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寫作既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學術真理的探索,歡迎閱讀由發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學畢業生寄語范文,希望它們能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健康的你!
猶記得:每天早上,清風伴隨早練的身影,你們在溫柔的晨光中慢慢成長,漸漸壯實;每個午后,炎熱陪襯艷陽的基調,你們在晚練的號子中揮灑汗水,強身健體;每個假日,休閑不忘鍛煉的自覺,你們在溫馨的小區里堅持跑跳,訓練體能……
刻苦的你!
忘不了:考前一周,我跟你們約定,按照大家這種學習的勁頭和學習的狀態,我們三大學科的成績一定能超越往屆的哥哥姐姐們!我們的語文學科一定能夠創造全優的輝煌成績,以報答哺育你們成長的父母,陪伴你們六年的老師,伴隨你左右的同學!天道酬勤,你們果然做到了!兩個百分卷,均分95.62創歷史新高!我為你們驕傲!!請為自己鼓掌!!!
互助的你!
最欣慰:一個學期來的“合作學習小組”制度,為你們的進步和成長保駕護航,為保障你們在校期間的學習、活動生活提供了有利的幫助!特別表揚10位組長,為幫助同學的進步不遺余力,自己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我們班集體在日常表現中,雖然還有一些同學表現有待改善,諸如愛叫人外號,午休愛講小話等壞習慣,但總體呈現一種積極向上,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和諧共存的良性競爭氛圍,集體健康成長起來了!
感謝你們,是你們的正能量影響著班級體中的每一個人;感謝你們,是你們營造了和諧奮進的集體;感謝你們,是你們帶給老師們一個又一個驚喜!
完善的你!
確難舍:臨行臨別,道一聲珍重,祝愿你在新的學校,新的環境中保持我們班級“團結,互助,和諧,奮進”的優良傳統,攀登一個又一個的高峰,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在學習中慢慢長大的你們,謹記畢業典禮上,你眼角那感動的淚珠不是錯覺,你心里那感恩的不舍不是沖動,你父母那滿足的笑容不是劇情!
3、親愛的孩子,你有著最令人羨慕的年齡,你的面前條條道路金光燦燦,愿你快快成長起來,去獲取你光明的未來。
4、愿你是風,鼓起白色的帆;愿你是船,剪開藍色的波瀾。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的走上前去,將彩色的人生擁抱。
5、愿你在這短暫的學習時日里,獲得高超的本領、頑強的意志、博大的胸懷;像賽馬一般,越過一道又一道高欄;讓生命前進,駛向碧波滔滔的大海……
6、黎明即起,孜孜為善。”愿你熱愛生命的春天,珍惜時間的清晨,學那梅花,爭作“東風第一枝”。
7、你面前那生活之海的沙灘,是一張金色的稿箋。愿你在這張無邊的素箋上,用理想的霞光寫出人生的詩篇!
8、不要說一天的時間無足輕重,人生的漫長歲月就由這一天一天連接而成;愿你珍惜生命征途上的每一個一天,讓每天都朝氣蓬勃地向前進。
9、在知識海洋的底層,與生活海洋的底層一樣,是一片無比神奇的世界。愿你勇敢地潛到那兒去,去探求這神秘世界的無窮奧秘!
10、讓時間在知識的枝條上、智慧的綠葉上、成熟的果實上留下它勤奮的印痕!
11、抓住今天吧!緊緊地把它抓住吧!今天的分分秒秒,都要有所作為,有所進步,有所登攀!
12、昨天,已經是歷史;明天,還是個未知數;把昨天和明天連接在一起的是今天。愿你緊緊地把今天攥在手心里!
13、世間最可寶貴的就是今天,最易喪失的也是今天;愿你在未來的一年中,無限珍惜這每一個今天。
14、如果明天是一幢摩天大廈,今天就是決定那大廈壽命的基石。同學,讓我們珍惜今天這一分一秒,把這大廈的基石打得無比堅實。
15、假如你曾有過虛度的時光,請不要以嘆息作為補償;明天的路途畢竟長于逝去的歲月。快邁步,前面相迎的是幸福的曙光!
16、你想獲得優異成果的話,請謹慎地珍惜和支配自己的時間。你愛惜你的生命,從不浪費時間,因為你知道:時間就是塑造生命的材料。
17、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充滿著美,多姿多態的事物中閃現著美,時間和空間里跳躍著美,等待著美麗的雙眼去捕捉,去尋覓!
18、“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所有天才都是最強壯的牛,他們每天工作十八小時,孜孜不倦。
19、把黃昏當成黎明,時間會源源而來;把成功當作起步,成績就會不斷涌現。
20、這是最后的沖刺了。努力吧,勝利將由最有耐力的人獲得!
3.你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從來沒有刻意去傷害任何人,還記得嗎?你還幫老師搬過凳子,捧過作業呢。你也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可惜,現在你現在身體差了,其實,老師很希望你盡快治好你的胃和腿,快點恢復青春朝氣。你呀,還是那讓爸媽不放心,什么時候你才能真正長大、獨立?快初三的畢業生了,應該認真地學一點東西。別老是低聲嘆氣。挺起胸膛,克服困難,在僅剩的一年學習時間里,看多點書寫多點字。
4.雖然身體弱小,但意志堅強。你敢于提意見,為老師出謀劃策。你有個性,有思維,這就是你!我知道很多事情你已盡力,所以老師從沒給你超重的壓力,測驗、考試,我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實力去爭取成績。依賴于其他人是自尋煩惱,人必須學會獨立,你說是嗎?在班里,你有很多優秀的伙伴,你的堅強、韌勁讓老師和同學都刮目相看,我盼望有一天,你能一發雄“威”,讓你親愛的爸媽放心!
