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造價師學習計劃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摘要]位于
從華嚴洞石窟造像的整體氣勢來看,體現了宏大威嚴的壯美。華嚴洞石窟造像是安岳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較完好的洞窟。華嚴洞的毗盧舍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圣(圖1)。《華嚴經》把普賢和文殊作為佛的脅侍。普賢和文殊都是
華嚴洞的大般若洞則為儒釋道三教合龕(圖3)的代表。大般若洞高4.7米,寬深各約5米,洞頂有一個直徑約為2.2米的“y”字,現該字尚無令人信服的注音和釋義。洞中正壁鑿2米多高的釋迦牟尼佛像,頭著螺髻,身著袈裟,體態豐滿,雙目微睜。左右兩側分別刻著孔子(儒家創始人)和老子(道教創始人)的坐像,高約70公分。洞左右壁共分三層造像,上立十童子,中刻持者,二十四諸天,下刻十八羅漢。這三層姿態性格各一的人物,古匠藝術家把三教合一并重,把復雜的宗教歷史文化景觀表現得淋漓盡致。儒釋道三教合龕體現了我國儒釋道不斷融合的獨特文化特點。安岳石窟刻畫了四川民間宗教信仰變化、發展的歷程,這為研究
(二)安岳華嚴洞石窟造像藝術體現的歷史社會價值
隨著對APL發病機制的不斷深入研究及現代藥物研究的不斷突破。文獻報道[1],ATRA治療的臨床誘導完全緩解率可達到80%~90%,但同時存在高復發率。沈陽市蘇家屯區中心醫院于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在維持治療中使用含有三氧化二砷的三聯方案,并與原有的二聯方案進行了對比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我科收治的APL患者48例,診斷均符合文獻[2]報道的診斷標準。入選標準:①外周血常規、骨髓細胞形態學和組織化學染色等方法證實。②患者FAB分型為M3型。③PML-RARα融合基因均為陽性。④ATRA誘導緩解達完全緩解。⑤采用聯合化療鞏固治療。隨機雙盲的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9例,年齡23~64歲,中位年齡39歲;觀察組中男13例、女11例,年齡20~67歲,中位年齡41歲;2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和檢驗指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使用ATRA 25 mg/(kg·m·d),分3次服用誘導緩解治療達完全緩解;鞏固治療使用聯合化療方案,其中含有蒽環類藥物。如DA方案(柔紅霉素+阿糖胞苷)、HA方案(高三尖杉酯堿+阿糖胞苷)、AA方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各2個療程,共計6個療程。維持治療使用二聯方案,即ATRA 25 mg/(kg·m·d),持續1個月+化療治療,持續1個月,按照依次序貫交替原則使用,總療程3年。
1.2.2 觀察組 誘導緩解治療和聯合化療鞏固治療方案與對照組相同。維持治療使用三聯方案,即ATRA 25 mg/(kg·m·d),持續1個月+三氧化二砷10 mg/d,持續1個月+化療治療,持續1個月,按照依次序貫交替原則使用,總療程3年。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的處理分析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緩解率和轉陰率的表達采用百分數的方法,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使用χ2檢驗。P
2 結果
對照組持續完全緩解16例、持續完全緩解率為66.7%,觀察組持續完全緩解22例、持續完全緩解率為91.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降低復發和維持長期無病生存是目前APL治療需要達到的最佳目標,已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因此完全緩解后的維持治療成為關鍵。序貫治療已經成為臨床應用的主流。三聯療法中,ATRA誘導分化的作用和三氧化二砷誘導凋亡的作用能夠協調互補,增強誘導細胞分化凋亡的過程,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3]。本組研究中,觀察組在持續完全緩解率和PML-RARα融合基因轉陰率兩方面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與林全德等[4]進行的研究得到相同的結論,表明維持治療中砷劑的加入能夠有效的減低復發、維持較好的緩解率,有利于患者的遠期生存。
綜上所述,使用含有三氧化二砷的三聯維持化療,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復發率、并且具有副反應少、安全性高的特點,是目前效果最顯著的維持治療方案,可推廣使用。
參 考 文 獻
