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a4kkq"></dfn>
<ul id="a4kkq"></ul>
    • 行業綜合監管大全11篇

      時間:2023-07-02 09:44:35

      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行業綜合監管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行業綜合監管

      篇(1)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金融一體化的發展不斷加速,面對我國加入WTO后,金融業尤其是商業銀行順應世界金融潮流和市場經濟規律實行綜合經營的呼聲越來越高。綜合經營在中國確已客觀呈現了一定的發展態勢,它的現實存在迫使我們關注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的矛盾所在:即綜合經營的日益發展態勢、分業監管的法律及監管模式。因此積極探索適合國內商業銀行由分業經營向綜合經營過渡的監管模式,尤其是對綜合經營條件下搭建符合中國國情的監管框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中國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的發展趨勢

      鑒于我國金融業尚不發達的現實情況以及實行嚴格分業經營的基本法律框架,目前我國不宜拆除在銀行業務和證券、期貨等業務之間的“防火墻”,直接采用德國全能銀行模式。比較而言,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具有“集團控股、聯合經營;法人分業、規避風險;財務并表、各負盈虧”的特點,是推進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的一種現實選擇。

      根據我國目前的金融環境,以銀行為主構建金融控股公司將成為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的發展趨勢。這是因為:

      (一)金融控股公司作為一個企業集團,必然要有一個足以控制和有效影響其他子公司的核心公司一一母公司。這個母公司通常是主導組建者或者說是組建的牽頭人。在中國金融體系中,行業結構仍不平衡,目前金融資產中銀行業占絕對優勢,遠非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和信托投資公司等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所能比擬。但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憑借專有的經營壟斷,卻享受著令商業銀行心動的高利潤率,因此商業銀行通過并購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動力極強。

      (二)從發展趨勢看,商業銀行主導的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國金融業中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有利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集團化改造和綜合經營。對銀行而言,通過控股公司的架構,即可保持原來商業銀行業務的獨立性,又可通過設立其他非銀行子公司發展具有潛力的新業務、分離優質資產或用于其他特使目的。國內尚未集團化的銀行,都表示集團化是其發展方向。中國銀行的高層在不同場合表明,中行的目標就是金融控股,最終實現綜合經營。招商局集團董事會主席、招行董事長秦曉也表示,如政策允許將把招商局旗下的保險公司交給招商銀行運營,招商銀行未來將成為綜合經營銀行、保險、基金業務的金融控股公司。

      (三)監管層目前對我國以控股公司方式發展的金融集團也采取默許、鼓勵態度,2004年6月28日,中國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正式公布的《三大金融監管機構金融監管分工合作備忘錄》對金融控股公司身份作了直接認可。央行的2006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我國部分有實力的大型金融機構已經具備一定的資本運作、風險控制、交叉銷售和業務整合能力,其中具備條件的金融機構也可探索通過跨行業投資其他金融機構的方式開展綜合經營。”

      二、中國商業銀行現階段監管模式的問題剖析

      隨著國內金融業綜合經營態勢的日趨強烈,機構監管中存在的監管漏洞、板塊割據、制約創新等缺陷以及各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效率低下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綜合來講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分業監管格局不能覆蓋金融控股公司,可能促使其將一些特別的服務項目或產品置于監管成本最小或監管最寬松的領域,從而產生“監管套利”現象。金融控股公司沒有統一的監管法規,存在監管真空。

      (二)不同監管機構的監管目標、監管重點不同可能導致沖突。證監會的目標是維護市場的公平與秩序,特別強調證券發行人和經紀人充分披露信息,不得有欺詐行為。而銀監會注重審慎監管,關注銀行系統的安全與穩健經營。保監會維護保險業的穩健經營與被保險人的利益,關注各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由于各個監管機構的目標不同、指標體系不同、操作方式不同,各監管機構的監管結論可能存在較大差別。當對金融控股公司有雙重目標要求,又只受某一機構監管時,單個監管者可能不會去承擔其他監管者的工作和責任。

      (三)在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上三家監管部門協調難度大。 “三會”及其派出機構是平級的,若金融控股公司發生風險,確定由誰作最后裁決等存在一定現實困難。盡管可以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但仍會存在溝通不足和信息共享度低等問題,影響監管的有效性。

      (四)我國監管當局對金融控股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關注不夠。在分業監管體制下各監管者的監管對象只是一個金融機構,而對集團的組織結構和管理結構的透明度并不關心。因此,在分業監管體制下,監管部門難以將監管對象和控股公司其他成員隔離,而且也難以綜合性地審視控股公司的風險。

      三、對中國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監管模式的設計

      國內商業銀行的綜合經營如何監管,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在我國尚不具備實施統一監管模式的條件下,美國傘型監管模式是最有可能解決我國分業監管體制和有限度綜合經營矛盾的手段。這種模式一方面通過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分業監管體制下形成的機構監管優勢,符合我國現有的制度約束;另一方面,通過傘型監管者的機制 (在我國目前可以考慮有人民銀行來充當)實現了各監管者間的協調,通過功能型監管避免了分業監管體制面臨綜合經營可能帶來的風險。在我國商業銀行走向綜合經營的過渡期間,這種模式無疑是一種立足現實、面向未來的適合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監管體制。

      (一)監管主體、職能及監管體制框架

      監管主體主要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信托投資管理局。

      主要職能: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傘型監管者負責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包括市場準入、資本充足率、風險評估、信息披露等。銀監會和信托投資管理局,分別負責對銀行和信托投資業務的監管;證監會和保監會分別負責對證券業和保險業的監管,同時證監會將投資業務的監管職能移交信托投資管理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及信托投資管理局均是功能監管者。

      (二)基于傘型監管體系下的監管措施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各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機制以及機構之間的監管數據的共享建設。在現階段,可考慮在強化各監管機關的責任、分工的基礎上,建立各監管機關間規范化的協調制度和有關負責人定期聯席制度。通過有關機關負責人的定期聯席會議,解決監管中出現的矛盾和沖突。同時,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建立金融監管資料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監管效率。

      2.監管者應從控股公司層次強化對控股公司的外部監管措施,包括對金融控股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審查和談話機制,控股公司信息披露的方式和規格以及控股公司各子公司間的防火墻措施,如業務限制、人員限制和信息限制等。通過這些措施,配合其他功能型監管機構的工作,實施對金融控股公司整個業務流程的控制。

      3.督促和鼓勵控股公司建立基于自身業務風險管理的內部風險控制的機制和評價體系,實施自律性質的風險約束。防范經營風險不僅是外部監管對公司的強制要求,也是公司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選擇。監管者應積極支持公司的內部風險控制和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并充分了解這一體系的運作和有效性。

      4.監管當局應建立資本金與控股公司運作風險相聯系的計算方式,迫使金融控股公司加強內部管理,降低風險資產的比重。綜合監管者可以在各功能型監管者對各自監管對象所需要資本金的總量評估基礎上確定控股公司應該交納的資本金。

      5.健全金融自律型組織,充分發揮其監管作用。金融自律型組織是金融業自我管理、自我規范、自我約束的一種民間管理形式,它可以通過行業內部的管理,有效的避免不正當競爭,規范其行為,與監管當局共同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與安全。金融自律組織參與監管,主要負責金融從業人員的培訓、會員的管理、為會員提供信息服務,及時與監管當局溝通情況,及時向社會有關監管信息等。

      四、結論

      篇(2)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城市綜合體素有“城中之城”之城,它基本上已具備了現代城市的全部功能。大型商業綜合體適宜在經濟發達的大都市發展,對于發展中城市的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可根據其城市規劃發展的需要進行規模的縮減,根據城市經濟特點有側重點地選擇建筑功能。這種新型的商業建筑經營模式集購物、辦公、娛樂、餐飲為一體,具有高效,多功能的特點。但是,由于其自身占據建筑面積大、人流密集等特點,使其建筑設計更為復雜。因此,在項目開始之前的建筑設計分析師十分重要的。

      一、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總平面整合設計

      1、總平面設計要素

      為實現商業綜合體內各個物業綜合價值最大化,在規劃設計時可依據商業綜合體的土地價值梯度來合理布局其內部空間。其中,總平面設計是整個商業綜合體內外銜接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商業綜合體內外一體,緊密結合的關鍵因素,不僅影響到建筑內部布局,功能流線,甚至對城市周邊交通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從總平面的宏觀布局上來看,它的設計主要關系到建筑、環境、交通、技術等四個要素的綜合運用和組織(見圖1)。