5 . 有時你很溫馴,有時你很沖動、調皮,活像一個男仔頭。文科上你有敏捷的觸角,靈敏的反應,可理科,尤其物理它真成了你的死穴。崴了一條腿的滋味并不好受,若不“治療”,你就要“殘疾”一輩子了,老師給你開的“藥方”是:心病還須心藥醫,抹去對物理的心理陰影,多做練習,多請教同學和老師,只有這樣,你的“病”才有救。我希望有那么一天,你能象朗誦一樣,充滿自信的闖過物理這一難關!人無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樣。
6 .現在終日看到你課堂上的心不在焉,老師非常心疼。難道你還要虛度這僅剩的一年的光陰?現在我們不妨想象一下:數年后,你可能以這樣的穿著整齊的當一個上班族,也可能窩在家里混日子。要知道,虛度光陰實際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我希望你能振作起來,多為自己的將來想一想,相信別人能的你也能,起碼為了畢業證,應該拼一拼。鳥貴有翼,人貴有志
7.看你的樣子,黑乎乎的,咧嘴一笑,雪白的牙齒,與黝黑的皮膚相映襯,非常可愛,加上能熱心助人,怪不得同學們都挺喜歡你的。這個學期發現你的作文水平也不低,詞匯量也挺大的,就字差了點.可是,語文是進步了,其他成績卻老上不去,我想原因就是你缺少勤奮和努力吧。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耀奇,你可要抓緊一點了,否則“時間不饒人”啊。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緊密的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聯系在一起。分析現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狀況,對于預判未來一段時期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發展趨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長春大學2010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就業數據和相應用人單位提供崗位的數據為基礎進行統計分析。
一、供需數量
長春大學為吉林省屬綜合型大學,涵蓋工學、文學、管理學、理學、教育學、經濟學、農學、醫學、法學九個學科門類,2010屆共有本科畢業生3003人。
2010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逐漸消除,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也呈現復蘇態勢,用人單位來校招聘提供的崗位數量較2009年增量明顯,凈增招聘崗位3883個。
二、招聘渠道
用人單位招聘畢業生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渠道:通過校園就業信息網招聘信息、召開小型專場招聘會、參加區域性及行業性中型專場招聘會。2010年,723家用人單位通過就業信息網招聘信息,提供6245個就業崗位,占需求總量的51.5%; 910家用人單位來校招聘,提供5872個就業崗位,其中通過小型專場招聘會提供招聘崗位3289個,占需求總量的27.1%;通過區域性及行業性中型專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2583個,占需求總量的21.3%。
三、學科供需
為分析用人單位所提供的就業崗位與長春大學九個學科門類之間的供需關系,將用人單位提供的12117個崗位信息按學科進行分類、統計,得出各學科崗位供需關系比。具體公式如下:
學科崗位需求比例=學科崗位需求數量/崗位需求總量*100%
分析結果顯示:就業市場對各學科畢業生需求呈現不平衡態勢,部分專業畢業生數量性矛盾依然突出。工業工程、汽車服務工程等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旅游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學生具有較多的擇業機會,個別專業的畢業生人數呈現供大于求和就業對口度不高的問題。
四、有效供需
為深入分析用人單位崗位需求與畢業生之間的匹配度,本報告通過公式:有效轉化率=成功轉化崗位數/崗位總數*100%,計算出畢業生有效崗位供需比。
在用人單位所提供的12117個需求崗位中,共有2317個崗位轉化為實習(見習)崗位,有效轉化率為19.1%;共有1346個崗位轉化為就業(簽約)崗位,有效轉化率為11.1%,占畢業生就業總人數的48.7%。
根據與用人單位的意見交流與信息反饋,就業市場中有效供需比相對較低的成因如下:
1.畢業生知識儲備不夠,實踐能力不足。近幾年,用人單位越來越注重畢業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但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本身具有周期性的特點,在以經濟發展為導向的高節奏快變化的社會需求面前,專業設置、課程更新、實踐環節等方面的教育教學改革相對滯后。
2.畢業生社會經驗缺乏,就業穩定性不強。目前,大部分學生還生活在“從校門到家門”的田園生活模式當中,沒有將職業訴求、職業定位、職業規劃同大學期間的社會實踐很好的結合,導致畢業生在就職階段面臨著缺乏社會經驗的尷尬局面。而來校招聘的用人單位是以民營中小型企業為主體,追求利潤最大化、人才價值最大化、人才培養成本最小化等特點,決定了選擇錄用的標準更傾向于具有一定社會經驗的畢業生。同時,畢業生在就業初期的不穩定性,導致用人單位在后備儲備干部培養等方面持謹慎態度,使部分畢業生失去部分就業機會。
3.畢業生就業準備不足,就業期望值不合理。就業過程中,部分畢業生“等、靠、要”思想嚴重,沒有對于就業的積極主動性,即使在校院兩級就業指導結束后,仍有一部分學生不做任何的就業準備和求職嘗試。凸顯了這些畢業生職業意識的滯后。同時,部分畢業生就業理念仍存在偏差,就業期望值存在不合理現象。
4.部分用人單位崗位質量不高,仍然存在部分用人單位招聘崗位質量偏低,不能與畢業生能力及學歷水平很好匹配的問題。同時,部分企業不能完全按照相關勞動法規要求提供勞動保障、提供薪酬不能滿足畢業生最低期望等崗位仍然存在,使部分需求崗位成為無效需求。
5.違約造成部分有效就業機會的浪費。2010年長春大學共有179人次的畢業生辦理違約手續,其中97%的違約原因為畢業生違約,3%為用人單位違約。因學生違約后,大部分用人單位將采取內部人員調配和從其它渠道招聘等方式,解決企業年度招聘空崗的問題。不再就空缺崗位專程來校招聘,事實上造成有效就業崗位的資源浪費。