[1] 馬向娟,任漢云,岑溪南,等.化療、全反式維甲酸聯合砷劑序貫治療成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療效分析.中華血液學雜志,2010,31(5):328-332.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為急性白血病的一種特殊類型,占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10%~15%,臨床發病急、出血嚴重、病情兇險,曾是急性白血病最易致死的亞型,自上世紀80年代全反式維甲酸應用于臨床治療APL取得很好的療效,完全緩解率可的達85~90%[1],但治療過程中可出現維甲酸綜合征等較嚴重不良反應,增加了治療相關死亡率。我科從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ATRA聯合As2O3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12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APL患者12例均為本科住院患者,經骨髓形態學及組織化學染色檢查確診,符合血液病診斷標準[2]。其中初治11例,復發1例;男7例,女5例;年齡23~58歲。所有患者按FAB分型均為M3a。發病時血常規:白細胞0.41~8.26×109/L,血紅蛋白50~116 g/L,血小板7~76×109/L,骨髓異常早幼粒細胞比例0.58~0.96。3例患者合并凝血異常,2例患者治療前已有感染發熱,所有患者治療前無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異常。
1.2 治療方法 ATRA 25 mg/m2 d 分2~3次 口服;As2O3 0.1%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250~500 ml靜脈滴注,維持2~4 h,同時應用保肝藥,直至完全緩解。治療過程中監測血常規及凝血指標,當白細胞>10×109/L時,加用柔紅霉素30~40 mg/m2 d 連用3 d; 血紅蛋白
1.3 療效判斷標準 根據張之南主編的《血液學診斷及療效標準》進行評價[2]。
2 結果
2.1 療效 12例患者11例獲得CR,其中1例為經ATRA治療后復發患者。1例于治療第4天因腦出血死亡。11例患者獲得完全緩解時間為22~31 d,平均27.4 d。
2.2 不良反應 11例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白細胞增高,白細胞在(18~35)×109/L之間,白細胞開始增高的時間為第5天至第14天, 應用小劑量柔紅霉素化療后逐漸下降;3例發病時合并凝血異常,1例因腦出血死亡,其余2例經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并應用肝素,在治療1周左右恢復正常;2例發病時伴感染發熱患者經抗感染治療后好轉,其余患者在治療過程中3例出現呼吸道感染治療后感染控制,未發生敗血癥等嚴重感染;5例患者出現肝功異常,表現為谷丙轉氨酶增高,積極保肝治療后恢復正常;8例患者出現口干;2例輕微頭疼;4例納差惡心;未給與特殊處理自行緩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現腎臟及心臟毒副反應。
3 討論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98%存在PML/RARα融合基因表達,ATRA治療APL的機制為可以導致RAR/RXR和PML的快速降解和結構、功能的恢復[3],從而誘導APL患者的異常早幼粒細胞向成熟細胞分化,使其達到臨床緩解。單用ATRA治療APL已取得較高的臨床緩解率,但可引起維甲酸綜合征等致死性的藥物相關綜合征,且單用ATRA維持治療可引起白血病復發[4]。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應用As2O3治療APL取得較好療效,其作用機制為:①誘導APL細胞凋亡和分化的靶向治療,As2O3主要作用于PML基因啟動細胞凋亡程序;②抑制血管新生作用;③抑制APL細胞生長的細胞毒性作用;④誘導細胞凋亡過程中抑制氨酸蛋白激酶活性;⑤以上表明As2O3與ATRA存在不同的作用機制,因此兩者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Gianni等[6]用ATRA與As2O3聯合對APL細胞系研究表明,兩種藥物聯合有協同促分化作用,并可促進相互間敏感性。此研究為兩藥聯合提供了實驗基礎。
目前,臨床應用ATRA與As2O3聯合治療APL取得較好的近期療效,本組12例患者,11例達到CR,CR率91.7%,與報道相符[7]。觀察達到的CR時間平均27.4 d,短于文獻報道單用ATRA或As2O3治療達到CR的時間[8,9]。在兩藥聯合治療過程中,主要不良反應為高白細胞綜合征,本組11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白細胞增高,在治療過程中當白細胞>10×109/時,加用小劑量柔紅霉素化療,有效的改善了高白細胞綜合征。患者其他不良反應輕,未出現維甲酸綜合征等嚴重不良反應,分析為兩藥聯合減少了ATRA用量有關。總之,ATRA與As2O3聯合治療APL療效好,能縮短達CR到時間,不良反應輕,可以作為APL治療的首選方案。
參 考 文 獻
[1] Warrel PR Tr,Maslak P,Eardleg A ,et al. Treatment of APL with ATPA. An update of the New York experience.Leukemia,1994,8(Suppl)2:33.
[2] 張之南 ,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68-216.
[3] 馬軍,張伯龍.白血病.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347.
[4] Fenaux P ,Degos L.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for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mia.N Engl J Med,1997, 337(3):1076-1077.
[5] 馬軍. 三氧化二砷在白血病中的臨床應用.中國處方藥,2004,10(1):17.