      圖1整合的相關要素

      2、總平面設計程序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整合設計應涵蓋了各個子功能規模的合理布局,以及各個環節的有機融合。而商業綜合體建筑總圖設計是在不斷的修正與內外互動的調節過程中完成的,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2.1 研究規劃設計條件。

      建筑密度、容積率、限高、地面停車數量等都是與總平面布置密切相關的設計指標。除此之外還有后退城市道路距離,相鄰地塊或紅線距離要求等。其中建筑密度是對建筑平面形狀影響最大的指標,容積率和限高對建筑三維形態影響最大。

      2.2 雙方溝通協商,與開發商搭成共識。設計人員應主動了解開發商的招商規劃、租售方式及分期實施等要求。

      2.3 結合場地現狀,綜合設計車行的對外銜接口和車行流線組織。

      2.4 根據集散空間需求量,預留集散空間。綜合活動、視線等需求,對場地進行布置。

      2.5 根據周邊人流分布、來源、主要人流方向,確定基地的出入口、布置人行通道。

      2.6 結合建筑子功能布局,進一步完善基地交通、環境、建筑、技術的深化設計。反復推敲交通、場地、技術、建筑的不同組合模式,通過SWOT對比分析尋求最佳組合方式。

      二、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總平面建筑布置

      1、建筑平面的形態研究

      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平面形態的設計與建筑所處城市、街道、街區密不可分。 其平面由上部建筑和下部裙房共同構建而成的,依據上下兩部分建筑在平面圖上共同構成的形狀,可將商業綜合體建筑的平面形狀分出點、線、面和混合狀等四種形態。

      2、建筑位置研究

      2.1 經濟利益

      經濟利益是商業綜合體布置的一個重要因素。商業建筑的空間價值是隨著層高而降低的,往往首層建筑的店面租賃費用是最高的,所以開發商總是試圖將首層商業綜合體以最大規模呈現,因此大型商業綜合體的首層面積是最大的。在滿足城市控制線和覆蓋率后,首層建筑基地中可供選擇的位置不多,基本上呈現出滿鋪的狀態。在經濟利益的趨勢下,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平面布置要在滿足城市規范要求下,最大程度上延長商業面。通過擴大商業展示面,來吸引更多的人群進入,以便獲得利益最大化。在設計考慮增加商業展示面時,可通過外界面的凹凸、設置內街、引入內院等方式來實現,通過研究相同建筑覆蓋率的裙房形式對比發現,設置內街增加周邊商業展示面這種方式的效果最為明顯。

      2.2 周邊交通及空間

      商業人流和車流量在商業綜合體中都比較大,而且在周期表現上也不甚明顯。在裙房布置時設計人員要盡可能的靠近便利的交通,甚至于結合交通設計。商業綜合體通常布置在人流大較大的街道,以此來吸引顧客。 多層商業綜合體與室外活動場地關系緊密,對近人尺度的空間環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布置時應注意與周邊建筑一起組成適宜的外部活動空間,如圍合的廣場。

      2.3 人流

      在商業綜合體設計時,潛在商業顧客四人流布局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所以,商業建筑布置要盡可能使更多的人群通過建筑外部的廣告、櫥窗等展示面來誘導人群進入商場。商業綜合體中所謂的人流主要為城市人流,同時也要兼顧對綜合體其它功能的內部分群的吸引。因此,商業綜合體布置需要考慮主要人流聚集地,人流方向、集散空間三個方面。

      2.3.1 人流聚集地

      人流集中點通常表現為車站口、十字路口、劇場、商業中心等有大量人流聚集的場所。人流在這些地方是以中心向四周擴散的。在商場布置時,通常首先把超市、主力店和其它非商業功能空間遠離這些聚集地中心,這樣布置可使無關行人,或者前往主力店及其他功能空間的人流經過最長的展示面,從而最大程度上刺激偶發行為的發生。

      2.3.2 人流方向

      人流方向是影響布置的重要因素。在商業綜合體布置時,通常會將主力店、超市和其它非商業功能空間放置在人流量較少的方向,促使人流經過展示面最大化。同時,會巧妙的利用設計調整人流走向,如采用花池減少人行道寬度等措施縮短人群與展示面的距離,增大誘發性。針對人流趨勢不明顯的街道,可以將主力店和其它非商業子功能布置于中間,便于誘發不同方向來的人流。

      2.3.3 體閑空間

      無論是室內的體閑空間還是室外的體閑空間都可以成為人流的滯留空間,這些空間容易混合多種人群,刺激多種行為,能使人群在基地滯留時間變長,商業裙房布置應多結合休閑空間設計,吸引人流。

      三、動靜態交通組織

      1、車行交通與城市交通整合

      商業綜合體對周邊城市交通影響較大,主要表現為車行交通進出與城市車流的交叉所帶來的影響。因此,在選擇基地車行出入口與城市道路的銜接問題時,應首先對周邊城市道路現狀進行認知,從而確定基地與城市銜接可能性出入口方

      式和位置。

      通過研究發現應詳細考慮下列因素(表2),不同的情況可能對接入口最終位置的設置產生較大的影響。

      表2 商業綜合體車行交通影響要素

      2、車行交通與建筑整合

      基地與城市道路的關系可以分為單面臨街、雙面臨街,三面臨街,四面臨街

      四種。因此根據不同的基地臨街情況,車行交通和建筑整合方式則不同,可分為

      獨立式,環道式、半環道式和輔道式。

      3、步行交通與城市人行道整合

      商業綜合體基地的人流出入口設計首先應明確進入場地的人流數量、類型、位置、鐵站口方向?;厝诵谐鋈肟谝话銜紤]在人流集散點處設置,如公交車站、地主干道交叉口等附近。一般可采用入口廣場的方式,如果人流量較大,也可考慮采用天橋、下穿道等方式分散人流。

      由于商業綜合體內部子功能眾多,一般不止一個出入口。主要是根據業態的重要程度和不同類型人流方向來設置不同出入口的位置。首先根據規模和業態檔次設定出入口數量,在再根據盈利價值的高低布置出入口位置。

      4、步行交通與建筑整合

      在商業環境中,步行交通往往要求連續性,以方便顧客隨意游逛。由于商業綜合體的交通復雜性,通常將步行交通和車行交通進行通盤考慮。一般情況下,人行交通和建筑的整合主要是利用入口廣場和建筑高差來組織,通過研究總結,按照空間形式劃分人行車行交通與商業綜合體建筑的銜接方式,主要有平面交通體系和立體交通體系兩種方式。

      通常來講,平面交通體系主要用于車流和人流的分別組織,即利用廣場來組織多種人流車流進入建筑,廣場可以起到了分散和聚集人流車流的作用。立體交通主要用于整體組織車流與人流的關系,即利用高差將車流與人流分開,避免相互交叉干擾。

      隨著商業綜合體的規模逐漸增大,功能不斷復雜,采用立體交通分流的建筑逐步增多,內部交通體系通常會與地下車庫、地下交通樞紐、地鐵等地下公共交通系統連接起來,同時又與地面層上的城市公共空間有機聯系,組成一套地上地下完善的樹形通道體系。多種體系在多個層面上構建了商業綜合體與城市之間的交通網絡,成為了城市交通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結束語

      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功能較為復雜,其自身包含了現代城市生活的各種設施,是現代城市的縮影。近些年,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綜合體建筑越來越多。設計優良的城市綜合體可以減緩城市交通壓力,調整城市空間結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們的工作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篇(3)

      引言

      隨著高密度人居環境的發展 , 商業地產模式隨社會階層與消費群體應運而生。與傳統的shopping mall相比,現在的確購物場所更強調餐飲和娛樂等與休閑游憩功能的結合,以不同的消費主題來組合商業模塊,景觀開放空間自然成為商業綜合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景觀空間關系概述

      C.諾伯格.舒爾茨(C.Norbefg.Shcluz)說:“街道(空間) 為了成為真正的形體,必須具有作為‘圖形’的性質?!?[1]圖底關系清晰明了,能讓使用者產生安全感和領域感,圖底本身完整的構圖,會使空間富有個性。

      2.商業綜合體景觀空間關系特征:

      2.1建筑圖底與外部的關系

      商業綜合體通常位于城市交通網絡發達,城市功能相對集中,人流和和密度相對較高的位置,商業綜合體各個建筑單體相互影響和聯系,如何通過外部空間將整個綜合體聯系在一起是外部景觀空間的設計要點,也是反映出景觀功能性的特色。建筑物的覆蓋密度明顯比外部空間大,內部和外部相互關聯,綜合體對外部的空間依賴較大。

      圖一 上海新天地建筑體塊

      圖二 重慶天地建筑體塊

      圖三 佛山天地建筑體塊

      圖四 武漢天地建筑體塊

      2.2商業綜合體景觀空間類型:

