      我國的農村土地面積占據這大部分的區域,對于農村土地的系統管理有助于各項工作的實施,同時也是對我國土地資源的一個整合,在我國到底有多少土地資源可用,或者哪些地區的土地資源的分配還不合理,這些都能夠在農村土地的測繪中得到體現,所以農村土地調查中測繪工程對于我國的土地管理意義重大。

      三農村土地工程測繪的方法

      農村土地的地形一般都很發雜,尤其是一些山區的地段,進行實地的測繪很難作業,并且測繪的精確度也很難保證,這樣我們就采用航測的作業方法進行測繪,也就是使用內業立體的測量方法,通過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作業,然后在經過外業的校準調節,最終形成農村土地的土地特點。農村土地更新調查中,常常使用正射影像圖來作為工作的基礎底圖,然后在底圖上進行各項測繪,在農村土地資源種類的調查中,一般使用的是1:1000到1:100000的比例尺。

      在農村土地資源調查中,使用的正射影像,一般是來自航測的攝影,經過航測處理,以及影響的后期加工校準等,另外對于農村土地資源的狀況要及時的做出更新和統計,使用標準的正射影像圖,對縣級以上的邊界和分界線進行矢量化的整理,及時的更新土地內容有利于對于土地資源的分配,做好農村土地補測工作,對調查底圖警醒整理,做好地圖更新中的對接工作,認真填寫農村土地調查記錄手冊等相關內容。

      農村獨體資源的調查中,最后的結果都要反映在適量的圖形中,對于適量數據的一些處理我們要遵循一下的處理要點,圖像的北方向朝上,對圖像進行掃描的過程中采用適當的分辨率,掃描過程中要注意圖像的粘接和虛影,掃描線盡量和公里格網絡線相互對應,影響的范圍要盡量控制在很小的范圍內,但是不能超過內圖輪廓線。按照每條公里格對影響進行矯正繪制。

      在農村土地調查的測繪中,要對圖形數據進行接邊,保證圖形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在數據的選擇和圖形的使用中,盡量使用能夠體現農村土地現狀的原始數據,通過實際情況的分析進行幾何接邊,同時還要保證內容屬性的一致性,不能出現屬性和圖形不對應的情況。做好跨區域的影像轉換,在不同的屬性區域把握好各個圖帶中圖幅內容的轉變,確保內容的合理性,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設計拓撲關系,通過拓撲關系對圖像內容加附相應的屬性值。

      在農村土地資源測繪圖形生成后,接下來就是使用軟件工具,對圖形中的面積問題進行計算和劃分,通過軟件生成權屬的界限圖形,不同地形的界限圖形和區域劃分界限圖形,對不同區域的面積做匯總,整理統計出準確的面積計算模式。

      四土地測繪中數據庫和信息的管理

      根據不同的空間數據管理結構,針對不同的地形要素、不同的農村土地利用情況,各種地級要素等進行邏輯的分類,通過邏輯層次的建立來劃分設計覆蓋整個農村區域的空間數據庫,最終達到數據庫城鄉一體化和城鄉統一的目的,在土地信息庫中,對農村的地籍,土地種類,地形等都有詳細的描述,在數據庫中能夠查詢到詳細的農村土地使用情況,真正實現了數據和現狀一體的數據庫形式。

      更新農村土地情況數據庫時,要對更新的內容嚴格把控,做好入庫數據的整理和檢查工作,務必做到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保證農村土地資源數據庫的數據質量,通過采集圖形的審核檢查,圖像屬性的確定分析,圖像一致性的檢驗分析,對于影響面積,接邊等問題做好審核工作,是農村土地資源的影響圖形能夠嚴格的對應數據庫內容,保證影像、數據庫、土地屬性的一致性。對于數據庫中的一些錯誤或者,實際土地情況的改變,及時的做出手動的修改,使數據的更新和改變都完全滿足數據庫的設計需要。

      參考文獻:

      篇(10)

      每當熄燈之后,同學們除了講笑話,就是猜謎、玩腦筋急轉彎,而我沒得過一次第一名,這太讓人絕望了。我對自己智商的清醒認識就是在那些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形成的。

