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高校醫療工作中醫療糾紛因素與對策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本文著重于目前的醫療環境,實習生所具備的法律意識,主要為臨床的實習生,他們所具備的臨床的技巧能力,溝通的能力和所跟老師的責任心及其他的多方面因素進行具體分析,找出臨床的實習生如何能引發醫療糾紛的各種原因,用法律角度考慮問題關鍵,也要做好相關的防范措施。
隨著國家的社會制度完善與醫療條件的不斷革新,國民的各種意識也在持續上升,像健康飲食意識,國家法律相關意識,GPS波動意識和自身的自我防范意識,這些也就讓人們對醫療行業的服務質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和預想。很多患者都會自己運用法律的手段來衡量治療結果和醫療行為,來維護自己的各項權利。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已經成為了最熱門的議題,同時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隨著很多的臨床的實習生走進醫院實習,各大醫學院校也在不停擴招。其中醫療糾紛事件里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就是臨床的實習生,而且情況日趨嚴峻。所以這就無形中給醫學院的教師帶來壓力,他們必須教醫學生如何面對各種復雜的醫療糾紛,如何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如何走正確的途徑來維權,這已是課堂授課的必不可少的板塊。
(一)對目前的醫療環境不了解
我國目前的醫療設施和環境都還處于改革創新階段,有關醫療的法律法規也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還需更加完善。患者都想要更高的醫療服務水平,但現實卻事與愿違,我們的醫療技術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這些諸多的關系都處于相互矛盾之中。然而患者用自己的法律意識在維護自身權益,加上社會輿論和媒體風向,又是一個個醫療糾紛的發生。所以導致臨床實習生在剛剛結束了學校的理論知識學習,還沒有足夠豐富的臨床經驗,更是不了解當前社會醫療環境和形勢的復雜狀態,在從一個學生向著醫師的身份轉化過程中,并未良好的定位自己,所以會缺少一定的自我維權意識,進而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
(二)有關醫學法律知識的缺乏
在我國大多數醫學院校的課程安排中,有關于醫學法律的課程相比于專業課,數量甚微,有的學校甚至都沒有開有關法律的課程,所以很多醫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了解不深,對涉醫的相關法律知識也是更加缺乏,就連最基本,最密切的《執業醫師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條文也是渾然不知。然而患者的維權意識和法律知識卻是涉獵廣泛,并且日趨上漲,他們就會用自己的法律知識來衡量醫師的醫療結果和行為。臨床的實習生對法律知識方面比較薄弱,加之實習生在實踐中有一些難以避免的差錯,就導致了醫療糾紛的發生。
(三)臨床實踐技術不精
醫學生的學術生涯中臨床實習是必不可少的一門必修課,它是展現你學術理論知識是否精進的重要體現,也是從醫學生轉化為一名合格醫師的重要標志。所以說在這一階段的實踐中醫學實習生主要鍛煉自己的臨床技能,熟悉各種臨床診療的一些基本操作。盡管一些實習生在學校或者醫院所組織的崗前培訓里面會用患者模擬體實行一系列訓練,但是這還是和實際的臨床操作有巨大差別的。實習生一開始進行實習,接觸到臨床實踐,會希望自己很快運用臨床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但是由于所學基本知識尚淺、心理素質基礎薄弱、操作流程尚不熟悉,再者患者對實習生存在信任危機,會引起家屬和患者的極度不滿,醫患關系進一步僵化,矛盾激化。
(四)不重視醫療文書的規范書寫
隨著各大醫院的事務繁忙,臨床上的醫師一般都很少親自書寫病歷,以及大多數的醫療文書也是給實習生來寫。但是大多實習生的興趣更傾向與臨床上的實際診療操作,所以對書寫醫療文書就不感興趣也不重視。導致大多數的實習生敷衍了事,不認真書寫,內容和形式上不合格,更甚者會出現錯誤,這都只是想要完成任務,不用心,不花時間和精力。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醫院的信息化普及完善,在很多的教學醫院里都有電子病歷,這方便了很多實習生的復制使用。但往往在進行病歷修改時他們會忽略很多細節問題,比如說,入院的時間,年齡,性別,科室等和實際不同,檢查的結果不一致等等的問題,如果流出,將會引起醫療糾紛。
(五)醫患關系溝通不當