      2.21 引導空間

      引導空間可以分為,出入口廣場空間,主要空間以及過渡空間,邊緣空間。

      商業綜合體建筑體塊布局形式多樣,個性鮮明,風格獨特,涉及的商業業態不同,因此引導空間設計應該具有代表性,主題性和綜合性,在特殊商業廣場上標定其身份特征。

      過渡空間:一般為整個空間中塊狀點,也就是中轉點,可以理解為不同兩個主題空間的轉換點,具有增加空間的層次感,是為人們提供休憩的場所。

      過渡空間和灰空間在某些場合具有一定相似性,只不過灰空間更多體現不被關注的空間。

      邊緣空間商業綜合體的景觀邊緣空間是建筑次入口空間到主要空間或是交通出入口銜接位置,通常不被人注意,但卻是功能性的重要空間,它促使外部環境相互融合,從而形成連續的,動態的景觀空間。

      2.22 內街空間:

      內街空間要素均是連續的,每一個能被看見的事物都是經過精心選擇和編排的,包括鋪地的肌理、色彩、街邊陳設的家具、邊界的材質、背景圖案等。[2]??煞譃榫€性關系,水平關系,垂直關系。

      圖五 上海新 天地商業內街景觀空間關系

      它的景觀元素要根據室外建筑空間的心理感受及 行為模式來設計,要努力營造一個圍合、向心、聚合的“積極空間”連續性空間,能夠駐足停留、能滿足行人購物及休憩需求,享受和感受景觀的場所。并在它的起點和結束的位置樹立豎向景觀元素,以起到限定和標識作用,增加景觀空間的認同感與歸屬感。[3]

      2.23 中庭空間

      中庭空間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空間形態。傳統意義上的中庭概念是指圍廊或是一層層的小空間帶有采光頂的內庭。在這里我們所研究的中庭空間是相對于大型的建筑商業綜合體,是屬于室外的中庭,它是人流匯聚的交點,也是多功能商業活動的主要空間。它的作用是穿插,滲透和貫穿整個場地,是商業的核心空間。它具有序列性、多樣性、流動性、多層次性、 人性化特征。[4]

      3.3商業綜合體景觀空間的設計要素應用

      3.31平面布局

      因建筑布局、交通條件、地下車庫出入口及底圖空間等因素,常規為線型布局:商業空間整體由帶狀走向,出入口設置在端頭,入口廣場空間開敞,尺度宜人,可設計主題性誘導廣場,收口廣場同樣具有相似性尺度,并且在中庭內部設置多個分主題廣場作為人流匯集點。也是屬于內街式圍合式的平面布局。

      連續且清晰的界面是使商業內街乃至整個景觀具有可意象性及可識別性。體現出建筑的高度、尺度、比例、色彩、立面風格、表面材料乃至店招、廣告的樣式、等方面。要注意的是

      1)有適宜的比例、尺度、體量、造型、光影與色彩;

      2)與建筑風格相協調,為整體環境增色:

      3)有強烈的人流動態導向性;

      4)滿足各規范和功能要求;

      3.32人流動線

      根據條件的不同, 對于步行街的適宜寬度還必須考慮以下方面的因素:

      步行長度:對商業綜合體的空間尺度分析,主要涉及長度(L),寬度(D)以及圍合建筑的高度(H)和建筑面寬(W)四大元素之間的比例關系。

      步行狀況:首先要考慮該街道是否有車輛通過(如通行消防車的距離);

      停留空間的設置:滿足步行安全、舒適等方面要求的基本條件,特定階段高峰時的,設景觀公用及休息設施、街道家具,為滿足行人進出、停留休息、穿越商業建筑的交通要求。同時要考慮防日曬遮蔭的常綠喬木種植、雨淋的拱廊設置。 圖六 上海虹橋天街商業景觀人行動線

      3.33消防通道

      在商業綜合體景觀空間設計上,滿足消防車通行的功能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的結合消防通道與景觀空間的關系,是景觀空間處理的難點。按照規范要求4M寬的消防通道 ,8mx15m消防登高的施救場地上,最邊與房屋外墻的距離是大于2m~5m,在這些范圍內不能有任何的景觀設置,只能用硬質鋪裝和隱型消防通道的做法來處理,這種生硬的空間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適合。

      4結語

      合理的商業空間尺度,充分利用商業空間界面,能有效拉近商業業態與消費者的距離,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活動中來,并促使發生更多行為活動。

      參考文獻

      [1]Norberg-Schulz,Christian,Existence,Space and Architecture,New York,Praeger, 1971.

      篇(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business district to appear in the completed community, become the contemporar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dispensable new accessory construction project. Because of its "new". So the current domestic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sector had yet to downtown community has a clear definition, lack of more system.

      Keywords: commercial complex, architecture,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腳步逐漸加快,面對日益嚴重的土地、交通。環境等時代新問題。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建設成了城市發展的必然。最近幾年來在各大城市先后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商業綜合體,這種新型的商業經營模式集辦公、購物、娛樂、餐飲等功能于一體,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的特點。但由于其自身的建筑面積大、人員密度大、功能多等特點,使得其建筑設計的復雜度和難度加大。因此,在項目開始之前進行建筑設計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1大型商業綜合體概述

      大型商業綜合體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的繁華地區,原本就復雜的人流和物流狀況,使得商業綜合體需要肩負起更多的責任:改善城市環境、交通狀況以及城市形象等。同時由于商業綜合體的建設規模較大,其包含的功能類型多,并且不同的功能均具有不同的價值訴求,這也必然會給商業綜合體在建筑設計方面增加難度。使得商業綜合體的建筑設計十分復雜??偠灾?,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需要綜合地協調各個方面的要求,從而使商業綜合體建成后能真正的實現其自身價值。

      大型商業綜合體是城市中集合了多種功能的群體建筑,一般建筑面積(不含地下)在25萬平方米~100萬平方米。目前的萬達廣場系列都屬于此列。大型商業綜合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部分:

      (1)Shopping Mall:

      其中有百貨商場、精品店街、各主力店(比如運動100、KTV、酒樓、電影院等)、超市(位于地下層)。該部分建筑將大部分自持.室內(外)步行街區:一般2~3層,與Shopping Mall主入口連接,功能以特色餐飲、中小型主力店(100㎡~500㎡)、休閑性質商店為主。該部分建筑將大部分銷售。

      (2)辦公建筑群:

      甲級辦公樓或SOHO類辦公塔樓。該類建筑將為商業物業提供大量消費人群,同時辦公銷售可以平衡項目前期資金流。

      (3)酒店建筑:

      為辦公建筑及周邊配套的酒店建筑,一般設置商務酒店一棟、星級酒店一棟。

      (4)住宅或公寓類建筑:

      商業的繁華將極大提高周邊居住建筑的價格,同時住宅銷售可以平衡項目前期資金流。

      2大型商業綜合體設計要點

      2.1商業人行流線組織要點:

      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功能一般都較為復雜,因為其自身包括了現代都市生活的各種設施,常常又被稱為“微型城市”。因此在進行具體的建筑設計時,設計師們不僅要解決好其復雜的功能問題,同時還需要設計出更為豐富且人性化的公共空間。商業建筑規劃中最重要的是流線設計(組織),這包含:商業人行流線組織、各區域機動車流線組織、物流組織,以上又以商業人行流線組織最為專業和重要。商業人行流線組織設計要點如下:

      第一位:唯一性,各商業區,商業主街(主流線)只能有一條。商業主街分支,表面看是增加了商業街長度,增多了臨街店鋪,實則是:讓人群產生迷惑。90%的人群會走向較大的商業街,并且不會返回到支街。(可回憶自身逛街的經歷)支街只能出現在目的性商業中(專業市場)。商業街入口處的分支是可以允許的,因為分支不會造成方向困惑。

      第二位:入口標識性,各商業主入口必須分級。從主到次分別為:一級出入口:室內外步行街主出入口,形象最為突出,應把90%以上人群吸引入,這樣各商業才能帶活。二級出入口:大型主力店出入口,形象上比一級入口要次要許多。三級出入口:辦公、商務酒店出入口,此類建筑到訪人員目的性很強,無需強化出入口,注意出入口建筑標識即可。

      2.2建筑立面具有標志性

      商業建筑的外立面設計尤其重要,它決定了商業及其周邊所有物業的形象從而決定檔次。商業建筑立面設計要注意的是:

      (1)、建筑立面相對簡潔,而具有質感,突出材料的高檔性。復雜而色彩化的建筑立面風格已不再是世界和中國的主流設計風格。

      (2)、必須進行專項的廣告位和店招設計。

      (3)、結合內部功能進行立面設計,有目的的開設采光窗。需注意:大型主力店及電影院等,是不可有采光立面的,因此,并不是越采光約越有利于商業。例如:百貨商場,采光面會讓消費者分心,并且不利于商品的重點式照明。

      2.3不同功能建筑按各自設計參數設計

      商業綜合體內部功能較多,很多功能具有較為復雜的設計要求,平面設計中需充分考慮。以萬達廣場部分主力店設計要求為例:

      2.3.1萬千百貨

      建筑面積要求:25000~40000平方米。位于地下一層至地上五層,單層建筑面積大于5000平方米,但不超過10000平方米。地下一層層高不宜小于5.1米、凈高不宜小于3米,首層層高不宜低于5.4米、凈高不宜小于3.6米,二層以上層高不宜低于5.1米、凈高不宜小于3.3米。

      室內商業步行街的平面:(1)長度:步行街的長度以280~350米為宜。(2)柱網:一般以8.4×8.4米為宜。(3)步行街兩側店面之間的寬度:首層9~10米,二、三層15~17米.(4)“橋”及步行街走道的凈寬:橋宜3.5米,走道宜3.5~4米,在中庭周圍走道凈寬可適當加寬至5~6米店鋪:精品店基本單元進深宜8米~12米,個別店鋪可加大。步行街各商鋪不能有“門對門”式設計.

      2.3.2沃爾瑪

      層高: 不小于5.4米,燈帶下凈高3.7米。由于有降板區,而主力店技術條件的提供往往滯后,在工期需要時,可先預留300厚覆土層高度和荷載取值而先期出圖。卸貨區:沃爾瑪首層室外需設40英尺貨柜車位一個,貨柜車凈高4.5米,地下設4輛小貨車停車位,凈高3米,卸貨平臺高1.2~1.3米,地下設倉儲區。

      2.3.3家樂福

      家樂福一般15000平方米或以上。如設置在地下一層或地上二、三層,需在首層入口處提供1000~1500平方米的外租區;首層對大型貨柜車無嚴格要求,只要地面滿足4輛小貨車??考纯?;不設抬起式卸貨平臺,宜考慮地下卸貨,卸貨通道及卸貨區,凈高宜達到3.6米。超市的生鮮區需要降板,降板高度300mm用于做水溝排水及冷庫底板

      2.4辦公及住宅立面設計公建化

      辦公建筑及住宅(SOHO)平面按要求設計,但立面應和商業建筑匹配,必須顯得公建化。建筑立面材料選取:北方建筑主要采取石材、各類玻璃材料,南方建筑主要采取金屬(塑)板、石材、各類玻璃及一些新穎材料(比如孔板、拉索等)

      3大型商業綜合體設計思想創新

      3.1基于全壽命周期的綜合體成本理念

      項目建設開發、運營、拆遷成本的最優化,改變傳統的核算理念,對建筑設計及其優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我們轉變觀念,從長遠的角度控制總體成本。建筑環保節能和綠色生態是現代城市開發的宗旨,減少臭氧與CO2排放,降低城市景觀污染,有利于中國城市綜合體的可持續發展,為城市的節能減排做出貢獻。

      3.2商業規劃與建筑設計方案的最佳匹配

      商業規劃與建筑設計概念設計需要同步,爾后根據招商結果和經營管理方案深化建筑設計方案。讓不同業態在建筑空間合理分布,形成合理的客流動線與貨流動線。商業規劃與建筑設計初步方案的最佳匹配方法如下:

      (1)初步的商業規劃與概念設計結合

      (2)概念設計與不同業態模擬經營分析結合

      (3)招商摸底與建筑方案修正優化結合,深化業態方案

      (4)商業規劃的動線路與建筑設計初步方案結合

      4小結

      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功能一般都較為復雜,因為其自身包括了現代都市生活的各種設施,常常又被稱為“微型城市”。對于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中國,城市綜合體建筑將越來越多。設計優良的城市綜合體對于調整城市空間結構、減少交通負荷、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生活環境,都具有積極作用。而且,一個好的建筑的出現,需要甲方、設計方、咨詢方、施工方、政府規劃部門等多方共同的協調和努力,缺一不可。作為設計師,最大的愿望還是希望這個作品能為城市留下一道亮麗的風景,能為市民提供一個他們喜歡的工作、生活的舞臺。

      參考文獻

      [1] 王滔,周閩.城市核心區大型商業綜合體設計[J].四川建筑,

      2010,30(1).

      [2] 曾虹. 廈門光明大廈建筑設計分析[J]. 華僑大學學報,

      2002,23(3).

      篇(5)

      [2]楊虎,劉瓊蓀,鐘波.數理統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5-127.

      [3]薛毅,陳立萍.統計建模與R軟件[J].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423-441.

      篇(6)

      特色優質煙葉開發是國家煙草專賣局“十一五”的重大科技專項。特色煙葉作為中式卷煙原料,要求煙葉風格多樣,特色突出;成分協調,質量穩定;部位、等級結構合理,安全性高[1]。特色優質煙葉開發需要特色烤煙品種。翠碧1號(Nicotiana tabacum L. cv. Cuibi No.1)是從特字401煙用品種的變異單株選育出來的烤煙品種,它是福建煙區清香型風格煙葉的典型代表,是當前行業內公認的兩個特色烤煙品種之一,是高級卷煙的理想原料,也是福建煙區大面積推廣的主栽品種??偟⒖偀焿A和揮發性堿等含氮化合物含量與煙葉質量風格特色密切相關,它們影響著煙氣勁頭、刺激性及香吃味等指標[2]。目前,有關翠碧1號的施肥量[3,4]、種植密度[5]、采收成熟度[6,7]、烘烤工藝[7-9]等方面研究已有較多的報道,而有關其含氮化合物在不同生態區域的分布特征還鮮見報道。為此,有必要在翠碧1號種植區域內進一步開展其質量風格的區域特征研究,以便為卷煙配方提供參考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與取樣地點

      2007年,在福建煙區翠碧1號種植區域內,以鄉鎮為單位,分別選取永定縣湖雷鎮、上杭縣廬豐鄉、長汀縣館前鎮、寧化縣石壁鎮、寧化縣安樂鄉、寧化縣安遠鄉、寧化縣城郊鄉、尤溪縣洋中鎮、尤溪縣坂面鄉、武夷山市武夷鎮、浦城縣忠信鎮、浦城縣臨江鎮、浦城縣永興鎮作為取樣點,在這13個樣點取翠碧1號烤后B2F、C3F、X2F級別具有代表性的煙葉樣品,共計39個。栽培管理措施根據各樣點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具體實施,施肥按當地優質煙栽培技術要求進行。

      1.2測定項目和數據分析

      采用文獻[10]的連續流動分析方法,檢測各樣點不同類型煙葉樣品的總氮、揮發性堿、總煙堿含量。測得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和DPS3.1軟件進行聚類、方差等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生態區域翠碧1號煙株上部煙葉總氮、總煙堿和揮發性堿含量的差異

      篇(7)

      一、前言

      隨著世界經濟速度的加快,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也在不斷加快,我國建筑市場環境也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使得建筑行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業主對于工程項目的建設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往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已適應不了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需求,在管理過程中,開始顯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就基于這些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

      二、建筑行業管理所存問題

      (一)人力資源管理

      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缺乏合理、科學、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手段,部分企業在人力資源的管理上還處在“勞動工資”這一層次的管理,缺乏更深層次的管理和研究和較為專業的人才資源管理技術,最終造成企業人才的流失,繼而影響企業建設隊伍的戰斗力、凝聚力以及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

      (二)成本管理

      第一,在招投標環節中,因受到企業自身內部管理水平的限制以及外部環境的干擾、影響,在該環節中所存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為建筑市場出現一種惡性競爭,加劇了招投標的成本風險,嚴重影響了工程項目效益水平;二為費用的控制和管理較為困難,在建筑市場上,其成本管理還不夠規范,招投標工作的不公平與不公正為一種常見的現象。

      第二,成本意識薄弱,企業領導對于成本管理這一工作還不夠重視,在成本決策上存在著較強的隨意性,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以及全面的成本管理控制觀念較為薄弱,對影響項目建設成本的一些潛在因素缺乏深刻且正確的認識。此外,在分解員工責任成本上還不夠到位,在獎罰上較為模糊,資金浪費現象較為嚴重。