五、區域容量
1.通過對2010屆與2009屆畢業生地域就業人數比例進行對比,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對比增量明顯。從地域就業質量上看,顯示這些地域的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有效需求表現出較為強勁的態勢;西北地區、長江中游地區、黃河中游地區對比差量不明顯,就業市場供需關系對比基本持平。東北地區、西南地區對比差量為較大負值,顯示2010屆畢業生更多的選擇在其它區域就業。綜上所述,東北地區、西南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的就業市場表現,基本反映了從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過程中到2010年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東部地區的經濟復蘇態勢,恢復和補償性的增加了東部地區的就業吸納能力。
2009屆、2010屆畢業生區域就業人數比例比較圖
2.吉林省內就業畢業生所占比例最大。除去16.02%的戶籍檔案托管畢業生,吉林省內實際就業1373人,占畢業生總數的45.72%,其中長春市內就業1078人。這一特征,一方面直接說明了該校人才培養定位于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特點;另一方面吉林省經濟建設為畢業生提供了大量的崗位和較為適宜的工作、生活環境,吸納了畢業生在省內就業。長春市作為省內經濟相對發達城市,為畢業生提供了良好的經濟、文化、生活環境,加之同其他副省級城市相比較低的生活成本,都成為大量畢業生選擇在長春就業的重要原因。
3.東部經濟發達省份成為畢業生就業的發動機。非吉林省就業畢業生中,中西部省份吸納畢業生數量總和不到四成;東部省份中,北
京、上海由于嚴格的戶籍政策限制和較高生活成本的雙重壓力,阻礙了未來畢業生流入的進一步增大;通過數據對比,在中西部省份中,黑龍江、山西、陜西、江西、內蒙古五省吸納畢業生數較多,且近年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在未來就業市場開發中應予以關注。
【參考文獻】
[1]GB/T4754―2002,三次產業劃分規定[S]
[2]GB/T4754―2002,國民經濟行業分類[S]
[3]麥可思研究院編著.大學生求職決勝寶典:本科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8
[4]麥可思研究院編著.2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5
為此,本課題在借鑒國內外對高職畢業設計的經驗基礎上,以我院建筑工程系學生畢業設計為研究對象,對高職的畢業設計進行初步的探索,建立起能夠促進畢業生實用性的方法和措施。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收集大量資料,采用文獻研究法、比較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從各個方面進行了研究。主要采用了下列的實施步驟:高職畢業設計實踐需求,進行學校和企業的調研與走訪對高職畢業設計的現狀進行分析與總結利用國內、省內、校際之間的交流并借鑒國際的先進模式進行運行機制研究聘請行業、企業專家進行指導與參與機制的建立教學實施形成高等職業院校畢業設計機制。
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對改善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設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思想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通過教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畢業設計不僅僅是一個實踐教學環節,更重要的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培養手段。它是進行設計、論文寫作的基本功訓練,提高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能力的重要培養方法。
從業動機是擇業者選擇某一特定職業內在依據,是其對該職業持有態度的側面反映,也是從事該職業后行為指導的重要參考。近年來在報考國家公務員時很多人選擇了警察這個職業。作為社會秩序的維護者和法制規范的執行者,警察必須具備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感,在高壓的工作中積極奉獻。由于職業的特殊性,警察掌握著一定的權限,當面臨誘惑時,在切身利益與職業操守發生沖突時,必須堅守道德底線維護法律賦予職業的神圣和純潔。鑒于此,入警選拔加入對從業動機的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是重慶某公安院校學生和在職警員,共發放問卷270份,回收269份,剔除廢卷13份,最終得有效問卷256份。其中警院學生173份,男性142人占82.1%,女性31人占17.9%,一年級46人占26.6%,二年級46人占26.6%,三年級81人占46.8%。在職警員83份,男性42人占50.6%,女性41人占49.4%,工作未滿兩年的33人占39.8%,工作兩年以上的50人占60.2%。
1.2 研究工具
采用Lester(1983)的問卷并對其進行適當修改,刪除不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條目,通過隨機訪談法收集信息增加一些條目。另外,鑒于中庸文化的影響,為預防被試趨中作答導致結果模糊不清,決定將原來的三點評分改為四點迫選,最終形成本次調查問卷。經內部一致性信度檢驗,Cronbach’s α系數為0.757。
項目1-18項是:1能夠幫助他人、2工作穩定有保障、3福利、4該職業的發展前景、5工作本身令人興奮、6為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做鋪墊、7當警察是我一生的夢想、8薪水、9 父母或親友的期望、10為維護社會法紀、11干什么工作都一樣,能養家糊口就行、12能夠打擊犯罪、13有機會結交權貴、14能發揮自身特長、15缺乏其他職業可供選擇、16伴隨職業而來的榮譽和聲望、17該職業享有一定特權、18有較大的獨立工作空間。