[6] Gianni M, Koken MH, Chelbi-Alix, et al. Combined arsenic and retinoic acid treatment enhances 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is in arsenic-resistant NB4 cells. Blood,1998,91(11):4300-4310.
這種名為FTO的等位基因最早發現于2007年,它定位在人體第16號染色體上,有分別來自父母的各一個副本。調查顯示,多達14%的英國人兩個FTO基因副本均出現變異。跟沒有變異副本的人相比,他們的肥胖風險增加了70%,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50%。有49%的英國人攜帶一個FTO基因變異副本,他們患肥胖的可能性跟正常人相比要多30%,而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則多了25%。科研人員認為,FTO是一種與肥胖有關的最普遍的基因。
據英國醫學會研究理事羅杰?考克斯介紹,這一研究使人們重新認識到,僅僅鍛煉或節食來對付肥胖并不奏效。科研人員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如何通過藥物或者其它方法“關閉”這種基因,從而在根本上解決減肥反彈問題。
手機影響心理健康
“喂,喂,你說什么?信號不好,聽不見!”類似的場景無論在電視上還是生活中都很常見。研究發現,手機對現代人的影響超過錢包,手機丟了,大多數人不到一小時就會發現,而錢包丟了,可能一兩天才會發現。日前,某雜志撰文指出,手機不僅拿在手里,也可能“長”在心里,對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不少人老是聽到手機在響,掏出手機看,卻并沒有來電或短信。這是一種“手機幻聽癥”,在高級白領、媒體人員以及銷售業務人員中很常見。長時間的幻聽,會使人過度緊張,產生煩躁、焦慮等情緒。因此,癥狀較輕者,不妨養成睡覺前關機的習慣,用健康的方式使用手機,更好地緩解壓力。情況嚴重者,則應該考慮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早睡早起 有助成功戒煙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夜貓子”(喜歡熬夜的人)比“百靈鳥”(喜歡早起的人)更容易吸煙上癮,而且戒煙難度更大。
研究人員對23000多對雙胞胎進行了長達3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夜貓子”成為癮君子的可能性比“百靈鳥”更大,吸煙上癮后戒煙成功率更低,而且更容易產生尼古丁依賴癥。
研究人員表示,一種可能是,由于尼古丁會讓吸煙者在夜晚保持清醒狀態,因此“夜貓子”更可能用吸煙來提神。另一種可能是,“夜貓子”更可能去酒吧和餐館等吸煙環境,這也增加了他們吸煙上癮和戒煙難的可能性。另外,“夜貓子”尋求上癮行為的可能性更大,理由是其大腦中的多巴胺和類鴉片物質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夜貓子”要想徹底戒煙,最好改變“睡眠模式”,嚴格早睡早起,這必然會大大提高戒煙成功率。
電腦族常吃黃花菜可預防電腦臉
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經常與電腦打交道的人,由于長時間面對沒有生命的電腦屏幕,而與人的交流越來越少,會在不知不覺中生出一張表情淡漠、冷峻的“電腦臉”。
國外兒科醫生新近發現,人的笑容與鐵質有關聯。研究資料顯示,凡是面帶微笑、眼球靈活、目光炯炯有神的嬰兒,其體內的鐵貯存多數正常;相反,面孔嚴肅、呆板,或1小時內僅發笑1~2次的寶寶,血中鐵含量可能不足。因此,要把缺少笑容作為體內缺鐵的一個早期警報。
人們都知道菠菜富含鐵,其實,黃花菜中所含的鐵是菠菜的幾十倍。古人曾給黃花菜(金針菜)起名叫忘憂、療愁,這足以說明黃花菜的功效。在我國的徐州,有道傳統名菜“軟炸黃花菜”,用黃花菜做主料,因外以雞蛋糊裹炸,食之軟嫩而得名,最適合“電腦族”們吃。
秋天出生的孩子更易食物過敏
英國《流行病和公共衛生雜志》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秋天出生的孩子發生食物過敏危險更大。
芬蘭奧盧大學研究人員調查了2001年4月至2006年3月出生于芬蘭東南部的近6000名兒童。研究發現,在母親子宮內11周時正值4~5月份的孩子中,食物過敏幾率為11%。而母親懷孕11周時候正好是12月或1月的孩子中,食物過敏發病率只有6%。
研究人員對研究期間花粉水平進行分析發現,4~5月份正是樺樹和赤楊花粉的高峰期。早期研究已發現,孕期接觸花粉會增加孩子食物過敏危險。研究人員發現, 4~5月份母親妊娠11周的時候接觸花粉最多,孩子發生牛奶和雞蛋過敏的危險,比母親妊娠11周時為12月到1月的孩子高3倍。