      第三,在評估項目這一環節中,所采用的評估依據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評估的方法和手段較為隨意,為了提升工程項目評估的效益指標,將應該上繳的費用故意壓低,變相壓低項目建設過程中一些政策性費用。此外,還有很多企業未構建滿足企業自身成本管理需求的核算機制,在明確成本核算對象時較為簡單,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造成實際成本和預算成本不符合,滿足不了成本的分析以及考核工作的需求。

      (三)安全問題和質量問題

      對于文明施工以及安全生產這些工作還不夠重視。在進行管理時,沒有建立相應的安全生產制度與責任制度,以往所構建的安全生產制度以及部門如同擺設,未真正地發揮其作用,安全施工的監控力度較低,所實施的安全管理工作過于形式化。此外,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所投入的安全經費較少,缺乏先進的安全設施,所遺留的安全隱患較為嚴重。

      在質量管理上,所存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資源的配置不夠合理且科學,管理責任未落到實處;第二,在項目的竣工驗收上,未深入檢查和分析項目內部建設質量,;第三,在選擇或者管理承包單位時,對其質量保證能力缺乏綜合性的考察,最終影響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

      三、建筑行業管理解決措施

      (一)人力資源

      不管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還是在其管理過程中,人力資源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企業要想推動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增強其綜合競爭力,首先必須要加大人力資源的管理。在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尊重員工、關心員工、重視員工自身價值的實現,充分利用現有的這些人才資源,使其發揮其最大的功效與作用,盡量做到人才互補和量才任用,結合建筑行業發展的特點,選用相對應的技術人才,同時還應加強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其能夠樹立一種正確的團隊合作意識,以此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來。

      (二)加強成本的控制與管理

      第一,將國家所制定的預算定額作為其管理的依據,基于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以科學且合理這一原則來進行成本定額控管方案的編制,并將這一方案作為企業實施成本管理的一個指導性文件,再在此基礎上評估項目。依據所編制的責任成本預算,對項目所產生盈利情況進行測算,最后再結合上述的這些評估結果與測算結果來明確項目的利潤指標,綜合考慮各個因素,并簽訂合同,以此為工程項目的成本管控提供相應的依據。

      第二,有效組織、控制、考核、分析、實施、跟蹤項目成本,不斷強化其經營管理,健全其成本管理機制,結合項目管理總體目標,對項目成本的內容和信息進行完善,從而提升成本的核算水平,減少其施工管理的成本。

      (三)構建質量保障體系,加大安全生產管理力度

      第一,在質量管理上,首先從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強化企業內部的組織機構,優化各組織結構的功能,明確各機構的職責。其次,重組企業內部秩序,根據企業所設立的組織機構,構建相應的分工協作體系,理順工程項目的建設程序。最后,構建并完善質量責任制度,將員工自身利益和企業發展、產品的質量有效地聯系起來,以此使員工能夠主動且積極地參與到企業所開展的各項活動中來。

      第二,在安全生產管理上,要層層把關,不斷完善其安全管理體系,逐級進行管理。同時還應加強安全生產重要性的宣傳,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加大施工安全生產的監督和管理,所有上崗人員必須要持證上崗。此外,還應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做好項目建設各施工環節之間的銜接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產業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筑行業要想在這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加強其管理工作,找準方向,明確目標,采取科學、合理且高效的管理方式以及手段,以此提高建筑行業的競爭力,推動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振威.建筑施工行業加強安全問題的措施[J].商情,2012,(17):147-147.

      [2]黃武弟.淺談目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生產工作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價值工程,2010,29(21):51-51.

      篇(8)

      一、前言

      農業銀行地市級分行作為農業銀行總行最重要的核心成分,一方面能夠承擔地區的金融運作,時實為農業銀行總行服務,另一方面拉動區域化經濟,提高地市的貿易能力。目前,我國農業銀行地市級分行逐漸適應社會的需求,除了開設相關的信貸結算業務,同時還包括一些繳費、股票等金融活動。銀行的良好運作離不開員工的積極工作,因此需要用一個有效的薪酬管理來保證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感。薪酬管理是指對員工向其所在單位提供所需要的勞動而獲得的各種形式的補償進行管理,是單位支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的有效保證。農業銀行地市級分行只有保證一個合理的薪酬管理,才能保證員工的積極工作和銀行的平穩運作。目前,隨著計算機、信息化越來越普遍,我國農業銀行地市級分行已經開始逐漸注重管理信息系統的搭建,搭建一個綜合性的薪酬管理信息系統的平臺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農業銀行地市級分行薪酬管理信息系統概述

      (一)農行地級市分行應用薪酬管理必要性

      薪酬管理是崗位管理、績效管理和人員發展管理的有效控制點。薪酬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減少人為的干擾因素,對龐大的薪酬管理的信息進行準確的存儲、整合、分析,并通過整理形成完善的數據庫,它不僅能夠降低員工的基礎工作量,能夠追隨現代化、信息化的步伐,保證員工對薪酬管理的有效性和實時性,同時,方便高層決策者進行管理和審核。

      農業銀行分行起到一個承接總行與客戶的重要作用,針對的是一個小范圍的經營,因此,這個分行的薪酬管理系統不僅要匹配整個銀行的系統,還需要能夠跟地市級分行的特征做基本的吻合。一個良好的分行薪酬管理信息系統,能夠保證員工的薪酬信息的準確性,不僅要有高度的穩定性和集中性,同時還要方便操作,方便數據的讀取與分析,也就是有強大的數據導入導出功能。

      (二)分行薪酬管理信息系統分析

      農業銀行地市級分行明確了“以崗位付薪、以績效付薪、以能力付薪”的理念,探索并搭建符合自身特點的薪酬管理系統,公平、公正地體現員工的崗位價值和個人能力,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了銀行的經營效益的提高和整體競爭力的增強。這樣的理念,需要有一個強大的薪酬管理信息系統做根基。

      目前,我國的酬薪管理信息系統逐漸開始受到重視,但是并沒有發展到一個成熟的模式,優缺點并存。

      優點:我國農業銀行分行薪酬管理信息系統,能夠與現代信息相結合,具有一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能夠基本的處理薪酬管理的問題,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信息錄入輸出的數據庫。

      缺點:雖然我國已經建立了系統平臺,但是對于它的維護使用以及升級方面還存在很大的缺陷。

      1.缺乏高科技技術人才:分行對系統的掌握和升級的高科技人員的吸引力不大,導致這方面的人員偏少,因此,導致系統一旦出現問題,就很難迅速找到人員解決,而導致整個系統的壞死甚至是崩潰,對于整個的薪酬管理來說,關系到員工的工資準確性。

      2.數據接口不穩定:在系統應用中由于結構發生變化,相應的薪酬系統中也應體現出來。薪酬管理業務存在多樣性和多變性,如果數據接口不穩定,很容易導致數據發生錯誤,不能適時地進行更新,導致新舊業務的混亂,影響薪酬的準確性。

      3.薪酬管理系統操作人員培訓不足:薪酬管理系統操作人員技術不過關,操作不靈活,很容易引起系統的死結或者薪酬管理的不準確,培訓過少,容易使操作人員不能根據實情來判斷操作,導致出現錯誤。

      4.接洽不完整:所謂的接洽不完整,是指在分行的運行過程中,系統不能靈活地處理總行與當地形式之間的沖突問題。目前的薪酬管理系統存在信息延遲報告與處理的問題,薪酬情況需要總行審核,單總行的系統地域性考慮存在偏差。

      三、搭建綜合性農業銀行地市級分行薪酬管理信息系統平臺

      (一)搭建綜合平臺的重要性

      由于農業銀行地市級分行薪酬管理信息比較龐大,并且信息比較冗雜,因此搭建一個綜合性的平臺很重要,一方面要將各種關聯信息進行很好的接洽,同時還要保證每個信息的完整性,是一個非常難,非常有技術性的工作。只有通過一個綜合性的信息平臺,才能在大方向上做到一致,小細節上穩定。

      (二)搭建綜合平臺的核心

      搭建綜合性平臺是非常綜合,考慮必須全面的工程,不僅需要兼顧人員的合作,同時還要保證技術的完善性。

      首先,是保證人員的技能和職業道德。軟件使用人員的素質的不過關容易導致薪酬管理信息化的進程的減緩,對于整個管理來說,存在延遲性和不準確性。薪酬系統設計人員如果對所開發的項目缺乏充分調研和對相關政策有深刻理解,就容易對系統沒有宏觀的把握,導致薪酬管理體系出現重大問題。