      那時,我還在非常努力地寫詩歌,我細讀了能在圖書館找到的所有歐美及華人詩歌,還在一本練習簿上練寫了數百首長長短短的作品,我把它們工工整整地謄抄在稿紙上,分別投寄給國內幾乎所有的文學雜志。

      八分錢的郵票費在當時的復旦可以買半塊豬排,四年里,我省下上百塊豬排去實現我的詩歌夢,結果是,直到畢業那天,我從來沒有在正式刊物上發表過一首詩歌。

      王爾德說,除了才華,我一無所有。

      這個世界一定是有天才存在的,否則,你很難解釋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張愛玲怎么能寫出《第一爐香》,為什么是一位叫愛因斯坦的土地測繪師發現了相對論……有人對過去2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進行了一個統計,他們發表得獎論文的平均年齡是37歲,他們中的很多人應該是天賦異稟。

      可是,絕大多數的人應該跟我這般,資質平凡,際遇尋常,在萬千眾生中掙扎著放出一點微弱的靈光。那么,才華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到底占去了多少權重?

      三宅一生被認為是日本戰后最有才華的服裝設計師。1973年,35歲的三宅一生第一次參加巴黎時裝展,帶去了“一塊布”的新設計概念,從此成為標志性人物。可怕的是,從此以后,三宅一生每年都會去巴黎參加兩次會,40多年來,從未中斷。

      時裝設計被認為是一個只與天才有關的瘋狂職業,但是,每隔半年就要向世界證明一次自己,這應該只與偏執性的毅力有關了。在三宅一生看來,一年參加兩次會,就好像是定期去醫院做全身檢查,既考驗設計師新的想象力,同時又考驗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一貫性。“每年兩次,我都要證明我的創造力,證明我還立在當下。”他說。

      在我所從事的非虛構財經寫作領域中,才華是約束條件下的能力釋放。

      1996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它的印刷量是6000本,其中的三分之一還是被我送出去的。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要求自己每年寫出一本書,到今天,這個“自我約束”已經長達20年。

      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最不可靠的能力便是才華,它若只是激情或靈感乍現,則只可能短暫地燃燒。才華是上帝給人的一個禮物,卻也是一個懲罰。

      才華會讓一個人變得缺乏韌勁,不樂意作艱苦而持續的投入。自我的智力上的優越感,會讓人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所有的獲得都是理所應當,從而不懂得對平凡人的感恩。有才華的人往往會被各種誘惑所纏繞,在一次次的選擇中虛耗歲月。尤為可怕的是,才華讓人脆弱,對挫敗沒有自我嘲笑和化解的能力。

      篇(11)

      一、GPS的發展

      GPS是由美國國防部主持研制,以空中衛星為基礎的無線電導航系統。該系統能為全球提供全天候、連續、實時、高精度的三維位置、三維速度和時間信息。利用GPS進行靜態定位或動態定位,可滿足多方面的需求,由此使得GPS用戶遍布全世界。

      目前,GPS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土地測繪、城鎮規劃、地球資源調查與管理、石油地質勘測等領域并發揮著巨大作用。

      二、GPS在測繪領域的應用

      在城市和區域地形測量中,GPS實際上已成為建立平面控制網的一種標準手段。隨著差分GPS定位技術(DGPS)的發展與應用,不僅是高等級的首級網和加密網,甚至圖根點和航空攝影測量像控點的測定也廣泛采用了GPS。在許多地形測量項目中,電子測距導線早已成為一種最基本的控制測量方法。特別是當使用全站儀時,可以將低等級的圖根控制與細部地形測量同步進行,從而提高總體作業效率。高程控制測量過去一直沿用幾何水準測量的方法,這種方法耗時費力,效率很低。

      三、GPS測量的特點

      相對于常規測量來說 , GPS測量主要有以下特點:

      (1)測站間無需通視

      GPS測量不需要測站間相互通視 ,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點位 ,使得選點工作更加靈活方便。

      (2)觀測時間短

      隨著 GPS測量技術的不斷完善及軟件的不斷更新 ,在進行 GPS測量時,快速靜態相對定位每站僅需 20 min左右 ,動態相對定位僅需幾秒鐘。

      (3)儀器操作簡便

      目前 GPS接收機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 ,操作智能化 ,觀測人員只需對中、整平、量取天線高及開機后設定參數 ,接收機即可進行自動觀測和記錄。