減慢呼吸有助緩解疼痛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減慢呼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緩解疼痛感。研究人員分別選取了兩組年齡在45歲至65歲之間的女性進行研究,其中一組為受到慢性疼痛困擾的纖維肌痛綜合征患者,另一組為健康女性作為對照。
實驗過程中,這些女性在呼吸正常和呼吸速度減半狀態下,其手掌分別受到適度的熱脈沖的沖擊。每一次熱脈沖之后,研究人員都會記錄下她們報告的掌部疼痛感程度以及情緒的變化等參數。結果發現,對于健康女性來說,當減慢呼吸時,她們感覺到的疼痛程度也隨之降低。而對于患病一組的女性來說,整體上的作用不很明顯,但那些情緒相對樂觀的患者,也能借助減慢呼吸緩解其疼痛感。
研究人員說,這一研究結果可以幫助解釋為何瑜珈等一些活動通過調整呼吸來放松身心,提升情緒。
烤肉醬汁能減少致癌物質
肉類在烤、煎、炸等高溫烹調時,會產生一種叫做雜環胺的物質。這種物質在體內蓄積,可能誘發胃癌、腸癌等多種癌癥。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將鮮牛肉和用調料腌過的牛肉燒烤后,對比二者的雜環胺含量。發現腌過的肉高溫燒烤后,所含雜環胺比未經腌制的低40%以上。經過對多種調料的測試發現,用孜然、咖喱、迷迭香腌過的肉,高溫烹調后產生的致癌物最少。這是因為,烤肉醬中所含的淀粉、糖分等成分在受熱的時候首先吸收熱量,可以保護中間的肉塊不會驟然受到高溫,從而減少了致癌物質產生的機會。另外,烤肉醬中含有的一些有益成分,也是阻礙致癌物質產生的原因。這些食品配料本身均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也有益于預防高溫加熱食物對人體的危害。
因此,建議在燒烤、煎炸肉類前,放些調料腌半小時,不僅味道好,還可減少致癌物產生。
隨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移動網絡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對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出版社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在科技類圖書市場中,出版社的發展已經不能只依靠紙質圖書銷售的營利模式,因為單純以紙質圖書銷售碼洋、利潤為主的經營模式已不能適應現在的市場要求,面對激烈的圖書市場競爭,已經有很多出版社通過圖書增值服務來擴大圖書市場份額,并且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般來講,科技出版社可以通過保持專業性優勢、保障內容質量、低定價、高折扣等方式來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但是現在國內圖書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即使對于專業性較強的科技書,總品種數也處于超飽和狀態,很多出版社的重印率、上架率和動銷率都在逐步走低,庫存逐步增長,與此相伴的卻是工價逐年提高,轉企改制后企業制度不完善,這些因素決定了依靠傳統的發展方式很難再有實質性的提高。
1 從提供“產品”到提供“服務”
我國國有出版企業多數是從事業單位轉企而來的,與發達國家相比,市場化程度普遍較低,與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相距甚遠,行業壟斷、出版資源壟斷、銷售區域壟斷的現象還都存在。與其他產業相比,運用計算機技術、信息數字化技術的程度不高反低。“服務”,是大多數改制前事業單位出版社容易忽視的關鍵詞,作為“文化生產單位”,服務是出版社的固有屬性,從某種程度上說,圖書出版業的服務是出版社立足的根本之一 [1]。但是目前多數出版社的服務處于較低的水平,所以,通過提升服務來提高競爭力,是一個可行的途徑,也最容易使科技社在專業板塊中脫穎而出。
2 科技類圖書增值服務概況與現階段發展
傳統的圖書增值服務一般包括網絡答疑、配套資料下載、視頻學習教程等,但是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服務已經不能吸引讀者更多的注意力。
增值服務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如教材培訓作為增值服務已經深入人心,數字出版可以提供給讀者傳統介質不能帶來的閱讀體驗。出版社可以做的工作是建立書網平臺,通過書訊、通告、招貼、公共媒體等廣為宣傳,吸引讀者到應用平臺上來。編輯在組稿過程中就考慮各種課件、軟件的使用,請作者提供這些內容。培訓提高編輯的專業水平,鼓勵編輯學習專業技術,以達到檢驗增值服務的目的,保障出版質量。