      再者,是保證技術的完善性。在系統應用中由于結構發生變化,相應的薪酬系統中也應體現出來。薪酬管理業務存在多樣性和多變性,如果數據接口不穩定,很容易導致數據發生錯誤,不能適時的進行更新,導致新舊業務的混亂,影響薪酬的準確性。薪酬發放臺賬表及臺賬匯總表、薪酬發放明細表和薪酬發放匯總表等,一定要做到分類明確,使員工了解薪酬分布和整體的管理模式。

      最后,保證分行的靈活地域性特征。分行面對的是地市級區域,業務相對更為細致化,遇到的情況也比較多,因此必須能夠靈活的,針對地市級特殊情況處理薪酬問題。

      (三)搭建綜合平臺的提議

      1.系統操作人員招聘及培訓:薪酬管理系統是一個非常需要專業技能和職業操守的工作,必須由有一定技術的人員進行操作,同時,為了督促和加強操作者的準確性和靈活性,必須經常進行有效的培訓。除此之外,應該組織得力的信息項目實施團隊薪酬管理信息化是充分利用高新技術的過程,從項目立項、開發,到投入使用以及以后的維護,技術總在變化、升級和更新。

      2.擴展系統業務,實現接口穩定多元:投稿系統軟件處理業務的能力,并且擴展其處理范圍,這樣才能實現多業務轉換合作,同時還要保證數據接口的穩定多元,良好的網絡性能和軟件反應速度,將不同業務統戰規劃,穩定錄入輸出,對于薪酬管理系統是個最起碼的保證。

      3.綜合運用數字化: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數字化已經深入各行各業,為了能夠提高薪酬管理工作效率,計算機系統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薪酬管理的日常事務中。數字化強大的系統能夠提供數據管理、薪酬計算、模型分析和決策支持等功能的管理支柱,能夠降低人員的操作難度,降低數據的波動性和錯誤率。

      4.保證各種技術相互協調統一:薪酬管理系統可以有多種技術實施方案,每一種方案都有其優缺點和適應性。必須按照實施對象的提出的原則、要求和具體情況。在經過全盤綜合考慮,通過細致的分析和研究、運用科學的決策方法決策后,才能選取最優的技術方案,要保證各個技術相互協調統一。

      5.提高區域靈活性:在這個銀行地市級分行的運行中,常會出現已有系統不能及時處理特殊情況,因此,應對情況做好詳細統計及錄入,增大數據庫容量,以提高薪酬系統處理問題的區域靈活性。

      四、總結

      農業銀行地市級分行只有保證一個合理的薪酬管理系統平臺,才能保證員工的積極工作和銀行的平穩運作。搭建綜合性平臺是非常綜合,考慮必須全面的工程,不僅需要兼顧人員的合作,同時還要保證技術的完善性。只有搭建了一個具有綜合性的薪酬信息平臺,才能保證薪酬管理的明朗化、公平與公正性。

      參考文獻

      [1]康士勇.薪酬設計與薪酬管理[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2]Gary Dessl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inth Edition[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余兆明.高校校園網IPv6升級方案的分析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473):35-38.

      [4]黃金老,郝寶寶.國際商業銀行的薪酬探秘上[J].銀行家,2006(01):95-98.

      篇(9)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7-0196-03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必要性

      從本質上看,世界各國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起因是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和恢復、提振經濟的戰略選擇而提出來的。其共識是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加快對新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布局,力爭通過發展新技術、培育新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提供新的增長引擎,使經濟重新恢復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率先走出經濟危機,搶占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1]。而歷史經驗也表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如1857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產過剩危機。這次危機引發了電氣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子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電氣時代進入電子時代。由此,面對當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各國正在進行搶占科技制高點的競賽,全球將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振興時代。例如,美國提出,將研發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這一歷史最高水平,力圖在新能源、基礎科學、干細胞研究和航天等領域取得突破;歐盟宣布加速向低碳經濟轉型;日本重點開發能源和環境技術,將新能源研發和利用的預算由882億日元大幅增加到1 156億日元。韓國計劃到2012年投資60 000億韓元研發綠色能源新技術,另外,還把加快“三網融合”作為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英國、法國相繼出臺了“數字國家”戰略,德國推出“信息與通信技術2020創新研究計劃”,傾力增強信息通信領域的國際競爭力。英國還計劃十年內在癌癥和其他疾病領域投入150億英鎊用于相關的生物醫學研究,這比英國以往任何時候對生物醫學研究的投入都要多。俄羅斯提出開發納米和核能技術,在2009年宣布投資2 000億盧布發展納米技術,使其成為國家“科技戰略的火車頭”。

      2009年底,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確定工作啟動,當時初步確定的領域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七大產業。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文件起草組也相應成立,并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文件。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先是從原本的七個領域擴展到了九個領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兩大領域。2010年年初起,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聯合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代擬稿,經過半年的意見征求,主要領域從七個擴為九個,現在又改為七個,但前后七個領域的產業內容已發生變化。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已進一步定為七個領域、23個重點方向?!靶缕哳I域”為“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這一宏大規劃,被業內人士看做繼“4萬億”后中國政府啟動的最大規模的產業計劃。而這一計劃,已瞄準發展結構的根本轉變。

      但是,從國際社會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也就是說,誰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誰可能就會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而發達國家為維護和壟斷自身的科技優勢地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可能會采取極為嚴格的技術封鎖政策[1]。例如,美國有極為嚴格的高科技出口制度,有20個大類的高科技產品不得對中國出口,并動輒以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為由,拒絕向中國輸出技術。因此,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果我們的技術還是依賴國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不能享有高端利潤,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只有通過自主創新,擁有自己的技術、專利和標準的關鍵核心技術,發展一大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先導產業,培育一大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才能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理論現狀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理論,它既涵蓋了“戰略”本身的重大性、長遠性和未來性,也涵蓋了“新興產業”的新技術、新作用的特征[1]。例如,總理(2009)在強調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時則指出,“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特征。同時,從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學依據看也體現了“新興產業”的特征(一是產品要有穩定并有發展前景的市場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三是要能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1]??萍疾坎块L萬鋼在兩會期間表示,“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戰略性’是針對結構調整而言的,在國民經濟中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長遠影響,這些產業是著眼未來的,它必須具有能夠成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可能性;‘新興’主要在于技術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币虼耍瑧鹇孕孕屡d產業發展不僅僅依賴于技術創新,最重要的是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2]。 趙剛(2009)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在國民經濟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長遠影響的行業,其次是著眼未來,必須具有成為一個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可能性[2]。王勇(2010)戰略性新興產業指關系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導向性和動態性特征的新興產業[1]。中國部分媒體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內,由于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性進展所形成的新興產業,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應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根本前提[1]。

      但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是與關鍵核心技術相聯系的。對二者關系的解釋可從20世紀世界各國關于國家關鍵技術的規定中得到認識。例如,美國在1991年3月的《國家關鍵技術》報告中指出“國家關鍵技術”是對“對美國的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如先進技術計劃(ATP)、信息高速公路計劃(NI-I),生物技術計劃的人類基因組技術和環境保打技術計劃的清潔能源及清潔車輛計劃技術等,把關鍵技術與國家產業經濟發展聯系起來;德國技研部委托弗朗霍夫系統和創新研究所與七個研究管理局合作提出的《21世紀初的德國關鍵技術》報告認為,所謂“關鍵技術”指的是“對國家經濟有決定性影響;歐盟制定的《第四次研究、技術開發示范活動總體規劃》把“關鍵技術”定義為:“能夠提高產業競爭力、提高生活質量,增加就業機會,增強社會凝聚力的跨部門、跨行業的通用技術”;韓國政府制定的“高度先進國家計劃”(又稱HAN計劃,c-7計劃)認為,“關鍵技術”是“能夠給經濟帶來最大潛力,并對社會有綜合效益的基礎性通用技術和應用性產業技術”。這些規定都把關鍵技術與國家經濟發展、新興產業的興起聯系了起來。

      第一次把關鍵核心技術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聯系起來的是國務院總理,他在2009年9月21日和22日面向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學和科研院所教授、專家召開的三次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上提出的。他指出,選擇關鍵核心技術,確定新興戰略性產業直接關系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選對了就能跨越發展,選錯了就會貽誤時機。新興戰略性產業要真正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否則就會受制于人。其后,他又在2009年11月3日的《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講話中強調,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時,“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

      當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形成也是與自主創新相聯系的。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認為,“中國要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從制造業大國走向制造業強國、從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就必須加快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著力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萍疾坎块L萬鋼指出,“從國際社會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誰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誰就會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發達國家為維護和壟斷自身的科技優勢地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可能會采取極為嚴格的技術封鎖政策。因此,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如果技術還是依賴國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不能享有高端利潤,陷入惡性循環。同時他還指出,中國要通過自主創新擁有自己的技術、專利和標準,著力發展一大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先導產業,培育一大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 [2]。