四點迫選是:①完全沒有影響、②有較少影響、③有較大影響、④完全受其影響。
1.3方法
運用SPSS18.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項目總得分
根據各項條目總得分的平均值,結果表明,人們選擇警察作為職業的最主要的幾個原因依次為:工作穩定、遵從父母安排、福利待遇、幫助他人、打擊犯罪、維護法紀等等。
2.2 從業動機的性別差異
通過T檢驗對“性別”在項目均分上的差異進行顯著性檢驗,結果見表二。結果表明,男性與女性在最主要的幾個從警動機上并沒有不同。不論男女影響從警動機最重要的前三個因素分別為:追求穩定、滿足父母的期望、有較好的待遇。然而,在其他條目得分上呈現出顯著的性別差異。例如男性認為警察的工作令人興奮,將當警察視為自己的夢想,希望能打擊犯罪、維護法紀,發揮自身特長,對聲望和榮譽更為向往,希望工作獨立自主等。在這些方面的追求上男性明顯地比女性積極。
2.3 從業動機的職業認知差異
對職業認知差異進行比較,T檢驗結果顯示,影響警院學生和在職警員從業動機的三個最主要因素是工作穩定、福利、父母期望。但是相對于警院學生,在職警員在這三個項目的得分上都有所降低,其中在父母期望方面更是達到顯著差異。另外,在工作興奮性的評定上,警院學生顯著高于在職警員。
2.4 警院學生年級差異的從業動機比較
警院學生在從業動機的部分項目上由于年級不同而引起得分的顯著差異。盡管三個年級的同學都對福利待遇十分看重,但二年級的評分顯著高于三年級;在工作興奮性方面,一年級的評分顯著高于二年級和三年級;二年級比三年級的同學更希望通過從警為日后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做鋪墊;相對于二年級來說,一年級的同學將警察視為自己的夢想;一年級的同學對維護社會法紀的重視程度顯著高于二年級和三年級;在目標的明確性上,二年級同學顯著不如一年級和三年級;在打擊犯罪的評分上,一年級顯著高于二年級;相對于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年級的同學更愿意將警察視為發揮自身特長的途徑;在對特權的追求方面,二年級同學評分顯著高于三年級。
2.5 在職警員任職年限的從業動機比較
按照在職警員任職年限不滿兩年或兩年以上對其從業動機進行比較,結果表明,任職不滿兩年的警員比任職超過兩年的警員視“維護社會法紀”更為重要,且差異達到顯著。另外,性別與職業認知對警察從業動機的影響不存在交互作用。
3 討論
總的來看,對警察從業動機影響的因素依次為:工作穩定、遵從父母安排、福利待遇、幫助他人、打擊犯罪、維護法紀等。這與Anthony和 Michael(2004)得到的結果基本一致,只是在各項目的相對重要性上有細微差別。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父母或親友的期望”對從警動機影響非常大,而這一效應只在東方國家或部分地區研究中才存在(Byongook Moon et al, 2004; Ming-Yueh Tarng et al, 2001),而西方國家的研究中并未發現(Ermer, 1978; Lester, 1983; Anthony et al, 2004)。究其原因,可能是東方傳統家庭教養方式作用的結果。在東方家庭中,子女生活從小就在父母安排下,父母對子女教育不是以培養能力為核心而是以事事代勞的方式進行,因此在類似選擇工作這樣關鍵的決策中,子女往往遵從父母安排也就不足為奇。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選擇警察作為子女將來從事的職業又是出于何種考慮,本次調查并未涉及,推測起來無外乎是工作穩定及福利待遇優厚等原因,這有待后續調查加以驗證。
在從業動機的性別差異方面,前人研究結果出現了分歧。Anthony(2004)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對從警動機影響最大的還是影響最小的因素上,男女評定都頗為相似;而Ermer(1978)和Byongook(2004)的研究發現了性別對從業動機的顯著影響。本研究支持后者的結論,在從業動機的8個項目中男性評分顯著高于女性。觀察發現,這些項目反映了警察這一職業的特殊性,包括追求榮譽聲望、希望打擊犯罪維護法紀、喜歡興奮的工作、要求更多獨立自主的空間和對權力的掌握等。而在其它具有更一般的附屬性質的條目上,如薪水福利、職業穩定性、發展前景、幫助他人等方面,男女的選擇并沒有什么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文化背景下,人們對警察這一職業的社會評價仍帶有較強的性別色彩。
在職業認知程度影響從業動機構成上,警院學生與在職警員各項目評定基本相同,只在遵從父母期望和工作興奮性上出現顯著差異。另外警院學生中,三個年級的學生對從業動機的看法表現出了諸多差異,且這些具有顯著差異項目的評定結果不隨年級升高而呈線性變化,變化的不規律性恰恰是對職業認知不成熟的反映。與此相對的,在職警員對警察的工作有更具體詳實的認識,因此他們對從業動機的評定具有較高穩定性,所以參加工作不足兩年和參加工作兩年以上的警員僅在“維護社會法紀”這一項中表現出從業動機的差異,這與Micheal(2010)等人的發現類似。
參考文獻:
[1]Anthony J. Raganella, Michael D. White. (2004). Race, gender, and motivation for
becoming a police officer: Implications for building a representative police
department.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2, 501-513.
[2]Byongook Moon, Eui-Gab Hwang. (2004).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a career in
policing among South Korean police cadets.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2, 223-229.
[3]Curt R. Bartol. (1991). Predictive Validation of the MMPI for Small-Town Police
Officers Who Fail.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2, 127-132.