針對大中專教材,配套課件的開發不能停留在講義、ppt階段,網絡教學、在線答疑、教材培訓都可以收費形式展開。再以標準規范出版為例,數字出版應重在規范使用的指導,比如計算過程演示、施工處理過程視頻演示、以多媒體形式講解新老規范異同;出版社還掌握著大量專家信息,可以開展規范線上、線下培訓,并將規范推向PC、PDA等多種平臺。
針對職業(執業)資格考試教材和應試指南,可以針對考試整編官方教材,比如以30%的體量涵蓋80%的必考點。配套推出PC、PDA軟件,實現教材、試題的在線更新、電腦閱卷、制定學習復習計劃等功能。民營企業在這方面提供的增值服務很有借鑒意義。比如注冊造價師執業資格考試,某公司根據考試大綱、考試教材開發了考試試題輔導軟件,非常適合在電腦上學習,軟件上除了傳統紙質出版物的學習輔導資料、歷年真題、模擬自測題外,還能夠幫助制定學習計劃,電腦判卷的同時收集錯題以備復習,并綜合了考試報名時間、報名地點、報考條件、考試時間、成績查詢、合格分數線等服務,軟件題庫可以免費升級,保障內容的時效性。這與紙質教材相比,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性價比很高。
3 數字出版促使業態升級
在傳統圖書出版過程中,在編輯組稿、加工、發稿后,經排版、印刷、裝訂成冊,再入庫分銷到門店,門店經過分類上架,讀者才能買到。而在數字出版過程中,編輯發稿后經排版直接存入數據庫,讀者可通過遠程登錄、下載、局域網服務器等模式閱讀,這就擺脫了印裝、倉儲、物流、上架過程,出版社可直接通過互聯網面對全國讀者。
德國的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成立于1842年,目前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出版集團,施普林格的戰略是從一家印刷出版商轉型為數字媒體公司,2010年營業額達到8.66億歐元,其中電子產品和服務的營銷收入占到集團總營收的75%;在圖書的營收中,40%來自電子圖書、60%來自紙質圖書。無論是圖書還是期刊,均出版電子和紙質兩個版本[2]。關于小眾圖書的需求,除了按需印刷出版外,電子出版、在線閱讀方式是一個可行的途徑。施普林格圖書營收中,電子圖書占四成的份額可以證明。因為出版社可以節省材料、出片、曬上版、印裝、實體店鋪貨、銷售人工等費用,極大減少圖書成本,特別是對于彩色精裝圖書。于此同時,作者的版稅也可以實時計算支付,改變目前科技書低版稅、作者寫書缺乏動力的現狀。
數字產品盈利的障礙在國內版權意識不高,版權保護的力度還不夠,很多人習慣于獲取免費的網絡資源。但是隨著知識產權意識的提高,國家法制的健全,大眾閱讀習慣的改變,這種情況已經得到改觀,也有很多人愿意支付費用來獲得高質量的數字出版產品。
4 增值服務的關鍵是提供解決方案
目前來看,出版社可以提供的最高規格產品是“整體解決方案”。整體解決方案是以客戶的消費需求為中心,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是現代商業服務的必然產物,在不同的行業中整體解決方案的形式不一樣,但其宗旨都是一樣的――以消費需求為中心。解決方案可以服務個人,也可以服務機構,以下通過國內外兩個案例做以說明: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以下簡稱“外研社”)雖然不屬于科技出版社,但是其開展的增值服務卻十分具有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外研社在整合圖書出版資源的基礎上,通過探索發展,現在可以提供從兒童學前教育到研究生英語教育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學生、教師、家庭、學校、培訓機構、教育管理部門等各方面需求,內容涵蓋教材選定、教師培訓、英語競賽、外語考級等方面,極大地滿足了社會需求,為出版社未來發展壯大打下了良好基礎。
麥格勞?希爾集團成立于1909年,創始之初由麥格勞出版公司和希爾出版公司的圖書部合并而來,只涉及出版業務,名為“麥格勞?希爾圖書公司”。通過成功經營及一系列的企業收購,將業務調整到三個快速增長的領域――教育、金融服務、信息與媒體。目前,麥格勞?希爾更名為“麥格希”,旗下品牌包括:標準普爾、麥格希教育、杰迪保爾商務咨詢、普氏能源資訊、麥格希建筑信息、航空周刊 。
5 結語
科技進步、業態升級、產品需求多樣化、讀者要求提高,給出版社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機遇和挑戰,固守傳統經營方式的出版企業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此時,科技出版社應盡快轉型,擺脫依靠紙質圖書銷售的單一發展方式,立足于“服務”提品,為發展注入源動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