      三、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理論評述

      從以上理論討論的狀況看,要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搶占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通過自主創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是其重要手段。同時,也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通過自主創新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可使中國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的重要意義。就整體來講,通過自主創新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是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的必經之路。當然,從這些理論討論的情況發現,盡管各國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提得較多,但并沒有形成具體的自主創新路徑,就相關的概念都還處于爭論之中,例如,什么是戰略性新產業?什么是關鍵核心技術?推行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究竟能夠產生哪些效應?這些效應產生的機理是什么?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條件有哪些?都還沒有作出完整回答。因此,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相關問題,形成明確、具體的研究路徑是必要的。

      1.可形成的具體研究路徑分析。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發展趨勢:(1)對問題中所涉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及自主創新等相關基礎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并利用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和目的,建立起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研究的邏輯起點。(2)為了有利于問題研究的深入,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戰略性新興產業產生的背景、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進行深入分析。這些問題的明確,將奠定繼續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理論基礎。(3)為了明晰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目的與手段之間的聯系,可在前面的研究基礎上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作用過程進行分析。例如,關鍵核心技術與自主創新及關系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過程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形式分析等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詳細研究,不僅從理論上回答了為什么要通過自主創新形式來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還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的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持。(4)為了揭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到底能夠帶來什么效應,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產生的產業市場效益、產業技術效益、產業帶動效益、產業優化升級效益進行分析。這一部分的研究,可從理論上清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產生的效益,也可為后面的研究內容提供直接的參考標準。(5)為了更深入揭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可對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條件進行分析。例如:技術知識聚集、資金保障體系、暢通的技術推廣路徑和產品銷售市場等。這一部分的研究,可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的探索提供邏輯參考。(6)為了能夠探究出對實際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辦法,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路徑進行探索。例如: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建立、有效政府服務平臺建立、配套技術使用體系的建立、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的建立等。這部分的探究,可實現課題研究達到的實踐指導意義的目的。

      2.研究路徑的結果分析。從以上研究路徑看,可達成的預期結果有:(1)研究中形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戰略性新興產業產生的背景、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的條件,這不僅構成了完整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概念,也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參考,還豐富了新興產業理論,也拓展了“戰略”理論的范疇,具有研究理論上的創新結果;(2)該研究根據關鍵技術理論和核心技術理論形成了關鍵核心技術理論,具有理論上的重大創新,這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借鑒作用。同時,也拓展了“關鍵技術”理論的和“核心技術”理論,具有理論上的創新結果;(3)該研究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自主創新條件,探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自主創新路徑,形成的完整的自主創新路徑和研究體系,對中國有效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有一定實際指導作用,具有實踐上的創新結果。

      參考文獻: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components, characters and parameters of air piping and braking system of ZJX01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vehicle, and describes the designing method of it. This vehicle has installed air compressor which is transmitted by belt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air piping and braking system also can be referred by the other similar design.

      Keywords: JZ-7 air brake system; brake control system; air piping

      引言

      ZJX01型綜合作業檢修車是一種用于地鐵的工程車,它主要用于地鐵沿線和段內設備設施的檢修及日常維護,并可對線路限界進行檢測;該車可牽引一輛隧道清洗車作業(≯56噸)或平板車及其它無動力車輛,還可兼作人員運送的交通用車。使用維護成本低,能適應地鐵等小限界要求。

      ZJX01型綜合作業檢修車的空氣制動系統是由風源系統、JZ-7型制動機、旁路制動、停放制動、撒砂裝置等部分組成。

      1 風源系統

      風源系統主要由空氣壓縮機、空氣干燥器、總風缸、止回閥、保安閥、壓力繼電器等組成。

      空氣制動的風源均來自空氣壓縮機,ZJX01型綜合作業檢修車安裝有一臺皮帶輪傳動的螺桿空氣壓縮機,安裝在動力間內。

      該空壓機由分動箱通過皮帶進行驅動,在行車過程中無需啟動發電機就可以為空氣管路和制動系統提供壓縮空氣。

      為提高機車制動機的可靠性,防止管路和配件銹蝕,延長使用壽命和檢修周期,本機車加裝了653360-15型吸附式雙塔空氣干燥器。

      空氣干燥器包括硼矽鹽酸過濾器、再生與干燥同步的雙工作塔。壓縮空氣經過雙塔干燥器,在水汽燥塔內吸附劑吸附的同時,再生塔也在完成吸附劑的再生,源源不斷地為機車提供干燥的空氣。干燥器由電子計時系統控制,定制為2分鐘完成一個循環。即60秒干燥,另60秒再生。

      當壓縮空氣經由進風口進入干燥塔時,先經過硼矽酸鹽過濾器裝置,濾除掉氣體中大部分的雜質、液態水和油霧,然后通過吸附劑進一步清除在壓縮空氣中的殘留水汽,使空氣達到干燥,干燥后的空氣通過出氣口進入機車總風缸,為機車提供高質量的凈化空氣。

      空氣干燥器的原理圖見圖2。

      ZJX01型綜合作業檢修車的風源系統中,總風缸用于貯存機車用壓縮空氣,它是由鋼板焊接成的圓柱形壓力容器。根據ZJX01型綜合作業檢修車的用途、功率、壓縮機的排風能力以及車內設備布置及空間的限制,總風缸的容積定為300L,用安裝在燃油箱上的卡箍裝置進行固定安裝在車下。

      高壓保安閥安裝在兩個總風缸的連通管上,當壓力繼電器失靈,總風缸的壓縮空氣壓力超過950kPa,空壓機仍不停止工作時,高壓保安閥開啟泄壓。此時管路內壓力高于調整彈簧工作壓力時,閥被頂起,壓力空氣從閥體上的一圈小孔排向大氣。這時要手動控制空壓機的開、關,保持總風缸內的空氣壓力為750kPa~900kPa,機車運行到段后檢修壓力繼電器。

      ZJX01型綜合作業檢修車采用了壓力繼電器,通過調整螺釘和微調螺母可以調整其工作壓力。風源系統設有兩個繼電器。其中一個調整壓力為750kPa~900kPa,當總風風壓高于900kPa時,空壓機的卸荷閥開啟,空壓機雖然被皮帶帶動,但是輸出風壓為0;當總風風壓低于750kPa時,卸荷閥關閉,空壓機開始工作,輸出壓縮空氣。另一個繼電器調整壓力為600kPa,當總風壓力不足600kPa時,它切斷電路,此時柴油機卸載;當總風壓力達到600kPa時,繼電器接通電路,此時柴油機才能加載,起安全保護作用。

      2 制動系統

      制動控制系統采用JZ-7型空氣制動機,具有自動制動、單獨制動、列車分離保護等功能。并結合了電控直通制動、彈簧儲能停車制動等功能。

      列車制動機的操作和顯示主要集中在司機室內,操作部件有JZ-7自動制動閥、JZ-7單獨制動閥、車長閥、電控直通按鈕、停放制動塞門等。制動顯示由兩塊壓力表和微機顯示屏構成。兩塊壓力表安裝在司機室操作臺,一塊壓力表顯示總風缸壓力和制動缸壓力,另一塊壓力表顯示列車管壓力與均衡風缸壓力。微機顯示屏顯示風源系統工作狀態、制動單元制動狀態、停放制動狀態等內容。

      制動閥類采用集成安裝,使用了制動集成氣路板,集成安裝了中繼閥、分配閥、空氣繼動閥(作用閥)以及各平面塞門、平面過濾器、電磁閥、工作-作用風缸、緊急-降壓風缸等部件。制動閥類集成部件安裝在位于動力間的車架下方,采用吊掛式安裝。制動氣路板原理見圖3。

      電控直通制動也叫旁路制動,由塞門、電磁閥、調壓閥、梭閥及管路組成。當使用旁路制動時,電磁閥得電導通,總風通過調壓閥和梭閥,進入閘缸,整車產生制動。

      停放制動采用簧制動,充風緩解。在司機室內集中控制停放制動單元的制動與緩解,停放制動按鈕位于司機室操縱臺上。同時在單元制動器配有機械手動緩解裝置。停放制動繼電器調整壓力為450kPa,當彈停制動管路風壓達到450kPa時,彈停制動緩解,繼電器接通電路,在操作臺上的彈停指示燈作出相應顯示。

      基礎制動采用XFD型踏面制動單元。XFD型踏面制動單元集制動缸、力的放大機構及間隙調整器為一體,它對減輕車輛重量、均勻分配制動力、改善轉向架動力學性能及減少維護量等有明顯作用。