      (4)全天候作業

      GPS衛星數目多 ,且分布均勻 ,可保證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連續進行觀測 ,一般不受天氣狀況的影響。

      (5)提供三維坐標

      GPS測量可同時精確測定測站點的三維坐標 ,其高程精度已可滿足四等水準測量的要求。

      四、GPS的新技術―RTK

      我們知道,高精度的GPS測量必須采用載波相位觀測值,RTK定位技術就是基于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它能夠實時地提供測站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并達到厘米級精度。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實時動態差分法。這是一種新的常用的GPS測量方法,以前的靜態、快速靜態、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后進行解算才能獲得厘米級的精度,而RTK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它采用了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方法,是GPS應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外業作業效率。采用RTK時,僅需1人背著儀器在要測的地形地貌碎部點呆上l一2 s,并同時輸入特征編碼,通過手簿可以實時知道點位精度,把一個區域測完后回到室內,由專業的軟件接口就可以輸出所要求的地形圖,這樣用RTK僅需1人操作,不要求點間通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RTK配合電子手簿可以測設各種地形圖。并且RTK技術受外界條件限制小,只要滿足工作條件,就能快速、高精度地定位作業。

      五、RTK技術的優勢

      1.定位精度高,數據安全可靠,沒有誤差積累

      只要滿足RTK基本作業條件,在一定的作業半徑范圍內,RTK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達到厘米級。

      2.操作簡便,容易使用,數據處理能力強

      只要在基準站和流動站設站時進行簡單的設置,就可以邊走邊獲取測量成果或進行坐標放樣。能方便地與計算機或其他測量儀器通信,數據傳輸、存儲、處理、轉換能力強。儀器操作、手簿軟件的使用簡單易學。

      3.RTK作業自動化、集成化程度高,測繪功能強大

      RTK可勝任各種測繪的內、外業。流動站利用內裝式軟件控制系統,無需人工干預便可自動實現多種測繪功能,外業數據傳輸至計算機,稍加處理即可,同時使輔助測量工作大大減少,減少人為誤差,保證了作業精度。

      4.測量速度快,作業效率高

      在一般的地形地勢下,RTK設站一次即可測完5km半徑的測區,大大減少了傳統測量作業所需控制點數量和測量儀器的搬站次數,僅需一人操作,在一般的電磁波環境下幾秒鐘即可測得一點坐標,測量速度快,勞動強度低,大大節省了外業費用,提高了勞動效率。

      5.降低了作業條件要求

      RTK技術不要求兩點間通視,只要滿足“電磁波通視”,因此,和傳統測量方法相比,RTK技術受通視條件、能見度、氣候、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和限制較小。在傳統測量方法看來由于地形復雜、地物障礙而造成的難通視地區,只要滿足RTK的基本作業條件,它能輕松地進行快速的高精度的測量作業。

      可見,RTK技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于工程測量及勘察等領域,并已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三維測量工具。

      六、RTK測量成果的質量控制

      研究和實際應用都表明,RTK確定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最高為95%~99%,RTK比GPS靜態測量還多出一些誤差因素如數據鏈傳輸誤差等。和GPS靜態測量相比,RTK測量更容易出錯,在實際應用中必須進行質量控制。其質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1)已知點檢核比較法:即在布測控制網時,用靜態GPS、全站儀、水準儀多測出一些控制點(GPS點、導線點、水準點),然后用RTK測量出這些控制點的三維坐標進行比較檢核,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改正。

      (2)重測檢核比較法:每次初始化成功后,先重測2~3個已測過的RTK點或高精度控制點,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RTK測量。

      這兩種方法中,盡管已知點檢核比較法最可靠,但控制點的數量總是有限的,所以在沒有控制點的地方需要用重測檢核比較法來檢驗測量成果。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電臺變頻實時檢測法進行質量控制。實踐證明,采用這幾種方法進行質量控制,確實發現一些問題,收到很好的效果。

      隨著 GPS技術的不斷發展,勢必會在測繪領域發揮重大作用并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安永強,王艷華,王澤民.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城市勘測,2004[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99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麻豆|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91久久福利国产成人精品|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