溝通是必要的,語言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學會與患者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一些溝通的技巧來方便以后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其實有些醫療糾紛的起因就是缺乏醫患之間的溝通。要給予患者身體和精神上的同步關懷,才能緩解醫患之間的緊張關系。高校出來的大部分實習生都有著很穩固的理論知識作為靠山,但他們缺乏與患者進行良好交流的經驗,也缺少實踐,患者的情緒波動不穩定,若沒有十全的把握去給患者妄下病情的發展和治療措施,而且語氣直白,不變通,會給患者以及家屬的情緒影響極大,如果這個結論與后期治療的效果不一樣的時候,醫患關系很有可能瞬間崩塌,進而轉變成醫療糾紛。
(六)出診的帶教老師不負責
一般帶教老師壓力很大,他們不僅要負責醫學研究,授教和理論研究,而且任務巨大。多數的人能夠勝任這一職責,也能處理好所有責任的關系,認認真真,恪盡職守,將實習生的一切活動看在眼里。但是也有一些老師并不能妥善處理好這些關系,他們往往將自身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只在完成自己應做的一些醫療工作之后就潛心鉆研自己的課題,研究,或者職稱上,從而對實習生的情況不聞不問,將帶教看作是一種負擔。還有一些帶教老師只管后期成果,不在乎過程,光簽字確認,卻從不查看對錯也不予以修改教導。這都是導致醫療糾紛發生的必然因素。
二、醫療糾紛的防范對策
(一)增強對于醫療風險的防范意識
很多學生在報考醫學院的時候,只顧未來就業方便和職業的崇高性,但不知道從醫還存在有很多你不曾了解的極大風險和重大的責任。所以,高校更要加強對于醫療風險防范意識和法律制度的相關學習。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大學課程學習中增設涉醫法律的必修課,要講解所有的法律相關知識,使法制的意識深入人心,加強懂法觀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懂得作為一個醫務人員應該在工作中做到依法行醫,在知法,懂法的基礎上,堅守法律,便可達到我們增設課程的目的。再者要高度重視學生們的崗前培訓和教育,保證崗前教育內容上的完善性,要包括醫院的所有規章制度,工作性質以及各項管理條例,醫療文書的認真規范書寫,注重醫師品德的培養,大力宣揚醫院的良好風氣,并且規范醫院的醫療法規。讓實習生真切感受到作為一名合格的醫護人員應該具備的義務和肩負的責任。通過這兩方面鍛煉學習增強學生們的防范意識,知曉自己職責所在,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醫療糾紛的發生。
(二)加強病歷的規范書寫和病史的合理采用
病歷在臨床上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醫療文件,它是醫師制作治療方案和診斷的最主要的根據,是判斷醫療質量和性質的重要資料,也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據在醫療糾紛的事情處理上。正確并規范的書寫病歷對進入醫院不久的醫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你要想對這個疾病和癥狀作出準確合理的診斷,就必須要有一份完完整整的病歷,在書寫病歷的過程中,往往要帶著對問題的思考去認真組織自己的思維并記錄,這有益于醫學生很快的熟悉一些診療方面的常見問題,可以培養醫學生單獨診斷以及詳細制作治療方案的邏輯思維能力。剛剛學習書寫病歷的學生都普遍的存在書寫語言不通順,上下銜接不當,思路不清晰,診斷結果不全面,不能及時的歸納總結且準確分析病情,沒能仔細觀察出一些對診斷有重要意義的體態體征,以及癥狀特點等等。所以說,作為一個合格的帶教老師,必須要求每一個實習生親自并定期書寫定量的病歷,讓他們意識到撰寫病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帶教老師要對每一篇病歷進行仔細修改和點評,如果修改的地方太多且病歷的書寫不規范,就必須要求每個都重新完成,不許抄襲和復制病歷。通過一篇篇的病歷書寫來增強實習生對基本操作的掌握。
(三)臨床基本的技能強化訓練
診療操作作為臨床上的又一項重點實習訓練對象,實習生理應重視起來。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崗前訓練和教育中增加對于臨床上基本的技能的訓練,操作技能的規范化,增強實習生對無菌技術的熟練操作,提高實習生的整體操作能力。再者是在實習的期間,實習生應該多向帶教老師請教有關診療操作的相關體驗。為了降低醫療風險,應該分步向實習生展示技能操作的強化訓練,讓他們一步步的理解,做到將知識逐一消化吸收。當實習生可以達到了一個高度的水平的時候,可以放手讓他們獨立完成一套完整的操作。實習生在進行實際的臨床操作技能實施時,帶教老師就必須同意并全程陪同指導。在操作之前,必須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獲取患者的信任。操作完成后,老師對實習生進行點評,避開患者,防止出現醫患之間的信任危機。這也為實習生在以后的出診實踐中做了良好的鋪墊,避免了因為是高校實習生而引起的不必要的醫療風險。綜上所述,高校的實習生應該多學了理論知識之外的法律條文,溝通交際能力和強硬的實際臨床操作技術,防止在實習期間發生一些不必要的醫療糾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