      3 輔助用風

      本車采用電笛,取消了風笛。輔助用風系統包括撒砂、輪緣、其他控制用風等部分。

      撒砂采用腳踏開關和手動按鈕控制方式,當按下按鈕或腳踏開關時,撒砂電磁閥得電,總風導通通往撒砂器,進行撒砂動作。在緊急制動時,撒砂壓力繼電器動作,撒砂電磁閥得電,撒砂器進行撒砂動作,從而實現緊急制動時自動撒砂。

      輪緣用風由電磁閥、調壓閥及管路組成。

      4 管路布置

      管路及接頭使用的是不銹鋼鐵標焊接接頭。管路全部設計采用新型、美觀、實用并防震、防松的尼龍管卡。整車絕大部分管卡座在車上的位置明確,基本實現了管卡座在鉚焊工序焊接,為保證管卡座由于制造、焊接過程中的尺寸誤差,影響管路安裝,管卡座全部設計成活動管卡座,使管路安裝時有一定的調整余量,真正做到先油漆后組裝的商品化設計。整車管路設計規范、布置合理、外觀整齊,提升了ZJX01型綜合作業檢修車的水平和檔次。

      5 結束語

      ZJX01型綜合作業檢修車的空氣管路和制動系統采用了皮帶傳動的空氣壓縮機,整車在無需啟動發電機的情況下也能為制動系統提供風源。整個制動系統進行了模塊化、集成化設計,對管路的組裝也采用了“管路組裝不動火”的思路。使用了集成氣路板,為今后的制動系統集成化模塊化設計提供了思路和寶貴經驗。整車的空氣管路和制動系統運用了各種新技術、新工藝,為其他車型的設計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篇(11)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ight among patients with COPD clinical observation WANG Ke-ping.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Guangyuan City,Guangyuan 62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ight among patients with COPD curative effect.Methods 78 cases COP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very 39 cases. Both groups take routine therapy and general nursing. Group based in general care to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heart failure rate are relatively good effect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COPD在各類致死疾病中居第6位,占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總數的20%[1]。COPD是老年人得的多發病、常見病,病情長易反復,患者易產生焦慮和沮喪等心理。夜間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容易忽視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和護理。文獻[2]報道,COPD夜間死亡率明顯高于日間。為了探討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夜間COPD患者的療效,筆者對實驗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同時給予護理行為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并發癥發生情況?,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科室共收治COPD患者78例,其中男62例,女16例,年齡35~87歲,平均61歲。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標準[3]。入選患者依據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9例,實驗組男30例,女9例,平均年齡63歲;對照組男32例,女7例,平均年齡59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病情、日常氧療情況、氧療知識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病例均接受常規治療(抗感染、解痙平喘、祛痰止咳、吸氧)和一般護理。實驗組患者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采取了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1.2.1 認真落實病情交接班制度及危急情況的處理措施 夜間護士應認真做好床邊交接班,了解患者日間病情,重要的生化檢查及動脈血氣分析結果及心理狀況,做到心里有數。同時做好危重患者的搶救準備工作,如準備好常用急救藥品、吸痰器、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包等。

      1.2.2 做好心理護理 COPD患者因長期患病,極易形成焦慮和壓抑的心理狀態。因此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地聆聽患者的敘述和解答提出的問題,利用健康教育的機會,疏導其心理壓力,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心理處于接受治療護理的最佳狀態。

      1.2.3 正確合理的氧療 COPD患者夜間常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氧血癥。故氧療為綜合護理的重要環節,也是COPD患者的長期的治療措施。因此:(1)應向患者明確指出,氧療是屬于藥物治療的一種方法,應遵從醫護人員的指導,正確合理使用氧氣。(2)向患者及家屬說明低流量吸氧的重要性,不可隨意調節氧流量,甚至自行停氧。夜間持續低流量給氧,吸氧時間>15 h/d,氧氣流量1~2 L/min,使氧濃度達到25%~29%。(3)教育患者不能長時間高流量吸氧,以免引起CO2潴留及氧中毒,并做好出院后的家庭氧療指導。(4)對吸氧感覺有異味患者可告知異味來自一次性塑料吸氧管,醫用氧氣本身是無色、無味,不含雜質的,對人體有益無害。

      1.2.4 加強病情觀察 COPD患者由于肺功能逐漸減退,睡眠時肺泡通氣減少,病情往往在夜間加重,因此值班人員應勤巡視。嚴密觀察神志、面色、生命體征和缺氧等癥狀。尤其是呼吸的頻率、節律、幅度的改變以及SaO2(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必要時進行動脈血氣分析,以便更好的調節氧流量或氧濃度,保證氧療效果,防止氧中毒和CO2潴留。如患者出現意識模糊、嗜睡或煩躁不安、興奮,往往是肺性腦病的早期表現,須及時報告醫生,積極配合搶救。

      1.2.5 保持呼吸道通暢 睡眠時回心血量增加及因臥位的關系使膈肌上移,指導患者取半臥位,從而減輕呼吸困難,以利于呼吸道通暢。教會患者咳痰技巧,督促患者隨時咳痰,保持呼吸道通暢。睡前和半夜醒來時也要適當飲水,以利于痰液稀釋,降低氣道阻力,減輕呼吸困難。必要時護士或家屬協助給予患者胸部叩擊和引流,有利于痰液排出,降低低氧血癥的發生率。無禁忌證者每日可飲水2000 ml。

      1.2.6 合理排班,保證夜間護理質量 本病區夜間只有1名護士值班,不僅負責全病區患者的治療護理工作,而且還要隨時準備收治急診入院的新患者。因此在管理上應克服護理人員短缺因素,實行了彈性排班,加強了夜間護理的力度,大大緩解了護士的壓力,提高了夜間護理質量,達到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同時護理人員須加強業務學習和護理操作技能的訓練,對于病情變化能作出迅速準確的判斷,以便更好的搶救患者。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資料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夜間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具體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夜間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n,n(%)]

      注:與對照組比較,*P

      3 討論

      慢阻塞性肺疾?。–OPD)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常見病,患者多有年齡大、反復發作、感染不易控制,疾病遷延不愈,治療效果差的特點[4]。據WHO估計,在未來的幾年中,COPD將取代肺結核和呼吸道感染,成為呼吸系統疾病中致死和致殘的第一大原因,居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5位[5]。由于該病是一種以不可逆的氣流受阻為特征的疾病,氣流受限進行性發展,導致心肺功能不斷下降,最終引起死亡。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對照組患者夜間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實驗組(P>0.05)。主要原因有:COPD患者夜間呼吸中樞興奮性降低,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患者通氣功能減弱,大腦皮層對呼吸中樞的調節功能相對下降,加上夜間咳嗽反射減弱,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氣道,影響呼吸功能,促使發生或加重呼吸衰竭。有研究顯示,在早期發生的肺性腦病的病例中,夜間發生肺性腦病的病例占61.7%[6]。夜間睡眠時,回心血量增加及因臥位的關系使膈肌上移,壓迫和加重心臟的負擔,容易促使右心衰竭發生或加重;另外腦部血流相對緩慢,可加重腦缺氧的程度,導致肺性腦病的發生?;颊呤焖螅侨?、鼻導管脫落,吸氧管受壓,部分患者有睡眠呼吸障礙(11例),均可引起低氧血癥。低氧血癥可增加竇房結與房室結副交感神經的張力及心室交感神經的張力,可引起心率失常,嚴重者可導致猝死[7]。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夜間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由于COPD患者夜間病情的特點與日間不同和各種因素的影響,夜間容易成為病情觀察和護理的薄弱環節。對夜間COPD患者實施有效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肺性腦病、心力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因此,加強COPD患者夜間病情觀察與護理是減少COPD患者夜間的急性發病次數、減輕發病癥狀、降低死亡率的根本保證,在把握搶救時機,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羅曉鳳,任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值得關注的疾病.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3,22(3):112.

      [2] 孟繁英,時迎俊,張新華.長期夜間氧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河北醫學,2003,11(9):972.

      [3]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華內科雜志,2002,41(9)640-645.

      [4] 郝建,彭曉露,陸學丹,等.COPD患者伴肺性缺氧與肝功能損害的相關性研究.臨床肺科雜志,2007,12(8):835.

      [5] 劉東平.目前對COPD認識與研究進展.中華內科學雜志,2005,24(2):64-6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 杨幂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91gav|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91av| 国内精品91最新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 999国产精品色在线播放|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国产精品第12页|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videosse精子|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