[4]Ermer, V. (1978). Recruitment of female police officers in New York City.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6, 233246.
[4]Ivan Y. Sun, James J. Sobol, Michael Cretacci, Scott W. Phillips. (2010).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the U.S. police cadets’ occupational attitudes.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8, 640-647.
[5]Lester, D. (1983). Why do people become police officers: A study of reasons and
their predictions of success. Journal of Polic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11(2),
170 174.
[6]Michael D. White, Jonathon A. Cooper, Jessica Saunders, Anthony J. Raganella.
(2010). Motivations for becoming a police officer: Re-assessing officer attitudes
and job satisfaction after six years on the street.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8, 520-530.
[7]Ming-Yueh Tarng, Charng-Hon Hsieh, Tzu-Jeng Deng. (2001).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reasons for choosing a career in polic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police stud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29, 45-56.
[8]Pamela F. Foley, Cristina Guarneri, Mary E. Kelly. (2008). Reasons for choosing
a police career: Changes over two decad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10, 2-8.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29
由于計算機專業在醫學院校中不是強勢專業,本身在科研水平、師資力量、生源質量等多方面處于劣勢水平。因此目前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大都實踐能力比較差,在工作中不具備獨擋一面的能力,在學術方面也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使得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畢業質量不斷降低,被很多企業所排斥。針對目前的嚴峻形勢,醫學院校應該給予相應的重視,提升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質量,營造計算機專業學習氛圍,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注重計算機專業的畢業設計質量,并且使計算機專業的畢業設計要與日常科研結合[1]。因為畢業設計的質量就反映了一個學生在學期間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果。讓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與日常科研相結合并且保證質量是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能力的不二選擇。
1 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分析
現在許多高校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與就業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參加到工作中去,而畢業設計就處于日常學習與工作就業連接的一個位置,可以說畢業設計就是學生的第一個工作任務。因此它對日后學生的就業有著莫大的影響作用。而在醫學院校中,主打專業不是計算機專業[2],因此對計算機專業的關注度不夠,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平時實踐機會較少,畢業設計的完成也是趨于形式化,對學生來說沒有起到應有的檢驗作用,造成目前形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1 醫學院校輕視計算機專業
醫學院校針對計算機等相對比較弱勢的專業重視力度不夠,對學生的管理過于放松,讓學生的學習生活過于輕松,沒有起到學校應有監督作用。而且學校抱著“得過且過”的管理態度管理學生,無論學生的畢業設計質量如何,都讓學生順利畢業,這也讓學生沒有了壓力,從而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
1.2 導師指導不足
由于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是小專業,因此導師較少,所以日常與計算機專業相關的工作一般由少數的幾位老師來負責,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老師無論是在教學還是科研等方面要付出許多的精力,因此他們在對于畢業設計方面的管理力度有限,讓計算機專業學生得不到很好的監督與指導。
1.3 學生方面
由于畢業設計的時間是在大學生在學校度過的最后幾個月,因此許多學生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找工作,或者是謀取繼續深造的機會上,對畢業設計的重視度難免會有所下降。此外由于大學生在臨畢業時期也有與同學分別的情緒,因此很難全心全意的進行畢業設計[3]。
2 學生科研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的意義
針對目前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的完成情況來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讓學生把畢業設計與日常的科研知識相結合,做出高質量的畢業設計,才能更好的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讓學生為就業做好鋪墊工作。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與日常科研相結合對醫學院校的就業率的提高也具有不小的意義。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具體闡述:
2.1 鍛煉學生學習能力
由于畢業設計是由學生自己擬提,然后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學習相關技術,最后完成畢業設計,這與平時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這種方式能夠最大的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學到自學的方法,培養自學的能力。
2.2 讓學生更好就業
由于目前大學畢業生的人數越來越多,但是學生的就職能力并不高,再加上社會的崗位需求量沒有那么大,因此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對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4]。而畢業設計處于日常學習與工作就業連接的一個位置,可以說畢業設計就是學生的第一個工作任務。因此它對日后學生的就業有著莫大的影響作用。如果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通過大學生參與科研,并把他們與畢業設計相結合,在臨畢業之前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學習企業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從而增強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3 學生科研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的具體措施
3.1 積極參與科技競賽活動
在大學期間,計算機專業有許多的全國性以及省市級別的競賽活動,如:“計算機算法大賽”、“移動應用開發大賽”,“數據結構大賽”等等。學生應該積極的去參與這些比賽,在比賽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從而為畢業設計做好科研水平方面的鋪墊。并且可以通過這些比賽,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自主思考解決問題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3.2 積極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
對醫學院校計算機學生來說,日常課程學習學到的內容,只有通過在實際項目中運用,才能真正的掌握和熟練。因此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該在課余時間積極的參與到導師的科研課題中,在課題中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導師解決科研問題,完成科研項目。同時在其中鍛煉自己的科研能力,并且可以把所做的項目帶到畢業設計中去,在畢業設計中把項目做得更加深入,功能更加完善,也讓自己畢業設計的質量更高。
4 結語
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專業在學校中是相對弱勢的專業,因此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做好畢業設計與日常科研相結合,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與科研能力,改變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的現狀。
參考文獻:
[1]趙曉華,嚴海,張金喜等.畢業設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7):46-48.
[2]朱希安.本科畢業設計:嘗試與科研項目結合[J].教學建設與改革,2007,(10):41-42.
