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篇中小學機器人教學模式研究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本文探討了中小學機器人教學存在的不足和應對措施,以期給相關教育者提供一些教學參考。機器人是21世紀的重要產物,也是新世紀人工智能方面的典型代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在課堂的應用已成為必然,教育工作者應繼續對此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人工智能教學以創新教學為目的,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品質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但我國在中小學教育中運用機器人相對較晚,缺少成熟的教學模式和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現今,我國根據機器人教學的特點開展了不同的教育課程,這些課程的開展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因此,加強對中小學機器人教學模式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將對此展開具體的分析和探討。
一、機器人教學的現狀
早在2003年,人工智能就已被初步運用到教學領域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機器人教學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小學生對于人工智能的認知以及創新能力、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當前的機器人教學狀況進行分析,這樣才能認識不足,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發展不夠成熟
機器人教學指通過人工智能學習和利用機器人,達到學習的目的,但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尚未成熟,很難達到發達國家的狀態,這就為我國的機器人教學發展增添了障礙。與此同時,相關教育工作者已認識到人工智能在我國發展中存在的不足,機器人研究和發展將會迎來較大的進步。當然,除了機器人教學的不成熟外,還有一些問題困擾著中小學生,如學生家長對機器人教學的不支持、農村及邊遠地區對人工智能的知識尚未普及以及學校領導的不支持,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機器人教學的開展。例如,當孩子因為對人工智能感興趣,而不斷把玩某個機器人玩具時,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貪玩、不務正業,而且會制止孩子研究機器人。再如,一些學校領導和教師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為主要目標,認為機器人教學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他們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2]。
(二)中小學機器人比賽
盡管我國機器人教學發展尚不成熟,但在近幾年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如許多中小學開展了一系列有關機器人的競賽,這對我國機器人教學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已經是機器人競賽運動大國,學生不僅積極參與國內的機器人競賽活動,還走向了國際賽場。例如,近幾年,我國中小學生在國際各界中小學機器人比賽中屢獲獎項,這無疑是對機器人教學發展的一種肯定,也對我國機器人普及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3]。中小學生參加機器人比賽,不但可以開闊視野,而且能夠給學校帶來榮譽,并使更多的學生對機器人學習有正確而全面的認識,因此,鼓勵中小學生參加機器人比賽應成為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責任。
二、根據機器人教學現況提出的解決措施
機器人教學融合了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傳感技術等眾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術,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團隊精神等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不僅豐富了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也給課堂注入了活力,同時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知識和發展能力的平臺[4]。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對機器人教學進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來促進其教學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
(一)學校要加大投入
機器人教學是學校開展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途徑,而機器人實驗室是學生探究人工智能知識、探索機器人奧秘的主要活動場所。但是很多學生尤其是農村的中小學生,對機器人缺乏認知,主要原因是學校在這方面的設施不足,無法滿足學生對人工智能方面的學習需求,限制了學生的想象,阻礙了他們的視野。因此學校應當認識到機器人教學的重要性,并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相關設施和設備,這是開展機器人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二)組建學習小組,使學生適應機器人教學
在機器人教學中,制作是非常關鍵的內容,而且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動手,使他們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學習小組,使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積極探索和實踐,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已學知識。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如可以給小學生布置機器人的功能模塊組裝設計任務,可以給初中生布置實用機器人的創意設計任務。通過這種任務驅動的方式,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加強學生間的合作交流。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要適時觀察各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并在學生遇到問題時給予指導和幫助。通過小組合作活動,學生既能加深和鞏固所學知識,又能達到學習的目的,同時能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將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學校會越來越重視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而且,隨著各種有關人工智能課程的開設,越來越多的人會意識到機器人教學的重要性,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對機器人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和展示平臺,使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獲取很多科技知識,同時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動手、觀察、思考等多方面的能力,為將來走入社會,面對新的挑戰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張敬云,鐘柏昌.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的核心理論研究——論科學探究型教學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7(10):108-113.
[2]李婷婷,鐘柏昌.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的核心理論研究——論實驗模擬型教學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7(09):98-103.
[3]閆妮,鐘柏昌.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的核心理論研究——論發明創造型教學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8(04):66-72.
[4]鐘柏昌.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的核心理論研究——機器人教學模式的新分類[J].電化教育研究,2016(12):89-94.
作者:楊明曄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平江新城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