[3]孫桂芝.淺論目前高校素質教育的誤區及對策[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6).
中圖分類號: TP33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10-0211-1
0 前言
為了提升職業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吉林省教育廳職成處開發了《吉林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和《吉林省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信息管理系統》,《吉林省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證書打印系統》(下稱證書打印系統)是畢業生信息管理系統中一個子系統,由此統一全省職業學校畢業證書樣式、打印內容,減輕基層學校證書打印的工作量并減小證書書寫或打印的出錯率。
1 證書打印系統的主要功能
證書打印系統共享學生信息管理系統中學籍數據,以此生成畢業證書打印所需相關信息,并為畢業驗印和畢業生網上驗證提供相關數據,其主要實現以下三個功能:
1.1 生成固定位數且唯一的畢業證書編號
證書打印系統所需數據來源于學籍管理系統,由學籍管理系統中的學號唯一確定每一個學生,依據學號對學生數據按年份、按學校、按專業、按類別及按班級等多個條件進行數據過濾,并可以在已過濾后的數據中排除掉一些可能不畢業的學生數據,然后自動生成畢業證書編號。此畢業證書編號為學生畢業信息的關鍵驗證項。
1.2 按春秋兩季等多種條件打印證書
職業學校現在招生相對靈活,一般分春秋兩季招生;而同一專業可能存在不同學習年限;即使同一專業同一學習年限,還可能畢業時間不同(個別學生可能晚一年或幾年畢業)。因此,證書打印系統要較智能化地較方便地檢索相關數據并進行證書打印。對于春秋兩季招生,我們在學籍信息中用“春秋”標志項表示,該項為真時為春季入學,該項為假時為秋季入學,這樣在畢業數據中可由此判斷學生是春季還是秋季入學;對同一專業不同學習年限的問題可以由班級定義時完成,在學籍系統中班級由兩位組成,不同班級可以規定不同的學習年限;對于同一專業同一學習年限但畢業時間不同的問題,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生成不同的年份的畢業證書編號(證書前兩位即是年份的后兩位),而證書編號可動態地有選擇性的生成。
1.3 打印百分畢業證書和學分畢業證書
吉林省各職業學校在成績管理上主要采用百分制和學分制兩種方式,針對成績的不同管理方式,學生獲得的畢業證書也有所不同。這就要求證書打印系統提供百分制證書和學分制證書兩種打印樣式,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打印樣式。
2 證書打印系統設計與實現中的關鍵技術難點及突破
在開發該系統時,著重考慮并解決了以下技術難點:
2.1 自定義紙張和打印機屬性的設置
為了規范全省職業學校畢業生畢業證書,教育廳職成處對畢業證書的樣式、規格進行統一要求,統一后的畢業證書的規格是一種非常規紙張大小,這種規格在打印機首選項的紙張設置中找不到對應的選項。
在windows 98中,可以通過VB 6.0中打印機對象直接自定義紙張大小,打印機按程序中設定的紙張規格進行打印,這對編程人員和使用人員來說比較方便,但畢業證書規格一旦發生改變,必須重寫程序。
對于windows XP操作系統,在程序設計時不能直接在程序內部確定紙張的規格,需要在操作系統中創建一種新規格的自定義紙張,并在打印畢業證書時在打印機的打印首選項中設定自定義的紙張,才能正常打印,這種情況對于系統使用人員可能稍顯復雜,但當畢業證書的規格進行適當調整時,可不必修改程序,就可以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2.2 動態調整各打印項的字體、字號及打印位置
在證書打印系統試運行期間,個別學校反映證書的數據打印項的位置與證書預設空白位置有偏差,經過及時交流,發現問題主要出在兩個方面:一是證書規格、樣式雖然全省統一了,但證書并不是全省統一印刷,而是由各市縣分別印刷,由于印刷工藝和水平不同,造成畢業證整體樣式一致,但規格可能略有不同,或內部文字位置有些偏差;二是同一畢業證書使用不同打印機打印時,打印位置也可能會出現偏差。個別學校在打印畢業證書時需要對證書上打印項的字體和字號進行設置。基于以上的實際問題和用戶要求,我們在系統中允許用戶根據實際情況,對一個、幾個或全部打印項進行字體、字號和打印位置的動態調整,從而使證書打印更為靈活和方便。
2.3 采用先進的打印技術,提升系統與打印機的兼容性
在證書打印系統試運行期間,發現最大的問題就是系統與打印機的兼容性問題,具體表現在:本應打印一張畢業證書,但打印機連續輸出多張空白頁。經過多次深入分析,發現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系統中采用的打印技術和用戶打印機之間的兼容性的問題,最開始系統中采用VB 6.0中的打印機對象實現的證書打印,它的打印功能較弱;因此后將其用功能更強、更為專業的水晶報表進行替換,使系統與打印機之間實現了無縫兼容。
3 水晶報表的特點及在本系統中使用方法
水晶報表是業內最專業、功能最強的報表系統,它除了強大的報表功能外,最大的優勢是實現了與絕大多數流行開發工具的集成和接口。用水晶報表設計證書打印系統的過程如下:
將報表與數據源相連接,使其獲得將要打印的畢業生數據;然后按照畢業證書的樣式完成報表格式的設計。在這里要注意水晶報表是一種所見即所得技術,即在報表中顯示的數據將全部打印輸出,我們在設計時確定所需的打印項及位置;然后進行紙張的自定義和打印首選項的設置,就可以完成畢業證書的預覽和打印了。
4 總結
證書打印系統在吉林省300多所職業學校推廣使用,獲得了大多數用戶認可和支持,取得較大的社會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的水平和檔次,但是,證書打印系統使用中仍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問題,我們將及時對其進行更新和完善,為吉林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發展職業教育是中國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途徑,將極大刺激我國經濟的增長,然而高職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不僅要承受著學習、擇業以及校園內部的其他激烈競爭的壓力,而且還感受著人生成長過程中期遇到的各種困惑尤其面對愛情的困惑。面對這些壓力,一些相對脆弱的學生容易產生心理危機,出現過激行為。近年來,高職學生自殺以及傷害他人生命的現象屢有發生,這是一個社會問題,是更一個教育問題,加強高職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1 高職生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對高職生進行生命教育一方面是教會高職生接受和認識生命的意義;另外一方面是讓高職業生尊重和珍惜生命,珍愛每個人獨特的生命,注重自身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的培養,并將自己的生命融入社會大潮之中以實現自身的價值。生命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使高職學生樹立積極、健康、正確的生命觀,即培養他們對生命現象的正確觀點。有了正確的生命觀的指導,他們才會正確看待人生中的諸多問題,才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1]。
2 高職生生命教育狀況與分析
由于高職教育是近幾年才迅猛發展起來的,高職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相對本科生而言,其學習能力、人文素質、心理素質相對較低,而且面臨著獨立生活、自我確認、人際關系、戀愛與擇業等現實問題,現實與理想總是存在一定的距離,由此導致高職生心理失衡,如調節不當這使得高職生群體容易產生心理危機[2]。
生命教育在大陸高校的實施還只是僅有的幾個學校在實驗性的進行,可以說還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教育理念的推行還是教育內容的完善,教育途徑的拓展還是教育方法的創新都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對高職生的心理問題實施危機干預的研究卻甚少看到。
高職學生對生命的重視度,不僅關系到校園生活的和諧與否,更重要的是待他們走進社會后將會影響到未來社會的穩定[3-4]。
3 高職學生生命教育的途徑
高職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學校從多方面開展挫折教育活動。
3.1 每個月開展一到兩次有關挫折感教育的講座或主題班會
高職學生對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充滿希望,但現實生活總是殘酷的,這種差距就會使自己陷入悲觀的、消極的狀態之中。通過開展相關講座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這是人生成長過程中都會遇見的問題,給學生打好心理預防針。
3.2 安排好學生的社會實踐
可通過競選班委、學生會職務;組織學生校內進行勤工儉學活動;組織一些帶薪的推銷活動等以使學生了解社會的真實情況,認識社會的復雜性更讓他們體驗到挫折, 增加他們的挫折承受力, 從而為畢業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實踐基礎。
3.3 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
在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 必須把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到一定的日程, 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幫助高職學生樹立遠大政治理想和抱負, 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幫助高職學生理智對待他們在實現自己遠大理想抱負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挫折, 從而提高高職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為挫折教育夯實堅固的思想基礎和心理基礎。
4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是培養、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載體 。一個和諧的、積極的物質文化能在無形之中使大學生受到啟發和感染, 使學生產生一種完善自我的渴望, 從而達到凈化心靈的作用。一個學校如果老師刻苦鉆研, 師德高尚, 那么同學必然受到老師人格魅力的影響, 積極上進, 勤奮好學, 整個校園就彌漫在一種追求學問的氣氛之中。久而久之, 學生們就在無形之中培養成鍥而不舍的精神, 減少挫折產生的環境因素[5-6]。
總之,認識生命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通過多種渠道多種途徑,對高職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幫助和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集體、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學習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認識、感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培養學生尊重生命、愛惜生命的態度,學會欣賞和熱愛自己的生命,進而學會對他人生命的尊重、關懷和欣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5):4.
[2]生命教育實踐的困境與選擇[J].教育學刊,2010(1):4.
[3]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及對策探析[J].科技興國,2011(2):13.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當在教學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尤其是在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更要關注全體學生。后進生屬于較為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學習的基礎與能力方面要比其他學生低一些,自信心與學習積極性也相對較弱,這就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予以重視和關心,引導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掌握學習技巧,提高學習成效。我多年從事小學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梳理總結出了轉化后進生的有效經驗。
一、著力增強學生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畢業班語文教學中,我發現,對后進生學習活動造成障礙的最大因素,并不是學生的學習基礎與能力問題,而是自信心不足。我在與后進生的交流中發現,許多學生對語文學習活動存在著畏難情緒和自卑心理,認為語文學習難,自己學不好,不如其他同學,在學習中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愿意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活動,學習熱情嚴重不足。針對這樣的情況,我認為應當從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入手,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首先,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讓后進生感受到尊重,在學生中倡導人人平等的理念,讓后進生走出自卑的心理困境,積極融入整個班集體的學習活動之中。其次,在教學中注重增強語文學習后進生的積極情感體驗。為了達到這一效應,我仔細研究與分析了班級每一位后進生的實際情況,對后進生進行鼓勵與表揚,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積極的情感激發其語文學習的熱情。
二、著力梳理薄弱環節,擬定針對方案進行補救
對畢業班的語文教學活動而言,后進生轉化工作應當注重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后進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并不是短時間形成的,而是慢慢形成的。畢業班語文教學中有相當比例的課時是用來進行系統復習的,抓住這一契機對彌補后進生的語文學習薄弱環節具有促進作用。我在語文教學中從三個方面入手,提高后進生語文補習的針對性。首先,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檢測,詳細地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究竟存在哪些薄弱環節,使補習工作有的放矢。其次,幫助學生擬定補習計劃,主要針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暴露出來的薄弱環節,制訂詳細的回顧學習計劃,將知識點和內容細化,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穿行。最后,利用課余時間,針對后進生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開展學習方法技巧的培訓活動,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提高學習成效。
三、著力提供參與機會,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在許多時候,后進生是語文課堂上的邊緣化群體,提問、板演都輪不到這些學生,加之班級學生較多,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略了后進生群體。這樣的現象導致這些后進生對語文學習的參與性降低,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與深入性。對于這樣的狀況,我主要從課堂活動組織均衡化入手,為包括后進生在內的每一位學生提供機會,將學生積極吸引到教學雙邊活動之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課堂提問方面,我改變了以往將目光緊盯在優秀生身上的做法,設計了不同難度的提問,要求相應學習基礎與能力的學生回答,難度較低的簡單類型問題主要是為后進生而準備的,目的是讓他們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能夠積極參與進來,擴大教學互動范圍,增強深入性,課堂板演活動也同樣充分兼顧到后進生群體,適當安排,調動其語文學習積極性。
四、著力倡導互幫互助,發揮班級結對幫扶作用
對語文學習后進生進行補習幫助,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但是語文教師本來教學任務很重,加上大多數語文教師還兼任班主任工作,能夠用于課后幫助后進生補習的時間更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轉化成效的提升。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將參與補習的隊伍進行擴充,吸納班級語文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作為小助手,協助開展對后進生的補習工作。首先,讓班級優秀生與后進生之間進行雙向選擇,三名優秀生共同幫助一名后進生進行補習,四人共同組成一個幫扶團隊,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優秀生學習活動的影響。其次,分別指導學生將補習的內容與進度安排進行細化,明確每一周甚至每一天補習什么,做到循序漸進、穩步開展。最后,在后進生小組之間開展競賽活動,要求每一名后進生選定一名和自己學習基礎與能力較為接近的同學作為對照目標,開展趕超活動,以競爭的態勢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 高校 體育教育 成績 評價
一、研究目的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不僅是培養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搖籃,同時對國家的教育事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一項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推動國家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對現行的評價體系進行分析,發現其中所存在的一些欠缺,針對高校學生的特點和培養目標,建立一套能夠反映客觀現實的,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成績評價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實際的操作能力,并為未來國家的教育事業提供一份理論動力。
二、研究方法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成績評價體系改革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結果
(一)學生成績評價的理論基礎
當代教育評價之父拉爾夫?泰勒將課程與教學評價看作是對課程與教學目標達成程度的描述,將教學評價與教學目標結合在一起。而在后續的以此為基礎的研究中,美國“教育評價標準聯合會”在1981年又對“評價”進行了新的定義,“對某一對象(方案、設計或者內容)的價值或優點所做的系統探查”,被認為是評價的實質所在。
另外,由于不同學者所側重問題不同,以至于對于教學評價的解釋層面也各有千秋,歸納起來,主要有:克龍巴赫的信息角度評價體系、斯坦福評價協作組的效果評價體系、得雷斯的過程性評價體系、泰勒的效果評價體系、橋本重治的價值評價體系。而針對于不同的評價體系,格朗蘭德將其表達為:評價=測量或非測量+價值判斷。以上不僅是對教育評價進行簡單的感念定義,其中也包含了對教育評價內容的概述。
(二)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成績評價的現狀
從我國首次將“為國家培養中等學校的體育師資,適當培養一些教練員和體育干部”作為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開始,到2003年以“培養能勝任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復合型體育教育人才”為培養目標看來,培養中等學校體育教師一直是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辦學重點。
通過對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評價內容和方式進行分析發現:專項技術、平時、身體素質等成績是對學生進行體育成績評價的主要內容。而在“平時成績”的評定中,大部分的體育教師是以學生的出勤率為評分依據。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定,主要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評價內容過于強調知識技能的考核,忽視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情感因素的發展、考核方法主觀評分隨意性大,考核結果籠統,而且期間摻雜太多的人為因素,使考核變得形同走過場,無法真正體現考核的促進與激勵作用。另外,學生普遍的成績分數較高,卻沒有與之相對稱的實踐能力,也是存在于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中的現實問題。
(三)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成績評價的作用
對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評價,第一,可以了解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與表現,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第二,可以判斷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第三,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個性的機會,第四,可以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與他人的能力,達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另外,ρ生的成績進行評價,還可以反映出教學效果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及可診斷學生體質、技能、能力及教學效果等方面的狀況,為教學工作的調整和改革提供科學的依據。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是培養體育教學師資的搖籃,所以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從授課到學生成績評價都應以“培養體育師資”為主題。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起著主導的作用。在實際的評價中,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學生的成績評價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現行的學生成績評價主要以終結性評價為主,評價內容過于強調知識技能的考核,忽視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情感因素的發展、考核方法主觀評分隨意性大,考核結果籠統。
(二)建議
1.重視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師對培養目標的研究,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針對學生的成績評價設計出連貫、科學、符合學生實際和國家要求的學生評價方案。
2.平衡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雙邊關系,主張以學生評價為主,教師評價為輔。將傳統的終結性評價轉化為過程和終結性相結合的評價模式。
3.學生和教師應該在相互協商的基礎上來制定考核方案或者成績評定表,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區別對待,在保證學生成績符合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又能夠起到學生成績評價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